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反派無敵

    一、《清明》

    宋代: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二、翻譯

    清明時節,一聲聲春雷催醒了世間萬物,給大地帶來了勃勃生機。春雨綿綿,滋潤著大地上的芳草,桃李盛開。 那片荒蕪的野田,是埋葬著死者的墓地,死去的人們長眠地下,使活著的人心裡感到難過。過去有個齊華人在墳墓前乞求祭品充飢,回家卻向妻妾炫耀,說富人請他喝酒,與此相反,晉國志士介子推不貪公侯富貴,寧可被火焚死也不下山做官。悠悠千年,賢人、愚人都存在,誰是誰非?結果最後都是掩埋在長滿野草的荒墳中。

    三、賞析:

    詩人觸景生情,春雨滋潤了大地,給大地帶來無限生機,也使得墳墓旁的野草瘋狂生長,詩人由此想起了不要做官隱居山林的介子推。詩人生機勃勃的景色想到了死亡,又從死亡想到了生的意義,人最後無一例外都會長眠於地下,而人生的不同在於各自創造不同的人生意義。

    參考資料

    古詩文網:http://www.exam58.com/gskt/5858.html

  • 2 # 君自南郊來

    《清明》

    宋代: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詩句大意為:清明時節,也是萬物復甦,花紅柳綠的時節。野外長滿雜草的墳熒讓人倍感淒涼。

    春雷滾滾,驚醒了冬眠中的蛇蟲;春雨綿綿,滋潤著萬物大地,草木爭相吐翠。

    古有齊人出入墳墓間乞討祭食以向妻妾誇耀,也有介子推拒做官而被大火燒死。

    不管是賢者還是平庸之人,千百年後又有誰知道呢?最後留在世間的不過是野草墳堆而已。

    詩人引用了春秋齊華人墳間乞食和春秋晉國介子堆不願出仕而誤被晉王重耳燒死的典故

  • 3 # 傳統銀文化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要先看下原文,從原文解釋中,換個角度來欣賞: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①桃李笑:用擬人手法形容盛開的桃、李花。

    ②“雷驚”句:意思是清明早已過了驚蟄的節氣?萬物正欣欣向榮。蟄(zhé):動物冬眠。

    ④“士甘”句:用春秋時介子推寧願被燒死也不願再出仕的典故。

    ⑤蓬蒿(hāo):雜草。丘,指墳墓。[3]

    白話譯文

    清明佳節時分,桃紅李白,竟相綻放,猶如笑臉。田野上那些長滿雜草的墳墓令人感到淒涼。

    春雷滾滾,驚醒了冬眠中的龍蛇百蟲,及時的春雨滋潤著郊原上柔和的草木。

    古有齊人出入墳墓間乞討祭食以向妻妾誇耀,也有介子推拒絕做官而被大火燒死。

    他們是貧賤愚蠢還是賢能清廉,至今又有誰知道呢?現在留下來的只不過是滿目亂蓬的野草而已。

    創作背景

    黃庭堅的《清明》作於北宋末年的“元祐黨爭”時期(1086年—1094年),因王安石變法時,強力推行新政措施,一意孤行,從而形成支援王安石變法的“新派”和反對新政的“舊派”。舊派也被稱為“元祐黨人”,其中包括大文豪蘇軾、司馬光等人。黃庭堅因與蘇軾交好,也略受牽連。

    這是一首借清明抒發感慨的詩作。

    首聯描寫清明之時兩幅不同的畫面。“佳節清明桃李笑”,清明正是春暖花開之時,百花競相開放,爭奇鬥豔。常見的桃花李花更是綻開花苞,盛開於春風之中,似有歡笑之意。 “野田荒冢只生愁刀,清明也正是人們上墳祭祖的日子,走到墳場,只見荒冢累累,心中自然會生出許多淒涼;況值祭祀時候,難免憶及長眠之先人,又要產生悲哀,這就是“只生愁”的含義。畫面雖不相同,但描寫的準確、手法的使用則是一致的。桃李無所謂“笑”,荒冢也不能“生愁”,這只是賦予桃李、荒冢以人的情緒,就是所謂擬人化。

