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讀明史,有一個感覺,就是嘉靖時期頂級大才特別多,是文臣武將、能人輩出的一個時代,不過可惜的是,有這麼多頂級大才在,明朝的國運確是在往下走。 嘉慶本人:能力非同一般,年紀輕輕,登位之初,就透過一場禮儀大討論,強行給親生父親興獻王定為睿宗獻皇帝,確立了新的世系法統。並且將一幫老臣逐步搬到,獨掌大權。之後,幾十年在位時間不上朝輕鬆應付內閣之間的明爭暗鬥,而立於不敗。 嘉靖時期頂級大才(不論忠奸): 文臣有:夏言、嚴嵩、徐階、高拱、胡宗憲、張居正 武將有:戚繼光、俞大猷、譚綸 不是一般的強悍兇狠
6
回覆列表
  • 1 # 王大牛樂談

    我來回答,嘉靖時期走下坡路的轉折點源於“歷史上唯一一次的宮女起義事件”

    正德十六年(1521)四月朱厚熜入京即位後,因朝政繁雜、百廢待興,朱厚熜一時還顧不上迷通道教。嘉靖二年(1523),待政局稍穩後,朱厚熜便迫不及待地開始頻繁舉行道教的齋醮(建壇向神靈祈福)活動了。雖然此舉曾因遭到楊廷和等人的反對而一度中斷,但不久之後楊廷和離任,朱厚熜便又開始大興齋醮。

    於是宮廷之中香火繚繞、誦經朗朗,齋醮祈禱連日不絕。朱厚熜真的把自己當作道教的神仙了,也曾先後給自己加了“靈霄上清統雷元陽妙一飛玄真君”、“九天弘教普濟生靈掌陰陽功過大道思仁紫極仙翁一陽真人元虛玄應開化伏魔忠孝帝君”、“太上大羅天仙紫極長生聖智昭靈統元證應玉虛總掌五雷大真人玄都境萬壽帝君”等封號。他也因此成為有明一代中的“道士皇帝”。

    朱厚熜本身呢,又十分貪戀女色、縱慾無度,這與養生之道本是相矛盾的,但道士們進獻給朱厚熜的“採陰補陽”之術卻可以“確保”他在“長生”的同時又不需要節制自己的性慾,這自然得到了朱厚熜的青睞。

    於是嘉靖皇帝讓道士們大量煉丹。道士們煉製的“仙丹”主要是被叫作“紅鉛丸”的一種春藥,並鼓吹食用此藥後與童貞的處女合房就可以達到“採陰補陽”、延年益壽的效果。

    聽說處女的月經有長生不老之功效,便命人從民間徵召十三四歲的少女入宮,取她們的月經煉丹。為了保持這些“藥引子”的潔淨,他下令所有宮女不得進食,每天只能像蠶一樣吃桑葉,喝露水。這種慘無人道的虐待讓很多宮女餓死、病死了。最終,忍無可忍的宮女們便密謀發動宮變,想要除掉這個無道昏君。

    於是,嘉靖二十一年(1542)十二月二十一深夜,以楊金英為首的宮女們趁嘉靖帝熟睡之時,企圖用麻繩勒死他。可是,宮女們畢竟膽小,慌亂之下竟將麻繩打成死結,結果沒有勒死嘉靖帝。

    事情敗露之後,宮女們全部被殘忍地凌遲處死,甚至連當時服侍世宗的端妃,也一併被斬首。這場史無前例的宮廷政變便被稱為“壬寅宮變”。

    由此,可見明世宗的統治是多麼殘暴和黑暗了。朱厚熜對此事後怕不已,於是便搬出宮城,住進了西苑的萬壽宮中,開始一心一意地修煉起長生之法。

    在此後的二十餘年裡,躲在西苑的朱厚熜一直不敢回宮城,並且不見大臣,全然置國家社稷於不顧,致使縱容貪贓枉法的內閣首輔嚴嵩長期專權亂政,社會危機日益深重。明朝開始逐漸走下坡路,開始衰敗,直至滅亡。

