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無所畏懼132652293

    1 生薑什麼時候種植

    生薑的播種時間一般4月下旬至5月上旬。

    生薑播種前要精選姜種,剔除黴變,腐爛,乾癟的病弱姜塊。種姜要選擇50—100克有1—2個壯芽的姜塊為好,太大的姜塊也可播種但需種量大,成本高,可以用刀切或用手擗開,但傷口應用草木灰或石灰消毒後再播。

    生薑播種前最好用藥劑浸種催芽,方法將種姜攤開晾曬1—2天然後用1:l:120的波爾多液浸種10分鐘,然後將種姜撈出後,用潮砂子將其層層堆碼好用薄膜覆蓋,厚度約30—40釐米,使溫度保持在20—30℃,8—10天即可出芽,報據芽子的大小、強弱分級播種。每畝用種量300—500千克。

    2.生長環境的選擇

    生薑的生長環境要求溫暖,在24 ℃左右能夠很快發芽,超過30 ℃的環境長出的芽長勢弱。莖葉生長時期白天的適宜溫度要求達到25 ℃左右,夜間維持在18 ℃左右,一定的晝夜溫差,能夠有效地積累更多的物質。生薑喜歡生長在陰涼的地方,對強光耐性不強,因此種植生薑時,需要適當地間種作物或者搭建蔭棚,以對生薑起到一定的遮蔭效果,防止Sunny直射。生薑的根系較淺,不發達,對乾旱、澇災等耐性不強,因此種植地塊選擇上要求土壤的水分含量適宜,排灌便利。

    3 培育壯芽

    播種前25 d左右,將作種用的生薑從儲藏室中拿出,清理表面附著的泥土,鋪在乾淨的地面上進行適度晾曬,切記不要在強光下曝曬,如果光線強度太大,可以適當蓋上草墊,晾1~2 d後將種姜收回放在陰涼的室內2~3 d,並覆蓋草墊。同時,要嚴格選種,將長勢弱、肉質發軟、顏色不正的姜塊淘汰掉,選擇未發生凍害、顏色鮮亮、長勢肥大、質地較硬的姜塊作種。然後將種姜放在25 ℃左右的環境下催芽20~25 d即可播種,此時幼芽長勢健壯、飽滿;也可選擇在避風、向陽的位置造深1 m左右的陽畦進行催芽,長度結合種姜的總量而定,然後鋪上乾燥的草,厚度約為10 cm,最後將姜种放在其中,再蓋上乾草、搭建拱架、覆上薄膜,夜晚的溫度較低,因此晚上要加蓋1層草簾,使畦面的溫度維持在22 ℃左右。一般達到播種要求的標準為芽長0.6~2.0 cm、粗0.6~1.2 cm。

    3 精細整地與施基肥

    選擇土層肥沃、養分含量豐富、肥水保持能力強、排灌便利、土層疏鬆、透氣性好、pH值小於7的土壤進行深翻,要求至少30 cm,並施入足夠的基肥,可選擇充分腐熟的有機肥75 t/hm2、過磷酸鈣750~1 120 kg/hm2,充分將地塊整平,將大土塊敲碎,採用高畦栽培的方式,畦的高度超過20 cm,然後在畦的表面開深溝(10 cm左右)播種。

    4 播種

    姜種塊的重量宜為50~75 g,每塊上留1個長勢健壯的短芽,然後將姜塊浸泡在乙烯利溶液中,15 min後即可撈出播種。播種前為了便於操作,先澆適當的底水,使壟面土壤中含有一定的水分。播種方式可採取平播法,即在播入姜塊時保持水平,並?p輕用手將其按壓到泥中,保證姜芽大致與溝的表面高度一致,播種結束後及時覆土,厚度在4.5 cm左右,然後將表面充分耙平。生薑適宜的播種量為4.5~7.5 t/hm2,摺合10萬~12萬株/hm2

    5 科學施肥管水

    生薑的發芽期,不需要進行追肥,當萌發新的分枝1~2個、苗的高度為30 cm時,施入硫酸銨300 kg/hm2左右作為苗肥,在立秋後生姜即進入膨大期,要加大肥料的施入量,施用餅肥1 125 kg/hm2左右、複合肥750 kg/hm2等,在此基礎上培土1次,以後在澆水的同時再適當培土2次。9月中旬施入複合肥375 kg/hm2等作為追肥。

