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聞楓飛揚

    老年人由於新陳代謝緩慢,牙口不好、消化功能減弱,需要更加豐富的蛋白質來補充身體的消耗,而且需求量比成年人更高。所以老年人的一日三餐需要考慮的也跟成年人不同,主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熱量:老年人膳食中熱能供給應逐漸減少。因為老年人活動量減少,如果熱能供應過多,容易引起肥胖。老年人總熱能控制在6276~10041千焦(1500~2400千卡)就可維持一般生理活動的需要。

    2、蛋白質:老年人要保持生命活力,延緩衰老,蛋白質的供給必須充足,尤其應注意食物的用量和消化吸收率。按照我國飲食情況,老年人蛋白質的需求量一般為每千克體重1克,佔飲食總熱量的12%~14%。蛋白質營養狀況良好,還可以增強老年人體質。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補充營養要講究低酯低糖高蛋白。就是少吃或者不吃動物脂肪(包括雞鴨皮)、不吃油膩食物,多攝入優質蛋白,如雞肉,瘦肉,魚,牛奶等。其蛋白質含有豐富的氨基酸,並且數量充足、比例合適、易於消化,適合老年人食用。

    同時還可以搭配配方合理的蛋白粉,比如湯臣倍健蛋白粉合理配比植物蛋白(大豆蛋白)和動物蛋白(乳清蛋白),改善單一植物蛋白粉營養素不充分的缺點,均衡提供9種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更適合腸胃消化能力弱的老年人。

    3、碳水化合物:老年人碳水化合物不宜過高,並且注意適當攝入一些粗雜糧、薯類和豆類。最好少吃或不吃精製糖。

    4、膳食纖維:老年人腸道蠕動減慢,肌肉力量減弱容易發生便秘。可以吃一些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全穀物、新鮮蔬菜、水果、菌藻類等),防止便秘,降低膽固醇。

    我們無法阻止衰老,但可以延緩,合理補充營養素可以幫助保持身體健康!

  • 2 # 李多想

    人們在進入老年階段以後,身體的各項機能都會有所衰退。這其中包括體力、記憶力、消化能力等多個方面。民以食為天,飲食是我們生活中十分重要的方面。下面我們主要介紹老年人飲食方面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飲食要少鹽:

    老年人不宜吃太油膩的食物。淡,就是要少油少鹽少加工,因為中國人現在食鹽和食油量超標,由此引發的高血脂、高血壓等病正在增多。老年人隨著年紀的增大,味蕾減少,味覺比較遲鈍,因此,很多老年人喜歡吃鹽多的食物。但是,這樣容易引起一些疾病,所以,老年人飲食要少鹽,像一些鹹菜之類的最好少吃。一些加工食品、餐館、外賣等的鹽類含量也相對較多,不建議老年人過多食用。

    二、飲食要新鮮

    新鮮、有色的蔬果類,富含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水果中還含有豐富的有機酸,有刺激食慾增加和維持體液酸鹼平衡的作用。很多老年人大多比較節約,剩飯剩菜捨不得扔掉。飯菜放置時間過長很容易變質,尤其是有的剩菜隔夜會產生亞硝酸鹽,易致癌,因此,老年人千萬不要吃剩飯剩菜。

    三、飲食要多樣:

    沒有一種食物能包含人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素,因此,每天都要吃穀類、蔬果、菌藻等多種食物,還要注意葷素搭配,粗細搭配,色澤搭配,口味搭配,幹稀搭配。老年人消化系統有所退化,對食物的吸收能力有所下降,更需要注意這一點。

    四、飲水要及時

    老年人由於身體的原因,不會像年輕人那樣經常感覺口渴,身體缺水的訊號不明顯,但是建議老人每天堅持一定的飲水量,這裡的水礦泉水自然水,而不是指飲料。

    五、飲食要規律:

    老年人不吃飯危害很大,容易導致暴飲暴食、血糖波動和抑制食慾等問題。不要過了飯點才吃飯,比如上午7點~9點是胃經當令的時候,所以早飯最好安排在這個時間。老年人早上一定要吃好,中午晚上也要適量的飲食,不能想吃就吃,不餓就不吃,這樣才不會給腸胃增加負擔。

