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董元奔古典情懷

    春秋時期的霸主何止五個十個,每隔二三十年都會換一個的,只不過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比較突出而已,其實齊國、晉國能夠算霸主的都有好幾位,更不用說春秋時期首先稱霸的鄭武公了。宋國在春秋前中期不僅是一個軍事強國,而且還是周禮固守的最後陣地,可謂在道義上也一直佔有高地。

  • 2 # 豬兒樂

    因為弱,沒有太大的說服力,沒有強大的實力作為支撐的基礎,所以才被人質疑。

    春秋五霸中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基本是公認的三位霸主,其餘的兩位根據不同的說法有不同的人物,特別是齊桓公和晉文公兩位,春秋時期最為標準的兩位霸主,實至名歸,史稱“齊桓晉文。所以各史籍皆全票透過,沒有爭議。秦、楚兩國雖不被中原國家敬重,可秦穆公和楚莊王不論才幹、功績都十分顯著,無法埋沒,尤以當今視角來看,這兩位有相當高的認可率,所以在各史籍當中秦穆公得票超大半,楚莊王也得到了寬泛認可。宋襄公在軍事上的表現難以說得上是霸主

  • 3 # 煮酒聽史

    自周平王東遷以來,周王室的權威就一步一步下降,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禮樂崩壞。與此同時,一些底子比較好的諸侯國卻在悄悄崛起。在這樣的背景下,強大的諸侯們就想出了一個爭霸的方式,以此來號令諸侯。這就是春秋五霸的由來。

    然而春秋五霸一直有多個版本,除了齊桓公和晉文公是實至名歸的霸主以外,其他三個空缺一直有許多種說法。在這些說法中,宋襄公無疑是最受爭議的一位。那麼是什麼情況導致了宋襄公如此受爭議呢?

    宋襄公只是號令了幾個小國,遠遠稱不上霸主

    春秋時期的霸主,有一個基本條件,那就是舉行諸侯會盟,使得諸侯們臣服。而宋襄公確實做到了這些,只不過他所舉辦的諸侯會盟和號令的諸侯,看起來更像是玩笑。

    周襄王九年,齊桓公病重,齊國發生內亂。宋襄公在齊桓公生前曾經許諾要保護太子安全,於是他趁著齊國內亂之際,號召了幾個十分弱小的國家,護送了齊國太子回國即位。這件事確實讓宋襄公的名氣稍微大了一點,畢竟齊國可是妥妥的盟主國。

    可就是這麼一點名氣,卻讓宋襄公膨脹了。他當即覺得自己就是下一任盟主的人選。於是,他積極組織諸侯會盟,約諸侯們前來相見。然而,他錯誤地理解了盟主的意思,認為只要自己威望足夠,就能夠當上盟主之位。

    然而春秋是一個什麼時期?那是一個禮樂崩壞的時期。所謂的霸主說得好聽,是尊王攘夷,說得難聽一點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當時的背景,想要獲得盟主之位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實力強大。正如宋襄公的臣子所言:小國爭盟,禍也。

    果不其然,宋襄公舉行會盟之時,以爵位壓制楚王,被楚王直接扣押,可謂是醜態百出。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楚王看不起宋襄公,認為他沒有稱霸的資格。

    泓水之戰,宋襄公迂腐的行為,更是為後人恥笑

    上文中提到,宋襄公被楚王扣押後,經過眾人的勸解,楚王終於答應放了宋襄公,但是這樑子算是結下了。

    偏偏這時,鄭國公開支援楚國當霸主。宋襄公覺得鄭國的行為就是對自己的挑釁。於是,宋襄公果斷出兵,攻打鄭國。這一打,正和楚王的心意。畢竟,鄭國是楚王的小弟,小弟被打,楚王出兵反擊可謂是天經地義。

    於是,宋、楚兩國就爆發了這場十分有名的戰役,史稱“泓水之戰”。

    當時,宋襄公攻打鄭國,楚國派兵救援,正好在泓水這個地方相遇。當時的情況,宋軍在河邊,楚軍還沒過河。宋軍完全可以趁勢攻打楚軍,從而獲得勝利。結果宋襄公認為趁人之危非禮也,堅決不肯動手,一定要等到楚軍過河。

