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吢藏冨祉
-
2 # 園醫生
每一場社交,坦白地說,都是有目的的。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流於表面,有上下之分。但年輕人更喜歡平等的交往,沒有等級之分。喜歡獲得平等的資源,更喜歡能被平等對待,不管你是上級不是前輩,很抗拒等級之分。在手機的世界裡,就可以避免這樣的情況了,即可社交,不喜歡就退出。
-
3 # 傾聽一個人
作為一名90後,我基本上就是像樓主說的,下班後躺在床上玩手機!我不喜歡社交的原因如下;
1,吃飯習慣不同
比如,吃個飯,我要吃辣的,朋友要吃甜的,我覺得路邊攤也可以,朋友覺得高檔餐廳拍拍照顯示優雅!索性各自吃各自的!
2,作為女孩子,彼此心思很難懂
突然間對方不開心了,你都不知道怎麼了,不說話,彼此悶著,那種氣氛更壓抑,感覺前一秒像姐妹,後一秒變陌生人!
3,更想要自己的私人獨立空間
比如,下班後,做點自己想做的事,看綜藝,重新整理聞,而不用擔心影片聲音大了影響對方,或者說自己覺得很勁爆的新聞,而對方卻毫無興趣,不給予迴應!
4,90後的我們更喜歡隨心所欲的做一些事情,不將就,怎樣讓自己活得自在舒服,怎樣來!
社交是一件麻煩的事情,遇到真心的朋友處起來會容易很多,遇到那種只想佔便宜的,會傷感很多!
有時候不社交也是一種自我保護!
一個人去想去的地方,一個人吃想吃的東西,自由自在,多了點孤獨卻收穫了自在!
-
4 # 會計索索
90後是計劃生育政策改革中成長的一代,經歷著時代賦予的特定屬性,那就是———獨。
因為習慣了自己一個人,而變得不擅長處理人際關係。同事之間關係其實是很微妙的存在,你們會說說笑笑,但是不會交心,你們會一起吃飯,但一般會算賬明明白白,一天的工作已經讓人疲憊不堪,下班之後的獨處時光才是一個現代人最“治癒”的時刻。
-
5 # 利索
其實許多的社交都屬於無用社交。
老一輩的下班後的社交無非就是吃吃喝喝,搓搓麻將,打牌吹牛。
哪怕到了當前的時間點,所謂社交的方式雖然多了許多,但是本質沒有變化。
也就是說跟玩手機沒什麼兩樣。
那麼還不如在家玩玩手機,無需喝酒傷身,抽二手菸傷肺。
還省錢。
當然有一些比較高效的社交,比如說逛書店,參加演講俱樂部,聽個音樂會。
但是人類都是要食人間香火的,咖啡得喝,大蒜也得吃,這些事情也不能天天安排上。
我並不覺得在家刷手機是就不是一種社交,玩手機歸根結底是基於網際網路的新時代的社交。
而且刷刷手機學到的知識,不會比所謂的喝酒吹牛得到的見識少。
-
6 # 小林schoolmate
以許手機就像古代的鴉片,中國愈來愈多的年輕人將悔在手機上,現如今網路技術很發達,以有很多吸引人的地方,所以現在的年輕人願意呆在家裡玩手機追劇以不出去交友。
-
7 # Rose畢兒
比如我自己,每天下了班買菜回家,做一頓自己喜歡吃的飯,看會新聞,聽聽音樂,我覺得很舒服,
我個人認為,職場上的90後不是不想出去社交,只是一天的工作已經很累了,只想回到家自己舒舒服服的享受一下個人空間
