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保定鄉愁
-
2 # 杜陵閒人
之所以古代勞動人民選擇製造複雜的青磚!而不使用紅磚!我想出一個道理不知道對不對啊!
古代君王的宮殿都是紅牆金瓦或綠瓦!也就是說這個紅色不是一般老百姓敢享用的!
(故宮的輝煌在中國建築史上絕無僅有)
(權勢傾朝的和珅,他的家也只是青磚紅柱)就像皇帝專屬的“黃色”一樣!
為了顯示帝王天下獨孤的地位,很多皇帝使用的物品或居所及衣服飾品,都是“蠍子粑粑獨一份”!例如!太和殿的屋頂上是十隻神獸(別的宮殿最多九隻)!九龍壁上的九龍也是隻皇帝專享!始皇帝的冕旒冠是十三穿垂珠!皇上使用的瓷器是“官窯”,老百姓絕不允許使用!還有就是隻有皇上才使用“太監”哈哈哈!
太多的皇帝專屬用品了!不勝列舉了!
不知道這個說法對不對!
再說下,青磚和紅磚的區別!
青磚和紅磚的燒製工藝和硬度是差不多的,只不過是燒製完後冷卻方法不同。紅磚是自然冷卻,簡單一些,所以生產紅磚多,青磚是水冷卻(其實是一種缺氧冷卻),操作起來比較麻煩,所以生產的比較少。雖然強度、硬度差不多,但青磚在抗氧化,水化,大氣侵蝕等方面效能明顯優於紅磚。 青磚燒製時間一般是根據窯爐大小決定;小窯(在2-2.5萬塊青磚左右)一般在13天(不包括飲水)飲水一般3天時間;大窯則需要25天左右。
青磚選用天然的粘土精製而成,燒製後的產品呈青黑色,具有密度高,抗凍性好,不變形,不變色的特點。黑白灰青磚採用自然原土無氧燒製,以水為靈,以火為剛,五行相合,居家冬暖夏涼、養生環保:青磚中含有微量的硫磺元素可殺菌、平衡裝修中的甲醛等不利人體的化學氣體,保持室內空氣溼度,綜合"透氣性、吸水性、抗氧化、淨化空氣"等特點,成為設計師極力薦的產品之一。產品表面光滑,四角呈直角,結構完美,抗壓耐磨,是房屋牆體、路面裝飾的理想材料。青磚藝術不僅可裝飾,可承傳歷史,同時也是品鑑把玩的藝術品,中庸之道,於和諧傳統一體,潤心於磚;青灰色亦是成磚中最不可多得的極品,可見色則變:常撫之則吸其體之氣、味、液而潤之,足踏則光;以水養之自然變,質樸天成;茶水撲之,則如茶色、茶香味;丹青之潤,則滋其藝心;故而提倡多以其收藏把玩,可修身、養心以融其五行相合,萬物歸一。
-
3 # 待俺來也
古代建築使用青磚,而不用紅磚,最主要的是那時紅磚未發明,沒有紅磚,紅磚的發明及廣泛使用不過百年曆史。青磚及紅磚都是用粘質土製作,只不過製作青磚對粘土的質量較嚴格,不得帶有任何的雜質,土質細膩幼潔,燒製後可結實細膩到可做磨刀石。紅磚製作相對來說對土質的潔淨度沒有那麼高要求,內有顆粒及雜質,磚身較粗糙。另外,燒製方法及磚窯的結構都不同,青磚純用木柴芒草等植物作燃料燒製,磚燒好後淋水冷卻。紅磚用煤作燃料燒製,成品後自然冷卻後才出窯。
-
4 # 鄭和軍事
