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吐蕃國護法國師鳩摩智

    甲午戰爭中,緣何南洋水師坐視北洋水師覆滅呢?我們慢慢分析:

    吃夠了列強堅船大炮苦的清廷,鑑於海防之重要,認識到了元件鐵甲艦隊的重要性,所以授命李鴻章、左宗棠等人分別籌辦北洋、南洋、廣東、福建水師。這些都是派系水師,近乎於是地方的割據武裝,而且,清廷當時撥出的經費有限,僧多粥少,不能一一滿足。而以李鴻章為首的淮系,在朝中有話語權,近水樓臺先得月,大頭都被北洋水師拿走了,這讓南洋水師憤恨不已,這也是派系黨爭直接表現:互相拆臺阻撓,互相打壓。當年中法戰爭,戰火燒到了福建沿海,南洋水師直接迎戰去了,而北洋水師,不知什麼原因,未按清廷命令派五艘軍艦支援。雖然不知其中緣由,但南洋水師的會怎麼想,樑子怕是早就結下了:拿經費大頭的北洋光拿錢不幹活,走著瞧!

    於是,甲午戰爭,南洋看戲也就可以理解了。朝中以及地方各派,都在等著看李鴻章北洋的好戲。大家早就看不慣北洋一派了,就比如翁同龢,平時總在北洋水師經費上面動手腳裁剪軍費以達到壓制北洋的目的,一開戰,這傢伙,馬上變成堅定的主戰派,把北洋往前推。早就是矛盾焦點的北洋水師就這樣衝在了最前面,後面都是看熱鬧的。吃了敗仗,巴不得都上來踩你一腳,難道還會救你。這也就是後來李鴻章哀嘆,甲午戰爭就是淮系一家與日本的戰爭的原因吧。

    南洋水師,主要保障的是清廷稅賦重地,不動也有它的道理,萬一這一去又是添油戰術,白白給倭寇送經驗呢?你看看,後來廣東水師過去增援的三艘船(廣甲,廣乙,廣丙),全沉了。南洋水師的實力,說實在的,跟北洋水師相差甚遠,北洋水師的船,很多都是國外進口的鐵甲艦,而南洋呢,可憐巴巴基本都是自己造的水平有限的船。偌大的北洋都敗了,一個小小的南洋水師又能如何?還是好好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保住賦稅重地要緊。

    所以,張之洞拒絕了北洋水師的求援,坐看李中堂出洋相,不,不只張之洞,從朝廷到地方都大有人在。出來混就是要還的,想當年李中堂沒少打壓南洋水師。一個甲午戰爭慘敗,映射出來的是多麼複雜的黨爭啊。

  • 2 # 說點奇葩的

    甲午戰爭爆發,大清第一海軍首當其衝的被捲入戰火。而號稱大清第二海軍的南洋水師,卻給人的感覺是作壁上觀。

    其實,南洋水師原本有機會成為戰爭中的一員。早在戰爭爆發的前的6月,駐英公使龔照瑗就建議"將南洋得力各兵輪酌調北聽差",但是李鴻章卻以"南省兵輪不中用,豈能嚇倭?"為由拒絕了龔照瑗的提議。但是,李鴻章卻將北上參加清廷第二次校閱水師的廣東水師的三艘巡洋艦給留下了,雖然表面上看是程璧光上書請求留北洋備戰,實則是因為北洋水師中除了"八遠"艦之外,能勉強一戰的也只有揚威、超勇兩艘"快碰船",兵力嚴重不足。能選中艘排水量千餘噸的鐵脅木殼船,卻無視南洋水師5艘排水量超過2000噸的戰艦,不知是真的嫌棄南洋水師的艦船太過陳舊,還是因為對湘系集團心存疑慮而放棄調遣。

