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華絡健康
-
2 # 健康運動中心馮春雷
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密切關注自己的身體,定期體檢,檢查是否有異常出現,如果有,請一定要及時診治。
女性應怎樣進行乳腺癌篩查 目前臨床上常用的乳腺癌篩查方法為 X 線(即鉬靶檢查)和彩超,經濟條件較好者也可選擇磁共振檢查。X 線檢查因其本身存在的射線損傷和假陽性率給患者帶來的負面影響而備受爭議,而超聲的地位日顯重要。不同年齡段的女性篩查的頻率不同,有高危因素者需適當提高篩查頻率,高頻檢查者建議採用彩超或磁共振檢查,以減少放射線的攝入。20-39 歲女性,無高危因素,不建議篩查。40-49 歲女性,建議每年 1 次篩查,可與臨床體檢相結合。50-69 歲女性,建議每 1-2 年 1 次篩查,可與臨床體檢相結合。70 歲以上女性每 2 年 1 次篩查。
-
3 # 一誠不染
一般建議35歲以下年輕女性,2年一次乳腺檢查即可,如果有家族遺傳因素或在醫生檢查之後,乳腺腺體有特異性問題,那麼需要每年查一次,甚至是每半年查一次;如果發現乳房周圍面板血管明顯、出現褶皺,乳頭有血性分泌物等,應及時檢查。
-
4 # 康愛線上
乳腺癌的危險因素包括:乳腺癌家族史,乳腺疾病史,高脂、高糖飲食,肥胖、,糖尿病,內分泌異常等,還包括:熬夜、精神刺激、吸菸、多次人工流產、穿緊身內衣、激素類藥品使用等。
目前尚無有效針對性預防乳腺癌的手段,根據以上危險因素可從以下幾放面儘量減少乳腺癌的發生:
1.乳腺良性疾病早治療,對於有乳腺癌家族史、乳腺癌等以上危險因素的患者要定期行防癌體檢。
2.健康飲食,遵循定時、定量、少食、多餐、多樣化的原則,有計劃地攝入足夠的熱量和營養。吃新鮮水果、蔬菜、五穀雜糧,每天吃新鮮的奶製品,足量飲水,少吃醃製食品。戒菸酒,多食海魚。
3.控制體重,積極控制糖尿病,低脂飲食,控制糖攝入。
4.避免熬夜、控制不良情緒,避免精神刺激,避免穿著緊身衣物,避免使用激素類藥物。避免電離輻射。
5.已婚無生育要求女性採取有效避孕措施,避免多次人工流產。
6. 初次足月產避免遲於35歲,產婦爭取母乳餵養且時間不宜過段。
發現乳腺癌要做到:
掌握自我檢查的方法定期的自我檢查,透過視診:觀察雙側乳房大小和形態是否正常,乳頭、乳暈有無異常,乳房有無水腫和橘皮樣變,淺表靜脈是否曲張;有無溢乳或血性分泌物。透過觸診發現乳房有無腫物,性狀如何。高危人群定期做防癌體檢,醫療機構開展普查。爭取早期發現乳腺癌的手段,特別是無症狀的早期乳腺癌。這樣無論從治療效果、生活質量還是生存期來講都較晚期發現的患者有明顯提高,部分早期乳腺癌甚至可以免於放療、化療,世界衛生組織建議40 歲以上的婦女每年進行1次乳腺癌的普查。
-
5 # 發掘中醫藥1
中醫認為乳腺癌的形成主要是腺體癃閉,氣機不通而產生癰塊結節而致,早期預防首先要保持乳房衛生,乳罩要適宜,不能使用鋼罨過小的乳罩,恃別是產後回奶的階段不能讓乳汁結存於乳腺體內,如早期發現乳房有硬結,脹痛,紅腫,疼痛,就應該及時吃藥通暢乳腺,通則就不痛,如不及時治療長期就會成癌,個人看法。
-
6 # 成都耳科陳純松
乳腺癌發病的年齡分佈在東西方國家有所不同,在高發區如北歐、北美等國家,乳腺癌從20歲左右開始出現,在絕經期即45-50歲之前保持快速上升勢頭,大約年齡每增長10-20歲發病率上升1倍,絕經期後上升相對緩慢,75-85歲達到最高。而在亞洲等低發地區,乳腺癌的發病率在絕經後會略下降,一般乳腺癌的發病高峰在45-55歲之間,亞洲人移居西方國家後仍保持這種年齡分佈特徵。
乳腺纖維腺瘤:常見於青年婦女,腫瘤大多為圓形或橢圓形,邊界清楚,活動度大,發展緩慢。對於40歲以上的女性不要輕易診斷為纖維腺瘤,必須排除惡性腫瘤的可能。
乳腺囊性增生病:多見於中青年女性,特點是乳房脹痛、腫塊可呈週期性,與月經週期有關。
漿細胞性乳腺炎:是乳腺組織的無菌性炎症。臨床上60%以上呈急性炎症表現,腫塊大時面板可呈橘皮樣改變。40%的病人開始即為慢性炎症,表現為乳暈旁腫塊,邊界不清,可有面板粘連和乳頭凹陷。
乳腺結核:是由結核桿菌所致乳腺組織的慢性炎症。好發於中青年女性。病程較長,發展緩慢。區域性表現為乳房內腫塊,腫塊質硬偏韌,部分割槽域可有囊性感。腫塊邊界有時不清楚,活動度可受限,可有疼痛,但無週期性。
