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潼小漫

    隨緣看到

    我想說說我自己2019年失敗的幾個原因,覆盤的過程中也希望可以幫到你。

  • 2 # 慕容琳雨

    我當時是從計算機跨考法律,專業課就沒複習好,導致最後與研究生擦肩而過。

    跨專業考研

    這使我覺得的第一個原因,不得否認跨考是會有限制的,對時間、專業課有了更高的要求。而有很多同學只是盲目的聽從別人或者家長的建議,就選擇了一個專業,這樣並沒有真的努力,也導致了最後的失敗。

    複習惰性

    複習考研是一個很枯燥很漫長的過程,很多人在此期間就會產生惰性,有的會說,還有這麼久呢,明天再看吧。有的會說這隻有50個單詞了,明天再背吧。有的確是在教室裡,手裡拿著複習書,手機也放在一旁,可是很少有人真的做到不玩手機認真複習,往往大多數同學看著看著就拿著手機刷微博、聊QQ、看動態去了,到最後才發現自己已經虛度了一上午的大好光陰,就這麼一直拖,今日事不能今日畢,總想著還有個明天。這樣長期而往,就什麼都沒做好,什麼都沒複習到位。

    壓力過大

    有很多同學會給自己定一個超級高的目標,例如就是要考北大的中文。。。。定有目標是好事,但是也得量力而行,根據自己的實力定一個符合的目標。不然會給自己造成過大的壓力。每天都在怨念,如果考不上怎麼辦呀,如果。。。怎麼辦呀。

    動力不足

    有的同學可能是我上面說的,根據別人來選擇的考研,沒有抱著那種一定要考上的決心,妹妹都是敷衍了事,考的上就去,考不上就算了,這樣連決心都沒有了,動力就不會有,動力沒了,自然也就複習不好了。

    時間不足

    有的同學準備的比較晚,可能連一邊知識點都沒有過完,這樣準備都沒有準備好,上了戰場肯定是打不贏別人啦。

    假努力

    我覺得這才是一個最最主要的原因。假努力!我覺得我當年都是。也就是我上面講的一樣,是讓別人覺得你很努力,掩耳盜鈴,總是說有個多麼多麼努力的計劃,總是感覺自己做了很多複習,然而你自己知道,你只是看了一頁單詞就開始玩手機,你只是到8點就回去看電視劇,你只是每天6點起床去圖書館又睡了個回籠覺。真的應該問問自己,你做的這些努力是真的努力嗎?不要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建議

    最後幾個小建議吧,給自己也給同樣在考研的你們

    1、計劃表不需要多完美,但是一定要能夠真正的去完成。

    2、考研是為了自己能夠有更多的學習機會,不是為了跟風,不是為了別人。

    3、複習講究效率,不在於你有多少參考資料,而在於這份參考資料的實用性,以及你複習進去了多少。

    4、複習要養成好習慣,該放下手機就不要給自己找藉口,度過這段枯燥的時光,你想怎麼玩都行呀。

    5、專業課真的很重要!真題真的很重要!

    最後希望每一個考研兒都能夠去到自己理想的學校!加油!

  • 3 # 俄語邦自媒體

    和考研一樣,無論幹什麼事失敗的原因都是差不多的,這裡我主要歸結為以下3點:效率、方法、毅力

    效率

    有一個很錯誤的概念:只要我複習的時間越長,準備的就能越充分

    不是這樣的,效率指工作產出和投入比,也就是取得成果和投入的時間、金錢、精力的比例。如果你一天8小時呆在圖書館學習,但是總不能集中精神,個一小時就看會手機,一拿起手機就放不下,那你的學習效率其實特別低。學習過程被打斷會大致無意識的重複學習。如果你能保持高效率地學習,也就是說有效時長每天6-8小時,那你不成功,誰能成功呢?