  • 2 # td2達

    嘉靖時期的確有很多大才,楊廷和,嚴嵩嚴世蕃父子,蔣冕,毛紀,費宏,楊一清,張璁,夏言,徐階,楊繼盛,王士禎,海瑞,李時珍……。

    嘉靖帝因大禮儀之爭鬥敗楊廷和,因崇尚道教信任嚴嵩嚴世蕃父子,夏衍敗嚴嵩,徐階敗嚴世蕃……嘉靖時期的明朝就好比一條船,嘉靖帝就是船長,內閣就是大副,二副,六部官員就是船員。

    嘉靖帝,前期企圖憑藉一手之力駕馭皇權,宦官,群臣。宦官從此一蹶不振,群臣俯首帖耳。後期崇尚道教,置朝堂不顧,一心修仙忘長生,大船失去船長掌舵,內閣企圖掌控朝堂,內鬥不休,嚴嵩嚴世蕃父子貪汙腐敗,隱瞞不報,徐階步步為營小心謹慎,楊繼盛慘死,六部趨炎附勢牆頭草。風雨飄搖中的明朝只能隨波逐流。

    萬幸的是邊疆大將李成梁,戚繼光等不參與內鬥,外敵沒有犯邊。這不過只能保住明朝大船不進水而已。水往低處流這是自然道理,明朝一艘汪洋中的大船沒人掌舵隨波逐流也只能走下坡路。

  • 3 # 而知而行的歷史

    確實如此,嘉靖時期有很多頂級大才。嘉靖皇帝本身也極聰明,深諳權謀之術,不問朝政20多年,卻從不會大權旁落,始終乾綱獨斷。可是,史學界在研究了嘉靖皇帝的治世之後,卻有一種說法:大明實亡於嘉靖。嘉靖時期,看似人才濟濟,卻都是結黨營私,只顧著自己一門一派的利益,卻不以家國天下為念。

    他們的聰明都被用來搜刮老百姓的財產去了。皇帝很年輕的時候就意識到,他的皇權的基礎不是老百姓而來自於軍政大臣的擁戴,皇帝利用權力又去分化瓦解這些軍政大臣,挑撥他們互相爭鬥,皇帝則大搞權謀,驅使這些臣子為他做事。

    (嘉靖皇帝極其聰明)

    太聰明的皇帝,過於著眼於現實利益,說到底就是一個詞:自私。在他們死後,哪裡會管洪水滔天?對於皇帝來說,無所謂清濁,只要忠誠就好。對於人民來說,無所謂忠奸,只要清廉就好;對於國家來說,無所謂忠誠、清濁,只要能幹就好。

    歷史是人民寫就的,所以清廉似乎成為了官吏好壞的一杆標尺。然而作為皇帝,他的立場與老百姓不同。自古忠而能者少,清而能者寡,反而是奸而能者多,濁而能者眾。忠而無能者怠政,奸而有能者攬政,清而無能者庸政,濁而有能者亂政。所以,清流品高尚空談,濁官劣跡卻實務,忠心為國難分憂,奸臣當道又欺君。

    作為皇帝,嘉靖誰都不信,他陰柔並濟,以軍制政,以內廷制外朝,以廠衛制百官,同時防止尾大不掉。將軍坐大釋兵權,宰相坐大可抄家,宦官坐大守皇陵,言官坐大貶遠疆,廠衛坐大棄市斬,乾綱獨攬才是天。

    所以,這些極聰明的人,在一起做了哪些事呢?一幫聰明的男人們勾心鬥角而已。這一點,海瑞就很看不下去,上了一道萬言書,差點把嘉靖皇帝給氣死。電視劇裡藉著海瑞之口,將嘉靖皇帝如此批評:“厲行一君獨治,置內閣,視同僕人,設百官,視同仇寇,說打就打,要殺便殺。授權柄於宦官,以家奴治天下。將大明兩京一十三省視同朱姓一家之私產。傳至今日已歷一十一帝,尤以當今皇上為甚!二十餘年不上朝,名為玄修,暗操獨治。外用嚴黨,內用宦奴,一意搜刮天下民財。多少科甲出身的官員,有良知的拼了命去爭,都丟了命。無良知的官員乾脆逢君之惡,順諛皇上。皇室大貪,他們小貪,上下一心刮盡天下民財,可憐我大明百姓苦上加苦,有多少死於苛政,有多少死於飢寒!”

