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楊紫姐姐
-
2 # 歷史笑春風
在曹丕篡漢建立魏朝之後,為了名正言順的匡扶漢室,重建漢室江山,劉備在成都稱帝,建立了蜀漢政權。在登基之後,劉備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不顧臣下的反對,發起了對東吳的討伐。在初期取得了一些勝利後,在此後關鍵性的夷陵之戰中,劉備遭到了慘敗。他被東吳的陸遜以火攻打敗,使得手下的軍隊和攜帶的軍事物資喪失殆盡。劉備也因此在白帝城一病不起,將蜀漢政權託付給了諸葛亮。
我們對諸葛亮的智慧都十分佩服,可是諸葛亮在這次戰役中的表現讓我們很詫異。至於說諸葛亮對這場戰役的態度,從他在事後的一句話裡就可以看出來。史書記載諸葛亮說道,“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諸葛亮對劉備發動伐吳的反對態度。作為新建立的蜀漢政權的丞相,諸葛亮的意見是很有分量的。可是他卻對這次行動一言不發,沒有發表任何意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一、諸葛亮所處的環境讓他有口難言。諸葛一生唯謹慎,他作為劉備手下的文臣之首,自然說話做事更為謹慎小心。他對整個蜀漢政權的事務瞭如指掌,這中間自然也包括劉備的思想動態。我們可以看到,劉備在採取重大的決策前,都要和諸葛亮進行探討。這一次伐吳,劉備也不會例外。我們在史料中找不到諸葛亮在公開場合發表對伐吳的意見,那隻能說明,劉備和諸葛亮的溝通是在私下裡進行的,而且諸葛亮的意見是否定的。
而且,由於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在東吳任職,深受孫權的信任重用,這使得諸葛亮的處境十分尷尬。如果公開發表對伐吳一事的意見,無論是否同意伐吳,諸葛亮都是有口難言。再加上諸葛亮的本意是反對伐吳的,這樣就會給他人以口實,拿他的哥哥做文章。因此,諸葛亮乾脆不公開發表意見。
最後的原因是諸葛亮作為蜀漢政權中,荊州派的領袖,他更是無法發表意見。蜀漢政權是劉備率領荊州的兵力征服益州後建立的。在蜀漢政權中,荊州派的人士佔了主導地位。這其中諸葛亮就是荊州派人士的領袖,在他使用的人員中,也是重用荊州派的人士。可是,由於東吳的背信棄義,撕毀盟約,襲佔了荊州,這些荊州人士都失去了家鄉。
出於對東吳的仇恨,這些荊州派的人們,大部分都是支援劉備討伐東吳的。而作為他們信賴的領袖,諸葛亮不能表達出和他們意見不同的態度。這也是諸葛亮無法在公開的場合發表自己意見的原因。
劉備很清楚諸葛亮的態度,也明白諸葛亮所處的環境。他明白諸葛亮在公開的場合,不願意違心的發表對伐吳的贊成意見,也不能發表對伐吳的反對意見,因此,諸葛亮採取沉默的態度。劉備對此十分明瞭,所以也不在公開的場合讓諸葛亮表態。諸葛亮就這樣,以無言的姿態表明了自己的反對意見。
二、諸葛亮派趙雲、黃權、秦宓等人勸諫了劉備。諸葛亮雖然由於處境尷尬,沒辦法在公開場合來勸阻劉備,但是他還是想盡了辦法來阻止劉備。那就是在他的默許下,讓一些劉備信任的人來勸諫劉備。這些人中,就包括劉備信任的趙雲、黃權和秦宓等人。
當時趙雲就公開的對劉備發表意見,說是國賊是曹丕,不是孫權,如果打敗了曹丕,孫權自然會降服。應該現在趁著曹操剛死,曹丕篡位的有利時機,出兵北伐秦川,不應該先去伐吳。如果和東吳交戰,會陷入不利的持久戰的境地。
黃權也向劉備進諫,說東吳的將士彪悍善戰,而且蜀漢位於長江上游,水軍順流而下作戰,易進難退,如果作戰失利就很難退回。因此,黃權要求如果劉備執意要伐吳的話,自己願意擔任前鋒作戰,劉備作為後援謹慎出戰。
秦宓是益州的學士,他當時擔任從事祭酒的職務。他也向劉備進諫,說是天時不利,如果出兵伐吳不會成功。這惹怒了劉備,將他下獄監禁起來。
我們看以上的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很尊崇諸葛亮。趙雲在荊州時就與諸葛亮交好,深得諸葛亮的信任,後來兩人一起發動了對曹魏的第一次北伐,趙雲領軍分兵作戰,成為諸葛亮少有的獨立作戰的將領。而黃權和諸葛亮意氣相投,在投降曹魏後,司馬懿給諸葛亮寫的信件中還提到黃權對諸葛亮的崇拜。只有秦宓在戰後,諸葛亮一上臺就委以重用,他和諸葛亮的關係更是可見一斑。
趙雲是劉備的故舊,黃權的劉備信任的謀士,秦宓的益州的學士,他們從天下大勢,到作戰方略,乃至天時地利等方面,都向劉備進行了勸諫。這樣就造成了從各個派別、階層和形勢上,對劉備伐吳反對的氣氛。劉備心裡知道這些都和諸葛亮有關,但是他已經定下了伐吳的決策,不再採納這些反對意見。直到將秦宓關押,才將這個反對的浪潮壓制下去。
三、諸葛亮對劉備伐吳有信心。我們看諸葛亮對法正的那句評價,說法正要是還活著,就能夠不讓劉備伐吳。就算是伐吳,也不會打得大敗。從這句話裡,我們可以看到,諸葛亮對於劉備伐吳的反對態度,主要是從戰略方面著眼的,對於戰役方面,諸葛亮並不是很擔心。這也是諸葛亮保留意見,不出面極力反對的原因。