青磚與紅磚原材料差別不大,只是生產工藝有所區別,磚窯內空氣流通,磚充分氧化生成氧化鐵,磚頭是紅色的,如窯內空氣不流通缺氧 就會生成氧化亞鐵與四氧化三鐵,顏色成青色,青磚更經久耐用,古代建築一般都是木結構低層為主,用青磚造房都是有錢的大戶,需求不大,小窯也可滿足其需求 ,因而可以用小型窯燒製,在燒製後期將排煙口、爐膛進氣口封閉讓其缺氧製成青磚,而現在高層超高層建築多,磚頭需求量很大,磚窯做得很大,要將排煙口封閉難度大費用多,因此窯內空氣流通燒成紅磚。
-
5 # 老李聊生態
紅磚和青磚都是用粘土高溫燒成,出現顏色不同在於燒製過程中氧氣的多少。燃燒時氧氣充足,黏土中的鐵元素就會充分氧化生成氧化鐵,磚就為紅色;如果氧氣不足,一部分氧化鐵就會被還原成四氧化三鐵和氧化亞鐵,燒出來的磚呈現青灰色。
至於為何多用青磚,我個人覺得兩個因素,一個是迷信,根據陰陽五行理論,青色屬水,紅色屬火。中國人認為水代表高尚的美德。按照五行相生相剋的理論,水克火,所以,建造房屋一般以青色磚塊為宜。
另一方面青磚相比紅磚,色澤美觀,透氣,吸水性好。
-
6 # Leizhensheng
青磚工藝繁雜,:成本高,但磚的質量高,壽命長,一般有百年次上的壽命,青磚蓋房只要養護好三四百年老房都有。但紅磚正好與之相反!產量大,成本低,質量差,壽命短,保質期多說三五拾年。沒見過上百年的老紅磚房
-
7 # 無悔32159887
南方都是青磚的,耐潮耐溼。北方有紅磚和黃轉的。青磚造價高,質量好,大戶人家都用青磚。北方乾旱大多用黃轉,窮人用土坯,或者磚坯。紅磚少估計是價格高於黃轉,質量次於青磚,造價和青磚持平的原因。
-
8 # 使用者6205376837周豐收
答:以前的青磚全部都是手工製作,泥合的比較均勻,抗腐蝕性極強。而且後來又經過浸水悶磽而成,所以變成藍色。抗腐蝕性極強,更何況壘磚用的是石灰膏,俱有極強的抗減性。所以可以使用上百年或上年。而現在的紅磚卻是機械壓制而成,磚窯是普通燒法,熄火後即用。所以頂多只能抗腐幾十年。
-
9 # 涅磐的鳳凰2
因為青磚和紅磚的退火方式不一樣,青磚是在密閉的情況下,等磚慢慢冷卻,大量的粉塵在冷卻過程中,堵塞了磚中的氣孔,在使用過程中,一般雨水溼透不了磚體。而紅磚在使用過程中,很容易被水溼透,因此現代紅磚的外牆都要貼瓷磚。
-
10 # 13333331314
青磚和紅磚在燒製前中期沒有什麼區別,區別是在後期青磚要燜窯,燜窯前加入大量木材(或煤炭)然後快速密封,爐門砌磚加溼黏土封死,窯頂用黏土做成水田密封,必須保證不漏氣。由於封窯前大量加入木材(或煤炭),封窯後大量未充分燃燒含碳煙氣滲入磚內,加上冷卻速度比紅磚那種自然通風冷卻慢多了,這是燒製磚最成青色的關鍵原因。青磚的韌性和耐自然侵蝕剝落效能比紅磚好,中國古人搞建築不僅要求漂亮美觀,同時還講究經久耐用的!