    隨後,楚軍過河,宋襄公麾下謀士再次諫言,認為己方以逸待勞,現在攻擊獲勝的機會很大。結果宋襄公還是以勝之不武的理由拒絕了。

    結果就是,在相等的情況下,宋軍根本打不過楚軍,就連宋襄公本人都中了一箭,不久就去世了。而宋襄公本人也成為了眾人的笑柄。

    結束語

    本來宋襄公沒有打泓水之戰,那麼他的霸主地位儘管承認之人少,但是好在沒人會太瞧不起他。可他偏偏要在禮樂崩壞的春秋施行禮,與當時的主流格格不入,也難怪他的爭議如此之大。

  • 4 # 大鵬尋歷史

    歷史上春秋五霸基本有兩個版本,一說: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另一版本為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楚莊王,秦穆公。

    《史記》,以第一種說法為版本。 但其中,宋襄公的地位是最為尷尬,最受爭議的,甚至後來的很多人都覺得他根本配不上諸侯霸主的稱號,而這一切都因他一直信奉“仁義”的結果。

    宋襄公,名茲甫,他還有個同父異母的哥哥,叫目夷,屬庶出。宋襄公是嫡長子,在傳位上曾對他父親說:目夷仁義,把國位傳給哥哥吧。 這話把目夷嚇得趕緊逃到衛國躲避。宋襄公“讓國美名”(雖然沒讓出去)由此傳開。

    此後,宋襄公對外追隨春秋首霸齊桓公,訂立盟約,接受照應齊太子昭的囑託;對內拜目夷為相,仁義治國,勵精圖治,使宋國有了爭霸的基礎。

    公元前643年,齊桓公餓死,五公子爭位。宋襄公應囑託兩次起兵,終於迎立齊太子昭(齊孝公),幫助齊國平定內亂,名聲鵲起。此時霸主空缺,宋襄公想效仿齊桓公會盟諸侯,繼承霸主地位。目夷勸說:“以小國之力會合諸侯會引來禍患。” 宋襄公不聽,畢竟旁邊的小國鄭國也曾“小霸”過(鄭國開了春秋爭霸先河,一度輝煌),況且宋比鄭強大多了,他甚至想著有朝一日復興殷商的統治(宋是商朝後裔)。

    在第一次鹿地會盟沒有結果後,宋襄公又緊接著提出了盂地會盟,目夷勸其帶兵前往。宋襄公又不同意,說:“是我自己提出來不帶軍隊的,與楚人已約好,怎能不守信用呢?” 盟會上雙方發生爭執,楚國早有軍隊防備,宋襄公被劫持。後來在魯國的調停下,好不容易回到了宋國。

    回國後,宋襄公開始了第三波作死。 氣憤起兵攻打親附楚國的鄭國,楚軍救援。 雙方在泓水相遇,宋軍已經在北岸布好軍隊,楚軍才要渡河,目夷勸說趁楚軍半渡攻擊,宋襄公不聽;楚軍渡河後,目夷又勸趁對方軍隊散亂沒布好發起進攻,宋襄公還是不採納,說:“一個有仁德之心的君子,作戰時不攻擊已經受傷的敵人,同時也不攻打頭髮已經斑白的老年人。我又怎能忍心去攻打沒有布好陣的敵人呢?” 結果宋軍大敗,宋襄公腿腳負傷,逃回宋國。泓水一戰,宋國徹底喪失繼續爭霸的希望。

    在晚年,宋襄公資助了在流浪的重耳(晉文公)八十匹馬。後期楚國圍困宋國,晉國救援,晉軍設計退避三舍,大敗楚軍,歷史上稱為城濮之戰,晉文公一躍成為霸主,算是回了宋襄公一報。

    春秋時期,對於那個時代還算有普世法則的背景下,宋襄公以“仁義”之名爭霸,可能是弱小的宋國唯一可以號召諸侯的“實力”了。

  • 5 # 歷史的影子

    膨脹了的宋襄公開始了進一步的行動,既然當年只能跟著混的齊國現在都被自己打敗了,那我應該再做點什麼了。所以宋襄公開始帶著自己的小弟們會盟。宋襄公囚禁了藤國的國君,還殺了曾國的國君,就是告訴他們現在的宋國很強大。後來,宋襄公發現帶著這幾個小弟在中原玩過家家沒什麼意思。所以,宋襄公就決定讓齊、楚兩個大國也參加。這個時候,作為相國的公子目夷可就看不下去了。

    《史記》原文:

    公子目夷諫曰:“小國爭盟,禍也。”不聽。秋,諸侯會宋公盟於盂。目夷曰:“禍其在此乎?君欲已甚,何以堪之!”

