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儒者讀書
-
2 # 明貞
王陽明心學的基本功德是打通佛道儒之屏障,建立佛道儒溝通之通道,是陽明心學功德所在。人道為主,圓德成道是天地人之歸宿終極價值。
心性即人性天地乃物性理性,這是人定勝天的根基。
-
3 # 我是瀟灑哥2019
王陽明心學的根本精神在“良知”,集中體現王陽明良知精神的著作是《傳習錄》。”作為一名王陽明思想的研究者,必讀《傳習錄》,以此才能領悟其思想精華,還要讀《陽明先生年譜》,以把握其生平事功及思想發展的脈絡。王陽明心學精髓為六個字四句話。
六個字是:“心即理”和“致良知”。
四句話是:“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四句話很簡單,又很深刻。有個故事完美的闡述了這四句話。
有位窮人找到王陽明賣地,王陽明看他可憐,不想趁人之危,就沒有答應買地,而是先借錢給他。後來王陽明遊玩時,看到一塊風水寶地,誇讚不已,身邊的弟子告訴他,那位窮人要賣的就是這塊地。王陽明聽到後很後悔當初未把這塊地買下來了,但他覺得自己怎麼會生出後悔的想法呢?於是他閉目冥想,過了一會,睜開眼對弟子說,剛才的私慾已經被自己克掉,他的心情又迴歸愉悅了。
當王陽明沒有看到那塊風水寶地時,他沒有動心,是“無善無噁心之體”;看到風水寶地後,生出了欣賞之意,這是“有善有惡意之動”;當他發現自己產生後悔未買地的念頭,後又為此感到羞愧時,是“知善知惡是良知”;最後內心克服了私慾,心情復歸於平靜愉悅,是“為善去惡是格物”。
好好生活,好好做人,聽到自己內心善的聲音,聽從自己內心的良知召喚,這就是王陽明心學的精神力量。
-
4 # 求靜不靜
我不敢也不會剖析陽明先生的心血,也沒有讀透,但是,我知道一點,先生讓我們不要被外界的思想,慾望,導向左右,要往內心去求,找到自我,真我,原本的我,不要被世俗迷惑而失去了方向,成就真實的自己,追求真正的幸福快樂。
-
5 # 騎驢說
陽明學中有許多條目故事可說,其學說歸根說來,只是“致良知”,只是“存天理、滅人慾”。後人多將其視為陸學後傳,視之為心學餘裔,乃至於稱之為主觀唯心主義,這與陽明“心外無物、心外無理”的講法密切相關。關於這一辨析,還得從“致良知”說起。
“致良知”,錢穆先生解為“徹根徹底不使一念不善潛伏胸中的方法”,這自然大體不錯,但似乎仍有偏於持守的意思。良知在陽明看來,是孟子的不學而能、不慮而知,又說“良知是天理之昭靈明覺處,故良知即是天理”,也即是“我固有之”的道德直覺,同時,良知也有其本體論的意義,這也與“心”的本體論內涵聯絡在一起。“良知只是個是非之心。”而心的本體論意義並非就是說心是個具體而言的實體,這就偏了,心的本體論意義在於心的“感而遂通”,在於心之能夠感應,這一個“感應”也是王學的重要內容。對於陽明之心非為具體實體意義上之心,也即“主觀唯心”之心,可以在“先生遊南鎮”一節上看出來。
先生遊南鎮,一友指巖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山中花樹本來自開自落,如何與我心相關?陽明的回答是,在人未看此花時,花與人的心是同處於“寂”的狀態的;待人一看,花與人的心便一時鮮明顯現了。“寂”不是“不存在”的同義語,而是指事物(例如“花樹”)尚處於一種相對於主體而言乃為未開顯的、未曾明白的存在狀態。“寂”的狀態並不意味著事物本身的不存在,而是說在主體未與之接觸、感應時,事物相對主體而言是存在與不存在兩可的,或者說,這時事物對於主體而言是不可知的,不可知自然不可言說,否則便陷入臆斷,所以,在人未與花樹交感時,花樹又如何是“自開自落”呢?