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珞珈山的貓

    當時的臺灣島尚處於原始的狀態,根本無法承載南宋政權居民的生存需要,更無法支撐南宋王朝以此為根基繼續與蒙古人抗衡。這也是為何南宋王朝與蒙古人經過崖山海戰戰敗之後,南宋王朝的小皇帝和丞相陸秀夫以及南宋軍民不得不跳入汪洋大海之中,以死而明心中之志。

    北宋時期蒙古部落原本是一盤散沙。各蒙古部落之間戰爭矛盾不斷,根本無法形成合力。當時的蒙古部落不得不屈服於遼國的統治。後來遼國被興起於東北地區的金國所取代。蒙古部落也從受遼國的欺壓轉為了受金國的管制。而金國也多次舉兵南下攻破了北宋的首都開封汴梁,得以倖免於難的康王趙構在南方百官的擁護下在臨安稱帝,歷史上稱其為南宋王朝。

    此時的南宋王朝與相隔甚遠的蒙古部落之間並無太多瓜葛。但是後來蒙古部落之中出了一名民族英雄鐵木真。鐵木真逐步的統一了蒙古各部落並且建立了馳騁天下的蒙古鐵騎。後來更是打敗了自己曾經的宗主國金國以及近鄰西夏國。到了鐵木真的兒子和孫子蒙哥、忽必烈一輩兒,蒙古帝國開始拼盡全力進攻南宋王朝。

    經過幾十年的抗爭,大宋王朝還是在風雨飄搖之中走向衰亡。畢竟當時的南宋朝廷內部奸臣當道、統治昏庸、前線將士得不到該有的撫卹。但是百足之蟲,雖死不僵。儘管南宋王朝存在著諸多的缺點和不足,但是在蒙古大軍入侵南宋的過程中,還是湧現了一批忠於朝廷的國士。

    但是不斷的敗退,不斷的收縮地盤使得南宋王朝最終還是走向了滅亡。崖山海戰之後,南宋王朝的小皇帝和滿朝文武百官再無退處。最終紛紛跳入汪洋大海之中以死明志。

    而之所以當時南宋王朝不願意或者沒有采用轉移到臺灣島,並以此為根據地伺機反攻蒙古。就是因為當時的臺灣島本身不足10萬漢人,大多數地方都是一些未經開化的土著人過著刀耕火種的原始生活。古代農業生產和手工業技術在臺灣島並沒有任何的根基。

    再加上臺灣海峽對於南宋王朝的遺孤遺民來說,猶如一條鴻溝難以逾越,想要順利的登陸到彼岸可以說是九死一生。因此南宋王朝的小皇帝和丞相陸秀夫不得不選擇投海自盡這條絕路。

  • 2 # 冰哥聊史論古今

    南宋末年的時候,元朝的實力過於強大,整個世界幾乎都被蒙古騎兵給肆虐,南宋也不例外。雖然南宋抵抗了很長時間,應該是所有抵抗蒙古騎兵的政權中抵抗時間最長的一個,但是該來的還是會來的,南宋也到了被滅的時候。

    當時人們覺得很奇怪,南宋皇族們為什麼不逃往臺灣,就如同當年鄭成功一樣,在臺灣島上再建立一個流亡政權呢?事實上在臺灣島上再建立一個政權是相當困難的,因為當時的臺灣島不是現在的臺灣,而是一個非常原始的地帶,根本就無法支撐起一個像樣的政權起來。當時南宋政權那麼多人,如果跑到臺灣島上去的話,估計不用敵人打來,自己就會餓死了。

    而且當時逃亡的南宋政權那麼多人中,估計能夠真正安全到達臺灣的人會非常的少,因為臺灣和大陸之間畢竟有一條不短的路程,而當時南宋的逃亡政權並沒有多少資源,所以能夠最終安全到達臺灣的人估計非常有限。而且對手蒙古騎兵並不是完全是一隻陸軍,當時事實上具有了相當強大的水師,即使逃到臺灣島上,蒙古軍隊也會派一支強力的水師來進行圍剿,當年蒙古是打日本的時候就至少在10萬人以上。

    還有一點就是當時的南宋王朝雖然比較弱,但是也是以中原正統王朝自居,自認為是天朝上國,不可能離開這個故土,跑到一個荒涼的島上去。畢竟當時的南宋雖然很弱,但是南宋的君臣還是非常有骨氣的,所以最最後在崖山一戰中,雖然面對著優勢敵軍的包圍,但是最終也堅貞不屈跳海自盡。

  • 3 # 考古者說

    臺灣地區在很早以前就已經和大陸發生了較為密切的聯絡,不過一直到元代設立澎湖巡檢司之前,大陸的政府並沒有在臺灣地區設立專門的機構進行有效管理。在相當一段歷史時期裡,臺灣一直被認為是蠻荒之地。

    元代至元年間,設立澎湖巡檢司,這被普遍看作是中國在臺灣設立專門的政府管理機構的開始,也是臺灣地區正式納入中國版圖的標誌。

    不過即使設立了政府機構,當時的中央王朝對於臺灣的認識也不全面。像明代嘉靖十一年就出過一件烏龍事件。

    這一年,琉球使者來到大明王朝,希望天朝上國可以派來使者對琉球進行冊封,嘉靖皇帝很愉快的就答應了,派遣陳侃前往琉球。

    陳侃是一個比較合格的使者,他在前往琉球之前先翻閱了大量的書籍記載,提前瞭解當地的民風民情。結果陳侃到達琉球之後有點懵,這裡的一切怎麼和書裡寫的都不太一樣?

    一直到陳侃回來之後,大明王朝的高層們才發現,原來一直有兩個琉球——也就是臺灣和現在的沖繩……

    所以一直到鄭芝龍、鄭成功時期,臺灣地區才開始得到全面的開發。不過在宋代時期,大陸與臺灣也有著較為密切的聯絡。

    首先,有不少大陸人移民到臺灣。之所以來到蠻荒之力臺灣,一個方面是因為當時的政治動亂,大陸充滿戰爭,為逃避混亂的時局,求一方安定,所以越過海峽前往臺澎一帶;還有因為隨著多次大規模的人口南遷,中國南方人地矛盾激增,人均佔有耕地面積急劇縮小,一些無法獲得耕地的人民,希望在海峽的那一頭獲得一塊屬於自己的田地,於是前往臺灣澎湖一帶。

    另外,考古發掘也證實了臺灣和大陸有著密切的關係。臺灣的考古學家曾經在臺灣北部以及澎湖進行考古調查挖掘時發現了大量來自大陸的瓷器和大批的宋代銅錢,這些都證明了雙方經濟的聯絡。

    而且根據宋代將領汪大猷寫的《汪公行狀》一書,我們可以得知,南宋政府甚至已經向臺灣澎湖一帶"遣將分屯",駐紮了一部分士兵在那裡。

    崖山海戰之後,南宋小朝廷正式敗亡,也標誌元朝終於統一了中國大陸地區,日本部分學者也叫囂"崖山之後再無中國",那麼南宋小朝廷,為何非要在崖山死戰,就不能和鄭氏家族、和委員長一樣先前往臺灣,再圖光復呢?

