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潤l溪
-
2 # 徽南城意
在整個甲午戰爭中,李鴻章基本上都在執行避戰求和,消極抵抗,等待西方列強調停的方針。陸軍在朝鮮不斷後撤,而海軍則儘可能的避免與日軍正面碰撞。清軍的消極抵抗最終導致北洋水師全軍覆滅,陸軍也是損失慘重。作為晚清時代的重要大臣,李鴻章在戰爭中的一些舉措,確實影響了戰爭的結局,他本人肯定是要承擔一定的責任的,不過若是把全部的黑鍋都扔給李鴻章,也是很不恰當的。
晚清重臣李鴻章
李鴻章為何在甲午戰爭中一再避戰求和,不允許北洋水師出海呢?僅僅是因為他捨不得自己的嫡系在戰爭中受損嗎?還是純粹的懼怕日本?原因有很多,最高統治者的腐敗無能是根本原因,而清政府內部矛盾過多也是重要原因,個人的私心多少肯定也是有的。
節衣縮食的明治天皇
首先,中日兩國主要領導人的水平與對待戰爭的態度,決定了戰爭的走向,也是李鴻章消極避戰的根本原因。
明治維新之後,為了發展經濟,增強國力,明治政府各方面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並不寬裕的明治政府拿出了年財政的2%,派出了大量的政府高官,出訪歐美列國,虛心學習先進制度。為了在軍備上趕超中國,從1890年開始,明治政府將每年60%的財政收入撥給海陸軍建設,為了儘快趕超北洋水師,明治天皇更是不惜犧牲皇室的開支,補充購買先進軍艦。
曾經的亞洲第一艦隊——北洋艦隊
反觀當時的清政府,在撲滅了太平天國與捻軍之後,透過洋務運動,一度出現了中興的局面,不過這虛假的繁榮絲毫沒有掩蓋統治者的腐敗和無能。北洋水師在剛剛成立時,不論是船隻噸位,還是技術水平,都明顯優於日本。但是在1888年之後,北洋水師再也沒有添置任何兵船,1891年以後甚至停止購買彈藥。到了甲午戰爭爆發前,北洋水師不僅在總噸位上落後於日本艦隊,並且艦齡老化,航速遲緩,火炮射速也慢於日本兵船。
甲午海戰
李鴻章之所以不準北洋艦隊出海作戰,很大一部分原因他很清楚日本氣盛而來,主動進攻肯定是勝算不多,主動防禦或許還能拖垮日本。保住艦隊的主力,日本多多少少還有所忌憚,不敢任意行動,如果艦隊主力損失,日軍就可以徹底控制制海權。
沒有昏君的清朝
其次,清政府在甲午戰爭前後,內部矛盾重重,嚴重影響了備戰工作。
甲午戰爭之前,儘管慈禧結束了“垂簾聽政”,改為“訓政”,在1889年更是“歸政”給光緒帝,但是她從沒有真的打算放下手中的權杖。而大量的官僚正是看到了這一點,繼續圍繞在慈禧的身邊,形成了“後黨”。為了討好慈禧,甚至建議挪用海軍軍費修建頤和園,以慶祝慈禧的六十大壽。而也有眾多的官僚聚集在光緒帝身邊,形成了所謂的“帝黨”,他們一方面擔心國家的命運,希望早日革新時政,變法圖強。一方面也試圖透過增強光緒帝的實力,擴大自身的影響力。
毫無實權的光緒帝
帝黨與後黨的嚴重不和,既有權力上的爭奪,也有內政外交方面的巨大分歧。面對著咄咄逼人的日本,帝黨主張積極備戰,從根本上阻止日本侵華的野心,而後黨則堅信日本是彈丸小國,不可能真的威脅到大清帝國,特別是北洋水師正式建立後,一些官僚更是掉以輕心。清政府內部的矛盾重重,與上下齊心,團結一致的日本形成了鮮明的反差,戰爭的最終結局其實早已顯現出來。
帝黨的領軍人物翁同龢
