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zeli1

    會把你的孩子當塊料來培養,啥活都會讓你兒子參與,鍛鍊多,不像我導師,到了快退休的年紀,也就是混混日子罷了,學生懶的帶了。

  • 2 # 百科全書602

    如果他導師是博士後應該沒問題的,國內不少的高校副教授和教授有名額限制的,有的已經遠遠超副教授水平的講師,但是由於沒有名額仍然不能升職。

  • 3 # 明心見性637

    如果一個講師可以做碩導,那他肯定滿足評為碩導的條件,比如論文之類的。一般情況下此時碩導正在搞科研的高峰期,會帶著自己的學生一起做,或許會學到更多的知識。

  • 4 # 鴻道文化

    那一定是過時的資訊,研究生導師必須是副高以上。

    就知識能力來說,博士+講師沒有問題。

    但是就社會經驗和為人處世、修養境界來說,講師嫩了點,還是高階職稱的姜更辣。

    講師無論如何,在高校是最幹活主力,不是研究主力,很多專案講師不能報,導師沒有專案難以帶學生。

    如果有例外情況,那就向學校核實後再說。

  • 5 # 領略教育魅力

    我想您一定是搞錯訊息了,因為帶碩士研究生的老師必須是副教授以上,講師是很難有實力帶碩士研究生的,除非是特別優秀的,這是硬性規定。

    我2017年攻讀碩士研究生時,我們一起的一個學生也是由一個講師帶的,但講師是我們的副院長,是學院剛剛破格提拔的,所以他還有一位導師,是我們學院的一位教授,兩個人聯合培養,同時在18年的時候副院長也被評為副教授。

    其實,這就是一個時間差的問題,相信不會有本質上的錯誤。

    但講師不一定代表其科研水平比較低,因為有很多講師每年的科研成果也有很多:

    因為每年每個學員的職稱晉升名額非常的有限,幾乎都是一些在學院比較久的,為學校做出過一定的貢獻,同時也有一定的科研成果的老教師。

    而對於一些年輕的講師來說,很難獲得這樣的機會,但是他們的科研工作絕對沒有因為職稱的問題而降低對自己的要求,既然能夠成為帶碩士研究生的講師,那麼這位老師在日常的教學中一定有著優異的表現,不然不可能獲得學院領導的認可,更不可能經過研究生院的同意。

    所以,您孩子的這位導師一定是有著自己比較強的一方面,建議您在看看他近幾年發表的論文,看看他主持的專案和課題。

    這時的我們或許應該尋求學院的幫助:

    因為教育部規定了只有副教授以上的老師才能夠帶碩士研究生,因此如果您對這樣的結果不滿意,完全可以到學院向領導瞭解清楚。

    但是最終的結果也一定是這兩種可能,一方面是該導師會自近期被評為副教授,這只是一個時間差的問題;另一方面是聯合培養,也就是說主導導師肯定是副教授以上的老師,同時又加上這位講師,這在碩士研究生教育中也是經常出現的。

    總之,您現在需要做的是兩件事:第一個是和學院領導溝通,詳細的問清楚事情的原因;第二個是詳細的查閱一下這位講師的近幾年的科研成果,支援的課題等,相信你會有一個全新的認識的。

  • 6 # 帥小西De

    作為大學老師,非常有必要為講師正名啦!

    職稱評定和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遴選是兩個體系,其中副高職稱(副教授、副研究員)不是遴選為碩士生導師的必須條件!具體的遴選條件得看所在院校的每年規定,注意是每年,進了高校你才會發現職稱評定、導師遴選的條件每年都會有變化!大部分學校遴選碩士生導師的條件是課題、經費、發表高水平論文,而不是副高職稱,不少年齡較大的副教授甚至不是碩士生導師。類似的,不少教授同樣不是博士生導師。

    不少高校採用的特聘教授、特聘副教授(屬校聘)在考核期內其實也不算具有正式的副高/正高職稱,同樣可以遴選為碩士生導師。因此,不少學校中級職稱的講師透過碩士生導師遴選,成為碩導呢!不信的話,可以點開北郵電子工程學院的官網檢視師資隊伍中的中級職稱,類似的講師+碩士生導師不少呢!(見上圖,人名和照片已遮蔽)985高校中同樣有不少講師遴選為碩士生導師,越是學校層次高,講師優秀的可能性才更大!

