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八場
-
2 # 薛白袍
侯耀華算是半路出家,基本上是土埋半截的人了,忽然發現相聲火了,再加上他原來的主業不掙錢,於是硬轉行成了相聲演員。
他原來的主業是電視劇和小品,兼職幹廣告,賣點大力丸啥的。
侯耀華的電視劇起點頗高,和葛優演神級電視劇《編輯部的故事》,他演於德利。
但是也許由於太高了,後來也就沒有再能讓人記住的角色了。後來演小品,也不錯,一般演窩囊丈夫之類的角色,記得他和張國立還演過一個要賬的小品,頗好。
但是,後來他的小品定位被郭冬臨秒了,而且郭子比他演的好,顏值相對來說也高,於是小品這碗飯也漸漸的沒了。
但是,後來他又擔任了十幾家藥廠的代言人,於是我沒看到二大爺以一個老中醫的姿態,積極的投身到醫藥行業做一頭老黃牛,而且,這行錢多人傻,比娛樂圈好掙多了。
正當他準備大幹一場時,碰上了3.15。
後來侯耀文死,他轉移財產,覺的這也是個賺錢的法兒,但是被侄女告被郭德綱懟,更主要是兄弟就一個,也不能總玩財產轉移這一手。但是他發現了新產業。
相聲。
郭德綱火了相聲也火了,很多原來在鐵路扳道岔的都入行說相聲了,侯爺於是果斷入相聲門,他的身份好啊,所以起點也高,一下就拜了常寶華。然後他也收徒弟,最有名的就是王自健。
有了相聲身份,就能到處走穴掙錢了,至於會不會說相聲,這重要嗎?
少侯爺侯震,說的是非主流相聲,而且他這兩年的主業是報幕以及給郭老闆開車,工作太忙,相聲都顧不上研究了。
所以這倆人,半斤八兩吧。
如果說誰能扛起老侯爺的大旗,上一代是馬季,底子好,三老師教一個徒弟,這種機遇是空前的,但是,馬的徒弟徒孫輩沒有人能接住他的衣缽的。
他獨子馬東人家算別開天地另創一家。
而再下一代,則只有郭德綱了。
-
3 # 由來
侯耀華沒說過相聲,最近這幾年才拜師常寶華,不過是為了名氣而已。
侯震的相聲沒聽過,據說還不錯。當然,要說水平,恐怕很難說有多厲害。
起碼侯震說過相聲,現在不大上臺了。
老侯家後繼無人了!
-
4 # 虢小賢
平心而論,由於侯寶林不贊成後代說相聲,侯家後代相聲說的都很一般,包括侯耀文,耍點貧嘴,基本功都很差。都是幹別的不行才回來抗侯寶林這塊招牌。要說幽默感,耀華要好些,相聲演出經驗,耀文好些,但比類似於郭剛這些從小喜歡相聲人士,差太遠了。
-
5 # 思逸103629506
侯耀華會說相聲嗎?
憑心而論,侯家三兄弟中老大侯耀中就沒吃相聲這碗飯,和相聲沒有一點兒瓜葛的;老二侯耀華是披著他爸爸留下的相聲外衣,也拜了相聲前輩為師,但從來就沒有學過相聲,他自己可能認為遺傳天生就會了,《編輯部的故事》中餘德利一角不是他演得好,那本身就是現實中的他~~勢利、油滑……;老三侯耀文倒是規規矩矩說相聲的,也想透過相聲改革創新來吸引觀眾,但路子走到了小品上,現在能讓人記住的相聲沒幾段,小品倒是留下了《英雄母親的一天》(趙麗蓉)、《打撲克》(黃宏),又由於對個人生活打理不夠,老婆被別人撬了,自己也早早的垮了……但侯老三對相聲最大的貢獻是力排眾議,收了郭德綱為徒,也算是侯門有幸。
侯震作為侯寶林大師的長子長孫,但由於他爸爸沒接觸相聲這個行當,在家裡估計也接觸不到相聲,以至於沒有童子功,水平也就一般。但在德雲社的這麼多年,多少也薰陶出了一些能耐,說相聲應該比他二叔強多了。特點是“嘴碎”……
-
6 # 大漠狐
