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涼生筆談
-
2 # 天之塵
春秋末戰國初,是中國社會變革的偉大時代,百家爭鳴,文化思想的激烈碰撞,對社會經濟文化產生深刻的影響,影響了華夏大融合。比較著名人物有
1、伍子胥
伍子胥,名員,字子胥,楚國人,春秋末期吳國大夫、軍事家。以封於申,也稱申胥。吳王闔閭在奪取政權之後,也有向外擴張、與他國爭霸的野心。伍子胥利用吳王的這一野心,一步一步地把闔閭引向富國強兵、擴軍備戰,尋機向外擴張的道路。
孫武事吳之後,伍子胥與孫武一起,整頓吳國的軍備,招兵買馬,日夜操練,使吳國逐步強盛。為了削弱楚國的力量,吳王採納伍子胥和孫武的意見,把吳軍一分為三,輪番襲擾楚國。經過幾年的襲擾,楚國國力漸衰。
2、孔子
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人,祖籍宋國慄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晚年致力教育,修《詩》《書》《禮》《樂》,序《周易》,撰《春秋》,後人合稱之為《六經》。
孔子的言論主要記錄在《論語》中。《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3、扁鵲
扁鵲,姬姓,秦氏,名緩,字越人,又號盧醫,春秋戰國時期名醫。春秋戰國時期渤海郡鄭人。由於他的醫術高超,被認為是神醫,所以當時的人們借用了上古神話的黃帝時神醫“扁鵲”的名號來稱呼他。
扁鵲用一生的時間,認真總結前人和民間經驗,結合自己的醫療實踐,在診斷、病理、治法上對祖國醫學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扁鵲的醫學經驗,在我國醫學史上佔有承前啟後的重要地位,對我國醫學發展有較大影響。
4、孫臏
孫臏,其本名孫伯靈,是中國戰國時期軍事家,華夏族。出生於阿、鄄之間,是孫武的後代。在具體的戰術方面,孫臏對陣法進行了專門論述,進而分析了攻擊各種戰陣的對策。
孫臏還專門論述了攻城的問題,把處在不同地形的城分為難攻的雄城和易攻的牝城兩類,論述了當時攻城的策略與技術。但孫臏的軍事思想也有其階級和時代的侷限性。5、孟子
孟子,姬姓,孟氏,名軻,字號子輿,戰國時期鄒國人。戰國時期著名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僅次於孔子,與孔子並稱“孔孟”。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
孟子的文章說理暢達,氣勢充沛並長於論辯,邏輯嚴密,尖銳機智,代表著傳統散文寫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問題上提出性善論,即人性是善的。但孟子只說性善,南宋朱熹補充為“人之初,性本善”,後世有學者提出“性向善”。6.
荀子(前316年?-前237年?),名況,受尊稱為荀卿,又稱孫卿,中國戰國時代儒家學者和思想家,趙國人,曾擔任齊國稷下學宮祭酒、楚國蘭陵令,宣揚儒學和傳授六經,批評子思、孟子等其他儒者及墨家、道家等其他學派,有韓非、李斯等弟子,著作後世編為《荀子》一書。
荀子受譽為一代大儒,地位崇高,對後世特別是漢代的儒學思想與政治文化影響頗深。
-
3 # 文旅攬勝
謝謝邀請。首先春秋戰國分為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其分水嶺是在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滅掉智氏,瓜分晉國為標誌。戰國時期簡稱戰國,指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東周後期至秦統一中原前,各國混戰不休,故被後世稱之為“戰國”。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遠古歷史最為輝煌時代。那是一個產生中國古代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哲學家、文學家、科學家和史學家的時代。其中孔子是中國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老子也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還有孟子、墨子、莊子、荀子、韓非子、以及商鞅、申不害、許行、陳相、蘇秦、張儀等,都是著名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或科學家。
-
4 # 凹凸花開
屈原 即屈平.
靳尚 戰國時楚國大臣.
宋玉 戰國時文學家.楚國人.
廉頗 戰國時趙國將領.曾大破燕軍,任相國,封信平君.有“負荊請罪”事.
藺相如 戰國時趙國大臣.有“完璧歸趙”事.
觸龍 戰國時趙國大臣.一作觸讋.
趙勝(?-前251) 戰國時趙國宗室大臣.惠文王之弟,任趙相.“戰國四君”之一.
平原君 即趙勝.
趙奢 戰國時趙國將領.曾大破秦軍,以功封馬服君.
