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茶者九號
-
2 # 冰城英子姐
由於我國目前多會選擇建造塑膠大棚,因此,設施的建造既要考慮植物的發展情況,又要考慮地形。基本要求是:大棚結構必須滿足植物生長結果所需要的空間,並便於管理;大棚結構要保證一定的耐久性。
塑膠大棚是用骨架支撐起來,沒有牆基、牆體,一般不覆蓋草簾的塑膠薄膜保護地設施。因其結構簡單,建造方便,土地利用率高,經濟效益好而廣泛應用於春提早、秋延遲或越夏栽培。塑膠大棚有竹木結構、氧化鎂預製件結構、鋼筋結構、鋼竹混合結構及裝配式鋼管結構等,分為拱圓型、屋脊型、單棟型和連棟型大棚等多種。
塑膠大棚的建造流程:土建基礎、鋼製骨架、後坡覆蓋、卡簧卡槽、塑膠薄膜、卷膜通風、卷被保溫。
大棚的覆蓋材料是塑膠薄膜、草簾等保溫材料。塑膠薄膜一般用聚氯乙烯無滴膜,草簾多用稻草製作,通常規格為1米×18米。
-
3 # 鄉村小忠
大棚搭建
選擇向陽、避風、高燥、排水良好,沒有土壤傳染性病害的地方搭棚
塑膠薄膜維護
扣膜時要儘量避免棚膜的機械損傷,特別是竹架大棚,在扣膜前應先把架表面突出的部分削平,或用舊布包紮好。用彈簧固定時,在卡槽處應加墊一層舊報紙。另外要注意避免新舊薄膜長期接觸,以免加速新膜的老化。在通風換氣時要小心操作。 薄膜受凍或曝曬,會促進老化,鋼管在夏天經太陽曝曬,溫度可上升到60—70℃,從而加速薄膜老化破碎。 薄膜使用過程中,難免有破孔,要及時用粘合劑或膠帶粘補。 二、環境特點與調控 大棚因有塑膠薄膜覆蓋,形成了相對封閉與露地不同的特殊小氣候。進行蔬菜大棚栽培,必須掌握大棚內環境的特點,並採取相應的調控措施,滿足蔬菜生長髮育的條件,從而獲得優質高產。
效能特點
溫度條件
塑膠薄膜具有保溫性。覆蓋薄膜後,大棚內的濁度將隨著外界氣溫的升高而升高,隨著外界氣溫下降而下降。並存在著明顯的季節變化和較大的晝夜溫差。越是低溫期溫差越大。一般在寒季大棚內日 增溫可達3-6℃,陰天或夜間增溫能力僅1-2℃。春暖時節棚內和露地的溫差逐漸加大,增溫可達6-15℃。外界氣溫升高時,棚肉增溫相對加大,最高可達20℃以上,因此大棚記憶體在著高溫及冰凍危害,需進行人工調整。在高溫季節棚內可產生50℃以上的高溫。進行全棚通風,棚外覆蓋草簾或搭成"涼棚",可比露地氣溫低1-2℃。冬季晴天時,夜間最低溫度可比露地高1-3℃,陰天時幾科與露地相同。因此大棚的主要生產季節為春、夏、秋季。透過保溫及通風降溫可使棚溫保持在15-30℃的生長適溫。
光照條件
新的塑膠薄膜透光率可達80-90%,但在使用期間由於灰塵汙染、吸附水滴、薄膜老化等原因、而使透光率減少10-30%。大棚內的光照條件受季節、天氣狀況、覆蓋方式(棚形結構、方位、規模大小等)、薄膜種類及使用新舊程度情況的不同等,而產生很大差異。大棚越高大,棚內垂直方向的輻射照度差異越大,棚內上層及地面的輻照度相差達20-30%。在冬春季節以東西延長的大棚光照條件較好、它比南北延長的大棚光照條件為好,區域性光照條件所差無幾。但東西延長的大棚南北兩側輻照度可差達10-20%。 不同棚型結構對棚內受光的影響很大,雙層薄膜覆蓋雖然保溫效能較好,但受光條件可比單層薄膜蓋的棚減少一半左右。 此外,連棟大棚及採用不同的建棚材料等對受光也產生很大的影響(表4-2-3)。