預防方法:1.控脂減肥:研究發現,癌細胞最初處於“起始”狀態,只有當其受到“刺激”之後,才能迅速增殖而發病。高脂肪飲食是乳腺癌的促發“刺激”劑,長期大量攝取脂肪,可使機體產生大量類雌激素及前列腺素樣物質,這類物質過量可刺激癌腫的增長。大量攝取脂肪,還可使機體發胖和免疫機能降低,就使癌症有了可乘之機。因此,控制脂肪的攝取,減輕肥胖,提高機體免疫機制和抗病能力,就能有效地預防和減少乳癌的發生。
2.避免飲酒:飲酒對於女性來說,其危害要比男性大得多,飲酒婦女患乳癌的危險性較很少飲酒者高,每日飲酒1杯或l杯以上者,乳癌危險性比很少飲酒者增高45%以上,這種危險性在絕經前婦女中最為顯著。目前認為,酒精可刺激腦垂體前葉催乳素的分泌,而催乳素又與乳癌發生有關。因此,女性尤其是絕經前後的女性,應戒酒和少飲酒。
3.少喝咖啡:咖啡、可可、巧克力,這類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黃嘌呤,黃嘌呤可促使良性乳腺增生,而良性乳腺增生又與乳癌發生有關。女性特別是絕經前婦女,如果過多地攝取這類食物,隨著黃嘌呤的大量攝入,乳癌發生的危險性就會大大地增加。因此,女性尤其是中年以上的女性,應少飲咖啡,少吃巧克力。
4.多吃果菜:研究發現,粗糧、蔬菜、水果中,除含有大量具有防癌抗癌的植物纖維素、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外,還含有多種能阻止和減慢癌症發展各個階段的生物活性物質,其中以大豆類、玉米、食用菌類、海藻類、大蒜、西紅柿、橘類和漿果類水果等作用最為顯著。因此,在日常膳食中適當地多吃些這類食物,不僅有益於健康,還有助於乳癌的預防。
● ● ●
▼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
7 # 乳房守護天使
2017年11月27日,那個曾經鼓舞無數癌症患者,用親身經歷書寫抗癌日記的德陽女孩周琳,於27日凌晨2點37分,在什邡市南泉鎮金桂村家中去世。
2015年6月,周琳右側乳房上長了一個腫塊,在什邡市當地一家醫院檢查,醫生懷疑是乳腺癌。後來幾經週轉,反覆檢查,被確診為乳腺癌。
一時間,周琳的工作、愛情、家庭……生活的軌跡,徹底被悄然而至的乳腺癌打亂……
患病後,周琳愈發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越發體會到生命的可貴之處。她將自己的抗癌經歷,整理成抗癌日記,用以激勵自己和同在癌症中掙扎的病友。她對乳腺癌積極樂觀的態度,鼓舞了一個又一個癌症患者。
這個二十幾歲的小姑娘,對生命的渴望要比任何人都強烈得多。
她不止一次發出感慨:“是否每一次珍愛生命,都能換來長命百歲?”
罹患乳腺癌讓她對生命倍加珍視,她在心裡無數次祈禱,希望自己對生命珍惜的態度,能感化命運對自己“寬容”一些。
然而,命運對她頗為殘酷,在進行6次化療和25次放療之後,周琳的病情並沒有得到緩解,甚至出現了骨轉移!這個結果對於周琳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不久後,周琳的病情迅速惡化,時間最終還是沒能留住這個堅強的姑娘。
病魔帶走了這個年輕姑娘,無數人為之心碎。雖然周琳停止了前行的腳步,但是這個28歲的姑娘,在離世後,捐獻了自己的角膜等器官,同時將剩餘的社會善款全部捐出,幫助更多人!這一舉動,溫暖人心,讓無數人感動落淚。
周琳的離世,讓很多人沉浸在悲傷中不能自拔。然而,我們不能一味地用滿腔的悲憤和眼淚,對待這個讓人為之色變的疾病——乳腺癌。我們要學會拿起預防的“武器”對抗乳腺癌,並戰勝乳腺癌!
那麼,我們到底該怎麼做好乳腺癌的日常預防呢?
定期檢查是預防篩查乳腺癌的有效手段之一,乳腺專家建議女性:
對於無乳腺癌家族史、無乳腺疾病或良性腫瘤史的女性:20~30歲之間,每3年進行1次乳腺檢查,包括醫生專業觸診和乳腺B超檢查;40歲以上:每年進行1次乳腺常規檢查,並進行1次乳房X線攝影檢查。
有乳腺癌家族史、患有乳腺疾病或良性腫瘤者、肥胖女性、月經初期提早、絕經延遲的乳腺癌高危女性:應提早篩查並縮短篩查間隔,建議從20歲開始每年進行一次乳腺檢查,並堅持每月使用乳房天使乳腺紅光檢查儀等家用乳腺儀器進行一次乳腺紅光檢查。一旦發現異常,立即前往醫院進行確診,儘早接受治療!
最後,借用周琳抗癌日記中的一句話共勉:“希望我們在接受失望打擊後堅強面對,有時候,人生的路肯定會走得很辛苦。但一定不能失去對生的希望,請大家一定好好愛自己,不要真的病倒了,才來悔悟對不起家人朋友,到最後最對不起的只有你自己!”
-
8 # 39健康網
如何預防乳腺癌?