    這即是嘉靖朝為什麼聰明人那麼多,國勢卻漸漸傾頹的原因。歸根結底,是嘉靖時期,皇帝正道不行,盡是些歪門邪道。對此,嘉靖皇帝的出身和成長經歷,可能起著很大的作用。他沒有足夠的自信和底氣去壓服整個文臣集團,因此有著強烈的不安全感,不管什麼事都不敢完全信任,因此採取了“以術治國”的法子。

    電視劇裡也有一段類似於嘉靖皇帝的自白,他說:“你們要把這句話記住了,所謂江山,是名江山,而非實指江山。君既不是山,臣民便不是江。古人稱長江為江,黃河為河,長江水清,黃河水濁,長江在流,黃河也在流。古言云‘聖人出,黃河清’,可黃河什麼時候清過?長江之水灌溉了兩岸數省之田地,黃河之水也灌溉了數省兩岸之田地。只能不因水清而偏用,也不能因水濁而偏廢,自古皆然。這個海瑞不懂這個道理,在奏疏勸朕只能用長江而非黃河,朕豈可乎?反之,黃河一旦氾濫,朕便治理,這就是朕為什麼要罷嚴嵩殺嚴世蕃等人的道理;再反之,長江一旦氾濫,朕也要治理,這便是朕為什麼要罷黜楊廷和、夏言、殺楊繼盛、沈鏈等人的道理。比方這個海瑞,自以為清流,將君父比作為山,水到淹沒了山頭,這便是氾濫。”

    (朕的錢,分給朕一百萬?)

    明朝在嘉靖皇帝這兒,已經是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然而這個鍋也不能讓嘉靖皇帝一個人來背,如果我們從文化的層面去探討,可是看到明朝的立國理論上就有著嚴重的矛盾。

    明朝以儒家治國,對官吏的要求即是清廉,為此朱元璋沒少殺人。清廉固然是好,可是辦事離不開金錢,人性也離不開金錢,因此在嘉靖時期整個皇朝潛規則盛行,上至皇帝、下至群臣都熟諳此中操作,大家心照不宣。於是,在臺上道貌岸然,在臺下男盜女娼成為時代的大背景。明朝出現了兩個社會制度,一個是光明的,令人鼓舞的;一個是陰暗的,讓人不安的。每個人都發現了問題,可是祖訓(或者既得利益集體)的太過強大,每個人都適應了這種心口不一的生活方式。他們開始結起黨來,皇帝不能制,只好利用權謀來掌控全域性,於是在事實上形成了皇帝與大臣合謀剝削壓榨貧困老百姓的局面。社會矛盾進一步加劇,社會生產力進一步萎縮。所謂的“嘉靖中興”,只是既得利益者的粉飾太平而已,老百姓的實際生活水準,就如海瑞所言,不知“有多少死於苛政,有多少死於飢寒!”

    這種治國以術不以道的做法,損害是極大的,因為他們最終傷害到了國之根本:庶民。生產力萎縮,社會財富減少,軍事能力減弱,外患更加頻繁,如此形成了惡性迴圈。張居正改革,也只是治標不治本,大明王朝的立國思想基礎存在著硬傷,所有對既有制度的修補都難有回天之力。

    (明朝的立國理論出現了大潰敗)

    大明王朝之敗,敗在了官僚幹部隊伍的思想建設不過硬,他們看似有著儒家大同的社會理想,卻早已腐化墮落,成為了文化醬缸,厚黑學盛行,不管是清流還是濁流,都是隻顧自家利益,哪裡管百姓死活?最後,整個王朝上下,君不君,臣不臣,一團糟糕,絲毫看不到希望。貧苦大眾這才揭竿而起,推翻了大明王朝。

  • 4 # 史爭朝夕

    嘉靖皇帝可以說是除了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明朝權利最大的皇帝了,要知道,這兩位開國皇帝可是一刀一刀砍出來的威望啊。

