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燕子在新疆
-
2 # 基層農人
豇豆種植喜溫暖氣候環境,根系發達,入土較深,耐旱性較強,對土壤的要求不高,一般茬口都能種植,因根系有根瘤菌固氮作用,在種植時既能減少氮素施用量,還可培肥地力給下茬作物增加營養,好種產量也高,但就是在種植生產當中,經氣流傳播病菌或土壤中越冬病殘體病菌的浸染,容易發生灰黴病,致使植株枝腐葉枯豆角腐爛,產量和品質下降。
◇灰黴病及引發的原因:灰黴病是由灰葡萄孢真菌侵染所致,病菌在病殘體及土壤中越冬,在適宜的溫度和溼度條件下,會滋生大量分生孢子病菌,借氣流、灌水及農事傳播,從傷口或自然裂口及死亡組織入侵,侵害健康植株。低溫、高溼,種植過密、通風不良,管理不當、植株抗病性差等,發病較重,相對空氣溼度超過90%是發病快發病重的主要因素。
◇灰黴病症壯表現:豇豆灰黴病從苗期至成株結角期都會發病
①,幼苗染病:子葉會先枯死,隨後慢慢擴充套件到幼莖,隨著病情惡化,幼莖會收縮變細,從病部折而枯死,發病嚴重時幼苗成片會死亡。
②,真葉染病:真葉染病:當豇豆真葉受灰黴病菌侵染後,葉片會出現半圓至近圓形的淡褐色輪紋斑,隨病勢發展,葉片或莖部都會長出灰色的黴層,最後病部腐爛。
豇豆角受到侵染後,幼果區域性先產生水浸狀褐色病斑,擴大後變暗褐色,豆角凹陷腐爛,出現灰色黴狀物,致使豇豆產量和品質雙下降。
◇豇豆灰黴病防治措施:①,清理地塊、土壤消毒:在播前清理種植地的雜草及上茬作物殘枝敗葉,遠離集中燒埋,目的是消除這些殘枝敗葉雜柴等攜帶的病菌,預防灰黴病菌帶入土壤,危害豇豆。在播前對土壤噴施甲基託布津殺菌消毒,可預防或殺死土壤中越冬的灰黴病菌,防止灰黴病發生。
②,合理種植密度、及時播架整枝,增強通風排溼:種植密度過大,會引起田間鬱閉,通風透光不良,地面潮溼,容易誘發灰黴病發生,因此在種植時要保持合理,加大行間距,同時隨著豇豆枝蔓的抽生,及時插架引蔓,摘除下部幹葉老葉,增強通風透光排溼,降低田內溼度,既可促進植株生長,還可防止灰黴病發生。
③,控制澆水量、及時排積降溼:根據土壤墒情,如果土壤乾燥時可小水勤澆,見幹見溼,保持田間溼度在70~80%即可,當相對溼度超過90%時,灰黴病會發生嚴重而且蔓延迅速,所以要儘量控制澆水量,也要避免大水漫灌,澆水選擇晴天上午進行,澆後有積水或降雨後積水,要及時排水散溼,降低田內溼度,棚室種植要及時通風排溼,防止灰黴病菌感染。
④,加強營養及地上地下蟲害:豇豆長勢強,分枝多,需肥量較大,因此要根據豇豆植株生長狀況,及時追施肥料,促進植株健壯,防止脫肥植株營養不良,降低抗病能力,同時加強地下、地上害蟲的防治,減少傷口和裂口,降低病菌侵染途徑,及時摘除因採摘等農事工作造成的死亡枝葉,也可降低病菌侵染途徑 。
⑤,藥劑防治:病發初,可噴施50%腐黴利1500~2000倍液,或50%農利靈1000倍液,或40%多硫懸浮劑500倍液防治,這些藥劑最好交替使用,可降低灰黴病菌抗性,提高防治效果,發病較重的及時拔除,遠離深埋,防止氣流傳播,侵染健康植株。
以上是豇豆灰黴病的症狀表現、引起的原因及個人的防治辦法和觀點,供參考!
-
3 # 經典劇之家
【導讀(解題主惑)】:題主好,我是三農朵朵,專注種植問題解答。豇豆灰黴病主要發生在溫室大棚中,是由灰黴病菌絲、孢子侵染豇豆植株造成的。主要的發病期在2~5月份,此時的氣溫在20°C左右,加上氣溫異常,病害極易流行。豇豆灰黴病,給豇豆種植者造成很大的損失,因此要了解豇豆灰黴病,加強防控。豇豆灰黴病發病症狀豇豆植株上的莖、蔓、葉、花及豆莢均可染病。不同部位、不同時期的發病症狀,表現不同,要仔細甄別。具體表現:
→葉片:染病均從葉緣處開始,呈水浸狀,變軟下垂,然後在葉緣處長出灰白色黴層的病斑,後期易破裂。
→莖蔓:從莖蔓分枝處開始染病,形成凹陷暗綠色水浸斑,後期擴大,並且環繞莖蔓,使莖蔓萎蔫死亡。
