-
1 # 大星去野
-
2 # 歷史縱橫帝
導讀:諸葛亮之所以聞名天下除了對蜀漢忠誠和層出不窮計謀以外,就是他對天下大勢的準確認識和判斷。一篇《隆中對》從諸侯林立的漢末形式中判斷出天下三分的最終結局就是明證。那麼在全域性視野上是否有與之匹敵的謀臣呢?可能這個問題易出現大家腦海中就會浮現一句話“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天下劉伯溫”。今天我們不說劉伯溫,我們介紹一下在五代十國時期的後周大臣王樸的《平邊策》。這篇策論詳細點評了後周平定各割據政權的先後順序和原因堪稱字字珠璣,一千來字詳細描述了割據政權的平定方法:或打或勸,或拉或強攻不一而足。雖然後周世宗柴榮因英年早逝沒有完全實現平邊策的戰略構想,但是在宋太祖趙匡胤的手上變成了現實。宋朝統一的策略和方式幾乎完全、完美的複製了王樸《平邊策》的設想。所以幾乎宣告不彰的王樸也是一代戰略大師。
其實之所以王樸的《平邊策》在歷史是上聲名不彰,一方面是因為五代沒有《三國演義》的加持;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後周的國力和形式遠遠好於當時幾乎一無所有的劉備。所以雖然都是論天下形式的綱領性策論,《隆中對》更加出名的原因。其實王樸的《平邊策》對於結束五代十國長期分裂的局面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王樸生平簡介王樸幼年聰慧,雖然是後周名臣但是出仕還是在後漢。在後周建立後任鎮寧節度使柴榮的幕僚,所以應該說是後周世宗的從龍之臣。柴榮即位為帝雞犬升天,王樸也得了官職步入大周的官場。後因獻《平定策》獲得柴榮的賞識,屢屢升官。到柴榮按照平邊策征伐江淮時王樸已經上升為掌握全國軍政大權的樞密使了。
王樸多才多藝:精通謀略,還擅長京城設計;修訂曆法還通曉音律,是個難得的人才。所以當王樸英年早逝柴榮痛苦非常,王樸的去世相當於斷了柴榮一條臂膀。趙匡胤評價說:此人在,朕不得此袍著。就是說如果王樸在的話我當不上皇帝,也創不上這黃袍。
《平邊策》的中心思想王樸的《平邊策》核心內容有三:
第一、闡述了唐、晉失國,群雄逐鹿的成因,並以此衍生出掃滅諸侯平定天下的具體方法。這種有具體操作方式的強國之道一面世就受到新繼位帝王柴榮的重視。因為柴榮就是有野心、有行動力,心懷統一大志想要結束亂世。柴榮與自己的夢想做了長期三十年規劃:“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
“唐失道而失吳、蜀,晉失道而失幽、並......當失之時,莫不君暗政亂,兵驕民困,近者奸於內,遠者叛於外,小不制而至於大,大不制而至於僭。”必先進賢退不肖以清其時,用能去不能以審其材,恩訊號令以結其心,賞功罰罪以盡其力,恭儉節用以豐其財,徭役以時以阜其民。俟其倉廩實、器用備、人可用而舉之。第二、對於天下割據政權各自特點做了深刻點評,對吞併諸侯做了具體規劃。具體就是南唐在襲擾削弱後攻佔(吳越、南漢、閩等政權就可歸附);岷蜀戰力不強,可傳檄而定;北漢由於與後周死仇,所以一定要強攻。PS:平邊策中的吳國值得是南唐,因為楊行密所建,又稱“楊吳”。後來吳權臣徐溫養子本姓李,徐溫死後權傾朝野。於937年逼吳主楊溥退位。939年復李姓,改國號為大唐史稱南唐。所以這裡的吳國不是吳越國,而是南唐。
當今吳國,東至海,南至江,可撓之地二千里。從少備處先撓之,必奔走以救其弊,奔走之間,可以知彼之虛實、眾之強弱,攻虛擊弱,則所向無前矣。則江北諸州,乃國家之所有也。既得江北......江之南亦不難而平之也。得吳,則桂、廣皆為內臣,岷、蜀可飛書而召之,如不至,則四面並進,席捲而蜀平矣。吳、蜀平,幽可望風而至。惟並必死之寇,不可以恩信誘,必須以強兵攻之。第三點、與後周時機情況向對比,認為已經具備《平邊策》執行的前提條件。所以王樸建議可以著手進行。