掌握軍事和外交實權的李鴻章,一方面畏懼慈禧的力量,一方面又不滿後黨試圖挪用海軍軍費,阻礙北洋海軍的建立。一方面讚許帝黨改革內政的部分主張,一方面又和帝黨的核心人物翁同龢不和。左右為難的李鴻章政治上是傾向於後黨的,因而接受了停購艦船,停止北洋水師繼續擴建的決定。甲午戰爭爆發後,陸軍能守則守,不可則退,海軍則儘可能保船制敵,根本原因還是在於慈禧為首的領導集團準備不足,根本沒有實力,也沒有勇氣一戰。
最後,向來將北洋陸軍和海軍視為淮系集團的支柱和資本的李鴻章,也不可能毫無私心。
在帝黨和後黨的激烈爭奪中,李鴻章雖然傾向於後黨,但是滿清主要的皇親國戚水平確實很有限,絕大多數都是酒囊飯袋。他支援政治的改革,但是帝黨的主要領導人物與李鴻章也並不和睦,李鴻章對於帝黨動輒就主張開戰非常不滿。在帝黨的眼中,李鴻章時不折不扣的後黨,而真正的後黨也並沒有把李鴻章當成自己人,所以兩撥人一有什麼矛盾,常常躺槍的都是李鴻章。李鴻章夾在兩撥人之間,稍有不慎,就會失去權利和地位,北洋水師與陸軍的安危,關係著李鴻章在朝廷中的話語權。
《馬關條約》簽訂
總的來說,以慈禧為首的最高統治者對日本的威脅沒有清楚的認知,造成海陸軍備戰嚴重不足。清政府內部矛盾重重,淮軍內部、淮軍與湘軍之間軍令多出,嚴重製約了清軍的協調與統一。北洋水師在裝備上已經明顯落後於日軍,這些都是李鴻章心中心知肚明的,因而李鴻章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外交調停上。儘管李鴻章疲於奔命,積極奔走在列國之間,也一度有列強願意居中調停。若從一開始就好好的談判,放棄朝鮮的宗屬關係,或許日本看不清清政府的真正實力,不敢獅子大開口。若從一開始就積極備戰,與日本真刀真槍的大幹一場,最差或許也是平分秋色,日本大機率會資源不足主動求和。然而已經病入膏肓的清政府該談判的時候不好好的談,該打的時候又不積極的去打。最後一個分裂的大國在一個團結的小國面前輸的徹徹底底,而這個龐大的國家很快就被西方列強撕碎,徹底淪為一個半殖民地國家。
-
3 # 鬼雨齋主人
題主這個問題,就如明末之時崇禎問孫傳庭為何不出潼關迎敵闖軍是一樣。明知北洋艦隊是戰爭的最後籌碼,也明知北洋艦隊根本不是日本對手;不出海對手尚有顧慮,出海必死無疑。這就是真實原因。
-
4 # 拉馬努銀
北洋水師在戰前已經多年未添置新的軍艦和更新武器裝備,而在那個時代海軍的技術裝備發展十分迅猛!李鴻章已經透過多種渠道瞭解到日本聯合艦隊的海軍武器裝備已經大大超過了北洋水師!1,日本已經研發出了下賴火藥,這是一種在當時領先世界的彈藥。而北洋水師裝備的彈藥大部分是實心彈,這種彈藥擊穿艦體後不會爆炸,只能給船體打一個洞!2,日本的艦船已經裝備了大量的速射炮,這是海軍當時發展的新趨勢,而北洋水師只有速射較慢的大口徑艦炮,北洋水師在單位時間內的彈藥投射量已經大大落後於日本聯合艦隊!3,北洋水師艦船由於經費不足所使用煤大部分是劣質煤且艦船年齡整體較日本大不少,北洋水師的整體航速要大大落後於日本聯合艦隊!在其位謀其政,李鴻章在那個年代那個位置,對於兩隻艦隊的武器裝備資訊比大部分人都清楚瞭解,透過上述分析避戰是最優策略。這樣的艦船武器裝備逢戰必敗,根本不是軍隊士兵技術不行!後人特別是那些鍵盤俠絕大部分人的智商和情商遠遜於李鴻章!根本不是一個段位的就不要妄加評論李中堂的決策了!當時的情況就是逢戰必敗!(西方各國媒體當時對李鴻章的評價有多高?東方俾斯麥!)
