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時訊通

    有史學家認為,番薯的推廣造就了這個康乾盛世。

    明末,番薯已在華南地區廣為種植,並逐漸向北推廣。但是由於明末清初的戰亂影響,番薯的栽培技術傳播比較慢,直到康熙時期,番薯栽培技術才傳遍全國。

    番薯對中國影響可以從以下兩方面來認識。

    一、耕地面積擴大

    有資料顯示,清朝的耕地面積是前代的四倍。有人把這歸功於清政府的勸墾政策。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是我們幾乎可以得出結論:清代之前華人是世界上最懶惰的人 ,有那麼多的土地卻不開發。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要認清“可耕種面積”的概念。可耕種面積不僅僅與土地本身質地有關,更決定於耕種的作物。而這是番薯適應性強,可以在水稻、小麥不能種植的山地耕種,從而把原來大片不可耕種的土地變成可耕種的土地。從而使中國的可耕地面積擴大了四倍多。

    同時番薯的種植,反過來改良了土地的土壤,使原來貧瘠的土地變成了小麥與水稻可耕種的土地。這樣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水稻和小麥的耕地面積。

    作為一個農業社會, 土地是農民賴以生活的根本。因此只要有可耕種的土地,肯定有人會去搶的。華人闖關東就是很好的例子。清朝為了滿族八旗的利益,於康熙七年下令“遼東招民授官,永著停止”,對東北實行禁封政策。沿山海關一帶遍植柳樹牆,中間用繩索相連,滿洲兵駐紮 在那裡嚴密地看守著關口,不允許漢人出關。即使這種政策並沒能阻止漢人闖的關東,“擔擔提籃,扶老攜幼,或東出榆關,或東渡渤海,蜂湧蟻聚”。為什麼,漢人會不顧政府追捕,背井離鄉來到關東這些荒蕪之地? 因為那裡有土地。 因此只要有可耕種的土地,勤勞的華人都會去“搶”的,這不需要那些英明的領導人的鼓勵。因此,且不論清政府的禁封東北政策,清政府勸墾政策對中國耕地的意義也是很有限的。

    二、糧食畝產的提高

    番薯的引入不僅可開發新的耕地。還可以與小麥,玉米等其它作物進行混種和間隔種植,豐富了中國耕作制度的內容,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糧食的畝產。

    中國古代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方式主要有複種制、輪作複種制、間作套種及混作制等幾種形式。複種制指在同一塊田地上一年收種兩熟三熟,中國自春秋戰國已經創始;輪作是指有計劃地輪換種植不同作物的農作制度,以區別於種植同一作物的連種制,魏晉以前中國已較普遍地建立了豆谷輪作制;間作套種指在某一作物生長期內,同期間隔播種兩種作物或於預留空行內補種作物的栽培方式,中國早在漢代已經創始;混作則是指在同一地塊上同時播種多種作物的一種種植制度。中國農民很早就認識到了這些耕作制度有著多方面的優點:可以充分利

    用光熱和水土資源,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產出率;一定的組合可增加土壤的肥力,保障農業生產的可持續性;一定的組合有助於消滅雜草、減少病蟲害,保障農業的穩產和高產

  • 2 # 那年今夕

    康乾盛世是清朝人自己吹出來的盛世!

    而這個“盛世”的依據是:人口達到歷史之最!糧食產量達到歷史之最!餓死人口比例歷史最低!

    從某種意義來講,封建時期達到以上三條確實可以算得上是“盛世”。

    然而,世界大勢早已變化,彼得、路易十四和康熙帝是一個時代的,華盛頓和乾隆是一個時代的!而清王朝還拿著老一輩所謂“盛世的評判”來沾沾自喜,難怪中國落後,難怪落後捱打不斷!

    豈不知,就連清王朝洋洋自得所謂的“盛世”,也是西方大航海時代帶來的福利!

    大約明朝中期,1492年,哥倫布率領西班牙殖民者踏上了美洲大陸,除殖民征服外也為全世界帶來了“紅薯,玉米”等產量大、環境要求低的農作物。這些農作物也逐漸傳入中國。明末清初更是量產!