後周世宗柴榮對統一的嘗試以及宋太祖趙匡胤統一中原的過程基本都是按照《平邊策》完美進行的其實王樸的平邊策很容易理解,就是在分析吳越、南唐、後蜀、北漢、南漢各國實力的基礎上建議根據實際情況逐一平定。方式靈活主張以攻擊南唐江北諸州開始,威懾其他各國。然後滅唐、吞蜀、平吳越、定兩漢,尊尋先南後北的方式最終與契丹對決。可惜柴榮英年早逝,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距離統一還有差距。柴榮在位時西敗後蜀,奪取秦、鳳、成、階等四州;南摧南唐,盡得江北淮南十四州;北破契丹,連克二州三關。除了北破契丹外,基本是按照王樸的《平邊策》進行的。
宋太祖趙匡胤篡周立宋後繼續了《平邊策》的統一策略,在平定南唐後吳越國直接投降。最後到宋太宗時期才最終強攻北漢滅掉了這個生死大敵。
小結:
綜上所述,王樸的《平邊策》非常可觀可執行性也非常強。所以後周世宗柴榮、宋太祖太宗都按照平邊策的方式完成了掃平諸侯、統一天下的重任。所以王樸也算中國歷史上的戰略大家,值得後人紀念。
-
3 # 華中之聲
《草廬對》是如何被篡改為《隆中對》?
東晉史學家常璩的《華陽志》紀雲:“《草廬對》、《上先帝書》、《上事表》、《與步騭書》、《漢嘉金書》等文,宜在《計算》篇”。據此可以看出,當初陳壽撰《諸葛亮集》時,就把劉備三顧草廬時與諸葛亮的對話節錄下來,定名為《草廬對》而列二十四篇內的《計算》篇中。
我們今天看到的《諸葛亮集》將《草廬對》列為卷首,是中華書局編輯部於1960年8月出版時,依據張澍的《諸葛忠武侯集》和陳壽的原著《諸葛亮集》而整理點校的。
從陳壽《進〈諸葛亮集〉表》時的“泰始十年(公元275年)”起,《諸葛亮集》中一直以《草廬對》定名,至今已有1700多年。
然而清代的《古文喈風》卻將這段選文命名為《隆中對》,既缺乏可靠的歷史依據,又不能反映客觀實際。因此,《隆中對》純粹為後人強加,後又以訛傳訛。後人忘卻了本名《草廬對》,只記得篡改的假名《隆中對》是不符合歷史真相的。
-
4 # 網暈者
隆中對是內事,平邊策是外事。當年孫權的哥哥孫策託大任於他時,說過一句話: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赤壁大戰前,張昭力主投降,充分說明內政部長不能主持外交部。
-
5 # 宰相門前走狗
王樸的《平邊策》不失為一篇精美的議論文,但其對於後周用兵之策的建議,卻未見十分高明,因而其地位遠不能與《隆中對》相較。我們先來說說《隆中對》。身居草廬的諸葛亮向急於“恢復漢室”的劉備提出了具體可行的方案:首先取荊、益之地,“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擁有這兩州之地後便可形成“天下三分”的局面;其次是用人之策,可概括為“總攬英雄,思賢若渴”;其三為外交之策,“西和諸戎,南撫夷越,結好孫權”。蜀漢的建立發展基本上是沿著這一思路進行的,從而促使劉備政治集團迅速崛起。
再來看《平邊策》。策中的套話較多,如“觀所以失之之由,知所以平之之術”、“賞功罰罪以盡其力,恭儉節用以豐其財”等等不一而足,其真正實實在在的戰略建議可總括為八個字:先易後難,先南後北,即“凡攻取之道,從易者始。當今惟吳易圖……”然而,先南後北未必就是先易後難。請看事實:從後周顯德二年(公元955年)柴榮攻伐壽州開始,一直打到宋朝的開寶八年(公元975年,即宋太祖去世的前一年),整整耗了二十年,也不過佔領了南唐的淮南、江北之地,實在談不上“容易”。好在聰明過人的柴榮並沒有刻板地執行“先南後北”的《平邊策》,在公元959年暮春王樸病亡後,柴榮立即改變了既定方針:興兵北伐契丹,僅僅四十二天便攻佔三關三州共十七縣,若不是柴榮突然病逝,其戰果必將持續擴大。由此可見《平邊策》並非實用之策,不可能與《隆中對》比肩;王樸也遠不及諸葛孔明,充其量只是一個學有所成的儒生罷了!