    讓李鴻章沒想到的是,大東溝海戰北洋水師一下子就損失了五艘艦船。由於清政府沒有建造能力,又難以及時購買外國軍艦,急需給北洋水師補充兵力的的李鴻章此時卻想起了被他稱為"不中用"的南洋水師,於是向朝廷"奏調南洋水師主力艦來助戰"。可是,兩江總督劉坤一以"東南各省為財富重地,倭人刻刻注意"和"前敵與餉源均關大局"為由,請求免派南洋水師的戰艦北上。到了清廷再次商調南洋主力戰艦北上之時,南洋大臣張之洞又奏稱戰艦北調只能徒供一擊,再次給拒絕。李鴻章借調南洋水師的計劃失敗,只能哀嘆用北洋"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國之師。"

    張之洞雖然拒絕了南洋水師的北調,卻似乎沒有放棄備戰。一邊接洽葡萄牙、巴西、阿根廷、土耳其等國商討購買戰艦事宜,一邊聯絡為北洋水師總教習琅威理前來調教南洋水師。但是,戰局的發展由不得張之洞按部就班的去整軍備戰,被圍困在威海衛的北洋水師朝不保夕。如果強行調派南洋水師直接去救援,面對日本佔據絕對優勢的聯合艦隊無疑於"羊入虎口"。此時,清廷上下有人提出了"潛師"的計劃,意圖圍魏救趙。1895年1月14日,總理衙門給張之洞發來上諭"有人奏倭人全師而出,國內空虛,若以水師搗入其境,或遊弋其各島,使彼有內顧之憂,而我得抽薪之計等語。著張之洞唐景崧會商辦法具奏。"甚至有人稱,曾自告奮勇赴長崎、神戶、橫濱等處偵查,發現長崎沒有防備。但是,張之洞再次以"船薄行遲,炮無新式,將弁難求,實無大用"為理由,任務南洋水師"斷難出洋"。直到遠在美國的容閎建議,"中國速向英倫商借一千五百萬圓,以購成鐵甲艦三四艘,僱傭外兵五千,由太平洋抄襲日本之後,使之首位不能相顧",張之洞對此建議十分讚賞,所以就派容閎去倫敦借錢了。到了2月3日,日軍攻佔威海衛,劉公島與外界完全隔絕之時,張之洞催促朝廷"不惜鉅款,速購穹甲快船五六艘,大魚雷炮船十數艘",同時要求將北洋水師外購的軍艦劃歸南洋水師指揮。然後編兩支艦隊,南洋新購戰艦直撲長崎,北洋新購戰艦攻擊朝鮮沿岸。結果,就在清廷的一眾大員們還在熱烈探討圍魏救趙戰術如何實施的時候,2月11日劉公島陷落,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北洋水師的覆滅,幾乎宣告了甲午戰爭的終結。而南洋水師,則在電報文牘之間,不知該作何行動,像一個看客似的結束了度過了這場戰爭。

    總結其作壁上觀原因無非以下幾點:

    1、戰略錯誤

    南洋水師無法參戰的第一個結果,就是整個清政府上下對海軍戰略的無知。

    不論是南洋水師發展期間的歷任五位督撫,還是執掌北洋20年的李鴻章,對於海軍認識都未能突破"海岸防禦主義"。將海軍視為"守口"利器的清廷,在戰爭中考慮不是如何奪取制海權而是如何"防敵兵沿海登岸"。即便當時的駐朝總理商業事宜的袁世凱和駐英公使龔照瑗都建議,應該將中國的北洋、南洋、福建、廣東四大水師海軍集結合編成一隊。這樣,北洋水師將在艦艇數量和噸位上凌駕與日本海軍之上,"遠則徑窺日本海口,進控朝鮮西岸",有可能完全掌握黃海的制海權。甚至我們的敵人,日本也認為清朝的四大水師集結,如果雙方交戰"勝敗之數難以預料"。但是,但是清政府和李鴻章都拒絕了這已建議。這一拒絕讓中國在戰爭還未開始之時就讓制海權的控制力大大折扣,也阻隔了南洋水師的北上參戰的可能

    如果說,在中日戰爭之前清廷上下沒有認識到四大水師集結的重要性,那麼開戰之後的一系列調控就更是在戰略上阻止了南洋水師參戰的可能。雖然,駐英公使龔照瑗早就看出了"度倭力勢不能遍繞南洋海口",但是清政府卻對此判斷置若罔聞,在中日開戰後就下令南洋水師派遣數船分防颱灣。原本已經艦船凋弊的南洋水師,不僅要執行所謂拱衛江南財賦之地的"守口"之責,還要去防衛臺灣,種情況下南洋水師除了去抓一抓給日本走私軍火的英國船,還能在戰爭中有什麼作為呢?