    至康雍乾時期,隨著糧食的不斷增產,人口也出現井噴式增長!達到了封建時期所謂“盛世”的標準。

    只是這“盛世”卻是閉關鎖國,不聞窗外事換來的。

    所以現在網友戲稱“紅薯盛世”

  • 3 # 樂嗨豬

    在清朝時期,由於社會關係比較穩定,適合人口大量的繁育,而且糧食的生產也能夠跟得上了。因此就出現了人丁興旺,物產豐富,舉國同慶的局面。國富民強也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來說呢,大面積的紅薯推廣和種植,農民有休養生息和吃飽飯的條件,反過來又刺激了農民種糧食的積極性,更有力氣來開荒種田。

    這樣的結果就是糧食麵積擴大,國家糧庫積蓄充裕,社會安定,舉國歡慶,這樣的局面就是康乾盛世啊,但是貌似和紅薯的高產,和農民的休養生息有關係的。在史料中,康乾盛世的說法多次出現在當時的一些官員口中,後來漸漸為百姓和一些文學人士所接受,康乾盛世的說法就流傳下來了。從傳統史學角度來看,康乾時期社會趨於穩定,經濟得到了很大發展,國家富裕,政治穩定,因此可以稱之為盛世。在古代,一個盛世的標誌性成就就是人口的增長。明末清初,經歷無數戰爭後,百姓數量大大減少,甚至有些地區出現了“無民可治”的情況。然而在康乾時期,人口數量猛增,突破了一億大關,之後人口數量又猛增至三億。人口數量的猛增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糧食增產。明朝時期引進的紅薯等作物,具有抗旱、產量大的優勢,為糧食增產做出了一定貢獻。所以就有人把康乾時期的盛景歸功於紅薯,因而康乾盛世也被一些人稱為紅薯盛世。但是,康乾盛世是否真實存在的其中一個爭議點就是:雖然國家富裕,但是百姓貧窮不堪。假如將康乾盛世與明朝末年做一個對比,會發現康乾盛世百姓獲得的年糧食量遠遠低於明末。雖然百姓每年有三十幾兩銀子的收入,但是每年的支出總會比收入多幾兩銀子。因此一旦農業不穩定,那麼變賣兒女的慘景就會出現。雖然康乾盛世中陶瓷業、農業等獲得了很大發展,但是財富都集中在國家。即便是地方官員的薪資都很低,至於百姓更是貧苦不堪,再加上人口的激增。導致乾隆末年發生了很多場民變。

  • 4 # 天香引

    清朝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必然引起後人的無限追念;在追念之時,也必然會有許多美化。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更被後人奉為“康乾盛世”,其實這被過度美化了的所謂盛世暗含著許多危機。1793年,英國使臣馬戛爾尼來到中國覲見乾隆皇帝,整個乾隆朝對西方的發展熟視無睹,充分暴露了自己的傲慢與腐朽。

    有人指出,所謂的康乾盛世,不過是“番薯盛世”。明中後期社會經濟得到發展,在農業方面,水稻產量較之前有了提高,一般稻田畝產二石到三石,個別地區達到五六石。這時有玉米、番薯等高產作物自外國傳入。以番薯為代表的高產易植作物的開始引進(明末)和全國範圍的推廣(清初,這並非政府的功勞),以及種植技術的積累、改良等,對於緩解饑荒,填飽肚子,避免大規模的人口流亡,防止嚴重的社會動盪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從而也大大促進了人口的快速增長。這就是“康乾盛世”背後關鍵的物質和技術基礎。

    相對來說,小麥、水稻等傳統作物種作週期長,產量低而消耗的人工巨大(如包括收穫後的大量後加工工序更是複雜),又容易受天災人禍的打擊而顆粒無收,這樣就必然地容易誘發社會動盪和危機。但是番薯等高產作物也有其弱點:營養低且單一、味道差,可深加工的價值少。作為一時的救急尚可,長期為主食必然導致人的營養不良,“面如菜色”,身體素質大幅下降,也必然影響人的正常智力發育。

    這些缺點決定了它們只能作為輔助食物,長期的主食還是離不開傳統的米、面等。因此,它在促進古代農業發展和人口增長方面就存在一個極限。經過清初到中葉100多年的興旺蓬勃,“番薯盛世”也就終於走到了盡頭。這也是1840年到1950年全華人口增長緩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 5 # 滿山紅遍

    清朝的盛世,統治者們卻大力包裝,也有不少的讀書人,去讚揚康乾盛世,大家都知道,清朝是滿族人統治者,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肯定是要宣揚自己的仁善的。