而這樣一種“寂”的存在狀態,由於人的參與、人與花樹的接觸、感應,被打破了,於是成了明白、瞭然的狀態。這裡始終有個人的主體地位存在,一切都是相對於“我”而言,故而自然“心外無物”了,而心在這樣一種論說中,自然具有本體論的內涵。但是,心又並非都是這樣一種自然屬性,它還具有鮮明的倫理屬性。陽明在《傳習錄》中有這樣的說話:“心外無物。吾心發一念孝親,即孝親便是物。”“孝親”的具體行為是由發孝親之念而來的,若此心不在,則孝親即便不成其為孝親。
錢穆先生解“致良知”著眼於“良知”,似乎忽略了“致”。結合陽明“知行合一”的宗旨,“致”應當具有明瞭、推及、實行的含義。具體而言,不應只限於保持胸中之澄澈,還在於事上磨,時時存天理滅人慾。
在荒木見悟看來,“致良知”之“致”可解為“發揮”,對於“致良知”,他這樣解釋:
所謂良知的自我發揮,即打破舊的格局而開創新的局面,良知內含物件,同時又是二合一的包容體,是以良知為主導而進行判斷。
為什麼說“良知內含物件”呢?根據在於陽明的《答顧東橋書》:“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虛靈明覺,即所謂本然之良知也;其虛靈明覺之良知,應感而動者,言謂之意......凡意之所用,無有無物者:有是意即有是物,無是意即無是物矣。物非意之用乎?”物是意之用,意是良知之動,良知又是心之本然。在這裡,心或者良知的本體論意義更加鮮明。也正是在“良知”這裡,陽明解決了宋學本體論上的心物二分,也解決了其工夫論中的敬義夾持、誠明兩近。良知即是吾心之本然,它自然包含內;而透過良知、意、物,三者的邏輯連線,良知又與物發生了直接關聯,甚而物只是良知的“用”,這樣,良知就兼含內外,從而心物一體。此外,荒木見悟還從陽明《答羅整庵少宰書》中引出一段:“格物者,格其心之物也,格其意之物也,格其知之物也;正心者,正其物之心也;誠意者,誠其物之意也;致知者,致其物之知也。”陽明學透過“格其心之物”與“正其物之心”,實現心物之間的從容轉換,這樣一種位相的自由轉換的前提,在於陽明學不承認內外之別,這一點透過前述“物是意之用”已經實現了。而良知之“致”,即是天理之流行,即是直內與方外的合一,也即是敬與義的合一、誠與明的合一,這一番工夫論的內容,具體更闡明於“知行合一”。
參考資料:
1.黃宗羲:《明儒學案》,中華書局1982年版.
2.錢穆: 《陽明學述要》,九州出版社2010年版.
3.王陽明:《傳習錄》,中華書局2019年版.
4.董平:《陽明心學的定性及良知的公共性與無善無惡》,《哲學研究》2018年02期.
5.三浦秀一:《良知心學與晚明思潮——荒木見悟<陽明學的位相>淺析》,湖北大學學報2018年版第45卷第1期.
6.荒木見悟:《陽明學的位相》.
7.黃宗羲:《明儒學案》.
8.黃宗羲:《黃宗羲全集》.
-
6 # 東哥的裝修生活
心即是理”,即最高的道理不需外求,而從自己心裡即可得到。
本質要求思考本心,要求知行合一。
舉個例子吧。比如對待父母。在沒有孝順這個道德的時候。
你可以殘酷的對待,也可以孝順對待。
但,你老了的時候,你希望的是孩子孝順對待你吧。(人是利己的)。所以,得出了孩子孝順父母來的好。
那麼,知行合一,你看,我就該孝順我的父母。
孔子,給予了禮樂仁智信,一系列的規範。注意!孔子是給了標準。我們該這樣做。
老王,那是認為,誰規定見到長輩,一定要來一個標準的禮貌動作才叫尊敬?沒有啊。我不做,或者做了。能代表我內心是尊敬或不尊敬嗎?