    第一個原因當然是因為中原王朝政府對於臺灣的認識不足,而且對於臺灣的開發不足,此時的臺灣仍然是一片"蠻荒之地"。

    另外,宋代政治一向以保守而著稱,宋代著名的大臣王安石在評價北宋政治時就曾經說過,北宋政局"因循苟且",到了南宋,更是偏安一方,不思進取。即使真的流亡到臺灣也是繼續換個地方,換個方式,苟且下去。

    還有,當時南宋殘存勢力並不願意離開故土。崖山之戰之後,南宋最後的名將張世傑,曾經想帶領部下勢力向西前往占城,先保全實力,再徐徐圖之。但是他手下計程車兵們並不願意離開故土,強迫張世傑回到廣東,結果在海路上遇到颶風,幾乎全軍覆滅,大多數人沒能重新返回故鄉。

    所以南宋政府在被元朝攻滅之後,殘餘勢力想要奔逃至臺灣,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 4 # 史研

    幾百年的宋朝沒有再一次的機會能夠苟延殘喘下去,兇悍的蒙古騎兵是越來越鋒利,最終宋朝很多人不願意投降,在南陽這個地方,幾萬的居民就跳海自盡了,有人說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亡國,從此再也沒有中華了,這個是不對的。

    有些人認為南宋的朝廷應該漂流到海外,在那裡建一個國家,這個是不可能的,因為當時沒有做好任何準備,想要度過去是非常困難,更何況海上非常的兇險,波浪洶湧此時此刻已經到了危難時刻,要麼就投降,要麼就拼死一戰,而南宋的朝廷就選擇了跳海自盡。

    想要到臺灣去的話是非常困難,九死一生,大多數人不願意去,都選擇了最有骨氣的一種方式,那就是自盡。

    由於當時的季風來臨,再加上難受沒有準備好,但這幾萬居民不可能就這樣跑到臺灣去了,就算跑到臺灣去的話,臺灣也沒有進行很好的開發,可能就是一條前路未知的死路,但是南宋人雖然是很多次都選擇了和談,但是這一次沒有了退路,他們沒有投降反而是跳海自盡了,因為他們要選擇一條光輝的道路。

    就像文天祥死的時候,很多有骨氣的人都不願意投降,他們要拼命的抵抗,但是沒有抵抗的能力的時候,他們不願意成為俘虜,被援朝的那些人所要挾,他們要死得轟轟烈烈,就如這一生從來沒有後悔過,要對得起自己讀的那些書,聽從聖賢的教誨,就像孔夫子的弟子死的時候,死的時候要正衣冠。

    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光輝的一刻,但是中華的骨氣依然還在保持下去,話從來不缺那些鐵骨,真正的男子漢,這些人都是真正的英雄。

  • 5 # 納蘭談史

    臺灣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追溯到三國時期,當時吳王孫權的船隊首先抵達臺灣,是大陸人最早接觸、認識、開發臺灣的印證,但是由於當時生產力水平有限,加之三國爭霸戰爭不休,所以大陸對臺灣的認識就處於只是知道有那麼一個原始落後的地方,並沒有在那裡宣示主權和大力開發。宋元時期,中國的外貿需求不斷加大,造船業也極為發達,於是閩粵這些沿海地區的商人逐步意識到了臺灣的經濟價值,接著就派出了一批批船隊遠赴臺灣,為當地帶去了生產與種植技術,為臺灣開啟了農耕文化。元太祖時期,元朝雖然設定了一個所謂的澎湖巡檢司,但並沒有臺灣島上的駐軍和對臺的實際控制權。明初時期,明朝的主要精力花費在了北方遊牧民族身上,對於海外拓展毫無興趣,於是頒佈了海禁政策,與此同時西方開始了海權時代,一盤散沙的臺灣就被西班牙、荷蘭這些國家所武力侵佔,直到南明時期,延平王鄭成功擊敗荷蘭人佔領了臺灣,在西方列強和鄭氏家族的大力開發下,此時臺灣才有了可以自給自足割據稱霸的基礎,清朝時期,清軍滅掉鄭氏攻克臺灣,臺灣正式被納入到了中華帝國的行政區劃之內。所以,為什麼南宋君臣寧願跳海自殺也不願意跑到臺灣割據的原因也就一目瞭然了。

    因為宋末臺灣並不具備東山再起的條件,宋朝之前官方並沒有重視和很好的發展臺灣,以至於臺灣還保持著半原始半開化的狀態,糧食產量比較少,不能滿足自給自足,島上人口比較少,而且百分之八十都是土著人,這些土著人不認同南宋政權,直到南明鄭成功時期,臺灣全島不到二十萬人,可見宋末時期臺灣人口之少,根本不具備成為國家的基礎。另外,南宋並未在臺灣駐軍佔領,所以臺灣並不屬於南宋管轄,而南宋以前之所以不佔領檯灣並不是沒有佔領的實力,而是壓根就看不上這一塊物資匱乏的不毛之地,即便是十萬軍民當時上了臺灣島也要面臨著渴死餓死的境地,就算是僥倖活了下來,蒙古人就不會攻過去了嗎,一旦蒙古人發水師來攻打,又該怎麼辦呢,不一樣橫豎都是死嗎,還有必要瞎折騰嗎?

  • 6 # 藤樹先生

    南宋祥興二年(西曆1279年),元朝大軍將南宋朝廷趕下海餵了魚,自此,南宋最後一致抗元勢力消亡——儘管數年後,廣東地區爆發以復辟南宋的抗爭運動,但這已經和南宋政權沒有真正的淵源了。

    很多人對此深恨不已:為什麼南宋朝廷不逃到臺灣,和元朝繼續周旋——要知道,明朝在大陸滅亡以後,鄭成功的後人還打著南明的旗號在臺灣和清朝周旋若干年。

    個人認為:

    臺灣開發程度

    在中國歷史上,海南的開發歷史要比臺灣早很多。

    一般認為,中原王朝最早在海南建立統治是在漢朝。不過,這種統治時斷時續。因為古代朝廷對一個地區的統治,是需要考慮行政成本的——在一地建立統治,需要官僚系統,同時,還需要駐軍。這些開銷如果不能依靠當地的財政來自給自足,就需要朝廷統籌安排了。