    清政府在戰前和戰中的兩次戰略決策,阻斷了南洋水師與北洋水師集結合成的可能,也為兩江總督和南洋大臣日後以各種利用拒絕出兵埋下了伏筆。

    2、派系內耗

    毫無疑問,作為晚清最大的兩個勢力集團湘系和淮系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尤其是曾國藩死後兩大派系之間的矛盾就開始不斷激化。從左宗棠與李鴻章的"海防與塞防"之爭,彭麟玉等湘系水師系統對建立新式海軍的抵制,甚至雙方在發展海軍時艦船是外購還是自建都爭的不可開交。

    尤其是在籌劃兩洋水師之後,北洋水師將分屬兩洋水師的400萬兩海軍軍費"獨吞",還將南洋水師的訂購的四艘新式蚊炮船給強行截留,後又將原屬南洋水師的操江好兵船調撥北洋水師。雖然沈葆楨在1878年之後,要回了"名義"上屬於南洋水師的200萬白銀。但是,最終的結果是"號稱歲二百萬,每年實解不過四十萬"。而清政府十年大建海軍期間,所花費的白銀接近3000萬兩(含修建炮臺等費用),而南洋水師僅僅用了500萬兩,其中還有江蘇扣留每年應該劃撥北洋水師的20萬兩厘金。如此厚此薄彼,怎能不讓讓湘系的兩江總督們如何對李鴻章和他的北洋水師心懷不滿呢?

    如果說,在海軍建設費用上的爾虞我詐,還只是湘系和淮系的暗鬥,那麼1884年的中法戰爭則讓雙方的矛盾轉為"明爭"。中法戰爭爆發,督辦福建軍務的左宗棠終於說服時任兩江總督的曾國荃派軍艦援閩,又依靠朝廷的壓力迫使李鴻章派出了揚威、超勇兩艘戰艦。但是,雙方剛剛匯合,李鴻章就以朝鮮有事將北洋兩艘的戰艦調回,剩下南洋水師的五艘戰艦孤身迎敵,最終損失了兩艘戰艦,讓剛剛初具規模的南洋水師遭遇沉痛的打擊。雖然,李鴻章調回北洋兩艘戰艦事出有因,但是在湘系大佬們的眼裡卻是"見死不救"。

    所以,20年海軍建設積累的矛盾,中法戰爭遺留的怨恨,在甲午戰爭中集中爆發。所以,也就有了劉坤一和張之洞屢次拒絕派遣南洋水師救援,也就有了在"潛師"計劃出臺後張之洞的只主張利用新添戰艦執行計劃而拒絕調派南洋水師。甚至有了,在甲午戰後請求日本歸還被俘的原屬南洋水師的艦船的可笑行徑。

    派系內耗,讓南洋水師作壁上觀,但是湘系大佬們除了有朝廷協防颱灣的"上諭",還有就是武器落後的藉口。

    3、武器落後

    武器落後,這是一個客觀而且必須承認的事實。

    南洋水師,雖然1884年就宣告初步建成,但是由於歷任督撫對海軍認識的滯後。所以,他們只將南洋水師視為"守衛海口"的輔助工具。所以,歷任督撫對於鐵甲艦是排斥的,劉坤一就曾經表達過,鐵甲艦無法朔江而上巡視長江沿岸的六省,想要守護福建、廣東等地似乎又速度太慢,所以認為只需要購買"致遠"一類的快船或者大號雷艇就可以。甚至,讓南洋水師面貌為之一新的左宗棠,在發展南洋水師時,也是為了與李鴻章一爭長短,迅速做到"成規"抗衡即可。所以,南洋水師雖然在巔峰時擁有了大小16艘戰艦,排水量也接近20000萬噸,但只有四艘蚊炮船和五艘"落後的巡洋艦"稍有戰力。