    方法

    備研其實很講究方法,也就是把握重點,學會分析歷年真題和目標院校的考察範圍。這裡要求你利用各種手頭資源,不管是參考別人的考研經驗、詢問學姐學長、閱覽目標院校官網、分析真題等等,你要自己總結潛在考點。學習要是沒有方法,盲目的複習只會讓你身心俱疲。

    毅力

    考研是你一個人的戰爭,誰也幫不了你,可能也很少有人能理解你的壓力和辛苦。毅力可以一直讓你續航,堅持到考研的那一天。我看過太多人把握我那一屆很多人想著考研但是中途放棄,最後考場上也有好幾個缺考的,那他們自己打敗了自己,放棄了這個搏一搏的機會,其實蠻可惜的。也浪費了時間金錢,可能還影響了秋招,實在不划算。

    綜上,我認為找到學習方法,保持較高效率,堅持下去,同時學會減壓,那你肯定能穩穩地上岸。記得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哦,讓你一天都精神滿滿的。

  • 4 # 旗陽線上

    失敗原因在考研大軍,太大了!2019年參加考研的人數280萬左右,全國高校錄取的計劃才不到80萬。2020年考研大軍雪球越滾越大,估計考研大軍突破320萬沒有問題。

  • 5 # 小李子雷彘穼

    我是小李,一名在讀研究生,我談一下我的看法!

    我認為失利的原因有……

    第一,考研收集資訊不對稱

    考研前沒有沒有做好考研的前期準備工作,如考研需要多久開始,需要用什麼資料,需要聯絡什麼人,複試沒有提前聯絡導師,自己閉門造車,雙耳不聞窗外事!

    第二,坐這山望那山

    自己考研階段,見到別人找工作,自己心動自己也去找工作,找到工作後,考研就當練手了,不認真對待了!

    第三,不會有效利用時間

    複習中,抓不住重點,效率比較低,知識點非常多,沒有規劃,盲目學習,一把抓,抓不住考試的方向!

    第四,經不起誘惑

    朋友聚餐,女朋友約會,手機遊戲,社團活動,生日party等,只要別人叫你你總是隨叫隨到,把學習當耳旁風!

    第五,考前綜合焦慮症

    這是大部分人面臨的共同問題,自己學的非常好,但是一遇到考試大腦短路一片空白,什麼都不會,越急越不會!

    第六,沒有利用好真題

    考研真題比任何預測題都管用,一味的只做預測題,不去研究真題的風格與題型,考試時力不從心!

    第七,一味買書增加壓力

    各大機構的預測題,考前預測題,知識點非常非常的多,什麼都買,什麼都沒做完,沒去研究,深究,自己壓力越來越大,最後,崩潰!

    第八,初試考完大解放

    初試考完,認為任務完成了,殊不知還有複試,複試專業課不亞於初試專業課難度,考完過於放鬆,過年無心學習,年後沒時間複習,導致複試失利!

    總之,考研失利的原因很多,但是這些不利的原因都可以透過自己解除,考研自在心中,你做到了你就成功了!

  • 6 # 小松鼠玩具

    在這裡我就不探討考研失利的原因了,我想從考研的目的出發,說幾句自己不成熟的觀點,考研之前一定要先搞清楚自己考研的目的是幹啥。1. 為了逃避工作而考研。因為常年在學校裡,很少有接觸社會的機會,所以大學畢業時還停留在校園那種美麗的圖畫之中,不想去接觸社會,想更久地留在校園裡,這種想法也比較普遍,但工作只是遲早的事。

    2. 因為找不到好工作而考研。有些人並不是不想工作,而是找不到好的工作,特別是現在就業環境那麼惡劣,就業壓力那麼大,選擇考研不失為一種好的緩解方法,但是,讀研之後仍然要面臨就業,所以,如無必要,不必浪費時間。

    3. 只為追求高學歷而考研。有些人似乎有攀比之心,或者說喜歡高學歷,雖然出發點比較單純,但是實無必要,要學歷並不一定是高能力,如果不是為了獲得更高的學識,不是想要去搞研究,不讀也是可以考慮的。

    5. 純粹不知道為什麼而考研。這種人是盲目的,是國家教育的失敗,這樣的人大量的存在,而且各種考研的人多多少少都會有些茫然、盲目、盲從,這是教育制度的問題,不是大家的問題,不過大家最好還是能夠更好的認識認識自己,看自己到底需要什麼,然後再做決定,不要白白浪費了時間最後發現不是自己想要的。