心學重新給自己梳理了一套不需要按照聖人定義的規則,而是遵從內心思辨的方式。這是哲學思辨的一種模式。
即,人人都可以做聖人。
天啊。原來不只是孔子是聖人,人人都可以是!牛批不?(๑•̀ㅂ•́) ✧
心學區別儒,影響於國外,總結四句: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
7 # 米花禪
王陽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軍事家、文學家與書法家。他“以絕世之資倡其新說”,歷經坎坷,參悟聖人之道,開創心學,以赫赫文功武治,成一代聖賢。那麼,陽明的心學究竟是怎麼樣的學問呢?
何為人生第一等事?
王陽明十一歲時,有一天上課突然問先生,“何為第一等事?”人生的第一等事也就是最重要的事是什麼?先生回答:“惟讀書登第耳。”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好好讀書,然後考中科舉、做官。王陽明不同意,說“登第恐未為第一等事,或讀書學聖賢耳!”人生的第一等事是讀書,學聖賢。他父親聽說後,就質問他:聽說你想當聖人啊?你知道什麼是聖人嗎?別看王陽明才十一歲,卻人小志氣大,當即頭一仰,大聲說,聖人就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人。
為著“學聖賢”的人生理想,小小年紀的王陽明開始研習兵法、舞槍弄棒。十五歲的時候,為了繼承前賢的遺志,王陽明徑出居庸關、山海關,對邊塞的地勢地貌、山川形勝進行了一番實地考察。他還曾在蒙古族部落裡參加了射箭和騎馬比賽,居然拔得頭籌。他十分嚮往東漢大將軍馬援的功業,雲遊歸來,有感於動亂頻仍的社會現實,寫了《帝國平安策》欲上呈朝廷,被父親訓斥教育了一番。但由此可見,王陽明家國天下的胸懷和襟抱。
心外無物,心即理
心學中最重要的一個奠基理論:“心即理”,心外無物。心即理,意思是萬事萬物只有人類意識參與時才能明白,遇到事情“不動心”,不論發生什麼事,都保持一顆巋然不動的心。
平寧王之亂的時候,王陽明並未到第一線去。他坐鎮指揮的同時還在上課、講心學。當他的手下大將伍文定正和寧王朱宸濠大戰的時候,王陽明大概就在講“不動如山”之境。這時候突然前方戰報來了,說情況緊急,前敵總指揮伍文定的鬍子都被燒著了,前方軍心已亂。這時候,王陽明站起身來,走到旁邊拿令牌傳命下去:誰再說伍文定鬍子被燒這件事,立刻給我斬了。然後調回頭來繼續上課。
學生們都很緊張,問外邊怎麼樣了?王陽明搖搖頭說,剛剛聽人說前方有點不順利,此兵家常事,不足介懷。我們繼續講。講了一陣,又有前方戰報來報,說寧王朱宸濠已經被活捉了,大亂平定。別人聽到這樣的訊息,肯定要歡呼、慶祝。但是,王陽明聽了,只是點點頭,然後依舊接著回來上課。
學生們又忍不住問了:前方怎麼樣?王陽明說,聽說寧王朱宸濠大敗,而且已經被我們抓獲了,想來這個訊息不假。這時,王陽明眉頭一皺說,就是聽說死傷慘重啊!這裡看出他的悲憫之心。但說完之後,又接著講課,而且表現為“理前語如故”“理前語如常”,旁觀者無不佩服。
這就是遇到事情“不動心”,不動如山,心外無物。
心外無物,其實是一種更大境界的價值存在。獲得這種價值存在之後,人生就有了一個價值支撐,就有了一個價值出發點。人類的終極問題是不朽,怎麼追求不朽?每個人的生命就像一滴水一樣,就算再飽滿,放在Sunny下沒多久就被蒸發掉了。這滴水怎麼才能不被蒸發掉呢?很簡單,放入旁邊的長江大河,匯入汪洋大海之中。王陽明心學不是一種簡單的自我解脫和現實逃避,而是一種社會擔當、一種博大的胸懷,是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然後勇於擔當,勇於負責。