1.少喝酒
酒喝得越多,患乳癌風險越高。
如果因為某些原因必須得喝,那就限制自己每天喝的量——不可超過一杯,而且最好是葡萄酒、啤酒等低度酒。
2.戒菸
如果你抽菸,一定要馬上戒掉。抽菸不僅會增加你患肺癌的機率,還會提高乳腺癌風險。
研究顯示,跟不抽菸的人相比,菸民患乳癌機率高出24%。
3.維持健康體重
研究顯示,體重過重會增加乳癌發生率。尤其是在更年期後發胖,乳癌發病風險會增加到30%-60%。
4.多運動
生命在於運動,運動不僅能釋放壓力、促進血液迴圈,還能降低乳癌風險。
建議每週進行150分鐘有氧運動,進行2次力量訓練。
5.避免使用激素
很多女性在更年期會使用激素療法緩解症狀,這也是增加患乳癌的機率。
因為聯合激素療法需要使用雌激素和孕酮,時間一長,患癌風險就會提高。
6.避免接觸輻射
胸口經常接觸高劑量輻射,也會誘發乳癌。
比如X線,雖然是診斷手段,但一定要控制時間,不要經常做。
另外,如果從事需要接觸環境汙染物的工作,也會增加患癌風險,所以一定要採取措施保護自己。
7.吃得健康
飲食健康的好處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防癌。
研究顯示,減少脂肪食物的攝入、多吃新鮮蔬果,有助於預防乳癌。
-
9 # 寒山問雪
首先最重要的一點,保持愉快樂觀的心情。忌經常發怒,生氣,心情壓抑,適當放慢自己生活節奏。這是預防乳腺癌的重中之重。第二點,注意飲食結構。少食用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多食用一些新鮮的水果,蔬菜。食用一些堅果等。日常生活中如海帶,紫菜,番茄,核桃,洋蔥,豆類等等,都有抗癌作用。第三,每天進行體育鍛煉。比如堅持快走運動,可以將乳腺癌的發病率降低幾十個百分點!第四,遠離含有激素類的化妝品和漸接富含激素的藥物和食物等。第五,每年到專科做一次體檢,根據醫生的要求做B超,鉬靶等。平時觀察自己的乳房變化,做一些簡單的自測。第六,中醫中藥的調理預防極其重要,絕不可忽視!以上是本人的經驗之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10 # 營養百事通
我有一位好朋友,37歲那年患了乳腺癌,幸虧是早期發現,經過治療,現在恢復的非常好。這次患病使得她徹底改變:現在經常戶外運動,學習書法、古箏,整個人的狀態和麵貌都煥然一新了。也變得非常愛笑,更熱愛生活。
乳腺癌發病率的確是高,根據2013年《中國腫瘤統計年報》的資料顯示,乳腺癌以16.97%佔據女性發病率前十位的首位。
乳腺癌的預防要點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定期體檢:建議30歲以上的女性每年到乳腺專科檢查一次,40歲以上的女性建議做鉬靶檢查。
這些飲食習慣會增加乳腺癌發病率攝入高脂肪較多
膳食纖維攝入較少
酒精(紅酒也不例外哦)
這樣吃可以減少乳腺癌發病風險十字花科蔬菜能降低乳腺癌發生風險,如:西蘭花、蘿蔔、甘藍、捲心菜等。
這樣做可以減少乳腺癌發病風險世界衛生組織(WHO)大型研究報告調查顯示,抑制癌症最佳的習慣是運動!
每日運動45分鐘降低乳腺癌風險17%。
絕經後最佳習慣是打理花園,降低13%。
小結:這些飲食習慣預防乳腺癌!透過合理的均衡膳食,
尤其是控制脂肪攝入,
每天多吃蔬菜和水果(富含膳食纖維和多種營養素)
控制飲酒等可能有預防乳腺癌發生的作用。
廣東醫學微量元素學會理事,王興國營養特訓班5期學員。
在健康管理行業從事營養師工作7年。
-
11 # 司馬說了
中國抗癌協會公佈的資料,乳腺癌的發病率每年增加3%;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乳腺癌佔25.89%,是發病率最高的癌症。
乳腺癌高發於45-55歲女性,隨著生活壓力的增大,發病年紀呈年輕化發展。
乳腺癌的預防選擇合適的內衣
乳房內有淋巴管、乳管、血管,各種液體在裡面迴圈流動,如果太強調託高、集中、塑形等功能,對乳房長時間重度擠壓,會導致管內迴圈不暢,形成淤積、結節、異常增生。
要選擇舒適、相對寬鬆的內衣,推薦混紡無鋼圈內衣,氨綸、腈綸保證舒適與彈性,純棉保證親膚透氣。
母乳餵養
1988年,日本進行母乳餵養與乳腺癌危險度的評價研究,連續追訪1300多名女性達40年,證實未哺乳女性比哺乳女性發生乳腺癌的風險高5倍左右。
此外,哺乳總時間與乳腺癌的危險性之間呈顯著負相關,即哺乳總時間越長,患乳腺癌的危險性越小。而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對6萬多名有生育史的婦女調查分析發現:哺乳能將其發生乳腺癌的風險降低25%。對於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來說,如果哺乳期超過3個月,其發病風險將降低近50%。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各位女性,除特殊的身體原因之外(例如罹患乙肝等傳染性疾病),都應該給嬰兒哺乳,且純母乳餵養時間至少為6個月。
