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江湖小曉生

    導語:

    漢元帝劉奭,是漢宣帝劉詢和故皇后許平君所生的獨子,為了紀念故皇后,漢宣帝劉詢將劉奭立為太子。

    可是劉奭的種種治國理念,和漢宣帝劉詢之間完全不同,這讓劉詢十分頭疼。每每想要廢掉這個太子的時候,都會想到冤死的許平君,於是心中不忍,也就打消了廢太子的念頭。

    而漢元帝劉奭登基以後,完全廢除了漢宣帝王霸之道兼用的理念,改用儒生治理國家。最終導致西漢中央集權分散,開始走上了下坡路。

    01漢元帝劉奭能夠登基,多虧了他的母親。

    漢宣帝劉詢是個平民皇帝,當霍光把不聽話的昌邑王劉賀給廢了以後,需要重新選擇一位漢武帝的子孫後代來繼承皇位。

    所以他們從民間選擇了沒有任何靠山的劉詢。劉詢是漢武帝的曾孫,屬於直系血脈。而且劉詢的爺爺戾太子劉據在經歷巫蠱之禍後,全家都死傷殆盡,只剩下了劉詢這一個子孫。

    由此可以斷定,劉詢是沒有任何靠山的,選擇他做皇帝有利於霍光把持政權。可是劉詢進宮的時候,還帶著結髮妻子許平君,她也是平民出身。這個問題就有些麻煩了,因為按照霍光的計劃,將來是要讓自己的女兒霍成君做皇后的,可劉詢卻上演了一出故劍情深的戲碼,最終使得許平君成了皇后。但是許平君並沒有活多久,因為霍光的妻子霍顯,買通了宮中的御醫淳于衍。淳于衍在許平君難產的時候,給她下了藥,最終許平君因此而死。為了紀念髮妻,劉詢立獨子劉奭為太子。

    不久之後霍成君如願成為了漢宣帝劉詢的皇后,可是漢宣帝並不愛霍成君。霍家不願劉奭作為繼承人,多次想要加害,結果計劃暴露,在誅滅霍家以後,霍成君也被廢了,不久自刎而死。

    顯曰:“婦人免乳大故,十死一生。今皇后當免身,可因投毒藥去也,成君即得為皇后矣。如蒙力事成,富貴與少夫共之。”衍曰:“藥雜治,當先嘗,安寧?”顯曰:“在少夫為之耳,將軍領天下,誰敢言者?緩急相護,但恐少夫無意耳!”衍良久曰:“願盡力。”即搗附子,齎入長定宮。皇后免身後,衍取附子併合大醫大丸以飲皇后。有頃曰:“我頭岑岑也,藥中得無有毒?”對曰:“無有。”遂加煩懣,崩。---《漢書》

    所以劉奭能夠成為太子,完全是因為他母親許平君的悲慘遭遇。漢宣帝護犢情深,認為劉奭從小就失去了母親,是個可憐的孩子。

    02漢宣帝沒得選了嗎?其實他有六個兒子可選。

    漢宣帝劉詢雖然比較懷念髮妻許平君,但是不代表他不再喜歡女人。他還是娶了至少7個女人為妃子,一共生下了6個兒子。

    宣帝作色曰“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達時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於名實,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乃嘆曰“亂我家者,太子也”由是疏太子而愛淮陽王,曰“淮陽王明察好法,宜為吾子”而王母張婕妤尤幸。上有意欲用淮陽王代太子,然以少依許氏,俱從微起,故終不背焉。---《漢書》

    所以對漢宣帝來說,並不是沒有選擇,可選擇性是非常大的。那麼這6個兒子裡,有沒有比漢元帝劉奭優秀的呢?這話可不好說,但是肯定是比較優秀的。

    比如說淮陰憲王劉欽,以及楚孝王劉囂。淮陰憲王劉欽是漢宣帝非常喜歡的兒子,因為漢宣帝比較喜歡劉欽的母親張婕妤。劉欽也是比較爭氣的,他身體非常好,高大壯碩,而且飽讀詩書,喜歡研究法令,看樣子就是對法治比較感興趣的人。因為他很聰明,所以漢宣帝常常誇獎他。