→莢果:病斑初期呈淡褐色至褐色水浸狀,然後慢慢軟腐,表面生有灰色黴層。
→根頸部:染病後,會在離地11~ 15公分的位置,出現斑紋。斑紋周緣深褐色,中間淡棕色或淺黃色。同時,病斑在乾燥時,表皮破裂,形成纖維狀,遇到露水時,會長出灰色黴層。 豇豆灰黴病防治方法一、【合理控制溫室大棚的溫度和溼度,灰黴病的孢子繁殖會隨溫度升高而減少,28C時銳減。孢子易在水中萌發,相對溼度低於95%時,孢子不萌發。降低棚內溼度和結露持續時間,達到防病、控病的目的】。具體的措施:
→①在豇豆進入初花期後,一般在晴天上午9時,及時關棚,提高溫室溫度,使棚內溫度保持在28℃左右,減少灰黴病孢子的繁殖。
→②中午,當棚溫升至32°C時,及時通風,減少大棚中的水蒸氣,降低空氣溼度。棚溫保持在20~25°C,當棚溫降至20°C時閉棚。→③在晚上,使棚室內溫度保持在15~17°C。同時,在第二天早上開棚通風,陰天白天開棚換氣。及時摘除病葉和病莢果。 二、【加強田間管理,合理施肥,提高植株長勢,減少園中積水,及時摘除病葉,提高通風采光,減少病害發生】具體措施:
❶合理密植,豇豆苗期嚴格控制澆水量,適時噴施促花王3號抑制主梢旺長,促進花芽分化。天氣乾旱, 在每天傍晚,進行溝灌,在畦面溼潤後,及時排水乾種植地水分,減少幼苗萎蔫和降低灰黴病的感染。
❷豇豆的植株長到高30公分時,及時進行蹲苗處理。同時,每畝追施硫酸銨15公斤,插架,人工將豇豆莖葉長出的絲須,纏繞在竹竿上。並及時打杈、抹芽,注意通風透光,儘量避免葉片間互相擋光,減少溼度。
❸豇豆開花前,每畝追施硫酸銨15公斤,噴施菜果壯蒂靈提高花粉質量,當豇豆植株長到2-2.5米時,及時摘心,促進結莢。
❹ 結莢後,每隔10~15天追肥一次,每次施硫酸銨15-20公斤。
❺豇豆生長後期,噴葉面施肥0.2%的磷酸二氫鉀,加新高脂膜800倍液噴施,減少植株衰老、根系老化、延長結莢期。
三、【藥物防控,減少灰黴病發生。特別是在3~6月,此時期高溫多雨,病害易流行。同時,也是豇豆生長的關鍵時期,要及時噴施藥物加強防範】。具體措施:
❶發現零星病葉,及時清除,及時噴施殺菌劑和殺蟲劑進行防治。常用的噴施藥劑有50%速克靈可溼性粉劑1500-2000倍液、50%撲海因可溼性粉劑或50%農利靈可溼性粉劑1000-7500倍液、50%撲海因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加90%乙膦鋁可溼性粉劑800倍液、50%混殺硫懸浮劑600倍液、甲黴靈或50%多黴靈可溼性粉劑900倍液等藥劑噴霧。
❷在灰黴病發病時,每隔10~15天噴施一次,連續用藥2~3次,交替使用,減少灰黴病的抗藥性,可以很好的控制病害。噴藥時,應在上午9時之後,葉面露水乾後進行,不要在下午3時以後噴藥,否則將增高棚內溼度,降低防治效果。
❸陰天時,傍晚閉棚時,燻煙防治。每畝使用10%速克靈煙劑200 ~ 250克,或45%百菌清煙劑250克,於傍晚閉棚時燻煙。感悟:豇豆灰黴病是豇豆的主要種植病害之一,豇豆種植者在種植時,控制好溫度,溼度。使溫度保持在28℃,相對溼度保持在95%,,及時通風采光。加強排水,不要讓種植地產生積水,減少灰黴病孢子的滋生。在豇豆生長後期,科學澆施水肥,提高植株本身的抗病性。同時,歡迎大家關注【三農朵朵】,共同討論農業種植問題。【支援原創】提供鄂西北種植經驗,為“山多地少”脫貧致富助力
-
4 # 廣西三農業產業鏈
豇豆:俗稱角豆、姜豆、帶豆、掛豆角。豇豆分為長豇豆和飯豇兩種,屬豆科植物。
豇豆屬豆科一年生植物。莖有矮性、半蔓性和蔓性三種。南方栽培以蔓性為主,矮性次之。莢果線形,下垂,長可達40釐米。花果期6~9月。
豇豆是我們常見的一種蔬菜,營養豐富,市場需求大,目前種植豇豆的農戶也較多。但是農戶們在種植豇豆的過程中,常常會發生灰黴病,灰黴病對豇豆的葉子、莖蔓、花朵、豆莢和根頸部都有影響。常常會降低豇豆的品種及產量,那麼豇豆灰黴病都有什麼症狀?是哪些原因引起的?該如何防治?