-
6 # 巴州刺史
用一句話來說,王樸的《平邊策》是“柴榮(趙匡胤)集團擴張進階指南”,而諸葛亮的《隆中對》是“劉備創業計劃和遠景戰略”。
二者在背景形勢、自身基礎等方面,是很不一樣的,要達到的目標也是有很大差別的。
如果單從目標實現程度來說,《平邊策》當然堪比《隆中對》,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一】當時的柴榮和劉備實力不可同日而語,目標需求各不一樣王樸提出《平邊策》是在顯德二年,柴榮貴為後周皇帝,坐擁中原大地,軍隊數十萬、文臣武將成百上千。
柴榮需要的是如何能儘快滅掉周邊的其它割據國家,實現統一全國的目標。
而剛遇到諸葛亮的劉備,卻依然沒有存身之所,到處漂泊,身邊就關張和趙雲等為數不多的武將和謀士。
對於劉備而言,是否可以在天下群雄中分得一席之地,心中毫無把握。而三分天下,興復漢室,簡直就是痴人說夢。
此時的劉備需要的是,一個可以給自己帶來信心的人才,一份可以讓自己充滿希望、堅定目標的創業計劃。告訴他和手下將士具體目標和遠景戰略,告訴他該如何計劃,如何一步步實現計劃。這恰好是《隆中對》要達到的目的。
【二】《平邊策》不僅僅是統一戰爭的步驟指南,也包含完善內政的建議,它幫助柴榮(趙匡胤)基本實現了國家一統王樸在《平邊策》中,首先點出了要透過完善內政,來爭取天下民心,民心就是天意,可以讓統一之路事半功倍。
隨後才說出了那句聞名於世的“凡攻取之道,從易者始”,併為柴榮謀劃了攻取的物件及順序。
先取江北、次取江南(南唐),“得吳則桂、廣皆為內臣”,再飛書定蜀地,接下來“幽州望風而至”,最後強兵攻下幷州(北漢)。
雖然後來柴榮和取而代之的趙匡胤,在攻取順序上有所改變,但也是在王樸制定的“先易後難”整體框架之下,根據具體形勢有所調整。
最終目標基本實現了五代十國之後的國家一統,唯一的遺憾就是幽州並沒有“望風而至”。個人認為這並非王樸看不到幽州問題的困難,二是適度的修飾寬慰柴榮,也是給大家更堅定的信心。
【三】《隆中對》的首要目標三分天下有其一實現了一半,興復漢室只不過是遠景目標和理想諸葛亮在《隆中對》中,給劉備制定的實際目標是佔據荊益二州,三分天下有其一。“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
然而,荊益二州最終只保有了一個益州,原因就在於“外結好孫權”這個條件,實在是麵筋太多變數。正是由於孫權的偷襲,劉備失去了荊州,目標只實現了一半。
好在依靠手中的益州,諸葛亮也算保住了“三分天下有其一”。至於興復漢室的理想,則只能是用來鼓舞士氣和凝聚人心的遠景目標而已。
《平邊策》和《隆中對》,都對當時的天下形勢分析的很透徹,也提出了基本得當的計劃和措施,只是由於自身實力和環境因素影響,各自取得的結果都有缺憾!
《平邊策》沒有平定幽雲十六州,《隆中對》失去了荊州,從這一點來看二者是何其相稱!
-
7 # 江雨燕
都別搶,我來答。
可以算,《平邊策》是後周大臣王樸提出的一種戰略設想,但是它的名氣沒有《隆中對》那樣大,這是因為《三國演義》的傳播對《隆中對》的推動起到了一個巨大的作用。從另一方面來說由於關於五代十國時期的文學作品很少,且不出名,所以讓世人對《平邊策》沒有什麼印象。
平邊策說了什麼?