-
8 # 卡達biubiu
1、社交跟同輩。
那不如線上玩幾把,何況哪裡會遇到超匹配的夥伴,而且90後都獨慣了,被牽制,還要和不喜歡的人一起,那還不如線上社交。何況90後是最懂享受的一類人,不會把精力放在這種不划算的社交上。
2、社交跟前輩。
那就不是社交了,純是找罵,找前輩成功的故事聽。職場裡,面對新人,誰都能挑出毛病,而且即便是同輩,領導,照樣全是毛病。而當面誇實在損更是多,費心費腦費神,90後都務實多一些,與其玩假感情,真不如好好提升自己,而且未必身邊人都很優秀,和整個中國比,能人還是在線上多,學習交流在線上當然更有效率。
3、社交出門。
那就是錢多,精力旺,想想錢多的90後,還需要去職場過998嗎?如果起點高,更知道時間寶貴,也不會浪費多餘時間。而絕大部分的我們是沒錢的,去外面花錢社交,效率還那麼低,為什麼不在家待著,即省錢又高效。
-
9 # 紅藍推演
以前不離不棄的是夫妻,現在不離不棄的是手機。這句話雖然有的誇張,但卻道出了移動互聯時代,人們對手機的依賴。資料顯示,到2019年底,我國有8.58億移動網民。
我散步時,經常見到騎電動腳踏車的,停在路邊玩遊戲或聊天;也經常見到一些年輕的寶媽,帶著小孩,一人一個手機坐在公園裡玩;90後作為移動互聯的“原住民”,下班後抱著手機,是一種普遍現象。有的90後,不到夜裡12點睡不著,躺在床上乾的事就是在手機上看電影、玩遊戲、聊天和購物等。
個人認為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沉迷於虛擬世界不能自拔90後還有一個稱號,叫“消費主力軍”,他們大多數是獨生子女或姊妹二箇中的“老大”,在大學畢業生前,已養成了伸手問父母要錢,進行過度消費的慣性。工作後,由於工資收入抵不過消費水平,但又不好意思像以前那樣向父母伸手要錢。於是乎,就沉迷於網路,或成為追星族,或成為網紅的粉絲,或持續關注某個品牌和新品,或遊覽風味小吃…
由於過度消費、沉迷於虛擬世界,以及工資的入不敷出,往往就會產生工作焦慮。不注重提高自己的一技之長,整天夢想透過跳槽獲得高工資和舒適環境。
克服的辦法首先要樹立工作長期主義精神,要注重個人工作能力的提升,因為能力是一個人最大的魅力;
其次要量入為出,根據自己的收入水平確定消費水平,避免成為月光族和養卡族;
再次就是要多和現實中的人接觸交流(社交),且要和自己的同事,朋友和家人多交流,因為這樣的交流才是真實可信的。
-
10 # 夾子思考中
別說90後,越來越多的95後,00後已經陸陸續續地進入職場。面對我80後,甚至70後的老闆們,他們也經常詢問我這個非典型的95後:你們年輕人下班都在玩些什麼呢?你們平常手機裡都裝了些什麼型別的APP呢?
面對他們的疑問,我只能說,時代變了,你們真的太不懂這一代職場上的年輕人了。
因此,針對為什麼現在職場上的一些90後,下班了寧願玩手機,也不喜歡出去社交?這個問題,分享下我的看法。
手機是我們90後看世界的視窗,也是我們娛樂的法寶。你覺得90後每天捧著手機都在玩些什麼?是玩QQ遊戲,打鬥地主?還是看李佳琦直播賣貨,刷抖音快手?