    如果朝廷財力雄厚,不差這點費用,那這種統治就可以維繫下去,反之就可以考慮放棄了。

    歷史上,古代華夏王朝因為成本問題放棄土地的例子很多:比如明朝就曾因為統治成本問題,放棄了在東北設立的很多衛所,而歷史上,海南島也曾有過被朝廷放棄的記錄——東晉時期,東晉朝廷考慮海南島的稅賦不足以支援朝廷在海南所支出的款項,而放棄對海南進行統治。

    此後歷朝歷代,海南都是一個極為偏遠的存在。甚至在北宋,蘇大學士因為得罪了朝廷的權貴,組織被流放在海南——由此可以知道海南的偏遠。

    臺灣和大陸的交集,有專家認為早在漢代,臺灣土著就來到今天的浙江地區,和當地百姓進行交易——漢朝將他們稱之為東鯷人。之後三國的孫權和隋煬帝,也曾派人去探索過臺灣,不過由於當時各種技術條件的限制,不論是孫權還是隋煬帝,都沒在臺灣建立直接的統治。雖然宋元時候,臺灣被納入宋元朝廷的管轄範圍,但也只是名義管轄,出於成本考慮,宋元朝廷並未在臺灣設立官署、派遣駐軍,甚至在明初,明朝船隊經過基隆的時候,還和當地土著產生衝突——這些,足以可以讓人感到當時臺灣的蠻荒。

    南宋的抉擇

    南宋最後的抵抗,是在大陸結束的。從始至終,南宋朝廷都沒考慮過去海南或者臺灣躲避元朝追殺。

    因為前文說過,海南的蠻荒,維持當地官署的經費,尚且未必可以自給自足,如果南宋朝廷和十餘萬軍民一起湧入海南,海南經濟必然瞬間崩潰。

    同樣,如果南宋朝廷逃到臺灣,臺灣當時的物產,更加無法維持南宋朝廷的運作,甚至可以說,如果趙家孤兒寡母逃到臺灣,只怕不用等忽必烈大軍來追殺,趙家孤兒寡母先被活活餓死了。

  • 7 # 江心倒影

    回答之個問題之前,我們看先一下《史記· 孟嘗君列傳》裡的一個故事:孟嘗君曾經有一次招待門客吃晚飯。旁邊有一個人遮擋了燈光。結果有一個門客覺得自己的飯菜和別人的不相等,因此大怒,罷食告辭而去。孟嘗群站起來,拿自己的飯給他看。門客當時羞愧難當,當場抹脖子自盡。

    相信現在的人第一次看到這個故事都會覺很震撼,覺得為了這點小事就自殺,實在是過於極端和衝動,完全難以想象到背後的原因。

    孟嘗君雕塑

    孟嘗君的故事發生在戰國時期,當時士人已經成為很重要的社會力量。有一部分士人追求成仁取義,好名節而勝過愛性命。我姑且稱這種士人為原教旨士人,他們對信念的追求與執著有著宗教般的真誠和執念。

    南宋軍民為什麼在崖山和元軍決戰,而不逃到臺灣或者東南亞呢?這個問題預設了一個基本的前提就是活命最重要,好死不如賴活著。我們可以先思考另一個問題,如果要逃到臺灣或東南亞(如呂宋島),那為什麼當初臨安朝廷投降時為什麼不一起就投降了呢?投降的話,一群士大夫和武將都可以享高官厚䘵,沒必要逃到蠻荒之地受苦呀。這說明在這群人身上有著超越生死的力量。另外,在他們看來逃到化外之地和投降背叛是一回事。這句話怎麼理解呢?

    首先,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忠君愛國對士人最基本的準則。文天祥面對張弘範的勸降,說道:“國亡不能救,作為臣子死有餘罪,怎敢懷有二心苟且偷生?”這句話就是這群人內心很直白的想法。

    文天祥抗元圖

    另外,當時對國家的概念基本上指的是君王和社稷,國家不等於“中國”。在古人心中,“中國”完全是文明的概念,所謂“中國”即是天下文明的中心。明末大儒顧炎武指出:“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這句話就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原句。天下興亡,指的是文明的興亡。在士人心裡,捍衛文明是比忠君愛國來得更重要的。如果既亡國又亡天下的話,對於原教旨士大夫來說精神是要崩潰的。當時宋朝的人雖然沒有顧炎武這麼好的總結,但是想法是一致的,宋朝的使用的概念是“華夷之辨”。當時所要捍衛的文明自然是華夏文明。在宋人看來,元朝蒙古人是一群野蠻人,只知道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如果接受他們的統治,意味著華夏文明的消亡。華夏文明是他們的立命之本,人生信仰。如果文明斷絕了,人生就失去了意義。

    當時的臺灣叫流求,島上只有少量漢人居住,其餘都是原住民,宋朝對這裡沒有進行統治和開發,只是在澎湖列島設有行政機構,歸屬於福州晉江縣管轄。當時的臺灣完全是一個蠻荒之地,在當時的宋人眼裡臺灣和東南亞是一個概念。問題就來了,去蠻夷之地,以華夏正統自居,以天下文明中心為驕傲的一群士大夫是不能接受的。堂堂天朝上國蝸居蠻夷之地,世人怎麼看?這才是最大的名節,比死還重要的名節。如果想苟且偷生,當初就不會繼續流亡抗元了。

    所以一切的一切,背後就是為了理想。文化理想、政治理想和人生理想在這一群人心中是高度統一的。

    為了更好理解這一點,有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三國的荀彧。荀彧以興復漢室為其政治理想,他輔佐曹操就是為了這一目標。後來曹操要稱魏公時,他極力反對,因為這是對其政治和人生理想的扼殺。後來,因為知道自己無力改變的時候,他選擇了自殺。他就是忠於自己理想的殉道者。

    歷來有一種論調說華人沒有信仰。其實華人都有信仰,只不過不是宗教信仰罷了。

    信仰決定了南宋流亡朝廷的唯一目標是:復國。他們所有的行動都是為了復國。如逃到臺灣或東南亞,這一目標是完全不能實現的。因為當時還有不少南宋遺民還在拼死抗元。1278年,播州楊氏才降元。而合州釣魚城堅持到了1279年。 如果撤到臺灣或東南亞,等於是逃離國境,拋棄並傷害了還在抗元的宋朝遺民,失去效忠物件的遺民只能投降,以後說什麼抗元復宋估計就沒什麼號召力了。所以說,逃跑會是件很沒有道義的事,也等於放棄了復國的可能性。

    假設南宋流亡朝廷願意委曲求全,而選擇逃跑的話,我們從客觀條件分析一下,跑到哪裡比較合適。

    有人說海南島會是一個選擇。海南島當時屬於宋朝的領土。1278年的時候,元軍改陷了雷州府,移駐雷州的硇洲島的宋軍發起攻擊想奪回雷州府,結果失敗。軍事統帥張世傑決定從硇洲島遷到崖山島,當時是6月,海南島還沒有被元軍改佔。元軍直到11月才改佔了海南島。這說明張世傑當時就沒有想往海南島遷,一方面他覺得小島好防守,另一方面海南島當時的情況也不理想。因為當時的少數民族和宋朝官員的矛盾已經激化。元軍改打海南島的時候,當地的黎人還把南宋的瓊州安撫使趙與珞抓住並獻給了元軍。