-
5 # 嘟嘟讀讀
“我北洋水師六年沒有添一發炮彈。”光緒皇帝:“那炮彈呢!炮彈呢!”“問問翁師傅吧。”翁同和:臣總理用度開支……光緒咆哮:你混蛋!
在北洋水師要打仗了的時候,翁同和掌管的戶部卻已經六年沒有給北洋水師撥過一分錢,不要說添置新的艦船,北洋水師連炮彈都缺。如果換作是你,你會拿著沒有子彈的衝鋒槍和對面拿著衝鋒槍的人對打嗎?
翁同和這個人因為和李鴻章的私怨,而為難李鴻章,因為翁同和的哥哥被曾國藩上奏摺參過,導致翁同和的父親自己羞憤自殺,而這個奏摺的執筆者就是李鴻章——曾國藩的學生。自從翁同和掌管了戶部之後,翁同和處處為難李鴻章,慈禧太后修頤和園有錢,李鴻章北洋水師購置炮彈沒錢;宮廷裡的太監貴妃換新衣服新被褥有錢,李鴻章購置炮彈沒錢;海軍軍費被翁同和口留下來,給慈禧修頤和園,存在庫房裡,就是不給李鴻章;他認為北洋水師是李鴻章的。海軍軍費被拿來修頤和園,被拿來修戲園子、閣樓;被拿來給太監宮女貴妃添置新衣服、買新奇的玩意。
而這段時間裡,日本方面幹了什麼呢?日本天皇省吃儉用,把錢給海軍購置艦船,到甲午海戰前夕,日本的艦船無論是從速度上、還是武器發射速度上,整體都高於北洋水師。日本艦船航速24節,中國艦船航速最快18節;日本艦船一分鐘開5炮,中國艦船5分鐘開一炮,日本的彈藥充足,北洋水師沒有炮彈(鄧世昌打中了吉野號 的炮彈都沒炸開);這些冰冷的數字已經決定海戰的勝負。
日本開戰前也沒有必勝的把握,日本是在賭國運;英法俄也是再看中國和日本誰勝誰敗,他們會和其中的勝利者合作。如果按照李鴻章的策略,不做海戰;北洋艦隊再港口內,靠岸上的炮臺轟擊日本的艦船,那麼還是有勝算的,並且英法居中調停,以李鴻章的才能完全可以解決。
翁同和是一個腐儒,滿口只會講仁義道德。可是戰爭打響的那一刻,仁義道德有何用?因為個人私怨而廢國家大事,大忠似奸。
如果北洋水師是你管轄的,如果你腦袋還正常,在如此懸殊的情況下,都會做和李鴻章一樣的選擇。
-
6 # 歷史三日談
按照李鴻章的禦敵策略,北洋水師千萬不可主動求戰,只可在近海遊弋,幹什麼?做“猛虎在山之勢”,什麼意思,就是說山裡面有老虎,你要小心點,嚇唬人的意思!