一、豇豆灰黴病的症狀
1、豇豆葉子感染灰黴病後,會從葉子邊緣處出現暗綠色水漬狀病斑,葉片開始變軟下垂,邊緣還會出現灰白色的黴層。如果不及時防治,病斑的面積會慢慢擴大,還會造成葉片破裂。
2、豇豆莖蔓感染灰黴病主要是病菌透過莖蔓分枝侵入,在感染灰黴病後,莖蔓部位會出現暗綠色凹陷水漬斑,如果不及時防治,病斑的面積會越來越大,嚴重時會導致病斑以上部位全部萎蔫枯死,影響豇豆植株的長勢以及產量。
3、豇豆莢果感染灰黴病初期,表面會出現淡褐色或褐色水漬狀,隨後表面會吹安灰色黴層,並開始發軟腐爛。豇豆根頸部感染灰黴病後,會在距離地面15公分的位置出現中間淡棕色、四周深褐色的病斑,當土壤和大氣溼度小時,病斑誨形成纖維狀,隨著土壤和大氣的溼度升高,病斑上面會出現灰色黴層。
二、豇豆灰黴病的原因及傳播方法
豇豆灰黴病屬於半知菌亞門真菌,主要以菌絲、菌核以及分生孢子來越冬或越夏。分生的孢子存活期比較短,一般在4-5個月之間。越冬的病菌主要以菌絲在病殘體中營腐生生活,並會源源不斷產生孢子。
灰黴病菌絲最佳的生長溫度為12-21度,當氣溫高於21度後,菌絲生長量會不斷減少。孢子最佳的生長溫度為13-25度,並且溼度在95%以上時才會萌發,所以灰黴病主要發生在溼度大的20度左右的環境中。
灰黴病病菌的傳染方式有很多,可以隨著氣流、雨水、病殘體以及農具等傳播,在加上灰黴病病菌在田間的生存環境很長,只要遇到合適的溫度和溼度,菌核上會快速長出菌絲體或產生孢子,藉助以上傳播工具傳播到健康植株上,嚴重影響植株的長勢,以及果實的品質和產量。
三、豇豆灰黴病的防治方法
1、生態防治
灰黴病除了會感染豇豆以外,也會危害辣椒、茄子、黃瓜、生菜等二十多種農作物,為了避免在豇豆生長期間感染灰黴病病菌,在種植豇豆時應該合理輪作,避免同容易感染灰黴病病菌的作物後種植。
2、農業防治
灰黴病容易發生在高溼的環境下,為了防止灰黴病發生,在種植豇豆時應選擇在容易排水的地塊上種植,有條件最好是起壟種植,這樣可以在雨後及時將田間的積水排出去,降低空氣溼度。
如果是在大棚內種植豇豆,可以透過調節大棚內的溼度和溫度來防止灰黴病發生。在豇豆開始開花時,可在提高棚內溫度,並注意通風來使大棚內白天的溫度空自在20-25度之間,夜間溫度在15-17度之間,可有效防止灰黴病的發生。
3、化學防治
在灰黴病發生初期,可用40%菌核淨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或40%灰核淨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來噴灑防治。在噴灑化學藥物時,最好是在晴朗天氣的上午9點以後,下午三點前進行,此時豇豆葉面的水分已經蒸發,可以有效殺死灰黴病病菌。由於灰黴病有很強的抗藥性,在使用化學藥物時,應幾種藥物交替使用,千萬不可一直使用同一種藥劑,導致灰黴病有了抗藥性,降低藥物噴灑效果。
以上就是豇豆灰黴病的症狀、原因及防治方法,豇豆灰黴病的生存時間長,傳播速度快,還很容易產生抗藥性,所以農戶們為了避免豇豆灰黴病帶來的損失,一定要及時防治,加強管理。
-
5 # 天天在農場
灰黴病發生起來很要命,化學治療缺點多,生防效果綠色環保更持久。結合灰黴病的發生規律,因地制宜精準施策
1、注重清園
控制清除越冬基數是有效減少病蟲害發生的最佳方式。每年冬季務必徹底清園,減少爆發機率。
2、調節種植環境
溫室大棚等密閉空間種植,要注意調控溼度,保持通風透氣,加強光照管理,陰雨(雪)天、高溼寡照期不要澆水或葉噴葉面肥,控制室內溼度低於85%,不利於發病。
室外種植,注意種植密度不要太高,可適當修剪擋住Sunny的枝條,加強通風管理,陰雨天不要澆水噴施,高壟種植,覆蓋地膜,膜下澆水等也可以減少溼度。
3、提高樹體的抗病能力是核心工作
弱花、敗花等容易感染病菌,抵抗力強或壯花等相對不易染病。透過調節作物自身的免疫機制來加強作物的自我防護能力。
生物防治在於預防為先,把損失降到最低,而使用化學農藥治療,是等病害發生了後再來打壓病害基數,也不能提高作物的自我修復能力,顯然劣於生物防治的防控效果。
優秀的生物防控要做到以下三點:
(1)給作物打疫苗,讓作物釋放資訊素,一旦發生病蟲害立即通知整個樹體;
(2)調動分泌機體的抗體酶(細胞溶酶素抗體酶),阻止病原菌複製,起到抗病作用;
(3)刺激分泌多聚糖等生化物質保護作物機體。
-
6 # 小魚兒豆花
豇豆灰黴病,是一種針對豇豆發作的真菌性病害。葉、莖、花、莢果均可染病,一般根莖部向上最早出現症狀。
灰黴病最初為深褐色,中間淡棕色或淺黃色,乾燥時病斑表皮破裂形成纖維狀,溼度大時豆角上出現灰色黴層。 幼苗期子葉染病呈現水浸狀變軟下垂,葉子邊緣長出白灰色黴層。葉片染病,形成較大的輪紋斑,後期易破裂。 豆莢染病先侵染敗落的花,後擴充套件到豆莢,呈現淡褐至褐色到後期會出現軟腐,表面生灰黴的症狀。
在有病菌存活的條件下,只要具備溼度大和20℃左右的合適溫度條件,病害容易爆發。病菌為害時期長,菌量大,對於防治來說比較困難。
防治方法
由於此病侵染快且潛伏期長,又易產生抗藥性,主要推行生態防治、農業防治與化學防治相結合的綜防措施。