    宋襄公的目的很明確,就是告訴齊、楚自己要當霸主。當時的齊國雖然覺得不舒服也不太敢有意見,畢竟齊孝公自己都是宋國立的。但是,楚國就不一樣了。楚國在西周開始,到現在兩百年的時間已經成為南方霸主。他可不是中原的小國,不可能聽宋襄公的。所以,再次會盟時候他就要給宋國點顏色瞧瞧。在再次會盟,楚國用計騙宋襄公隻身會盟,最後扣留了宋襄公。還是由於魯國出面調停才釋放了宋襄公。

    宋襄公回國後,宋襄公的高潮才來了。當時鄭國承認楚國的稱霸,所以氣急敗壞的宋襄公決定出兵攻打鄭國。很快,楚國的救兵就來了。楚國沒有救援鄭國,而是直接進攻宋國。宋襄公之後回援,兩軍在弘相遇。很明顯,宋國在春秋時期只是箇中等國家,地處中原根本沒有擴張的空間。否則,當年的鄭國早就稱霸了。

    所以,兩軍在弘相遇時候,看到楚軍的陣容宋襄公肯定相當震撼的。但是沒辦法,硬著頭皮也要繼續打。本來司馬子魚建議在楚軍渡河一半的時候進攻,一舉擊潰楚軍。但是,宋襄公卻不這麼做,而是待楚軍列陣完了之後才正式對決。這樣,結果就可想而知了。這也是“襄公之仁”的成語由來。說了這麼多,那宋襄公為什麼還是成為了春秋五霸呢?

    一、前期風光,主持會盟

    宋襄公,難道不知道自己的地位?宋國雖然在西周時期是個大國,那是因為當時周天子封了幾百個諸侯。在春秋時期,宋國只是跟魯國、鄭國一樣的中等國家。宋襄公能夠主持會盟號召到了中原各個諸侯國的原因正是因為他擊敗了齊國,擁立了齊孝公為君。而宋襄公的影響力也因為這件事在政治、軍事上得到了較高提升。

    雖然,後來被楚國擊敗,但是前期在中原的征伐中宋國也是無往不利的。宋襄公敢於進攻鄭國,雖然是鄭國承認楚國霸主地位,不過也反過來看出鄭國原來是承認宋國的霸主地位的。宋國當時不比其他諸侯國,他對中原姬姓國的征伐其實相比於稱霸更多的是想復興殷商。當時子魚勸諫說:“天之棄商久矣,不可。”也可以看出,宋國一直都認為自己是商朝子孫。相比於後來幾個宋國君主的碌碌無為,我們為什麼不認可宋襄公的功績呢?

    二、“仁義”之名為後世評價甚高

    今天我們覺得春秋五霸中的宋襄公有爭議,是因為我們是從勝敗的角度看。這個角度更傾向於荀子提出的五霸角度,即:“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但是,宋襄公的五霸地位是孟子提出的。為什麼孟子會覺得他是春秋五霸之一呢?因為儒家的仁義,不以成敗論英雄。如秦穆公一樣,宋襄公擁立太子昭為齊國國君、在與楚國作戰遵守戰爭禮儀。這些舉動是儒家非常提倡的恢復禮制的標準動作,所以必然會受孟子的稱讚。何況,宋襄公當時的確也做到了在中原地區,也就是狹義上的中國的會盟中原諸侯。這無論如何也是要成為霸主之一的。

    三、文人的抹黑

    宋襄公受到爭議,其實也離不開文人的抹黑。在先秦文人眼裡,宋與楚、秦一樣,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自己人。如果不是後來秦、楚成為大國,估計他們的地位也會和宋國一樣是個笑話聚集地。所以,宋襄公的功績也是由於“襄公之仁”這樣本是遵守禮制的標準春秋戰爭禮儀被說成笑話才變得滿受爭議。

    我們不如這樣想,就算宋襄公的軍隊半渡而擊楚軍就一定能獲勝嗎?憑宋國的軍隊,一時擊敗了楚軍也要回國防守,何不就這樣光明正大的打一仗將仁義之名貫徹到底呢?