因為在三國時期,曹魏的實力最強,蜀漢和東吳兩家聯合抗魏,才是兩國戰略上唯一的出路。因此,在諸葛亮的《隆中對》裡,就明確的指出,對於東吳只能作為外援,而不能作為敵人。可是如果劉備伐吳的話,就完全破壞了這個戰略。蜀漢和東吳自相殘殺,曹魏在旁坐山觀虎鬥。武力蜀漢和東吳誰獲得勝利,都是兩敗俱傷,實力遭到損害。這樣,蜀漢、東吳和曹魏的實力差距越拉越大,最後只能被曹魏消滅。
諸葛亮就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極力反對劉備伐吳。但是,在軍事行動上,諸葛亮反倒不擔心。在趙雲和黃權的諫言中,他們一個是說討伐物件的選擇,一個是出於對劉備安全的關心。他們都對伐吳的勝利沒有多大的懷疑。即便是戰後,諸葛亮還依然認為,失敗的原因是劉備身邊沒有法正那樣的足智多謀的人出謀劃策,否則也不會打這樣的大敗仗。
諸葛亮對劉備伐吳保有信心,主要是因為從戰場形勢、將領、軍隊等方面進行對比,劉備都佔有上風。從戰場形勢上,蜀漢伐吳地處長江上游,水軍可以利用長江順流而下。蜀漢的陸軍主要是由山地步兵組成,在崇山峻嶺之間作戰如魚得水。在將領方面,東吳的大將呂蒙已死,剩下的這些將領,劉備對他們都十分了解,在能力方面和劉備相差甚遠。因此,如果劉備發動伐吳之戰,取勝的把握很大。
事實也是如此,在開戰初期,吳軍根本就不是蜀軍的對手。蜀軍將吳軍打得節節敗退,毫無還手之力。可是劉備卻漏算了陸遜這個對手。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將領,穩定了戰線,和劉備長期對峙後,採取火攻打敗了劉備。這個結果是完全出乎劉備和諸葛亮等人的意料之外的。正因為如此,諸葛亮才會感慨法正的英年早逝,如果法正不死,陸遜不死那麼容易打敗劉備的。劉備在戰敗後,也不服氣的說,我敗給陸遜,是因為上天的安排。
正是因為對劉備伐吳有信心,諸葛亮才沒有極力去勸阻劉備。他放心的在成都坐鎮,為下一步劉備勝利後做準備。他相信,隨著局勢的發展,劉備會轉回到正確的戰略上來。可是沒有想到的是,等來的是夷陵之戰慘敗的訊息。
結語:在劉備決定伐吳的時候,諸葛亮對此決策執反對意見。他從戰略的角度出發,認為蜀漢和東吳兩個弱國相爭,讓唯一的強國曹魏坐收漁利,是完全不正確的。可是由於他身為蜀漢政權的丞相,再加上哥哥在東吳為官,又是群情激憤的荊州派人士的領袖,他無法公開明確的發表反對意見,只能採取沉默的態度。
不過,諸葛亮還是為了阻止劉備做出了努力。他讓趙雲、黃權、秦宓等人出面勸阻,但都遭到了劉備的拒絕,秦宓還因此被關押起來。在這種情況下,伐吳的決策就無法挽回了。不過,諸葛亮等人對伐吳的前景還是比較樂觀的,認為蜀軍在劉備的率領下,能夠取得勝利。因此,諸葛亮採取沉默的態度,也有這方面的因素在內。
可是,由於沒有法正那樣的智慧之士幫助,劉備敗給了名不見經傳的陸遜。蜀漢也因為這場慘敗,陷入了風雨飄搖的狀態。估計此時的諸葛亮,也會為當初自己採取的沉默態度心生悔意吧。
-
3 # 清水空流
應該說,諸葛亮不是不阻止,但他知道他自己說了也不會聽,為了避免君臣“相忌”,所以諸葛亮採取了迴避和閉口不言的態度。而諸葛亮那句:“法孝直若在,定能勸主公罷兵”不過是一種託詞,是在告訴群臣我不是不阻攔,但人微言輕。實際上,法正若在也未必勸阻劉備討伐孫權。劉備討伐孫權既是為了關羽報仇,也是為了佔據江東與曹操平分天下,替關羽報仇就是一個藉口而已。
這裡諸葛亮透露出一個核心問題。諸葛亮在當時不是劉備核心的幕僚,諸葛亮的職務可以最高,但未必是最貼心的人。就好比同樣的建議,副總說總經理未必聽,也許辦公室主任說,總經理就就會聽,領導和核心圈子裡幾個人的關係,不看職務高低,就看誰和誰更放的開,能不能和領導說上話,說到心裡去。顯然,諸葛亮不是這樣的人。還有就是,從戰略層面來說,討伐孫權不能算錯,荊州丟失,導致劉備的戰略規劃失敗,孫權直接做大,法正如果沒有死,差多不和劉備一起去。曹丕剛剛篡位,應該只能是座山觀虎鬥,也算一個時機。唯一的錯誤就是劉備失敗了,而且 敗的那麼慘。導致劉備元氣大傷。後來才認為劉備不應該討伐東吳,如果成功了呢。
弱弱聯合,只是苟且之計,抱團取暖,也一定分手的一天,唯有吞噬弱者,發憤圖強,最終擊敗曹魏,才能恢復大漢基業大。所以孫權可以對曹丕稱臣,而劉備則不能。劉備討伐孫權在戰略上是正確的,諸葛亮不勸阻或者說是放棄,這是因為劉備處於戰略重大轉型期,生死攸關之際只能硬著頭皮上了、也是無奈的選擇。
還是那句話,與領導一起做事的不如和領導一起打牌的。立功十次不如替領導背鍋一次。而法正就是可以替劉備背黑鍋的人,諸葛亮肯定暗中勸過,但公開的時候必須維護劉備的尊嚴和政治威信。百官唯一有能力對皇帝進行勸誡只有諸葛亮。但諸葛亮以丞相的身份只能配合。而法正活著,以諸葛亮的丞相,法正的尚書令聯手絕對可以阻止劉備,但一個人顯得人單勢孤,反過來也是一樣,如果諸葛亮死了,法正活著,他也一定會說,若丞相在,定能阻止主公討伐東吳。都是一個意思。再一點就是,從政治上也必須伐吳。劉備麾下有很多荊襄人士(包括諸葛亮),如果對劉備對此不聞不問,劉備如何面對荊襄人士,就是做做樣子也得討伐孫權,而劉備當時如果直接討伐曹丕不現實,奪回荊州恢復諸葛亮隆中對的戰略構想,也符合劉備的實際利益。
實際上想想當時的劉備除了伐孫權之外,根本沒有第二條路可走,也許原本就是想做做樣子,但一開始打的挺順,劉備就想趁機拿下孫權,但後來卻敗的如此之慘,畢竟誰也沒有上帝視角。劉備伐孫權是必然的,諸葛亮的迴避態度也是對的。
-
4 # 山野老人
劉備東伐孫權,為何諸葛亮不勸阻?