沒什麼可比較的。侯耀華根本就不是說相聲的啊!進入文藝圈之前,好像是在什麼化工廠工作。如不是啃老,估計連演藝圈都進不了。我覺得他根本就不喜歡相聲,不然當初轉行直接說相聲啊!從藝這麼多年,為何至今才入相聲門,還不是看現如今相聲火的不行不行的了,沽名釣譽唄!仗著出身,招搖過市,找存在感!這一點和他認的師父倒挺像的。本來侯家老二還是有一定天賦的,但充其量算個喜劇演員吧!這幫人抱團扎堆兒,不過就為了彰顯祖上那點榮耀,以名門正派自居麼?其實呢,不就像破落的八旗貴胄,本事沒有,譜還不小。師徒大致都如此!也的確有些同情郭德綱了。
-
7 # 追風漢子9377
小編提的問題本身就有矛盾,侯耀華前期雖偶爾說過相聲,但其主業仍是影視戲劇方面。就算他是侯寶林先生的兒子,但龍生九種,種種有別呀。而侯振打小便是從事相聲行業的門裡人,不論自小耳聞目染還是後來拜得名師,其終身從事的就是相聲專業,兩個人沒有可比性。
-
8 # 風的影子105869981
最早對侯耀華的印象是《編輯部的故事》裡的於德利,給人的感覺就像奸詐小人,後來在郭德綱演的電視劇裡看到過,給人的感覺是個很能擺譜的人,後來在網路影片裡看過幾次,感覺還那樣,一臉的奸詐,靠著侯大師的餘蔭很能擺譜很屌的樣子。在行內行,爺爺的輩分可以端一副祖爺爺的架勢,可觀眾很少會管你啥輩分,說的可樂才會樂。侯震感官就平易近人,再加上說話幽默,相聲水平強他二叔不是一點兒半點兒!
-
9 # 尋覓拳師
這問題問的沒什麼意思,侯耀華本就很少說,水平就不說了,侯震說的也不算多,但是比他叔叔強多了。路子不同沒有什麼可比性。你怎麼不拿侯寶林先生和侯躍文先生比呢?沒可比性。挑事,目的相當不純。
-
10 # 熱血碧藍
侯耀華的相聲功底和水平相當相當一般和業餘。侯鎮說實話也一般,如果不是老郭在捧他甚至說養著他我們是不會知道這個人的。實話實說而已,這倆人都不怎麼樣,如果非要挑一個好的的話那我遠侯鎮
-
11 # 衍西
當然是侯震!!!侯耀華不會說相聲!就是一文藝界的混子。雖然拜常寶華為師,但常寶華也不會說相聲的。侯耀華霸佔弟弟侯耀文的遺產,做假藥廣告。是給侯寶林大師丟人的一個不肖之子!
侯震是侯門長子長孫,對相聲有一定的理解,再加上郭德綱的提攜,經常在相聲裡為侯震拔創,使得侯震特點明顯,能捧能逗,是新生代裡獨具特色的相聲藝人!侯耀華完全跟侯震沒法比!
-
12 # 石頭31241182
個人感覺,侯家三位少爺在各自領域初期都先露頭角,但是很快就消失在人群裡,唱歌的嗓子好,但是就那一首歌,說相聲演小品的,英雄母親的一天主角趙麗蓉,撲克牌我覺得黃宏更出彩,剩下幾段相聲我叫不上名字了,公道話在相聲的傳播方面不如姜昆。相聲在那段時期的沒落我想他們雖然不想看到,但是應該是有心無力吧,確實水平有限,侯二更別說了,完全無感,也就靠祖上那點罩著罷了。至於侯震,我覺得說的中規中矩,個人特點不足,當然他大伯是逗哏他是捧哏,直接對比差異太大,但是同為捧哏的孫越比他好太多。侯門興起靠老爺子,威風太大了,至於後輩們,其實都很平庸了
-
13 # 我關心的才是麵條
侯耀華先生說的相聲,我真沒聽過整段,侯震的相聲聽過幾段,但總體感覺,侯震比他二叔更適合做相聲演員,侯震特別有特點,不緊不慢,但總能讓人忍酸不禁,猛不丁的逗人哈哈大笑,且不是一笑百聊,讓人有有所回味。
-
14 # 簡小叨電影
這個問題我站侯震。
原因無非幾個:
一、年齡。侯耀華年紀已經大了,年輕的時候都沒扛起來,更不用說現在了。侯耀文以前也說過他說的不是相聲。
二、家門。侯門馬氏,傳統家庭長孫地位很高,更何況是長子長孫,和當年明朝孝文帝似的。
三、技藝和平臺。侯震現在相聲說的不多,但絕對是把好手,捧哏裡面和孫越差不多水平,表演具有個人特色。又處在最紅的相聲團體,發展很不錯。侯耀華搞副業主業都荒廢了,有個徒弟我很喜歡叫王自健。