    為什麼會出現部分講師成為碩士生導師的情況呢?

    首先是研究生培養的需求,近幾年研究生報考人數激增的同時,招生人數同樣在增加。為保障研究生的培養質量,不少院校都限制教授、副教授每年可輔導的碩士生數量,如教授3人、副教授2人,這就會導師部分研究生沒有導師。而部分年輕剛工作的博士,獲得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後,還有高水平的文章,但是部分條件不符合副教授的評定資格,作為講師中較為優秀的群體就可遴選為碩士生導師。一般來說,分配的學生以專碩為主!

    其次,青年教師自身發展的需要。近些年,年畢業博士生數量劇增,就算不少博士生延期畢業,依然有5-6萬/年的博士畢業,進入高校後職稱評定競爭激烈。高校圈內甚至有這樣的段子:這個講師評定副教授的科研成果比同期副教授評定教授的還高,就是政策不允許,要不都能上教授(少量院校有綠色通道等,可直接破格為教授)。

    相信,中小學的教師評定職稱時有同樣的感悟,不是看材料的好壞,而是關鍵看同批人中你材料的好壞。不少年輕教師因為名額限制,3-5年內甚至未能晉升副教授,但是其個人有課題、經費、高水平的論文,學校或學院就有類似的政策扶持,允許其遴選為碩士生導師。

    當然,還有其他一些原因,比如學校層次不高,高階職稱人數比例不足等。

    跟著類似的講師作為碩士生導師,好嗎?

    首先,類似的講師能夠遴選為碩士生導師,證明自身優秀的同時,也反饋她在一個很好的課題組/團隊。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沒點能力和背景的講師是沒機會遴選為碩士導師的,除非是優秀的讓人無法反駁(優秀成這樣的話,早就是高階職稱啦!)。因此,相比同專業大部分副高職稱的導師在學術造詣上都要高,而且有拼勁,能出和會出大量科研成果。跟著這樣的導師很不錯,只要你想做、肯做,2-3年的碩士生涯肯定大有收穫!

    其次,關於部分人擔心的導師"爭"論文一作的擔憂。小西覺得這就是你打工不要老想著老闆搶你功勞一樣,碩士新生有幾個能在沒有導師指導下,全程自己闡述一篇科研論文的啊。一篇論文不是說誰做點實驗、撰寫個初稿就一定是一作,而且二作並不影響一個碩士生的深造和畢業等。如果非常優秀,能力強,論文也可以和導師溝通署名一作,年輕導師做通訊。至於說導師要靠幾個學生論文才能晉升職稱的,類似的學生我聽過,有985碩士生將導師逼成"優青"的,不是給發論文給導師,而是喊著導師一起努力(導師同樣有惰性的)。

    同時,關鍵好壞得看導師的性格和為人,畢竟通常或個例都不適用於某個人。具體的可以和導師敞開心扉做個溝通,類似的擔憂也可以說給他聽呢,不要覺得導師會生氣或者故意為難你,沒有必要的。當下,導師和學生之間的矛盾不少就源於彼此間缺乏溝通,甚至是一群沒有讀過研、也不是導師的人在告訴讀研如何、導師如何,有可信度?

    還有個好處,小西沒有說透。就算年輕講師就是遴選為碩士生導師,每年就只會有一個研究生指標。你不用擔心導師對幾個學生差別的對待,也不用擔憂同屆學生之間的勾心鬥角(之前我也不信讀研和宮鬥一樣,後來我信啦)。而且,他們沒有"架子"或"脾氣",也沒有太多的應酬或行政瑣事,你可以經常和導師溝通交流課題中遇到的難題。

    遇到性格好的導師,能給的資源和福利都是你一個人的。也許要做的實驗或事情不少,比同學累,但是收穫肯定也更大,加油!