    硇洲島地圖

    如果去臺灣的話,相信當時宋朝內部是完全沒有信心的。一方面,海南島是一個鮮活的先例。因為如果退守臺灣的話,除了要防止原住民的反抗之外,還要面臨元軍的打擊,腹背受敵,到時的下場可能就和海南的守軍一樣。

    還有一個前車之鑑,在三國的時候,孫權派衛溫率一萬軍士去夷洲(臺灣)攻掠人口,沒想到“士眾疾疫,死者十有八九, (孫)權深悔之。”由此可知,當時的去到到處都是瘴氣的不毛之地是很容易得上惡性瘧疾的,風險相當高。

    如果南宋江軍民真的到了島上,估計不少人也會死於瘧疾,既要防備原住民,又面臨元軍的打擊,到時估計也會全軍覆沒。

    再說去東南亞行不行得通。先看安南國(越南中北部),安南國早在1258年就向元朝稱藩,一方面害怕元朝打擊,另一方面如果接納了南宋軍民的話,南宋反客為主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所以安南斷然不會接納南宋軍民。基於同樣的擔擾,占城國(越南中南部)也不會讓南宋登岸的。

    納土納群島地圖

    再說呂宋島及以南的島嶼,如果南宋軍民願意遷來這裡,雖然會損失部分人口,最後要生存下去問題是不大的。元軍到時如果想追擊的話,因為遠度重洋的話,攻擊難度大大增加。有例可證,在明末的時候,就有不少明朝遺民奔赴南洋。其中有一個叫張傑緒的人帶領了一批人去到納土納群島上建立起過政權。

  • 8 # 江水趣談

    因為擔心蒙古人追擊、南宋政權沒有辦法穿越臺灣海峽等,就沒有逃往臺灣島。

    原因一是擔心蒙古人追擊

    南宋政權之所以沒有想著逃往臺灣島,那是清楚知道自己的實力,也是知道自己海軍很差,海上打仗經常是失敗的,根本跟蒙古人沒有得比,打個比方來說,人家有鄭成功,鄭成功已經成功了打贏了臺灣海峽,海上作戰那是輕車熟路,而南宋沒有呀,他們的海軍基本上沒有啥實力,每次跟鄭成功對上,都是一個結果那就是輸了。

    還有蒙古水軍非常強大,連日本都一樣打,可以一次運輸10萬兵力,南宋就算再傻,也在絕對的實力面前認清楚,自己就算逃到了臺灣,結局還是一樣,就不折騰了。

    原因二是南宋政權沒有辦法穿越臺灣海峽

    要知道在古代穿越臺灣海峽可以說是相當的不容易。雖然臺灣海峽看起來不寬,但是架不住海上的航道複雜,還有季風時不時就來搗蛋,所以從福建出發去臺灣可以說是很難的,因為可以這樣想一下,要是簡單話,福建離臺灣最近了,要是過去臺灣很簡單,福建人早就佔滿臺灣了。

    加上南宋水軍是平底船,根本就沒有能力長距離遠洋航行,要是來個颱風,那麼基本上就沒有救了,就說小皇帝和大將張世傑,船才開沒有那麼多久,海岸上的人還可以看到他們,結果一樣都是死於風暴,這樣的情況下,試問哪個人敢把南宋10萬軍民用平底船運到臺灣,那就等於送死沒有區別了。

  • 9 # 南閣水哥

    導言

    臺灣這個地方,在中國古代人的思想裡他就不是一個島,而很可能是三個島並且它的面積又很小。宋人已經知道福建的對岸是有一塊陸地,但是從來沒有想過去征服。這是有原因的。接下來我們就好好的講解一下為何如此。

    臺灣一直存在土著

    南宋樓鑰的《攻槐集》和趙汝適的《諸蕃志》中都記載了一群土著來到泉州的記錄。當時這些人被稱之為毗舍邪人。

    “(乾道七年)四月,起知泉州。……郡實瀕海,中有沙洲數萬畝,號平湖。忽為島夷號毗舍邪者奄至,盡刈你所種。他日又登海岸殺略。禽四百餘人,殲其渠魁,餘分配諸郡。初則每遇南風。遣戌為備,更迭勞擾。公即其地造屋二百間,遺將分屯。軍民皆以為便,不敢犯境。

    那麼從東邊來的會是日本嗎?不會。當時和日本的認識已經很深刻了並不會弄錯。而最大的可能就是來自臺灣島的土著。 那麼會不會想到去統治臺灣呢?會

    在南宋的時候也派人去過臺灣,他叫汪大猷。南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年)汪大猷知泉州時,所轄領地靠海,海中有“沙洲數萬畝,號平湖(今澎湖)”,經常被周圍島上的夷人上岸來搶掠東西,殺擄人口。為防止騷擾,起初,每年遇有南風起時,汪大猷便派兵守衛防備,但是反覆如此兵士疲憊,耗費軍資,還是防不勝防。於是親自登島,造屋200間,派遣將領兵士分別駐守,夷人不敢再來侵犯。此事《宋史·汪大猷傳》中也有記載,汪大猷當是汪姓入臺第一人。臺北三垂鎮《汪氏族譜》稱其來自福建。

    也就是前面所說的當有土人到達泉州後,宋軍就開始了反擊。不過很快就又退回來。駐守在澎湖。從此這個澎湖開始納入中國版圖。直到元朝澎湖巡檢司的成立。

    宋人心中的臺灣不是一個島、

    這一點,是這樣的。臺灣一直不是一個島,而是三個島。從16世紀開始,臺灣被記錄在西方人繪製的地圖上,最初是葡萄牙人的世界地圖上。地圖上臺灣是由三個小島組合而成。到了19世紀,地圖上的臺灣,無論是外形輪廓,還是地形等都與今天的臺灣大致相同了。

    這說明西方人和中國古代人都差不多。不認為臺灣是一個島。這一點是要特別說明的。因為濁水溪很寬,以至於認為是海峽。

    這樣的結果就是宋人不想去佔領臺灣,因為有土人比較費事。寧願選擇開發澎湖。

  • 10 # 薩沙

    第一,臺灣沒有開發?

    也許很多人不知道,臺灣的開發是很晚的。

    到了清朝初年的1684年,臺灣漢人僅有12萬人。

    12萬人什麼概念?南宋崖山海戰跳海的軍民都有好幾萬人。

    而漢代華人口就有5000多萬。

    就算逃到臺灣去,依靠這點人口,不要說和元朝對抗,就算吃飯都是大問題,還是一個死。

    第二,蒙古人不會追擊嗎?