    六、飲食儘量少

    俗話說:飯吃八分飽,少病無煩惱。意思就是說呢,每餐不要吃的太飽,要給肚子留個兩分的空間。老年人可能相對於年輕人腸胃消化功能比較差,如果老年人吃得過飽,食物難以全部消化,腸胃會感到不適,加重腸胃的負擔,還可能會誘發胃下垂等疾病。

    七、飲食儘量軟:

    老年人的牙齒常常會鬆動或者脫落,腸胃的消化能力也大不如從前,所以應該吃軟的不應該吃過硬的食物,想比較硬的果實類食物等,當然像煎炸的油膩類不好消化的食物也不要吃。另外,吃東西時要細嚼慢嚥,這樣可以充分吸收營養、保護腸胃、促進消化等。還有就是想強調要把吃飯當成一件愜意的事情,別吃得太累。

  • 3 # 吳建平營養師

    隨著歲數的增大,最近幾年越來越重視老年人的飲食健康了。從個體生命來講,每個老年人身體狀況都有自己的特點,對飲食的喜好不一樣,有人喜吃酸,有人喜吃辣,有人喜吃甜,我認為只要有助於自身的健康,不必要必須放棄自己的喜好。

    我認為只要掌握以下原則,對老年人有益無害:

    1、 飲食宜少食多餐,晚餐不宜過飽。有資料顯示,老年人每天的唾液分泌量少於年輕人,只是年輕人的三分之一,胃液的分泌量也下降到年輕人的五分之一,因此,如果吃多會引起腹脹等消化系統疾病。因此,老年人宜少吃多餐。

    3、 菜要淡一點,品種要雜一點。鹽吃多了,會加重腎臟的負擔,還會降低口腔黏膜的屏障作用,增加感冒病毒在上呼吸道生存和擴散的機率,所以要吃的清淡。要葷素兼顧,粗細搭配,品種越雜越好。每天主副食品(不包括調味料 )不應少於10樣。

    4、 食物熱一點,飯菜要軟一點。生冷的食物多性寒,吃多了會影響脾胃消化吸收,甚至會導致損傷。飯菜要軟一點,老年人易牙床萎縮、牙齒鬆動、脫落,對食物的咀嚼能力下降。所以飲食上應吃鬆軟易消化的食物。烹調食物以蒸、燉、燴為主。

    5、 吃飯慢一點。咀嚼的次數越多,食物越易消化吸收,還可以防止吃多。

  • 4 # 糖尿病之友

    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序的加快,老年人口不斷增加。很多老年人往往合併有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嚴重影響著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飲食結構與健康關係很密切,合理飲食有助於預防和控制慢性病的發生和發展,因此,老年人健康飲食建議是:

    1、老年人由於身體機能衰退,消化功能降低,宜吃容易咀嚼、消化的食物,不要吃過硬、生冷的食物。進餐方面注意少量多餐,食物不要過燙,也不要過量,飲食不宜過飽。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芥末等。不飲濃茶、咖啡、烈性酒。

    2、主食方面注意粗細搭配,糙米、燕麥、紅薯、紅豆等粗雜糧富含膳食纖維,攝入後可以延緩餐後血糖升高,老人年主食中可食用一部分粗雜糧。

    4、老年人要少吃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如各類油炸食品等,飲食不宜過於油膩,少吃甜食,尤其是過酸的飲料等。飲食清淡少鹽,一日食鹽不超過6克。

    5、多吃新鮮蔬菜及水果,每天吃蔬菜1斤,綠葉蔬菜佔一半,每天吃5種或5種以上的蔬菜。飲食種類多樣化,一天吃食物12種以上,一週吃食物25種以上。

  • 5 # 健康行者

    前不久我和北京醫院院長王建業教授聊天,問他如何養生,他回答了三點:

    一是心態。心態好的人內分泌、免疫功能都好。“我這個人最好的就是心態,不計較小事情,不去琢磨別人的話,相信再難的事都會過去。”

    二是飲食。吃好一日三餐,雜一些,清淡點,不主張吃保健品,刻意去補反而影響體內平衡。

    三是運動。“我每天都要走夠一萬步。”

    回到您的問題,老年人如何健康飲食呢?王院長的話算是高度概括。我們再看看《中國老年人膳食指南》是怎麼寫的?