    所以久而久之,漢宣帝打算改立張婕妤為皇后,順道把劉欽改立為太子。可是這個時候他又想起了許平君,所以在於心不忍的情況下,放棄了這個打算。

    楚孝王劉囂是個非常有出息的孩子,他一生都是以孝道為立身之本。被封為楚王以後,他在自己的封地上非常有作為,被稱為是西漢諸侯王開基鼻祖。因為地方管理比較好,楚國的百姓們也都過得風調雨順,所以楚孝王劉囂的名聲也就大了起來。漢成帝在位的時候,楚孝王依舊會拖著病重的身體入朝朝拜,讓漢成帝非常感動,認為這樣的大好人,居然生了這麼重的病,實在是可惜。

    由此可見這兩個兒子,都是出類拔萃的優秀候選人。可是因為漢宣帝的婦人之仁,選擇了偏愛儒學的漢元帝劉奭,結果造成了西漢開始衰敗。

    03漢元帝劉奭運氣不錯,父親給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所謂富不過三代,漢宣帝是一代雄主,他治理國家十分有分寸,所以漢朝在他手裡,可以說是蒸蒸日上,達到了一個新的盛世。

    孝元皇帝,宣帝太子也。母曰共哀許皇后,宣帝微時生民間。年二歲,宣帝即位。八歲,立為太子。壯大,柔仁好儒。見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繩下,大臣楊惲、蓋寬饒等坐刺譏辭語為罪而誅,嘗侍燕從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漢書》

    在盛世之中,漢元帝劉奭接管了皇位。那麼他只要什麼都不做,完全按照父親的路子去走的話,或許依舊可以延續這樣的盛世。

    可是漢元帝不是一個沒有主張的人,他的主張就是父親的做法都是錯的。漢元帝在一幫儒生的蠱惑之下,主張應該要以德服人,而不是以法治國。這下子問題可就層出不窮了,犯了重罪的人,卻只需要受一點點輕微的懲罰就可以了。犯了小罪的只要說兩聲,壓根就不處罰。那天下可就真的大亂了,因為大家都會覺得既然犯罪的懲罰如此輕微,那為什麼 不去犯罪呢?所以當時西漢犯罪率直線上升。尤其是那些地方土豪們,他們開始兼併土地,擴大自己的力量,逐漸形成一個個小團隊。反正這麼做也不會受到朝廷的懲罰,壯大自己的力量總歸不會是什麼壞事。

    久而久之,大漢朝廷的權威就相對下降了。漢元帝還非常寵幸宦官,他認為宦官沒有家室,自然是百分之百地為皇帝辦事的人。所以將大權交給了宦官,從此開啟了西漢末年乃至東漢時期宦官和外戚爭權的亂象。

    總結:西漢的沒落,從漢元帝劉奭開始。

    漢宣帝在選擇繼承人上,的確是需要負責任的。他明知道漢元帝擔不起這個重任,卻因為懷念許平君,強行將皇位傳給劉奭,這本身就不對,個人的喜好影響國家大局,這是雄主所為嗎?

    漢元帝上臺以後,不僅廢除了漢宣帝法治的理念,而且還重用宦官,禍亂朝政。他自己在42歲的時候拍拍屁股走人了,留下了一個爛攤子給後人,最終導致了西漢中央政權大權旁落的局面。

    而漢成帝登基以後,西漢的權力已經被王家外戚所壟斷,皇權旁落之下,皇帝只能成為帝國的一個擺設而已。由此可見,漢元帝需要為大漢王朝的沒落負責。但是是誰選擇了他呢?漢宣帝能夠逃得了責任嗎?當然是不可能的了。

    參考資料:《漢書》

  • 2 # 尋根拜祖

    關於西漢的衰亡,一直以來認為漢元帝劉奭是罪魁禍首,正是在他的統治下,西漢帝國走向衰敗。當年漢宣帝曾經評價自己的這個兒子說:“亂我漢家天下者,太子也!”但漢宣帝顧念與許皇后的恩情,不忍心廢黜劉奭,果然,不幸言中了!題幹大概是這個意思吧?

    回過頭來看看,假如漢宣帝毅然決然地更換太子,是否有機會拯救大漢帝國呢?