    很多人拿鄭成功作為例子,其實鄭成功和南宋張世傑他們有著巨大的差別。

    滿清其實是撿漏佔領中原的,基本都是陸軍,海軍非常爛,經常被鄭成功打的落花流水。

    而鄭成功老爸時期,就已經控制檯灣海峽,並且將漢人移民運到臺灣,輕車熟路。

    但當時蒙古水軍是相當強大的,從襄陽戰役後連續擊敗南宋水軍。

    後來遠征日本,蒙古人能夠一次運輸10萬兵力。

    就算南宋能夠逃到臺灣,蒙古水軍必然追擊,到時候也還是一個死。

    第三,穿越臺灣海峽不容易。

    臺灣海峽看著不寬,但實際上從福建出發渡海前往臺灣比前往沖繩或菲律賓要難十倍。

    具體不多說,主要是季風和海峽的航道複雜。清朝渡臺悲歌中形容移民臺灣是六死三留一回頭,就是這個意思了。

    如果海峽真的很容易渡過,以福建人的威力,早就佔滿臺灣了。

    而當時南宋水軍均是平底船,不具備長距離遠洋航行能力。

    甚至遇到颱風以後,就算在近海也是非常危險。

    前一個小皇帝和大將張世傑本人,都是死於風暴,而船隻明明就在海岸附近。

    當時想要將10萬軍民用平底船運到臺灣,等於是自我毀滅,九死一生。

    大體就是這些原因了。

  • 11 # 樂釋經典

    真以為中國航海那麼發達麼?別聽現在的人替古代人吹牛逼什麼航海業有多發達,其實連鄭和下西洋時也是沿著海岸線行駛的,來回一趟要兩年多,比較晚的歐洲“三角貿易”航程差不多一般也就一年多,這也解釋了華人沒得壞血病的原因,(因為一路都有淡水補給)根本不是華人在瓷器裡種蔬菜,還有華人在歐洲人來到亞洲之前根本沒掌握逆風行駛技術,如若有這技術盡在咫尺的澳洲不是華人發現的?況且是南宋時期臺灣海峽不是東北季風就是西北季風,在那個沒有輪船和僅靠風船才能行駛的時期?華人就天生不是個航海的民族!

  • 12 # AL世界觀

    這個問題主要是看那時候的情況,可能是有幾點原因!

    一、臺灣在當時還是處於蠻荒之地

    南宋因為商業發達和富庶,再加上偏安的思想,因此並沒有注意到臺灣的戰略地位,在公元十一世紀,已經有宋王朝的漢人在澎湖群島開墾,宋孝宗時還正式駐軍澎湖群島,只是對當時的臺灣還是欠缺開發,缺少耕地,無論在資源上還是環境上都並不足以提供宋朝皇室和駐軍作為根據地。

    這與數百年後的明末鄭成功的情形不一樣,明朝的時候因為有閩南移民屯墾、海盜屯墾、荷蘭殖民時期的開發等活動,臺灣已經具有相對成熟的移民社會和屯田基礎。

    由於南宋對臺灣的認識不足,對臺灣沒有進行足夠的開發,沒有足夠的糧食,所以南宋末期政權沒有往臺灣撤退而是選擇了廣東。

    二、從力量對比來看,元軍不僅有陸上優勢,海上力量與南宋也不相上下

    蒙古人是馬上民族,陸上的作戰力橫掃當時世界,對於他們來說海上力量是薄弱了點,但是由於金朝漢人張弘範等大力發展,海上力量有所提升,再加上1276年南宋謝太皇太后抱著宋恭帝投降後,留在杭州的南宋海上力量基本上都被元軍收為己用。

    而反觀南宋流亡朝廷,陸秀夫、張世傑的船隊基本上都是在浙江、福建沿海招的民兵,這些人與正規軍相比就相形見絀了,想要退守臺灣並不容易!

    三、對於當時的南宋流亡朝廷來說,臺灣不是首選

    南宋的謝太皇太后求和不成,只能開城投降,南宋雖滅亡,但是還有些地區舉起義旗支援宋室抗元,當時還有兩廣、福建、江西一帶,這些地方相比臺灣看起來當然是有利多了,感覺還有翻盤的機會,還可以做為根據地來對抗元廷,臺灣畢竟在海外,宋代航海技術雖然有提高,但沒有想象的那麼高,穿越臺灣海峽並不是想去就可以去的,對於流亡朝廷,當然不會丟下看起來還有希望的大地盤跑到臺灣。

    等到流亡朝廷被元軍一步步壓縮後,到泉州時想要借船,遭到了泉州市舶司、阿拉伯裔商人蒲壽庚的拒絕,張世傑只能搶奪船隻出海,流亡朝廷才跑到廣東去,福建已經不安全,這時候想跑到臺灣也是不可能了。在1279年崖山海戰之前,南宋流亡朝廷的左丞相陳宜中設想的逃亡路線是到占城(今越南南部),離元軍越遠越好!

    相對於蠻荒之地臺灣,小朝廷還是寧願撤退到廣東沿海,如果能守住當然最好,如果不行,還有退路可去南洋或交趾(今越南)。

    陸秀夫在國家將要被蒙元滅亡之際,揹著年僅9歲的少帝投海而死,隨行十多萬軍民亦相繼跳海。他們的目的是為了復興宋室而一直不停奮戰,直到無力挽回,而臺灣並不是理想的復國根據地,當時的技術來說,從海上打到的陸地並不容易!

  • 13 # 世界歷史唯物觀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 首先我們要思考,憑藉古代的交通能力,南宋可以輕鬆的渡過臺灣海峽抵達臺灣島嗎?不能!

    臺灣海峽氣候條件惡劣,海水洋流複雜,憑藉南宋的船隻,根本沒有能力渡過臺灣海峽。而且南宋受制於船隻的數量,不可能將大部分的人員調往臺灣島。

    如果沒有最重要的人力資源,那逃亡臺灣又有何意義? 其次,南宋時期的臺灣島有能力承載如此大規模的人口嗎?

    不能,我們研究現在的臺灣地圖就會發現,以當時的技術條件,根本沒有大規模墾荒的可能,也就是說無力養活那麼多人口。

    既然養不活,那去了又有何用? 再者,南宋的海軍有能力和蒙古的艦隊相對抗嗎?不能!