    少量多餐細軟;預防營養缺乏。

    主動足量飲水;積極戶外活動。

    延緩肌肉衰減;維持適宜體重。

    攝入充足食物;鼓勵陪伴進餐。

    這幾句也是原則性的建議。

    根據膳食寶塔,我把食物分為吃最多、多吃些、吃適量、吃最少四大類,不見得面面俱到,希望對您有幫助。

    穀物類吃最多。穀物類應是老年人的主要熱量來源。選擇主食時,應優先選擇米飯、饅頭等沒有額外新增油脂的主食,總是吃炒飯、炒粉、炒麵,容易攝入大量脂肪,導致體重超標。粗雜糧沒經過精製處理,比精白米麵含有更多的纖維和營養成分,在胃腸功能允許的條件下,建議適量吃一些,對緩解老年便秘很有好處。

    蔬果多吃些。新鮮果蔬富含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一般來說,顏色越深,營養價值越高。蔬菜簡單烹調即可,最好不要煮太久,以減少營養流失。牙口不好的老人可以把蔬果切成小塊,幫助咀嚼。

    肉蛋奶吃適量。這類食物富含蛋白質,對老人格外重要。肉類選擇上,建議食用瘦肉、去皮家禽、魚肉等含飽和脂肪較少的。烹飪時,把肉類去骨、攪碎或切片,利於咀嚼。建議每天喝一兩杯牛奶,不愛喝或乳糖不耐受的人,可用加鈣豆奶或豆製品替代,同時多吃深綠色蔬菜等含鈣較多的食物。

    油鹽糖吃最少。國人普遍口重,吃太多鹽不利於心腦血管健康。烹飪中,多用醋、蔥薑蒜、胡椒粉等調味料,可減少鹽、醬油、蠔油等高鹽分調料的使用。蒸、灼、煮、燉等相對用油較少,最好少吃煎炸食品。

  • 6 # 啟邁斯健身

    “吃這個讓你多活 20 年!每個人都要知道”

    “太慘了,真人真事,吃這些身體被掏空!”

    “為了爸媽轉走,晚餐應該這樣吃”

    ······

    而其實歐美也有類似的流行,就是所謂的“淨化飲食”( Clean Eating ):用乾淨的食物(食療)來淨化你的身體,讓你變健康。什麼素食法、好萊塢明星都推崇的無麩質飲食、鹼性飲食等等都屬於這個大類。

    但這些聽起來健康的方法,真的健康嗎?BBC 就決定揭秘“淨化飲食”的真相,派了一位專喜歡用科學打臉偽科學的博士吉爾斯·邱,去找那些“淨化”理論的推行者“辯論”、“撕逼”,聽著就讓人想八卦、搓手掌興奮。

    《淨化飲食 骯髒真相》

    01

    吃素?拒絕動物性飲食?

    這個不信邪的基因學博士,一開始就找到了著名素食達人、網紅艾拉,她聲稱自己曾經得過怪病,吃啥藥都不靈,吃素居然治好了。

    於是在網上發各種全素、美美的飲食照,如今已經是一百多萬粉的博主了。

    但邱博士聊了一輪發現,她本人根本不懂科學理論,而只是學習了一本《救命飲食》的理念:拒絕所有動物性的食物。

    於是邱博士又找到了這本書的作者坎貝爾教授。作者一開始還非常權威的感覺,他說:肉類的攝取與癌症的增長率、心臟病有關。

    然而邱博士仔細問下來,發現:坎貝爾教授的試驗中,用膽固醇代替了蛋白質含量,而忽略了遺傳、體重等因素,強行認為膽固醇高就是吃肉導致的。

    肉肉表示很無辜啊!!

    問到這裡,坎貝爾教授說,這個理論不是有依據,而是沒害處,它可不是適用於所有人。

    啥?你都出書了現在說不適於所有人?我們看書的時候可不知道啊!