  • 6 # 木葉村第七班

    版本:

    《史記》: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宋襄公

    《荀子》: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白虎通·號篇》: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吳王闔閭

    《四子講德論》:齊桓公、秦穆公、晉文公、楚莊王、越王勾踐

    《漢書·諸王侯表序》: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吳王夫差

    《鮚崎亭集外編》:齊桓公、晉文公、晉襄公、晉景公、晉悼公

    《辭通》:鄭莊公、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

    綜上所述,7個版本中,齊桓公、晉文公是全票透過,楚莊王和秦穆公也是 5票當選,越王勾踐2票,吳王闔閭和夫差共計3票,宋襄公2票。《鮚崎亭集外編》有點偏向晉國,畢竟晉國稱霸的時期最長。

    齊桓公

    重要事蹟:尊王攘夷,九合諸侯,北擊山戎,南伐楚國,葵丘會盟

    晉文公

    重要事蹟:拔擢賢能、強大晉國;聯秦合齊、保宋制鄭;勤王敗楚、稱霸春秋

    秦穆公

    重要事蹟:稱霸西戎,擴土千里;

    不足:終生沒有東擴,多次被晉國打敗,國力無法在中原大國中稱霸

    楚莊王

    重要事蹟:一鳴驚人,聯齊制晉,飲馬黃河,問鼎中原

    不足:只在小國間稱霸,且未動搖晉國霸主地位的根基

    吳王

    重要事蹟:振興吳國,稱霸南方,破越敗齊,稱霸一時

    不足:區域性稱霸,沒有逐鹿中原,且最終被越國滅亡

    除了秦桓晉文,其他霸主都有一些不足之處。但都在其在位時,都有霸主的事蹟和國力。而宋襄公無論是從國力和地位,還是霸主事蹟都是缺失的,甚至被淪為一個笑料存在。

    宋襄公

    子姓,宋氏,名茲甫,宋國第二十任國君,在位於公元前650年至公元前637年。春秋五霸之一。齊桓公死後,齊國發生內亂,宋襄公率領衛國、曹國和邾國等四國人馬打到齊國,齊人裡應外合,擁立齊孝公,宋襄公因此聲名鵲起。

    宋襄公雄心勃勃,想繼承齊桓公的霸業,與楚國爭霸,一度為楚國所拘。公元前638年,宋襄公討伐鄭國,與救鄭的楚兵展開泓水之戰。楚兵強大,宋襄公講究“仁義”,要待楚兵渡河列陣後再戰,結果大敗受傷,被俘,次年傷重而死。

    這也是為什麼被嘲笑了兩千多年的宋襄公 不被認可的“霸主”原因,圖霸主失敗,兵敗被俘,與上述霸主相比,差的太遠

    而太史公把宋襄公列為五霸之一,更多是考慮到宋襄公的“仁義”,畢竟漢武時期,儒家思想統一了國家。但“仁義”在春秋戰國,更是婦人之仁。

  • 7 # 雲暗雪山

    歷史上春秋五霸基本有兩個版本,一說: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另一版本為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楚莊王,秦穆公。

    《史記》,以第一種說法為版本。 但其中,宋襄公的地位是最為尷尬,最受爭議的,甚至後來的很多人都覺得他根本配不上諸侯霸主的稱號,而這一切都因他一直信奉“仁義”的結果。

    宋襄公,名茲甫,他還有個同父異母的哥哥,叫目夷,屬庶出。宋襄公是嫡長子,在傳位上曾對他父親說:目夷仁義,把國位傳給哥哥吧。 這話把目夷嚇得趕緊逃到衛國躲避。宋襄公“讓國美名”(雖然沒讓出去)由此傳開。

    此後,宋襄公對外追隨春秋首霸齊桓公,訂立盟約,接受照應齊太子昭的囑託;對內拜目夷為相,仁義治國,勵精圖治,使宋國有了爭霸的基礎。

    公元前643年,齊桓公餓死,五公子爭位。宋襄公應囑託兩次起兵,終於迎立齊太子昭(齊孝公),幫助齊國平定內亂,名聲鵲起。此時霸主空缺,宋襄公想效仿齊桓公會盟諸侯,繼承霸主地位。目夷勸說:“以小國之力會合諸侯會引來禍患。” 宋襄公不聽,畢竟旁邊的小國鄭國也曾“小霸”過(鄭國開了春秋爭霸先河,一度輝煌),況且宋比鄭強大多了,他甚至想著有朝一日復興殷商的統治(宋是商朝後裔)。

    在第一次鹿地會盟沒有結果後,宋襄公又緊接著提出了盂地會盟,目夷勸其帶兵前往。宋襄公又不同意,說:“是我自己提出來不帶軍隊的,與楚人已約好,怎能不守信用呢?” 盟會上雙方發生爭執,楚國早有軍隊防備,宋襄公被劫持。後來在魯國的調停下,好不容易回到了宋國。