(1)棚室要降低溼度,採取提高棚室夜間溫度,增加白天通風時間,降低棚內溼度和結露持續時間,達到控病的目的。
(2)及時拔除病株,帶出田外焚燒。
藥劑噴施
定植後發現零星病株即開始噴藥防治,可噴灑65%甲硫·黴威(萬黴靈)可溼性粉劑1100倍液或50%腐黴利(速克靈)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或50%異菌脲(撲海因)可溼性粉劑、50%乙烯菌核利(農利靈)可溼性粉劑1000-1500倍液、30%異菌脲·環己鋅(灰斑王)乳油1000倍液、45%特克多懸浮劑1000倍液、50%百·硫懸浮劑600倍液、50%多菌靈膠懸劑800倍液或40%嘧黴胺(施Carens)懸浮劑1200倍液、50%滅黴靈可溼性粉劑800倍液、28%灰黴克可溼性粉劑600-700倍液。隔7-10天一次,連續噴灑2-3次。每個地方的病害抗性情況都不大同,建議儘量選擇之前不常用或沒有用過的新成分防治,交替使用或選兩個不同機理的成分混一起用。記得采收前三天要停止噴施藥劑。
-
7 # 南粵新農人
豇豆灰黴病由半知菌亞門真菌灰葡萄孢菌 侵染所致,各地均有發生,是豇豆的重要病害;灰黴病菌粉還會危害茄子、辣椒、黃瓜、生菜、芹菜、草莓等二十多種作物。(下圖西紅柿感染灰黴病)
如何識別豇豆灰黴病豇豆在苗期~成株期都有可能發生灰黴病,病菌主要是侵害豇豆的葉片,當病菌擴散嚴重時,所栽種的豇豆的莖杆、花、果實都會受到灰黴病菌侵染。
☆豇豆葉片感染灰黴病的特徵。豇豆植株基部的老葉片因離地面較近,溼氣重較容易感染灰黴病菌,染病後的葉片會有不規則的深淺相間灰褐色輪紋,呈“V”字形,病部位會有一灰白色的毛狀黴層,病害後期,染病葉片整片枯死,田間灰黴病害嚴重時,植株基部的所有葉片都會因病枯死。
☆豇豆莖稈感染灰黴病的特徵。豇豆莖稈感染灰黴病往往會引起病部上端的莖稈、葉片枯死,豇豆在幼苗期~成株期,其莖稈均有可能感染灰黴病害,莖稈染病後,感染部位最初呈水漬狀小斑,隨著病菌的擴散會呈現淡褐色橢圓形病斑,發病部的表層會有一灰白色的毛狀黴層。
☆豇豆花感染灰黴病的特徵。灰黴病菌通常會先侵染盛花期時的花瓣、花托、幼果柱頭這些器官,當這些器官被灰黴病菌侵染後,器官上會產生一層灰白色黴層,隨著病菌的擴散會逐漸蔓延至豇豆豆莢。
☆豇豆豆莢感染灰黴病的特徵。染病後殘花不脫落,發病初期被莢呈灰白色水浸狀,中期豆莢的被害部位發生組織軟腐,後期在病部表面密生灰色或灰白色的黴層,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灰黴病如何傳播灰黴病菌通常是以菌核或者分生孢子寄主在病株殘餘組織上越冬或越夏,當環境適宜時,菌核便會萌生出菌絲體或者分生孢子,透過風、昆蟲、雨水、土壤等傳播。
豇豆灰黴病發病規律豇豆灰黴病的主要發病盛期在4月份~9月份,春季或者梅雨期、多陰雨、光照時數少的發病重;田塊間連作地、排水不良、與感病寄主間作的田塊發病較早較重;栽培上種植過密、通風透光差、氮肥施用過多的田塊,一般發病比較重;春播特早熟栽培茬口容易發病,且發病重於遲播的豇豆。
灰黴病菌的生態環境灰黴病菌喜溫暖高溼的環境。豇豆初期~座果期較容易受灰黴病菌侵染;植株感染病菌後,病菌的潛育期可達5~10天;豇豆生長期在2℃~31℃的溫度環境下可引發病害;溫度20℃~28℃,空氣相對溼度達到90%時最容易引發病菌滋生。
豇豆灰黴病防治措施☆合理安排品種茬口預防豇豆發生灰黴病。合理安排品種茬口可減少所栽種的豇豆發生灰黴病害,豇豆要儘量避免與生菜、芹菜、草莓等容易發生灰黴病的作物接茬,因為這些作物較容易發生灰黴病害,豇豆定植後在相同條件下會早發病,誘發灰黴病害的流行。
☆精心整地預防豇豆發生灰黴病。豇豆播種或者定植前,對田間整地時,儘量做成魚背式的畦面,畦溝挖深一些,這樣可確保澆水時畦面不會發生積水狀況;在雨季來臨前,修繕好栽種地的排水渠、畦溝,使之排水順暢,這樣可防止降雨後田塊積水導致田間溼度過高引起灰黴病害。
☆肥水管理預防豇豆發生灰黴病。豇豆栽培過程中,肥水管理適當可減少豇豆發生灰黴病,對豇豆追肥時,糞肥比較容易引起豇豆發生灰黴病,所以追肥時優先選擇肥效好、安全性高的化肥(如尿素);對豇豆澆水時不可大水大肥澆灌,適當的澆水方法,儘量選擇晴天時的上午進行,澆水時適宜勤澆,而且應緊貼根盤處輕澆水;大棚栽培的豇豆因棚內溼氣大,澆水後棚內的溼度更加高,較容易引發病害,在這種情況下需對大棚進行通風換氣,排除掉棚內過多的溼氣才可關棚保溫。如條件許可,可採用滴灌加覆蓋地膜栽培技術來栽培豇豆,追肥澆水比較準確,能減少灰黴病害發生。
☆農藥防治豇豆灰黴病:豇豆發生灰黴病的初期噴霧農藥防治,可選用以下農藥每隔5~7天噴霧1次防治,需連續噴霧2~3次防治。
高效、低毒、低殘留防治用藥:可選嘧黴胺、啶醯菌胺、嘧菌酯等噴霧。
常規防治用藥:可選腐黴利、乙烯菌核利、異菌脲、硫菌靈等噴霧。
提醒:具體用藥量及倍數,須按照作物病害危害程度及各農藥品種使用說明予以確定。
-
8 # 鄉村螢火蟲
豇豆灰黴病是由真菌中的灰葡萄孢菌侵染豇豆後誘發引起的,是豆類蔬菜普遍發生的一種病害。屬於豇豆冬季和早春棚室栽培中的重要病害,一般發病率可達30——40%,嚴重影響豇豆生產和種植效益。