對於這個問題,很多人不理解!
劉備東伐東吳,明明是跳火坑,有去無回,為什麼諸葛亮不勸阻?
諸葛亮不是與劉備是魚水關係嗎?
諸葛亮不是劉備的最大忠臣嗎?
諸葛亮不是要一心一意,輔佐劉備完成統一天下的帝業嗎?
既然如此,諸葛亮為什麼看著劉備跳火坑,見死不救呢?
一,從諸葛亮自身的處境看,諸葛亮不會勸阻。
劉備佔領荊州後,就疏遠了諸葛亮。
西征益州,劉備讓諸葛亮留守,帶著龐統出征。
表面看是讓諸葛亮看家護院,經營後方,實際上是對諸葛亮的不信任。
因為當時留守荊州的有關羽、張飛、趙雲等這些忠誠部屬。
有關羽在,諸葛亮永遠沒有獨立地位。
最後益州出現麻煩,劉備才不得已讓諸葛亮帶著趙雲、張飛等前去增援。
益州打下後,劉備重視法正。
法正權力很大,為所欲為,諸葛亮也不敢出面阻止。
此時,儘管劉備讓諸葛亮主管左將軍府事務,實際上是劉備利用這樣一個安排,將諸葛亮置於自己的鼻子底下監視起來。
由此,為了改變自己的生存處境,諸葛亮不會勸阻劉備東征。
為什麼這樣說呢?這個問題留在後面回答。
二,從劉備東伐東吳的目的看,諸葛亮無法阻止。
一般人以為,劉備東征孫權,是為了替關羽、張飛等報仇。
有這樣的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
劉備東征孫權實際上是借為關張報仇發動戰爭,使師出有名。
關張死後,劉備集團人才青黃不接。為了改變這種困境,劉備發動對東吳的戰爭,藉此從戰爭中發現培養人才。
戰爭過程中,劉備看到關張後代在戰爭中的英勇善戰,曾感嘆過:有如此英勇的後輩,我劉備還擔心什麼?
諸葛亮看到這一點,深知無法阻止劉備東征。
諸葛亮甚至意識到,劉備東征是有意識地防備自己,要是自己出面勸阻,反而會引起劉備的猜忌。
當戰爭結束後,當劉備輸得丟盔棄甲回到白帝城後,諸葛亮感嘆:要是法正還在,一定能勸阻主上東征,就是不能勸阻主上東征,也不會輸得如此之慘!
諸葛亮的感嘆,除了表達自己的失落外,也說明諸葛亮無法阻止劉備東征。
三,從劉備東征的趨勢與結局看,諸葛亮包藏禍心。
劉備開局十分順利,進入孫吳地盤後,劉備就遇到了麻煩事情。
其間,劉備為了解決酷暑與飢渴問題,沿山坡安營紮寨。
諸葛亮從馬良那裡得知這一訊息後,本應該與馬良一道趕往前線,勸阻劉備放棄沿著山坡安營紮寨的主張。
如果這個時候,諸葛亮與馬良一道迅速趕往前線,劉備或許就能避免火燒連營七百里的悲慘結局。
諸葛亮明知劉備沿著山坡安營紮寨,一定會大禍臨頭,就是見死不救。從這裡可以看出諸葛亮的險惡用心。
諸葛亮巴不得劉備打敗,甚至希望劉備死在前線。因為這樣諸葛亮作為軍師,作為劉備集團的二號人物,就會順利地執掌蜀漢大權,就會徹底改變自己在蜀漢內部不受劉備重視的處境。
這樣說有什麼依據呢?
