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放鹿的少年

    劉子驥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他的本名叫做劉驎之,子驥是他的字,有關他的事蹟見於《世說新語》、《搜神後記》和《晉書》。車騎將軍桓衝久聞劉子驥的大名,請他當官,他固辭不受,這說明劉子驥不是一個愛慕虛榮、追名逐利的人。

    劉子驥的興趣只在遊山玩水,《搜神後記》記載了他的一段探險經歷:“南陽劉驎之,字子驥,好遊山水。嘗採藥至衡山,深入忘反。見有一澗水,水南有二石囷,一閉一開。水深廣,不得渡。欲還,失道,遇伐薪人,問徑,僅得還家。或說囷中皆仙方、靈藥及諸雜物。驎之慾更尋索,不復知處矣。”

    《世說新語·棲逸》對他的品行有詳盡的描述:劉子驥在陽岐隱居了好多年,為人特別善良,雖然自己並不富裕,但常對村民施與援手。而他自己生活窘迫時,街坊四鄰也反過來幫助他,鄉里之間相處得非常和睦。《晉書·劉驎之傳》則記載了一件具體的事例:他曾幫助過一個病死的孤寡老人,為其置辦棺材,並送終安葬。

    《晉書·劉驎之傳》:“去驎之家百餘里,有一孤姥,病將死,嘆息謂人曰:‘誰當埋我,惟有劉長史耳!何由令知。’驎之先聞其有患,故往侯之,值其命終,乃身為營棺殯送之。其仁愛隱惻若此。卒以壽終。”可見劉子驥人格高尚、極富愛心。

    但據考證,劉子驥探訪桃源未果尋病終,這件事是作者虛構的,增加了故事中桃花源的神秘性,使人們只能憑空想像它、羨慕它的存在。目的是說明了作者對當世的失望,想找一個心中的桃花源,但又不能脫離現實的苦惱。可以看出陶淵明為了表達廣大勞動人民的願望,希望遠離戰亂,沒有剝削壓迫,人人幸福平安,是陶淵明美好的政治理想,與黑暗的社會現實形成鮮明的對比,體現了陶淵明的美好品德。

    希望這個回答可以幫助到你。

  • 2 # 乾坤書書

    《桃花源記》是詩人陶淵明所描繪的一個十分美好的世界,在這個世界當中的人們不受外面世界的影響,活在自己的世界當中自給自足,過著安逸自在的生活。下到幾歲的小孩兒,上到7.80多歲的老人都能夠怡然自得的生活。

    其實透過陶淵明的描述,我們也能夠感受到這個地方的奇幻之處。許多人都對這個地方充滿了嚮往,在得知了陶淵明的描述之後也感到心馳神往,但是卻從來沒有人真正地找到過這個地方。在書中的末尾,對自己的遠房親戚也有這幾句話的描述,由此來增加桃花源的神秘感。

    “南陽劉子驥, 高尚士也, 聞之, 欣然規往。 未果, 尋病終, 後遂無問津者”劉子驥是一個志向高遠的人,聽到這個訊息之後也開始高興地策劃想要去桃花源,可是並沒有什麼結果,最後沒有多久就病逝了,後來再也沒有對桃花源有過詢問的人。

    文章的末尾突然描寫道劉子驥,有可能就說明了這個隱士的最終結局也是失敗的,他並沒有找到桃花源。透過這樣的描寫手法,也更能夠增加桃花源的神秘感。而劉子驥的死因,是否是因為沒有找到桃花源而抱憾而死?

    答案應該是否定的,劉子驥是一個志向高遠的人,也有著理想與抱負,因此他不會做出這樣一件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的事情。況且由於沒有尋找到一個傳說中所存在的地方,而選擇死亡,這是十分不合常理的事情。

  • 3 # 奔跑的老範

    先來回顧一下原文梗概:東晉一漁人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碰到一個景色優美、民風淳樸的聖地桃花源,源中人們自給自足,過得悠然自得,與外界隔絕,不知朝代更替;但他們為其烹羊宰牛,頗為熱情醇厚。漁人出來後,一路上做了標記,以圖後續再來。於是就有了後面的太守遣人尋找而後迷路和南陽劉子驥“未果,尋病終”的結果,以至於“後遂無問津者”。

