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獵股狂徒

    我先說下我經歷的事 大家看哪個比較難!差不多三年前單位 倒閉我和一要好的同事 同時失業。他選擇幹網店 我選擇全職炒股 一年半後他賺30多萬生意風風火火 我幾近破產邊緣掙扎。隨著銷量的增加他受到貨的上家控制 為了增加競爭力他投資30萬買了裝置 租了廠房打算大幹一場,而我面臨家裡和各方面的壓力而搖擺動搖!再次見面是一年後同事投進30萬後因沒有工廠工藝經驗和裝置的追加而深陷困境後不得已貸款 後經歷工人手臂傷殘 賠償 現在他的產品以不在是風口 另他騎虎難下 ,想幹還得繼續投資!現在鉅債壓身。而我現在鹹魚終於翻身,找到了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 吃喝不愁 行情不好時 帶著家人旅旅遊 現在喜歡自駕 行情好時 埋頭大幹!現在不會在為生活費用而感到壓力! 後來想我和同事的經歷 他風風火火時 我茫然若失 ,創業和股票都是投資 既然是投資都是有風險的! 誰也預料不到結果。有時一個意外就能決定命數 創業和炒股 你會怎樣選?讓我重選我會後怕當初的選擇 ,我只知到炒股比你想象還要難!但我還會選擇炒股 只因喜歡!

  • 2 # 股市鏽鐮刀

    創業和炒股,成功率雖然都只是十分之一,但是如果要做一個選擇,我會毫不考慮的選擇炒股。

    創業,剛起步的時候,雖然可以選擇一些投入較小的小本創業,但是創業途中牽涉著太多的東西,包括人和事。事業要想做大,難免要與人合夥,無論是虧損還是盈利,在利益面前,親兄弟都有可能反目成仇,何況是朋友或者普通的利益合夥人。

    小說中,可以經常出現桃園結義般的兄弟情義,因為那是一種理想化的故事情節,但在現實生活中,在利益面前,出現得更多的是因為合夥創業而讓朋友變成陌路人甚至仇人。

    炒股就不一樣,可以視自己資金和能力的大小,永遠可以選擇像獅子、老虎一樣獨來獨往於股林之中。只要自己不跨越市場法制的紅線,不做違法亂紀的不正當交易,自己透過學習,日積月累,一樣可以笑傲股林。

    這話聽著似乎有點吹牛的感覺,但是股票市場中的頂尖高手和眾多的資本大鱷,誰不是從一個交易小白開始的?股票市場,雖然遍地陷阱,但它也是一個吹沙見金的地方,要想實現自己的財務自由,除了創業以外,在股市中一樣可以實現。

  • 3 # 七步知財

    任何事情都存在“二八定律”,即10個人去做,只有2個人可以成功。但是現今的環境中,成功的機率會更低,創業和炒股的成功率可能已經是十比一,無論選擇哪一個都註定是一條艱難的道路。

    創業

    創業和炒股,我都經歷過,算是有一點經驗之談吧。前幾年和兩個朋友一起合夥創業,大家都說跟朋友合夥創業會有很多問題,非常棘手,動不動就會導致創業失敗。沒有試過的事情,都不能下定論,於是就一起搞起來了。

    創業真的是非常辛苦,從選址、註冊公司、佈置、招聘、管理、談合作、談專案等等多個方面,都要親力親為。事實上,創業的過程中,有太多突發情況,而且很多都是非常難解決的事情,有些還只能等,沒有辦法去完成。在管理的過程中還出現了合夥人意見不同的情況,隨著矛盾日益惡化,最後衍生出嚴重的問題。

    那一次創業大概維持了一年多,前期的投入還是比較大,有很多錢還是借來的,可惜最後還是分道揚鑣了。有些事不是自己不想做好,而是有心無力,投入了金錢、精力、時間,就像養個孩子一樣,奈何百般呵護依舊不行。反正我已經是屬於創業失敗大軍中的一員,失敗也許很可怕,但是過程中也得到了很多寶貴的經驗,不是創業雞湯能夠給你的。

    炒股

    雖然算不上什麼老股民,但是也快有10年的交易時間了,期間有賺有虧,從一個股市小白一路成長起來。我並非全職股民,炒股算是一個投資以及一種興趣愛好,到現在我已經把炒股當做朋友一樣去對待。