乳腺癌的發現1、肉眼觀察:
形狀輪廓是否正常,左右是否對稱一致,面板是否光滑完整。出現以下症狀,要及時就醫:
面板凹陷:酒窩徵
腫瘤會使纖維韌帶縮短,對體表面板造成牽拉,使面板凹陷;
乳頭回縮
近期突然發生的乳頭回縮要及時就醫。
有些人由於年齡的逐漸增長,乳頭逐漸發生回縮,這是沒有問題的。
乳房大小差異明顯,皮膚髮紅,出現橘皮徵;
2、觸控自查法:
在洗澡或者平臥時,將左臂抬舉過頭,用右手指尖輕按觸控檢查左側乳房,從上到下,從內到外,再觸控乳房外側部,自下而上,檢查乳房有無腫塊、硬結或者增厚,最後檢查腋窩部。同樣方法檢查右側乳房。
檢查時不要重按,不要用手指抓摸,動作要輕柔,平摸時有腫塊出現,或者發現其他異常應立即到醫院就診。
一般乳房自檢建議每月一次,月經期婦女最佳檢查時間是月經後10天左右。絕經婦女可選擇任何一天進行定期檢查。一般腫塊都是良性腫塊,常見的有囊性增生病、纖維腺瘤、導管內乳頭狀瘤等。
如果有腫塊,邊界光滑,能來回在手底滾動,可能是纖維瘤,良性腫瘤的一種;
如果腫塊表面凹凸不平不光滑,非常硬,基本不能移動,就有可能是惡性腫瘤,要馬上就醫。
如果輕輕擠壓乳頭,出現暗紅或者血色溢液,可能是乳管發生病變,要馬上就醫。
3、規律體檢
40歲以上的女性,每年進行乳腺B超和X光檢查;
40歲以下的女性,可以2-3年做一次。
如果有家族遺傳病史的女性,不論年紀,要每年進行檢查。
-
12 # 健康情報局
【欄目簡介】
【本期嘉賓】宋小運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院乳腺診療中心副主任,主任醫師
-
13 # 二哥理財經絡養生
這個就先把增生疏通開了,然後疏通全身的經絡。補充陽氣,必須全身經絡都通開再補,不然,經絡淤堵,補充多少都很難把氣血補上。
-
14 # 小布兜豬豬
乳腺增生是由於內分泌異常導致的乳腺內纖維組織增生,表現為乳腺增厚變硬,也可以出現疼痛。長期增生,腺體內可能會形成纖維組織集中所形成的纖維腺瘤。所謂的氣血虧是不能解釋增生的機制的。
改變飲食,防止肥胖少吃油炸食品,動物脂肪,甜食及過多進補食品,要多吃蔬菜和水果類,多吃粗糧。黑黃豆最好,多吃核桃,黑芝麻、黑木耳、蘑菇。
生活要有規律、勞逸結合,保持性生活和諧。可調節內分泌失調,保持大便通暢會減輕乳腺脹痛。多運動,防止肥胖提高免疫力。
自我檢查和定期複查。避免人流,產婦多餵奶,能防患於未然。禁止濫用避孕藥及含雌激素美容用品、不吃用雌激素餵養的雞、牛肉。
明確診斷,根據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目前專科採用中藥綜合治療,有了突破性進展,效果更為顯著。如乳腺囊腫不論大小時間長短,用藥後均在2周左右消失。對乳腺增生及時糾正內分泌,腫塊、脹痛、面部神經可消除,對急性乳腺炎用藥後即可緩解疼痛。
心理上的治療非常重要,乳腺增生對人體的危害莫過於心理的損害,因缺乏對此病的正確認識,不良的心理因素過度緊張刺激憂慮悲傷,造成神經衰弱,會加重內分泌失調,促使增生症的加重,故應解除各種不良的心理刺激。對心理承受差的人更應注意,少生氣,保持情緒穩定,活潑開朗心情即有利增生早康復。
-
15 # 大咖醫
BRCA1 和 BRCA2 基因是一類腫瘤抑制基因。它的突變與遺傳性乳腺癌和卵巢癌的發病相關。但並非所有的基因變化或突變是有害的。有些突變可能是有益、中性的,而有害突變會增加癌症的風險。如果女性遺傳了 BRCA1 或 BRCA2 的有害突變,那她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風險大大增加,並且還存在家族遺傳性。
所以專家也特別提示:家族中有多名年齡較小就發生乳腺癌的患者;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家族史;同一名婦女先後或同時發生乳腺癌和卵巢 癌;雙側乳腺都患癌,德系猶太人後裔;家族中有男性乳腺癌患者等。就要高度警惕。
另外,女性需要自己觀察乳房的外觀情況,一年一次的乳房外科檢查或者B超檢查也很有必要。
平時要保持規律作息,保持心情愉快。很多疾病都和心情有關。
-
16 # 852716550
乳腺癌這種病,很多女性聽到都非常害怕。因為它嚴重的影響到了女性們的健康,而且很多女性因此生命隕落。那麼為什麼為這樣呢?抑癖康乳寶的專家說,這是因為很多人平時沒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導致的,因為很多病都是這樣,在我們平常不在意的時候,日積月累變形成了,為此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非常重要的。以下這些好習慣的養成有助於你的乳腺健康,讓你遠離乳腺癌。
1.充足休息,規律睡眠
良好而又充足的睡眠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只有休息好了,人體的各個部分機能也才能得到更好的休息,自然也不會出現乳腺問題。