    《大明王朝1566》中有一句:厲行一君獨治,置內閣視同僕人,設百官視同仇寇,說打就打,要殺便殺。授權柄於宦官,以家奴治天下。事實上嘉靖就是這麼做的這麼想的。

    嘉靖在位四十五年,名將能臣輩出。可在嘉靖皇帝那裡那一個都被治的服服帖帖的。嘉靖制定了一個遊戲規則,所有人只能在他劃定的範圍中活動。巧妙的把官僚分成兩個派系,又拿太監來掣肘官僚,他自己做一個仲裁者。所謂張璁夏言嚴嵩不過是嘉靖體系裡的一個棋子,在嘉靖看來只要聽話就行。

    享受權利時他是天下的君父,到承擔責任時嘉靖把失誤推給臣子,到臣子惹起眾怒時 ,他廢掉重新找一個擋箭牌。整個國家不過是滿足自己私人慾望的工具。為什麼嚴嵩這樣乾淨壞事的人會存在,因為沒有這樣一個人,所有矛盾都會向著嘉靖自己而來,嚴嵩殺的人,是嘉靖想讓他死。嚴嵩貪財,在嘉靖看來嚴嵩幫他擋住這些風言風語的功勞不亞於一場勝仗。貪點財不算什麼,況且嘉靖隨時可以把財富拿回來(抄家)。想讓嚴嵩當擋箭牌嚴嵩就需要足夠強大,嚴嵩結黨。嘉靖不是不知道,只是需要達到一個平衡,在嚴嵩一黨過於強大之時,嘉靖也會進行干預。

    嘉靖是明朝最聰明的皇帝,但同時也是最自私的。像唐太宗說的那句有名“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其實也是告誡臣下,別太過分招惹百姓,但突出的中心也是考慮我李家政權能不能長治久安。康熙皇帝接觸西方科學文化之後,也是考慮的這些不能為漢人所學去,考慮的也是自家江山能否長治久安。可嘉靖皇帝這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從來沒有想過這些。他沒有想過給子孫留一個相對安定的大明朝。

    嘉靖認為做皇帝就是來享福的,沒有義務,只有權利,而為了享受,就必須分裂群臣,讓他們鬥來鬥去,自己的地位才能穩固;為了享受,就必須修道,這樣才能活得更長。至於國計民生,他才懶的去去管。

    嘉靖自比漢文帝,嘉靖時期的能臣名將幾乎都知道是怎麼回事,沒人去拆穿嘉靖的面具,其實,這些人都是在等嘉靖死而已,偏偏海瑞這個愣頭青上了一了一道奏摺也就是有名的《治安疏》拆穿嘉靖的面具,嘉靖的怒不可遏恰巧證明海瑞說的都是對的。

    史書記載,嘉靖反覆看過海瑞那封《治安疏》,晚年的他似乎也覺得字字在心,句句入理吧。牢裡的海瑞聞聽嘉靖的死訊放聲大哭,嘉靖所提拔的人,都已經對他放棄治療,而罵過他、被他關牢裡的海瑞還是希望嘉靖能回心轉意。

  • 5 # 鋒在起時

    明朝兩大國患

    嘉靖聽信了方士的言論,在朝臣要求立裕王為太子的提一下,嘉靖堅持推遲,並且減少和朱載垕的見面。直到朱載垕二十三歲的時候,在大臣年復一年的施壓下,嘉靖才給了他太子名位,但拒絕朱載垕搬進中宮,依舊讓他待在裕王府。

    嘉靖皇帝足足做了四十五年皇帝才駕崩,朱載垕當皇帝的時候已經三十歲了,從做皇帝到去世,時間只有六年,但就是這六年皇帝生涯,隆慶皇帝解決了之前十一位皇帝都沒有解決的問題。

    明朝從朱元璋建國起,就有兩件事讓大明朝焦頭爛額,一個是南邊的蒙古部落,一個是北邊的沿海倭寇。這南北兩患,耗費了明朝非常大的精力和財力。

    嘉靖的皇位得自“兄終弟及”。楊廷和為首的內閣以少帝年幼,隱隱以“扶主上位”之功傲慢。嘉靖帝以長達四年的“大禮議”事件,為自己爹媽爭取到了帝統綜系。楊廷和也因此致仕。