    播種之前,先將底水澆下;幼苗期水分管理上,要堅持少澆、勤灌的原則,使土壤中的水分含量保持在65%~70%;夏季溫度比較高,澆水以在早晨或者傍晚為宜,如遇到大雨,要及時做好排澇工作;立秋後,生薑生長比較旺盛,要求更多的水分,一般5d左右澆1次,使土壤中的水分含量保證在75%~80%。

    6

    收穫與儲藏

    鮮姜適宜的收穫時間一般在11月上旬,此時尚未發生霜凍;種姜可與鮮姜同時採收[5-6],也可在立秋時收穫,但是一般儘量不要提前收穫,以防感染病菌,影響生薑的品質。生薑的儲藏過程中,首先要保證儲藏窖周圍的溝渠通暢,以便及時排水。

  • 2 # 我是磊磊哥啊

    一、生長環境條件的要求

    1.溫度:生薑原產熱帶多雨森林地帶,要求溫暖而陰溼的氣候環境,其生長髮育最適宜溫度為25℃~32℃,低於15℃或高於35℃對生長髮育均為不利。

    2.光照:既要有Sunny,又不耐烈日長曬,在7~8月間高溫強光暴曬下,不經遮蔭,葉片易枯萎死亡。

    3.水分:生薑根系不發達,抗旱能力弱,需要溼潤土壤,同時要防止漬水,以免引起腐爛病。

    4.土壤:要求腐殖質多,土質肥沃的沙壤土。

    二、高產栽培關鍵技術

    1.選好土地。姜地應選擇前作是水稻、花生、地瓜或新開荒地的坐南向北、疏鬆肥沃、排灌方便的土地,以全年溫暖、夏季陰涼、夏日光照時間短、腐殖質多的砂質土壤為最佳。

    2.選用良種及種姜處理。本地當前栽培的“梨仔姜”品種,具有優質(肥嫩、芳香)、高產、高效的品種特性,是理想的選用品種。在選用之前,要求前季姜園稈青葉綠,沒發生“姜瘟”,種姜的條件應是形狀橢圓、節間短而肥大、色澤新鮮、無病蟲害等。

    在每年“冬至”左右收穫的中老鮮姜要做為翌年春種植的姜種,一般要經過2~3個月的儲存期,在這期間要做好貯存保溫工作,貯存的辦法有山洞密封放置或堆砂覆蓋。播種前將姜種曬24~48小時,以減少水分,殺死病菌,增強種姜吸水能力,促進姜芽萌動提高發芽勢。藥劑消毒:種植前將種姜用0.7%波爾多液浸泡10分鐘,可有效地殺死“姜瘟”病菌。

    3.加強姜園管理

    (1)提早整地。種植生薑的前年冬季即要將土壤深翻曬白。以播種前要進行精細做畦,一般畦寬1米,畦高0.20米,並在畦面橫開播種溝。

    (2)適時播種,合理密植。根據本地氣候條件,以“春分―清明”節氣為種植生薑的適宜時間,高海拔山區可推遲到“穀雨”播種。

    播種規格一般為行距0.40~0.45米,株距0.25米,畝需姜種量225公斤左右,畝播種姜塊要有3500~4000個,每個種姜重量以0.005~0.01公斤為好。

    (3)合理施肥。施足基肥,以有機肥為主,長、短效化肥配合。基肥一般佔總施肥量的40%,播種前,每畝可用進口複合肥15公斤加鈣鎂磷肥50公斤作深層基肥的施用。播種後用優質土雜肥、幹牛糞或蘑菇土蓋種效果最好。有條件的農戶可在播種後覆蓋稻草,達到保溼潤、防雜草、促生長的目的。

    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追肥上做到少量多次,氮磷鉀配合使用。苗期以輕、淡肥為主,在生薑迅速膨大的中後期可適當增加施肥量。生薑的一生中有二次重要的施肥期,一是從孫姜期進入第四期,是生薑一生中的吸肥高峰期,吸收的氮、磷、鉀分別為52.5%、12.5%、30.5%,此時約6月份;二是在8~9月間,氣候轉涼,日夜溫差大,這是姜塊迅速膨大的黃金防段,要利用雨天增加施肥量,這二次的關鍵施肥應採用進口複合肥加尿素施用為好,在施肥上,如果過於乾旱採取水澆為佳。