    最值得宣傳的就是康乾盛世,但是在乾隆時期,一位英國使者到中國,看到的並不是外國書上描述的中國,他以為遍地是寶的中國,實際上都是假象,真實的情況,就是遍地都是貧窮落後的狀況。

    中國遍地沒有黃金,但貪汙腐敗之花處處都有開放,那些統治者們不治理國家,反而是大力實行文字獄慘案,嚴格控制人們的思想自由,把大家的思想禁錮,人人都是按部就班,沒有自己的思想和自由,這樣的社會狀況,還能算是盛世嗎?所以很多人只能戲稱為紅薯盛世了。

  • 6 # 田禾196

    中國擁有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其中有三大被公認的盛世,分別是漢武盛世、開元盛世和康乾盛世,其中的漢武盛世和開元盛世人們爭議不大,唯有康乾盛世被後人討論的最多,許多人都說康乾盛世被誇大了,是個假盛世,不過是清朝統治者維護自己統治的一種說法而已。雖然康乾盛世確實有誇大的成分,但當時百姓的生活水平比較清末也確實好很多,而且康乾盛世期間華人口暴漲,都突破了三億人,這在之前的任何朝代都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人口增長與糧食產量息息相關,在明末玉米、土豆、紅薯等食物傳入中國,這些食物產量都比中國傳統糧食產量多,這讓老百姓能吃的食物更多,這對人口爆炸式增長很重要,也正是因此康乾盛世才有“紅薯盛世”的說法。

  • 7 # 陽光三月i

    康乾盛世的1790年,全華人口數量前所未有地突破了3億大關,幾乎是全世界總人口的三分之一。要養活如此巨大的人口數量,單單依靠小麥、大米、小米等傳統農作物,是無法完成的任務。幸好,中國從南美洲引進了番薯、馬鈴薯和玉米,並積極推廣,最終,使得全國糧食產量達到了2040億斤,能夠養活3億人口。

      番薯、馬鈴薯和玉米真的在康乾盛世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嗎?真實情況,可能並沒有那麼誇張。

  • 8 # 二辻四畫生

    很多人質疑康雍乾不是盛世,如果按人均生活水平來說確實不算,乾隆時期有洋人來訪,地方上給洋人運送了大量的牲畜,結果很多由於在船艙裡死掉的,就直接被扔到了近海。很多看熱鬧的百姓看到牲畜這樣扔海里就游過去撿,洋人看了都很驚訝,因為在他們的認知中清朝是非常富有的。

    不過如果按照人口增長來看的話,康雍乾時期確實增長迅速,也從側面說明了經濟方面至少是糧食方面確實是增長了。在清軍建立政權後,人口總數大約在7000萬人,到了康熙三十年人口增長到1億。到乾隆三十年人口增至2億,再到道光三十年人口達到了4.3億。康熙三十年是公元1691年,乾隆三十年是公元1765年,這不到八十年裡人口增長一倍,從1億達2億,想想就覺得恐怖。

    別說在中國歷史上沒有這麼快增長過,就算放眼全世界都是極為罕見的。人口之所以增長這麼快,一個根本原因就是引進番薯。

    據《清裨類鈔·植物類》記載:

    康熙時,聖祖命於中州等地,給種教藝,俾佐粒食,自此廣佈蕃滋,直隸、江蘇、山東等省亦皆種之。

    這是記載的康熙時期引進了番薯,等到了雍正時期,番薯已經在全國各地都有種植,在南方一些省份更是非常普遍,已成為南方地區窮人們的主要口糧。

    在雍正三年福建巡撫黃國財的奏摺中說:

    查泉州府屬之惠安、同安、金門沿海處所,去冬番薯歉收,今春又值米貴,近海窮民不無艱苦。

    番薯歉收和米貴就影響到了窮苦人民,可見番薯已經成為了下層百姓日常食物。只要出現水災旱荒的年份,番薯更會作為救災食物頻繁出現在給皇帝的奏報中。

    番薯相比於大米等作物,種植技術相對簡單,對氣候和雨水要求也不高,所以對清朝人口大幅增長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次番薯還起到抑制糧食價格的上漲,無論是水災旱荒都會出現糧食價格暴漲的情況,而番薯的引入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糧食價格的攀升。另外番薯也有效降低了戰爭的爆發,畢竟百姓有飯吃他就不鬧事。