    頷聯描寫清明時節生物的活躍情景。“雷驚天地龍蛇蟄”,寫的是動物的活動。春雷震響,天地驚動,動物於冬眠中被驚醒,雷聲告知它們春天已經到來,於是它們便紛紛走出蟄居之處,活躍於春的氣氛之中。 “雨足郊原草木柔”,寫的是植物的生長。春雨貴如油,是說春雨能像乳汁一樣,讓草木迅速生長。雨足之後,郊原上的草木自然就萌發柔嫩了。

    以上兩聯寫了桃李、荒冢、龍蛇、草木。頸聯專寫人,人在清明時的活動也是各不相同的。“人乞祭餘驕妻妾”,透過齊人於璠間乞食這一典故寫了愚人的行為。 “士甘焚死不公侯”,乃是透過介子推的故事表現了賢人的氣節。這兩個典故放在清明節的具體環境中,其意義都已超出本身的範圍。

    於是作者在最後的尾聯中就有了賢愚不分的慨嘆、蓬蒿滿眼之感觸。他是因清明時節的這些現象,而得出了人生不論賢愚都要一律歸於荒冢這樣一個虛無的結論,這與他在貶謫生活中的消極思想是一致的。

    這首詩的景物的描寫、感情的抒發,無不得力於對比。不但桃花與荒冢有對比、齊人與介子推有賢愚之比,而且自然界的蓬勃春景與人生的無味黯淡也是一組鮮明的對比。

    記得當代學者王星:這首詩最顯著的特色是對比和用典。前兩聯和後兩聯形成生死大對比。前兩聯中第一聯寫景中暗含生死小對比,第二聯寫景中陽剛和陰柔既有小對比,又相輔相成。後兩聯中,第三聯兩種人格直接尖銳對沖,尾聯引出的也是賢與愚的對立思考。全詩用典貼切、自然、深刻,毫無江西詩派末流的弊病,讓人感慨中華語言文字妙不可言。

  • 4 # 靈虛子

    謝謝您邀我來回答北宋四大家之一的黃庭堅先生詩;《清明》!原文如下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厡草木柔。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候。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目蓬蒿共一丘!

    其意是説在清明上墳之時,天氣回春,桃李花開,一片美景。自然復蘇!然在祭墳之人心裡,想起逝者,心裡思親想念,一片愁雲!雨後的山川,草木發生,一片生機!但在作者眼裡,不管《孟子》故事裡乞祭品而哄妻妾的乞人與介子推不食晉重耳之祿燒死在綿山之上的屍骨,過了千百年後,是賢,是愚?是忠?是奸?在清明上墳的人眼目中,都是荒蒿遍丘!誰也不知是誰的墳墓了!

  • 5 # 容千尋

    《清明》一詩作於王安石變法時期,朝廷黨爭激烈,時有以王安石為首主張變法革新的“新派”,亦有以司馬光、蘇軾等人為首反對變法的“舊派”。黃庭堅因與蘇軾交好,也有所牽連。

    時逢清明,又是春日,有桃李春風,亦有荒田野冢,既是生機勃勃,又有滿目淒涼,對比十分強烈,因而黃庭堅寫下“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這可以理解為桃至花期不知愁,愁從遊者心上來。也可以理解為桃花不知荒冢愁。或者理解為桃花得意笑春風,野田荒冢葬英雄。

    季節逢春,節日清明,節氣恰是驚蟄。驚蟄驚蟄,驚醒蟄伏之蟲獸,意味著萬物復甦,生機始發。這時節貴如油的春雨也飄飄而落,澆灌著初生的嫩草。一切又都充滿生機與希望,看起來格外的美好。黃庭堅接著寫道:“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這既是詩人對於現實景象的描寫,也是詩人心境的投射:自然界中生機勃勃,可官場、政治、社會卻似乎並非如此,作者此刻的人生未逢雨露、未被滋養。

    此情此景,聯想到朝中大局,友人的政治立場以及自己所受到的牽涉,黃庭堅想到了《孟子》中的一則寓言:

    齊國有一人每天出外向掃墓者乞討祭祀後留下的酒飯。回家後卻向妻妾誇耀是別人請自己吃飯。

    這無疑是一個蠢人。孟子也旨在用這個故事諷刺那些屈身折節以求富貴的人。

    緊接著黃庭堅又想到了另外一個故事:春秋時期的介子推寧願被燒死也不願意入世為官。

    乞人與介子推相互對比,使得介子推愈顯名士風骨,而乞人愈發粗鄙可恥。

    黃庭堅毫不猶豫的書下“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兩句。這兩句引用了《孟子》人乞與介子推的典故。透過兩者的對比,表明了自己的志向:寧願效法介子推而死,也不願折節攀附。

    詩人的情感一路轉變,從滿目愁苦,到目睹生機,再到明心見志。最後,詩人的情感與認知終於達到最高點,突破了眼下逼仄的處境,放眼千秋萬世。

    彷彿豁然開朗,黃庭堅接著寫下“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兩句作結。黃庭堅發出了內心的疑問:千載之後誰辯忠奸、賢愚?其實不需回答,他的內心已有答案。千古之後不論成敗、忠奸自然都化作一抔黃土、一蓬野草。這既是黃庭堅面對謫貶境遇的曠達,也是無力迴天的無奈。

    面對人生的起落無常,古人詩詞中的曠達或許是作者的寬闊心胸使然,但是更多的是一種自我開解,人生若此,不想開點還能怎樣呢?因此,這樣的曠達其實是一種憤怒之後的自我安慰,也是身處逆境的自我救贖與無奈之舉。

  • 6 # 趣文社

    《清明》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黃庭堅: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與我們所熟知的蘇軾是同一時期的人,與蘇軾齊名,世人稱“蘇黃”。

    創作背景

    這首《清明》創作於北宋末年的“元祐黨爭”時期。那個時期,因王安石變法的“新派”與“舊派”之爭,蘇軾為“舊派”,因黃庭堅與蘇軾是摯友,因此也受到牽連被貶。

    整首詩看起來有些消極之意,詩人借“清明”這個節日來抒發自己對當時的社會不滿。用“生”與“死”來表達自己對人生的考量。

    詩詞賞析

    “桃李笑”:指的是清明時節桃花,李花的爭奇鬥豔。

    “荒冢”:淒涼的孤墳。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雷聲驚醒了動物,動物們感受著春天帶來的美好。春雨滋潤著萬物,萬物開始復甦。

    人乞祭餘驕妾婦:這裡引用了《孟子.離婁下》的典故,說得是齊國有個人利用清明節大家祭祀時,向大家乞討祭品。回家便會和妻妾們炫耀,說自己在外被人家請客。

    士甘焚死不公侯:這句所寫的是春秋時期介子推的故事,介子推因“割股奉君”卻不因功名利祿所動,隱居深山,“晉文公”想用放火燒山的方式逼其出山,沒有想到介子推卻寧死不屈。後為了紀念介子推就把這天定為“寒食節”俗稱“清明”

    詩的最後兩句似有一些悲涼之意,不管是賢人還是愚人到頭來都是一場空,難逃長滿荒草的命運。也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見解。

    整首詩詩人以“清明”時節天地萬物復甦,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聯想到當時的社會,心中滿是惆悵,飽含無奈之情。藉此來抒發對當時社會不公的不滿情緒,從而悟透人生。

    這首詩難免讓人有些傷感,人生本就如此,太過於短暫,放下那些無謂的追求與執念,風起時,笑看落花;風停時,淡看天際。得與失全在一念之間。不以得為喜,不以失為憂,順其自然,隨遇而安。