    (4)科學管水。生薑整個生長期間必須保持土壤溼潤,既不能過於乾旱又不能漬水。因此,對姜地管水方法,一般是播種後保持土面比較乾燥,以提高土溫促進出苗。出苗後到收穫前,土壤不能幹旱,特別是7~9月份正是生薑生長旺盛時期,若天氣乾旱,應及時抗旱。抗旱可在早晨或傍晚進行或結合施肥澆灌,或引水灌溉,但灌水深度不宜超過地下莖高度,儘量避免輪、串灌,特別是個別植株已發生“姜瘟”的田塊,灌水、淹水易傳播病菌,另外,在整個生長期間特別是春季應做好清溝排水工作。

    (5)抓好除草培土。生薑種植後,當田間約有5%~10%姜萌芽露出土面時,應搶晴採取化學除草劑及時進行噴霧。每畝用草甘磷450~600毫升加水50~60公斤的藥液防治雜草叢生、繁殖,可達到省工省本效果。生薑生長的中後期,結合培土進行耕除草。

    (6)加強生薑病蟲害防治。為害生薑的病蟲寄存有“姜瘟”、“條螟”、“葉枯病”和“曲條跳甲”。要抓好生薑的病蟲害防治,應以農業措施為主,堅持以防為主,綜合防治的辦法。

    “姜瘟”,又名腐爛病,是生薑高產穩產的最大威脅。“姜瘟”屬細菌性病害,病原菌在土壤中及根莖內過冬,在土中可存活兩年以上,主要借灌溉水及地下害蟲傳播。此病流行廣、發展快、危害重,從種姜萌芽出土到生薑採收前均可發生。這種病多在高溫、多陣雨、漬水田中發生。

    防治“姜瘟”的措施,主要是採用無病種姜,排水方便的地塊,做好種姜消毒,實行高壟栽培,注意培土、遮蔭,增施鉀肥,實行輪作等措施。同時,加強姜園檢查,發現病株,及時挖除燒燬,並在姜穴裡用石灰消毒;注意加強管水,防止以水帶菌傳播,並在整個生育期間用波樂多液或代森銨噴3~4次。

    “條螟”在發生期用90%敵百蟲加殺蟲威防治。

    “葉枯病”發生初期用“疫霜靈”防治。

    (7)適當遮蔭覆蓋,以利越夏,提高產量。姜喜蔭怕烈日直射,以散射光對生長最有利。夏季氣溫高、日照強,對生薑越夏極為不利,做好遮蔭覆蓋十分必要,尤其是低海拔的平原村,地熱平坦,氣溫高,日照強且長,更應重視。在畦邊間套種玉米筍等;或搭棚遮蔭。棚高1.5米,種上瓜類,讓藤葉蔓延上棚達到遮蔭的目的;同時在姜行間覆蓋稻草,增加土壤溼度。

    另外,在生薑栽培過程中,可採取根外追肥,如生長素、微肥等行之有效的措施,促進生薑健壯生長。

  • 3 # 豫東小農

    生薑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新鮮根莖又叫姜根,在我們國家各地都可以種植。由於它的不僅是我們老百姓餐桌上的調味品,而且又具有其它的養生保健功效,特別有生髮的功能,所以生薑的市場需求也在不斷的增加,於是其種植面積也逐漸擴大。

    如何種植生薑?

    生薑的播種時間一般在4月下旬5月上旬。

    生薑在播種前要先精選姜種,剔除黴變,腐爛,乾癟,有黴斑的姜塊。種姜最好選擇有1--2個壯芽的姜塊比較好。姜塊最好選擇適中的就可以了,太大了就增加了種量,進而增加了種植投資成本,可以選擇用刀切的方式切種塊,切好以後可以選擇用草木灰或者生石灰消毒。

    生薑播種前最好浸種催芽,可以將姜種攤開晾曬1-2天,然後再在拌有殺菌劑和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水溶液裡浸泡10分鐘左右,然後將種姜撈出後,就可以把種姜都按照順序擺在育苗床上,然後再用沙土覆蓋,厚度約在30-40釐米,育苗床的溫度保持在20-30度,8--10天就可以發芽了。然後再根據種芽的大小來進行分級種植。每畝地姜種使用的量在800斤左右。

    生薑高產的種植技術:

    1)種植生薑的時候要根據本地區域的土壤環境和氣候條件來選擇適合本地區域種植的高產品種。俗話說得好好的品種是農作物高產的保障。

    2)精細整地和重施底肥

    生薑種植的土地最好選擇土層肥沃,養分含量豐富,肥水保持能力強,排灌便利,土層疏鬆,透氣性好的進行深翻,深翻最好能在30釐米左右比較好。底肥最好選擇充分發酵腐熟好的農家肥每畝地3500斤左右,過磷酸鈣120斤左右,三元複合肥200斤左右。

    3)播種方式的選擇最好選擇平播法。生薑在種植前要先澆適當的底水,使壟面土壤中含有一定的水分。平播法即在播入姜塊時保持水平,並且輕輕的用手將其按壓到泥中,保證姜芽大致與溝的表面高度一直,播種結束以後及時敷土,厚度在4~~5釐米,然後將表面充分耙平。

    4)科學的肥水管理。

    生薑的發芽期是不需要追肥的,當萌發新的分枝1-2個,苗的高度在30釐米的時候,可以追施硫酸鉀複合肥每畝地30加尿素20斤作為苗肥。

    在立秋以後生薑進入膨大期,這個時候是生薑需肥需水量最大的時候,每畝地可以追施硫酸鉀複合肥80-100斤,追肥以後及時澆水,同時也要注意葉面肥的噴施,每隔7天左右噴施一遍,連續噴施2-4遍。葉面肥可以選擇和殺菌劑搭配,比如說可以噴施百菌清+磷酸二氫鉀+尿素水溶液比較好。

  • 4 # 豫東小夥兒

    選種

      依據土壤肥力狀況的不一樣,每畝用種量通常在800斤擺佈。選種時,應選擇

      健康無病、整齊共同的薑母和姜種。

      培養壯芽

      曬姜:播前20-30天,從儲藏窖中取出種姜,洗淨種姜上的泥土,平鋪在草

      苫或潔淨的地面上暴曬1-2天,黃昏收進屋裡,以防受涼。其作用是:①、進步

      姜塊的溫度,打破休眠,推進體內營養分化,加速姜種發芽速度。

      2、困姜:曬姜結束後,將種姜置於室內堆積2-3天,姜堆上掩蓋草苫,以

      利於推進種姜內營養轉化,提前發芽。

      3、催芽:通常選用“炕姜芽”催芽法,假如種植面積較大、姜種較多,可

      選用炕姜法姜塊的堆積厚度應控制在50-60公分,姜堆上部蓋上棉被或毛毯,約

      經20-30天,幼芽長至0.5-1.5公分即可耕種。

      耕種

      露地栽培通常於5月初耕種,耕種前先將姜芽依照鉅細規模進行選級。耕種

      時依照上齊下不齊的準則擺放到預先作好的姜溝內,姜芽向上,株距在16-20釐

      米之間,耕種後當即覆土,厚度4-5公分為宜,同時蕩平溝底。覆土過厚,地溫

      低,不利於發苗出苗。覆土過薄則土壤表層易幹,相同影響出苗。耕種結束,澆

      足底水,覆1.1-1.2米地膜,使溝底與上端的間隔堅持15公分擺布。

     

  • 5 # 小劉講農業知識

    1.生薑的生長週期比較長210天左右,屬於地下經濟作物,附加值高。

    2.土壤建議深翻,生薑多年種植會有土傳病害,又加上土壤板結,保水保肥能力下降,土壤深翻40-60公分,條件好灌冬水,物理凍死地下害蟲。

    3.施肥方式建議鋪設滴灌裝置,總投入成本不變的情況下,使用滴灌肥,少量多次,精準施肥,節約成本,省工省時省錢。沒有條件的可以底肥建議使用二銨加複合加平衡性複合肥加有機肥,二銨偏鹼性缺鉀,複合肥偏酸性,酸鹼結合,護土調土,提高肥料利用率;山東生薑出名,不過進口控釋肥也比較多,包裝規格大多25公斤,成本不便宜,一袋25公斤的進口控釋肥不一定有40公斤二銨加35公斤複合肥效果好,追肥以水溶性好的滴灌肥或者水溶肥,鋪設滴灌帶。全程滴灌或者底肥加滴灌。