2.適當運動,增強抗病能力
生命在於運動,安排適當的運動,可以降低患乳腺癌的風險。像女性適用於健美操,瑜伽,擴胸運動,這對預防乳腺癌都是很好的運動。
3.遠離煙及酒精
適量飲酒,特別是紅酒,有益健康。但若暢飲無度,將會提高絕經期後患乳腺癌的機率,建議每週飲酒量以不超過2杯為好。同時女性杜絕抽菸,對乳腺的健康肯定是有好處的。
4.做飯時加入少量薑黃
薑黃幫助排除體內的致癌物質。做飯時可以加上1/4或1/3茶匙的薑黃,這種香料可以降低乳腺癌的發病率。
5.避免高脂高熱飲食,以清淡飲食為主
在生活中要注意避免長期攝入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同時避免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比如:花椰菜、甘藍、捲心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多吃穀類、豆類、海藻類食物,以及一些含碘食物,如海帶、木耳、牛奶、蘋果等。
6.常飲綠茶
綠茶具有祛毒的特別功效,同時它也能夠防止多種癌症,對乳腺癌也有預防作用。為了達到預期的功效,我們每天大約需要飲用5杯綠茶。
7.不濫用保健品
不少女性擔心自己青春不在,經常服用保健品養顏,殊不知一些保健品極易導致乳腺癌的發生。很多保健品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切不可自行濫用。
8.穿合適的內衣
合適的內衣可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胸罩的罩杯則要與乳腺的形狀相符;胸罩內側的面料用純棉的為好。但是晚上不要戴胸罩入睡,儘量摘掉讓乳房放鬆。需要注意的是平時在運動的時候,也一定要配上運動內衣,保護乳房。
9.掌握生育時機
掌握生育時機,對於保護乳房健康很有利,生育年齡一般別超過35歲為宜。同時生育後採用母乳餵養對預防乳腺癌也是有一定作用的。
以上這些好的生活習慣,大家一定要養成,是有助於預防乳腺癌發生的。
-
17 # 紅色戈壁瓦
現代社會壓力大,工作節奏快,很多人都在拼命地工作,尤其女人,更是要兼顧事業和家庭,所以女強人成為了這個時代特有的一道風景線,但風光的背後卻是無盡的心酸,女人乳腺癌發病率越來越高,並且呈現出了年輕化趨勢,在大城市,乳腺癌更是佔女性惡性腫瘤的發病首位,就連明星姚貝娜、阿桑也都因為這一疾病而去世,所以預防乳腺癌就成為了非常重要的事。
任何疾病的發生都會釋放出一些訊號,乳腺癌也不例外,如果出現以下4種情況,很有可能是乳房在求救,一定要引起重視,儘快去醫院檢查。
1、腫塊
據統計,臨床上有80%的患者以腫塊就診,通常都是無意中發現的,多為單發,質硬,邊緣不規則,表面欠光滑的,一般情況下無痛,只有少數有不同程度的隱痛或刺痛。
2、乳頭溢液
引起乳頭溢液的原因有很多種,乳頭狀瘤、乳腺增生等都可以引發,如果出現了這個問題,請儘快到醫院檢查確診。
3、面板改變
腫瘤侵犯乳腺,會牽拉相應的面板,出現“酒窩徵”,如果癌細胞阻塞了淋巴管,就會出現“橘皮樣改變”,這是乳腺癌比較典型的症狀。
4、乳頭乳暈發生改變
乳腺內的大導管受到侵犯而短縮時,可引起乳頭回縮或抬高,乳頭溼疹樣癌表現為乳頭面板瘙癢、糜爛、破潰、結痂、脫屑、伴灼痛。
乳腺癌的發病與遺傳也有一定的關係,雖然現在具體成因無法明確,但可以肯定的是生活習慣以及飲食對該病影響較大,肥胖女性、長期高脂肪飲食更容易罹患乳腺癌。
那麼該如何預防乳腺癌呢?平時不妨從以下3點做起。
1、適量運動
久坐不動影響身體血液迴圈,尤其是工作節奏緊張的年輕人,每天應抽出合適的時間,讓身體動起來,研究表明,每週至少運動4小時的婦女其患乳腺癌的機率降低了37%。
2、提高免疫力
人體的免疫系統是一道保護屏障,能夠抵抗外來的侵襲,免疫系統太弱,容易讓疾病有可乘之機,平時可以吃一些提高免疫力的食物,比如蘑菇、芝草三萜等。芝草三萜是芝草的純提取物,含有粗多糖和總三萜,能夠調節機體免疫力,抗腫瘤。
芝草三萜透過啟用T、B淋巴細胞、巨噬細胞和NK細胞等免疫細胞,增強巨噬細胞吞噬能力,促進淋巴細胞增殖,增強T殺傷細胞的細胞毒作用 ,促進TNF-α、干擾素等細胞因子形成,抑制腫瘤細胞或促使其凋亡。
芝草三萜除了能預防乳腺癌之外,還能減輕乳腺癌放化療的毒副作用,幫助腫瘤患者完成整個放化療過程,輔助藥物治療,提高臨床療效。
3、保證充足的睡眠
充足的睡眠對人體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夠使身體各個器官得到充分的休息,每晚7~8小時的睡眠有利於降低患癌風險。
-
18 # 杏花島
現在乳腺癌的發病率在女性惡性腫瘤中居於首位,那麼我們該如何正確有效的預防乳腺癌的發生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了解以下乳腺癌?