  • 7 # 學途小貼士

    我總結下考研可能失敗的原因吧,當然不一定是8個,考研整個過程是分為全國統一考試的初試和複試兩個階段,那我分別來闡述。

    初試篇

    對於初試來講,失敗就是沒能進入目標院校的複試線,那這就有很多種原因造成。

    一、沒有正確選擇學校

    我們知道,考研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就是目標院校的選擇了,我們一般選擇學校的檔次是根據我們自身的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的瞭解,根據報考目標院校的專業難易程度,競爭激烈程度,一般的錄取人數做出的選擇,很多情況下,我們就是沒有把握好以上選擇學校時候的一些關鍵因素,造成落榜了,名落孫山沒能進入目標院校的複試。

    二、複習效果不理想

    很多時候,我們報考的學校競爭並沒有多激烈,只要是正常發揮都有可能考上,那就是成績沒不高,結果讓人大跌眼鏡,主要是沒有做好自己的複習規劃,可能是自己學習某門課程的方法有問題造成的結果,建議有時候不能很好的掌握一門功課的學習方法的時候,可以看一下培訓機構的影片,說實話,他們的解題技巧和方式絕對是可以借鑑的,還有考研的成績是不能偏科的,你每一個科目的分數都要達到相應的值以上才能進入複試,所以在考研複習的時候一定要在每門課上,安排合理的時間,達到滿意的結果。

    複試篇

    複試主要分為筆試和麵試,現在學校對於複試分數佔的比重是越來越大,所以初試只是張入場券,複試更得好好準備,發揮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一、複試筆試成績差

    複試被刷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複試考察的是專業課的基礎以及你個人的其他的綜合素質和你的科研潛力。首先你的筆試專業課基礎一定要很好的掌握,你們專業知識領域基本的定理概念,一定要清晰。如果你的專業成績很低,也是有可能被刷的。

    二、面試專業問題答不上來

    還有在複試的面試環節,這就更重要的,一般面試老師會問你在大學本科接觸的科研方面的專案,比如參加過的一些挑戰杯了,科研實驗了,畢業論文了,會針對這些內容提出他們的很多你專業方面的問題,如果你是一問三不知,那你也危險了,所以你在面試之前,一定要準備好他們可能會問到的問題,並找到自己解決的方案。

    三、其他原因

    其他方面被刷的原因,就比如回答問題不誠實了,不懂裝懂,面試導師最厭惡的就是科研造假,所以問你某些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實事求是,不能撒謊。再比如你的語言表達能力,雖然不要求你妙語連珠,但也不能結結巴巴,要把自己的思想正常流暢的表達出來就可以了。

  • 8 # 總工寧工

    跟大家互相交流溝通就是我最高興和最感到幸福的事情,相識有緣,您能看到我的這段回答就是莫大的緣分,很榮幸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走就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來一起探討一下。

    我認為一般來說只有這麼幾種情況:學習方法有問題、學習時長不夠、資訊收集不全、學習效率不高、學校選擇有問題;總結為兩大類,要不就是學習方法有問題,要不就是學習方向有問題。

    我覺得確定了考研之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學習,是考研最忌諱的事情。在職考研的同學可能因為加班、出差,好不容易週末了睡個懶覺,等有時間在學習吧,等先看完這個球賽等,不能持之以恆,考研很難成功。

    以上的分享是我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只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剛開始的時候決心很堅定,要麼不考,要麼就考一個比較好的學校,因此一開始的目標院校都是比較好的,但是隨著複習的進度,你會覺得難,想降低自己的目標,這都是因為複習不繫統,沒有詳細計劃,亂了陣腳,導致心態崩塌。

  • 9 # 巨微考研英語線上

    在本文的開頭需要澄清一點:在複習過程中,不管用什麼方法,只要認真學過並從中得到了提升,那都不算為無用功,當然,也包括我下文中將要提及的3種學習方式,希望大家可以避免相同類似的問題出現。

    而本文中提及的無用功更多是指某些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的備考學習的「彎路」,是一種「學著學著就跑偏了」的傾向。