如何識別豇豆灰黴病?1、苗期子葉發病:病斑水漬狀,子葉變軟下垂,病部周圍長出灰白色黴層。
2、成株期發病:開始在距離地面11——15釐米處的莖蔓上出現雲紋斑,病斑中部淡棕色至淺黃色,周圍深褐色。潮溼時,病斑表面產生灰色毛黴層。乾燥時,病部表皮破裂,形成纖維狀。病菌也可以從莖蔓分枝處侵入,形成凹陷型水漬斑,使上部枝葉逐漸萎蔫。
3、葉片受害:多從葉尖開始,病斑呈“V”字形向內發展。病斑初現時,淺褐色,水漬狀。也可在葉片中間形成淺褐色斑塊。嚴重時,病斑連片,表面著生灰黴,葉片枯死。
4、開花結莢期染病:多先侵染敗花,隨後擴充套件到嫩莢,病斑呈水漬狀淡褐色凹陷,潮溼時表面密生灰色黴層。
灰葡萄孢怎樣侵染豇豆引發灰黴病?灰葡萄孢是弱寄生菌類,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或以菌絲體、分生孢子在病殘體上越冬或越夏,並能在其他有機物上腐生存活。環境適宜時菌核萌發產生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萌發生出芽管多從寄主衰老的器官、組織或傷口侵入,引起田間發病。
灰葡萄孢喜歡低溫、高溼、弱光的環境條件,病菌生長溫度2——31℃,菌核萌發的溫度為5——30℃,分生孢子萌發適宜溫度21℃。病菌對空氣相對溼度的要求嚴格,85——100%有利於分生孢子形成和萌發。一般棚室溫度10——22℃,空氣相對溼度80%以上持續8小時,灰黴病病害就能持續發生。
在寄主豇豆生長衰弱、抗病性差的情況下,易被灰黴病侵染,尤其是敗花、腐爛的病莢、病葉等落在植株上更容易引起發病。低溫潮溼環境發病嚴重。冬季陰天和雪天多,種植過密,植株表面結露,澆水不當,放風不及時等,病害可迅速流行。
防治豇豆灰黴病可以採用的方法有哪些?1、加強棚室管理。採用高畦地膜栽培,使用膜下澆水技術。合理密植,注意增加通風透光。保持和提高棚室夜間溫度,適當增加白天通風時間,降低棚內溼度。
2、及時摘除病葉和病莢。在病害流行期間,如果嫌逐一摘除麻煩,可以握住吊蔓的吊繩或南北的拉絲,左右搖動,將開敗的花搖落,並及時清除落在植株上的花瓣。運用此方法,可以收到較為良好的防治效果。
3、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可選用50%腐黴利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或50%異菌脲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或50%乙烯菌核利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25%咪鮮胺乳油2000倍液,或30%百•黴威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40%嘧黴胺懸浮劑1200倍液等噴霧,7——10天1次,連續使用2——3次。如果是當地病菌對腐黴利、異菌脲、多菌靈產生了抗藥性,可以使用65%甲黴靈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50%多•黴威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50%福•異菌可溼性粉劑800倍液噴霧代替。注意交替用藥。也可在早晨或傍晚,畝用5%滅黴靈粉塵劑,或5%百菌清粉塵劑,或6.5%甲硫•黴威粉塵劑1公斤噴粉,10天1次,交替使用2——3次。棚室種植的,還可以畝用10%腐黴利煙劑200——250克,或畝用45%灰黴靈煙劑150克,於傍晚密閉棚室燻煙。
-
9 # 大山世界說
缸豆從遙遠的熱帶非洲來到中國這片熱土後,人們發現它的嫩莢和豆粒無論是炒、煮、燉、拌還是用來做餡都是一種美食,因此缸豆成了菜園裡不可或缺的蔬菜。可灰黴病這種病害,或許是見不得缸豆好,無論是幼苗期還是成株期,缸豆的莖、葉、花朵和莢果部位它都會進行侵染和危害,嚴重影響了缸豆的產量和品質,給不少農民朋友帶來了損失。本篇文章詳細介紹灰黴病的發生原因、識別和防治方法,以期對題主和受灰黴病危害的種植戶帶來參考性幫助。
一、灰黴病的發生原因1、田間存在病原
灰黴病的病原屬於真菌界半知門真菌,名字叫做灰葡萄孢。這種真菌主要有三種形態,分別是菌絲、菌核、分生孢子。當自然條件不適合的時候,它會形成菌核在田間的土壤中長期的隱藏起來,等到條件適合時,菌核就會長出菌絲或萌發分生孢子進行侵染,因此田間帶菌的土壤或病株殘體是病菌的主要來源。
2、溫溼度環境適宜
菌絲在4-32攝氏度的環境中均可生長,最適宜其生長的溫度為13-21攝氏度,溫度高於21攝氏度菌絲生長緩慢數量減少,高於28攝氏度時菌絲的數量會大幅減少。病菌產生分生孢子的溫度條件為1-28攝氏度,最適合的溫度為23-29攝氏度,跟生長菌絲不同的是萌發孢子時,病菌要求一定的溼度,尤其喜歡在有水的環境中萌發,如果相對溼度低於90%病菌萌發孢子困難或不萌發。因此栽培密度較大或雨水較多的溫暖季節,溫溼度條件適合病菌的生長繁殖,灰黴病的發生相對頻繁和難易控制。