  • 7 # 麻雀看世界

      這是詩人觸景生情之作,通篇運用對比手法,抒發了人生無常的慨嘆。

      首聯出句點題:“佳節清明”,似無新意;繼而寫景,“桃李”春風“野田荒壠”,意象格調迥異,再對舉喜“笑”和悲“愁”,意境頓出。突兀的情感,鮮明的對比,讀來令人悚然。 “清明”對於“桃李”來說,自是“佳節”,因為向前看有一大番好的前程,即便是眼下,也綻盡春光,引領季節的舞臺,緣何不“笑”呢?只是這“笑”越張揚,越能對比出下句的悲涼。 “野田荒壠”似乎更適合於“清明”這個節日本身。累累埋骨,處處荒冢,忠奸賢愚冤怨節烈,統歸於黃土,怎會不“生愁”呢?大地無言,只能卻披衰敗荒蕪的外衣,由詩人、世人解讀它的哀傷。 由此看來,首聯起筆寫景,淡定散闊,別有境界;感情平抑內斂,為下文的議論人生蓄勢張本。

      頷聯描寫清明時節生物的活躍情景。“雷驚天地龍蛇蟄”,寫的是動物的活動。春雷震響,天地驚動,動物於冬眠中被驚醒,雷聲告知它們春天已經到來,於是它們便紛紛走出蟄居之處,活躍於春的氣氛之中。 “雨足郊原草木柔”,寫的是植物的生長。春雨貴如油,是說春雨能像乳汁一樣,讓草木迅速生長。雨足之後,郊原上的草木自然就萌發柔嫩了。

      以上兩聯寫了桃李、荒冢、龍蛇、草木。頸聯的兩個典故,兩種活法。“人乞祭餘驕妾婦”說的是古代那個專靠到墳塋地裡乞討人家祭祀剩下的供品以飽食終日且炫耀於妻妾的人,“士甘焚死不公侯”說的是拒官隱居雖被燒死亦不甘心妥協於社會的正直之士。一樣人生,兩種境界,不置可否的對比中,暗含著詩人對介之推高蹈品格的肯定與讚揚。

      尾聯生髮疑問:蓬蒿荒丘,遺骨一土,千載萬世,誰知誰是賢愚?即便是活在當下,誰又辨賢愚?“知誰是”的反問中,浸透著詩人的滿腔憤懣;以景做結的末句裡有悟透生死的通達。這種通達,是貶謫失意的心灰意懶,是不滿現實的諷刺反擊,是堅守人格操守的格格不入。

      詩人看到大自然的一片生機,想到的卻是人世間不可逃脫的死亡的命運,表達了一種消極虛無的思想,悲涼的情緒纏繞於詩行間。這與詩人一生政治上的坎坷以及他所受的禪宗思想的濃厚影響是分不開的。但作品體現了作者的人生價值取向,鞭撻了人生醜惡,看似消極,實則憤激。

      這首詩的景物的描寫、感情的抒發,無不得力於對比。不但桃花與荒冢有對比、齊人與介子推有賢愚之比,而且自然界的蓬勃春景與人生的無味黯淡也是一組鮮明的對比

  • 8 # 吾是四五六

    一:《清明》

    宋代: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二:翻譯

    清明時節,一聲聲春雷催醒了世間萬、、。

  • 9 # 詩意捕手

    《清明》是詩人將大自然中的勃勃生機與人世間不可逃脫的死亡命運進行對照,表現出了消極虛無的思想,抒發了詩人對人生無常的慨嘆和對社會不平的憤激。

    詩人將大自然中的勃勃生機與人世間不可逃脫的死亡命運進行對照,表現出了消極虛無的思想,抒發了詩人對人生無常的慨嘆和對社會不平的憤激,官宦沉浮的身不由己的無奈。

    賢哲還是蠢才誰知道呢,最終都要化作一丘黃土。功敗垂成只能交由歷史評說。

    此詩由變法後黨派之爭受到波及而作,最終歷史上對於變法的評價也是譭譽參半,莫哀一是。

    瞭解詩作要將詩作迴歸到但是是社會背景當中,在詩人的人生際遇中,體會作者當時的心路歷程。

    黃庭堅為“蘇門四學士”之首,與蘇軾並稱“蘇黃”,“蘇門四學士”這一稱號的由來是四位作家得到過蘇軾的垂青和指導,接受過他的文學影響。後因蘇軾與變法派的政見不合,遭受排擠。