    從結果來看,太守遣人迷路和劉子驥病終兩個結局意在說明兩個問題,一是桃花源的神秘,二是不可刻意尋找。為什麼?原因也有二,其一,原文中漁人辭去之時,源中人對其叮囑“不足為外人道也”,而漁人出來後呢,又是“處處志之”又是“詣太守”,漁人沒有遵守源中人的告誡,所以太守無功而返。其二,原文提及劉子驥為南陽“高尚士也”,既然高尚,為何還要非去尋找所謂的桃源聖地呢,可見其“高尚”品格有待推敲,作者介紹其高尚,絕非順筆代之,而是有意為之;高尚應是源於內心,而非憑藉桃源而高尚。

    綜述,劉子驥未果尋病終的原因可以這樣解釋:一切美好,應該從錘鍊內心世界開始;珍惜當下,樂觀面對一切,擁有積極而陽光的生活態度,自己的圈子便是桃花源。

    而陶淵明是田園風格文人的代表之一,桃花源自然也是作者的理想聖地,而現實卻又與桃花源大相徑庭。作者寫此文時,心中自然有想逃離現實而又無力的矛盾心理。藉著劉子驥的結局在告訴自己:理想只是理想而已。

  • 4 # 麓風軒

    一、先來看《桃花源記》結尾:

    《桃花源記》是東晉文學家陶淵明的代表作,講述武陵漁人誤入世外桃源的故事,透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現實生活不滿。該文結尾說:

    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二、創作背景:

    《桃花源記》創作之時,作者陶淵明對當時劉裕政權非常不滿,加深了對現實社會的憎恨,但他無法改變、也不願干預這種現狀,只好藉助創作來抒寫情懷,塑造了一個與汙濁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寄託自己的政治理想與美好情趣。

    三、從文學角度來解讀《桃花源記》,以劉子驥病終結尾,有四大用意:

    1、用意之一:作者暗示洩露天機,將遭報應

    因為《桃花源記》是虛構的,在現實當中是不可能存在的,為了"圓謊“,作者在文中寫了裡面的人的話:”不足為外人道也“。而南陽劉子驥欣然前往,最後回來就病逝了,似乎與此事有關,作者暗示洩露天機,將遭報應,這是作者的時代侷限性所決定的。

    2、用意之二:斷了後人去探尋迷津的可能

    作者明白這是虛構的故事,只是作者心中的“桃花源”,現實中並沒有這樣的“水雲間”,為了不讓後人再耗費精力去探尋迷津,透過“太守遣人往”和“劉子驥病逝”來說明,現實中是找不到所謂的世外桃源的,不必要做無謂的犧牲。

    3、用意之三:留下懸念,增添神秘色彩,讓人讀了更覺意味無窮

    作者塑造了一個世外桃源,讀者自然都很嚮往,都想揭開謎底,一睹究竟。但是作者結尾留下曲筆,留下懸念,增添了作品的神秘色彩,讓人讀了更覺撲朔迷離,更覺意味無窮。

    4、用意之四:當然,陶淵明還在文中有借名人(劉子驥南陽)造勢的用意在其中。

    所以說,《桃花源記》的結尾,作者用意確實高明!

    對於這一點,我個人的觀點是——“規”字,既可以解釋為“計劃”,也可以解釋為“效仿”,個人認為“劉子驥效仿太守又去找了一遍”的解釋更加合理的,而且付諸行動和沒有付諸行動,程度上是不一樣的,如果只是想法,則寫在結尾意義不大。

  • 5 # 沫沫美文隨筆

    首先我們從《桃花源記》創作背景來看: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六月,劉裕廢晉恭帝為零陵王,次年,劉裕採取陰謀手段,用毒酒殺害了晉恭帝。面對這種現狀,他無法改變、也不願干預,只好藉助創作來抒寫情懷,以寄託自己的政治理想與美好情趣。

    細緻來說,陶淵明(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筆下的桃花源,虛構了這樣一種理想社會:這裡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風俗淳樸;這裡沒有壓迫,沒有戰亂,社會平等,和平安寧。這理想側面反映了廣大人民的反對剝削壓迫、反對戰爭的願望,也是對當時社會黑暗現實的批判。

