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Mr亮的Vlog
-
2 # 小強陝西特產
牛吃草後口吐白沫是 反芻動物採食一般比較匆忙,特別是粗飼料,大部分未經充分咀嚼就吞嚥進入瘤胃,經過瘤胃浸泡和軟化一段時間後,食物經逆嘔重新回到口腔,經過再咀嚼,再次混入唾液並再吞嚥進入瘤胃的過程。牛瘤胃的容積為100~300升,約佔四部分胃的80%。
擴充套件資料:
牛吃完草料後或臥地休息時,人們會看到牛嘴不停地咀嚼成食團,重新吞嚥下去,每次約需1~2分鐘,每天大約需要6~8小時進行反芻,能使大量飼草變細、變軟,較快地透過瘤胃到後面的消化道中去,這樣使牛能採食更多的草料。
牛反芻通常於停止採食後30~60分鐘開始,牛犢約21~30天出現反芻。肉牛的反芻時間在夜晚,一晝夜用於反芻的時間為7~8小時,一般冬季70%、夏季54%的,一晝夜反芻10~15次。
黃牛每次反芻所需時間為24~36分鐘,肉牛為40~60分鐘。普通牛1個草團在口腔中平均咀嚼48次,肉牛為30~60次。採食粗硬的秸稈、冬季枯黃的牧草多,咀嚼次數也相應增加。
當牛患病、過度疲勞和受到外來強刺激時,都可引起反芻行為減弱或完全停止,反芻一旦停止,食物滯留在瘤胃內,往往由於發酵所產生的氣體排不出去,而引起瘤胃膨脹
-
3 # 許十三阿拉
以我家養了六年牛的經驗,牛不是不愛吃草,多是在倒嚼(反芻),倒嚼的過程中嘴巴會有白沫出現。
牛的倒嚼(反芻)常識:
牛的反芻約在採食後20~30分鐘開始。
成年牛每天反芻6~10次,每次持續40~50分鐘,平均每天用在反芻上的時間約6~8小時。
犢牛出生後21天出現反芻,幼畜日反芻約達16次。
反芻可以排出消化過程中瘤胃產生的氣體,但主要是透過噯氣排出,牛平均每小時噯氣17~20次。
反芻可使瘤胃內容物磨碎,促使60~70%纖維素得到發酵分解。
經反芻嚥下的食物,在網胃中停留25~30秒,反芻後10~15分鐘食物進入皺胃及腸道。
液體12秒鐘即可進入網胃,3~7分鐘出現在皺胃。
皺胃的酸性,胃液在餵食後5~6分鐘即可開始分泌。
-
4 # 東塅茂哥
這種情況可能是牛吃了不乾淨的食物,或者是患了病了,因該及時找獸醫治療,另外預防。⑴在春季每35-40天進行一次驅蟲;⑵凡是發現異常應及早診治,以免耽誤治療時機,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
5 # 雨中賓士
牛的消化分兩個階段。首先咀嚼原料吞入胃中,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將半消化的食物反芻再次咀嚼。牛的胃分為四個胃室,分別為瘤胃,網胃,重瓣胃和皺胃。前兩個胃室將食物和膽汁混合。特別是使用共生細菌將纖維素分解為葡萄糖。進一步分解纖維,然後重新吞嚥。經過瘤胃到重瓣胃進行脫水。最後送入小腸進行吸收。
以前我們村裡喂牛的多,尤其到了夏天,牛棚裡熱養牛的農戶怕牛熱出毛病,白天要是不讓留下地的幹活的話,都會把它栓到外面的大樹的樹蔭下面。讓牛乘涼。那些牛呢,老是有事沒事的嘴裡吐著白沫,咀嚼的什麼?一開始以為牛吃草料呢,一看旁邊啥都沒有。就是在那裡嚼啊嚼的,口吐的白沫,看著挺噁心的。到大了才知道那是牛的反芻。
-
6 # 實話鐵觀音
我小時候養過牛,牛的胃口實在好,胃的消化能力極強。不但不容易生病,解毒,抗毒能力強,吃到毒草也沒啥事,算是比較好養的家畜。要是兔子,吃到一根毒草恐怕就死了,小時候拔草喂兔子,奶奶還要專門挑一遍,把有毒性的草揀去。羊也相當難養,經常吃太飽,或者吃到毒草,消化不良,閩南人稱為“膨風”,幾乎沒得救,很容易就死了。小時候,四叔家有養一群羊,經常因膨風而死,羊死了經常請我們小孩子吃羊肉,於是心裡有點“幸災樂禍”,不時有點盼望經常有死羊,這究竟是什麼心態!