  • 7 # 小李子雷彘穼

    可以肯定的說只要講師有足夠的能力,手頭可以做重大專案的,具有指導資格,是可以被評為研究生導師的!

    你兒子的導師是個講師,我個人覺得是非常好的事情!為什麼這麼說呢?

    第一,講師一般比較年輕,能夠進到學校做研究生導師說明非常的優秀,現在能進大學當大學老師門檻非常的高,基本這些老師手頭有好多比較大的專案,所以,你的兒子肯定能學到好多東西!

    第二,年輕的講師為了升職,或者評職稱會非常努力的,而且老師一般需要發比較好的論文,比如SCI、EI、IEEE等著名論文,所以會將自己的課題分給研究生一起完成,這對於你兒子來說,更容易寫出好質量的論文!對以後考博工作都有很大幫助!

    第三,對於一些比較資格比較深的教授,年齡一般比較大,對科研的能力不如年輕老師,可能有些教授,達到一定階段不會去再接專案,因為自己沒有精力去做了,所以,研究生沒專案做的話,學到的東西就非常少了!

    第四,年輕的導師更能和學生“打成一片”,更容易“溝通”,氣氛比較和睦!

    就拿我們學校來說,只要跟的年紀比較大的導師,基本沒什麼專案去做,而年輕的導師不一樣每天都會給你任務,補貼待遇也非常好!學到的東西也很多!

  • 8 # aspireu1

    作為一名研究生,我這麼直接說吧

    如果你孩子想多博士以後做科研,那就找個大導師 有專案人脈 資源的

    若谷你孩子只想拿個文憑 不做科研的話 就直接找個一般老師 人比較好的 比較自由的就行

  • 9 # 老羊快跑

    第一,講師在很多院校都是可以做研究生導師的!第二,一般只有比較優秀的年輕講師才可以被遴選為研究生導師!

    所以,不要糾結,這說明這個導師還是比較年輕有為的!

  • 10 # 思並快樂著

    以我們學院為例,講師的確可以帶研究生,只不過,講師需要滿足一些硬性條件才能帶研究生。 這些硬性條件有:

    1.博士學位;

    2.主持或完成省部級課題

    3.發表N篇核心期刊以上學術論文。

    也就是說,講師只要滿足評碩導的硬性條件,即可帶研究生。

    博士也是這樣,只要滿足博士生導師的評聘條件,講師也可以帶博士(不過一般很少,一般都是副教授以上)。

    為何會出現講師帶研究生,副教授帶博士的情形?

    這是因為: 職稱評聘體系和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是兩套獨立系統。職稱評聘有學校人事部負責,一般對副教授以上高階職稱有嚴格數量限制。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一般由學校研究生院負責,數量上不會嚴格限制,只要夠條件即可評上。一般而言,碩導,博導評聘條件不比副教授,教授評聘低,甚至還高於前者。比如我2007年評上副教授後過了2年才夠了碩導資格,原因就在於缺了一個硬性條件。

    現在在學碩之外,又增加了專碩招生,專碩招生數量要遠遠大於學碩數量,原有的研究生導師隊伍補給不足,碩導尤其專碩導師的評聘條件就會進一步降低。一些符合碩導資格,具備博士學位的講師就會被補充進來。

    孩子導師是講師不用擔心。僅以人文社科領域而言,由於現在高校博士培養環節把控越來越嚴,現在年輕人的學術功底,學術素養不會比老教授差多少。而且,我覺得學者學術的黃金年齡一般在35-45歲,由於有職稱目標,這個年齡段的學者在思維和科研進取心層面,也要強很多。反觀很多教授,由於已經實現最高職稱目標,反倒顯得暮氣沉沉,科研完全不在狀態。

    另外,研究生階段,主要是一個自主學習的階段,導師的作用是次要的,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是主要的。人文社科領域,導師對研究生的指導很多時候只體現在畢業論文環節,但這個環節很多老師都會參與進來幫學生論文把脈診斷,以促成學生順利畢業。

    以上,供參考。

  • 11 # 菰文越光

    有一些人的高階職稱是與實際能力不符合的!不會作假,拍馬屁的人有能力也評不上副教授!何何現在的風氣很不好!看一下中層以上的領導幹部那一個不是高階職稱!