知行合一,事上練
陽明心學誕生後,王陽明興辦龍岡書院,授徒講學,聲名遠播,後又受到貴州提學副使席書的邀請,講學於貴陽書院。此後,王陽明的“心即理”不斷延展,漸漸產生了“知行合一”的思想,這是他心學的第二大層次。“心即理”,可以說是心學的基石,“知行合一”則是心學重要的發展。
“知行合一”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口訣,叫做“事上練”。碰到事,不怕事,這顆心要到事上去磨練,就像一把兵刃,要在磨刀石上磨練才能鋒利一樣。
王陽明在貴陽講學,三年貶謫期滿後,被朝廷任命為江西吉安府廬陵縣知縣。上任後第一天,“驀有鄉民千數擁入縣門,號呼動地,一時不辨所言,大意欲求寬貸”。他很快明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鄉民們鳴冤,是因為廬陵這個地方不生產葛布,卻要繳納繁重的葛布稅。
弄清了事情原委之後,王陽明先安撫鄉民的情緒,開口表態:既然朝廷派我來廬陵縣做父母官,如果確有不平、不是之處,我一定為大家做主。這樣一表態,大家立刻安靜了。然後,王陽明立刻召集縣府有關人員開會,瞭解到這葛布稅並非國家應收的稅種,而是宦官搜刮民財的一種惡劣手段。之後,他向鄉民們宣佈,免去今年的葛布稅。
這可不得了!王陽明剛剛新官上任,還沒有跟上下級溝通,也沒有跟官僚體系整體協調好關係,他就敢現場說今年就免去葛布稅!手下人都嚇壞了:這得要擔多大的責任與風險?
免去了鄉民的葛布稅之後,王陽明給上級政府寫了封信,言之鑿鑿,陳明利弊,既不卑不亢曉之以理,又不動聲色擺出態度,最後以人情動之,面對奸宦,軟硬兼施,竟然就這麼輕鬆圓滿地把事情解決掉了。
“知行合一”,事上練。首先是具備調查、洞悉全域性的能力,然後就是敢於擔當,碰到事不怕事,而且敢於迎難而上。神奇的是,他越是迎難而上,越是敢於擔當,後來他遇到的困難越是迎刃而解。這就是陽明心學的力量,強大的“知行合一”的智慧。
修身正心,致良知
王陽明,一介書生,身體羸弱,卻勇鬥宦官,剿南贛匪患,平寧王之亂,平廣西匪患,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成功的背後是心學“知行合一”的智慧。“知行合一”背後有個關鍵的地方,也是陽明心學的核心,堪稱總綱中的總綱、精華中的精華,那就是——“致良知”。王陽明說:“此良知二字,實千古聖聖相傳一點滴骨血也。”
陽明心學所說的這個良知,典出《孟子》“不學而能為之良能,不慮而知為之良知”。知天理、知人間大道,是一個人內心本來就有的,“人人皆有良知”,但因現實中各種慾望、情緒、不良習性矇蔽了良知。因此要找到這個良知,找到人類文明積澱下來的智慧、道德與靈性的自覺,聽從內心光明的指引,然後不停地去磨練它,昇華它,激發一個人巨大的能力,使其不斷成長。
寧王之亂時,王陽明本是奉聖旨去福建平士兵譁變,但聽到朱宸濠的叛亂訊息,立刻前往平叛,毫不猶豫!想想當時的環境,當年朱棣靖難之役的歷史擺在那兒,再加上朱厚照本身昏庸、荒誕,寧王朱宸濠準備了十年,完全是有可能成功的。當時南方官員給朝廷的上疏都沒說寧王反叛,而是說南昌有變、江西有變、江南有變,都在明哲保身,為自己留退路。只有王陽明知難而上。他也擔心自己,甚至讓家眷在自己家門外環布柴草,說一旦事敗,絕不肯被俘,全家舉火自焚,說明當時形勢何其嚴迫。但是王陽明為什麼可以挺身而出?就是這種“致良知”,聽從內心光明的指引。知道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行為準則、行動智慧全都自然而然地出現了,這就是致良知的表現。