    其次作者借用小說筆法,以一個捕漁人的經歷為線索展開故事。文章開端先以美好閒靜、“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桃花林作為鋪墊,引出一個質樸自然化的世界,在這裡,沒有沽名釣譽、勾心鬥角,有的只是和平友善、淡泊寧靜。造成如此局面的原因作者雖沒明說,但從“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一句中已隱約透露了訊息。作者用虛化的世外桃源,把我們從現實世界引入到迷離惝恍的桃花源。而“不足為外人道也”及漁人返尋未至,讓我們從這朦朧飄忽的世外桃源不得不退回到現實世界,但心中依舊充滿了對它的依戀。

    最後作者文末寫南陽劉子驥規往未果而尋病終,側面體現出了這種世界在階級社會中只能是一種空想,是不可能實現的,同時與文中“不足為外人道也”形成襯托,使文有餘而意不窮。

  • 6 # 濤哥剪輯坊

    桃花源記其實還有後續的,留給我們一個文學想象的留白,大多人的意願上還是希望它存在的。

    現在有幾種說法:

    1.一般認為,位於湖南省常德市桃源縣境內的桃花源為陶淵明所記之桃花源。

    如1931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桃花源”“桃源山”條即持此說。桃源縣一帶舊屬荊州。陶淵明的曾祖父陶侃為刺史時管轄過那裡,他由此很可能從小就知道那裡有一個美麗的去處。桃花源現在是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十大風景名勝區之一,國家森林公園,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2.有人提出,桃花源極有可能在安徽省古徽州(今黃山市)黟縣。

    理由是:陶淵明家居柴桑,後又為彭澤令,此二處距黟縣僅一二百里,喜作“撫劍獨行遊”的陶淵明不會不遊黟縣這一帶令梁武帝傾倒的大好山水。黟縣有一座武陵嶺,並有武陵村。據明《徽州府志》載, 陶淵明曾直稱君人為“武陵人”。這些都恰好應《桃花源記》中“武陵人”之說,黟縣還有一塊91平方公里的小盆地,歷代文人稱之“舊秦村”“桃花源”。其地理環境酷似桃花源。外人進入須沿一條名為章水的溪流到漁亭,絕壁下有桃源洞,過洞即見盆地“豁然開朗”之景象。另外,桃源洞一帶至今仍有陶氏後裔居住。不久前發現的《陶氏宗譜》證明他們的始祖是陶淵明裔孫陶庚四。

    3.《桃花源記》不是“烏托邦”空想,而是實指三國兩晉時武陵(五溪)蠻之後而興起的一個沒有王化的社會自然群體——“莫徭”。

    南方雪峰山脈的中段,即以今湖南省新化縣。安化縣為中心的周邊地區的深山幽谷中,確曾出現過一個“沒有君主、沒有剝削、不負擔任何徭賦”的部分南蠻、荊吳人、百越人和逃亡入蠻的漢人相互融合而結成的一個社會群體一“莫徭”。

    (摘自《古“桃花源"新考))

    4.有的學者認為,被花源“並傳者高要實地居住在式陵地區的苗族社會幻想的再創造,而是切切實實居住在武陵地區的苗族社會的寫真”。(《桃花源究竟在哪裡?》)其依據是,東晉文人劉敬叔在《異苑》中記述:“元嘉初,武陵人射鹿,逐入石穴,才容人。其人入穴,見其旁有梯,因上梯,豁然開朗,桑果蔚然。”現武陵地區的苗族人民素有對桃花的崇拜,以及見客人“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的習俗。再據《苗族簡史)介紹,武陵地區的苗族人民早在晉朝前,就呈現出了“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桃花源詩》的社會景象。

    對於是否存在,仍在繼續考證,所以我們就當它存在即合理吧,留給自己一個美好的想象吧。

  • 7 # 夕陽天史

    表明桃花源只是作者和想象中的美好生活環境,而現實中不存在一方面是增加文章的真實性,透過一個真實世界的人來尋找桃花源,把它放置在一個真實的背景之下。二是更加增添了桃花源的神秘色彩,尋而不見,讓人神往,

  • 8 # 讀書燈下

    也就是說,寫到漁人沿途做好記號,回來給太守彙報,太守派人跟漁人一起前往尋找,卻找不到他此前所作的記號,從此再也找不到去桃花源的路。

    在這裡結束,情節就已經很完整了,那為什麼後面還要加一個劉子驥的故事作尾巴?