    所以,所謂不讓大家吃肉的理論,只是偽科學。

    02

    無麩質飲食?不吃穀物?

    我只是隨便搜搜

    這個理論的代表人物說了一大堆專業名詞,醇溶蛋白、免疫系統什麼的,其實大白話就是穀物會讓你容易得病、主食類會讓你虛弱···

    邱博士立馬打臉:“我老婆就是免疫學家啊,她都沒說過啊。”

    結果他們去更權威的實驗室去驗證,一大堆實驗證明:會生病的那些人都是特例,正常人吃穀物根本沒事兒!

    再次打臉

    這時候這位代表人物換了口氣:“試一下又不花錢,對吧?”

    ???不吃主食這事兒,也是能隨便試試的?

    03

    鹼性飲食?

    最誇張的,是一位推行“鹼性飲食”的博士羅伯特,他的《酸鹼奇蹟》一書買了千萬本以上,大意就是真正健康的都是鹼性(蔬菜、草啥的),而酸性的(肉、飯等)吃多了身體不好。這位博士出名到,自己開了個牧場,專門研究果蔬汁去治療癌症患者。

    邱博士照樣還是做了相關科學試驗,結果你們可能也猜到了,又打臉,啪啪的:沒有任何證據能證明鹼性飲食能減肥、更健康。

    發現了嗎?“他們”都“善用”文字遊戲

    另外,這位所謂暢銷書作者、著名博士,他的酸鹼農場治療過的癌症患者,一個都沒有活下來···一位英國的乳腺癌患者花了好幾萬英鎊,結果 27 歲就去世了···

    而羅伯特其實也不是什麼博士,學位估計都是電線杆小廣告上買的。

    最後,邱博士有點痛心地說,這些所謂的“淨化”理論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利用這些理論去操縱社會上最脆弱的、需要幫助那些人,比如患者、比如不甚瞭解的長輩們、比如急需減肥的我們。

    越來越多的人之所以會被影響,只是因為我們還不瞭解,而被某些人利用資訊的灰色地帶去擴大恐慌(比如不吃就得病、吃了就會胖等),以及獲取追隨和盈利。

    很多時候,人們追隨,已經不是出於某樣東西可能健康、可能有用,而是想趕趕潮流、或者出口氣。這同時也給了那些垃圾資訊一定的生長空間。

    這個實驗,其實也不是在告訴大家要怎麼用事實把父母懟回去,而是教你去好好想想自己要什麼,去辨別真假,去真正地愛自己的身體。

    希望我們都能看清真相,選擇真正的健康。

  • 7 # 營養百事通

    與中青年相比,老年人器官功能出現不同程度的衰退,如肌肉萎縮、瘦體組織減少,咀嚼消化功能下降,激素水平異常,這些都將影響老年人的吸收能力,從而使得老年人營養素缺乏、慢性病患病風險增高。

    老年人膳食應該食物多樣化,食物營養密度高,食物質地細軟,少量多餐,足量飲水。

    一是食物多樣化,營養密度高。每天至少攝入12種以上的食物,每天要有畜禽魚蛋奶、蔬菜和粗糧。

    早餐包含主食粗糧類、雞蛋、牛奶、適量蔬菜;

    中餐和晚餐主食宜粗細糧搭配,禽畜魚豆適量,足量蔬菜。

    在肉類選擇上,宜選畜禽瘦肉類、魚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含量也低於肥肉。

    在兩餐之間,適當食用水果和少量堅果,咀嚼能力較差的老年人可以將堅果碾碎成顆粒或粉末,水果可以榨汁食用。

    二是質地細軟,老年人膳食多采用燉、煮、蒸、燜、燴等方式,儘量不用油炸油煎燻烤等。

    三是少量多餐,足量飲水。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減弱,可採用三餐兩點制進餐。為保證營養充足,老年人餐間要少喝湯水,平時要多飲用白開水。

    老年人受生理功能的影響,會出現缺鐵性貧血、骨質疏鬆等問題。因此,日常膳食更要注意紅肉類、動物血、肝臟、牛奶的攝入,以及增加攝入富含維生素C和葉酸的綠色蔬菜、水果。

    作者簡介:陳蘭蘭

    南方醫科大學 營養與食品衛生學 碩士;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

    廣東醫學微量元素學會理事;王興國營養特訓班6期班主任

    在健康管理行業從事營養師工作7年…現在還在大健康行業折騰!