沒錯,90後利用手機進行各種各樣的娛樂活動。但作為網際網路的原住民,手機對我們來說,已經不僅僅只是一個娛樂和消磨時間的工具,手機是讓我們生活得更有效率的一個小助手。
就我自己來說,以前很多需要線下進行的事情,現在都被我轉移到了手機,下載一個APP就可以完成了。
以前我會寫手賬,記錄自己每天的任務和時間管理。現在手機裡一個To Do List就可以幫我搞定。
大學時候我會買很多本子做筆記,現在用上了OneNote,開啟手機或者ipad隨時隨地都可以記錄,還可以多個裝置同步。
學習一個新技能,之前要去報線下的輔導班,現在我經常開啟MOOC,去瀏覽感興趣的學習資源。
我覺得90後在網際網路大資料的氛圍下,是比80後更注重為自己尋找資源的一代,我們會去尋找方法,更快地達到自己的目的。
不是90後不喜歡社交,而是90後的社交你越來越看不懂。這是之前網上流傳的一張95後、00後都在玩得APP,來測測看你的00後指數:
認識8-10個,恭喜你,24K純00後
認識6個及以上,你是95後的小哥哥小姐姐
認識3~5個,你大概是假的95後吧
認識2個不到,不好意思,鑑定你為老阿姨怪蜀黍。
每一代在社交上的玩法已經越來越不一樣,看看下面這張圖,甚至95後和00後都有很大的不一樣。
所以說,90後絕對不是不喜歡社交,而是90後的社交你根本看不懂。
現代年輕人有越來越多的圈子和圈層,二次元,COS圈,漢服圈,手辦圈....每個不同的圈層都有獨特的文化,有屬於自己圈子特有的社交方式,而且對於圈子外的人,他們通常不會主動進行連線和宣傳,所以在外人看來,他們每天都在“獨來獨往”,不喜歡社交。
90後的年輕人,不是寧願玩手機,也不出去社交,而是更注重有質量的社交。在我看來,90後是更加開放和包容的一代,也是更加冷漠和淡然的一代。
開放和包容,是因為他們見到的東西比父輩一代多太多了,別人做什麼也都覺得不足為奇。
冷漠和淡然,同樣是因為他們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接收不過來,就更多地選擇忽視。這樣的開放包容和冷漠淡然,讓他們更注重我自己到底要什麼,社交上也是一樣。
為什麼當所有人都要出去打籃球,踢足球的時候,我不可以一個人在家看動漫喝肥宅快樂水?
不盲目地為了融入圈子迎合別人的愛好,其實是90後越來越注重有質量社交的表現。
【總結】現在職場上的一些90後,下班了寧願玩手機,也不願意出去社交,這其實是一種假象。
90後不僅僅利用手機娛樂,也利用它在不斷提升自己;90後的圈子很多,你認為他們不愛社交,其實是因為你根本沒在人家的圈子裡;90後更注重有質量的社交,他們不願意在沒有價值的事情上浪費自己的時間。
時代變了,人與人之間社交的方式變了,在這個快速進化的社會,我們也要更加理解90後,00後,甚至即將出生的20後。
-
11 # 假象談影視
1,90後的年紀,不再是玩的時候了
99年的到現在,已經是21歲了,90年的現在都30歲了,我覺得大部分的90後基本上都沒有空閒時間下班去喝酒聊天之類的,上班一天了,好不容易回到家裡,安安靜靜地玩個手機,或者看會書,跑步健身,這類人應該會比較多,當然了,玩的人也有,不可能全是這麼自覺的
2,結婚,房貸,車貸
這個年紀的人都面臨了,結婚生孩子,一旦結婚了,承受的壓力就不單單是自己吃好喝好的事情了,要考慮房子買在哪,新房怎麼裝修,車子要不要買,全款還是月供。考慮生孩子,奶粉錢,檢查……這些都是90後該考慮的東西了,當這些都在你身上的時候,每天下班後根本就沒有時間去整其他的東西。
3,想要一些私人的空間
人都是會疲勞的,想的事情多了,就想安靜的停下來,每個人性格不同,做事風格不同,但是當一個人時候就會沉下心來,得到一個心靈的寄託
-
12 # 陸夫人的生活館
90後的“孤獨症”由來已久,這是“孤獨患者”的悲哀,也是“獨行俠”的個性彰顯。
曾幾何時,我們在看到的書裡寫道,每個人生來就是孤獨的,或是雞湯文裡寫的,學會一個人獨處,學會和自己相處,才能和內心的自己和解,從而成為更好的自己。
多少90後被這些文字矇蔽著,以為遮蔽了社交,一個人待著,就是最好的獨處狀態。但玩手機不也是另一種變相社交,虛擬社交嗎?
一些新生代90後成長起來,我們會發現,在他們身上都有極為慢熱的特質,待人冷淡,甚至有些淡漠,人前寡言,在手機的APP裡卻是另一副社交達人的模樣。這又是為何?