    且看《桃花源記》最後一段: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先看看,劉子驥是何人也?劉子驥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並且是跟陶淵明是同時代的人。而桃花源這個世界,從前文看起來更像是作者虛構出來的地方。而在這最後一段,他加上了一個有史可考的真實人物,這就讓整個故事顯得亦真亦幻,讓人摸不清到底是真是假,也讓桃花源的存在顯得更加真實。我認為,這是其一。

    其二,前文漁人帶著太守的人去,結果是並沒有找到桃花源。但從漁人回來就對太守全盤托出、且跟著太守的人去了一趟推測,桃花源的故事一定會在當時的民間有所流傳。這樣一來,桃花源一定會引起不少人的嚮往,從而前往找尋的。

    作者最後在這裡用一個劉子驥作代表,也就是說太守找不到,高士如劉子驥也找不到,桃花源的世界仍然不會受到世俗的叨擾。

    其三,陶淵明最後寫“後遂無人問津”。在劉子驥的時候,還有高尚人士去找尋桃花源,而在他未找到而病死之後,桃花源卻是再也沒人問津了。從這裡,其實可以看出作者透露出的一種悲哀。

    這樣一處桃花源,遠離一切黑暗紛爭,沒有階級,沒有剝削,沒有朝代更迭,不染塵世,自給自足,人人自得其樂,其實是一種非常美好的嚮往之地。但從此以後,人們卻連探尋這樣一處美好的願望都沒有了。

    不相信,不向往,不再追尋,這難道不是最可悲的事情嗎?

  • 9 # 梅鶴讀書

    《桃花源記》中,前邊都是鋪墊,以劉子驥病終結尾,就是為了引出最後那一句“後遂無問津者”,這裡面飽含陶淵明的悲慨。要明白這些,就要從陶淵明寫這篇文章說起。

    1、是什麼原因觸發了陶淵明

    《桃花源記》不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是陶淵明假想的。在魏晉時代,無論是曹氏篡漢,還是司馬氏篡魏,或者是西晉初年的八王之亂等等,戰亂頻發,被殺的人不計其數。當然,這其中也包括許多大家熟知的文化名人,比如嵇康、陸機、陸雲、潘岳、張華等。因此,那時就民間有一些人集合到一起,建一座塢堡,大家自己保衛自己。因此,陶淵明假想到了桃花源,他希望有那樣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

    2、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

    《桃花源記》裡,桃花源的人從秦朝的時候就開始在這裡避難了,“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他們都不知道後來有漢朝,更不用說魏晉這樣戰亂的時代了。那裡真的是一個和平、寧靜、與世無爭的地方。有人去過嗎?陶淵明說有個漁夫去過,而且還在路上做了很多的記號,就是為了下次去的時候能找到這條路。結果,漁夫再去的時候,記號都找不到了,他也再到不了那個桃花源了。

    如果文章到這兒就結束了,那純粹就是為了講個故事。但陶淵明不是,所以劉子驥就登場了。

    3、陶淵明的悲哀與失望

    原文說“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說明劉子驥是一個有理想的人。他聽到了這個故事就去尋找桃花源,但是最終也沒有找到那個理想中的好地方。就這樣劉子驥病亡了,後面引出了陶淵明最悲哀的一句話“後遂無問津者”。他說,這以後就連一個要找桃花源的人都沒有了。以前的人有理想,要追求一個美好的地方,只是沒有找到,後面的人根本就沒有追求的理想,這簡直連希望都看不到了。所以,陶淵明對當時很失望,選擇了歸隱。

    綜上所述,《桃花源記》最後寫劉子驥病終,就是為了引出作者的悲哀與失望,也證明他不是為了講個好聽的故事。

  • 10 # 吳婉絢

    回答這個問題前,絮絮先帶大家回顧一下《桃花源記》的末尾兩段: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從原文來看,截止至太守遣人跟著那名漁人前去尋找桃花源卻迷了路處,確實已經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完整的結尾了。但為什麼作者還偏偏要提起南陽劉子驥呢?