-
11 # 打個噴嚏嚇死鬼
很簡單,青磚比紅磚硬度大,不會出鹼,紅磚會出鹼會粉,結實度不夠,青磚用幾千年都沒事,h紅磚用幾百年就粉了,古代就發現這個問題,其實和鐵一樣,青磚就是經過淬火行出,紅磚沒經過淬火直接出窯,青磚各方面都比紅磚強
-
12 # 華胄大道
首先得講,紅磚在華夏也很早就有,目前發現華夏距今五千年的古磚就是紅磚。另外華夏建築是很少使用紅磚,而非完全不使用。少數地區使用稍多,如閩南。秦漢以後,只有墓室使用紅磚比率稍大,建築多使用青磚,應是文化風俗審美等因素。古代西方使用羅馬式無頂窯無法制出青磚,華夏用有頂窯紅磚青磚皆可生產,也更省燃料,生產青磚加水熄火目地是產生一氧化碳和氫的還原性氣氛,不是淬磚
-
13 # 手機使用者60562347727
紅磚青磚做磚坯的土壤其實是一樣的,紅磚燒製時間相對短一些,以前燒磚都是土坯窯,有大門,耳門,大門有兩個火堂口,用來喂柴喂煤,耳門用來裝磚和裝瓦用,出磚出瓦用。青磚青瓦同窯燒製,裝磚裝瓦是要有講究的,就不一一細敘。柴火燒磚時間長,此處專指煤火燒窯,青磚,紅磚裝窯都是按同一定順序裝,沒有區別,同等大小一樣的土窯,比如裝磚三萬的話,燒製紅磚用烈火三至四天便可燒製出紅磚,青磚燒製過程需要慢火一至兩天後,把耳門用稀泥巴封住,烈火燒製三天後,要到土窯頂上用稀泥巴封住大半個窯田並封住一個再至兩個排煙窗,再文火慢慢燒上兩天後,從窯口看見磚色變得耀眼了,風吹可以看見磚晃,大約有一千四五百度,,把窯頂窯田全部用稀泥巴封住,三個煙窗用稀泥巴徹底封住,爐堂口也用稀泥巴封住,從窯頂浸水慢慢冷卻,中間不得停水和缺水,缺水會回火,磚會回生,產生半青不熟的壞磚壞瓦,浸水要有四,至五天時間,青磚青瓦便燒製成功。等溫度徹底下來,用手摸火堂位置不燙手,便可出窯。青磚建築能抗氧化,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抗凍,你們發現沒有,紅磚再硬,也不經凍,紅磚遇雨雪結冰,春暖花開之時,冰雪融化,便會凍掉一層,年復一年,便成紅泥土了,古人發現紅磚的這些缺點,就把紅磚燒透,慢慢浸水冷卻後變成青磚,青磚能克服紅磚的缺點,這就是為什麼古建築要用青磚。
-
14 # 小資23677521
先說說青磚和紅磚是怎麼燒出來的,青磚是常年浸泡稻田,魚塘泥巴燒製,泥巴任性好不易開裂,泥巴含碳多,較小的溫度就燒青,不易變形,生產方便,離水近,不用過多揉泥。紅磚是單一的黃土燒製,離水遠,需長時間攪泥,易斷,燒製紅磚溫度需要更高。耗更多柴。古代很少煤炭,木材燒製溫度很難達到,變黃磚。
-
15 # 紫氣東來青鳥至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笑死俺老窯工了哇!爾等知識太多,太太多,越想越歪,化學,物理,不錯,但千萬不要亂套!俺老漢小時候不懂,一直問大人這件P事,大人說:磚燒好就是紅的,難看,要悶煙,悶黑了才像個磚瓦。後來,俺老漢做窯工,老式土窯燒青磚瓦,俺是做工的;輪窯燒紅磚瓦,俺自己的。
-
16 # 新年源頭
我的看法主要是工藝不同。紅磚是通風風冷而成,顯色是由於含Fe2O3。青磚是密閉水冷,在冷卻過程中有氧化還原反應,生成了Fe3O4而成青色。燒結溫度,我不太懂,但我知道,要想燒出好青磚,火候一定要到位:即要燒到腳,就是窯內下層的轉也要燒透,即火路紅透,不能發黑。若發黑就是沒燒過腳,這下面的磚出後就是紅色的,敲起開聲音悶,不清脆,易摔碎。
-
17 # 如松之盛5