其一,劉備駕崩後,諸葛亮立即搬出了左將軍府,開府治事。這表明諸葛亮早就受不了在左將軍府裡的低眉下氣。
搬出左將軍府,就是要獨攬大權。
其二,劉備駕崩後,諸葛亮立即兼任益州牧。以前的益州牧是劉備自己兼任的。
這表明諸葛亮取代了劉備的地位,軍政大權集於一身。
其三,劉備駕崩後,事無鉅細,鹹決於亮。
由此諸葛亮徹底改變了之前劉備在世時的受劉備監控的小媳婦地位,成為名副其實的一手遮天的一號人物。
綜上所述,劉備東伐孫權,諸葛亮不勸阻,實際上是想透過劉備戰敗,達到自己當權的禍心。
-
5 # 今古逸事
不是諸葛亮不勸阻,而是他知道勸阻了也沒有用。為了避免君臣“相忌”,所以諸葛亮採取了迴避和閉口不言的態度。而諸葛亮那句:“法孝直若在,定能勸主公罷兵”不過是一種託詞,是在告訴群臣我不是不阻攔,但人微言輕。
看看當時的劉備是什麼狀態:劉備聽到關羽逝世的訊息後,捶胸頓足,立誓要征討東吳,為兄弟報仇雪恨。可是,劉備的計劃並不能順利進行。當時,他本想任命張飛為先鋒,但是,在出徵之前的晚上,張飛竟被手下所殺。這下一來,劉備的伐吳計劃就徹底被擱置了。
劉備痛定思痛之後,趙雲成為了他心中的最佳人選。讓劉備沒有料到的是,一直追隨自己的趙雲,這次竟然反對起自己來。趙雲十分堅定地認為:此時的大敵是曹魏政權,而並不是孫權。此話雖將劉備駁的啞口無言,但劉備仍然堅持自己的主張。
劉備是什麼人?也是一個文韜武略善於用人的明主,他曾經打敗黃巾軍,抗擊袁術,參與指揮赤壁之戰,成都之戰,漢中之戰,軍事實力也是一流的。其實東伐也是劉備自信心膨脹了的結果,他太小看了孫權,小看了吳國,加上剛剛在漢中之戰打敗曹操,自然認為打敗吳國不就是隨手的事情,結果被陸遜火燒連營,鎩羽而歸,導致元氣大傷。
其次當時劉備伐吳主要是為了緩和自己內部荊州、益州兩大勢力的矛盾。劉備自己已經親征了,諸葛亮這個丞相再走,成都靠誰來處理政事,靠誰來安撫留下來的那些人,也是考慮到這一點,劉備才把諸葛亮給留下來了。
最根本的原因,諸葛亮不是諫臣。封建時代的官吏制度,有一種專門言事的官,即諫議官,如諫議大夫等。諸葛亮是丞相,理論上說,皇帝下達命令和指示,丞相是負責落實,就是幹事官。
也就是說,諸葛亮是負責幹事的官,不是言官,所以,他不諫阻劉備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劉備是有前科的,如赤壁之戰後,劉備要到孫權的京都去借荊州,諸葛亮規勸不成,劉備還是去了。從個人的危險性上來說,前一次要比這一次嚴重得多。最重要的是,作為丞相,不提意見要比提出意見有利。假如諸葛亮提出反對,劉備執意東征,後方有個不同意見的"總管",這讓劉備怎麼放心?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要保證內部的和諧”。
-
6 # 木山文
關羽敗走麥城,從而吳,蜀荊襄之役以蜀軍的徹底失敗而結束。這一仗,雖未改變三國鼎立的軍事格局,但卻促使魏,蜀,吳三家都重新研究制定自己的戰略和策略。特別是曹操病死後,曹丕乘機將漢獻帝趕下臺,篡奪了帝位,遭到天下有識之士的普遍反對;而號稱”皇叔”的劉備為了”嗣武二祖,躬行天罰”,受群臣的擁戴,也在成都稱帝。這時,形勢急劇變化,出現了對劉備軍事集團極為有利的時機。倘若劉備趁機首先伐魏,這樣不但師出有名,順應民意,能夠爭取政治上的主動,而且還可以促使吳,蜀兩家破鏡重圓,重新結為軍事聯盟,使魏軍處於兩面作戰的不利態勢之中。
然而,劉備卻意氣用事,在有利的形勢下采取了對自己十分不利的戰略。他念念不忘的是結義兄弟之仇,對東吳一直懷恨在心。所以剛一稱帝,便決心親自”起傾國之兵“,討伐東吳,為關羽報仇雪恨。對劉備這一魯莽的舉動,蜀國的文臣武將紛紛勸諫。諸葛亮曾引群臣到劉備操演兵馬的教場上諫道:陛下”若欲北伐漢賊,以伸大義於天下,方可親統六師;若只欲伐吳,命一上將統軍伐之可也。”能征慣戰的武將趙子龍對形勢看得也很清楚,他一針見血地指出:”漢賊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願以天下為重。”
後來,東吳使者諸葛瑾又前來冒死陳言:”陛下乃漢朝皇叔,今漢帝已被曹丕篡奪,不思剿除,卻為異性之親,而屈萬乘之尊;是舍大義而就小義也。中原乃海內之地,兩都皆大漢創業之方,陛下不取,而旦爭荊州,是棄重而取輕也。天下皆知陛下即位,必興漢室,恢復山河,今陛下置魏不問,反欲伐吳,竊為陛下不取。”但這時劉備卻只記私仇,將眾人苦口婆心的勸諫之言都置之一旁,堅持親率大軍伐吳的錯誤戰略決策。結果,使蜀軍繼荊襄之敗後,又出現了大傷元氣的猇亭悲劇。
劉備只所以執意進攻東吳,一方面是由於他入川以來取得了一系列的軍事勝利,隨之在群臣擁戴下稱帝,變得昏昏然起來;另一方面,兄弟私仇,個人義憤在胸中燃燒,使他失去了理智,一意孤行。這樣他就不可能從戰略大局上來分析形勢,正確地估計荊襄之役以後,吳,魏之間的矛盾變化以及各自的戰略,策略變化。
《孫子兵法》一開篇就講:”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為此,孫武特別指出:”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這意思是說,在戰爭決策的重大問題上,將帥要慎重地考察研究,一定要防止主觀隨意性,萬不可因一時氣怒而燃起的感情之火,燒燬理智的思維模型。