    而這僅有的"稍有戰力"的艦艇中,四艘蚊炮船雖然擁有大口徑火炮,但是排水量太小、適行性太差,不適於遠洋作戰。剩下的五艘巡洋艦,其中"南琛"、"南瑞"是1884年從德國定製鋼甲艦,裝配兩門20釐米主炮,航速也達到了15節,但是"鐵殼五分厚,斷不足當鉅艦之鐵炮"。而其他三艘,"開濟"、"鏡清"和"寰泰"三艦,為福州船政局所造的鐵脅雙重木殼巡洋艦,武備基本與"南琛"二艦相同,但是航速已經下降到了14.5節。這五艘1880年代服役的巡洋艦,在那個時候還是可以進行遠洋作戰的,甚至在中法戰爭中還獲得法國海軍的稱讚。可是,也就在那個時代,海軍的發展日新月異,五年就會出現一次重大的飛躍,這幾艘還能作戰的巡洋艦,實際上誕生之日起就已經落後。到了甲午戰爭時,這幾艘戰艦已經服役近十年,與日本最新的吉野等巡洋艦的代差達到兩代甚至更多。想要依靠這樣的戰艦去參戰,也許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不足供敵一雷一炮"。

    當然,武器落後也許也只是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即便這五艘巡洋艦無法抗衡日本的主力戰艦,但是如果與北洋水師合成一支後,比之北洋水師的"操江"等艦的效能要超出許多,與日後參與圍攻威海衛的原日本西海艦隊也相差不多。但是,南洋水師卻沒有像日本西海艦隊一樣參戰,僅僅用武器落後似乎無法搪塞。

    4、訓練低下

    其實,武器的落後,完全可以利用戰略、戰術進行彌補。結果,戰略上,清廷沒有集中使用海軍已經棋輸一著,戰術上南洋水師似乎更是荒廢疲敝。

    南洋水師在裝備上雖然有差距,但是如果訓練良好也能利用戰術素養彌補。中法戰爭中,南洋水師的"南琛"等三艦就利用自己的航速與法國艦隊進行纏鬥,不僅自身毫髮無損,在鎮海之戰中與炮臺火炮配合還擊敗了入侵的法國軍艦,這些得益於左宗棠在整頓水師的結果。但是,自左宗棠之後,南洋水師不僅建設停滯,訓練也日趨鬆懈。所謂操練,"不過擇浪靜風平之日,於內洋較試槍炮尊則而已";所謂"巡洋不過至佘山而止"。而最大遠航,也不過是去參加北洋會操而已。

    訓練鬆懈,原因眾多,其中南洋水師的人員素養幾乎是整個晚清四大水師中最差的。與其他三大水師的管帶多為船政學堂畢業,或曾去英、法留學不同,南洋水師的大部分管駕多提拔於舊水師的行伍之中,統領南洋水師的人也多為湘系長江水師的提督,甚至在中法戰爭率領南洋三艦有出色表現的楊嶽斌也也是與彭麟玉一同統領長江水師的湘軍舊將。以如此人員,怎麼可能訓練出一支適應遠洋作戰的近代海軍。

  • 3 # 海研會

    甲午戰爭中,南洋水師的軍艦沒有北上參戰,但不能說是按兵不動。

    南洋水師在甲午戰爭中沒有北上參戰的原因,前期是緣於清政府的命令,即清政府在甲午戰爭初期根本沒有命令南洋水師北上。

    1894年8月1日,清政府下諭對日本宣戰,當時在諭旨中明文規定,對日作戰由北洋大臣李鴻章負責,所動用的對日作戰軍隊為北洋地區的海軍和陸軍。而包括南洋水師在內的其他沿海各省的軍隊,其責任是分守各自所在的區域。所以當時也有人說甲午戰爭是李鴻章以北洋一隅搏日本一國。