《平邊策》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來闡述的。
第一部分是總結後唐、後晉失國的原因
王樸藉此機會向柴榮獻上了《平邊策》,柴榮因此立下三十年誓約:若如卿所言,朕當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
當時後周的建立的時候,周邊還有北漢、遼朝、後蜀、南唐這些政權,王樸在總結了前面後唐、後晉因為“君暗政亂,兵驕民困,近者奸於內,遠者叛於外”的原因失國以後,希望柴榮能夠“進賢退不肖以清其時,用能去不能以審其材,恩訊號令以結其心,賞功罰罪以盡其力,恭儉節用以豐其財,時使薄斂以阜其民”。
其實簡單來說,就是希望柴榮“攘外必先安內”,先把後周國內的政治運作、社會政策推入正軌,以達到“力強財足,人安將和”的局面。其它國家的人民一看後周的人民生活的很幸福,國家很穩定,很強大,自己的人民也會去幫助國家去攻打其它國家,即所謂“則知彼情狀者,願為之間諜,知彼山川者,願為之先導”。
文中的“天意”實際上就是指形勢或天時,國家強大了,穩定了,再加上國民團結一心,軍隊聽從指揮,戰鬥力強,那麼自然就“無不成之功”。因此可以看出王樸在分析天下分裂的局勢以後,建議柴榮先壯大自己,再圖謀天下。
其二就是為柴榮制定“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擴張方向,在王樸看來,攻打敵人要從最弱的開始打,當下只有南方的吳越實力最弱,最容易被打敗,所以可以先攻打吳越地區,擴張自己的領土。
第二部分是闡述統一天下的戰略部署
奔走之間,可以知彼之虛實,眾之強弱,攻虛擊弱,則所向無前矣。攻虛擊弱之法,不必大舉,但以輕兵撓之。南人懦怯,知我師入其地,必大發以來應;數大發則民困而國竭,一不大發,則我可乘虛而取利。彼竭我利,則江北諸州,乃國家之所有也。既得江北,則用彼之民,揚我之兵,江之南亦不難平之也。如此則用力少而收功多。得吳則桂、廣皆為內臣,岷、蜀可飛書而召之。若其不至,則四面並進,席捲而蜀平矣。吳、蜀平,幽州亦望風而至。惟幷州為必死之寇,不可以恩信誘,必須以強兵攻之。然彼自高平之敗,力已竭,氣已喪,不足以為邊患,可為後圖。王樸在第一部分闡述了後周欲圖天下必強自身的計劃後,繼續闡述後周在軍事上先攻後取的的戰略部署。
第一步就是先攻打南方的吳越,他採用的戰術叫做“從少備處先撓之,備東則撓西,備西則撓東”,就是從防備最弱的地方試探性攻打,如果敵人的防備在東方,那就去攻打西方,防備在西方,就去攻打東方。
為什麼要採用這個戰術呢?
王樸解釋為“奔走之間,可以知彼之虛實”,就是透過這種試探性的攻擊摸清楚敵人的防備情況,即所謂的“攻虛擊弱之法”。按照王樸的設想,不必大軍壓境,只需要以小股部隊進攻,因為南人戰鬥力不強,膽小,看到敵人來犯,必然以空國之兵來抵抗,這樣一來就會搞的國家虛耗過度。
第二步如果佔領江北以後,便就地徵兵,用江北的百姓充當自己計程車兵,進而染指江南。吳越平定後,再飛書勸降岷、蜀,如果不投降,就大軍壓境。
第三步南方平定以後,佔據幽州的契丹人已經不成氣候,被征服是遲早的事。文中的幷州是指北漢,北漢是從後漢分裂出來的政權,他是後漢高祖劉知遠的弟弟劉崇建立的,佔據著河東十二州,和後周有世仇。所以王樸認為針對北漢只能以強兵征服它,最後完成天下統一。
這就是王樸在《平邊策》中的設想,一共分為兩個部分四步走。
那麼《平邊策》戰略設想執行情況如何呢?