”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蘇軾《留候論》)
在戰爭中,因受敵人的侮辱,盛怒之下,不顧利害得失而猝然行動,這算不得真正的英雄。明智的將帥,則必須以國家和戰爭的最高利益為重,絕不會因個人的恩怨而貿然興兵。從演義的描述來看,戎馬生涯幾十年的劉備,在主觀修養上可以說是比較成熟的。當初他在顛簸流離之時,有人曾評價他”喜怒無形於色”,這說明劉備的確是個政治上世故老練,穩重行事的人物。不過,人的思想性格經常會隨著地位的改變而變化。劉備”喜怒無形於色”,是在”勉從虎穴暫棲身”的不利環境下鍛煉出來的。而當他自立為漢中王和稱帝以後,他就失去了當年那種政治上的成熟老練,變得固執自負起來,這無疑影響到他對軍事問題的明智決斷,不可避免地走向自己的反面。這就是這場悲劇的主要原因。
-
7 # 嶺東故事匯
作為主要參謀,諸葛亮不可能不勸諫劉備。問題是,歷史上的諸葛亮在劉備集團地位並沒有高到像演義裡那樣言聽計從。所以,劉備聽不進去勸告。諸葛亮的地位和權威是在白帝城託孤開始,迅速提升,最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
8 # 阿門216523236
歷史上劉備並非演義中描繪的那樣動不動就會哭。實際上他的能力很強,正如曹操稱之為梟雄一樣,劉備的心機智慧用人識人高人一籌。而且與諸葛亮的關係也並非演義中說的言聽計從。所以劉備伐吳諸葛亮肯定會勸,但不會成功,因為此時劉備已稱帝,思想開始膨脹,對別人的勸說根本聽不進去,趙雲也是個例子,結果被劉備打發到江州負責運輸糧草。我想即使法正活著也不一定勸了劉備。
-
9 # 從前1那些事兒
荊州的地理位置的確重要,打贏的話自然好,如果敗的話,以東吳的軍事實力,也不可能敗光家底。
所以他並沒有勸阻劉備,可沒想到劉備敗得這麼慘。
-
10 # 阿克恩
1,荊州是三國時期富庶之地,且文教昌盛,三國時期出了不少人才
2,東南近於蠻荒不毛,實際要到唐朝才略好,至宋特別是南宋才開始繁榮
3,拋開經濟因素,戰略上也是必爭之地,這是北上近點,走漢中,出隴右,再奔長安,對後勤補給是大考驗,走荊州可直插許都
4,歷史上劉備非演義描述窩囊無能,諸葛之智也未近似於妖,更多是蕭何之才,缺陳平之智,就統兵而言,劉備半生征戰,非諸葛這種耍嘴皮子的書生可比
5,諸葛歷史上屢出祁山,但都損兵折將,無功而返,空耗錢糧,已用實際結果說明了他的領兵能力。
所以夷陵之戰,劉備自有打算,何況當時西蜀正如日中天,雖然折損了關羽,還有上將精兵,以哀兵罰吳,又兵強馬壯,理論上贏面頗大。
-
11 # 陳之煜
諸葛亮肯定勸了,不過他是臣,劉備是君,自古臣不能僭越,況且劉備也不是那麼好說話,而且諸葛亮在軍事上沒有發正厲害,諸葛亮曾經也說過,法正若在,不能勸劉備,諸葛亮肯定也勸過只是沒有勸動,可以猜測劉備以諸葛亮在隆中製備的戰略,若跨有荊益…,現在荊州已失 ,那麼是不是隆中對已經失敗,這麼問諸葛亮肯定也啞口無言,沒了荊州出兵慢幾倍何談收復天下,所以諸葛亮肯定臉紅,畢竟自己挖坑現在劉備把坑給諸葛亮諸葛亮沒有辦法填平。其實不止諸葛亮,趙雲這些也勸過,但是劉備一不想益州門戶大開,二剛打贏曹操這孫權是他子侄輩又是盟友居然背後捅刀子,三還是要為關羽意思意思報仇,收攏人心。
-
12 # 德厚致遠
三國演義記載諸葛亮是勸諫了的,而且還苦諫多次,劉備伐吳替關羽報仇,不光是諸葛亮勸諫,蜀漢文武百官也都進諫,趙雲諫曰:國賊乃曹操,非孫權,今曹丕篡漢,易早圖關中,漢賊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願以天下為重。劉備不聽,仍一意孤行。學士秦宓諫言,卻差點被劉備所殺。諸葛亮聽到這件事,也急忙上表救秦宓。劉備看完表章,擲表於地說:朕意已決,無得再諫。諸葛亮也是無語無奈,正所謂好良言難勸該死的鬼。
三國演義中,不只諸葛亮勸諫,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也代表孫權出使蜀漢,上書劉備求和,希望孫吳與蜀漢永結盟好,共滅曹丕,以正篡逆之罪,結果劉備大怒,是看在諸葛亮的面子上,沒有將其斬首。
劉備伐吳一意孤行也孤注一擲,卻給蜀漢埋下禍根,結果被東吳大都督陸遜一把火燒連營,不僅讓蜀漢損失了數萬久經沙場的精兵,更是讓無數優秀將領與謀士一同戰死殉情,張飛和劉備也先後死亡。這更為蜀漢的衰敗埋下了伏筆。
-
13 # 海納百川233699882
關羽敗走麥城被殺,噩耗傳來劉備萬分悲痛,想起劉關張桃園三結義,天下人都知道:不願同生,但願同死的誓言。張飛為關羽報仇非要披麻戴孝出征,被小裁縫殺了,劉備看到這些非要為二兄弟報仇,非要出征。拒史料記載當時有二人力勸劉備出征,一個是趙雲另一個是老將黃忠。劉備不聽,那麼諸葛亮勸阻沒有,這裡沒有史料記載。但是劉備失敗後諸葛亮有段自白:若是法正不離世的話,一定不會發生這件事情。這引起後世人的思考,諸葛亮作為蜀漢最大功臣,未出茅廬就和劉備隆中對策“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論斷,幫助劉備從流蔻的蜀漢帝,立下了汗馬功勞絕對比法正的功勞大。為什麼諸葛亮有這樣的感嘆呢?為什麼當時劉備起兵伐吳,諸葛亮不阻止劉備呢?我們今天分析可能有兩點:
1、諸葛亮想到了歷史上有“功高蓋主”的先列,
-
14 # 百里胖
丞相勸肯定是勸了的,但既然史書上沒有明確記錄,想必應是在私下裡進行的,而且私以為他未必會勸皇叔不要出兵,而是準備充分後再動手,要慎戰不要浪戰。要知道,荊州丟失以後,劉氏集團損失最大的就是元從系和荊襄系,元從系直接損失一位大佬(二爺)和大半兵權,一年後又間接損失另一位大佬(三爺),而且因為荊州丟失的直接責任人出自元從系(麋、士),連累本系名義上領袖之一(大國舅)的威望削得一乾二淨,真可謂元氣大傷;至於荊襄系,就更不用說了,跟著劉皇叔出來幹事業,臨了倒叫吳人把老家給抄了,這不是把我們楚人的根基都給打沒了,這能忍?沒說的,打過湘江去,解放全荊州——最次也要恢復到建安二十年隔湘而治的狀態!這種情況下,必然是群情激昂,慷慨陳詞,所以像雲妹那種冷靜理智近乎不近人情的諫議倒是成了異類一樣。而當時蜀中支援皇叔的東州系因為領袖級的大佬接連出事,以至於群龍無首,無所適從以外,一直和皇叔採取非暴力冷合作態度的益州系土著們都是站在一旁看笑話,除了極個別之外,基本沒什麼卵用。這種情況下,丞相要是敢當著眾人面反對東征,別的不說,荊襄系怕是當場就要翻臉——你雖籍貫在北,但畢竟是我荊人公認的領袖,值此關鍵時刻,居然不為我荊人爭取權益,這TM是老大的作為嗎?果然,北人都是不靠譜的貨……說不定,他哥在江東的舊賬都要翻出來——後來,皇叔東征時,諸葛瑾給他寫信勸和,就被人告了刁狀,幸好當時的孫十萬還沒有太渣化。而作為《隆中對》的策劃者與堅定執行人的丞相對搶回荊州還是抱有一線希望的,別的不說,皇叔帶兵的能力還是值得期待的——皇叔這輩子只怵曹老闆,而東吳統帥級名將基本上全報銷了。北、東兩方,各有各的不穩定因素,反正統一中國,遲早要打東吳,而魏強吳弱,此時不打,更待何時?可惜的是,上天居然給皇叔送來了一個陸遜,挾漢中得勝之師,傾國東下,盡落得個全軍皆沒的下場,皇叔在永安長嘆為小兒輩所辱,而丞相在成都嘆息要是法正還活著就好了。
-
15 # 楚狂接與
劉備為報弟仇興兵伐吳,諸葛亮肯定是不贊成的,但是當時的諸葛亮也無法堅決反對劉備東征。
第一個原因是避嫌。
因為蜀漢在荊州戰役的失敗不僅僅是軍事上的,更是一場重大的外交失敗。而一手促成吳蜀聯盟的諸葛亮此時身份非常尷尬,雖然劉備仍然對他信任有加,並且在張飛死後讓諸葛亮兼任了司隸校尉,但是並不代表他沒有被荊州之敗所牽連。所以諸葛亮此時沒有辦法旗幟鮮明的反對。
第二個原因是荊州確實很重要。
荊州為天下之腹,兵家必爭之地,戰略地位極其重要。《隆中對》有言“天下有變,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失去了荊州這個重要的跳板,蜀漢只能越過秦川北伐,攻勢頓挫,耗時費力。
第三個原因是當時蜀漢贏面更大。
在夷陵之戰前期蜀漢在前線是佔優勢的,孫權甚至希望求和。所以劉備東征雖然不是最佳的戰略選項,但是也沒有那麼壞,如果能維持優勢壓迫東吳割地稱臣未嘗不失為一招好棋。在前線暫時的勝利中,蜀漢內部的反對越來越小。
萬萬沒想到兵敗如山倒,陸遜在夷陵的一把火燒掉了蜀漢一大半的家當。所以之後諸葛亮才會感嘆“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侵危矣。”
是啊,蜀漢謀主法正若在說不定能勸阻劉備,即使東征勢在必行,有法正在劉備身邊也不會敗得這麼慘啊!
-
16 # ww3721王建文
諸葛亮在劉備東征伐吳時,只是做為劉禪的老師。手把手教劉禪治國方略和學習經典古籍,還沒有一兵一卒的掛名中郎將。
由於張飛從閬中來到江中,彙集軍隊時,被部下殺了,帶著頭投奔了東吳。劉備為保證劉禪的安全,才給了諸葛亮領司隸校尉一職。
他一邊做劉禪老師,一邊負責鎮守成都,為劉備籌備足食足兵,提供物資援助。但是沒有一處辦公官府地方。當時他不象魏延是漢中太守鎮守將軍,也不似馬謖也是一郡太守,都有實權重責,他還沒有被劉備重用。
由於諸葛亮的親哥哥諸葛瑾,早是孫權的大紅人,那是已經將軍。呂蒙病逝後,諸葛瑾替代呂蒙,領南郡太守,駐守公安。領豫州牧也是一方諸侯。曾是主持孫權與劉備以湘水劃界的決稿人。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跟從呂蒙討伐關羽,封宣城候,以綏南將軍。代呂蒙領南郡太守,長駐守在公安的將軍。還是孫權劉備相互關係的重要聯絡人。
關羽死後,劉備要東征吳。孫權戰前向劉備求和。
諸葛瑾直給劉備寫信,批評劉備說。階下老遠來至白帝城。恐怕因為吳王侵取荊州,危害關羽。怨念很深。不地道和您講,您這是小人之心,不肯著眼大局。我為階下注意其輕重大小,階下若抑威損忿,及時可以馬上決定下來,不用再諮詢各位將領。階下和關羽之親密,和諸漢先帝如何相比?荊州大小與海內各州又如何相比?這些仇恨誰當先後?如果仔細思考,不是簡單的嗎?