    4.大家能自發形成一個經濟聯合體,統一採購農業生產資料,統一標準化種植,統一一個生薑品牌,能聯絡國內大型的超市,或者承銷體,組建生薑標準化種植基地,提高生薑品牌價值,也算產值高產。

  • 6 # 愛吃肉的小華姐

    △ 採收後的生薑(一)

    01、選種與播種期的確定

    保護地生薑栽培和普通露地栽培、地膜栽培選種一樣,也得選擇植株高大、分枝少且莖稈粗壯、莖塊肥大、單株生產能力強的生薑種。生薑保護地的選種是決定著後期管理技術的運用,在生產上應該予以重視。

    生薑種選擇完後,就應該根據當地地理環境和氣候差異,選擇播種期。我們恩施地區是在每年農曆四月下旬開始播種,但是採用不同的栽培方式,在播種時間上也有著較大的差別:採用地膜覆蓋加小拱棚雙模覆蓋的可以在四月上中旬播種;塑膠大棚覆蓋栽培的在三月中下旬即可播種;大拱棚內覆蓋地膜加扣小拱棚三膜覆蓋栽培在三月上旬即可播種;日光溫室栽培的則在二月份就可以進行播種。由此可見,影響播種期的主要還是溫度和光照,咱們可以透過選擇栽培方式來確定播種期,以達到經濟利益的最大化。

    02、種姜處理和催芽此過程分為三步:精選種姜、催芽和掰姜種。

    首先來說精選種姜。精選種姜和選種是不同的,後者指得是從許多生薑品種之中選出一個生薑品種,前者則指得是選擇好品種以後,在這個品種裡面選出好的生薑。為此精選種姜就是要嚴格選種,淘汰那些瘦弱乾癟和肉質變褐、發軟的姜塊,選擇出那些肥大且色澤鮮亮、不幹縮和不腐爛、未受凍、質地硬且無病蟲害的姜塊作為種姜。

    其次是催芽。催芽的方法多種多樣,如我們恩施地區多采用陽畦催芽法,大家可以根據當地經驗和技術合理選擇。但是不管採用什麼樣的催芽方式,都應該做好催芽過程中的溫度控制,採用三段變溫催芽法最佳:前期高溫催芽,溫度控制在二十八到三十攝氏度之間;中期平溫長芽,此時溫度控制在二十五到二十八攝氏度之間;後期低溫煉芽,當芽長為一釐米時逐漸把溫度降低到十六到十八攝氏度,以提高生薑苗對平常環境的適應能力。

    最後是掰姜種。這是為了提升姜種的種植利用率,達到提升生產效率和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掰姜塊的時候每隔姜種都要留一個短壯芽,少數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留兩個短的壯芽,並將其餘的弱芽都剔除掉。掰姜的時候也得按照姜塊大小、幼芽的強弱,對生薑種塊進行分級。

    △ 採收後的生薑(二)

    03、整地和施用基肥

    保護地生薑栽培和露地栽培的區別之一,就在於其栽培密度更稀,這是因為保護地姜塊長勢更為旺盛,栽培密度過大不利於後期光照管理。通常情況下以行距在六十到七十釐米之間,株距在二十到二十五釐米之間,溝深三十釐米左右,每畝栽培五千株左右最為適宜。栽培前一個小時需要澆足底水,然後採用平播法的方式播種,播種後覆蓋四到五釐米的土壤並耙平土面。

    和番茄等一年生農作物相比,生薑的栽培週期比較長,大約是番茄生長週期的兩倍,所以在保護地栽培生薑時應該加大肥料用量,重施有機肥。具體來說小拱棚可以結合整地每畝施用腐熟處理的農家肥六千到八千千克,此外播種時還需要每畝溝施生薑配方專用肥二十到三十千克。塑膠大棚通常在冬前每畝施用腐熟後的雞糞三千到四千千克,播種的時候還需要溝施有機肥兩百千克和複合肥五十千克。

    04、棚內管理

    為了加速土壤熟化和提升土壤的肥力,在生薑播種前一個星期需要扣棚,由此來提升地溫。播種前半天開棚散溫,然後進行播種覆土,這時可以每畝用百分之三十三的二甲戊靈乳油一百五十毫升,兌水三十千克,均勻噴霧在姜溝內及其周圍的地面上進行化學除草,噴霧的時候採用倒退操作的方式。