趙括(?-前260) 戰國時趙國將領.趙奢之子,人稱馬服子.只知紙上談兵.統兵敗於秦軍白起,四十萬人被坑殺.
魯仲連 戰國時齊國人.一稱魯連.常為人排難解紛,不受酬報.
毛遂 戰國時人,平原君門下食客.曾自薦隨平原君赴楚,說服楚王同意趙楚合縱.
虞卿 戰國時人.善於料事揣情.在趙為上卿,後辭趙至魏.
公孫龍(約前320-前240) 戰國後期名辯思想家.字子秉,趙國人.“白馬非馬”即其觀點.
尹文 戰國時思想家.齊國人. 鄒衍(約前305-前240) 戰國時思想家、陰陽家代表人物.
一作騶衍.齊國人.學究天人,雄於辯口.
魏無忌(?-前243) 戰國時魏宗室大臣.昭王少子,安釐王異母弟,“戰國四君”之一.
信陵君 即魏無忌. 侯嬴(?-前257) 戰國時魏國人.以重諾守信名傳後世.
朱亥(?-前257) 戰國時魏國人.有勇力.曾刺殺魏將晉鄙,解邯鄲之圍.
黃歇(?-前238) 戰國時楚國大臣.“戰國四君”之一. 春申君 即黃歇.
荀況(約前313-前238) 戰國後期思想家.又稱荀卿(漢時避宣帝諱,改稱孫卿),趙國人.在天道觀上提出天人相分,人定勝天的觀點;在認識論上,提出“行貴於知”的觀點.
荀子 即荀況. 姬延(?-前256) 東周末代國王.慎靚王之子.前314-前256年在位.
周赧王 即姬延.
呂不韋(?-前235) 戰國末秦國大臣.衛國濮陽人.所著《呂氏春秋》(一名《呂覽》),為雜家代表作.
甘羅 戰國時秦國大臣.甘茂之孫.十二歲時因功而任秦國上卿.
嫪毐(lǎo aǐ)(?-前238) 戰國時秦國人.由呂不韋推薦為宦,受太后寵幸,受封為長信侯.
鄭國 戰國末水利家.韓國人.所築鄭國渠為我國古代著名水利工程.
韓非(約前280-前233) 戰國末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著有《韓子》(《韓非子》)五十五篇.
尉繚 戰國末秦國大臣.魏國大梁人.入秦為國尉,因稱尉繚.今存《尉僚子》二十四篇.
李牧(?-前228) 戰國末趙國將領.長於用兵.
王翦 戰國末秦國將領.頻陽人.長於用兵,以功封武成侯.
燕太子丹(?-前226) 戰國末燕王喜太子.曾派荊軻刺秦王不遂,被燕王喜斬首.
荊軻(?-前227) 戰國末衛國人.先世為齊人.好讀書擊劍.衛人稱之為“慶卿”.遊歷至燕後,被稱為“荊卿”(或“荊叔”).刺秦王未遂被殺.
高漸離 戰國末燕國人.擅長擊築.曾於築內暗放鉛丸,撲擊秦始皇未中被殺.
樊於期(?-前227) 戰國末秦國將領.因得罪秦王政叛逃至燕.後自刎獻頭於荊軻,以刺秦王.
項燕(?-前233) 戰國末楚國將領.下相人.勇而有謀.
田光(?-前227) 戰國末燕國人.以“節俠”自許.薦荊軻於太子丹,並自刎以壯其志.
猗頓 戰國時大工商業者.以經營河東鹽池起家,而成鉅富.
郭縱 戰國時大工商業者.趙國邯鄲人.以經營鐵冶成業致富.
卓氏 戰國末大工商業者.趙國人.以鐵冶致富.
孔氏 戰國末大工商業者.魏國人.以鐵冶為業.