可惜劉備全然不顧,致到夷陵之戰大敗。做為諸葛瑾的親弟弟的諸葛亮,那時由於諸葛瑾的關係,一直沒有得到劉備重用。劉備伐吳時諸葛瑾身在南郡。當時有人進讒言,試圖毀滅諸葛瑾,稱其與諸葛亮,劉備有互通訊息。流言甚盛。
只有陸遜上表,力保諸葛瑾絕無此意。孫權回覆說我與子瑜(諸葛瑾)在一起很多年了,有生死不易的誓言。他為人非道不行,非義不言。(子瑜與孤從事積年,恩如骨肉,深相明究,其為人非道不行,非義不言。)當初孔明出訪吳國,我讓子瑜留下他。子瑜對我說,弟弟不會留下,就像我不會離去一樣。他的言行光明。論世上君臣大義我和子瑜,可以說是神交了,不是旁人可以這由此間離的。我己知你的心意,表函會再遞交給子瑜,讓他也瞭解的你良苦用心。
孫權陸遜對諸葛瑾是相當信任和重用。使劉備對諸葛亮卻有所保留。加上諸葛亮早先時孫權也十分寵愛,與張昭之子張承,呂蒙,魯肅,步騭都是親密朋友。讓劉備有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不可無。在對諸葛亮進行深入考查,在決定國家命運時刻沒有必然要諸葛亮之言,劉備也還沒有給諸葛亮一定權力。沒有權力,就沒有責任,沒有責任,任憑何種能力,也是說了不算,唱了無人聽說唱一樣,不如不說不唱確是慎重之人。諸葛亮在當重大決策時,更是慎重不會亂來的。
趙雲跟隨劉備將近三十多年,先後參加很多生死之戰,是劉備最為貼心心腹之人,長期守衛劉備身邊的翊軍將軍。是一身是膽虎威將軍。身為武將卻思想久遠,及時關注整個蜀漢政權的長遠利益,以政治眼光批評劉備稱帝后,東進伐吳,報孫權奪取荊州殺害關羽之仇。
趙雲上表諫說”國賊是曹家,不是孫家,只有滅了曹魏以後。東吳孫權自然會臣服。曹家篡奪劉家皇位,引起公憤,應該利用此民憤,先佔關中,佔據黃河,渭水上游。以討伐逆賊,使關東義士,也必然送糧策馬以迎接劉家王師。不該放棄曹魏。反而先打東吳。而且與東吳的戰爭一旦開始,就不易仃止,伐吳並非上策。
劉備那裡聽得勸說,執意東征,留下趙雲都督江州。趙雲夲是宿衛中護軍,徵南將軍。責任所在,那能不說。當然更是性情耿直,大功無私,一心只為匡復漢室,和百姓安樂的著想。可惜劉備那裡能聽進。
諸葛瑾,趙雲的忠言。劉備讓趙雲遠離自己,急於顯示劉家皇帝威風,更不能將帥一心,隨著陸遜成名,留下幹秋憾恨。諸葛亮當時權責不符,當然不能去承擔責任,也不會多言多嘴去管阻擋劉備東征。劉備雖然聽從隆中對之說但沒有給諸葛亮實權更沒有聽從諸葛亮在曹操席捲荊州偷襲襄陽城的方案,在對劉巴對自己和張飛十分看不起時都沒有啟用諸葛亮給予實權重責更不要有非常擅長軍事謀略制定戰略決策的龐統法正有時劉備帶兵進入益州時。只有諸葛亮和關羽共守江陵在一起,隨後和張飛,趙雲等率眾溯江分定郡縣與先主共圍成都。在劉備集團中,應該關羽和諸葛亮的關係 。要比與劉備的還要親密 諸葛亮能為劉備做三分天下的隆中對,關羽破壞放棄孫劉聯盟,奪取襄陽圍攻樊城,滅魏七軍捉于禁殺龐德。能否不受諸葛亮的思想影響。諸葛亮如何勸劉備仃兵止戰,又如何不去為朋友報仇雪恨。
-
17 # 漢強20
劉備久經沙場,經過赤壁之戰,取荊州,收成都奪漢中,破曹魏後,大有長進,以為北伐時機已到,命關羽攻樊城,鋒指許昌(都),正當前線捷佈頻傳時,不料被東吳用陰深詭計偷襲荊州,逼使關羽回救,反而兵敗走麥城,在撒入四川的途中被擒殺,對此劉備恨得咬牙切齒,在即將興兵問罪前夕,張飛又被部將殺害,更是痛不欲生。開始對諸葛亮的“隆中對"(一統山河)開始產生懷疑,覺得北伐若要成功,必須拔除在側邊虎視耽耽的東吳這顆危險釘子,就以為關公(和張飛)報仇為由,興兵大舉伐吳。身為丞相的諸葛亮也曾經苦勸,指出最大的仇人是曹魏,東吳是盟友(偷襲荊州只是盟友磨擦的小插曲)。以現代人的分柝,孔明反對伐吳有以下幾點:1、從大局觀來說,曹魏是篡漢者,是敵人;2、自己提出的隆中對正確無誤,大戰略不可更改;3、自己的兄長在吳為官,不宜撕被面皮,以免兄弟難堪;4、孫劉只有聯盟,才能戰勝強大的曹魏;5、不論成敗,都留一線,避免遭人把柄。在若勸無效的情況下,只得默許劉備伐吳。也可能心想劉備會適可而止、見好會收,不料劉備得理不饒人,一心想破吳,逼使孫權不得不全力抗蜀,在危難之中任用一身書生氣息的陸遜為都督,結果大敗蜀軍,也許連孔明也始料不到的。
-
18 # 混雜眼淚的微笑
蜀漢昭烈帝劉備發動的夷陵之戰,從表面看,是為了給自己的生死兄弟關羽報仇,討個公道!但是,事實是這樣嗎?下面就來分析一下吧。
讀過三國演義的人想必對諸葛亮的“未出茅廬便三分天下”之策都有所瞭解,然而我們下意識的忽略掉的是,三分天下從來不是劉備的最終目標,劉備的構想是,在三分天下之後,聯合東吳一起北伐,興復漢室,並提到要從荊州和漢中,兵分兩路北定中原。關羽被東吳擒殺之後,劉備勢力完全被清出了荊州,這一構想宣告破滅。從這個角度考慮,諸葛亮是不反對伐吳的。
還有,劉備發動夷陵之戰,雖然打著為關羽報仇的名義,但是目的並不純粹,他發動這一戰,還有奪回荊州,並穩定內部局勢的目標。劉備入主益州之後,他的勢力主要有兩部分,一部分是原本屬於他的荊州派,另一部分則是益州派。在最初的時候,他與諸葛亮一直堅持打壓益州派。可是在荊州淪陷之後,局面就有些尷尬了,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東吳必須打。