    突然之間就能想起來曾今的自己,真的是攪合的宿舍大家都不能安寧,有個室友,總是凌晨12點回宿舍,早上5點開燈洗漱,其實如果可以注意一點,輕手輕腳也未嘗不可,但是【偏偏是太自我為是】,一個人起床,全宿舍遭殃,那個同學學姐現在仍然會回想起來她,所以,就是想告誡大家,無用的事情,真的對自己是一種消耗。

    學姐暫且把那個舍友定位A同學:

    A是我的考研舍友,我們約好每天7點半準時出寢室門去圖書館佔座。

    某一天,A比我早起了一個小時,在寢室看書刷題等我起床洗漱。從那一天起,不安降臨到了我身上,一想到每天A都比我多學習半個小時,便惶惶不可終日。

    幾天後,我為了成為全寢室最早起床的人,給自己定了一個從來沒有嘗試過的鬧鐘。最初幾天還沒有什麼異樣,結果一週後,A的起床時間竟越來越早,與我步步緊逼,兩人竟開始了“比早”大賽”!

    分分鐘鍾讓學姐記起來童年裡的一篇文章,出自魯迅先生兒時的事情:

    「魯迅刻“早”的故事」

      魯迅讀書時,還要幫助家裡做些事,特別是為父親的病經常上當鋪跑藥店。有一次,因多做了些家務,讀書遲到了,受到老師的責備,他就在書桌的右下角用小刀刻了個“早”字,用以鞭策自己。此後,他就再沒有遲到一次。

    但是,這不是適用於每個人,一定要切記!

    這種看似“互相促進”的方式並沒有持續超過半個月,我就宣告了放棄,重新回到了7點半出門的作息。

    為什麼?難道是我放棄了嗎?

    非也,而是在我經歷了幾天「昏昏沉沉、無心學習」之後我才幡然醒悟:備戰考研不是攀比,學習時間和節奏必須自己把握。

    我認為高效學習離不開兩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充足的學習時間和充沛的學習精力,前者決定學習效率的下限,而後者決定學習效率的上限。

    第二個方面:充足的學習時間不是“巴不得一天24小時都在學習”,它應該結合自己的作息和精力情況量體裁衣,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模式。

    現在回想起來,作為一個“貪睡之人”,賽馬般地追求早起對我來說就是實實在在的“無用功”,那段時間裡它既沒有幫助我保持充沛精力,提高學習效率,反而還對生理和心理產生了負面的影響。

    每個考研黨都會編制自己每天的計劃表(任務表)。

    制定計劃無可厚非,不管是在學習還是工作中,能夠有條理地制定計劃並且嚴格執行的人都能夠更好地脫穎而出。

    可是,許多同學顛倒了主次,混淆了輕重:每天一早到圖書館,花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列下了滿當當的“複習計劃”,給自己一種“今天也是充實的一天”的錯覺,到了執行環節,卻拖拖拉拉,消極應對,那麼這些複習表就是典型的無用功。

    在記筆記方面,不少同學已經實現了無紙化複習,一臺平板電腦加一支筆就能完全替代過去十幾本的教材和輔導書。不得不說,蘋果確實把平板電腦的教育功能開發到了極致,以至於學姐在一段時間裡也徹底告別了草稿紙和實體書。

    不同於實體草稿紙,用平板電腦記筆記最大的優勢在於“可修改性”,而這或許也成為了侵佔你複習時間的罪魁禍首。過去,在紙上記筆記,字寫錯、寫歪了或是圖案和表格畫醜了,你可能就任其如此了,畢竟使用塗改液的成本過高還對身體有害;而如今,你只需要輕輕一筆,就能在平板電腦上修改自己的筆記,強迫症的你或許將花費大量的時間在美化筆記這件事上。

    筆記是為思考服務的,而不是思考服務筆記。更重要的是內容,而非形式,形式主義記筆記正是做無用功的體現。

    但是凡事本著兩種看法的人來說:

    有些人還是非常喜歡有紙張的感覺,所以,學姐在這裡也是支援我們可以用筆記進行復習,適用自己的學習方法,才是真正的好方法,所以這裡不拘泥。

    下面是學姐自用的複習表格,建議大家根據自己的時間進行調整。

    越來越多的小夥伴們選擇透過網課學習,而非去線下報班,這是科技發展的趨勢,也是人性的驅使。但是,市面上有大量的考研課程「娛樂性大於學習性」,例如那種“單口相聲”式教學“娛樂性>乾貨”系列,但是前者的課基本99%都是浪費時間!!!