話說回來,這北洋水師號稱亞洲第一艦隊,有必要活的這麼憋屈嘛,要打便打就是了,謙虛過頭,那就是虛偽了,更何況,這國家間的對壘,人可不管你是真的還是虛偽,一旦遏制不住日本的既定策略,接踵而來的很可能就是劈頭蓋臉的狂風驟雨。
但李鴻章還真就不得不憋屈的活著,亞洲第一艦隊,那是以前,北洋艦隊是李鴻章花十年之功建造起來的,在成建制之初,你喊它“亞洲第一艦隊”,當之無愧,但隨著出現的問題,這讓李鴻章乃至北洋艦隊問題越來越多。
比如最簡單的,壞了怎麼辦的問題,也就是是北洋水師沒有配套的後勤保障措施,當時李鴻章要的只是買艦隊的錢,關鍵的船隻修理等,再要錢就沒有了,再一個更新艦隻和裝置的錢,也無從談起,因為別說這部分錢,就連該給北洋水師的正常活動經費都經常被縮水一半以上支付。
從北洋艦隊建成的1885年左右,一直到甲午中日戰爭爆發的1894年,將近十年的時間,北洋艦隊沒有增添過一艘新戰艦,新的不添,原來的壞了沒法修,維持現狀又沒錢,北洋艦隊從建成之初,其實一直在走下坡路,而1894年的日本海軍,已經針對大清朝海軍完成了近代化。
艦隊不僅比清朝海軍跑得快,而且火炮的射速直接十倍以上於北洋水師,再一個致命的弱點是北洋水師的炮彈它是實心的,沒有炸藥(主要是沒錢買),就這樣的北洋水師,李鴻章避戰不出難道有錯嗎?
當然,李鴻章處在那個時代,自然有其侷限性,人無完人,一個人的決策往往都是時代的“天作地和”,只是說這種結局的代價太大罷了!
-
7 # 風塵講歷史
甲午戰爭時晚清歷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在甲午戰爭之前清朝還算是世界強國,雖然也飽受列強欺負,但經過三十年的洋務運動,清朝早已今日不同往昔,隨著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清朝收復新疆和十九世紀八十年代清朝在中法戰爭中取勝,清朝在國際上的地位也越來越高,別的不說,比日本地位高那是肯定的,各國對於清朝也還算尊重。可是在甲午戰爭以後,由於清朝敗給了彈丸小國日本,讓列強認識到清朝如此的不堪一擊,於是掀起了瓜分中國的浪潮,清朝的國際地位一落千丈,日本也慢慢走上列強之路。其實清朝在甲午戰爭中也不是沒有戰勝的可能,但是由於李鴻章的避戰求和,最終失敗,那麼為什麼李鴻章要這麼做呢?
李鴻章在整個甲午戰爭中表現得都很消極,一直在等待列強調停戰爭,而不是積極迎戰。清軍在朝鮮不斷向後撤軍,海軍也極力得避免日本艦隊,這些消極抵抗政策最終導致中國第一支近代化海軍北洋水師全軍覆沒,陸軍也是損失慘重。不得不說,作為晚清三傑之一得李鴻章要負一定責任,他在戰爭中得一些錯誤舉措影響了戰爭結果,當然也不能完全把甲午戰爭失敗得罪責怪在李鴻章頭上,他消極迎戰也是有原因的。
日本士氣正盛,若李鴻章命北洋水師主動進攻,那肯定會損失慘重,可如果不讓北洋艦隊出海作戰只是防禦,那就有可能拖垮日本,保住海軍主力,待日本士氣退去就會對清軍有所忌憚。如果貿然出擊導致失敗,那就會失去制海權。事實也證明黃海之戰北洋水師失敗後,日本完全奪取了黃海的制海權,北洋艦隊只能躲在軍港內。而且在甲午戰爭之前,清朝內部並不統一,備戰工作做的不夠充分。