    南洋水師沒有北上參戰的原因,在後期則是因為戰局緊張,而南洋水師自身能力不足,屬於無能力自行北上。

    1894年9月17日黃海海戰後,北洋海軍戰力損失嚴重,北洋大臣李鴻章申請調南洋水師軍艦北上支援,清政府也就此下令南洋大臣。不過清政府自1875年後,在海軍建設方面的戰略是突出北洋一支,政策、資金、人才都向北洋傾斜,南洋水師不僅軍官能力差(多為未經科班教育者,以及一些被北洋海軍挑選剩下的船政學堂畢業的軍官),水兵缺乏訓練,甚至於根本不具備編隊作戰的能力。加上戰局緊張,南洋水師中也出現了士氣低落的問題,南洋大臣因為調遣不動,不得以提出了可以把所有軍艦都支援北洋,只是需要北洋海軍排遣艦員來開走,因為南洋水師的艦員根本沒有膽量和能力駕艦北上。

    除了沒有北上支援北洋海軍外。南洋水師在甲午戰爭中倒也不是完全沒有任何動作,戰爭開始後,根據清政府劃區自守的指示,南洋水師除主力聚集於吳淞口之內以外,有部分巡洋艦被派往臺灣,負責巡防颱灣海峽,期間還發生過抓捕涉嫌向日本運輸軍火的西方商船“巴山”號的事件。

  • 4 # 翡翠貓貓

    在甲午戰爭中,北洋水師覆滅,南洋水師卻沒有任何貢獻。這一次戰爭中,他們並沒有加入進去,而是做壁上觀。這就是冷冰冰的歷史,不知道如果重來一次,南洋水師還會不會只在一旁觀看呢?當年,南洋水師正在成長期,遭遇了派系之爭,有點“先天不足”。在建立過程中,得不到足夠的資源,自然有點“營養不良”。

    在準備海防計劃時,大清朝廷預計發放200萬兩。可是沈葆楨認為北洋水師更加重要,所以將所有款項都發放給了北洋水師。兩年的時間裡,南洋水師只得到了兩艘木製的炮艦,其它什麼都沒有。而獲得700萬兩白銀的北洋水師,什麼裝備都沒買,導致軍費用在了其它地方。當沈葆楨去世後,兩江總督劉坤一接任,被琉球問題所困擾著。在這種情況下,他開始大力整頓海防,一邊要求福州快速製造艦,一邊加強對水師的軍事訓練,給人一種想重振南洋水師的感覺。

    但是,對於海防特別重要的鐵甲艦的購買,劉坤一依然極力反對。他覺得即使沒有鐵甲艦,海軍也可以訓練。他在任時間很短,兩年後去世。由左宗棠接任,這是收復新疆的有功之臣。在一次的巡視中發現,江南海口的防備力量太差,也瞭解了南洋水師到底弱到什麼程度。於是,兩年的時間裡,左宗棠從德國買了兩艘戰艦,有訂購了兩艘快船。經過他的努力規劃與建設,到了1884年,南洋水師有了16艘艦船,排水量達到一萬六千噸。

    但是不知為什麼,左宗棠特別排斥鐵甲艦,對海軍的建設知識瞭解甚少。後來曾國荃就任兩江總督,對南洋水師的領導階層進行了新的調整。任命李成謀總管南洋水師,令南洋水師的建設幾乎停滯不前,建設費用越來越少。

    甲午戰爭爆發後,第一海軍必須加入戰火中,但是南洋水師卻無動於衷。本來,南洋水師應該參戰,可是在大東溝海戰中,南洋水師損失慘重。沒有充足的補給,想參戰都沒有機會。後來,劉坤一一也上奏不要讓南洋水師北上,張之洞也不配合,最後李鴻章借用南洋水師的計劃徹底失敗。

    當北洋水師全部覆滅之後,戰爭結束。此時,南洋水師卻像一個看客,好像一切與自己無關。不知道歷史再重來,會不會依然無動於衷呢?