    這一招讓嘉靖帝嚐到了甜頭,於是,他就用士大夫的黨爭來掌握內閣。楊廷和、張璁、楊一清、夏言、嚴嵩、徐階、高拱、張居正,每一個都是能幹之人,但每一個也都是黨爭的犧牲品。 楊繼盛、沈煉被嚴嵩害死,國防幸有朱紈、張經、戚繼光、俞大猷等人忠君孝力。

    嘉靖重用嚴嵩二十年,為禍甚深,不得不提。嘉靖這人有個很古怪的脾氣,就是“有事我不說決定,出了事不是我的錯”。而嚴嵩既能琢磨他心意,又是他二十四K純金背鍋俠,還能給皇帝“私庫”里弄錢,供嘉靖修仙的大開銷。

    朋黨之爭和一個嚴嵩,把大好的“嘉靖中興”弄的烏煙瘴氣,民怨沸騰。嚴嵩最後一次做了嘉靖的背鍋俠,被嘉靖罷免。嘉靖起用徐階為內閣首輔,國家才再次走上了正軌。但因為他篤信術士,長期服用有砒霜,水銀,雄黃,硃砂的丹藥,六十而卒。

    跟嘉靖天上掉下的皇位不同,文帝是跟著劉邦有過征戰,經歷過呂后亂政的一位皇帝,知道打天下不易,坐天下更難,所以以德治天下,待人寬容。嘉靖的智商很高,是個很有作為的鐵腕皇帝。個性易怒,喜歡玩大臣們於股掌之上。

    後世一直不解嘉靖為何性情大變,二十年不理朝政,篤信術士。直到近年挖掘皇陵,研究他遺體才發現,他有非常嚴重的痛風,也不禁心生憐憫。

  • 6 # 世界難題之起名字

    自從嘉靖差點被宮女勒死,搬到西苑去以後,大明就一直在走下坡路。

    嘉靖年間,大明朝廷最嚴重的問題就是,國庫沒有存銀。

    沒有存銀,就意味著很多事情要出問題。

    不能賑災,沒有軍餉,軍隊裝備敗壞,不能保境安民等等。

    按明史或者看其他一些歷史題材的小說,例如大明1566,張居正等,內閣大臣們最頭疼的一件事情就是怎麼往國庫弄銀子。

    的確,嘉靖朝有很多大才,夏言、徐階,張居正等,武將暫且不去提,因為武將的地位不高,都被內閣文臣所掌控。

    為什麼這麼多大才沒能阻止嘉靖朝的下坡,根本上還是和嘉靖皇帝本人有關。

    因為在封建體制下,就算內閣能維持國家的基本運轉,但是皇帝的意志仍然是不可違背的。

    都知道嘉靖後期幾十年不上朝,但是嘉靖本身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他即使不上朝,也把朝局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

    他對道教的迷戀已經到了無法自拔的程度。以至於他對朝政並不怎麼關心,他唯一關心的就是兩件事:一是控制內閣閣員的權力平衡,以達到他即使不上朝也能牢牢控制朝局的目的。二是不要妨礙他信教。做道場,建宮殿,打醮。

    所以,內閣閣員相互掣肘,大明朝廷內部冗員很多,辦事效率極其低下,政策的形成推行十分緩慢。並且由於內閣成員為了各自派別的利益需要相互妥協,很多政策的出臺就已經是去大半本來的效用了。

    等到嚴嵩掌權,形式越發的不可收拾。嚴嵩抓住了嘉靖迷戀道家的這一特點,在寫青詞上功夫下的很深,很得嘉靖的歡心,同時他不斷地為嘉靖提供信教上的方便。因此他佔據了內閣首輔二十多年的時間,幾乎佔滿了嘉靖即位時間的一半。

    嚴嵩可謂權傾天下,而嚴嵩的兒子嚴世蕃也是內閣成員,父子二人把持大明朝政的走向有二十多年,幾乎一代人的時間了,這期間貪汙腐敗,權錢交易,整個大明朝廷到處充滿了嚴嵩和嚴世蕃門下的人,這些人都已嚴嵩馬首是瞻。弄得本來就已經千瘡百孔的大明朝更加的雪上加霜。