看來,網友們都有一定的知識。確實,青磚是用黏土燒結後大量的用水澆入窯中使之快速降溫冷卻。然後悶窖。當年上學時因為冬天寒冷經常在課間站在磚窯上取暖,看窖工挑水澆磚。因而所知。只是一般的青磚比紅磚更耐潮溼。但和城牆磚有著顯著的不同。不知大家見過城牆磚沒有?一般的青磚發黑,城牆磚是灰色而且質地更加細密。規格大約是60.25.15。不準確只是記憶。上面有斜紋的,也有平面的,也有刻著工匠姓氏的。肯定的一點是,我所看到的城磚都是五百年前的。破碎後斷面如新。彷彿本年燒製。磚內基本無氣孔。不知我們的先輩們是怎麼燒製的。唉,當年無知無識,從拆遷的房基內挖出又墊了房基。現在房屋又被拆遷早已無影無蹤了。
-
18 # 手機使用者50997925515
我認為,這是我們的祖先長期觀察,實踐得到的結果。可以聯想的是,我們祖先起始並沒有發現紅磚和青磚的區別,起始人類沿河而居,漁獵生存,吃的都是生肉。偶而由閃電擊火燒了一片樹林,把裡面野獸燒死,我們的祖先偶而拾到了,吃掉,感覺味道比生的好吃。於是想盡辦法吃火燒過的動物,這樣就需要大,剛開始是儲存天然u火,後來才知道鑽木取火。寫這麼長是做鋪墊的,道理一樣,人們學會用火之後,發現燒過的地方有的土比未燒的土堅硬,就發明了陶製品,至於形狀用途,是後來演生出來的。青磚和紅磚最早發現也許是我們的祖先用水澆滅火時發現的,經過多少代人的智慧才發明的。包括冶燒銅的技術也是偶而在長堆旁發現有的石塊火燒後變了顏色甚至硬度等。
-
19 # 使志安寧之秋
中國古代建築多用青磚而不用紅磚,最主要的原因是:紅磚是帝王的專用色,大臣官員與民間建築只能選擇青磚了,因此青磚得到大量的應用。故宮的紅磚建築就能說明,那些人說紅磚用不到百年的,請問故宮紅磚建築有多少年曆史?
而遠離京城的福建閩南民間,紅磚得到大量的使用,由於“山高皇帝遠”,加上閩南人“敢為天下先”的特性,使得外形富麗堂皇,被稱為“皇宮起”的違禁紅色建築在閩南一帶悄然風行。部分地區還全村式仿“宮殿型”紅磚建造民居,如泉州南安蔡氏古民居建築群、漳州龍海東園鎮埭尾村埭美社水上古民居。
埭美社紅磚建築已有560多年的歷史,276座紅磚古厝比肩依偎,整齊排列;紅磚瓦、灰白牆、燕兒尾、水環繞,是它的特色。汲取了中國傳統文化、閩越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華,成為閩南建築文化的重要載體!
紅磚與青磚所用的土質與製法基本相同,僅是所燒溫度與冷卻方法“風冷”、“水冷”不同而己。紅磚紅瓦在沒出現鋼筋混泥土時,還在閩南地區廣泛地應用,近幾十年以來紅瓦不再使用,紅磚隨著大量的建築砌牆應用而漸漸地粗製粗造起來。這樣的粗紅磚照樣能使用近百年時間而完好無損。
古代建築選用青磚或紅磚得到帝王的限制,而現代人是喜歡青磚或喜歡紅磚有裝飾,只是各人喜好或地方性習慣,跟青山綠水、五行屬水屬火沒有多大關係。
-
20 # 福林說歷史
其實中國古代建築使用最多的不是青磚!也不是紅磚!而是這個
夯土牆、
土磚牆。
這些現在在農村還儲存有,這才是古代最廣大勞動人民用來蓋房子的建材!而且古代一般老百姓連瓦都蓋不起,蓋的是茅草。家裡能有幾間大瓦房那已經是小富之家了。至於能用青磚蓋房,那不是地主老財就是達官貴人。
為什麼大家會覺得古代建築多用青磚呢?
我猜想有這麼兩個原因:1.土胚房儲存時間短,相對青磚房也沒太大保留價值,所以古代保留下來的土胚房極少。
2.現在的有名的古代建築、旅遊景點、名人故居基本都是古代達官貴人留下的,他們用青磚都不差錢。
這就像一千年以後的人們也許會問,為什麼21世紀的人喝得最多的酒是茅臺和拉菲?(因為他們在各種上流社會的宴會記載中看到的都是這些高檔酒)其實我們喝得最多酒的是啤酒、二鍋頭……
搞清楚這個事實後,原來的問題就成了:中國古代有錢人的建築為什麼大量使用青磚,而不是紅磚?