    蘇軾自覺在朝廷無法立足,於是申請外任。1079年蘇東坡由徐州調任湖州知州,蘇軾看到了新法執行過程中的諸多流弊。 像涉嫌朝廷放貸的青苗法、兩浙路嚴苛的食鹽專賣法、鼓勵人告密的手實法等, 蘇軾都極為反感,於是便形諸吟詠,對新法實行過程中出現的弊端進行批評和諷諫 。

    1079年七月秋,負責監察百官的御史臺官員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接連上章彈劾蘇軾。認為蘇軾是用語暗藏譏刺朝政,反對新法,隨後又牽連出大量蘇軾詩文為證。烏臺詩案發生後作為學生的黃庭堅也受到了波及。

    是什麼變法有這麼大影響呢?連大文豪蘇軾也被治罪下獄。

    1069年至1085年的北宋末年,王安石以發展生產,富國強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機為目的,掀起了商鞅變法後又一次規模巨大的社會變革,變法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充實了政府財政,提高了國防力量,對封建地主階級和大商人非法漁利也進行了打擊和限制。

    但是,變法在推行過程中由於部分舉措的不合時宜和實際執行中的不良運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加之新法觸動了大地主階級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1085年因宋神宗去世而告終。

    北宋立國後,政治上實行文人治國,為了防止地方割據,維護中央集權,用分化事權的方式,削弱官員的權力,實行一職多官導致官員多貪戀權位,官僚機構龐大而臃腫。

    軍事上奉行守內虛外,外敵的侵擾給北宋政權帶來巨大的生存壓力。北宋建國以後,就與東北邊境的契丹族和西北邊境的党項族連年發生戰爭,由於北宋政治腐敗和軍隊軟弱渙散,雖然耗費了鉅額的財力和人力,但每每以失敗告終。

    宋朝嚴重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並未緩和,積貧積弱的局面仍在向前發展,朝廷內外危機四伏,因而要求改革的呼聲在一度沉寂之後,很快又高漲起來。

    宋神宗希望改變積貧積弱的局面,消除弊病,克服統治危機,遂起用王安石為江寧知府,王安石提出全面改革的想法,對宋初以來的法度進行全盤改革,革除宋朝存在的積弊,扭轉積貧積弱的局勢。

    王安石變法的目的在於富國強兵,藉以扭轉北宋積貧積弱的局勢。然而變法觸犯了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保守派的反對。法令頒行不足一年,圍繞變法,擁護與反對兩派就展開了激烈的論辯及鬥爭,史稱“新舊黨爭”。

    新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強地主的兼併勢力,大力興建農田水利工程,對農業生產的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社會經濟發展,人民負擔減輕,呈現了百年來不曾有過的繁榮景象。

    變法的強兵措施建立了全國性的軍事儲備,加強了軍隊戰鬥力,扭轉了西北邊防長期以來屢戰屢敗的被動局面。

    王安石變法的目的在於富國強兵,藉以扭轉北宋積貧積弱的局勢。然而變法觸犯了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保守派的反對。法令頒行不足一年,圍繞變法,擁護與反對兩派就展開了激烈的論辯及鬥爭,史稱“新舊黨爭”。

    最後多種因素綜合造成王安石變法的失敗,其最根本原因在於新法變法只是一場地主階級內部針對北宋統治危機的制度改良,沒有觸及社會的根本問題,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封建社會的矛盾。

    北宋時期,其反對派就以修史的方法進行批評。到了南宋,再次透過修史的方法對其改革進行定性,指出王安石變法之“急政”或“苛政”本身有問題,引起激烈的“黨爭”使得北宋王朝遭到滅亡。

    王安石的諸項新法稱為聚斂之術“聚斂害民”。把王安石的理財思想視作興利之道“剝民興利”,是當時反變法派批評新法的主要觀點,自南宋至晚清仍是絕大多數史家和思想家評議王安石新法的基本觀點之一。

    對王安石變法評價的轉機出現在近代,當時華人面對西方列強的“船堅炮利”,急欲變法而“富國強兵”,遂使商鞅、王安石等都得到肯定的評價。

    美籍華裔歷史學家黃仁宇認為,王安石的多項改革,涉及將當時的中國進行大規模的商業,以及數目字管理,但不見容於當時的官宦文化,亦缺乏有關技術能力而無法取得成功。王安石的變革思想,是人類思想反抗的文明成果,正是這些成果,使人類有了擺脫野蠻統治的可能和方向。

  • 10 # 劉老師96283

    這是一首七言律詩,其詩沉鬱頓挫,是詩人觸景生情之作,通篇運用對比手法,抒發了人生無常的慨嘆!