    但是,番薯不可能帶給清朝經濟的改變,只能是對人口增長產生重大影響,所以說康乾既不是什麼盛世,番薯也改變不了清朝的狀況。

  • 9 # 歷史齋錄

    近些年,“康乾盛世”是一個熱門話題,不僅電視媒體在熱播,甚至某些歷史學者也在鼓吹,好似有某些統治者的英明就能給中國帶來了繁榮昌盛。然而事實真如此嗎? 細讀歷史便可發現,這個時期基本沒有什麼科技發明,文化也談不上什麼繁榮,思想更是停滯不前, 工商業受的政府極力遏制, 明朝中國商業和手工業繁榮景象在此時已經大為衰退。而與前代相比,唯一的發展就是人口顯著增加了,而且是以往歷史人口最高峰的四倍,從而形成了一個看似繁榮的社會時期。

    為什麼會形成這種人口盛世,那些清史學家認為是英明的滿清統治者帶來的。他們首條理由是,清朝的疆域擴大了。清朝擴大的疆域給中國帶了多少人口呢?清朝極盛時期的領土面積是1300萬平方公里,而明朝是920萬平方公里;比較一下清朝與明朝的疆域,清朝多了蒙古和新疆北部,但是這些地方至今還是人煙稀少,很難說會為中國增加什麼人口。而且清朝比明朝少了一大塊東北和西南的疆土。因此,就疆域方面考慮,清朝的人口應該與明朝相差不大。

    清史學者舉的第二個理由便是清朝統治者多麼勤政,多麼重視水利和農業。比較下之前的華人口,在被成為盛世“漢景之治”,“貞觀之治”在不過6000萬,而最多是宋朝和明朝中期也不過1億。而且縱觀之前歷史,一旦華人口一旦達到8千多萬,人地矛盾就十分尖銳,容易發生農民起義。究其原因,中國土地能養育的人口是一定的,農業生產並非是“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是受生產力水平限制的。比較明朝與清朝的農業生產,生產方式沒有什麼改變;而農業生產唯一的改變是:番薯等從美洲引進的高產作物在中國推廣開了。而正是番薯的推廣造就了這個康乾盛世。

    番薯是一種高產的作物,薯塊中含有大量的澱粉和多種維生素,適應性強,抗旱,耐鹼,抗逆性強,喜溫暖、多光而不耐霜凍,是一種易於保收的作物。

    番薯原產於中美洲,後傳至呂宋(今菲律賓)。國際上,流行地認為番薯傳入中國的時間是明朝萬曆年間(1594年),傳入人是飄洋過海的中國商人陳振龍。

    陳振龍祖藉福建長樂縣,他早年在呂宋經商時,發現當地有一種薯類,清甜可口,可資食用,便密購其種。帶回了福州,即在城邊試種,獲得意想不到的成功。此時,恰遇閩中大旱,五穀歉收。陳振龍讓其子陳經綸向當時的福建巡撫金學曾進獻番薯,並倡導廣植番薯,從而使閩中民眾度過了饑荒。為此後世在福州建有先薯亭,以讚頌番薯引進者陳振龍和推廣者金學曾的功德。

    明末,番薯已在華南地區廣為種植,並逐漸向北推廣。但是由於明末清初的戰亂影響,番薯的栽培技術傳播比較慢,直到康熙時期,番薯栽培技術才傳遍全國。

    番薯對中國影響可以從以下兩方面來認識。

    耕地面積擴大

    有資料顯示,清朝的耕地面積是前代的四倍。有人把這歸功於清政府的勸墾政策。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是我們幾乎可以得出結論:清代之前華人是世界上最懶惰的人 ,有那麼多的土地卻不開發。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要認清“可耕種面積”的概念。可耕種面積不僅僅與土地本身質地有關,更決定於耕種的作物。而這是番薯適應性強,可以在水稻、小麥不能種植的山地耕種,從而把原來大片不可耕種的土地變成可耕種的土地。從而使中國的可耕地面積擴大了四倍多。

    同時番薯的種植,反過來改良了土地的土壤,使原來貧瘠的土地變成了小麥與水稻可耕種的土地。這樣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水稻和小麥的耕地面積。