大量的臨床資料表明,早期發現乳腺癌的治癒率還是很高的,達90%及以上;所以早期發現是很重要的,自己早發生,對乳腺癌的預後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對於有些不做常規體檢的女性該如何做到乳腺癌的自查呢?首先可以透過看鏡子,觀察兩側的乳房是否對稱,有無異常的不對稱出現(生理性的兩側乳房發育大小不一屬正常),甚至是有無出現凹陷或者突出;平躺時可用手觸雙側的乳房,是否有異常的硬塊,硬塊是否活動、是否與周圍組織黏連,通常硬塊的活動度較差,並且容易和周圍組織黏連的,需要提高警惕;還要觸控腋下是否有淋巴結的腫大;注意乳房是否有黃色或者血性的溢液;早期的乳腺外會出現橘皮樣的改變、甚至紅腫;乳腺癌的疼痛不明顯,甚至不出現疼痛,乳腺炎和乳腺增生的疼痛表現的更劇烈。
對於預防乳腺癌,我們需要養成良好健康的生活習慣,忌菸酒、飲食均衡,保持良好的心態和心情,合理的宣洩;定期進行乳腺的檢查;飲食上,注意不要暴飲暴食、不要攝入含大量脂肪、雌激素、蔗糖過高的食物,有利於防乳腺癌的食物有:石榴、胡蘿蔔、南瓜、木瓜、草莓、核桃、深海肥魚等。
本期答主:李瑩 醫學碩士
-
19 # 糖尿病之友
預防乳腺癌的主要措施有:
1、健康飲食。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要少吃,飲食清淡少油膩,保持理想的體重,因為肥胖女性容易患上乳腺癌。
2、生活作息規律,改變熬夜的不健康生活習慣,每天晚上9-11點入睡。熬夜會降低身體免疫力,增加癌症的發病風險。
3、吸菸、大量飲酒會增加乳腺癌的發病風險,要遠離菸酒。尤其是需要工作應酬的女性,儘量少飲酒。
4、遠離電離輻射,如放射線等。
5、經常服用激素類藥物如口服避孕藥等與乳腺癌的發病密切相關,所以育齡婦女可以採用其他非口服避孕藥的方式來避孕。
6、做好乳房自我檢查及定期乳腺癌篩查。建議40-49歲的婦女每年做一次乳腺癌篩查,50-69歲的女性每隔1-2年篩查一次,而70歲以上的女性可每2年篩查一次。
7、女性在精神和情感上要保持獨立,及時調整心態,少生悶氣,少發火,保持心情愉快。
-
20 # iBugoo
在回答乳腺癌如何預防的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一組資料:
1.乳腺癌是威脅女性健康最主要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分別位居中國女性惡性腫瘤的第1位和第5位。
2.全國2014年女性乳腺新發病例約27.89萬例,死亡病例約6.60萬例。平均每天有764人確診為乳腺癌,每天有180人因乳腺癌去世。
3.城市地區發病率與死亡率均明顯高於農村地區,分別是農村地區的2倍和1.8倍。
4.中國乳腺癌五年生存率在逐年上升, 2010-2014年期間,五年生存率是83.2%,低於美國(美國2014年的生存率是90.2%)。
5.中國女性乳腺癌發病率在20歲後隨年齡增長迅速上升,並於55歲年齡組達到高峰;死亡率在25歲之後上升迅速,於60歲年齡組達到第1個高峰後略有下降,70歲年齡組後再次上升,並於85歲以上年齡組達到死亡高峰。
有了上組資料的概念,讓我們先來了解乳腺癌:乳腺癌是發生在乳腺腺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患者中99%是女性,男性佔比不到1%。中國乳腺癌發病率上升,可能與中國近年來城鎮化程序的加速和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所伴隨的居民生活行為方式、飲食習慣西方化改變、人口老齡化、環境汙染等危險因素暴露增加有關。另外,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中國計劃生育、晚婚晚育等政策的實施,女性生育情況發生巨大轉變。受女性生殖因素的影響,如初潮年領早、初產年齡晚、未產、母乳餵養時間少等,乳腺癌發病風險升高。
關於乳腺癌的風險因素,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自身不可控因素,如性別、年齡、基因遺傳、家族史、個人乳腺病史及治療史、民族和種族等;另一類是與生活習慣有關的因素,如生育、哺乳、服用避孕藥、飲酒、肥胖、運動情況等。
從遺傳學的角度,可以把乳腺癌分為遺傳性乳腺癌和散發性乳腺癌。
遺傳性乳腺癌是指具有明確遺傳易感基因的乳腺癌,約佔所有乳腺癌的5-10%,大部分遺傳性乳腺癌表現為家族聚集性。與遺傳性乳腺癌相關的基因有很多,包括BRCA1/2, PTEN, TP53, ATM, CDH1, CHEK2, BRIP1, STK11, PPM1D等。其中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2是最早發現和目前研究最多的高外顯率遺傳性易感基因,80%的遺傳性乳腺癌與BRCA1/2的突變相關。
2013年,著名影星安吉麗娜·朱莉為了預防乳腺癌而果斷切除了雙側乳腺,引起世界震驚,BRCA1/2基因也因此名聲大噪。很多人都知道了BRCA1/2基因與乳腺癌和卵巢癌有密切關係。
科學研究表明:BRCA1/2的基因突變,會明顯地提高女性患乳腺癌、卵巢癌的風險。除此之外,BRCA1/2突變也可引起其他腫瘤如子宮漿液性癌、胰腺癌、胃癌、前列腺癌、結腸癌的風險升高。
有趣的是BRCA1/2基因並不是致癌基因,而是抑癌基因,它們和PARP基因一起,負責細胞內DNA突變的修復工作,好似我們的“左右護法”。由於基因突變在我們身體裡是隨時發生的,所以在正常情況下,有這兩個基因的保護,99.9999%以上的突變都能被順利修復。而一旦BRCA1/2基因發生突變,失去活性,DNA突變的修復機率將大大減弱,細胞內會快速積累更多的突變,使得癌症發生的機率大大增加。朱莉正式由於丟失了這個基因,變得比普通人更容易得癌症,而BRCA1/2基因突變如何影響女性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 朱莉因家中有三位女性年輕時都患有這兩種癌症,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她透過基因檢測的方式,知道自己帶有BRCA1突變,70歲前患乳腺癌的機率是87%,患卵巢癌的機率是50%。最終她選擇了切除乳腺和卵巢,成就了壯士斷腕之舉。
朱莉的做法在國內的女性同胞和醫生看來似乎有些極端,但她的故事卻給了我們很多啟示:對於那些乳腺癌高風險人群,適當進行基因檢測,是可以有效預防癌症的發生的。遺傳性乳腺癌的高危人群有哪些人呢?關鍵還是要看家族人群(特別是直系親屬)的患癌情況。家族中如果有人50歲前得乳腺癌、兩側乳房同時患癌、一人同得乳腺癌和卵巢癌、多人得乳腺癌或卵巢癌、有男性得乳腺癌的情況,強烈推薦其親屬做基因檢測,以確定是否攜帶突變基因,瞭解患癌風險,做好提前預防。
做BRCA1/2基因突變檢測,還有另外一個作用,即指導腫瘤用藥。
近些年,針對BRCA1/2基因突變的乳腺癌、卵巢癌患者,科學家開發了一種“PARP抑制劑”類藥物,如Olaparib和Niraparib等。這類藥物的成功研製,對年輕女性患者尤為重要。據報道,中國所有的乳腺癌中有5-10%是BRCA1/2突變,並且在40歲以下的年輕女性居多。“PARP抑制劑”為這類患者帶來了更多的治療可能。
為什麼PARP抑制劑對BRCA1/2突變癌細胞特別有效?