從表中可看出,以單棟鋼材及硬塑結構的大棚受光較好,只比露地減少透光率28%。連棟棚受光條件較差。因此建棚採用的材料在能承受一定的荷載時,應儘量選用輕型材料並簡化結構,既不能影響受光,又要保護堅固,經濟實用。 表4-2-3 不同棚型結構的受光量 大棚型別透光量勒克斯(萬)透光率(%) 單棟鋼材結構 單棟竹木結構 單棟硬塑結構 連棟鋼筋水泥 露地對照7.67 6.65 7.65 5.99 10.6472.0 62.5 71.9 56.3 100 薄膜在覆蓋期間由於灰塵汙染而會大大降低透光率,新薄膜使用兩天後,灰塵汙染可使透光率降低14.5%。10天后會降低25%,半月後降低28%以下。一般情況下,因塵染可使透光率降低10-20%。嚴重汙染時,棚內受光量只有7%,而造成不能使用的程度。一般薄膜又易吸附水蒸氣,在薄膜上凝聚成水滴,使薄膜的透光率減少10-30%。因此,防止薄膜汙染,防止凝聚水滴是重要的措施。再者薄膜在使用期間,由於高溫、低溫和受太陽光紫外線的影響,使薄膜"老化"。薄膜老化後透光率降低20-40%,甚至失去使用價值。因此大棚覆蓋的薄膜,應選用耐溫防老化、除塵無滴的長壽膜,以增強棚內受光、增溫、延長使用期。
主要看你幹嘛用了,蔬菜水果?是農膜嗎?也分不同類的,你想用多長時間?有長壽膜、流滴膜、日光膜……
還有專用膜:葉菜專用膜、育苗專用膜、蕃茄專用膜、草莓專用膜、辣椒專用膜、單流滴膜、花卉專用膜、玫瑰專用膜……
-
4 # 黃大臉先生
塑膠大棚應選擇交通方便、地勢高燥、避風向陽、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排水良好的地塊,最好遠離公路,以免塵土飛揚汙染塑膠薄膜,影響透光性。方向以南北走向為好,可充分利用陽光。棚與棚之間的距離般為1.2~1.5米。
塑膠大棚有三種材質搭建:(1)竹木結構大棚
竹木結構大棚是以竹或木為拱架材料建成的大棚。其造價低,建造方便,可就地取材。但立柱的入土部分容易腐爛,使用年限短,般為2年。並且棚內立柱多,操作管理不方便,遮明面積大影響植株的生長。竹木結構大棚般跨度4~5米,高1.8米左右,長25~30米。
(2)鋼竹混合結構
結構與竹木結構相同,有的棚用竹木作拱架,鋼筋和混凝土作柱;有的用竹木或水泥作柱,鋼管拱架。這種棚較堅固耐用,成本已較低,容易被農民接受。跨度一般為4~5米,高2米,長30米右。
(3)組裝式鋼管結構
用鍍鋅薄壁鋼管配套組裝而成,是定型生產的新型大棚,成套供應使用單位。目前我國生產的有8米、7.5米、6米、5.4米等不同跨度的大棚。這種棚結構強度高,防鏽蝕效能好,棚內無支柱,結構合理,透光率高,外形美觀,安裝拆卸方便,但成本較高。
-
5 # 松怡影視
大棚辣椒種植誤區一:
施肥多長得多。其實辣椒正常生長所需的土壤全鹽濃度為2000-3000毫克/千克,超過6500毫克/千克根系會出現反滲透而乾枯,產量自然會下降。大棚內溫度高、溼度大,有機肥分解快,磷的利用率比露地高2-3倍,氮揮發量大,施肥過量極易引起肥害。
解決辦法:
①種過3年以上的大棚,牛糞的畝用量各控制在2500千克以內,化學肥料減50%左右。
②全鹽濃度大的地塊重施有機肥、腐殖酸肥和em菌肥,提高土壤碳、氮比,鬆土透氣,解鹽降肥害。
大棚辣椒種植誤區二:
留苗多產量高。很多菜農在留苗時想多留幾株,栽密些,認為苗多高產。其實,冬季氣溫低,光照弱,光合作用差,碳水化合物合成少,合理稀植才能高產。據測定,每平方米栽4株辣椒,其植株營養消耗的光合產物佔50%,果實可得50%;如果每平方米栽8株,其營養消耗的光合產物佔70%-80%,果實只能佔20%-30%。密植反而產量低,植株還會因爭陽光而向上陡長,通風不良又易染各種真菌、細菌性病害。
解決辦法:
①越冬茬辣椒以合理稀植為好。
②為了充分利用空間,可採取前期密植、中期疏株、後期疏枝的方法管理,以葉枝不擁擠為準,從而提高總產量和總效益。
大棚辣椒種植誤區三:
溫度高長得快。不少菜農認為建大棚是為了保溫,溫度高辣椒長得快。其實辣椒對溫度有上限要求,一般為25-32℃,溫度過高抑制幼果生長,會出現果實斷層。同時,溫度過高,呼吸作用大,機體執行紊亂,株體徒長,株蔓和生殖生長不平衡產量反而會下降。
解決辦法:
①大棚設定兩道放風口,及時降溫。
②嚴格按辣椒生長期所需的溫度和各個器官生長期的適溫要求管理,謹防高溫長株不長果。
大棚辣椒種植誤區四:
植株旺長勢好。多數菜農認為植株旺是好莊稼,其實水多葉旺根必淺,營養生長過旺必然影響生殖生長,產量低。
解決辦法:
①在幼苗期控水控株促根,使地下部吸收的光合產物佔60%左右,中後期地下和地上的吸收量各佔50%。
②前期植株營養生長佔60%,生殖生長佔40%;中期各佔50%;後期生殖生長佔60%-70%,營養生長只佔30%-40%。即保證前期有一定的同化葉面積,後期控株促果,提高產量。植株過旺必然影響產品的營養積累,光合產物消耗大,產量亦差。
大棚辣椒種植誤區五:
打藥勤病害少。很多菜農在辣椒生長中後期隔2-3天打1次藥,認為打得勤病害蔓延得慢,不勤打,就會毀秧。其實,這段時期勤打藥既干擾辣椒正常合成碳水化合物,又不利於辣椒產生抗牛素,抗病能力反而下降。
解決辦法:
①將病認準,選對藥,***好是選含銅、含鋅劑,既能殺菌,又能增強植株抵抗病菌侵入的能力,還能促進作物生長。
大棚辣椒種植誤區六:
茬次多收人多。很多菜農認為花錢建了大棚,不能讓地閒著,故副茬跟主茬,主茬套副茬,結果往往是三三得九不如二五一十。
解決辦法:
①越冬一大茬,一年種一茬為好;春秋茬一年種兩茬為宜,辣椒老株再生可續收一茬,價格低時拔株晾地。
②每年在夏季留一段時間深翻地,暴曬殺菌,悶棚滅蟲,熟化土壤,這樣主茬很少出問題。
大棚辣椒種植管理,大棚辣椒種植要注意的問題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裡了,大家要採用科學的方法管理大棚辣椒
-
6 # 隨州梅姐
1、 種植時間
這種蔬菜一般是在十二月末的時候開始育苗的,在第二年的四月中或者是四月末的時候開始種植,在十月末的時候開始拔秧的,這種植物的生長時間可以達到十個月的時間,而且每畝地的的產量一般是在四千千克左右的產量,而且這種蔬菜也可以和小麥一起來種植,當然也可以在冬天的閒地裡面種植,一般每畝地的產值是兩千五百元左右的。
2、 培育壯苗
在種植之前是需要把種子給處理了,然後再把消過毒的種子放在三十度左右的溫水裡面泡八個小時到十二個小時,在種子吸足水分之後,再用乾淨的溼布包裹起來,放在二十八度到三十度的溫度下來進行催芽,當種子都露出白頭的時候,就是可以進行種植的,這種蔬菜在育苗的時候。溫度一般白天在二十五度到三十度左右,晚上在十八度到二十度左右,當苗都長出來之後,白天溫度可以降到二十度到二十五度左右,晚上溫度可以降到十五度到十八度左右,在分苗之前的五天到七天,來慢慢地把地膜撕開給種子通風。