    於是南宋不僅僅陸上軍隊無力抵抗蒙古騎兵,海上也難以招架。一但南宋決定後撤臺灣,如果遇見蒙古追擊,那數十萬軍民在海上便成了待宰的羔羊。

    而且南宋朝廷並沒有決定在最後的時刻逃亡臺灣,政策沒有向臺灣傾斜,也就是說南宋政府對臺灣島的認識還不夠充分,既然前期沒有準備逃亡臺灣,那麼最後的階段必定不會轉向臺灣以期對抗蒙古。

    況且,在當時來說,蒙古最令人頭疼的便是它的蒙古騎兵。而廣東等地的山丘縱橫,根本不適合大規模的騎兵作戰。

    於是避開蒙古軍隊的鋒芒,使優勢部隊不能發揮應有的效果,也有利於南宋政權繼續存留。

    而且這些地區比較海島來說較廣大,開發也較成熟,更有利於發展。相對於海島進攻大陸來說,不如一直留在大陸以期望合適的時機能夠翻盤。

  • 14 # 謀士說

    元軍在襄樊之戰大破宋軍以後,宋朝求和遭到拒絕,5歲的小皇帝宋恭帝投降。楊淑妃在國舅楊亮節的護衛下,帶著兩個兒子(益王趙昰、廣王趙昺)出逃。逃到福建時大臣擁戴7歲的趙昰做了皇帝,是為宋端宗。

    兩年後,福州淪陷,宋端宗的南宋流亡小朝廷直奔泉州,張世傑借船遭到阿拉伯商人蒲壽庚拒絕,張世傑搶奪船隻出海,南宋流亡朝廷只好去廣東。宋端宗準備逃到雷州,遭遇颱風,小皇帝所乘的船傾覆,宋端宗溺水生病。不久崩逝,由7歲的弟弟衛王趙昺登基,年號祥興。左丞相陸秀夫和太傅張世傑護衛趙昺逃到崖山。文天祥在江西和廣東抗敵,因為寡不敵眾最後被俘。

    公元1279年(祥興二年)正月,張弘範率元軍攻至崖門,對崖山三面包圍。1279年2月6日,43歲的陸秀夫見無法突圍,便揹著8歲的趙昺投海,隨行10多萬軍民亦相繼跳海。

    首先,南宋時期的臺灣,還沒有開發,一片荒涼,只有少數打漁為生的人停留在臺灣。其次,南宋需要大量的船隻,估計上萬艘來運兵和糧草,當時肯定來不及準備。

    最後,即便能逃到臺灣,幾十萬宋朝軍隊的糧食問題得不到解決。耕種也要一年的時間,宋朝軍隊主要是無法解決幾十萬軍隊所需的糧食。逃到了臺灣,幾十萬人沒有吃的,士兵不投降也會自相殘殺,最終也會被剿滅。所以,在大陸與蒙古對抗,糧草可以解決,說不定還有翻盤的機會。對古人來說, 逃亡臺灣,看不到任何希望,還不如決一死戰。

    不過在《臺灣史》中記載:“蒙古崛起,侵滅女真,金人泛海避亂,漂人臺灣。宋末零丁洋之敗,殘兵義士亦有至者。故名為部落,自耕自贍,同族相扶,以資捍衛。”蒙古崛起的時候,也有金人漂流到臺灣避難,宋朝滅亡以後,也有殘兵逃到臺灣。

    此外,元朝征討蒙古失敗以後,準備第二次征討日本。遭遇颶風,在臺灣西岸短暫停留後回到了福建。整頓過後,元朝又準備征討日本,不過沒有出海。元朝就命令海船副萬戶(元朝官職)楊祥、合迷、張文虎為都元帥征討琉球,設定了左右兩萬戶府。這麼說來,臺灣島上也有宋朝殘兵。只是,大規模的兵員湧入臺灣不可行。上面我們也說了,臺灣地區荒涼,大量的人湧入,沒有足夠的糧草是很難生存的。

    公元1628年,鄭芝龍投降明朝,福建巡撫為了解決數以萬計的饑民問題,希望鄭芝龍將饑民移到臺灣墾荒。傳說鄭芝龍提出給饑民渡臺的優惠方案是“每人給銀三兩,三人給牛一頭”;也有更優惠的說法是“每人給銀三兩,給牛一頭” 。可見,移民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情,當時的明朝政府還有獎勵措施。住在大陸的人民,迫不得已是不會移民臺灣。畢竟當時的臺灣還是一塊為開墾之地,所以南宋那個時期就更加荒涼了。南宋小皇帝流亡時期,還有大量的軍隊跟隨,移民臺灣顯然不適合。

  • 15 # 西府趙王爺

    古有三德。

    第一德——仁德,安萬民,施仁政,福澤萬方。

    第二德——義德,人無信,難立天。信無義,無歸途。

    第三德——明德,光明之德,不辱父母,不辱國家,不辱民族,不辱尊嚴。 公元1268年,登頂亞洲巔峰的蒙古國揮師南下, 國君忽必烈將戰爭的矛頭直指位於淮河和漢江之間的襄陽、樊陽這兩座對於南宋政權至關重要的城池,南宋方面派出呂文德、呂文煥兩兄弟駐守襄樊二城,抵禦來勢洶洶的蒙古鐵騎。

    呂氏兄弟認為,蒙古騎兵只善於野戰騎射,而長江流域的低窪環境和蒙古草原的平坦地勢千差萬別,南宋軍隊只要儲備足夠的糧草,固守城池,將持久戰打到底,無力長期消耗的蒙古大軍便會撤退。

    令呂氏兄弟意想不到的是,忽必烈的軍事頭腦並不下於成吉思汗,在忽必烈的指揮下,蒙古大軍非旦沒有強行攻城,反而主動在襄樊二城周圍築起土樓。

    時間每流逝一秒,蒙古軍隊所修築的土樓就越加堅固,久而久之,一個一個的土樓連成了片,將襄樊二城緊緊的包圍在了忽必烈親手編織的死亡圈套之中,6年之後,呂氏兄弟不戰而降,忽必烈不廢一兵一卒便拿下了南宋政權最為重要的咽喉要地。

    襄樊二城失守後,滴血未淌的蒙古大軍士氣大振,猶如一頭剛剛睡醒的餓虎,殺氣如風,強悍如兇,摧枯拉朽般的擊潰了死守長江天險的南宋軍隊,1276年,忽必烈率蒙古大軍殺至南宋都城臨安城下,南宋皇帝趙昺棄都逃亡,此時南宋仍有近10萬兵力。

    1279年,逃亡廣東的南宋皇帝趙昺,被數十萬蒙古大軍死名追殺,正月,蒙古大軍抵達廣東崖山,除非趙昺坐著東風導彈飛往臺灣,否則忽必烈一定會兵分三路,前後夾擊,逼死趙昺。

    千鈞一髮之際,張世傑集結進十萬軍民,準備和茹毛飲血的蒙古鐵騎在崖山決一死戰!