    雖然大多數散戶炒股都是虧損的,但是不妨礙人們追求財富的夢,虧損都是源於自身的貪婪和盲目的操作。如果散戶還是沒有任何改變,只知道靠運氣去炒股,那麼永遠都是屬於“十比九”的失敗陣營。

    如何才能才能股市中“十分之一”盈利的投資者,大家要好好思考這個問題,現在這樣的操作方式是否具備成功的機會。如果炒股多年,還是一如既往地虧損,那麼你要進行徹底的改變了,否則不要觸碰股市。

    總的來說,創業和炒股成功的機率都非常低,但是成功的人絕大多數都不是靠運氣,而是憑實力。當然這兩者我都會選擇去做,就像我前面說到的那樣,創業雞湯永遠給不了你創業的真實感受,如果不邁出這一步,就不存在成功的可能。如果你也喜歡冒險,創業和炒股都應該去經歷,但是要未雨綢繆,不是隨意進入市場,否則羊入虎口。

  • 4 # 價值投機看老李

    幾乎人人都有一個發財夢,大多數人都想實現財富自由。而創業和炒股可能是其中的兩條實現途徑。但畢竟成功者是少數,大多人都是炮灰。10:1 的機率確實比較低,不亞於千軍萬馬過獨橋,但這是現實,很殘酷。大多數草根也別無選擇。如果是你,你會選擇哪一個?創業和炒股有共性也有“異性”,簡單分享一下:

    首先,創業和炒股都是高風險行業,要做好風險控制。高風險,高收益。創業跟炒股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投資行為。炒股投入的是資金、時間和精力,而創業也是如此。不同的是,成熟的股民朋友,炒股資金一般是閒散資金和業餘時間,有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相對比較好控制風險。而創業者大多是投入全部的時間和精力,成功則萬事大吉,不成功可能會傾家蕩產。所以,創業和炒股之前,需要綜合評估一下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

    其次,二者都需要一定的積累,才有可能成功。一般而言,創業者都是在這個行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和啟動資金,才會考慮創業。沒有任何積累的創業,成功機率更低。有一個統計資料,35歲以上的人創業成功率較高。因為差不多有10年的經驗積累,在相關行業也是資深人士,創業計劃比較完善,成功機率就高。炒股也是一樣,只有經過一兩輪牛熊週期,才會有感悟,這個時間至少是3-5年。

    最後,因人而異,做自己擅長的事,揚長避短才能成功。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你在某一個行業工作做到一定高度,並且很成功,或許適合創業。如果,你對證券投資比較有心得,能夠深刻把握投資真諦,比較擅長控制風險,比較有時間和資金,玩點股票也未嘗不可。但是股市專治各種不服,很多各行各業的精英以為炒股很簡單,跨領域來炒股,大多也鎩羽而歸。

    總之,創業和炒股都是投資的不同方式,要因人而異。綜合個人時間、精力、資金、心態、專業等,再做選擇。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 5 # 缽缽富

    選擇炒股,因為我可以控制止損止盈,而且我不需要追加投資,不用擔心資金鍊斷裂,不用擔心員工問題,不能擔心經營問題,不用擔心房租問題,不用擔心防火防盜問題,難道不是嗎?炒股單純多了!

  • 6 # 吃瓜群眾哥哥

    炒股吧,穩健點買一些比較熱門的股,如果實在不太會買,買些銀行股,最差吃分紅,創業的話,資金投資出去,虧了就一無所有,風險難把控。創業自己沒經驗很容易走歪路,被騙被坑…

  • 7 # 少林十三絕神僧

    投資股票,但是是長期投資,短線投機包虧。有兩方面,第一現在實體競爭大,成本高,利潤低,而且流動性差,風險大於回報,第二點股票只要不頻繁買賣是不會支付手續費和稅費,長期投入股票也沒有成本,流動性又好,如果錯了可以即時退出來,股票對應的也是一家企業,這個企業賺錢,你就賺錢

  • 8 # 獵鷹236624787

    我會選擇炒股,因創業也需要很大的本金投資,成功失敗都是未知數,炒股也是這樣,炒股工作4小時雙休息日,創業就沒有哪麼輕鬆了。

  • 9 # 步入健康

    1、炒股進入門檻低,開個賬戶就可以操作。初期炒股一般都是小投資,5000-10000元作為初期學習階段的操盤投資,主要訓練操盤和空盤及盤面的感覺。慢慢形成自己的交易系統,(通俗的講就是自己買賣股票的操盤說法,)