除此之外,為了收服人心,劉備也必須打這一仗,畢竟關羽與他情同兄弟,幾乎是他陣營中,資歷最老的元老。出於這一點考慮,劉備必須伐吳,為關羽報仇雪恨,諸葛亮不能勸阻,也無力勸阻。
當然了,這一戰,諸葛亮高估了蜀漢的實力和劉備的軍事指揮才能。劉備率兵親征,看起來勝率極大,所以諸葛亮不會勸阻。
透過分析之後,我們可以看出,劉備發動夷陵之戰,並非是被仇恨衝昏了頭腦之後,不顧大局的決定,相反,他此舉正是為了顧全大局,這等情況下,諸葛亮不會勸阻,也攔不住,所以他索性不勸。再說了,在戰爭結束之前,估計諸葛亮也沒有預料到,劉備會敗得這樣慘。劉備出兵東征的決策並沒有問題,蜀軍最終的失敗不過是戰術上的失誤,這與決策無關,而諸葛亮也正是明白了這一點,才沒有反對劉備發動的夷陵之戰。
-
19 # 觀復一鑑
為什麼不阻攔?因為帝王之心不可測,帝王之意不可攔。
我們先來看一下劉備為什麼發動伐吳之戰。
除了戰略上的意義,想要統一天下之外,更重要的是劉備自己的私仇。
220年,關羽敗走麥城,死在了東吳呂蒙之手。
關羽死後,蜀國上下都要為關羽報仇,只是此時時機不對。諸葛亮、趙雲等相關大臣都在勸阻劉備,最後暫定暫緩伐吳。
暫緩伐吳不是不伐吳,也算是給關羽一個交代。
(劉關張三兄弟劇照)
這件事情已經在劉備心裡埋下了仇恨的種子,想我三兄弟義薄雲天,誓同年同月同日死。如今大業未成,二弟卻先行離去,怎能叫人不恨。
這是伐吳的其一理由,因為諸葛亮等人的勸阻,暫緩伐吳。
時間不長,禍不單行。
張飛因為報仇心切,每日在軍營裡哭訴關羽,常常打罵將士。
終於有一天,被部下張達等人所殺。被殺之後,帶著張飛的頭顱逃向了東吳。
劉備聽說了這個訊息以後,痛心不已,倒地不起。發誓要剿滅東吳,踏平東吳,給二位弟弟報仇雪恨。
(張飛劇照)
恰逢曹丕竄漢自立,劉備順天繼位。
繼位以後釋出的第一詔天子令便是出兵伐吳。
諸葛亮心有不願,但是能說什麼呢?現在的劉備是帝王,早已不是以前的主公了。
他的命令即使在不願執行,也得執行,更何況諸葛亮已經勸過一次了。這次再阻攔,恐怕後果就嚴重了。更何況他是要給自己的兄弟報仇。
(劇照)
起先,進展的十分順利,連下一城又一城。東吳舉國上下,人心惶惶。
這個時候孫權啟用陸遜,陸遜不負眾望,在夷陵火燒連營八百里,徹底打敗劉備。
最終,劉備也因傷心過度,在白帝城病逝。
諸葛亮不是不勸阻,是不能勸阻,知道此事不可為,依然也得為之。這裡邊不僅有服從之意,更有政治深意。再退一步來說,誰又敢說出兵就不能勝呢?一旦勝了,蜀國將一統天下。
回覆列表
說起劉備這一生最大的錯誤來,莫過於是率軍東征,導致火燒連營使得20年來辛苦積攢的家業全都付之一炬,而事後諸葛亮也感慨“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不令東行,就復東行,不必傾危矣”可以看出法正在劉備和諸葛亮眼中的重要地位,那麼問題來了,以諸葛亮的才能,為什麼要把勸阻劉備東征的使命寄託在早已經死去的法正身上呢?
我們都知道,在《三國演義》中劉備為了給關羽張飛報仇,意氣用事,率領70萬大軍東征孫權,足矣媲美當年曹操揮師赤壁了,當時的趙雲曾經極力勸阻劉備“當今國賊仍是曹魏,可先圖大業後在找東吳算賬”而素來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著稱的諸葛亮卻選擇了沉默,我們可以根據諸葛亮隆中對的戰略目標可以看出諸葛亮是不贊同劉備東征的,可他為什麼選擇沉默,因此我做出了以下猜測。
一.為求自保
熟讀三國的朋友們知道,演義中的諸葛亮對劉備安漢興劉的霸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可在正史中,在劉備死後才縱覽軍政要務,也就是說,他除了提出《隆中對》的戰略方針,以及在荊州時提議吞併琮之外,很少插手軍務,或許他早已經認清了自己在劉備心中的地位也只是個管家,因此也從不忤逆劉備,轉心做好本職工作才能得到劉備真正的信任。
二.諸葛亮忽略了東征的隱患
除了第一點之外還有一個可能,那就是諸葛亮沒有意識到劉備東征會引來多麼可怕的後果,甚至諸葛亮也可能是鼓勵劉備東征的一份子,畢竟《隆中對》相當於諸葛亮對劉氏集團的技術入股,而實施條件就是手握荊益二州,所以,諸葛亮對於東征一事可能比劉備還要積極,為了《隆中對》的實現,他更不可能勸阻劉備了。
至於前文演義中摘要的法正若在云云,那全是馬後炮,法正一個益州派都能勸說的動劉備他諸葛亮一個老資歷的謀士能勸說不動麼?所以,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應該是“法正若在,一定能察覺隱患,隨後加以勸阻,從而減少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