    只可惜,處於強弩之末的南宋軍民,無法抵禦惡如虎狼的蒙古悍師,南宋十餘萬軍民命喪黃泉,崖山海口處浮屍千里,海水被鮮血染紅,夕陽頓失顏色。

    年邁的丞相陸秀夫望著滿江的屍體,眼中瞋滿淚水,海風狂嘯,浪聲如訴,說不盡血滿江河的悲劇。

    眼瞧著蒙古水軍便要追趕上來,陸秀夫唯恐年僅八歲的幼主趙昺被蒙古軍擄去,再受當年恭帝之恥,背上趙昺奮身躍入大海,以身殉國。

    戰船上的其他大臣、奴僕、士兵聞此噩耗紛紛慟哭,正所謂同心而德,忠比心肝,哀哀哭聲匯成洶湧巨浪直問蒼天。

    杯中酒,仰頭盡,國破家亡斷垣處,浩氣長存同手足,戰船之上,數萬軍民一個接一個的投海殉國,無一人貪生、無一人叛國,南宋雖亡,但卻未丟了漢人的骨氣,不辱生身父母所賜之尊嚴,不辱華夏先祖所託之靈魂,不辱男兒傲骨所賦之靈魂。

    敗逃臺灣雖然存有一線生機,但蒙古早已控制了杭州一帶南宋所有的海軍力量,而張世傑拼湊的十萬海軍大部分是家眷組成,短時間內無法形成有效戰鬥力。

    即便張世傑全力保護趙昺退守臺灣,也極有可能在途中被蒙古海軍擊敗,而且當時的臺灣屬於並未開發的荒蠻野島,無法提供南宋政權實質上的幫助。

    陸秀夫與張世傑打算在崖山入海口,以海戰的方式擊敗不善水性的蒙古大軍.

    再以廣東、福建為復國的跳板,休養生息,但花廢六年時間擊潰襄樊二城的忽必烈不想再次將戰鬥拖下去,忽必烈投入海陸二軍最精銳的兵力,一舉擊碎了陸秀夫和張世傑的美夢。

    話不妨說開一點,我認為南宋政權發動崖山之戰並非是戰略失誤,反而是顯示了我華夏民族精神的一戰,退守臺灣並不現實,不戰而降反會倍受屈辱,不如決死一戰,跳海殉國來的壯烈,來的豪邁。

    這一躍雖然結束了生命,但卻早已化為燃燒的火種,映入忽必烈自負的心靈,也為南宋這個註定要滅亡的國家,畫上了一個不失尊嚴的句號。

  • 16 # 美麗青春您真痘

    1276年3月,忽必烈率蒙古大軍佔領南宋都城臨安,5歲的宋恭宗趙昺被俘,南宋滅亡。5月,南宋遺臣文天祥、陸秀夫在福州擁立端宗趙昰為帝。

    宋將張世傑率領十萬舟師,保護著端宗等趙氏皇族撤往泉州,但泉州守將蒲壽庚拒絕張世傑等人入城,並將泉州城內南宋宗室數千人殺害,掘墓拋屍,這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次本國地方官員屠殺宗室。張世傑等人只得轉道廣東。

    蒲壽庚官商合一,壟斷泉州香料海外貿易近30年,致產鉅萬,家僮數千,大肆建造了數百艘戰船,麾下數千艘海船亦可瞬間轉換為戰船,成為名符其實的海上土皇帝。

    蒲壽庚投降元軍,並將自家全部戰船無償捐給元軍,使元軍實力如虎添翼,公元1279年2月6日,廣東崖山海戰,南宋全軍覆沒,43歲的陸秀夫見無法突圍,又唯恐年僅8歲的幼主趙昺被蒙古軍擄去受辱,背上趙昺奮身躍入大海,以身殉國,隨行10多萬軍民聞此噩耗紛紛慟哭,忠比心肝,亦接連投海殉國,無一人貪生、無一人叛國,國破家亡斷垣處,浩氣長存同手足。

    百餘年後,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將蒲壽庚掘墓鞭屍,禁止蒲姓家族讀書為官,並將蒲性男人充軍,女人為娼。10萬軍民的最後時刻驚天地,泣鬼神,雖然捍衛了大漢民族的尊嚴,卻沒能挽救大漢政權的敗亡,人們在惋惜之餘,有些不解,擁有20多萬兵民的南宋流亡政權,為什麼沒有選擇流亡臺灣?一、大型船隻數量遠遠不足,無法滿足需要。

    南宋流亡政權流亡福建之時,軍隊四處收集各類船隻,最終東拼西湊只弄到包括漁船在內的大小近千艘船隻,安置20萬軍民完全是捉襟見肘,元朝雖僅有500艘船,但元朝的500艘是一水戰艦,雙方的實力根本就不在同一檔次。雪上加霜的是,南宋泉州市舶司、阿拉伯裔商人蒲壽庚又將自己上千艘船隻無償獻給元朝。

    臺灣海峽氣候條件惡劣,臺灣海峽不是東北季風就是西北季風,海水洋流複雜,彼時南宋水軍均是平底船,根本不具備長距離遠洋航行能力。

    所以船隻數量、檔次、氣候條件等所限,南宋軍民根本沒有能力渡過臺灣海峽。

    二、臺灣在當時還是處於蠻荒之地

    當時臺灣本沒有得到開發,又被大量原始部落控制,面臨的是一片蠻荒,在臺灣島拓展地盤要需要足夠的實力和時間,這種地方短途短期內避難,但無法長期獲取足夠的戰略補給,十幾萬人吃飯問題得不到解決,自然會崩潰。

    數百年後鄭成功登陸臺灣,都無法解決兩萬多人的隊伍的供給,1895年,李鴻章與伊藤博文簽定《馬關條約》,日本佔領臺灣後時,耗費了日本幾十年的時間才逐漸控制全島,幾百年後尚且如此,幾百年前南宋君臣即使僥倖登陸臺灣,又將如何生存?

    所以相比之下,廣東等地的山丘縱橫,根本不適合大規模的騎兵作戰,依託廣東忠於趙宋政權的軍民持續抵抗蒙元進攻,或許還有翻盤的機會。

    三、蒙古人豈能放虎歸山。

    彼時蒙古水軍相當強大,從襄陽戰役後連續擊敗南宋水軍。後來遠征日本,蒙古人能夠一次運輸10萬兵力,反觀南宋政權到後期海軍船隊大部分都是來源於浙江福建一帶的民兵,根本抵擋不了蒙古強大的海上正規軍。

    即便張世傑全力保護趙昺退守臺灣,蒙古水軍必然追擊,極有可能在途中被蒙古海軍擊敗,最終還是一個死。

  • 17 # 關河南望

    這個問題要結合當時情況來看

    首先,臺灣在當時還是處於蠻荒之地

    南宋因為商業發達和富庶,再加上偏安的思想,因此並沒有注意到臺灣的戰略地位,在公元十一世紀,已經有宋王朝的漢人在澎湖群島開墾,宋孝宗時還正式駐軍澎湖群島,只是對當時的臺灣還是欠缺開發,缺少耕地,無論在資源上還是環境上都並不足以提供宋朝皇室和駐軍作為根據地。