-
5 # 蒙B歷史課堂
春秋末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非常複雜的事情,也是在這一個時期人才輩出,出現了各個學派各種學說來規範引導社會的發展,尤其是出現了百家爭鳴。
這個時期軍事家,政治家,思想家,縱橫家,儒家農家,法家,兵家,墨家,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小學派。
其中縱橫家的名人有鬼谷子蘇秦和張儀。這兩個人是春秋末期優秀的謀略家,他們在春秋末期實施合縱連橫,在春秋墨跡,幾乎是控制了中國的整個的政治軍事走向。
然後就是各種社會學家,包括道家,儒家,法家,兵家和墨家等等。
著名的道家學派有老子和莊子。道家學派主張無為而治,遵循自然萬物的規律。
墨家學派主張是墨子。墨子學派非常注重物理學,製作了很多精巧的機關術和很多工具是春秋末期,各種技術的集大成者。
儒家的代表學派是孔子。孔子主張恢復周禮,用禮數和道德來規範社會,減少各國之間的沙發爭吵。
兵家的代表人物是孫子。子寫出了一本新的書叫做孫子兵法,這是冰冰家的開山鼻祖,從此之後兵家打仗的方式就從周朝的文明打仗方式走向了殘酷式戰爭。
-
6 # 大碗說史
1、夫差
約前528年-前473年,姬姓,吳氏,春秋時期吳國末代國君,闔閭之子,破越敗齊,稱霸一時。
2、勾踐
約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65年,春秋末年越國國君。春秋時期最後一位霸主。
3、范蠡
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字少伯,華夏族,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和道家學者。輔助越王勾踐滅吳,道商鼻祖。
4、西施
生卒年不詳,四大美女之首,忍辱負重,以身報國,助越滅吳。
5、伍子胥
前559~前484,楚大夫伍奢之子,名員,字子胥,春秋時吳國的大夫。
6、孫武
約公元前545年-約公元前470年,字長卿,中國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尊稱兵聖或孫子(孫武子),又稱“兵家至聖”,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
7、老子
中國春秋時代思想家、哲學家,著有《道德經》一書,是道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他的學說後被莊周發展。道家後人將老子視為宗師。
-
7 # 十二月917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集體人格成熟的時期,老子、孔子、墨子等等諸子,在中國這片土地上,走出了一批偉大的精神導師,隨著他們的身影,中國文化一下子走向了高貴,而且是世界級的。今天的年輕人要更多的瞭解他們,正是因為他們,決定了我們成為我們(餘秋雨語)。這裡只作少數列舉:
1、屈原,中國第一詩人,戰國時期楚國人,詩人、政治家,“楚辭”的創立者,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與當時黃河流域“諸子”不同,他是一位來自長江三峽的重要人物,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愛國主義詩人。傳說屈原投江死後,楚國百姓非常痛苦,紛紛到汩羅江邊去憑弔屈原,後來,每年農曆五月五日,就有了競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詩人屈原。
2、孟子,戰國時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僅次於孔子。孟子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被後世尊稱為“亞聖”。
3、莊子,戰國中期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老子合稱“老莊”。莊周夢蝶,“吾生也有涯,而吾知也無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等都出自莊子著作。
-
8 # 芊芊影視u
孔子(聖人)、孟子(亞聖)、老子(道家創始人)、鬼谷子(軍事家,謀略家)、白起(秦國戰神)、孫臏(軍事家)、屈原(詩人)
-
9 # 胖胖的老公
春秋末比較有名的就是吳越爭霸,吳王闔閭、兵聖孫武、吳王夫差、大夫伍子胥、越王勾踐、大夫范蠡、文種等都是名人。三家分晉後標誌著進入戰國時代,率先發力的魏國李悝變法,魏文侯、子夏、田子方、吳起、西門豹等是比較耳熟能詳的。這裡我就簡單說一說伍子胥跟吳起。
伍子胥伍子胥本名伍元,楚國人,因為他老爸伍奢跟他哥伍尚被費無忌饞害,都被楚平王給殺了,為了復仇逃亡到了吳國(一夜白頭就是伍子胥逃亡的故事),成為了吳王闔閭的重臣,後來協同孫武攻入了楚都,還把楚平王(這個時候已經死了)的屍體挖出來鞭屍。其後為闔閭出謀劃策,幫助吳國成為了霸主。後來闔閭攻打越國被勾踐打敗,受傷掛掉。
伍子胥又輔佐闔閭的兒子夫差打敗了越國,然而在多次勸諫夫差不要老想打齊國,應該集中精力先滅掉越國不被採納,又遭屢屢收取越國賄賂的伯嚭讒言,憤然自刎。自殺前還讓門人在他死後挖了他的眼睛掛在東門之上,要親眼看著吳國被越國給滅了,後來果真應驗了。
司馬遷史記評價伍子胥雖然復仇手段有點過了,但是其忍辱負重,最終得報血仇,也足以留名後世了。