失去了最基本的社交能力,卻又在虛擬的世界裡伸展手腳。每個人都有表達欲和被理解的需求,但如果現實世界裡得不到滿足,只能到虛擬的環境中去尋找。長此以往,因為害怕外界陌生真實社會的膽怯而選擇逃避自己迴歸虛擬,繼而反覆,惡性迴圈,人變得越來越孤僻。試問,這還是當時自己所向往的獨處的狀態嗎?
所謂“獨處”,必然是內心極為豐富和強大的一種外顯特徵。獨處,看書,跑步,烹飪,這些都是精神世界豐富的基礎上得以昇華的一種生活方式,倘若為了逃避現實選擇的獨處,未必是真的“獨處”。
現代的人,太喜歡在人前藏起情緒:無論是悲傷的、還是快樂的。那些悲傷,可能在某次大哭、某次徹夜長談中被消化掉。那些快樂呢,其實也需要一個出口。很多人喜歡把自己的情緒在朋友圈裡發出來,正印證了那句話:越缺什麼,越要炫耀什麼。那些拼命想要留住的的自尊、那些能體現自己稍微融入這個城市的證據。那些珍貴的、短暫的快樂和儀式感,哪怕是平淡生活裡中了10塊錢彩票的一點點運氣。
玩手機容易成癮,成癮的並非是玩這個動作,而是內心空虛到極致無所適從的表現。多出去走走,看看大自然的豐富美好,看看人間冷暖,看看大街上形形色色過往的人群,叫賣的小販,飛馳而過的外賣小哥,和朋友們、同事們多聚聚多聊聊,敞開心扉面對真實的世界,這世界,不也沒那麼可怕嗎?
“這世上每個人都辛苦且不易,每個人心口都流血,善良便是用來使它們結痂的尤物。”
-
13 # 智者互聯
現在的手機就是一個移動終端,只要記憶體足夠大,電量足夠用,資費足夠多,隨時隨地都能看到有人在刷刷刷,不只是90後,其他年齡段也有很多人喜歡喜歡玩手機。
玩手機能獲得即得滿足感,填充人們的好奇心手機裡的資訊已經隨著影片的普及改變了人們的感官,只要你願意看,就能有不同的體驗。
用手機能輕易獲得想要的資訊,時間成本更低,形式豐富多彩,內容更加全面,這是人們樂此不疲的原因所在。
這比玩手機累多了。還是玩手機簡便,不費力氣,而且可以隨時隨地。
沒有努力方向,除了玩手機,不知道幹什麼注意力在哪裡,結果就在哪裡。
按照二八原則推算,以24小時為計算單位,除去睡覺、吃飯、工作上的時間,可供個體自由支配的時間是不多的。
這些可供支配的時間用來幹什麼?
如果用來提升自我能力,需要詳細分配和主動規劃。
可惜很多人願意安於現狀,在玩手機的歡樂時光中難以自拔。當手機帶來的愉悅感形成慣性,自律也就無從談起。
沒有長遠打算,現在有多歡樂,將來就有多苦90後已經不再年輕。隨著時間的推移,70後80後面臨的現實問題,在90後身上也會出現。
90後要做出的改變就是放下手機,為自己的人生做一份規劃。從現在開始做長遠打算,避免將來出現問題時手足無措。
當困難來臨時,有足夠的實力克服,才是90後應有的形象。
說到最後:玩手機一定要適可而止,不妨規劃一下自己的時間,每天只看一會兒。一個自律的人才是強大的人,有一道理一定要知道:美好的生活從自律開始!
-
14 # 小吳總
手機和網際網路發展迅速,很多人忘記了最傳統的社交方式。 以前我們需要出去結識朋友、建立新的社交圈,但是現在只要我們有手機,我們就可以認識不同的人,獲得最熱門的資訊 !