由於慈禧在晚清一直專權,許多大臣都極力討好她,甚至還挪用軍費修建頤和園來慶祝慈禧的六十大壽。同時也有一些正直的大臣站在皇帝光緒這邊,兩方勢力水火不容,光緒帝主戰,而慈禧太后主和,帝國兩個最高統帥都意見不合,怎麼指望一個國家集中力量應對日本?所以也導致甲午戰爭成為李鴻章一家對抗日本一國的戰爭。況且在甲午戰爭時北洋水師的實力已經不如日本聯合艦隊了,失敗是必然的。
在北洋水師建立之初確實是亞洲第一,可從1888年建立到1894年甲午戰爭這幾年裡,北洋艦隊完全沒有增添任何一艘新式戰艦,而日本明治維新後就迅速發展軍事力量,新式戰艦也是毫不吝嗇的去買,到甲午戰爭時期北洋艦隊的航速和炮彈儲備已經完全跟不上日本聯合艦隊了,這就會導致北洋艦隊打勝了追不上日本艦隊,打敗了跑不過日本艦隊,加上炮彈不足,質量不好,即使北洋艦隊的官兵們已經打出了極高的命中率,也無法擊沉一艘日本戰艦,導致北洋艦隊完敗。
在這樣不利的條件下,李鴻章的避而不戰就顯得比較高明瞭,這也許是當時的最好選擇了,可以將戰爭拖下去,與日本打持久戰清朝絕對能拖垮日本,畢竟當時的日本是舉國之力發動這場戰爭,如果清朝內部再團結一點,改變戰局也不是不可能。
-
8 # 宇澤歷史
對於李鴻章來說,北洋水師是他一手創造而成的。在咄咄逼人的日本海軍面前,李鴻章下令整個北洋水師採取“禦敵報船”的政策,個人認為有兩個最直接性的原因,一個是儲存北洋水師的實力。第二個則是,李鴻章也知道當時的北洋水師並不是日本海軍的對手,出遠海迎戰無疑是讓北洋水師送死。
“帝黨”與“後黨”之爭對於晚清時期清政府組建的北洋水師,人們往往第一想到的就是實力“亞洲第一,世界第九”,甚至網上還有的說北洋水師的整體實力在當時是世界第四、第六、第七等等。但是,殊不知在北洋水師成軍之後,整個艦隊就處於建設停滯狀態。而相反的是,日本正在舉國上下用盡全力去發展海軍,日本的軍國主義經過長期的戰略準備,也正在精心籌謀一場侵略戰爭,也就是日後的中日甲午戰爭。
但在看看此時的清政府朝廷之上,卻是矛盾重重。首先是慈禧太后獨斷專行把持朝政,到了1889年光緒皇帝19歲時才“撤簾歸政”,但是整個清王朝的實際大權仍然由慈禧太后一個人把控。於是,清政府的朝廷之上就形成了以“帝黨”和“後黨”為派系的矛盾之爭。對於以光緒皇帝為首的“帝黨”,既無實權,又無軍隊,實力虛弱,整個清王朝的軍政大權則牢牢掌握在“後黨”手中。
而在地方實力派中,實力較強的湘系又和淮系形成長期的矛盾鬥陣,以李鴻章為首的淮系又逐漸得勢,在整個清廷之上又處於舉足輕重的地位。此時的李鴻章見“後黨”實力較強,便投靠了“後黨”,而湘系則傾向於“帝黨”。在對日侵略戰爭問題上,兩黨的態度卻截然不同。“帝黨”一派的人都認為只有透過戰爭才能削弱“後黨”的勢力,便主張對日侵略採取強硬態度。而“後黨”則害怕戰爭會動搖其在清政府中的統治地位,便主張對日侵略採取妥協避讓,與日和談的方針。
在這場兩黨之爭的過程中,整個北洋水師不僅沒能得到相應的發展,反倒是戶部在1891年對於北洋水師下了一道死命令:“停購外洋軍火兩年”。其中,“帝黨”派系中最突出的人物就是翁同龢,一面喊著要對日作戰採取強硬態度,但另一面卻又與李鴻章作對,對於分撥給北洋水師的軍費則是一再拖延、剋扣。
而日本海軍則在1888年——1890年短時間內,就實施購買和自造了排水量4216噸的“吉野”艦、2439噸的“千代田”艦、3150噸的“秋津洲”艦以及1609噸的“八重山”艦,日本海軍的飛速發展,到了甲午戰爭之前,整個日本海軍的實力早已超過北洋水師,躍居亞洲第一,而整個甲午海戰就是對這兩支海軍最好的檢驗。