    漢宣帝一共有五個兒子,他最喜歡的兒子是次子劉欽,封淮陽王,生母張婕妤。當年霍氏被滅族後,霍光的女兒霍成君被廢皇后,漢宣帝一度準備立最寵愛的張婕妤為皇后。但考慮到當初曾經出現霍皇后加害太子的事,漢宣帝思來想去,為避免悲劇重演,他決定立無子的王婕妤為皇后,負責撫養太子劉奭。

    就這樣,張婕妤與皇后之位失之交臂。但這並不妨礙漢宣帝對她母子的寵愛,《漢書》說,劉欽長得魁梧高大,喜好經書法律,聰明智慧有才能,漢宣帝曾高興地說:“真我子也!”疼愛之情溢於言表。

    即便如此,“故劍情深”的漢宣帝,念念不忘平民時期的結髮妻子,仍然選擇了讓劉奭接班。那麼,假如漢宣帝理智一點,選擇劉欽做接班人,漢帝國會怎樣呢?讓我們來看看,劉欽是否真的聰慧有才具。

    史書說只記載了一段,劉欽與舅舅張博兄弟的交往經歷,那麼我們就從他們的這段故事入手分析。

    舅舅設局騙外甥,一下子搭進去四條人命!

    漢元帝即位後,劉欽就國淮陽,他的外祖母跟他一起生活。劉欽有三個舅舅,大舅叫張博,二舅叫張光,三舅姓名不詳,這哥仨因為住得比較遠,只能每年定期來淮陽探望母親,當然,少不得每次都要接受外甥的賞賜。

    劉欽覺得舅舅家離淮陽太遠,交往不方便,就上書漢元帝,請求讓舅舅們舉族搬遷到淮陽。漢元帝同意了,沒想到張博卻不幹,他也給漢元帝上了一份奏疏,說老家有祖墳需要照看,希望留在原籍。

    為這件事,劉欽對張博很不爽,我好心好意,你卻不領情。此後張博再來淮陽,劉欽給他的賞賜大大減少。

    這下張博不幹了,乾脆就伸手要,說:“我欠了幾百萬錢的債務,希望大王幫我償還!”劉欽非常乾脆地拒絕了。張博也不勉強,他扭身就走,回去就放了個大招:他讓張光跟劉欽說,你怠慢了我們的母親,張博準備上書,讓母親回張家養老。

    劉欽不想讓外祖母走,只好給了張博五十斤黃金(相當於五十萬錢)。張博這個見錢眼看的傢伙立刻變了副臉,他對劉欽說了一番肉麻的討好話:“朝廷現在連一位賢臣都沒有,老百姓都指著您拯救他們,您難道不想去京城,輔佐皇帝嗎?”為此,張博三番五次派張光遊說劉欽,讓他去京城為劉欽活動,以謀求輔政之位。

    多次勸說之下,劉欽心動了。張博立刻給劉欽寫了封信:“為了給您尋求世外高人,我已經到燕趙地區走了一圈,現在我已經為您找到了兩位,一位是齊地的駟先生,此人精通《司馬兵法》,我也見到了他,人家三皇五帝的治國之理,無所不通。另一位是北海郡的賢人。這倆人你要是推薦給朝廷,就是大功一件!”

    接著,張博在信中露出了狐狸尾巴:“我想到長安幫你活動,可是我沒錢。趙王倒是願意資助我,給我三十斤黃金,被我拒絕了,他不死心,又以聘娶我女兒的名義,給我二百斤黃金,又被我拒絕了。我這麼可都是為了你吶!”

    張博拿到黃燦燦的黃金,心花怒放,又開始實施第二步騙財計劃。其實,前面他說的事都是鬼話,接下來,他當然還要繼續編瞎話。

    張博有個女婿叫京房,此人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易經》大師,此時正在漢元帝身邊做郎官。不過京房與權臣石顯、五鹿充宗政見不合,並沒有得到漢元帝重用,鬱悶之下,他經常在老丈人張博面前訴苦。京房怎麼也沒想到,就是這些訴苦的話,成了他斷頭的刀!

    張博就是從京房的口中,得到了一些朝中的機密,他拿這些事,編造成他與石顯等人的交往記錄,再次向劉欽騙錢:“我已經請動石顯,為你在皇帝面前說話了,我承諾給他五百斤黃金。皇帝現在早衰得厲害,太子又年幼,國家日漸衰弱,我已經和一些大儒,在皇帝面前為你說情了,只要你一見到皇帝,陳述你的治國方略,到時候你就是周公再世。”

    為了讓劉欽相信他,他還此地無銀地加了一句:“你別捨不得錢,不是我要你錢,你當了周公,我還愁沒錢嗎?”

    劉欽這次真有點懷疑了,他給張博去了封信,先把張博誇成一朵花,接著疑惑不解地問:“我請求入朝,難道不是符合道義的事嗎?為什麼還要花錢疏通呢?”

