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flora123
-
2 # 田夫41
那可能是寫“抒情散文”吧,“論文”和“抒情散文”好像不是同一表述形式。但在論文中表達對某人的學術造詣及其研究精神的崇敬之情只要適合寫作環境也是可以的。
-
3 # 俚言雜談
這種事兒古已有之,我們一笑置之可也。
感恩的心,不可或缺。在一生當中,我們應該感謝的人確實不少。比如,父母賜予了我們生命;老師教會了我們知識;朋友給予了我們溫暖......甚至,曾經的“敵人”也提醒過我們,如何面對挫折和磨難。
人們常說,老師是傳道解惑之人。所以,在科研的道路之上,弟子們自然也少不了受到導師的點撥。誰說一名成功的科學家,就必須冷若冰霜,而不可以真情流露呢?問題在於,在科學期刊上撰文讚美老師與師母,就頗有些利用社會公器行己之私的嫌疑了。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句話沒毛病。同時不要忘記,我們還有同門或者同年的傳統。同出一個師門,相互就是師兄弟了;而同一年被同一位老師賞識或者拔擢,就是同年進士了。
古人云:同榜之士,謂之同年。可見,只要你不屬於名落孫山之列,同登進士的各位,就與孫山有同年之誼,將來自然可以相互照應。所以說,這一套是圈子文化的“雅稱”。其實,同年與同時在同一工廠打過工的同事,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顯然是稍許誇張之辭。在這裡,我們強調的是繼承老師的學術傳統,而不是唯老師馬首是瞻。至於公開拍馬屁之類的做派,就更加算是等而下之了。國學大師陳寅恪曾經對一名弟子說過下面的一段話(涉及到的人名,我隱去了):
我要請的人,要帶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獨立精神。不是這樣,即不是我的學生。你以前的看法是否和我相同我不知道,但現在不同了,你已不是我的學生了,所以某某某也好,某某某也好,從我之說即是我的學生,否則即不是,將來我要帶徒弟,也是如此。什麼叫做繼承老師的衣缽呢?應該是在自由思想和獨立精神的驅使之下,努力爭取做出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成績。這才是獻給恩師的最好的禮物。試想一下,阿諛奉承之舉,何以能夠慰藉老師的一片良苦用心呢?
希望將來,在《冰川凍土》這樣的學術期刊之上,多看到一些反映最新科研成果的佳作吧。
-
4 # new電動車快快來
換種方式更好,比如中國凍土科研歷程,以綜述方式介紹凍土科研的發展歷程、其中重大事件、重大著作,未來研究方向探討。導師做過那麼多貢獻,順帶就表揚了。
-
5 # 金虹藥師
這種文章應該發在文學類傳記或訪談類文藝期刊,而不是發在學術核心期刊,大家都覺得拍馬屁文章噁心,但核心期刊能讓文章發上去是誰把關的呢?
-
6 # bratskid
吹捧之風又不是始於今,該風氣古已有之。
李白在名薄身微之時,為求晉身,也曾吹捧“為人不求萬戶侯,但求一識韓荊州”。
至於“天子呼來不下船,自言臣是酒中仙”,“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種牛 × 哄哄,那是他自己功成名就之後。
所以,世俗就是世俗,誰又能笑話得了誰?
《與韓荊州書》早已開了“拍馬溜鬚論文”之先。
-
7 # 城鄉趨同
裡面摻著的箇中原因很多,不是三兩句講清楚、道明白的,這是學術之悲哀和無奈。徐中民作為碩士研究生導師,培養自己的學生方面還是敬業的,這點還是值得信賴!
近日,一篇7年前發表於中文核心期刊《冰川凍土》的論文引發社會關注。文章作者徐中民在寫作生態經濟學整合框架的過程中,闡述“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孃的優美感”。
回覆列表
首先能寫出來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自從翟博士擾亂了學術界後,開年又繼往開來一個博士,希望嚴查,徹查,還學術界一片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