    從起源到背景大起底

    我們還得從這個故事的開頭說起:這個故事以晉太元中為背景,講述了一個捕魚人誤闖桃花源,並機緣巧合見識了一個美好平和的方外世界。

    晉太元年間,前秦勢力對東晉政權虎視眈眈。一時間,東晉兵荒馬亂。戰亂之下,百姓生活自然是動盪不安。直到太元八年,東晉在淝水之戰取得全面勝利,這才給晉王朝換來了存活的機會。然而外亂平了,內政又不穩了,如此一來,贏了戰爭後的東晉王朝又陷入一派動亂中。

    值得注意的是,《桃花源記》的創作背景又與其中的故事背景有所不同。《桃花源記》大約創作於永初二年。在此之前一年,劉裕劉裕廢黜晉恭帝,建立宋朝。

    可以說,整部《桃花源記》除了桃花源,其餘從裡到外,在作者陶淵明看來都是一派烏煙瘴氣。在現實的汙濁黑暗襯托下,桃花源越發顯得美好、引人入勝。

    太守與劉子驥雙線並下

    聽了漁人敘述,太守隨即遣人隨行尋找桃花源。太守一行人代表了官僚階級對桃花源的興趣,就如同惡狼看見美味的肉一般。其心不誠,也不乾淨,所以即使跟著標記也再尋不得桃花源入口。故事到這裡,本來應該結束了。

    可偏偏陶淵明又引入了一個新人:劉子驥。並對他進行了簡單解釋:高尚士也。

    這一引入為從側面桃花源更添了一分美好:不僅官僚富貴人家嚮往桃花源,品德高尚的人也同樣嚮往桃花源。

    同時也為桃花源添了一分神秘:因為縱使像劉子驥這樣高尚的人物也沒能找到桃花源的入口。

    尋病終,後遂無人問津

    文末提到劉子驥最終因病去世了。“因病去世”加在這裡不免有種因尋不到桃花源鬱鬱寡歡的意味,劉子驥對桃花源的嚮往可見一斑,如此一來就進一步烘托出了桃花源的美好。

    桃花源是否真的存在至今無人知曉,世人更偏向於認為是陶公編造出來的一個幻想中的世界,因為除了這篇《桃花源記》再沒有其他文字記載桃花源了。

    所以陶公從小說的角度在文末自圓了說法:為什麼後來除了這篇《桃花源記》外再無他人提起桃花源呢?因為劉子驥病逝後,無人問津了。就這樣,桃花源因短短一句看似多餘的結尾變得更加撲所迷離。

    (圖源網路)

    解鎖更多歷史趣談&偉人事蹟,與你一起趣讀詩書,遊走於國風|文史|時評間~

  • 11 # 筱說歷史666

    1500多年前,一個普通的日子,一個平凡但又不凡的詩人——陶淵明,眼見得朝廷偏安江南,民不聊生,干戈擾攘,腦海裡不由浮現出一片清平世界,從此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建起了除那位幸運的漁人外,誰也無緣進入的令人生出無窮嚮往的烏托邦——世外桃園。

    的確,除了漁人,即使那位南陽高士劉子驥也不例外。

    雖然漁人答應過農人們關於“此中不足為外人道也”的囑咐,但他依然掩不住內心的好奇,還是留了個心眼,在經過的每一個地方都留下了記號,他還期望著能再回來,帶著父母和妻兒老小,或者親朋好友。結果很遺憾,當然也在意料之中,畢竟那片桃源只在他曾經的夢中,雖然依然唇齒留香。他按照做好的標記,可不知不覺,就走迷了。

    劉子驥信漁人的話,但他不信居然循著標記也找不到那段曾經。

    於是,這位史書有載的、喜歡獵奇的高士,帶著滿腔的嚮往與自信,帶著漁人留下的資訊,駕一葉扁舟向那片桃源仙境駛去,起初見到的景色與漁人無異,他尋覓著那個神秘的洞口,奇怪,洞倒是不少,但沒有一個通往神奇異域的洞口,充其量只是一些被溪水被大風吹成的坑,有的較深一些,但再往裡看,只是一個深坑而已,全無別有洞天。