講一個多年以前的小故事,冬天,山上沒什麼草,就給牛喝點地瓜乾的湯水,吃點竹筍,再綁在綠竹樹林旁邊,吃了太多竹葉子,結果“食物中毒了”,無法反芻,口吐白沫,臥地不起,低聲喊叫。換做是羊,早就死了。妹妹一看,早就明白啥回事了,不是胃酸多,而是竹葉鹼性太強,導致積食“膨風”了。於是到田裡撈幾條活泥鰍回來,灌倒牛肚子裡,結果一陣子就好了。現在老家早就不養耕牛了,田裡也沒有泥鰍了,都改成旱地種菜或者茶園了。這件事我一直記憶猶新,我是農業大學的畢學生,竟然還不如小學生妹妹。
有些民間偏方更勝書本和醫術,小時候小雞小鴨經常被小孩子踩到,大人們拿一個盆子蓋住受傷的小動物,敲幾下,那小動物馬上恢復神氣。感覺好神奇,不知道究竟是有什麼科學道理。不知農村的朋友們小時候是不是也這樣幹過?
-
7 # 重慶山炮
你說的症狀就是牛胃反酸,牛翻胃吐草是一種慢性病,多發生於老弱牛,主要是因為日常管理不當、精料過多、飼料黴變、過飲冷水、夜露風霜等使患牛脾胃受寒或脾胃虛弱所致。患牛精神不振,低頭耷耳,被毛逆立,無光澤,食慾下降,反芻減少,日漸消瘦,口流清涎,鼻眼浮腫,出現吐草,有的採食後隨即吐沫,有的邊採食邊吐沫,後還會繼續採食,吐出的沫多呈泡狀。
牛胃酸吐沫的防治應先改善飼養管理,合理搭配與供給飼料,保持飼料中粗精比例平衡,不能大量飼餵精料,不能飼餵黴變、冰凍飼料,保證充足的清潔飲水,冬季最好飲溫水。同時注意牛舍衛生,勤打掃、勤消毒,保持牛舍溫度冬暖夏涼,通風良好。患牛可喂服一些健脾健胃的散劑,例如山楂健胃散、陳皮健胃散等,同時可喂服活菌製劑為其補充胃腸有益微生物群,亦可注射複合維生素B注射液增強消化功能。
-
8 # Gu辜辜
牛吃草後口吐白沫是 反芻動物採食一般比較匆忙,特別是粗飼料,大部分未經充分咀嚼就吞嚥進入瘤胃,經過瘤胃浸泡和軟化一段時間後,食物經逆嘔重新回到口腔,經過再咀嚼,再次混入唾液並再吞嚥進入瘤胃的過程。牛瘤胃的容積為100~300升,約佔四部分胃的80%。
擴充套件資料:
牛吃完草料後或臥地休息時,人們會看到牛嘴不停地咀嚼成食團,重新吞嚥下去,每次約需1~2分鐘,每天大約需要6~8小時進行反芻,能使大量飼草變細、變軟,較快地透過瘤胃到後面的消化道中去,這樣使牛能採食更多的草料。
牛反芻通常於停止採食後30~60分鐘開始,牛犢約21~30天出現反芻。肉牛的反芻時間在夜晚,一晝夜用於反芻的時間為7~8小時,一般冬季70%、夏季54%的,一晝夜反芻10~15次。
黃牛每次反芻所需時間為24~36分鐘,肉牛為40~60分鐘。普通牛1個草團在口腔中平均咀嚼48次,肉牛為30~60次。採食粗硬的秸稈、冬季枯黃的牧草多,咀嚼次數也相應增加。
當牛患病、過度疲勞和受到外來強刺激時,都可引起反芻行為減弱或完全停止,反芻一旦停止,食物滯留在瘤胃內,往往由於發酵所產生的氣體排不出去,而引起瘤胃膨脹
回覆列表
你好我是翰林山鄉
牛吃草後口吐白沫,是不是胃產生酸了?
首先:這個狀況考慮為胃酸過多,
也就是青貯飼料、能量飼料等酸性大的飼料喂多了,而又沒有新增緩衝劑
牛若真正中毒後極少能進行反芻,一般多直介面吐白沫與出現神經症狀
建議適當減少青貯飼料、能量飼料等酸性較大的飼料喂量,可等患牛正常後再逐漸恢復到正常喂量,同時需要根據飼料酸性合理新增緩衝劑,例如碳酸氫鈉
若患牛長時間未能得到有效治療,已經開始大量流酸水或出現其他酸中毒現象時,可每天給患牛灌服150~200克碳酸氫鈉,有條件的情況下最好靜脈注射碳酸氫鈉注射液
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