  • 8 # 如一凡夫

    #老年人的健康飲食原則# 老年人的健康飲食尤為重要,要健康飲食,就必須得保證以下健康飲食原則。一、減少熱量攝入。老年人基礎代謝降低,體力活動量減少,對總熱量的需求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遞減。因此,老年人應適量攝取熱量,不宜過度。控制總熱量主要是透過減少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攝入,但是,蛋白質應適當增加。老年人代謝降低,熱量需求也相應減少。熱量攝入過多會引起肥胖,增加心臟及其它器官的工作負擔。產生熱量的營養素有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含有三大產熱營養素的食物主要有糧食、肉類、各種甜食和烹呼叫油,要減少熱量攝入,必須限制這些食物的攝入量,少吃糖、少吃油(如甜點心、甜飲料、油炸食品和肥肉等)。二、增加優質蛋白。人到老年,體內的蛋白質以分解為主,合成緩慢,同時由於老年人消化能力弱,吸收功能減退,對疾病的抵抗力差,因此,老年人膳食中蛋白質的需要量比成年人高,從每天每千克體重1克增加到1.2~1.5克。其中膳食中優質蛋白應占蛋白質總量的50%以上。簡單地說,老年人每天蛋白質攝入量:男性為75克,女性為60克。這些蛋白質能夠提供240~300千卡熱量,其餘的熱能由脂肪、碳水化合物來提供。建議老年人需要的蛋白質從瘦肉、魚、蝦、牛奶、雞蛋、糧食中獲得。要吃夠上面的蛋白質標準,一般平均每人每天吃1袋牛奶(250亳升)、1個雞蛋(約50克)、250克糧食、50克的瘦肉或魚,再加上100克的豆腐就差不多夠了。三、適量脂肪。老年人代謝功能下降,活動降少,脂脂的利用率降低。如果攝入的脂肪過多,會堆積在體內,造成身體超重或肥胖,增加慢性病發病的危險,如高脂血症、動脈硬化、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一些癌症與高脂肪攝入有蜜切關係,如結腸癌、乳腺癌、胰腺癌等。因此,老年人不宜攝取過多的脂肪,對脂肪的攝入量要適當控制,特別要限制高膽固醇、高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動物油、動物肝臟、魚子、蛋黃等。但是,如果攝入太少則會影響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建議脂肪的攝入量不超過總熱量的20%,其中飽和脂肪酸應在10%以下,多選用植物油。一般膳食中脂肪的供給量佔到總熱量的20~25%即能滿足機體的需要。需要注意的是,長期的高脂肪飲食、無脂肪飲食、極低脂肪飲食都對健康長壽不利。脂肪的攝入量要適當。含脂肪高的食物有畜肉(尤其是肥肉)、動物內臟、各種油炸食品和烹呼叫油。適量的脂肪攝入包括:老年人應該少吃油炸食品、肥肉。健康的老年人每天吃1個雞蛋,紅燒肉等含脂肪多的肉類菜餚,每週吃1~2次,每次以不超過50克為適宜,烹調油每人每天不超過30克即3湯匙。四、全面供應維生素。維生素是維持人體新陳代謝的重要物質。體內所有的生理活動幾乎都離不開維生素的參與,老年人各系統的功能下降,維生素缺乏更容易造成各種疾病的發生,故老年人的維生素需要量不少於年輕人。老年人容易缺乏的維生素有:水溶性維生素,如B族維生素(維生素B2、維生素B6、煙酸和葉酸等),維生素C和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尤其是水溶性維生素在體內代謝快,儲存少,更應該注意補充。B族維生素主要存在於糧食中,尤其在粗加工食品中含量更多。維生素C主要來源於新鮮的蔬菜和水果。深顏色的蔬菜、水果和薯類(胡蘿蔔、各類綠葉菜、南瓜、紅薯等)中含有豐富的β-胡蘿蔔素。β-胡蘿蔔素吃進體內,轉化成機體需要的維生素A。牛奶、雞蛋黃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D。植物油如花生油、芝麻油、胡麻油、大豆油等,都含有維生素E。上述所有的食物都應安排在日常的食譜中。五、全面供應礦物質。老年人對鐵、鉀、鈣等礦物質的需要量不比年輕人少。1.鐵。老年人每天需要的鐵元素為1.2克。能補鐵的食物有:動物肝臟、血豆腐(雞血、鴨血、豬血)、瘦肉、蛋黃、大棗、櫻桃、桃、蘑菇等。2.鉀。老年人吸吸功能降低,肝腎功能降低,大約有60%的老年人血鉀低於正常。缺鉀容容出現血壓升高,心臟衰竭,肌肉無力,便秘等。體內保持正常水平的鉀含量,是預防高血壓的基本保證。能補鉀的食物有:香蕉、橘子、豆角、土豆等各種新鮮蔬菜和水果。3.鈣。老年人由於激素水平在變化,鈣元素在骨骼中流失速度加快,尤其是女性,非常容易發生骨折。老年人每天需要補充鈣800~1000毫克。最好的食物"補鈣劑"是牛奶。其次,綠葉菜、滷水豆腐、石膏豆腐、芝麻醬、蝦皮、黑芝麻等,都含有較多的鈣,是很好的補鈣食物。六、增加膳食纖維。老年人消化系統功能減弱,胃腸蠕動緩慢,容易發生消化不良和便秘。而膳食纖維一方面可以增加飽腹感,減少進食量,同時,可以促進胃腸蠕動,有效防止便秘,還能降低血脂、血糖,預防結腸癌、乳腺癌、膽結石及肥胖,對老年人健康有重要意義。建議老年人經常補充膳食纖維,最好每天吃85~100克粗雜糧;薯類或全谷糧食每週吃3~4次,每次吃85克~100克比較合適。適合老年人吃的富含膳食纖維的水果和蔬菜有:蘋果、魔芋、紅薯、海藻類、豆類、菌類以及芹菜、菠菜等,這些都是老年人的必備食品,每天不能少。七、保持充足的水份。飲食飲食,飲在前,食在後,"飲"比"食"更重要。對於老年人來說,代謝減慢,體內水份逐漸減少,但對於水份的需求並不少於年輕人,每天的需要2500毫升左右,大約8茶杯,這些水份當然包括在每天的飲水和飯菜中。