3、傳播途徑多樣
天氣寒冷的冬天或溫度較高的夏天,病菌主要以菌核、菌絲或分生孢子的形態隱藏於田間。如果冬季溫度不是特別低,越冬時期的菌絲並不會閒著,寄宿在病株殘體身上菌絲會不斷的產出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過著一種營腐生的生活;如果溫度較低菌絲則會轉變菌核,悄悄的隱藏起來,這些菌核、菌絲、分生孢子都是下一茬的侵染源。
一旦田間的溫溼度條件適宜,菌核變會長出菌絲或分生孢子,它們或直接侵染相鄰的缸豆植株,或藉助雨水、水流、風力、農具等進行遠端侵染。病菌的侵染能力十分強大,甚至一些已經發病腐爛的莖葉、花朵等器官,只要落在健康植株的身上,就可導致它們感染灰黴病。
病菌侵入植株後,經過一定的潛育期即可重新萌發孢子,進行反覆的侵染。溫度較低時,病菌的潛育期較長達30天左右,20攝氏度時病菌的潛育較短只需7天。由於病菌寄宿的地方較多,又具有一定的潛育期,一般在具備20攝氏度的溫度和高溼的環境中,防治灰黴病的難度較大。
二、灰黴病的識別每一種病害的發生都有其固定的症狀特徵,這是我們比較常用的識別方法,但導致植株發生變態的原因較多,例如病害、蟲害、肥水供應不足時植株均會出現不良的狀態,很多特徵較為類似,這些因素可能會導致誤診。因此除了症狀識別外,還需要考慮田間的溫度、溼度、既往病史和病症等因素,以及相鄰缸豆種植戶是否有染病的情況。
1、透過灰黴病的症狀特徵識別
透過上文了解到灰黴病對莖葉花朵和莢果均可造成危害,在整個發育過程中均可染病,因此在識別的時候,需要仔細觀察各個部位的發病情況,尤其觀察是否有白灰色或灰色黴層,便於更好的確認病情。
苗期子葉染病時,初期葉片變軟下垂、呈水浸狀,隨著病情發展葉緣部位會長出白灰色
黴層,這些黴層就是病菌的分生孢子梗或分生孢子。
灰黴病一般在根莖部上部先表現出症狀,初期病部呈深褐色、中部淡棕色或淺黃色,在
乾燥的環境中病斑部位表皮容易破裂呈纖維狀,在溼潤的環境中病斑上長有灰色黴層。
莖蔓分枝部位染病時,初期病部長有水浸狀病斑,這種病斑一般處於凹陷的狀態,到了後期分枝由於失去水分,會出現萎蔫的現象。
葉片染病時,初期會行為較大的輪紋斑,染病的葉片在後期極為容易破裂。
莢果染病時,一般先從已經落敗的花朵上呈現出症狀,後病情蔓延至莢果部位,初期病斑呈淡褐色或褐色,後期病部變軟長有灰色黴層。
2、考察溫度和溼度環境
灰黴病可發的溫度條件可以概括為1-30攝氏度,其中菌絲繁殖的溫度條件為4-32攝氏度,最適宜的溫度為23-21攝氏度,萌發孢子的 溫度條件為1-30攝氏度,最適宜的溫度為23-29攝氏度,因此在20攝氏度溫度環境下,如果具備相對溼度的要求,一般病害發生的較為容易和嚴重。
因此在識別的過程中,需要考慮最近是否存在降雨或澆水的情況,田間的栽培密度是否過大,大棚內是否最近通風較少等情況,以及溫度條件是否適宜,具備了這些條件才有可能導致田間溼度較大,容易引發灰黴病,也有可能後期病情會發病較為嚴重,除清理病株外需要及時用藥進行控制。
3、回想是否有既往病史或病症
一般在長期栽培缸豆的田間,田間病菌積攢的數量較多,容易爆發較大面積的病害,因此在識別病害的過程中,需要考慮以前是否有染病的情況,有助於對病情確認和制定相關的預防措施。
灰黴病的發生存在一定的潛育期,在發病初期一般不會生成灰色黴層,因此需要結合上文灰黴病的症狀特徵,回憶是否生育前期有過發病的情況,往年栽培過程中是否有過染病的情況,存在這樣的情況則對病情能夠進行下一步的確認。
4、詢問其它種植戶是否有染病情況
灰黴病的菌絲或分生孢子可藉助雨水、風力等進行遠端的傳播,當自己的田間發生病害,而以往又無病史和發病特徵的情況下,可以詢問周圍的缸豆種植戶,田間是否有感染灰黴病的情況。這樣既有助於找到病源對病情進行確認,也有助於詢問如何防治病害,吸取他人的防治經驗。
三、如何防治灰黴病根據上文灰黴病的發生原因和規律,對於灰黴病適宜採用農業防治和藥劑防治相結合的綜合措施。
1、培育壯苗、提高抗病能力
直播缸豆整地的過程中,可施入有機肥、過磷酸鈣、硫酸鉀或草木灰等肥料,為缸豆的苗期提供足夠的營養,有助於培育壯苗。一般在北方地區可做成平畦、南方可做成高畦,有助於提高田間的通風性、降低溼度。
設施育苗的過程中,要選擇排水良好、向陽的田地進行育苗,防治苗床內降溼困難,為灰黴病的發生提供有利條件。苗床土要從無病害發生的田間挖取,在充分晾曬後配合施入有機肥、複合肥或過磷酸鈣、尿素等肥料以保證缸豆苗期的營養供應,培育健康茁壯的幼苗進行移栽。
2、合理密植、提高通風性
直播缸豆多采用穴播的方式,一般每畦可播種兩行缸豆,每穴播4-5粒種子。在播種的過程中,針對不同的品種應採取不同的播種方式,一般蔓生種行穴距離可控制在60x22釐米左右,矮生種可控制在45x22釐米左右,等幼苗出土後去除弱小病苗,每穴留2-3株壯苗。
育苗移栽缸豆的栽培密度較為容易控制,一般前期可控制行距為60-70釐米、穴距為20-25釐米、每穴保留4-5株苗,後期再根據幼苗的生長情況進行調整,保留3-4株健康的幼苗生長。需要注意的是在移栽的過程中,要注意保護好幼苗的根部,為了預防灰黴病在定植以前,可以用啶醯菌胺水分散粒劑等藥液進行蘸根處理。