    學姐就以考研英語為例子:

    考研英語的學習真的是慢工出細活。

    (一)基礎複習階段(現在至3月)

    本階段大家要先不要著急,認真篩選你的目標院校?你的專業(本專業或跨考)?你現在的基礎能力?以及你準備一次過,或者名校情結,這些都是需要明確考研考什麼的?

    1.專業課:梳理目標院校的書單,整理目錄框架、思維導圖。

    2.英語:“背單詞”。市面可供選擇的書特別多,避免枯燥乏味,建議搭配網課消化,小編個人習慣“乾貨多、廢話少”的老師。張國靜老師的全程班就挺不錯的,她的課程專門為基礎薄弱的學生研發,適合基礎較差的學生,所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3.政治:肖秀榮1000題,搭配徐濤老師的課程,是最相得益彰,每年肖秀榮主創團隊的硬核度就非常的高,所以緊跟肖大大,考研政治錯不了。

    (二)強化提高階段-3月至8月

    專業課:刷專業課網課+整理筆記(在暑假前一定要完成,切記!!!)

    英語:網課+真題。在刷網課的同時,不要忘記了做真題。張國靜老師的課程建議大家一定認真對待,少走彎路,緊跟張國靜老師的課,讓你考研英語的基礎穩紮穩打。

    專業課:我大致7月份左右的時候,專業課筆記就整理的差不多了,接著就是整理真題,發現自己差的不行,暑假開始就制定了目標背誦,所以專業課一定趕早不趕晚,否則後面複習就來不及了,這是重點。

    英語:暑假就刷真題。建議大家做考研閱讀時,一定要進行精讀!考研考什麼認真思考,閱讀才是得分點,所以千萬不能偷懶。

    政治:1000題+徐濤網課(就夠了,主要跟著肖秀榮,肖大大4套卷是重點,但是20年有些翻車,所以還是要慎重的。)

    (三)重點突破階段--9月至10月

    專業課:關注目標院校導師論文+真題+背誦(如果有目標院校的學姐/學長,滿分!)

    英語:二刷真題啦!暑假因為精讀了閱讀,所以二刷的時候就光買了真題,一個字“刷”,刷真題就對了,至於考研考什麼,就認真對待自己每一次的卷子。

    政治:專題背誦+事實+緊跟肖大大(不多說~)

    (四)衝刺模考階段--11月至12月

    專業課:梳理難點+整理之前做過的筆記+回顧真題(關注目標院校動態,記住了!)

    英語課:張國靜老師的押題班了,一定要跟,因為張國靜老師押題超準的!(這個時候押真題的階段,考研大佬的押題思考考研考什麼,千萬“別背模板”說的就是考研英語作文,作文一定要自己總結。)

    ①找幾篇有代表性的押題的作文,認真分析,想一想考研考什麼,然後把形容詞找出來,然後替換高階詞,並記錄高階詞,這一步至關重要;

    ②把文中的簡單句挖出來,並替換成長難句,然後把句子出來。這兩步做好了,你英語作文一定沒問題,別慌!

    政治:時政+肖大大4套卷/8套卷

    所以,學姐想說的就是不要抱著樂呵呵的心態去看網課,認認真真地對待才能取得好成績,很多同事樂呵呵地上著網課,在圖書館一看就能看一天,甚至某些特別有意思的課程還能看上兩三遍——到頭來,段子學到了不少,題目一道也做不出。

    在考研複習中,學習消化是最重要的過程,再好的課程不過是輔助手段,講課導師再幽默、再優秀,如果你不在課下自行記憶和練習,那這些知識永遠只是導師的,而不是你自己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昂科拉和創酷哪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