    回國後,宋襄公開始了第三波作死。 氣憤起兵攻打親附楚國的鄭國,楚軍救援。 雙方在泓水相遇,宋軍已經在北岸布好軍隊,楚軍才要渡河,目夷勸說趁楚軍半渡攻擊,宋襄公不聽;楚軍渡河後,目夷又勸趁對方軍隊散亂沒布好發起進攻,宋襄公還是不採納,說:“一個有仁德之心的君子,作戰時不攻擊已經受傷的敵人,同時也不攻打頭髮已經斑白的老年人。我又怎能忍心去攻打沒有布好陣的敵人呢?” 結果宋軍大敗,宋襄公腿腳負傷,逃回宋國。泓水一戰,宋國徹底喪失繼續爭霸的希望。

    在晚年,宋襄公資助了在流浪的重耳(晉文公)八十匹馬。後期楚國圍困宋國,晉國救援,晉軍設計退避三舍,大敗楚軍,歷史上稱為城濮之戰,晉文公一躍成為霸主,算是回了宋襄公一報。

    春秋時期,對於那個時代還算有普世法則的背景下,宋襄公以“仁義”之名爭霸,可能是弱小的宋國唯一可以號召諸侯的“實力”了。

  • 8 # 四哥聊歷史

    要了解宋襄公為什麼受爭議,就要先了解他所處的社會背景,社會環境,其次瞭解其家庭背景,成長經歷,性格形成的原因…………這裡四哥帶大家來還原一個真實的宋襄公。

    宋襄公,名茲甫, 宋桓公的嫡子,春秋時期宋國第二十任國君,在位於公元前650年至公元前637年,春秋五霸之一。

    1、 天時篇

    宋襄公,出生在春秋中期,生於富貴之家,可以說是真的根正苗紅,為什麼這樣說呢?

    首先來看下人家宋國是怎麼來的,宋國(公元前1114年一公元前286年),原是周朝的一個諸侯國,國都商丘。周初被周天子封為公爵,國君子姓宋氏。 西周初期,周公旦輔佐周成王平定三監之亂,遵循"興滅繼絕"的傳統,於公元前1039年封商紂王的兄長微子啟於商朝的舊都商丘,建立宋國,特准其用天子禮樂奉商朝宗祀。

    其次,作為天子禮樂唯一保留之地,貴族氣十足、思維僵化。夏商之際,貿易發達,商人尤其注重商業與貿易。周人源自農耕文明,靠天給養的思維貫穿始終,其所創造的禮樂體系,亦是來自商人。宋國的商業文化的發達,對財富的索取講究“取之有道”,這種規則亦自影響到整個宋國的思維體系和政治管理。

    歷史上不少名人,都與宋國有關:老子,是宋戴公的直系後裔;墨子,其先祖是宋桓公的庶長子“公子目夷”;孔子,其先祖是宋前滑公(子共)的玄孫“正考父”。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孔子一直將宋國看成“祖先之國”、“夢迴之地”,一生多次還鄉。

    2、 地利篇

    經濟中心從來不會成為真正的是政治中心,而政治中心可以是經濟中心

    《漢書·地理志》雲:“宋地,房、心之分野也今之沛、梁、楚、山陽、濟陰、東平及東郡之須昌、壽張,皆宋分也。”宋國版圖跨有今河南東部、江蘇西北部和山東西南部之間,面積約有十萬平方公里,皆膏腴之地,國都商丘。

    《史記》記載,公元前318年宋國“東伐齊,取五城。南敗楚,拓地三百餘里,西敗魏,取二城,滅滕(山東滕州),有其地”。

    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所列舉的邯鄲、燕都、洛陽、陶邑、睢陽、彭城、番禺等地方都會,當時宋國的主要大都會城市有商丘(今河南商丘)、相城(今安徽淮北)、陶邑(今山東定陶)、彭城(今江蘇徐州市西)、呂邑(今河南夏邑)等,且有些城市已經發展成為區域商業中心。

    全國的大都會城市中宋國就佔據了三個:睢陽是宋國的都城,時稱宋城;陶邑一直是宋國最為富裕的屬地;諸侯四通,貨物交易”,底子雄厚加上區位優勢,陶邑很快發展成為諸侯國間商品集會的中心城市,人口集中,客商雲集,商業輻輳天下。