    日光溫室栽培後需要對棚內的溫度、光照、光照和氣體進行管理。

    溫度管理

    棚內的生薑在播種後至出苗前,溫度需要控制在二十五到三十攝氏度,而且這個階段不能進行通風,以免影響出齊苗。出苗後白天溫度保持在二十二到二十八攝氏度之間,夜間溫度保持在十五到十八攝氏度之間。進入到六月後,外界溫度逐漸升高時要進行晝夜全面通風;十月一中下旬以後棚內最高溫度為二十攝氏度,夜間溫度保持在三到八攝氏度,此時便可以進行生薑收穫。

    光照管理

    因為生薑屬於耐陰植物且不耐強光和高溫,所以在六月以後應該及時撤除農膜並進行遮陰,這是由於六月正處於初夏季節,Sunny強烈且天氣炎熱。目前常見的遮陰方法有黑膜遮陰法、棚膜抹水泥遮陰法和搭設遮陽網遮陰法。

    溼度管理

    保護地栽培生薑下的空氣溼度有著一定規律:棚溫升高時,空氣的相對溼度降低;棚溫降低時,空氣的相對溼度會升高。同時當大棚處於密閉不通風時,棚內空氣的相對溼度可以達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夜間溫度低時甚至有可能達到百分之百且呈飽和狀態。因為生薑喜歡溼潤,所以姜農朋友們在滿足生薑生長所需的溫度基礎上,應該儘可能降低棚內的溫度。

    氣體管理

    大棚內的氣體含量也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調節,以到達高產優質的目的。可以利用通風換氣來提高大棚內二氧化碳的含量,此外為了防止大棚內有有毒氣體,應該選擇農用無毒塑膠薄膜。在施用有機肥時,也一定要充分發酵和腐熟且施用量要適宜。此外土壤消毒後,也要及時通風將有毒氣體排出。

    △ 採收後的生薑(三)

    05、肥水管理

    採用保護地方式栽培生薑,在出苗之前都一般不進行澆水,因為此階段溫度較低,澆水可能使得地溫進一步降低不利於出苗。等到生薑出苗後需要澆透一次水,在這次澆水後需要始終保持地面溼潤,如果發現葉片彎曲則立即澆一道小水,因為這是生薑植株缺水的表現。其實在日光溫室的整個栽培過程中,澆水都應該把握住小水勤澆的原則,保持土壤的相對溼度在百分之六十五到七十之間最為適宜。

    採用保護地方式栽培的生薑發苗較早,所以追肥也應該適當提前,具體來說在六月初要施用一次壯苗肥,即每畝施用高氮追肥二十千克,採用衝施的方法;在七月下旬施用一次轉折肥,即每畝施用高鉀複合肥一百千克,也是採用衝施的方式;在八月底施用一次膨大肥,即每畝衝施高氮追肥四十千克。當然在具體追肥過程中,還需要根據番茄長勢和當地環境進行適當的調整。

    06、中耕培土和收穫

    採用保護地方式栽培的生薑培土時,需要做到因地制宜和因時制宜,通常情況下得進行三次中耕培土:

    第一次在生薑有三到五個分杈,但是根莖沒有露出地表的時候開始,培土厚度在兩釐米左右,這次培土又被稱為小培;

    第二次培土在第一次培土後的二十天左右進行,此時培土厚度在兩到三釐米之間;

    第三次培土在第二次培土後十五到二十天後進行,此時培土厚度以七到八釐米之間為宜,且培土後原來的姜溝變成了姜壟。

    等到生薑生長到次年十月份時,應該根據天氣情況把夏季撤掉棚膜的大棚重新扣棚,以控制棚內的溫度能夠白天維持在二十五到三十攝氏度,夜間維持十五到十八攝氏度。等到十一月下旬棚內白天溫度低於十五攝氏度且夜間溫度低於五攝氏度時,生薑就會停止生長,此時應該及時收穫。當然生薑收穫時間最好選擇在晴天中午前後溫度較高的時候進行,以到達防止生薑受凍的效果。

    △ 採收後的生薑(四)

    以上就是我關於生薑如何高產栽培的一些見解。在實際的生薑種植管理過程中,存在著露地栽培不如地膜栽培,地膜栽培不如保護地栽培現實。於此想要獲得生薑種植的高產和優質,前期的投入是必須的,當然後期的管理也是重中之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有過真實的豔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