    張博回覆很簡單:我已經答應石顯了,你看著辦吧!於是,劉欽又奉上五百斤黃金。

    為了入朝,劉欽被張博整整騙去七百斤黃金。正當他滿懷憧憬地做著他的“周公夢”時,漢元帝派來申斥他的人來了!

    原來,張博的一舉一動,都沒逃過眼線密佈的石顯,他一狀告到漢元帝那裡,京房以洩密罪,張博兄弟以誹謗朝政、教唆諸侯王陰謀奪權,全部被捉拿歸案。審理結果,四人統統被斬首棄市,妻女流放。

    劉欽走運,漢元帝沒捨得處置他這個兄弟,只是狠狠地批評了一通,嚇得他連連磕頭謝罪,並表示改過自新。

    劉欽的作為,有幾分聰慧和才具?

    被親舅舅一次敲詐兩次騙財,還鬧了個被皇帝訓斥,聰明才智呢?從上述故事,我們足可以看出,劉欽在見識和能力上,都拙劣的很。

    一、不識人

    從張博的行為來看,這傢伙絕對是個慣犯,坑蒙拐騙手段嫻熟,下手夠狠,包括張光在內,都不是好人。作為外甥的劉欽,竟然不能看透舅舅們的為人,一而再再而三地上當受騙。

    以張博的為人,假如趙王真的給他二百斤黃金,他可能會拒絕嗎?他又憑什麼拒絕?一個曾經敲詐過你的人,憑什麼對你忠心?

    劉欽的這個表現,跟他哥哥漢元帝一模一樣,漢元帝的糊塗,第一個表現就是不識人。從劉欽的表現看,他比漢元帝有過之而無不及。連最親的人都看不透,怎麼識別更復雜的大臣們?

    二、不辨事

    藩王入朝的故事,只有在春秋時期的故紙堆才能找到。作為漢帝國的王爺,基於七國之亂的教訓,他們被永遠剝奪了參與政治的可能。西漢還有個潛規則,凡是諸侯王的姻親,甚至國相等高官,一般都很難擔任朝廷要職。

    既有制度層面的限制,又有約定俗成的潛規則,這就是遏制諸侯王勢力的機制,絕不是靠說通皇帝個人,就能突破規則的。劉欽絲毫不懂這一層,一直在做無用功。退一萬步,假如漢元帝真的想讓劉欽回朝輔政,朝中的那幫大臣們會允許嗎?還有外戚勢力,他們會允許嗎?根本行不通!

    再說張博編織的故事,明顯漏洞百出,他也不具備辨析的能力。以他的智商,跟漢元帝有得一拼,放在朝堂上,就是一對泥胎木偶,被人用來玩腦筋急轉彎,逗樂子正合適!

    三、無能力

    當張博以接回母親,敲詐劉欽時,劉欽的處理方式是妥協,拿錢買平安,這種處理方式就很低劣。劉欽將外祖母留在王府,很顯然出於私人感情,沒有證據說明,老太太可以給劉欽帶來功利的價值。既然是這樣,劉欽就沒有理由待外祖母不好,那也就不怕張博的敲詐。

    既然張博有膽做出敲詐的事,劉欽就應該先將膿水擠出去,而不是遮蓋。就拿這件事為引子,直接給張博一個大教訓,讓人知道淮陽王爺有幾隻眼,服帖了,再施恩也不遲。而劉欽卻是直接拿錢擺事,反而顯得屈從於張博,張博的膽子就是這麼被撐大的。

    所謂石顯幫忙的事,處理起來其實一點也不難。只要稍微讓人打聽一下朝局關係,就不難發現石顯與京房的矛盾,那麼石顯就不大可能,再幫助作為京房親屬的劉欽入朝,那不是給自己的政敵添磚加瓦嗎?

    其實,劉欽自己也懷疑了,既然懷疑了,哪怕就用一個簡單的“託”字訣,張博也會露馬腳的,連這些小伎倆都不會,還想玩政治?