怨毒之於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於臣下,況同列乎!向令伍子胥從奢俱死,何異螻蟻。棄小義,雪大恥,名垂於後世,悲夫!方子胥窘於江上,道乞食,志豈嘗須臾忘郢邪?故隱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
吳起吳起是衛國人,一開始在魯國當官。有一次齊國攻打魯國,想啟用吳起為將,但是由於吳起娶了齊女為妻,又擔心有變。吳起為了功成名就,殺了自己的妻子表決心,終於得以拜將並打敗齊軍。但是魯國有的人認為魯國贏了齊國這樣的大國會引來其他諸侯對魯國的重視,容易招來橫禍,又說吳起是衛國人,魯衛交好,用吳起容易產生矛盾,還有吳起這個人品德有點問題。
吳起無奈,剛好聽說魏文侯在改革而且有賢名,就投奔魏國了。魏文侯大膽啟用吳起,吳起也為魏國打了個河西郡(打的基本是秦國)。後來文侯去世,又輔佐武侯。武侯時由於沒能當相有點鬱悶,還被第二任丞相公叔下套,最終逃離了魏國去了楚國。
楚國楚悼王知道吳起是個人才,就認命吳起為相,大刀闊斧的改革。雖然把楚國改的煥然一新,也強了,但是由於改革觸動了楚國貴族的利益,被懷恨在心。楚悼王一死,立馬追殺吳起,吳起最後伏在楚悼王屍體上,被亂箭射死,而射死他的那些王公貴族,由於也射中了楚悼王,被繼位的肅王給處死了。
同樣引用司馬遷的評價,認為吳起勸諫武侯要修德,而在楚國變法時又比較嚴苛,能言未必能行。(我認為相對片面了點,畢竟國情不同)
世俗所稱師旅,皆道吳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論,論其行事所施設者,語曰:“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吳起說武侯以形勢不如德,然行之於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軀。悲夫!
題外話有興趣的可以看看吳子兵法,孫吳兵法並列之一的吳子從本質上挖掘了戰爭的起因;也講了哪些情況能打哪些不能打,以及為將者所需具備的條件(那條件有了,基本是名將);特別是在面對武侯這個槓精般的問話,值得一看。
-
10 # 百科CHN1949
春秋末:
1.老子
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文學著作有《道德經》、《老子》
2.孔子
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其儒家思想影響著中國幾千年的文化發展。文學作品有《春秋》
3.伍子胥
春秋末期吳國大夫、政治家、軍事家。 曾復仇楚平王成功,對其掘墓鞭屍。
4.勾踐
春秋末期越國的國君,有“臥薪嚐膽”的典故流傳於後世,是忍辱負重的精神象徵。
5.夫差
春秋末期吳國國君,曾打敗越王勾踐,臣服越國,後又被勾踐復仇滅國。
戰國初:
1.孟子
戰國時期鄒國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哲學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僅次於孔子。代表作品有《孟子》。
2.商鞅
戰國時期衛國人,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改革家,法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有《秦律》、《商君書》。
3.孫臏
戰國時期齊國人,著名的軍事家。代表作品為《孫臏兵法》。
4.吳起
戰國時期衛國人,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吳子兵法》。
-
11 # 史海一扁舟
春秋末期
老子 春秋末期思想家、哲學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國人。其著作《老子》探討了儒家、墨家所忽略的宇宙本源問題,提出了“道”的哲學範疇,主張小國寡民,無為而治使民無知無慾。
孔子 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人。曾在魯國擔任中下級官吏,後自辦學校,以教書為業。為了宣傳其政治主張,曾周遊列國,晚年回到魯國從事講學。提出了“仁”、“禮”的思想,其在教育上主張“因才施教”、“有教無類”,孔子的主要言論收錄在《論語》一書中。
左丘明 春秋末期史學家、思想家、散文家、文學家 ,中國傳統史學的創始人。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稱左丘明。東周春秋末期魯國都君莊人。曾任魯國史官,為解析《春秋》而作《左傳》 (又稱《左氏春秋》) ,又作《國語》,作《國語》時已雙目失明, 兩書記錄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儲存了具有很高價值的原始資料。被譽為"文宗史聖"、"經臣史祖",孔子、司馬遷均尊左丘明為"君子"。
曾子 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孔子的晚期弟子之一, 曾子名參(shēn),字子輿,魯國南武城人(山東嘉祥人)。儒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曾子主張以孝恕忠信為核心的儒家思想。曾子參與編制了《論語》、著寫了《大學》、《孝經》、《曾子十篇》等作品。曾子在儒學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被後世尊奉為"宗聖",是配享孔廟的四配之一。