BRCA1/2突變對癌細胞來說是雙刃劍。一方面,它是優勢,因為它能更快地積累突變,進化更快,更容易產生耐藥性,等等。另一方面,他是劣勢。因為一旦沒有了BRCA1/2的癌細胞,如果再沒有了PARP,就徹底失去了修復DNA的能力,這會導致癌細胞內極度混亂,直至死亡。這就像一個不守規矩的司機,如果他只是打破某一些行駛規則,如隨意變道超車,加速行駛,則會嚴重擾亂行車秩序,但是如果他徹底打破行駛規則,如逆向行駛,甚至不走公路改走火車道,那麼他必將快速毀滅。PARP抑制劑就像是癌細胞背後的黑手,它放任癌細胞做更多顛覆生存規則的行為,直至死亡。
現在,我們來回答該怎樣預防乳腺癌的問題?對於家族中有乳腺癌患者的人群,去做一個基因檢測以瞭解癌症的遺傳性,還是很有必要的。而對於散發性的乳腺癌,由於致癌因素繁多,單純的基因檢測並不能有效評估患癌風險,而目前較為有效的評估方法,是基於多因素的健康風險評估。這是一種運用哈佛癌症風險指數(Harvard Cancer Risk Index)演算法, 計算致病危險因素與癌症發病率及死亡率之間數量依存關係及規律的技術。透過健康風險評估,可以確定各種危險因素對某一腫瘤發生所起的作用強度,識別高風險人群,明確預防的重點,從而幫助個體認識健康危險因素,強化個人的健康促進行為,並制訂個體化的健康干預措施,並評價這些措施的效果,以達到預防種瘤、遠離腫瘤的目的。
對於乳腺癌的預防,我們可以做很多事情:
建⽴良好的⽣活⽅式,調整好⽣活節奏,保持充⾜的睡眠,堅持鍛鍊⾝體,保持正常體重;避免和減少精神、⼼理緊張因素,保持⼼態平和;養成良好的飲⾷習慣,養成不過量攝⼊⾁類、煎蛋、黃油、乳酪、甜⾷等飲⾷習慣,少⾷醃、燻、炸、烤⾷品,增加⾷⽤新鮮蔬菜、⽔果、維⽣素、胡蘿⼘素、 橄欖油、魚、⾖類製品等;嬰幼⼉時期注意營養均衡,提倡母乳餵養;積極治療乳腺疾病;不亂⽤外源性雌激素;減少酒精的攝⼊;多多瞭解乳腺疾病的科普知識,掌握乳腺⾃我檢查⽅法,養成定期乳腺⾃查習慣。最後給那些不幸得了乳腺癌的患者一些建議,面對醫生,我們要問清楚這幾件事:本文初始已經提到,目前乳腺癌五年生存率是83.2%,所以乳腺癌患者不必過於驚慌,認真配合醫生,積極治療才是正確的選擇。
我們應該向醫生了解以下情況:患者的乳腺癌是哪種病理型別,哪種亞型,目前是癌症幾期?有沒有基因突變,是否可以選靶向治療?治療方案是什麼?是否可以手術,保乳還是根治等。瞭解了這些情況後,積極配合醫生,相信醫生。因為醫生一定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比如身體情況、絕經與否、病理型別、分期等)和發展趨勢,將手術、化療、放療、內分泌治療、靶向治療等一系列現有的手段,合理地、有計劃、有步驟的進行組合,制定出適合患者的治療方案,確保患者獲得更長、活得更好的。
最後,還要向醫生了解複查安排,多久複查一次,查些什麼?這樣可以更早發現疾病復發情況,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回覆列表
全世界共有35億女性,可是隻有64億8千萬個乳房。按此換算,世界上每年都會“誕生”120萬個乳腺癌患者,其中約有80萬人會因此失去一側或雙側乳房。雖然乳腺癌被稱為“紅顏劫”,但是大家不必恐慌,只要做到三早——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還是可以從細節上讓乳腺癌遠離你。
自查乳腺癌小方法
1. 比較方便的自查可在淋浴時進行,因為搽上肥皂後更容易感覺乳房組織。你可以先用手按壓乳房組織,接著在乳房上畫圈,然後繼續按壓乳房組織。
2. 站立的姿勢比較方便檢查乳房的上部和外圍,大約一半的腫瘤都生長在這些區域。乳房組織會因為姿勢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感覺,所以除站立檢查外,你還應該躺下來進行更細緻的檢查。
3. 躺下檢查右乳時在左肩下墊個枕頭,並要把右手放到腦後,這樣可以使乳房的脂肪向兩邊分散,使你更容易接觸到乳腺。
檢查的步驟是:先用左手中間的三個手指環繞乳房畫圈,然後自上而下按壓乳房,接著從乳頭向外呈放射狀按壓(這個過程中手指始終不要離開乳房)。
為確保不錯過乳房的任何一個地方,這三步你一步都不能省略,然後重複以上動作檢查左乳。
同時,最好每月進行一次乳房自檢,檢查乳房的最佳時間是:每月月經剛結束時(因為來月經之前乳房比較腫脹和脆弱),最好在每個月相同的時間進行。