    四、野心大心胸小

    劉欽自小受到漢宣帝寵愛,這份妄自尊大,讓他充滿了對朝政參與的渴望,或者說野心膨脹。正是被這個慾望眯住了雙眼,才導演出屢屢上當受騙的笑話。

    漢宣帝其實是很擔心劉欽生出異心的,他曾經安排朝中最有德行的才俊韋玄成,給他當中尉,想透過韋玄成來感化劉欽。看起來,劉欽蠢蠢欲動的心,一直沒有死。

    跟他的野心相比,他的心胸卻不夠寬廣。甥舅之間的矛盾起因,其實就是劉欽處置不當引起,你想讓舅舅舉族搬遷,至少應該徵得同意吧,草率行事,遭到反對是必然的。就算張博不同意搬遷,那也不算什麼大事,劉欽卻以此報復張博,心眼實在太小,雞腸狗肚!

    我們何以被矇住了雙眼

    總之,劉欽此人所謂的聰明智慧,能力出眾,都經不起推敲,絲毫看不出強於漢元帝的地方,心胸還不如漢元帝寬廣。那麼,漢宣帝又何來溢美之詞呢?我覺得有三種可能性。

    一是漢宣帝過於寵幸張婕妤,母以子貴,漢宣帝被矇蔽了雙眼。類似的情況歷史上比比皆是,基本一個套路,往往真的易儲後,就又是另一副嘴臉。

    第二種可能就是後人誤讀,幼年的劉欽,在求學層面確實表現出一定過人之處。不過,小時出眾大時了了的情況還少見嗎?再說漢元帝在學問上表現出來聰慧,肯定不遜色於劉欽。只不過劉欽喜好學習法律,這一點比較符合漢宣帝的胃口,不像漢元帝一心死啃經書。可是這些都跟治國才能距離太遠,不足為證。

    第三種可能是班固個人的立場,影響了後人的判斷。在西漢末年的幾任皇帝中,班固明顯比較推崇漢宣帝和漢成帝,對漢元帝相對不大感冒。我們所讀到的歷史,其實都是史書編撰人的視野重現,除非刻意研究,一般很容易掉進作者的歷史觀裡拔不出來。後人對漢元帝也傾向於黑化,所以,自然會產生“假如即位的不是漢元帝該多好”的願望。

    其實,西漢的滅亡絕不是換一個皇帝就能解決的,它有更深層次的原因,極端一點說,即便漢宣帝長生不老,西漢也必然滅亡,頂多多支撐幾十年而已。當然,這不是本文的討論範疇,僅從大眾最關注的皇帝人選角度看,即便漢宣帝選擇了劉欽代替劉奭,大漢衰亡還是逃不脫!

  • 3 # 大白白野

    有一定原因,主要是漢宣帝劉詢把劉奭立為太子,使他成為漢元帝,這就是說漢宣帝選錯了接班人。這和隋文帝楊堅選錯了隋煬帝楊廣為接班人相似。

    漢宣帝曾說過:“亂我家者,太子也!”但是鑑於對已故許皇后的感恩與報答,他最終沒有更換太子。

    劉元帝多才多藝,精通音律,少好儒術,為人柔儒,這些特點在普通人身上可能是優點,沒啥事,但是在皇帝身上,就有些像唐玄宗、唐後主以及徽欽二聖感覺,關鍵元帝親近宦官、小人,用人失誤,政治能力一般,加劇了西漢豪強地主土地兼併嚴重性,中央集權日漸衰落,加重了社會危機。

    元帝公元前33年去世,元帝的王政君皇后侄子王莽公元前8年篡漢自立。

  • 4 # 圍爐品茗人

    因為史書中記載了漢宣帝劉詢說過“亂我家者,太子(漢元帝劉奭)也”,但劉詢又沒有廢黜劉奭的儲君之位。加上普遍認為西漢是從漢元帝劉奭開始走向衰落,因此有一種觀點認為西漢的滅亡與漢宣帝劉詢有較大關係。事實真是如此嗎?

    父子之間的儒法之爭

    《漢書漢元帝紀》開篇就記載了漢宣帝劉詢對太子劉奭的這個評價。當時漢宣帝喜歡任用通達政務的法家人物,而且喜歡用刑罰來懲治管束臣子。深受儒家教育影響的太子劉奭就規勸自己的父親,要多重用儒生,推行仁政德政,採取道德教育的方式來管理臣子。

    漢宣帝聽完後訓斥自己的兒子,西漢歷代帝王探索出最適合的統治方式是“王道、霸道兼而用之”,一味提倡儒家德政的儒生大都不善政務,不能擔當治理國家的重任。因此漢宣帝發出感慨“亂我家者,太子也!”