  • 9 # 營養師邱天

    年齡超過65歲就可以定義為老年人,而隨著年齡的繼續增長,老年人的身體對鈣的吸收率也在逐漸下降,容易造成骨質疏鬆,為了預防這一個問題,老年人的日常飲食中推薦早餐、加餐或者睡前都可以適當補充牛奶以及奶製品,達到補鈣,有時間也可以多曬曬太陽。

    老年時期身體的各個方面都在退化,不僅是器官,還有消化、吸收能力,甚至是味覺、嗅覺功能都在慢慢地減退,牙齒慢慢缺失......

    其次,老年人日常飲食中需注意糖和鹽的攝入量,以預防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隨著味覺的退化,老年人的口味也會慢慢加重,容易不知不覺使攝入的鹽分過量,提高高血壓風險,同時,老年人身體保持血糖值正常的機能下降,容易提高糖尿病風險,因此需控制鹽分和糖的攝入,老年人一天鹽不超過6克,糖不超過25克。

    1、咀嚼能力可以透過將食物切碎,或者做成流質食物,避免因咀嚼過硬食物導致無法順利就餐,也更有利於老年人吸收。

    2、牙齒缺失問題透過佩戴合適的假牙,一方面保護剩餘牙齒的完整性,另一方面也是能夠提高對食物的咀嚼。

    3、及時補水,人體60%以上都是由水分構成,而老年期間代謝水平下降,對口渴的敏感反應性降低。

    4、合理搭配一日三餐,避免不吃早餐或者晚餐,必要時還要加入加餐環節,穩定兩餐之間可能產生飢餓感,影響血糖波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社交中,講利益,這是成年人最成熟的交往方式”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