王樸向柴榮獻上《平邊策》以後,柴榮也確實按照這一戰略設想來執行的:
在軍事上,他吸取了和北漢在“高平之戰”中後周軍隊“將不用命、士不能戰”的弊病進行改革,同時為了解決“老少相半,強弱不分”的現狀,命令趙匡胤在民間廣徵壯勇之士替換軍隊裡面的老弱病殘,再將軍隊中的精兵補充到禁軍中來。同時對軍隊內部貪贓枉法的行為進行整治,供奉官郝光庭因私殺平明被賜自盡,左羽林大將軍孟漢卿貪贓被賜死。
在用人上,柴榮下詔要求文武百官推薦賢良之士,不避親疏。但是如果推薦的人以後貪贓枉法,推薦人和當事人要一起被連坐賜罪。“在朝文班,各舉堪為令錄者一人。雖因族近親,亦無妨嫌。授官之日,各署舉主姓名,若在貪官濁不任,懦弱不理並量事輕重,連坐舉主(《舊五代史·世宗紀》)”
在經濟上,柴榮整頓河道,當時黃河鄆州界一帶經常決口,柴榮命令徵發民夫六萬人築堤防治水患。採取休養生息、獎勵農耕的政策,使得生產力得到大大的提升。
綜上所述,可見柴榮忠實的執行了《平邊策》的第一步,即整頓國內的政治、軍事和經濟,使國力得到了提升。
在進攻戰略上,他同樣採取了王樸“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戰略進攻部署。顯德二年(955年)柴榮派兵進攻西邊的後蜀,收復了秦、風、成、階四州。從顯德三年(956年)到顯德五年(958年),柴榮三次親自南征南唐,順利佔領淮南之地,並導致驚恐的南唐皇帝李璟自廢帝號,改稱“江南國主”。
顯德六年(959年),柴榮再次御駕親征北方的遼朝,一路上的州縣望風而降,在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裡柴榮就兵不血刃收復了三州十七縣的領土。然而可惜的是,當他正準備繼續進攻幽州時,這位五代十國曆史上最有作為的皇帝竟然溘然長逝,最有可能統一五代的君主就這樣駕崩,直到趙匡胤建立北宋,北方的契丹人始終無法被收復,最終早就兩宋的屈辱歷史。
想當年,周世宗柴榮曾說給自己三十年的時間,來統一併打造一個強大的國家,然而上天卻只給了他短短五年不到的時間,不得不說是歷史巨大的遺憾,如果柴榮能夠多活五年,統一天下是極有可能的,然而隨著柴榮的去世,終兩宋一朝,北方始終未曾被納入版圖以內。
總評
綜上所述,大家可以看到柴榮是非常忠實的執行了王樸在《平邊策》中的戰略部署,並且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倘若不是柴榮過早去世,相信按照《平邊策》的戰略設想,統一彼時的中國並非易事。
正因如此,這讓《平邊策》足以和《隆中對》相提並論,只可惜的是這兩個戰略設想盡管都一度得到非常圓滿的實現,但可惜並沒有取得長足的發展。後周因柴榮的過早去世而失去統一天下的機會,還被趙匡胤篡位。
劉備的蜀漢集團也因為東吳的背叛而失去了經營多年的橋頭堡荊州,從此只能蜷縮在巴蜀之地難以有大的發展,最終成為第一個被滅亡的政權。可惜可惜。
回覆列表
人們對三國時的劉備和諸葛亮都很熟悉,特別是諸葛亮為劉備規劃的《隆中對》,更是奠定了劉備角逐三分天下的基礎,此二人也成為史上最有名的和諧君臣組合。其實,在另一個天下大亂的時代,也曾出現過這樣一對君臣,就是唐朝之後五代十國的後周皇帝柴榮和他最信任的大臣王樸。王樸的名氣雖然沒有諸葛亮大,但他對當時天下大勢的判斷和應對策略卻是超過《隆中對》的影響的。
史載,王樸(905—959),字文伯,東平(今屬山東)人。王樸幼年時聰慧機警,刻苦好學,寫得一手好文章。然而他卻屬於大器晚成的人,直到後漢乾佑年間(948—950),40多歲的他才考取進士,接著透過釋褐試,開始步入仕途,被任命為校書郎,依附於後漢樞密使楊邠。他在楊邠手下幹了不久,就發現後漢政局不穩,恐怕會發生混亂,影響自身安危,於是便藉故離開楊邠東歸鄉里。後漢局勢的發展果然不出其所料,後來後漢隱帝劉承佑的舅舅李業等,唆使皇帝誅殺權臣,楊邠、王章、史弘肇三家均被族滅,與三家有交往的人也大多受到牽連,只有王樸因先期離去得以倖免。