王陽明曾有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是陽明心學關鍵的總結和昇華。寧王之亂平定後,忠泰之難接踵而來。張忠、許泰、江彬等人,處處刁難王陽明,甚至要陷害他。在那個危難時刻,王陽明的祖母去世了,父親王華又病重,王陽明想回家,學生們都勸他不能走,疑謗在身,被朝廷猜忌,懷疑謀反,這個時候走了,別人就覺得是畏罪潛逃。但王陽明細想了一下,說:我的良知告訴我,親情足以讓我放下這一切。我的良知告訴我,我和親人之間的感情是最基本的人性,是我要追求的最光輝的東西。如果這個東西都沒有了,其他東西還有什麼必要呢?王陽明就真的辭職不幹了。這說明,他自己內心中的良知是他處事的最高指引,而不是外在世俗的標準。這就是,聽從內心的指引——“致良知”。
王陽明堪稱中國歷史上真正能夠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典範,我在《五百年來王陽明》書中也講述了他在常人難以想象的百死千難中積累人生的經驗和智慧。他對真理不懈追求的精神,他講學問道付諸實行、在艱難中建功立業的功夫,他經過修煉而獲得強大內心以及戰勝苦難的決心和勇氣,值得我們去學習、去體悟。
-
8 # 一尺先生談家教
要了解陽明先生心學的根本精神,首先我們要知道陽明先生在歷史中的地位,他是新儒家的代表,那麼我們要從儒家的源頭來看,在《大學》這本經典裡面,這其實是儒家思想的總綱。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說到底,陽明先生仍然是一個儒家思想的踐行者。
明德,又叫我們心的本體、本性。三字經說:人之初,性本善。善心就是我們的本性,也就是王陽明先生所言的“良知”。明明德就是彰顯人人本具的光明德性,致良知,接通正能量,守住我們的天良,做好自己。
親民,就是學做人。要有仁愛之心,把天下的人,都當做自己的至親骨肉。其中,孝又為仁之本。孝親愛人。
止於至善,就是學做事。至善:善業無盡,要立定終身行持善業的目標,與天地萬物為一體,其樂融融。
陽明心學是在傳統儒家基礎上,借鑑了佛家禪學“明心見性”一說,其經典四句:“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依然是對《大學》及佛家禪學的參悟與踐行。
那麼,善惡、是非的標準又在哪裡呢?《論語》及踐行版《弟子規》,以及道家《太上感應篇》、佛家《十善業道經》。儒釋道並行不悖!
-
9 # 進擊的老楊
要想了解精髓,就要結合他的人生經歷和思想來源。王陽明的思想來源於儒家和禪宗,人生經歷的轉折點是龍場悟道。禪宗說人人皆可成佛,王陽明說人人皆可成聖人。如何成聖人呢?禪宗頓悟,王陽明心即理,心外無物。如何心外無物?致良知。禪宗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王陽明知行合一。
-
10 # 神馳
知行合一。
真知必行,行必真知,是為良知,是為知行合一。
有些人說自己知道了,知道了,卻根本不懂什麼叫知道。
真正的知道是知“道”!,知道大道!萬物普遍聯絡,有些人知道一些細枝末節,就片面地以為知道整個事情的真相,這是很可笑的。
黑格爾曾經說過,要說清一個石頭,你也必須瞭解整個宇宙。輕描淡寫的說你知道你知道,我會信你嗎?
王陽明曾經對著竹子7天,稱為“格竹”,終於還是沒有悟得竹性,如此智慧之人都不敢說知道,我們有多少自信敢說自己知道了呢?