    佳節清明桃李笑,

    野田荒冢只生愁。

    驚雷天地龍蛇蟄,

    玉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餘嬌妾婦,

    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

    滿眼蓬蒿又一丘。

    其詩用典句在勁聯:前者《孟子.離婁下》意在嘲諷愛慕虛榮者;後者用春秋時介子推寧願被燒死,也不願再出仕途的典故。

    全詩寄情於景:以清明時節天地萬物復甦,一派生機勃勃景象入手,聯想到當時社會,心中充滿惆悵與無奈,繼而抒發對當時社會的不公,不滿情緒,從而悟透人生,那便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笑看雲捲雲舒,靜觀潮起潮落!

  • 11 # 江湖夜雨92

    北宋的黃庭堅被譽為江西詩派的開山之祖,名氣大的很,他主張無一處無來歷,主張脫胎換骨,化鐵成金,所以多用典故。不過《清明》一首倒語言清新,用典並不晦澀,運用對比,再現了清明時節的景物特點,表達對人生終為土灰的感慨。原詩如下: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其一,詩歌前兩聯:充滿勃勃生機的原野,與淒涼的荒冢形成了鮮明對比。清明時節,桃花灼灼,梨花如雪,春雨滋潤過的原野,草木萌發,綠草如茵,春雷陣陣,蟄伏一冬的小動物們開始甦醒,活動了,一切都充滿著勃勃生機。可是,清明,又是祭祖的日子,望著一座座高高低低的荒丘,想著自己遠在千里之外家鄉,不能和親人團聚,不能祭奠祖先,便黯然銷魂。

    其二,後兩聯用愚蠢和賢能不同的人生,卻有一樣的結局,來寬慰自己,雖然屈沉下僚,又有何妨。

    人乞祭餘驕妻妾,用的是《孟子》中的典故。齊國有一懶漢,什麼活也不想幹,每天早上出去,到晚上回來,喝的醉醺醺的。妻子問去哪了,他總是說有朋友請。妻子心中疑惑,怎麼經常有人請他吃飯呢?就趁他出門,悄悄跟在後面,原來他丈夫來到了一大片墳墓邊,等人家祭祀完了之後,向人家討要祭品吃喝。

    士甘焚死不公侯,講的是晉國晉文公重耳逃難在外,介子推等人跟隨竭力輔助,一次,大夥斷了糧,介子推悄悄把自己臀部的柔割一塊給文公煮食,當文公回國繼位後 ,忘了分封介子推,想起來後,趕緊派人去請,可介子推只願共患難,不肯出來做官,於是揹著母親,躲進山裡,文公想逼他出來,就放火燒山,可介子推也挺有氣節,始終沒有出來,被燒死在山上。

    最後一聯,詩人發出感慨,唉,不管你是一介草民,還是帝王將相,不管你是愚蠢的,還是賢明的,都會化作長滿蓬蒿的荒丘一座。

    在宋朝新黨和舊黨衝突的厲害,尤其是哲宗上臺以後,大肆打壓迫害以蘇軾為首的元祐黨人,黃庭堅是蘇軾的鐵桿朋友,著名的蘇門四學士之首,也被貶謫到偏遠的廣西,他不敢直接表達自己的激憤之情,只能用介子推的典故來安慰自己,人生苦短,終為土灰,又何必去計較官場的榮辱,宦海的浮沉呢?這裡不是消極避世,相反,卻表達了自己積極生活的灑脫與達觀。處於人生低谷又何妨。

    在詩句中,我們還能從反面看到詩人對貧賤愚蠢的嘲諷,對賢能氣節之士的推崇,數千年來,人們對這兩個典故還耳熟能詳,可見品行對人的重要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職場中,企業的規章制度如何公示才有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