-
15 # 妮蔻兒的vlog
首先,來說一下,我就是這樣一個人,職場90後,下班了寧願回家玩手機也不社交的。其原因主要如下:
1. 性格使然,我其實不太喜歡太鬧騰的場所,人一多反而感覺不自在,自己一個人舒舒服服,想幹什麼幹什麼。(但向我有些同事,就是每天出去玩不著家,這可能也是跟性格愛鬧騰有關吧)
2. 懶,要知道出門一趟其實挺費事的,出門要花時間,不能邋里邋遢的出門,洗頭洗澡化妝換衣服,感覺累的慌。
3. 窮,現在的年輕人,不可能單純出去郊遊啥的,都是一起吃吃喝喝唱歌遊戲啥的,還是很費錢的,不是說沒有這些錢,但只是我個人更想存一筆錢,再拿一筆錢投資,另外有富足的再來消費,因為我個人並不崇尚做月光族,還是希望有自己的小金庫。而且我也覺得工作了不應該問父母伸手要錢,所以自己存錢自給自足很重要。
4. 更想要有自己的獨立私人空間,要知道人與人相處其實有時是很累的,你要注意關切到別人的想法,君子之交淡如水,而且有時候交往太過密,也會造成負擔
-
16 # 職場許生
很開心能夠回答這個問題,職場上的90後不是不喜歡出去社交,而且社交的方式不一樣,有時候表面現狀往往會把本質給掩蓋。…70後,80後,90後,00後,每一代的差別還是挺大。每到新一代,都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到了我們90後這一代,就非常明顯。作為一名90後,我談一下自己的看法,說一下自己的心聲,一起回憶一下90後生活。
觀點一、網際網路的到來 ,遊戲來陪伴
依稀記得,網際網路的到來是讀初中那年開始。每個人都會對新鮮的事物產生好奇心,我們被強大的網際網路震撼到了。我們可以用電腦查詢資料,聊天,玩遊戲。其中對我們產生最大的不是QQ聊天,查詢資料,也不是簡單的鬥鬥地主,而是盛大的網路遊戲。從熱血創奇——魔域——天龍八部——跑跑卡丁車——QQ炫舞——QQ飛車——穿越火線——地下城與勇士——英雄聯盟——刺激戰場等等,你還記得這些遊戲嗎?還記得一起排排坐,打遊戲的場面嗎?這些種種的產生,也就是在90後這一代才開始。今天每個人身上都有一部手機,而且機不離身,王者榮耀,吃雞…穿越火線……等等這類遊戲,想必每個人都耳熟能詳,不僅僅是90後玩了,有些80後,00後也跟著一起玩了。遊戲伴隨著我們90後左右,成了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觀點二、網際網路的興起,賺錢的途徑方式多了,在網上賺錢
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賺錢的途徑也越來越多,網際網路的興起造就了一大批,百萬富翁,千萬富翁。從之前的淘寶開店賺錢,到現在的直播賺錢,遊戲代打賺錢,手機微商……等等多種賺錢的渠道。社交是為了什麼?為了結交更多的朋友?為了業務的成交?還是為了賺更多錢?其實吧,在手機上一樣可以做到,只是說方式不一樣而已。90後處於網際網路時代,而不是說要像之前的時代那樣,出去各種應酬。在網際網路的時代,大家都是活在當下,以至於讓自己沒有落伍。不然一出去社交,問這不懂,問那也不懂,哪來社交可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觀點三、足不出戶,就能學習知識,知天下事
網際網路的強大技術,不用出家門,就可以用手機去學習,去了解重大的事情。網路的學習的方法是最多的,同時網路的傳播也是最快的。手機上想必每個人都有下載自己喜歡的app,然後我們就是透過手機上的app去看看世界。手機給我們提供了便捷,手機也可以交到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並不是都要去參加所有社交,適當放棄一些不必要社交。不一定外出社交才使自己得到提升,如果加以利用好手機,同樣自己可以得到這種效果,甚至提升更大。90後還是比較喜歡獨立自主,喜歡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給自己更多的獨立生活空間。當我們去社交,玩起來了,比誰都瘋狂。