四、人品。侯震比較淡薄名利,這種人會玩才會說,反觀侯耀華在侯耀文遺產上的行為,很難說什麼。
就這些吧。
-
15 # Hu隨便看看
無意間看過一次侯耀華說單口,這還是我第一次看見有人在表演單口相聲時靠形體動作騙觀眾掌聲呢。他那個東西屬於講故事、演小品和滑稽戲的結合,反正不能叫相聲。還見過他和尹笑聲說過一回,基本上是不給尹留“話縫兒”,急匆匆地說,然後下臺。糊弄吃瓜群眾還湊合,但分是個曲藝愛好者都能看出不和諧。總之一句話,侯耀華基本就不會說相聲。侯震好歹上臺說過不少次,誰強誰弱那是一目瞭然的事。
-
16 # 墨138021866
有人將候門與馬氏並提,並提可以,對立不妥。本是一根兩枝,各有千秋。論技藝,可以比較,論高低褒貶,論者已無公心正義。同門同根,誰高誰低?都會為人恥笑。所謂誰政治誰草根,都是分裂之論。相聲就是草根藝術,在草根裡非要分出誰多草誰少草,唯恐天下不亂。
候耀華不是相聲出身,只能有個輩分,有這個輩分在,候家自然尊重他,但候門藝術及弟子沒有必須尊從他的道理。候耀華百年之後,候震輩分在那裡,候門自然尊重候震。
至於誰扛大旗,誰本事大,聲望好,誰扛。馬季扛了,姜昆扛了,現在沒人扛。老郭入門晚,偏偏技術好,難免讓兄弟嫉妒,因此,姜昆在,郭接不了大旗。希望姜走之後,候門可以一統。
-
17 # 几席山林國學精萃
老實說,這兩個人都不是說相聲的料。相聲只有會與不會,沒有好與不好。祖師爺不賞飯也沒辦法,相聲是藝術可以受家庭影響但能力不能繼承。若非要兩個人比一下的話,侯耀華稍下點功夫就比候震強。
-
18 # 作家張春嶺
侯家的相聲是非常好的,這主要是指侯寶林大師。侯躍文還行,說的《京九演義》也是經典段子。但是侯悅華的人品就不怎麼地了。在電視上給假藥做廣告,弟弟死了轉移財產又和侄女打官司,怎麼也看不到一點長輩的樣子來。侯震看著很憨實,和郭德綱一起,要挑起侯家的大旗很難吧
-
19 # 宰亢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你非要較真,那我也看看你,你覺得是西遊記好看還是三國演義好看。是貝多芬厲害還是莫扎特厲害。是秦瓊厲害還是關公厲害。你倒是說啊。所有紙面上的分析都沒有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而且紙面分析也不靠譜。
-
20 # 清水灣33
侯門大旗是什麼旗?如果是說相聲大旗,侯震已經比侯耀華相聲水平高的很多了。說學逗唱如果侯震的水平在相聲界排200名,侯耀華在10000名以後,甚至不如岳雲鵬的徒弟。
如果說侯門名望大旗,侯震最起碼給後面加分了,侯耀華一直丟人現眼,你怎麼算?侯震還年輕還能進步,侯二隻剩下耍潑皮了
回覆列表
最初聽老一輩的相聲有意思,津津樂道回味無窮。在後的相聲只是看熱鬧了。侯耀文的相聲我說不出好歹,他的為人他的敬業讓人佩服。他最大的貢獻收留了郭德綱。多年以後人們會想起侯寶林郭德綱,可能想不起侯耀文。郭德綱有些人看不慣容不了,他繼承了侯寶林等老一輩說相聲的技巧和優良,與現在口中發揚光大實際在行動中突出個人思想的文藝工作者相對持。老一輩的相聲接地氣,每個普通人能接受回味無窮,把聽者帶進他的故事。郭德綱發揚和繼承了這點。侯耀文挖撅了郭德綱等於把相聲助推了一把。兩個不同的表演風格不同的基礎,肯定會產生不同的聲音,但歷史會證明一切。侯震在郭德綱手下不虧,時間成熟郭德綱會讓他大紅大紫,郭德綱的骨子裡有這種殺氣,他要做給後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