    作為一個農業社會, 土地是農民賴以生活的根本。因此只要有可耕種的土地,肯定有人會去搶的。華人闖關東就是很好的例子。清朝為了滿族八旗的利益,於康熙七年下令“遼東招民授官,永著停止”,對東北實行禁封政策。沿山海關一帶遍植柳樹牆,中間用繩索相連,滿洲兵駐紮 在那裡嚴密地看守著關口,不允許漢人出關。即使這種政策並沒能阻止漢人闖的關東,“擔擔提籃,扶老攜幼,或東出榆關,或東渡渤海,蜂湧蟻聚”。為什麼,漢人會不顧政府追捕,背井離鄉來到關東這些荒蕪之地? 因為那裡有土地。 因此只要有可耕種的土地,勤勞的華人都會去“搶”的,這不需要那些英明的領導人的鼓勵。因此,且不論清政府的禁封東北政策,清政府勸墾政策對中國耕地的意義也是很有限的。

  • 10 # 都靈往事

    又稱番薯盛世,不是紅薯! 近些年,“康乾盛世”是一個熱門話題,不僅電視媒體在熱播,甚至某些歷史學者也在鼓吹,好似有某些統治者的英明就能給中國帶來了繁榮昌盛。然而事實真如此嗎? 細讀歷史便可發現,這個時期基本沒有什麼科技發明,文化也談不上什麼繁榮,思想更是停滯不前, 工商業受的政府極力遏制, 明朝中國商業和手工業繁榮景象在此時已經大為衰退。而與前代相比,唯一的發展就是人口顯著增加了,而且是以往歷史人口最高峰的四倍,從而形成了一個看似繁榮的社會時期。

    為什麼會形成這種人口盛世,那些清史學家認為是英明的滿清統治者帶來的。他們首條理由是,清朝的疆域擴大了。清朝擴大的疆域給中國帶了多少人口呢?清朝極盛時期的領土面積是1300萬平方公里,而明朝是920萬平方公里;比較一下清朝與明朝的疆域,清朝多了蒙古和新疆北部,但是這些地方至今還是人煙稀少,很難說會為中國增加什麼人口。而且清朝比明朝少了一大塊東北和西南的疆土。因此,就疆域方面考慮,清朝的人口應該與明朝相差不大。

    清史學者舉的第二個理由便是清朝統治者多麼勤政,多麼重視水利和農業。比較下之前的華人口,在被成為盛世“漢景之治”,“貞觀之治”在不過6000萬,而最多是宋朝和明朝中期也不過1億。而且縱觀之前歷史,一旦華人口一旦達到8千多萬,人地矛盾就十分尖銳,容易發生農民起義。究其原因,中國土地能養育的人口是一定的,農業生產並非是“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是受生產力水平限制的。比較明朝與清朝的農業生產,生產方式沒有什麼改變;而農業生產唯一的改變是:番薯等從美洲引進的高產作物在中國推廣開了。而正是番薯的推廣造就了這個康乾盛世。

    番薯是一種高產的作物,薯塊中含有大量的澱粉和多種維生素,適應性強,抗旱,耐鹼,抗逆性強,喜溫暖、多光而不耐霜凍,是一種易於保收的作物。

    番薯原產於中美洲,後傳至呂宋(今菲律賓)。國際上,流行地認為番薯傳入中國的時間是明朝萬曆年間(1594年),傳入人是飄洋過海的中國商人陳振龍。

    陳振龍祖藉福建長樂縣,他早年在呂宋經商時,發現當地有一種薯類,清甜可口,可資食用,便密購其種。帶回了福州,即在城邊試種,獲得意想不到的成功。此時,恰遇閩中大旱,五穀歉收。陳振龍讓其子陳經綸向當時的福建巡撫金學曾進獻番薯,並倡導廣植番薯,從而使閩中民眾度過了饑荒。為此後世在福州建有先薯亭,以讚頌番薯引進者陳振龍和推廣者金學曾的功德。

    明末,番薯已在華南地區廣為種植,並逐漸向北推廣。但是由於明末清初的戰亂影響,番薯的栽培技術傳播比較慢,直到康熙時期,番薯栽培技術才傳遍全國。

    番薯對中國影響可以從以下兩方面來認識。

    耕地面積擴大

    有資料顯示,清朝的耕地面積是前代的四倍。有人把這歸功於清政府的勸墾政策。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是我們幾乎可以得出結論:清代之前華人是世界上最懶惰的人 ,有那麼多的土地卻不開發。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要認清“可耕種面積”的概念。可耕種面積不僅僅與土地本身質地有關,更決定於耕種的作物。而這是番薯適應性強,可以在水稻、小麥不能種植的山地耕種,從而把原來大片不可耕種的土地變成可耕種的土地。從而使中國的可耕地面積擴大了四倍多。