3、調整植株、控制好溫室內溼度
大棚內搭建的時間不能太晚,一般等蔓長出來就應當支架了,對於雙行栽培的可搭建人字架,然後將蔓引到搭好的人子架上並捆綁1-2次。由於缸豆的側蔓較多,不及時打掉的情況下容易造成田間封閉、溼度較高的情況,一般第一花序以上的葉芽需要摘除、主蔓的頂芽長到架頂時,需要摘除頂芽。
對於灰黴病的預防,在大棚內主要是透過降低溼度來控制病情。夜間適宜提高溫室內的溫度,白天適宜加大通風時間,從而降低溫室內的溼度,在澆水的過程中適宜選擇在晴天的上午進行,每次澆水後及時的開啟通風口通風排溼。
4、發病初期藥劑防治
田間發現有感染灰黴病的植株時,首先要及時的拔除病株將其帶離田間、對於病葉、病花等都要清理乾淨,然後及時的加大白天的通風、提高夜間的溫度,從而降低大棚內溼度。目前對於灰黴病的用藥主要有3種方法,由於灰黴病具有一定的抗藥性,各種藥劑交替使用的效果會好一些。
①藥劑灌根:發病初期在降低溼度的同時,可每間隔10天用50%啶醯菌胺水分散粒劑1000倍液加50%異菌脲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500g/L氟啶胺懸浮劑1500-2000倍液等藥劑,根據病情連續防治2-3次。
②晴天噴藥:發病初期在降低溼度的同時,可每間隔7-10天噴施65%硫菌.黴威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或50%腐黴利可溼性粉劑1500-2000倍液、45%噻菌靈懸浮劑4000倍液等藥劑一次,根據病情連續防治2-3次。
具體的藥劑配置濃度和噴藥方法,應當嚴格參照說明書進行,避免用藥不當造成藥害,尤其注意噴藥適宜在9點以後進行,不要在4點以後噴藥,避擴音高大棚內溼度,降低噴藥效果。
缸豆發生灰黴病,會影響到植株的生長和缸豆產量、品質,目前並無較好的抗病品種,因此在栽培缸豆的過程中,前期要培育壯苗進行移栽,提高植株本身的抗病能力,後期合理的控制栽培密度並及時的進行搭架、打杈處理,加強溫度和溼度管理,不給灰黴病的發生提供有利的條件,這樣才能較好的預防灰黴病的發生。
回覆列表
豇豆屬豆科類的草本植物,原產於熱帶非洲,而在中國南北方均可栽培。豇豆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鈣,鉀,鐵等多種微量元素,成為百姓飯桌的常見蔬菜之一,熱炒,涼拌,燉,煮,做法多樣。特別是在四川,每家每戶都會用豇豆醃製泡菜,成為美味可口的下飯菜,在百姓眼裡深受歡迎。
豇豆做法多樣,營養豐富,當然也受到種植戶的青睞。特別是在每年的初春季,豇豆的價格也是居高不下,經濟效益相當可觀。可是由於氣候,管理不當等種種因素,制約著豇豆產量。其中豇豆的病蟲害就是其中一方面,尤其是豇豆的灰黴病發病頻繁,嚴重影響著豇豆的產量及質量,給經濟帶來嚴重的損失。
對豇豆灰黴病的深入瞭解,是預防灰黴病的重要手段。一、豇豆灰黴病的發病規律:瞭解灰黴病的發病規律,對預防起到重要作用。
1、豇豆灰黴病的發病病原
豇豆灰黴病為真菌性病害,病菌以菌核在土壤裡或以菌絲及分生孢子在病株殘體中越冬,成為次年的初侵染源。病菌菌絲生長適宜溫度為13-21度,病菌產孢的溫度範圍為1-28度,最適宜溫度為21-23度,溼度大時病害發病率高達90%以上。孢子發芽最適宜溫度為13-29度,但溼度必須高達95%以上。所以在日光溫室和塑膠大,中棚內,只要具備高溼和20度左右的氣溫,灰黴病極易流行,侵染速度快,為害時期長。
2、豇豆灰黴病的傳播途徑
①豇豆灰黴病的病原菌以菌絲,菌核或分生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或越夏,在空氣相對溼度為90%以上,溫度為21-29度時萌發,先削弱寄主病部的抵抗力,隨後引起腐爛發黴,如果腐爛的病果,病葉,卷鬚,敗落的病花落到健康部位即可成為侵染源,隨後擴充套件到其他部位。特別是在每年的秋末或初春季節,是豇豆灰黴病的高發季。
②豇豆灰黴病的菌核有較強的抗逆性,存活時間長,一旦溫度,溼度條件適宜,就會長出菌絲或孢子梗,透過水流,氣流,農具及農事操作等傳播,成為病菌的主要傳播途徑。如果遇到陰雨或寒流大風天氣,放風不及時,澆水過多,植株過密,幼苗徒長,分苗移栽時傷根,傷葉,都會加重病情。
3、豇豆灰黴病發病特點
①病菌繁殖速度快,孢子數量驚人。
②病菌生存能力強,既可以在活體植株組織中攝取營養,又可以在殘死體中生存,如病葉,病果,卷鬚等,或棚架上,吊繩上,立柱上等都可以生存,成為病菌的侵染源。
④空氣相對溼度在90%以上,溫度在20度左右,是灰黴病的適宜環境。
⑤灰黴病病菌致病力強,擴充套件速度快,如果發病不及時治療,就會迅速暴發流行。
二、豇豆灰黴病的發病因素
1、品種因素:由於長時間的栽培,造成品種的抗病能力減弱,或者在栽培中受病菌的侵染,種子表面附著著病菌,成為次年種植的侵染源,無意間將侵染其他的作物。