  • 5 # 宇澤歷史

    對於在甲午戰爭中,南洋水師按兵不動不排軍艦北上支援,以至於形成北洋水師以一己之力搏日本舉國上下的態勢,顯得南洋水師有種作壁上觀的感覺。

    為何會形成這樣的態勢,個人認為有三個原因。

    其一,整個甲午戰爭的開端原本是清朝的藩屬國朝鮮發生農民起義,清朝開始派軍前去朝鮮,日本也隨即派軍前去朝鮮攪合。朝鮮的農民起義很快成為了中日兩國戰爭的導火索,戰爭也從陸上打到了海上。光緒二十一年,也就是1894年的7月25日,日本背信棄義,在朝鮮公海附近公然襲擊清朝運兵船和軍艦,自此清政府被迫對日宣戰,作為大清國皇帝的光緒也頒佈諭旨對日宣戰。

    至於在甲午海戰中,南洋水師為何不派兵北上的一個主要原因還得從光緒的諭旨說起。諭旨的上半部分先是指出日本人無故襲擊侵略的罪行,有理有據的說明了挑起這場戰爭的就是日本帝國主義。同時,光緒帝也命令北洋水師的創始人李鴻章:"著李鴻章嚴飭派出各軍,迅速進剿"。也就是說在光緒帝的這則諭旨中,李鴻章是甲午戰爭的總負責人,而南洋水師在諭旨中則被明確規定要守住自己的沿海防區,若遇到倭寇輪船駛入各港口,務必迎頭痛擊,悉數殲除。

    其二,在清政府籌建南北洋海軍之處,就著重發展並精練北洋海軍。在南洋海軍發展前期,為了鞏固大局,時任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的沈葆楨認為外洋水師應該以北洋為主,主動將劃撥給南洋水師每年200萬兩白銀的海軍經費主動讓給北洋水師,這也迫使南洋水師的發展不如北洋水師,其中比較先進的也就是從德國進口的“南琛”、“南瑞”兩艘巡洋艦,餘下的則是一些國產自制的巡洋艦、炮艦和老式的蚊子船。

    這樣的實力也迫使南洋水師沒有能力北上去支援北洋水師,畢竟日本海軍大都是裝備了速射炮的新式巡洋艦,實力相差懸殊。

    其三,當時清朝的海軍並沒有真正形成統一的體制編制,而是劃疆而守、分洋建軍,這就迫使海軍內部難以統一指揮排程,而且還產生了新軍種與舊軍制之間的矛盾,雖然幾支海軍中各種艦船配套整齊,但其編制可謂是“新舊雜陳”。

    此外,分洋建軍最大的一個弊端就是會產生地域與派系之間的鬥爭。在甲午戰爭中,南洋水師在海軍經費上雖受到節制,儘管還擁有大型巡洋艦十餘艘,但囿於地域和派系之見,始終沒有北上支援李鴻章的北洋水師。

    早在戰前,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就曾請示李鴻章,提議與南洋水師商調派軍艦北上,但對各種利害關係心知肚明的李鴻章深知商調南洋軍艦北上是絕無可能發生之事,礙於臉面,還是以南洋軍艦太弱不足一戰的理由覆函於丁汝昌。光緒帝更是在甲午戰爭爆發後數次嚴旨催調南洋軍艦北上支援,但都被兩江總督一一託詞抗拒不遵。

    能力有限,多有疏漏,煩請糾正!

  • 6 # 腦洞外星人

    甲午戰爭對中日兩國影響深遠,它關係近代中國的歷史轉折,也決定整個東亞格局的變動。當時清朝內部也意識到,過去敗給列強,可以說是器械不如他人。

    如果敗給日本,就會喪失民心。應對這樣的戰爭,勢必要集中所有資源,全力投入戰爭。

    而在甲午戰爭中,黃海海戰是其中的關鍵戰役,兩國在黃海北部展開海軍對決。這場戰爭的結果,就是日本獲勝,清朝水師戰敗。

    當時清朝在黃海戰場上投入北洋水師和廣東水師。其中北洋水師為主力,廣東水師只投入三艘艦船,而且還是因為滯留緣故,才被一併投入戰場。

    其實,甲午戰爭爆發時,清朝除北洋水師,廣東水師外,還有南洋水師和福建水師。這兩支水師都有自己的艦船和官兵。甲午海戰的戰場上,清朝也需要其它水師支援,李鴻章曾三次奏請南洋水師一同參戰,最終無果。