    這就是劉詢和劉奭父子之間關於統治方式上的分歧。劉奭的觀點是父親推行法家治國理念,不符合儒家經典,不是最好的統治方式。而劉詢則用這段話深刻闡明瞭中國封建帝王最理想的治理方式是“王道、霸道兼而用之”。

    所謂王道,即儒家推崇的德政仁政,也即西周開創並推行的以道德禮法作為統治方式。所謂霸道,即法家的治國理念,強調君主憑藉武力、刑法、權勢等進行統治。兩種模式其實在歷史上都有較為典型的代表,王道以西周為代表,霸道則以秦朝為代表。事實證明這兩種模式都有其優缺點,單純推行任何一種都會帶來負面效果。

    因此西漢從建國初期的推行道家的黃老之術,到漢武帝時期確立的“王道與霸道兼而用之”,也即最合適的統治方式是“外儒內法”。即對大多數子民或者公開提倡的是儒家的道德禮法,以此來使被統治者順從。但是在內部或者核心層要有法家的理念,以此來維持統治的權威和穩定。

    漢元帝的儒家德政背上的“黑鍋”

    因為這次爭論和漢宣帝給劉奭下的“評語”,再加上劉奭本人的確乾的不咋地。一方面證實了漢宣帝的方式才是更正確的方式,另一方面也坐實了劉奭導致西漢的衰落。由此漢宣帝發現劉奭不合適而不更換他的儲君之位,也就成為後世認為漢宣帝需要為漢朝衰亂負責的重要理由。

    首先漢宣帝還有其他選擇嗎?漢宣帝一共有六個兒子,從這個角度看他完全可以更換太子人選。而且史書中記載他也曾經一度考慮過次子劉欽,但是劉欽後來的表現來看(被自己貪財的舅舅騙了兩次),也不是什麼特別出色的人選。三子劉囂是史書中評價最高的漢宣帝之子,但他的事蹟也僅僅仁慈孝順,這一點和漢元帝沒有太大的區別,因此漢宣帝換任何一個兒子也不一定能比劉奭更強。

    其次漢元帝的失誤是推行儒家德政嗎?因為漢宣帝父子儒法之爭的記載,很容易讓人以為漢元帝劉奭統治的失誤就是因為放棄法家治理模式,一味推行儒家仁政。但事實果真如此嗎?其實漢元帝並沒有如他在身處太子之位時所說重用儒生,推行德政。他在即位之初,的確是一度想推行儒家德政,因而重用他的老師蕭望之及一批儒家官員。但是很快就因為輔政大臣之間的內鬥,缺乏主見有性格懦弱的劉奭坐視蕭望之被逼死。隨後他的儒家德政計劃就完全廢棄,大小政事都被宦官內侍和外戚勢力把持。因此將漢元帝的儒家德政作為西漢王朝衰落的原因並不恰當。

    西漢王朝衰落原因

    其實拋開漢元帝個人的性格因素和個人原因,他所處的時代已經基本上到了西漢王朝的歷史拐點,漢元帝只是恰好身處那個拐點且個人政治素質不高。自秦漢時期確立起中國封建大一統王朝制度體系之後,舉凡封建大一統王朝大體上都是300年左右的國祚。而這些大一統王朝如果不發生秦、晉和隋這樣建國不久的巨大動亂,就基本上會迅速進入強勢上升期,直到建國100到150年之間,所有的體制就會進入僵化期,也即開始走下坡路。

    西漢王朝立國150左右,也即漢元帝在位時期,西漢王朝的各項體制進入僵化期。官僚體制僵化導致吏治腐敗低效,土地兼併導致流民問題開始凸顯,最終使整個帝國開始走向崩潰。此後的東漢王朝大概在建國120年左右進入僵化期,唐朝的安史之亂也大概在150年左右,宋朝是100年左右,明朝也是英宗時期的120年左右,清朝乾隆時期也是150年左右。

    而這種封建王朝的歷史拐點往往伴生改革,因為社會矛盾的激化也會使統治階層的有識之士認識到,在有君王支援的前提下,往往就會發起改革來減少矛盾,延緩王朝衰亡的步伐。著名的王安石變法和明朝張居正等變法皆是如此。

    而漢元帝的問題從他個人來看是缺乏政治眼光和手段,既不能推行他崇尚的儒家德政,也不能實行西漢之前的“道、霸道兼而用之”。而從王朝命運來看,他上臺時已經是西漢王朝進入僵化期的拐點,因此他就成為了西漢衰亡的直接責任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世間最深的情來自何時?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