    同時番薯的種植,反過來改良了土地的土壤,使原來貧瘠的土地變成了小麥與水稻可耕種的土地。這樣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水稻和小麥的耕地面積。

    作為一個農業社會, 土地是農民賴以生活的根本。因此只要有可耕種的土地,肯定有人會去搶的。華人闖關東就是很好的例子。清朝為了滿族八旗的利益,於康熙七年下令“遼東招民授官,永著停止”,對東北實行禁封政策。沿山海關一帶遍植柳樹牆,中間用繩索相連,滿洲兵駐紮 在那裡嚴密地看守著關口,不允許漢人出關。即使這種政策並沒能阻止漢人闖的關東,“擔擔提籃,扶老攜幼,或東出榆關,或東渡渤海,蜂湧蟻聚”。為什麼,漢人會不顧政府追捕,背井離鄉來到關東這些荒蕪之地? 因為那裡有土地。 因此只要有可耕種的土地,勤勞的華人都會去“搶”的,這不需要那些英明的領導人的鼓勵。因此,且不論清政府的禁封東北政策,清政府勸墾政策對中國耕地的意義也是很有限的!

  • 11 # HuiNanHistory

    這話其實是錯誤的。康乾盛世根本不是什麼“紅薯盛世”,那純屬是網路上的汙衊。

    什麼叫“紅薯盛世”呢?

    意思很簡單:有人認為清朝的人口激增,突破了3億大關。而養育這些人口的方式,就是靠著栽種紅薯等美洲作物。

    美洲作物容易生長,很快就能結出白薯、紅薯等果實,以供大家養活自己。

    但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最直接的證據是——清朝並沒有大規模種植過番薯這類作物。資料顯示:

    在1914-1918年間,玉米、薯類的種植面積只達全國耕作總面積的7.2%,其糧食產量也只佔總產量的7.67%。

    由此可見,所謂“康乾盛世又叫紅薯盛世”一說,根本站不住腳。

    那麼,清朝是靠著什麼養育了這麼多的人口呢?

    最重要的原因是——人口並沒有那麼多,純粹是人口統計的錯誤。在乾隆以前,清朝並沒有真正的人口統計,只有人丁統計,也就導致資料的不準。

    真正意義上的人口統計,其實是乾隆六年(1741)開始的。

    各省通共大小男婦一萬四千三百四十一萬一千五百五十九名口。

    當時的人口資料是1.4億,不包括番疆苗界的邊疆群體。這就意味著清朝只是出現了人口增長,並沒有出現人口爆炸。

    總而言之,這種說法是非常不準確的。

  • 12 # 曹老師xixi

    康乾盛世之所以叫紅薯盛世,是由於現在很多皇漢明粉,對滿清懷有牴觸情緒,因此他們並不認同清朝擁有盛世,但客觀現實卻是有著康乾盛世,因此必須要找個理由來駁斥,那找到了紅薯這種農產品,認為康乾盛世無非就是因為紅薯把人都餵飽了而已,是虛假的盛世,並沒有值得稱讚的亮點,甚至還有言論稱,明末國家都比康乾繁榮,真是可笑無知。

    何為甚至,國家大一統,社會穩定,人口增長,百姓溫飽不愁,對外軍事有威懾,即為古代之盛世,看歷史要站在當時的環境去看,要知道在古代農業封建社會,國家不戰亂,百姓有餘糧,社會風氣正,就可以稱之為盛世,這樣的甚至在整個中國歷史中,也屈指可數,可況康乾時期中國實際控制版圖還空前的廣闊,人口達到4億。

    紅薯興盛於清朝,卻起於明朝,早在萬曆21年,中國就引進的紅薯,明代徐光啟的《農政全書》和談遷的《棗林雜俎》都有記載,為何興盛於清朝,這才是應該考慮的問題,清朝由於人口龐大,因此清朝成為了中國歷史上開荒面積最大的朝代,對開發種植農作物也給予極大的支援和補貼,這就是紅薯興盛於清朝的原因。我們要看到其積極的一面,才能總結歷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扇貝可以清蒸嗎?怎麼做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