    對於戰局,李鴻章認為:“將來非添置鐵艦並大快船十數艘,並擴充製造機器廠局,斷不足制倭。”

    由此可看出,清朝對艦船槍炮十分需要。因為戰爭以前,大筆海軍經費被挪用,導致艦船長久失修,缺乏購置新艦船,彈藥也嚴重不足。李鴻章還曾準備向智利購船,只是無法談妥才選擇放棄。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以駐地來說,最有希望支援甲午戰爭的海軍是南洋水師和福建水師。

    它們距離戰爭的爆發地點較近,有可能參與支援。況且廣東水師負責防衛廣東水域,這裡是全國重要對外通商口岸,商貿發達,列強在當地勢力盤根錯節,不容有失。

    跟其他水師相比,廣東水師雖然成立較早,艦船數量頗多,但規模較小,實力較差,沒有辦法做到長途增援。

    福建水師曾是清朝最有實力的近代化海軍,左宗棠為它費盡心血,卻在中法馬江海戰中,因指揮不力,遭遇重創,再也沒有恢復昔日地位。

    南洋水師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它只有木殼輪船,沒有鐵甲艦船。更糟糕的是,南洋水師缺乏將才。全國最優秀的水軍將領,基本集中在北洋。

    當張之洞下定決心,讓南洋水師出兵參戰,卻苦於沒有人可以負責指揮,只能讓北洋出人,調集南洋水師,北上參與戰爭。

    因為北洋水師統帥丁汝昌跟張之洞協商不定,最後也沒有出兵。

    這裡也暴露出當時清朝在統兵上的一大劣勢。因為各省督撫都掌握兵權,所以,朝廷調令往往不是非常奏效。

    再加上李鴻章調兵作戰時,以偏向北洋為主,對南洋軍隊往往不屑一顧,認為南洋艦船對時局沒有幫助。

    南洋水師的情況,又比全國其他地方複雜。南洋水師負責長江一帶海防。晚清時,長江一帶被列強開闢為通商口岸,在此經營自己的利益。

    起初時,英國得到日本回復,不準備進攻南洋,可事後不久,日本隨即反悔,又有進攻南洋的跡象。所以,當時南洋只能提高戰備。

    隨著北洋開戰,南洋避免戰火,李鴻章令南洋調集四艘艦船北上,但當時主持南洋海軍的兩江坤一向李鴻章回復,無法增援。一方面是因為南洋水師有守土責任,江南是朝廷賦稅重地,萬一有失,東南門戶大開,國家危矣。

    另一面,南洋水師的防禦以艦船配合炮臺作戰。如果艦船北上,失去炮臺支援,憑藉南洋水師艦船的質量,難以抵禦日本海軍進攻。

    後來湘軍北上,劉坤一調入京城,張之洞接任,甲午戰爭指揮權也由李鴻章轉移到軍機處手中。

    軍機處對戰局情況並不瞭解,作出決策判斷,往往只憑自己一廂情願的想法。

    他們再次發出調動南洋水師的命令,張之洞以相似理由推辭。再後來便是希望北洋調人。這並非虛言,南洋學堂新立,水師人才缺乏。

    張之洞還曾向廣東水師調人,哪怕水師學堂學生也可以,但還是沒有效果。

    李鴻章對於採用海軍救援的策略也不認同,想要採取北上陸路救援,迫使日本分兵。在李鴻章看來,北洋水師的鐵艦船尚且無法發揮作用,何況南洋的木殼輪船。種種情況,導致甲午戰爭中只有北洋水師和廣州水師參戰的結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碘伏能治桃樹流膠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