(重視自查,高危人群定期篩查)
哪類人群需重視自檢和乳腺常規檢查
1. 家族中有人患有乳腺癌的女性,尤其是媽媽和至親姐妹患癌。
2. 30歲以上仍未生育、40歲之前沒有哺乳過的女性。
3. 12歲前月經初潮或55歲仍未絕經的女性。
4. 飲食結構以高熱量、高脂肪、高糖分食物為主,或體脂比例過高的女性。
5. 從事的工作會經常接觸到放射源的女性。
6. 胸部接受過高劑量放射線的照射的女性。
7. 長期服用外源性雌激素的女性。
8. 長期過量飲酒的女性。
另外,女性肥胖,初潮較早,絕經過晚,有家族病史等的人群為乳腺癌高發人群,如出現上述表現更應該加以注意。
乳腺癌早期預警 如何發現
1. 乳房腫塊:一般多出現在單側乳房,質地較硬,增大的較快,可以活動,如果侵及胸肌或胸壁則活動性差或固定。
2. 面板改變:乳腺癌侵犯面板會造成面板的特異性改變,用桔皮來比喻最形象;還有一種特殊型別的乳腺癌,主要表現為乳房面板的炎症性改變,面板顏色由淺紅色到深紅色,同時伴有面板水腫、增厚,表面溫度升高,可以由區域性擴大到全乳房。
3. 乳頭改變:腫瘤侵犯乳頭會造成乳頭內陷。如果腫塊較大,會造成一側乳房腫大,使得兩側乳頭不能保持同一水平。
4. 乳頭溢液:如果未發現明顯腫塊,只是出現乳頭血性或液性溢液也應及時就診,警惕乳腺癌的發生。
5. 淺表淋巴結腫大:如果發現腋窩,鎖骨上出現淋巴結腫大,尤其是質地較硬,活動性較差(也可以是活動性)的,應懷疑乳腺癌的可能。
預防有妙招 牢記七要點
1. 一場自然的生養最重要。
在一項由牛津大學主持的“百萬婦女乳腺癌成因研究”專案後,科學家得出結論:女性生育越多、哺乳時間越長,患乳腺癌的風險就越低。如果一個女人一輩子生5個孩子,每隔2年生一個,而且每個孩子都用母乳餵養,那麼這個女人乳腺癌的發病率將下降50%或者更多。
從優生優育的角度,醫生都建議女性最好在年輕時候生孩子,再考慮到對自身的保護,30歲之前生育是比較推薦的做法,因為孕激素對女人有很大的保護作用。懷孕、分娩、哺乳雖然辛苦,但也大大增強了女性的抗病能力,而且這種能力越早獲得,對於防止乳腺癌的發生就越有幫助。所以如果女性有生育意願,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儘早生育。
2. 保持體形,不要發胖。
如果你不能儘早生孩子是為了保持體形,那就繼續努力保持下去,不要發胖,因為發胖既毀了女人的虛榮心,又毀掉你的健康。
過量攝入高糖高脂的食品、經常喝酒等等都會導致女性身體裡儲存過多的脂肪,這些脂肪將刺激雌激素分泌,而大量雌激素的堆積會提高乳腺癌的發病率。所以,要降低乳腺癌風險,就要降控制體內雌激素水平,要控制激素水平,就必須節食——多吃蔬菜多吃魚,少吃燒烤少喝酒,這保證對你有百利而無一害。
3. 沒事少熬夜,有空多睡覺。
現在很多高強度、三班倒的工作都拒絕女性,那正好,你也拒絕它,因為熬夜不僅讓人眼袋發黑、面板乾燥、面容枯槁,更危險的是它還會增加女性乳腺癌的發病機率。 丹麥科學家研究發現,上夜班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可能性更高,而且上夜班的時間越長,患乳腺癌的可能性就越大。這是因為人造光抑制了體內褪黑激素的分泌(這種激素只在黑夜產生),而褪黑激素水平降低會促進雌激素的分泌(又是雌激素)。所以要想遠離乳腺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不要熬夜,每天晚上好好睡一個兼具保健功效的“美容覺”。
4.重視乳腺良性病變。
包括非典型增生、硬化性腺病、乳頭狀瘤等良性病變,被認為與乳腺癌的發病率增高有關。所以這些疾病一經發現,應該儘早處理。而一些常見的乳腺疾病如輕度增生、單純纖維腺瘤、乳腺導管擴張、乳腺囊腫、乳腺炎等,並不會轉化為乳腺癌,無需手術治療。
5.減少吸菸與飲酒。
多項研究提示這兩個不良嗜好會增加乳腺癌發生的風險。但也有不同觀點,認為菸酒嗜好是否為危險因素,取決於基因多型性與激素受體亞型。不過不管怎樣,還是戒了吧,除非你對自己的基因、受體之類的十分了解。
6. 直系親屬的乳腺癌病史。
血緣越近、影響越顯著。遺憾的是,這一點自己無從選擇,如果有相關家族史,只能加強隨訪、盡力避免其他危險因素。
7. 其他。
電離輻射、環境毒素等,也已被證明與乳腺癌的發病脫不了關係,尤其在有乳腺癌家族史的患者,更容易受到上述因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