所以,李鴻章下令北洋水師不許赴遠海作戰的原因,除了儲存北洋水師的實力,也是儲存自己的實力。
兩支海軍差距懸殊對於北洋水師來說,在甲午戰爭之前確實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九”的實力,但是近現代化海軍的發展並不是當時的清政府統治階層想的那麼簡單,只要把軍艦買回來,就能一直保持實力這麼簡單的一回事。
對於甲午海戰期間的北洋水師,其唯一的優勢就是整個艦隊在裝甲防護和大口徑的火炮方面佔有少許優勢,但總的看來不管是在航速、炮彈、火炮、軍艦養護方面都要落後於日本海軍,因為北洋水師雖裝備了大口徑的火炮,但事實上火炮數量方面是要少於日本海軍的。再加之北洋水師裝備的都是老式大口徑架退式火炮,雖然在威力上可能要優於日本海軍的小口徑速射炮。但更無奈的是,當時的北洋水師進口的開花彈則是少之又少,黃海海戰之前,國內的機器局並沒有製造準備了足夠的火炮用於備戰,以至於北洋水師是在備單不足的情況下強行出海。
豐島海戰之後,作為北洋水師的創始人李鴻章也深知日本海軍在航速和速射炮方面更優勝於北洋水師,遠海作戰根本沒有勝算的可能,為此也下達了諸如採取近海防禦的措施,從而保全北洋水師的勝利。黃海海戰之後,李鴻章眼見北洋水師損失的如此慘重,在借鑑了德國軍事顧問漢納根的建議下,決定讓殘餘的北洋水師軍艦退守威海衛,憑藉軍艦與海岸岸防炮的雙重火力之下打擊前來進犯的日本海軍,從而保全實力。
再由李鴻章一面對日採取妥協退讓,一面乞求英俄等歐美列強出面調停。但最終,由於敵我差距的懸殊,清政府“帝黨”與“後黨”派系之爭的情況下,威海衛失陷,山東巡撫李秉衡卻按兵不動,以至於整個北洋水師在威海衛保衛戰中全軍覆沒。
更加令人髮指的是,在整個甲午戰爭失敗之後,清政府派李鴻章赴日和談之時,作為“帝黨”的翁同龢甚至是要決定與日本作戰到底,拒絕與日和談.....
所以,我認為李鴻章不許北洋水師出海的第二個原因就是,北洋艦隊與日本聯合艦隊差距懸殊,出遠海作戰無疑是讓北洋水師送死。
以上均為個人看法,能力有限,多有疏漏,煩請糾正。
-
9 # 千水千山
在甲午戰爭中,李鴻章並沒有讓北洋水師不出海,他的策略是“保船制敵”,本來這是根據北洋水師的實際情況制定出來的一個積極的戰略計劃,但是被丁汝昌會錯了意,生生將一個積極的作戰方針變成了消極的避戰之策。
在黃海海戰結束後的第二天,李鴻章給丁汝昌發急電,讓他抓緊修船,防止日本船艦再次騷擾北洋。並派丁汝昌趕緊派船出海,在撫順大連一帶巡航,這樣可以讓日本人以為我們有很多船。否則一旦日本知道我們沒有船,會派船艦在海上對我長驅直入,那樣將對我軍極為不利。
到了9月27日,又再次發急電,:“資訊日緊,即不能制敵,亦可在口外近邊遊弋,使彼知我非束手待斃”。第2天李鴻章得知日軍打算佔領旅順,又再次給丁汝昌發電,讓他趕緊把船修好,派船出海。
由此可見李鴻章始終堅持讓丁汝昌派船出海,並沒有讓他按兵不動。
丁汝昌沒有聽從李鴻章的安排,一意孤行。
李鴻章曾提出水陸協同作戰,共守旅順要塞的策略。10月24日日軍在花園口登陸,28日李鴻章派丁汝昌前去支援當地的陸軍,可是丁汝昌貽誤戰機,他率著艦隊到達了花園口,看到當時的戰役非常緊張,日軍很難打,並沒有支援當地陸軍,只是逛了一圈便跑回了旅順,就這樣貽誤了大好戰機。
丁汝昌還給李鴻章發電報說:“我力過單,前去吃虧無益,現回旅趕配定,鎮起錨機”。這個牽強的解釋讓朝廷非常憤怒,責令李鴻章嚴懲丁汝昌,但是李鴻章念在舊情,還是把丁汝昌保了下來。