    這與數百年後的明末鄭成功的情形不一樣,明朝的時候因為有閩南移民屯墾、海盜屯墾、荷蘭殖民時期的開發等活動,臺灣已經具有相對成熟的移民社會和屯田基礎。

    由於南宋對臺灣的認識不足,對臺灣沒有進行足夠的開發,沒有足夠的糧食,所以南宋末期政權沒有往臺灣撤退而是選擇了廣東。

    其次,從力量對比來看,元軍不僅有陸上優勢,海上力量與南宋也不相上下

    蒙古人是馬上民族,陸上的作戰力橫掃當時世界,對於他們來說海上力量是薄弱了點,但是由於金朝漢人張弘範等大力發展,海上力量有所提升,再加上1276年南宋謝太皇太后抱著宋恭帝投降後,留在杭州的南宋海上力量基本上都被元軍收為己用。

    反觀南宋流亡朝廷,陸秀夫、張世傑的船隊基本上都是在浙江、福建沿海招的民兵,這些人與正規軍相比就相形見絀了,想要退守臺灣並不容易!

    最後,對於當時的南宋流亡朝廷來說,臺灣不是首選

    南宋的謝太皇太后求和不成,只能開城投降,南宋雖滅亡,但是還有些地區舉起義旗支援宋室抗元,當時還有兩廣、福建、江西一帶,這些地方相比臺灣看起來當然是有利多了,感覺還有翻盤的機會,還可以做為根據地來對抗元廷,宋代航海技術雖然有提高,但沒有想象的那麼高,穿越臺灣海峽並不是想去就可以去的,對於流亡朝廷,當然不會丟下看起來還有希望的大地盤跑到臺灣。

    綜上所述,南宋政權並沒有撤到臺灣還是有一定原因的。

  • 18 # 霄林天

    根據南宋趙汝適所著《諸蕃志》,“泉有海島,曰澎湖群島,隸晉江縣”,澎湖列島在南宋時期就已經歸屬於南宋領土,並派兵戍守。

    所以確實存在這樣的疑問,為何對臺灣有了一定了解和控制權的南宋政府,不選擇逃亡臺灣島呢?我想答案應該有兩點。

    其一,宋元水師實力的對比。

    談到退守臺灣島,就不得不對比一下當時宋元的水師實力,似乎蒙古人在水師上絲毫不佔優勢。

    顯然南宋的水師是十分強大的,宋代的造船和海上貿易十分發達,一度擁有強大的水師。反觀蒙古一方,作為草原上的遊牧民族,連精通水性的人都沒幾個,更不要說操舟控舵、水上對戰。

    然而崖山之戰的結果卻告訴我們,並沒有怎麼簡單。

    崖山海戰,南宋一方1000艘戰艦、蒙古一方400艘戰艦,最終南宋落敗,陸秀夫揹著少帝趙昺跳海自盡,十萬軍民一同殉國。君主跳海,十萬浮屍,代表著宋王朝的徹底終結,也告訴我們,蒙古人的水師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弱小。

    儘管崖山海戰有蒙古佔據陸地優勢、戰術取巧等因素,但蒙古人的確在短時間內建立起了一支規模可觀的水師。

    事實上,蒙古人一路的征戰中,一直在吸收各國的軍事實力,不僅早早地擁有了較為強大的火器,還掠奪了很多南宋沿海的船隻,在一些南宋叛降水師官兵的指引下,建立起相當實力的水師。

    所以即使是宋朝殘餘勢力潰逃到了臺灣島,臺灣海峽也無法阻擋蒙古水師的進攻,這並不是一條可取的路徑。

    其二,“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水師的實力對比只是客觀因素,南宋朝廷之所以沒有逃往臺灣,更主要的還是在主觀因素。

    正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以儒家傳統思想來看,中華大地才是王朝的根本,即使像高麗、占城這樣陸地毗鄰的地方都是蠻夷之地,臺灣這樣孤懸海外的島嶼則更低一等。一旦大陸的根基被斷絕,海外的一切都將失去意義。

    所以南宋政府壓根沒有想過逃往臺灣,他們把嶺南之地作為最後的根據地,認為失去了這裡就不會再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 19 # 怪咖侃歷史

    當時背景

    南宋的那個中後期的時候,政治方面全部腐敗,奸臣一個個增加,漠北的草原蒙古部落開始崛起。1234年宋蒙聯去合滅金。1235年蒙古先後入侵了南宋,南宋的軍民拼死的去抗擊,直到1276年臨安府然後全部被攻佔,1279年的那個時候崖山海之戰將張世傑率十萬舟師往泉州,但泉州守將蒲壽庚拒接,帶著輪船和銀錢投降元軍!

    張世忠被拒轉道廣東,發生了涯山海戰,43歲的陸秀夫見無法突圍,又恐幼帝被俘受侮辱,背上8歲皇帝跳海,以身殉國,隨行10將士接連投海,沒有一個貪生,沒有一個判國!真是可歌可泣也!

    為什麼張世忠當時沒有帶將士去臺灣而是去廣州呢?第一當時的臺灣還是一片荒莽之地,被一些原始居民把守,土地沒有開發!

    而開發需要時間,也需要精力,宋元正值交戰之際,時間上來不及了,同時還要兼顧10多萬將士的吃飯問題,貿然前去,只會陷入困境!而廣東地勢崎嶇縱橫,不適合蒙古騎兵入境,比較適合當時的作戰情形,再加上那邊有宋朝的軍民的支援,所以去了廣東,還有一些翻盤的機會!

    第二 船隻數量不夠,沒有大型的船隻,無法滿足逃到臺灣的需求!

    到臺灣肯定得坐船去,沒有船根本去不了,當時宋軍有的也是小漁船,沒有作戰能力!更可恨的是蒲壽庚竟然還把千餘艘船隻無償獻給了元朝,讓元朝如虎添翼!雙方實力懸殊太大,逃到半路都有可能被打敗,自然也不能逃到臺灣了!

    第三蒙古人不會讓宋軍逃到臺灣,肯定要斬草除根!

    蒙古族是個彪悍的民族,它的海軍實力已經遠遠超過當時的宋軍,就算宋軍僥倖逃到臺灣,也只是一時,蒙古人肯定會一戰到底的,宋軍根本抵抗不了,最後還是一死!

    結語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如果蒲壽庚當時沒有拒接宋軍,沒有把船隻獻給元軍,沒有投降元軍,南宋的歷史很有可能被改寫!百年後蒲壽庚最後被朱元璋這個人掘墓鞭屍,是罪有應得,他乃國之恥!

  • 20 # 林58127661

    海軍都打不過人家,說什麼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穿越火線玩到什麼程度算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