這就要從青磚、紅磚的特性說了,其實紅磚出現在青磚前面,在古巴比倫時期就出現了。紅磚的燒製過程是在磚窯內用900攝氏度左右的高溫燒結,然後通風自然冷卻,因為空氣流通,磚土內的鐵元素被氧化成三氧化二鐵(Fe2O3),所以呈現紅色。
紅磚的特性是製作比較簡單、成本比較低,但是不耐潮溼、酸鹼腐蝕,使用時間不長。農村的朋友應該知道,裸露在外面的紅磚,日曬雨淋幾十年年,甚至十幾年,就會逐漸破碎成渣。
青磚的燒製過程前期和紅磚一樣,只是後面要上水密封,讓水蒸氣充滿磚窯,排除氧氣來冷卻,這樣粘土中的鐵元素還原為氧化亞鐵(FeO)或四氧化三鐵(Fe3O4)。所以呈現青色。燒製時間一般是根據窯爐大小決定;小窯(在2-2.5萬塊青磚左右)一般在20天(不包括飲水)飲水一般5天時間;大窯則需要30天左右。
青磚的特性是製作比較麻煩,成本比紅磚高,但耐潮溼,耐酸鹼腐蝕,使用時間長,可以千里不腐!
很顯然,古代的地主老財、達官貴人不會太在乎青磚、紅磚的成本差。就像能開得起豪車的人不會捨不得加好油。
更主要的是,古代經濟發展慢,他們建房子都是為家族幾代人居住的考慮的,更不可能用不耐用的紅磚了。
至於其他回答說的是因為青磚的顏色符合古人淡雅、素潔的審美觀,那都是細枝末節的東西(關於審美觀變化和科學技術、社會經濟發展的關係,有機會再詳談)
更有回答說是因為"在陰陽五行的理論中,青色屬水,紅色屬火,按照五行相生相剋的理論,水克火,所以,建造房屋一般以青色磚塊為宜。"更是蝦扯蛋,牽強附會的沒邊了。
說到這了就再發散下吧!為什麼現在紅磚用得多,青磚用的少了?
紅磚在中國的大量使用是在民國時期開始的,由於近代代機械技術的應用,紅磚的製作成本大大降低,普通人家也逐漸用的起紅磚了。但是青磚因為有上水這道工序,製作時間、成本相對紅磚降低的不多。
並且,由於水泥的傳入,紅磚建築抹上水泥後也能儲存挺長時間,足夠居住使用了。還有就是,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很快,普通建築住宅最多幾十年就更新換代、拆除新建了,已經不需要用那麼長生命年限的建材了。
今天早上就看到這個問題了,一直在蒐集資料、思考答案,搞到現在凌晨一點多了才寫完!
回覆列表
這得從青磚同紅磚的製作方法及特性說起。
青磚是粘土燒製的,粘土是某些鋁矽酸礦物長時間風化的產物,具有很強的粘性而得名。將粘土用水調和後製成磚坯,放在磚窯中煅燒(900℃-1100℃,並且要持續8-15天)便製成磚。粘土中含有鐵,燒製過程中完全氧化時生成三氧化二鐵呈紅色,即最常用的紅磚;而如果在燒製過程中加水冷卻,使粘土中的鐵不完全氧化(Fe3O4)則呈青色,即青磚。
紅磚是以粘土,頁岩,煤矸石等為原料,經粉碎,混合捏練後以人工或機械壓制成型,經乾燥後在900攝氏左右的溫度下以氧化焰燒製而成的燒結型建築磚塊,生產磚時一般用大火將磚坯裡外燒透,然後熄火,使窯和磚自然冷卻。此時,窯中空氣流通,氧氣充足,形成了一個良好的氧化氣氛,使磚坯中的鐵元素被氧化成[2] 三氧化二鐵。由於三氧化二鐵是紅色的,所以也就會呈紅色。
至於為什麼古人用青磚,大概古人實踐中發現青磚比紅磚質量、強度、效能上優於紅磚。現在儲存下來的古代建築都是有名的建築,因而都是用青磚製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