    例如,嚴嵩和嚴世蕃派鄢懋卿去江南巡鹽,帶回的白銀和嘉靖說,扣了100萬兩給嘉靖做道場,其實自己偷偷的運了兩百萬兩白銀回自己老家。嘉靖知道以後氣瘋了,說“他們給朕100萬兩,自己拿200萬,還要朕謝謝他們”“江南鹽道,誰去都沒辦法巡鹽巡這麼多鹽稅,只有嚴嵩的人去才行”可以看出,整個江南鹽道已經成了嚴嵩的後花園了,應該進國庫的錢,嚴嵩不發話,大明朝廷一份都拿不到。這件事也成了嚴嵩倒臺的最後一根稻草。

    而其他的內閣有識之士,大部分的精力就要耗在和嚴嵩鬥法上,大家認識到嚴嵩才是大明朝最大的窟窿。黨爭內耗,耗去了大明朝太多的精力。

    而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嘉靖的不理朝政。

    所以,大明朝廷能好嗎。

  • 7 # 天上人間文史鑑

    看待歷史不能從表象找結論,要從表象背後的底層原因找答案。

    一個王朝走下坡路的表象是從某個時期開始的,但走下坡路的原因可能在這個王朝建立時就已經產生了。

    明朝國運從嘉靖時期開始走下坡路,總體上還是沒有出太大問題,甚至在明穆宗隆慶年間還出現了中興,但從明神宗萬曆年間開始,明朝的內有外患開始加劇。

    東北女真崛起,朝廷屢次增加賦稅,前後總計1695萬兩白銀,然而正統年之前僅僅徵收243萬兩。

    民窮財盡,內部腐敗導致外部問題無法解決,外部問題導致內部問題加劇。

    像明朝這樣的專制王朝在歷史上不可避免的會走上下坡路,這是在自然經濟基礎下的王朝無法逃避的。

    現在來分析明朝嘉靖年間擁有那麼多頂級大才為何其國運依然走下坡路。

    先把頂級大才放後面,談談政治和帝王。

    政治惡化

    政治惡化不僅僅是相對於明朝其他時期來講的,而是相對於中國以往其他朝代而言的政治惡化,這還要從朱元璋廢相說起。

    從秦漢開始,宰相在政權中的存在就將宮廷和政府分為兩部分。

    皇帝作為宮廷首腦存在,而宰相作為政府首腦存在。

    宰相的存在就對皇權形成了制約,也與專制皇權相輔相成。

    明太祖朱元璋是吸取了元朝的教訓而廢除了宰相,但宰相的存在對於專制集權體制下的政權來說是有合理性的。

    朱元璋和朱棣父子兩的確是精力旺盛,算得上雄才大略,但是他們並不能保證其子孫後代也精力旺盛和雄才大略。

    於是到了嘉靖和萬曆兩朝,皇帝直接不上朝就是朱元璋未曾想到的。

    由於廢除了相位,宦官專權就成為了明代政治上根深蒂固的病痛。

    修仙的嘉靖

    嘉靖年間不僅擁有夏言、嚴嵩、徐階、高拱、胡宗憲、張居正、戚繼光、俞大猷、譚綸這樣所謂的頂級大才,嘉靖也算是頂級大才。

    嘉靖的聰明可謂是歷史公認的,但他的聰明沒用對地方,一心想著修仙。

    以嘉靖的聰明才智用來治國必然能夠成為和明太祖朱元璋齊名的皇帝,但是他僅僅是用來玩弄權術,以此騰出時間便於修仙。

    歷史上尚道的皇帝不再少數,但像嘉靖這樣連國家都不顧的確實不多。

    他不在乎這個國家是否會變得更好,只要不出差錯便好。

    他不在乎大臣是否能夠發揮出治國理政的大才,只要牢牢把控住大權。

    也正是因為朱元璋廢相讓皇帝獲得了近乎絕對的權力,嘉靖才能將諸多大臣玩的團團轉。

    嚴嵩應當是最合嘉靖口味的大臣了,也可能是唯一和嘉靖有感情的大臣。

    在明朝中晚期,政治已經極度惡化,內憂外患也都開始顯現,然而嘉靖皇帝的心思根本就不在治國上面。