廣順元年(951年),郭威建立了後周,命養子柴榮鎮守澶州,在此期間,柴榮請王樸出來做官,並封王樸為節度掌書記。兩年後,即公元953年,柴榮入朝任開封府尹,封晉王,隨著柴榮的遷升,王樸也跟著升官,先後擔任右拾遺和開封府推官等職。僅一年後,郭威病死,柴榮即位為帝,他又升王樸為比部郎中。顯德二年(955)夏,後周世宗柴榮為了選拔可用的人才。他專門命令在朝的20多名文學之士每人寫《為君難為臣不易論》和《平邊策》各一篇,以試其才。
才子們完成皇帝的命題後,柴榮仔細審閱了這些策論,他忽然被其中一篇吸引,仔細一看,正是王樸遞交的《平邊策》。在這篇著名的時務策論中,王樸提出“攻取之道,從易者始”,即先易後難的原則,主張先攻南唐,“從少備處先撓之,備東則撓西,備西則撓東,彼必奔走以救其弊,奔走之間可以知彼之虛實、眾之強弱,攻虛擊弱”,在奪取南唐的江北之地後,“用彼之民,揚我之兵,江之南亦不難而平之也”。他認為:“得吳,則桂、廣皆為內臣,岷、蜀可飛書而召之。如不至,則四面並進,席捲而蜀平矣。吳、蜀平,幽可望風而至。唯並必死之寇,不可以恩信誘,必須以強兵攻之,但亦不足以為邊患,可為後圖,候其便則一削以平之。”王樸的計劃是先平定南方,用江南雄厚的財賦,養北方強大的兵力,然後攻取幽燕,最後取得河東,完成統一大業。此策柴榮雖然並未完全採用,在取得南唐江淮之間14州之地後就移師北伐,由於中途得病死去而未見其下一步用兵意圖。但後來趙匡胤則大體按照王樸的方案,削平了南北割據勢力。由此可見王樸的《平邊策》影響確實不小,他也因此名留青史。
王樸的《平邊策》大受到柴榮的賞識,柴榮常與他商議天下大事。不久,就升遷其為左諫議大夫,知開封府事。旋即又升為左散騎常侍,充端明殿學士,成為柴榮身邊重要的謀士。他與柴榮計議天下大事,所見多不謀而合。顯德三年柴榮南征江淮,以王樸為東京副留守。班師後,任命他為戶部侍郎、樞密副使,不久又升任樞密使、檢校太保。第二年,柴榮再次南征,又以王樸留守京師,授以“便宜從事”之權,在此期間,都城秩序井然。
王樸在任開封知府和東京留守期間,為擴建京城匠心獨運,雷厲風行,連有權勢的大臣和藩鎮都怕他三分。故宋人說:“樸留京師,廣新城,通道路,壯偉宏濶。今京師之制,多其所規為。”不過王樸也有一大弱點,就是處事太剛,鋒芒太露。他於“稠人廣座之中,正色高談,無敢觸其鋒者,故時人雖服其機變而無恭懿之譽”。顯德六年(959年),王樸奉旨視察汴口,歸朝時拜訪前任宰相李谷的府第,兩人正交談間,突然王樸昏倒猝逝,時為顯德六年三月初三 (959年4月13日)。下葬之日,柴榮親臨祭奠,以王鉞叩地,多次大哭,賞賜大量財物以助治喪,並召見王樸的幾個兒子,授予其官職 。
王樸憑藉高超的才能和認真的處事風格,不但得到柴榮的賞識,就連同僚趙匡胤對他也是敬畏有加。據說,趙匡胤登基後,對王樸也是很敬畏的。一天他路過功臣閣,風突然吹開半邊門, 趙匡胤正好面對殿內王樸的畫像,他竟肅立不動,整理御袍,肅然鞠躬。左右侍從問道:“陛下貴為天子,他是前朝的大臣,您對他的禮遇何必如此重呢?”趙匡胤指了指身上的龍袍說:“如果這個人還活著,朕恐怕是不能穿上這件皇袍的。”
王樸在《平邊策》中,對當時天下大勢進行了比較清楚地分析,並提出了可行的解決方案,最終被趙匡胤採納實施,使其順利完成了統一中原的歷史使命,單從這點上看,王樸的《平邊策》似乎更勝諸葛亮的《隆中對》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