    2、學習炒股的書籍很多,也有很多的培訓班級網路課程,因此經過半年或1年的操盤,已經熟悉如何買和如何賣的問題。

    3、要想實現盈利就需要不斷的學習摸索和積累經驗了。

    4、炒股後期要想實現盈利跟創業一樣需要你瞭解和熟悉你要買賣股票的行業知識及相關領域的經營特點。以“”三農“”題材為例。我是做農業的,因此經常關注三農型別的股票,因為三農我熟悉,所以相對來說好操作一些。

    三農一般週期性很強,比如豬週期和雞週期特點非常明顯。2019年時豬週期和雞週期的雙疊加,因此養豬的上市公司和養雞的上市公司的股票漲勢就非常好。主要代表的股票有溫氏股份、民和股份、仙壇股份、益生股份等,這四隻股票算是龍頭股。2019年雞蛋和肌肉成了豬肉的替代品,很多學校和企業食堂基本上都是用雞蛋和雞肉代替的豬肉。其中益生股份這隻股票是典型的養雞股票龍頭。從2018年10月末開始的12.11元漲到2019黏月末的54.78元。股價漲了4.5倍。對於普通的投資者來說很難買到低點,賣出很難看到高點,因此以15元買進,45元賣出還能賺到3倍。這是普通投資者最理想的投資收益了。退一步講,賺到1倍或2倍的收入也很可觀了。

    5、因此做股票投資要長期關注你熟悉的領域,不要去追熱點,掌控好你熟悉領域的節奏你就會賺到錢。

    當你在熟悉的領域賺到錢之後,在下一次的週期來臨之前提前佈局,也會賺的更多,入股此時你已經不滿足單獨作戰,此時可以成立一個投資顧問公司,招聘一些在同一領域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投資股票。這時你有了團隊,有了行業研究員就可以去走訪上市公司,做市場和行業調研。你從一個操盤上成為了空盤或參與空盤的莊家。

    6、透過上述分析,我們發現其實炒股和成立企業,經營企業是一樣。都需要你從自己的熟悉領域做起,從不懂管理,到參加各種企業配成慢慢成長為一個懂管理的企業管理者,慢慢從行業的一個小兵成長為骨幹企業。不學習就不會成長,所謂二八定律,核心是沒有學習或者不願意投資學習的企業都被愛學習的人淘汰了。最後把透過學習善於跟從市場規律的企業剩了下來。

  • 10 # 玉於汝成

    首先,這不是一個概念。創業是依靠自己的資本、資源、資訊、技術、經驗以及其他因素自己創辦實業,解決就業問題。炒股就是買賣股票或賺或賠。如果創業和炒股一定是十比一成功率,那自然炒股了,炒股比較簡單,自由,沒有門檻,只要有學習的能力和理性判斷能力 就可以在股市搏一搏,失敗了就是賠錢的事情。創業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社會就是大海,在大海里游泳,遇到的不僅僅是狂風暴雨,可能隨時被鯊魚吃掉的可能性,失敗了不僅僅是賠錢的事情。所以,二者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沒有可比性。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正是因為千千萬萬個創業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勇往直前的推動,所以,創業者是好樣的,為創業者點贊

  • 11 # Stephen歡

    兩個根本不是一回事,也沒有放在一起比較的意義,炒股說穿了就是賭博,現實裡賭輸的不要太多,即使有賭贏的也不少進了監獄。而創業是你自己的事業,自己的理想,拼搏一輩子的事,即使失敗也是為了自己的努力。

  • 12 # 行風財經

    投資“股市”本身就是“創業”

    在這個萬眾創業的年代,每個人都想著開創自己的企業,成為下一個馬雲,馬化騰。正如一個企業家所描述的“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可是,創業的成功率有多大呢?真刀真槍、真金白銀開公司創業的絕大多數都以失敗而告終。統計資料表明,創業企業失敗率高達70%以上,而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則只有2%-3%,更遠低於一般企業。

    一個企業的成功,無異於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不僅需要創業者的資金實力和工作經驗,更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機緣巧合。昨天的阿里和騰訊成為時代的“寵兒”,可如果讓馬雲,馬化騰今天再重新來過,估計鹿死誰手,也尚未可知。

    下面,我們再看一下“投資股市”

    大家要有一個認識:股權投資本身就是一種創業。當我們喜歡某個行業卻又缺乏足夠的啟動資金,缺乏技術,缺乏人才的時候,我們為什麼不能透過購買相應公司的股票,直接做股東。這樣難道不比自己重新創業起點更高,成功率也更大嗎?