孫武 春秋末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兵家主要代表人物。孫武,字長卿,春秋末期齊國樂安(今山東省北部)人 。代表作品為《吳孫子兵法》,通稱《孫子兵法》,系統的總結了戰略,戰術方面的問題,對後代影響至深。後人尊稱兵聖或孫子(孫武子),又稱“兵家至聖”,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
越王勾踐 春秋末期越國國君,《荀子·王霸》》認定的春秋五霸之一 。 姒姓,本名鳩淺,音譯成了勾踐,又名菼執,夏禹後裔,越王允常之子。在大夫范蠡、文種的輔佐下, 臥薪嚐膽使越國國力漸漸恢復起來,並趁機攻入吳都,於公元前473年滅吳,此後,越王勾踐北上會諸侯于徐州,一時號稱霸主。
范蠡 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和道家學者。字少伯,華夏族,春秋時期楚國宛地三戶(今河南淅川縣滔河鄉)人。曾獻策扶助越王勾踐復國,後隱去。功成名就之後急流勇退,化名姓為鴟夷子皮,遨遊於七十二峰之間。期間三次經商成鉅富,三散家財。後代許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稱之財神。
戰國初期孟子 戰國初期著名的思想家。孟軻,戰國鄒人(今山東鄒縣)。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曾受業於子思的門人。他繼承孔子的學說而有所發展,其學說的核心是“仁”、“義”。主張“任政”、“保民”。性善說是他的任政學說的哲學基礎。倡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主思想。其代表作品為《孟子》。
墨子 戰國初期著名墨家學派的創始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墨子名翟(dí),東周春秋末期戰國初期宋國人 。墨子是宋國貴族目夷的後代,生前擔任宋國大夫。他是墨子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墨子創立了墨家學說,他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等觀點。其語錄記錄在《墨子》一書中。
李悝 戰國初期魏國大臣、政治改革家,法家重要代表人物。嬴姓,李氏,名悝,魏都安邑(今山西夏縣)人。魏文侯以為相國,主持變法事宜。經濟上,推行"盡地力"和"善平糴"的政策,鼓勵農民精耕細作,增強產量。政治上,實行法治,廢除世卿世祿制,獎勵有功國家的人,使魏國成為戰國初期強國。彙集當時各國法律編成《法經》,是我國古代第一部比較完整的法典,現已失傳。其"重農"與"法治"結合的思想對商鞅、韓非影響極大。
吳起 戰國早期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姜姓,吳氏,名起,衛國左氏(今山東曹縣)人。通曉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內政軍事上都有極高的成就。曾輔佐楚悼王主持變法。後因變法得罪守舊貴族,慘遭殺害。著作有《吳子兵法》,傳於世,與兵聖孫武並稱"孫吳"。
商鞅 戰國早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衛國(今河南省安陽市內黃縣梁莊鎮) 人,衛國國君的後裔,姬姓公孫氏,故又稱衛鞅、公孫鞅。後因在河西之戰中立功獲封商於十五邑,號為商君,故稱之為商鞅 。商鞅透過變法使秦國成為富裕強大的國家,史稱"商鞅變法"。公元前338年,商鞅被處以車裂後示眾。
回覆列表
非常的多,看你想看什麼樣的。
吳起吳起(公元前440年-公元前381年),姜姓,吳氏,名起,衛國左氏(今山東曹縣)人。[1]戰國初期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
一生歷仕魯、魏、楚三國,通曉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內政軍事上都有極高的成就。在楚國時,輔佐楚悼王主持變法。周安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81年),因變法得罪守舊貴族,慘遭殺害。
著作有《吳子兵法》,傳於世,與兵聖孫武並稱“孫吳”。
成就:吳起變法,《吳子兵法》,大破秦軍
墨子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戰國初期宋國人,墨子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創立了墨家學說。
墨家在先秦時期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墨子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葬”“節用”等觀點,以兼愛為核心,以節用、尚賢為支點。墨子在戰國時期創立了以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學理論。在當時的百家爭鳴,有“非儒即墨”之稱。
成就:創立墨家,止戰列國
李悝李悝(前455——前395年)戰國時法家,河南濮陽人。曾任魏文侯相,主持變法。經濟上推行“盡地力”和“善平糴”的政策,鼓勵農民精耕細作,增強產量,國家在豐年以平價購買餘糧,荒年以平價售出,以平糧價;主張同時播種多種糧食作物,以防災荒。政治上實行法治,廢除維護貴族特權的世卿世祿制度,獎勵有功國家的人,使魏國成為戰國初期強國之一。他彙集當時各國法律編成《法經》,是我國古代第一部比較完整的法典,現已失傳。
成就:變法魏國,使魏國成為戰國初第一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