我們平時所說的知道,只是對他人的說法有點同感。這種認識僅僅停留在頭髮上,根本沒有進入到自己的血液中,成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理一次髮就沒有了,跟真正的知道是兩碼事。
王陽明說過一個例子,講得很好。他說一個人說自己孝敬父母,我們一般並不能完全相信他,但是,當人們說某一個人知道孝敬父母,我們一般都表示相信,這是因為那個人行了出來。他是知道孝敬的,並且用他的行動來證明了,而我們透過他的行為,知道他是真的知道。
真正的知道,必然是可以行出來的,這便是王陽明所說的知行合一。
這裡需要注意一點,知行合一不是一種要求,而是一個事實。知行不合一的,必是假知,必是妄行。
-
11 # 淺述易學
王陽明心學的根本精神有以下幾點:
一是心外無物。
二是知行合一。
三是致良知。其思想的修行核心,體現在這四句話: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
12 # 劉夢輝1445414400581
王陽明心學的根夲精神在於“突出主體精神意識”,這一點從王陽明的心學思想與程朱理儒家思想根本走向對立來看便知。
讀王陽明《學心》總結以下“突出主體意識”的簡明要點:第一點:倡導打破封閉沉靜局面。把“心”作為萬物之主,主宰天地萬物,破除迷信思想,解放思想,發揮人的主觀意識能動性,促使社會發展進步,倡導打破封閉沉靜局面。
第二點:倡導透過自我道德修養致“良知”,良知就是天理。把玄妙而不可觸及的天理,拉到人的“心”裡來。“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體之正”以達到良知良行。倡導透過自我道德修養致“良知”,良知就是天理。
第三點:倡導考試應要求結合解決社會實際問題出題進行科舉考試。用“心外無理”觀點來否定“聖賢經傳”絕對權威。主張社會現實活動中,如果沒有沒有主體意識參與,一切社會實踐無法進行。倡導考試應要求結合解決社會實際問題出題進行科舉考試。
第四點:倡導人人平等,打破階層劃分。社會中的人們將內心固有的良知體認明白,就可達到聖人氣象,亨受平等待遇,參與社會各項公共活動。倡導人人平等,打破階層劃分。
僅此以上要點,就可證明王陽明心學呼喚主體意識覺醒,強調個人價值,自我發展,注重人性的自我道德修養,積極參加社會的一切活動。對近代社會產生深遠影響。總之,雖然王陽明也是儒家主觀唯心主義思想,但是跟程朱理儒家主觀唯心主義思想有了很大進步。主張“突出主體意識”思想,在他本人為官任期工作中也得到落實和發揮。如:福建,江西,廣東,廣西一帶匪犯在他任期內都得到了平定。真是值得我們當今社會人們學習的光輝榜樣!
-
13 # 老張98143
首先,建議你把題目改為:王陽明哲學的精華。因為你的這個命題己很不科學地把王陽明哲學侷限在所謂心學裡了?!不知是誰下的這個結論?!竊以為王老先生是孔子學說的集大成者,並把儒家學說的理論學說,放之於實踐,才能收實效。發揚光大了儒家經典,告訴人們:一個人只有修德,修能,才會有實際收益。一個人光空談理論,修德是不行的。要把自己的聰明智慧投身於社會生活,為國奉獻。
回覆列表
三個字:致良知。
王陽明留給弟子們最後的訓誡是:“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從王陽明的四句箴言中我們能夠發現,王陽明已經清楚地意識到了人性的本質是沒有善惡之分的,人在初生時就如一團混沌,它本身是不能夠用善惡來界定的。
但是人在事上就會分出善惡了,但可能有些人自己沒有意識到。比如說壞人不說自己是壞人,好人也不會說自己是好人,這是人在做事的過程中因為自己的性格導致的不同行為特徵,可以分為善惡,儘管當事人自己不知道。
當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時,人們就能逐漸地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了。這是陽明心學中重要的一步,因為知行合一就是在這個階段中。透過反思、實踐、再反思、再實踐的過程,正確認識良知的根本含義,才能具備真正的良知。
而最後一步就是陽明心學的根本目的了,就是“為善去惡”。理學中的“格物”,整天去鑽研的目的就是為了“存天理,去人慾”,而陽明心學不提倡事事格,而提倡去做事,達到“存天理,去人慾”的最終理想。
因此,陽明心學的根本精神就是“致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