    面對這樣一個一心修仙的皇帝,再加上司禮監掌印太監的制約,大臣也就沒有足夠的權力施展拳腳。

    在這樣的局勢下,即便是管仲再世也帶不動啊。

    自然經濟的侷限

    無論帝王或是大臣的才能有多強,在自然經濟時代的專制王朝的命運都要受生產力的制約。

    王朝的誕生、發展、沒落、滅亡就像是自然經濟時代的一次次輪迴。

    著名的馬爾薩斯陷阱就是自然經濟時代不可逃避的宿命,經濟增長的速度和人口增長的速度不匹配就會產生諸多社會矛盾。

    再加上明末又是所謂的小冰期,明朝就必然走上了下坡路。

    並且這種下坡路並非人力可以改變的,因為這是自然經濟時代和專制體制的共同制約。

    由於專制集權的體制原因,自然經濟時代的中國無法發展處資本主義,也就無法將用外部化的方法解決內部問題。

    所謂的萬曆年間的資本主義萌芽只是因為皇帝不上朝導致民間商品經濟的空前發達,但這不足以發展出資本主義,因為社會體制的原因禁錮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頂級大才的侷限

    夏言、嚴嵩、徐階、高拱、胡宗憲、張居正、戚繼光、俞大猷、譚綸在歷史上也算是不錯的人才,尤其是戚繼光還是抗擊倭寇的民族英雄。

    軍事常常是由政治決定的,作為武將的自主權是受中央制約的,朝廷裡的權臣對於國家的影響顯然要大於武將。

    所以武將並不能改變明朝走下坡路的命運,而文臣也有其侷限性。

    嘉靖朝政治上的幾大主角大概就是夏言、嚴嵩、、嚴世蕃、徐階、高拱、張居正了,由於胡宗憲未能進入中央朝廷,能夠做的事情也不多,而且最後還是被迫害了。

    夏言、嚴嵩、、嚴世蕃、徐階、高拱、張居正這幾位頂級大才倘若能在唐太宗時期應該是能大展拳腳的,然而在嘉靖朝就只能深陷於權力鬥爭的漩渦中了。

    嘉靖並不在乎誰把持朝政,只要不威脅到皇權就好。

    嚴嵩就應該是做的最好的那一個了,他明白所有的權力都是皇帝賦予的,一切都要以皇帝為中心。

    嚴嵩和嚴世蕃能夠長時間把持朝政也在於深得嘉靖歡心,夏言也在權力鬥爭中慘死。

    夏言、嚴嵩、、嚴世蕃、徐階、高拱、張居正幾位頂級大才並不能將全部才能用於治國理政中,他們不得不在權力鬥爭中苟且。

    明代的黨政可謂是和宦官專權一樣嚴重的政治問題,在黨政不斷和宦官專權的制約下,所謂的頂級大才根本就無法發揮出其才能,更無法挽救明朝走下坡路的命運。

    結語

    嘉靖朝即便擁有如此諸多能成猛將,但嘉靖並不在乎這一切,他的心中並沒有家國天下,只有權力和修仙。

    嘉靖朝出現的清官海瑞可謂是人盡皆知,但嘉靖並沒有當一回事。

    嘉靖只是把海瑞當作一個吉祥物,讓百姓制度朝廷是清明的,而實際上朝廷政治已經腐敗不堪了。

    嘉靖並沒有重用海瑞,因為海瑞並不合他胃口。

    明朝所走上的下坡路是在歷史諸多因素下共同導致的必然,並不是擁有所謂的夏言、嚴嵩、嚴世蕃、徐階、高拱、胡宗憲、張居正、戚繼光、俞大猷、譚綸、海瑞就能夠挽救的。

    歷史的潮流和趨勢是不可阻擋的,更何況嘉靖根本就沒有想著去阻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去印度旅遊時都碰到過哪些奇葩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