總之,手機帶給我們的有好有壞,關鍵看個人怎麼去利用。職場上的一些90後,下班了寧願玩手機,不願社交,首選你得了解90後。有些90後下班,工作累了,利用手機玩遊戲娛樂一下,緩解一下壓力;有些90後,生活很有壓力,利用手機賺錢,遊戲代打,抖音直播,快手直播……等等,讓它們成為自己的另外一份工作來做,減少壓力,提前生活品質;有些90後,利用手機進行學習,瞭解新聞,開闊自己的視野,提升自己……等等
問題的本質,往往只看到表面的現象是無法斷定好壞。通常都需要換位思考,從問題的根源去尋找答案。不單隻注重已經產生的問題,更需要注重產生問題背後的原因…70後,80後,90後,00後,每一代所經歷的事情都大不相同,每一代遇到的問題也不相同,抱以理解的態度去看待就好了。理解了就不在是問題,不理解就會產生了代溝。以上僅個人觀點
-
17 # 阿成哥哥
個人觀點,從兩個方面回答。一,金錢方面,不是每個人都賺足夠的錢,很多人只能維持生活開銷,而社交卻需要金錢做基礎。二,性格方面,有些人本來就內向不愛交朋友,活在自己的世界。
-
18 # 冬瓜很涼
社交是需要付出成本的,如果社交活動帶來的收益不足以抵消社交付出的成本,當然更願意選擇玩手機。具體,我們可以從這三個方面來看:
第一,社交活動的參與成本真的很高不論男女,參與社交活動都需要付出自己的時間、金錢和精力。
例如,女生在出門前需要化妝、挑衣服,精心打扮既費時又費力,男生參與社交活動需要時刻照顧到女生情緒,並且在大多數場合還要付出較多的金錢,精神會持續處於緊繃狀態。
如果這些時間、金錢、精力上的成本不能夠換回一次體驗良好的社交體驗,無論男女都會覺得不值,於是減弱參加下次社交活動的意願。
第二,社交活動的快感有了簡單的滿足方式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是,智慧手機可以比線下社交活動,更加高效、低成本地滿足一個人的娛樂、社交需求。
你想聊天?網路上各種社交軟體、直播軟體在等你;你想購物?淘寶、京東、拼多多,哪個都能滿足你;你想吃飯?美團、餓了麼,點點手機就能送上門;
你想看電影?騰訊、優酷、愛奇藝,哪個都有海量資源;
你想玩遊戲?開啟應用市場,海量手機遊戲等著你;
而現在很多社交活動,已經變成了大家換一個地方拍照玩手機,讓人覺得還不如在家玩手機來的有意思。仔細想想,一個手機就能輕易滿足你的全部生活娛樂需求,線下社交的慾望自然會減弱。
第三,我們越來越不願意遷就別人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們越來越以自我為中心,我們越來越不願意在生活中委屈自己遷就別人。這是我們越來越不願意參加社交活動的一個重要原因。
舉個例子,例如約爬山,問題來了,去爬那座山就是一個值得爭吵的問題,有人嫌棄山高、有人嫌棄路遠、有人嫌棄起太早······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每個人都不想退一步遷就別人。既然如此,為什麼要去爬山呢?
但是玩手機就不一樣了,我們可以隨心所欲挑選自己喜歡的東西,甚至各種手機APP還會根據自己的喜歡為我們推送自己喜歡的那些東西,相比之下,玩手機不要太爽。
當然,90後參加社交活動意願的降低並不代表社交活動就沒有任何價值,畢竟你談戀愛找物件還是需要面對面交流、人與人真實相處的。只是希望,大家在線上線下找到平衡,把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加多姿多彩。
回覆列表
90後是計劃生育政策改革中成長的一代,經歷著時代賦予的特定屬性,那就是———獨。
因為習慣了自己一個人,而變得不擅長處理人際關係。同事之間關係其實是很微妙的存在,你們會說說笑笑,但是不會交心,你們會一起吃飯,但一般會算賬明明白白,一天的工作已經讓人疲憊不堪,下班之後的獨處時光才是一個現代人最“治癒”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