    劉子驥不信,還是繼續,但沿著小溪前行,慢慢開闊起來,那是一片湖,浩淼無邊的湖。

    他知道,尋覓之旅也就到此為止了。

    他腦海中浮現著探險路上看到的那一個個洞,唯恐漏掉哪怕一點點的蛛絲螞跡,心想:沒有破綻,也沒有遺漏啊,怎的如此奇怪?

    於是,他又溯溪而上,他走得更慢,看得更細,瞪大了眼睛,不放大哪怕一絲一毫的疑問。短短的溪,因為他的細緻,成了長長的水路,兩岸有綠樹花草,也有蟲躍鳥鳴,縱然比不得桃源境,但算得上風光無限了。

    事情就這樣奇怪,當心裡有了念想,就像灑下一粒種子,硬要生根發芽,硬要破土而出。

    劉子驥就是這樣,他無心賞花,無心觀水,甚至夕陽下的金鯉躍水也引不起他的興趣,他的心中只有那個奇異的洞口。其實,何止洞口,便那桃花林也沒見著,有的只是普通的花樹。

    他從頭走到尾,無一絲髮現。又從尾探到頭,還是沒有什麼新發現。最終,他失望了,他又去找過那位打魚人,漁人也是一臉茫然。

    何止劉子驥,好多相識的不相識的都來他家探問,吃著他帶回的山珍野蔬,聽他講述那片化外土地上的神秘故事。一波又一波地去探尋,也一波又一波地失望而歸。

    天機不可洩漏。

    漁人不曾信守“不足為外人道也”的承諾,仙境也就成了海市蜃樓,也就再不能走進現實之中。

    劉子驥很失望,他一生好入名山遊,居然無緣得見此仙境,倒是那位漁人,見了,而且在那裡有了一段令人豔羨的體驗,他有些不甘。

    終於,他不再追尋,他知道,世間都是緣,當緣來的時候,花好月圓,千里逢迎;當無緣的時候,惡風苦雨,對面不識。

    當很多人認為漁人說謊的時候,劉子驥更堅定了他的想法,漁人不會說謊,他的講述全都是真實的,這世間肯定有這樣一片天地:

    百姓相安無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噢,最後一句,“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對,不相往來,突然之間,劉子驥悟出了什麼,他不再糾結,但也不再抱有希望。

    不久,他走了,帶著對世外桃源的滿腹嚮往,雖然他明知無緣得見。但依然,充滿遺憾。

    畢竟,知道是回事,能坦然面對又是一回事。

  • 12 # 歪史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大家都很熟悉,裡面描寫了一個如同仙境的畫面,這樣的環境人人嚮往,後人不禁好奇,陶淵明描寫的這個仙境是不是真的存在?

    對於桃花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國學大師陳寅恪曾經認為陶淵明的筆下描寫的是五胡時代結塢自保的晉人。他們在強敵之前一邊抵禦強敵,一邊親手打造自己的桃源仙境。

    陶淵明生活的東晉已經是士族專權的巔峰時期,各大家族之間都為了權力爾虞我詐,而陶淵明出生陶氏,也是一個大族,厭煩權斗的他不為五斗米折腰,掛印封金,辭官歸隱,開創了田園詩派。

    田園是他嚮往的生活地方,而桃花源的生活場景完全是一副田園風光,正是陶淵明透過他幻想描繪出一副令人心曠神怡的仙境,令人如同身臨其境。

    但是這個仙境是作者虛構的,不可能存在,只能假託他人偶遇誤入仙境,這個仙境用這個人的眼睛證明他確實存在,巧妙的這個人不僅患病身亡,所以秘密便無人知曉。於是給自己編撰的故事一個圓滿的結尾。

    這個手法不給讀者留下任何懸念,而且首尾呼應,一氣呵成,猛然驚醒,好似黃粱一夢,從武陵人入手到劉子驥病逝渾然天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養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