    在交通不發達的古代,地利之便便成為一個經濟實力的體現。作為宋國最富裕之地,陶邑能夠崛起,得益於運河的開鑿。運河開通後,陶邑北臨濟水,東北有菏水溝通泗水,又橫亙於濟汝淮泗構成的交通網上,正好成為水陸交通的樞紐,可謂名副其實的天下之“中”。

    佔盡了天時地利,於陶邑而言未必是好事,相反卻成為諸侯各國爭奪的目標。公元前286年,齊緡王發動合縱戰爭,陶邑歸屬齊國。公元前284年,秦國攻取陶邑。公元前254年,魏安釐王救趙敗秦,又乘機攻佔陶邑。

    短短數十年間,陶邑三易其手。作為合縱連橫必爭的“午道”,陶邑在戰國諸雄的你爭我奪之中,命運一直操持在他人手中。

    3、人和篇

    仁:讓國之美。這裡想說的是在等級森嚴的社會禮法和繼承製度體系下,嫡長子繼承製,宋襄公繼位是明正言順,而卻借讓位以博仁愛之名。

    這裡順便提一下的是,宋襄公是具備超高的洞穿察力的,為什麼這麼說呢,試想想後來任用目夷為相,是得多瞭解這個人,多瞭解他的決策方式,多瞭解他的才能,才會把他放到相位。有如此洞察力的人,一開始就知道目夷的處理方式,也就是說個一眼就能看到結局的人,就順便為自己博取仁愛之名。

    過讓則偽,過謙則矯,大偽即大奸,大奸即大才,宋襄公是有極大政治野心的人,那就是想借仁愛禮儀這名行霸主之實。

    義:平定齊亂。宋襄公答應過齊桓公要照顧太子昭。齊桓公死後,齊國發生內亂,宋襄公率領衛國、曹國和邾國等四國人馬打到齊國,齊人裡應外合,擁立太子昭。

    禮:泓水之戰可以看出,宋襄公是一個優柔寡斷、死心眼兒、因循守舊不懂得變通,又自負的人,想以德服人,以仁愛禮儀化育天下,但在禮崩樂壞,無義戰的春秋時期,這無意於痴人說夢。可能在他的眼裡,泓水之戰雖敗,卻得到了仁義天下之名。

    智:繼位後,任用目夷為相,兄弟二人以“仁”、“禮”治國,把宋國治理的井井有條,可以說是一位明君,但即不是一位霸主,是一分帥才,但卻不是一個將才。

    信:太過於相信自己,相信別人,相信別人也會尊王攘夷。他看到了齊桓公作為霸主東征西討,維護周王室的尊嚴,就想透過自己當霸主挽救禮崩樂壞的局面。所以待齊桓公死後,並且自己平定齊國之亂,內心覺得自己是全才,心有點飄了,於是就效仿齊桓公會盟諸侯,可會盟又不帶軍隊,直接導致被楚國囚禁。

    綜上所述,宋襄公是一個有大略無雄才、心機深的大偽之人,是一位知人善任,選賢任能的明主,但不是衝鋒陷陣,與天下爭鋒的雄主。

    讀書即是讀人心,生活中也不乏宋襄公式人物,與這些人共事,只要把握住邊界,其就會釋放出耀眼的光芒。

  • 9 # 妹子比瓜甜

    司馬遷在《史記》中對宋襄公作如下評論:襄公之時,修行仁義,欲為盟主。其大夫正考父美之,故追道契、湯、高宗,殷所以興,作商頌。襄公既敗於泓,而君子或以為多,傷中國闕禮義,曪之也,宋襄之有禮讓也。同時司馬遷認為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  

     用現代的眼光看來,宋襄公在春秋亂世中不切實際地空談古時君子風度,為了守迂腐的信條在政治軍事鬥爭中處處被動,並且把仁義濫用在敵國甚至是敵軍身上,以至數次受辱。宋國是小國,宋襄公打了敗仗,證明他對仁義還理解不到位,或者說對自己的實力還不清楚,若宋有後來秦國的實力再講仁義必然稱王,而且不只二世。但是宋襄公不肯埋頭髮展,他也曾說齊桓公用管仲20年稱霸,而他等不了。急功近利是他失敗的地方,但講信用寬而待人,卻使他位列春秋五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2歲女孩,不愛學習,不想寫作業,任性,有什麼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