  • 12 # 潘多拉的眼淚4939138

    講師怎麼了??好奇怪啊,教授也是講師拼搏過來的啊!我國的評價體制就是這樣,博士畢業評定講師,講師兩年後才可以評副教授,副教授五年才能評定教授,但是科研的主力是博士,博士後,也就是講師或者正要評副教授的講師,你說碩導是講師奇怪嗎?是有的年輕人會高聘,但是那也是待遇而不是實實在在的就是教授懂不??你兒子是來學習的還是評價導師的,自己沒學會本事先覺得別人夠不夠格真的合適嗎???

  • 13 # 缺月映疏桐微雲淡河漢

    我和你說,講師不一定差,

    選個小老師當你的導師,然後他專心培養你,把會的東西教給你是很不錯的(參考華僑大學那個發nature的研究生,他老師就是個小老師)。

    選大佬做導師好處是以後在行業裡有山頭,而且你以後申專案比較有實力,壞處是他可能太忙,沒時間管你,你要自己主動學習,有想法主動找他談。

  • 14 # 高校人才真經

    在我看來,題主兒子研究生導師是個講師,這是一件好事。我從三個方面解釋一下吧:

    第一,講師能成為碩導嗎?很多人覺得講師怎麼能指導研究生呢,其實這在高校裡,特別是985、211高校裡已經比較常見了,一方面職稱比較難,但研究生很多又需要人指導,另一方面,也是對青年教師培養提升的一種政策支援。現在,研究生導師的推薦評審,首先就是要破除唯學歷和唯職稱,博士、教授如果做得不好,一樣會被取消導師資格,碩士、講師做得好,一樣可以指導研究生。當然,跨級就不大常見了,一般是博士學歷的講師或碩士學歷的副教授有條件申碩導,但不能申博導。

    第二,講師成碩導需要什麼?首先來說,能成為碩導的講師一定是講師裡最優秀的,如果這位老師還年輕,只是因為還沒來得及評副教授,那題主就算是撿到寶了。在大多數985、211高校,會直接將新引進的優秀青年人才聘為“特聘副教授”等(各學校名字不一樣,但性質差不多),同時直接聘為碩導,這類老師就屬於潛力股,跟著他們一點都不虧。除了這類情況外,碩導一般要求老師具有國家自然基金專案,或者等同於這個層次的重大專項子課題,專案經費要充足(表明老師有條件培養學生),另外,要求近三年有比較突出的研究成果(表明老師有相應的水平)。一個講師如果能達到這些條件,那他離副教授其實也不遠了。

    第三,跟著講師碩導有什麼好處?最大的優勢當然是年輕,有幹勁,學校對他們有很高的考核要求,他們也必須拼命往前衝,在激發他們潛力的同時,他們也會來激發學生的潛力。年輕老師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沒架子沒距離感,容易與學生相處,學生和老師的關係更像是合作的關係而不是下屬關係。如果你正好是他的開門弟子,還可以充分感受到創業合夥人的感覺。和老師一起出差,一起研討科研問題,一起建設實驗室,為老師補短板,承擔師弟師妹們的管理工作。總之,你可以獲得更多的經驗值。至於很多人說導師會給學生搶論文,我還是堅持那個觀點,碩士研究生別把論文作者排名看得那麼重,保證正常畢業就足夠了。