可是後來丁汝昌對李鴻章的命令一再置若罔聞,不肯派兵出海,最後導致威海市失陷,北洋水軍全軍覆沒,丁汝昌也服鴉片自盡了。由此看來,李鴻章並沒有讓北洋水師不出海,是丁汝昌龜縮不出,最後導致了北洋水師的覆滅。在這場戰役中,丁汝昌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在黃海海戰之後,因為丁汝昌的不作為,導致日本掌握了黃海的制海權,使日本海軍在黃海暢行無阻。丁汝昌又不配合陸軍進行作戰,使大連、旅順、威海等地在短時間內迅速淪陷,更引發了旅順大屠殺的慘劇。
李鴻章在甲午戰爭中給北洋水師制定的是“保船制敵”的作戰方針,這個方針不是避戰,而是積極的應戰。
甲午海戰初期,北洋水軍與日本聯合艦隊的實力相比非常懸殊,艦數22:31,魚雷艇12:37.,火炮253:370,總噸位41200:63995,雙方的實力一看便知。
在射速上,北洋水師也遠不是對方的對手,日本是一分鐘開五炮,我方是五分鐘開一炮,在這樣懸殊的實力對比下,北洋水師肯定要吃虧。
所以針對這種情況,李鴻章提出了揚長避短的保船制敵策略,就是不爭制海權,而注重對入海口的防衛,在當時的情況下,李鴻章提出的是一個正確的方針。
但是丁汝昌在整個戰爭中貽誤了戰機,徹底改變了李鴻章的作戰策略,導致這支曾經是世界第九、亞洲第一的海軍不復存在。日本人還在俘獲的北洋水師的船艦上插上了日本國旗,使日本軍艦縱橫於中國海域。八國聯軍入侵中國之後,中國內河也飄滿了各國國旗,這讓中國陷入了被列強瓜分的深淵。
-
10 # 肖昌洪0304
李鴻章為什麼不許!北海艦隊出海?真實原因是什麼?
原因就是李鴻章知道北海艦隊一旦遭遇日本艦隊,必敗無疑,北海艦隊組建成型以後,直到甲午海戰之時,二十年的時間,沒有新購一艘新型戰艦,所有戰艦都老舊過時,海戰理念都發生了巨大變化,航速勝過裝甲,速射勝於口徑,這些不足都被北海艦隊擁有。
反觀日本艦隊,都是下水不久的新航,體積小,速度快,都是速射炮,戰鬥力強,李鴻章知道海戰理念快者強,慢則弱,如果不會光緒強制出征,李鴻章是極力避免打這一仗的。
回覆列表
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勝算不大,畢竟如果能帶領北洋水師取得戰爭勝利,李中堂可能真的名留青史了。當然,這其中也不排除有儲存實力和自己地位的嫌疑。
北洋水師在建立之初確實號稱亞洲第一,但是在甲午戰爭爆發時,北洋水師的整體實力已經弱於日本聯合艦隊。一個是航速,北洋艦隊整體落後,意味著海上作戰追不上日艦,只能被動應戰。另一個是炮彈,由於黨爭等因素,北洋水師炮彈嚴重不足,僅有的炮彈很多也是“實心彈”,只能撞擊不能爆炸,其中正中日本旗艦“松島號”彈藥庫的就是這種實心彈,如果是可以爆炸的彈藥,必然重創日本艦隊。另外,北洋艦隊所用的燃煤並不是優質煤,燃燒之後會冒黑煙,這在戰場上會暴露位置,也是作戰的大忌。
面對這些條件,也許堅守不戰真的是最優選擇,加上岸防力量支援,可以把戰爭拖入持久戰,待北洋艦隊戰備更充分一些、日本聯合艦隊計程車氣再低落一些,再尋找戰機集中優勢兵力打一場決戰,也許戰爭結局會改變也說不定。當然歷史不容假設,以上這些都是推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