    所以,如果你是一個想創業的人,完全可以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你認為有發展空間和潛力的上市公司,買入該公司的股票。坐享紅利。何樂而不為。

    最後,要知道投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一時的炒作,既然看好了這個行業,買進了股票。就要把事情當做自己的創業來搞,不要在意股價一時的波動。做一個長期的投資者。

    只有真正把買入股票當做一種創業,你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股市投資者。

  • 13 # 海味醬

    創業成功是當老闆,炒股肯定是很多人財富增值的辦法,定投指數是最穩健的方式,可以享受國內最好的公司帶來的回報

  • 14 # 總有機會的

    我現在會選擇炒股了,以前也創業過也沒有賺到錢,創業要經歷時間比較長,也不一定成功,而炒股時間短,如果成功了,來錢快。炒股也是可以鍛鍊一個人的,股市可以把一個人的人性在市場展現的淋漓盡致。

  • 15 # 腦子成就未來

    首先題目有個誤區炒股的成功率大約在百分之1,遠遠小於1/10。

    其次,人的選擇不應該看機率,好比10只動物過懸崖,有9只會飛的,只摔死了1個。成功率有90%,如果你是隻老虎,你會根據這個機率去跳崖嗎?

    人的選擇應該根據自身的能力,適合創業就去創業,適合炒股就去炒股,如果都不適合,那去上個班打工也好不錯的選擇。

  • 16 # 銀河系攻略

    我說一下自己的個人真實經歷。

    我在券商行業從業十餘年,在牛熊市輪換中輕言目睹了炒股帶來的一夜暴富或是災難,尤其是2015年的那場股災,助長了很多人的賭性。

    再說創業,我目前是一個創業者,也是一名風險投資人,對於創業者的能力、耐力等方面綜合考驗我現在才深有體會。就比如最近爆發的新型病毒疫情,在接下來的日子會讓很多企業不好受甚至熬不住,但也會讓某些企業起死回生甚至出現新的商機。

    這就是商業法則,殘酷但很現實。

    所以,我的想法是,炒股和創業本身不衝突,屬於兩個層面的問題。我倒認為,專職股民和兼職炒股、選擇職場和創業,倒是我們應該認真對待的問題……

    每個人的選擇不同,面臨的形勢不同,無論做什麼,這其中的努力付出、艱辛都是可想而知的。

  • 17 # 老陳海味

    肯定創業,先說炒股,在都不熟悉的行業情況下,你怎麼炒股,透過網路,專家去買漲跌嗎?那是韭菜行為,容易被騙血本無歸。

    創業,可以選擇一個自己有興趣或者熱愛的行業,創業會接觸很多的人際關係,會有思考有進取,如果真的失敗,也有創業的失敗經驗,也是為後面的路做鋪墊

  • 18 # 順勢而為

    我曾經是一名外科醫生。93年開始做股票,96年考過了經濟師,2001年考過了證券分析師。05年開始創業。開始的時候,炒股票和創業都是很艱難的,都要不停的學習和總結。買一些經濟,投資,分析等方面的書。但炒股票門檻低,資金少也可以,也不需要租房子,自己在家,連上網和電腦,只要買些書看,逐步實踐,掌握系統分析和技術分析方法就可以賺到錢。流動性好,退出也簡單。創業則門檻較高,要租房,註冊,請人,產供銷人財物稅費,風險很大。退出也麻煩。所以,首先選擇炒股票。

  • 19 # 極客聊股

    我選擇炒股。因為不想去點頭哈腰的去求人,因為股市對普通人來講是最公平的地方,完全透過自己的努力就可以獲得成功的地方。

  • 20 # cp9狙擊

    創業。創業失敗至少能認識到新的人,新的事,可以為以後的成功做鋪墊。股票的週期太長而且中國股市牛短熊長,沒有專業的人帶帶,不建議進入中國股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創業板註冊制改革,說明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