    我導師帶我的時候就是講師,第二年才評上副教授,以上就是我的親身經歷。

  • 15 # 寒江雪D-XWu

    看了回答,混亂不堪。

    講師可以帶、指導碩士研究生。前提是博士畢業,承擔一定層次研究課題,學術能力突出。你不要擔心,像這種講師,在你小孩碩士授位前,一般已晉升為副教授。

  • 16 # 學途小貼士

    一般而言,研究生導師主要有這麼幾類。

    日理萬機型的導師課題組

    一般這種導師都是院士、國千、學科牛人,職稱當然是教授級別,那這種教授級別的課題組,他的平臺很大,課題組的資源很豐富,研究經費很充足,但是教授們非常忙,幾乎很少在學校,都是全國各地跑,參加各種學術會議和事物,可能研究生期間一個學期都難得見到一兩次,非常忙,這樣你幾乎就得不到導師的指導,可能主要就是課題組的博士們帶你了,所以這種情況下做科研,絕大部分都要靠你自己了,這就需要你有非常強的自主學習能力,自己去摸索。所以,如果自己的學習能力不強的話,那也不是好事。

    青年型的導師課題組

    這種青年型的導師,真是因為他們年輕,所以職稱不是很高,就像題主兒子的導師那樣,職稱是講師,但是請記住,正因為他們是講師,那老師肯定是想都出成果,往上拼搏,想早一點評上教授、副教授,所以他們的動力足,非常迫切的想多出成果,所以在這種導師的課題組,是有相當大的機會發好文章的,而且不止一篇,我們讀研不就是要多出成果嘛,並且可以得到導師更多的指導,甚至會手把手教你做實驗,這樣,可以學習到很多東西。因此,加入這種導師課題組不是壞事,我有多名同學就是加入這種型別的導師課題組,他們的學術成果都很豐富。

    無慾無求型的導師課題組

    這種導師課題組,要麼就是快退休的老師,要麼就是科研能力不強的導師,在這種導師的課題組,不能得到很好的鍛鍊,做的科研很普通,能滿足畢業的要求就可以,如果只是混個研究生學歷的話,可以報這種導師的課題組。

    企業型的導師課題組

    這種導師課題組的主要科研工作不是發高水平論文,而是以企業的應用為導向,做的研究大部分都是企業橫向課題,他要麼自己就擁有企業,要麼常年和企業合作,已解決企業生產的實際問題為主要科研內容,進入這種課題組好處是有錢,按照橫向專案完成情況,給你的科研補貼會比較多,以後去企業做科研人員比較有優勢,但發表高水平論文很難。

    這就是我總結的幾種導師型別吧,從以上導師就可以知道,不同的讀研目的匹配不同大導師,那我們一般情況都是希望在研究生期間能多發表高水平文章,多一點研究成果,這樣,對我們評獎學金、讀博都是有好處的,所以導師殭屍,說不定是好事。

  • 17 # 凡人yu錄

    我家孩子讀研的時候,就選了教授做導師,當時的想法和你一樣,覺得老師牛,孩子可以多學東西多受益。但是,教訓告訴我,當遇到一個人品差的老師是多麼無奈。講師的好處:

    一,講師有升職稱的需求,他自己也要出成果做研究,孩子跟著幹就行,不但能學到東西,還能順帶在老師的論文上加個名字。

    二,講師都比較年輕資歷淺,對學生還沒那麼事故,更好相處

  • 18 # Spengmode

    沒有關係。碩士研究生,如果直接指導老師是講師,該講師要麼馬上要升副教授,或者還有其他教授做導師。碩士研究生的導師不重要,選題對,學生有興趣就好。

  • 19 # 使用者6304215583433

    一般的情況下,研究生導師必須是副教授以上。講師能作為導師,說明該講師非常了得,大學或研究所給與高看的。做科研年輕的比年紀大的有幹勁有想法,只是在中國,經費如何獲得要看該講師的能力了。

  • 20 # 老g3231676013

    我為你孩子考取了研究生,感到高興 ,祝賀你們。孩子的導師是個講師,這一點,你不必有什麼可擔心的。按理說,講師完全有資格指導碩士研究生。而且,講師帶研究生常常有其優越性。講師多半比較年輕,精力旺盛,頭腦靈活。既然學校讓他帶研究生,說明他手裡有題目有專案,對學生的培養成才具有重要的意義。講師對自己的研究生會很在意,會不惜用自己的全部時間和精力去努力培養學生。所以說,孩子的導師是個講師,你不必有什麼擔憂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善交際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