2、種植管理因素:在初春季節或秋末季節,由於氣候條件不穩定,棚室溫度常會忽高忽低,如果在澆水過後或陰雨天過後,不及時地通風排溼,就會加大發病機率。或者在定植時栽培密度過密,不及時整枝打杈,或定植前田園殘留的病葉老葉較多,造成植株長勢削弱,也會加大發病機率。
3、肥水管理因素:在豇豆定植前施用未腐熟有機肥,使病菌殘留在土壤中,或者在定植前未將土壤消毒殺菌,導致豇豆灰黴病易發,或者在施肥時過多的施用氮肥或偏施一種肥料,導致植株長勢衰弱,抗病能力減弱,加重豇豆灰黴病發生。
三、豇豆灰黴病的發病症狀
豇豆灰黴病在整個生長期均可發病,主要危害莖蔓,葉片,豆莢等,造成豇豆大幅度減產,影響豇豆質量。
1、葉片受害症狀:豇豆苗期發病時,子葉呈水漬狀變軟下垂,隨後葉緣長出灰色黴層。成株期發病時,葉片多從葉尖開始,呈"v"字形向內發展,初期呈水漬狀,淡褐色,也可在中間形成淺褐色斑塊,溼度大時病斑出現灰色黴層。
2、莖蔓受害症狀:豇豆在成株期時,從根莖向上11-15釐米處出現紋斑,周圍深褐色,中部淡棕色至淺黃色。乾燥時病斑表皮破裂成纖維狀,潮溼時病斑上長出一層灰色毛黴層。從蔓分枝處侵入時,分枝處形成小漬斑並凹陷,繼而萎蔫。
3、豆莢受害症狀:豇豆在開花結莢期,先侵染開敗的花,後擴充套件到莢果,病斑由淡褐色變為褐色至軟腐,在溼度大時表面生成灰黴。
四、豇豆灰黴病的危害
豇豆灰黴病是露地和保護地均可發生的病害,特別是在溫室,塑膠大棚連作栽培,在初春或秋末發病率極高,使豇豆產量減少20%-30%左右,如果不及時防治,就會造成整棚或整塊地毀滅,嚴重影響經濟效益。
五、豇豆灰黴病的綜合防治措施:豇豆灰黴病發病快,傳播快,危害嚴重,我們在防治時要採用農業措施和藥劑防治,二者相結合的治理措施,才能達到理想防治效果。
㈠農業綜合措施:
1、精選良種:在播種前挑選高產,抗病性強,顆粒飽滿,無癟籽,無病蟲害,當年的種子作為首選。同時還可在播種前將種子進行消毒,殺死種子表面細菌,減少病菌的侵染。
2、土壤選擇及消毒:豇豆種植的田塊要求土質疏鬆,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無病蟲害,排水性較好,並且3年內未種過豆科類的田塊為首選,同時為了保證植株整個生長期不受危害,可在定植前撒施一層生石灰進行消毒,晾曬幾天後,撒施腐熟有機肥,進行深翻細耕,即可殺死土壤表面的細菌。
3、合理施肥:在定植前施用腐熟有機肥作基肥,為幼苗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在定植後根據豇豆的各個生長期,合理的補充氮磷鉀及微量元素,不可單一追施,也不可過多的施用氮肥,防止豇豆徒長,植株纖細,抵抗力較弱,導致發病機率較高。具體做法如下:在豇豆生長前期宜控制肥水,抑制生長,當植株開花結莢後應增加肥水供應,促進多結莢,植株結莢盛期應重施追肥,滿足豇豆豆莢及植株生長。
4、降低溼度:①在豇豆種植中採用滴管澆水設施,高壟栽培,地膜覆蓋的栽培模式。②在豇豆定植時澆透底水,緩苗後適當控水,根據植株需水狀況和氣候,採用小水勤澆,嚴禁大水漫灌,並且澆水應選擇在晴天上午進行。③澆水過後應加強通風透光,在溫度高時及時通風,排除溼氣,避免葉面上結露時間過長,減少灰黴病發病機率。④澆水過後或雨水過後,如果田間發生積水,應及時排除,降低土壤溼度和棚內溼度,減少病害發生,防止病害蔓延。⑤在寒冷的冬季需要採用各種保溫措施,提高棚室溫度,減輕棚室的空氣相對溼度,減少病害發生。
⑤合理密植:在豇豆定植時要根據品種,合理密植,不可過多也不可過少。早熟品種,單穴定植,一般每畝栽植4000-5000株,株距為30-35釐米,增強植株通透性,降低空氣溼度,減少病害發生。
⑥合理整枝:①在豇豆植株長到30-35釐米時,及時插架或吊蔓,增加植株通透性。②把主蔓第一花序以下萌生的側蔓一律打掉,第一花序以上的葉芽及早摘除,促進花芽生長。如果是主側蔓同時結莢,第一花序以上的側枝留1-2片葉摘心,促發側枝上花序的形成。在主蔓長到快接近棚面時摘心,同時對中上部萌生的側枝也要摘心,促進主,側蔓上的花芽發育,開花,結莢。③及時摘除下部的老葉,病葉,病果,病莖等,帶出棚外集中燒燬,減少病害傳播。
㈡藥劑防治:
1、藥劑選用:當植株出現零星病葉時,應開始噴藥防治。我們可選用50%速克靈可溼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50%農利靈可溼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60%撲黴靈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或70%菌核淨800-10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溼性粉劑1000-1300倍液,每隔7天噴一次,連噴2-3次。
2、煙劑防治:在冬季栽培生長中,為了降低棚室溼度,可用灰黴淨煙劑燻煙防治,每週1次,連用2-3次。或用5%的萬黴靈進行噴粉,每畝噴粉1.5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