3、 這種蔬菜分苗的時間一般是在三月中的時候,而且幼苗的是三葉一心的時候開始進行分苗的,分苗的前一天需要在苗床上適當的澆一些水,這樣可以在分苗地時候不會傷害到幼苗的根部,在分苗的時候,每顆之間的距離在八釐米到十釐米左右,就是可以的,每個穴裡邊放入兩顆幼苗。同時也要注意把大苗和小苗給分開,在種植完成之後,需要及時的蓋個小棚子,如果夜間的溫度比較低。在這個時候是需要蓋上一些稻草的。在分苗之後的三天到五天是不需要放風的。在白天的時候,把稻草揭開在晚上的時候再把稻草蓋上,同時也需要儘量的把苗床的溫度提高,這樣可以促進根部的生長。
4、 開始休地
這種植物不適合連著很多年都在種植,在選擇種植地的時候,最好選擇兩年到三年之內沒有種植過茄科之類的植物,前一年種植的最好是蔥蒜之類的,最好在整地的時候需要撒入一些有機肥料,把這些肥料作為底肥,然後再耕地,在耕地完成之後每隔四十釐米,起一個寬是六十釐米左右的小高壟,在種植之前的七天左右來覆蓋地膜提高溫度。
5、 開始定植
這種蔬菜一般是在四月末的時候開始種植的,在種植之前需要先在小高壟每行之間的距離在四十釐米,每顆之間的距離在三十釐米左右,按照這樣的距離來進行挖穴,一般是已三角的方法開種植是最合適的,一般每畝地可以挖四千個穴,可以種植八千顆小幼苗。如果選擇的田地水肥不是很充足,那麼就是需要種植的密度比較密一點,這樣來種植。
6、 種植後的管理
在種植完成之後是需要適當的澆水的,在緩苗之後需要及時的澆水,一直要到小幼苗穩定之後就可以不在澆水,當果實長到三釐米的時候,是需要澆水同時也配合施肥,在澆水的時候應該做到勤澆水,但是每次少澆水,一定不能大水灌澆,避免導致植物澆水過多出現的一些情況,同時也是會影響到質量還有產量的。
7、 合適的時候採摘
這種蔬菜一般是在霜降之前開始進行採摘的,把這種蔬菜整棵拔下來之後倒掛在樹上來晾乾,等蔬菜徹底的晾乾之後,需要在採摘之前的十二個小時透過澆水來回潮,然後在按照不同的顏色來進行採摘。在晾乾之後,就是可以售賣了。
-
7 # 起點農業
前言:在文中你提到的關於種植辣椒的塑膠大棚如何設計?對於“塑膠大棚”這樣的稱呼也只是傳統的稱呼而已,屬於民間的一種叫法。在溫室行業中塑膠大棚可以為是春秋大棚或日光溫室,因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它們的覆蓋材料都是才有塑膠薄膜,之所以把這兩種溫室統稱為塑膠大棚也是言之有理的。但在這位朋友的語氣可以反映出來的應該是春秋大棚。
▲ 春秋大棚設計
關鍵詞:種植辣椒、塑膠大棚、大棚設計
引言塑膠大棚,這樣的叫法在老百姓言語中比較常見。但在溫室行業中一般不會這樣的叫法,關於的溫室大棚的分類並不多,主要有春秋大棚、日光溫室和連棟溫室。這樣的稱呼是相對專業的一種稱呼,“塑膠大棚”這隻能說明一種口語的形式,泛指的塑膠大棚就是在溫室行業中的春秋大棚。它也是可以進行辣椒的種植的,只不過不能在北方的冬季進行種植而已。現如今的春秋大棚基本採用鍍鋅圓管為骨架材料,今天主要給大家介紹鍍鋅圓管的春秋大棚設計。
▲春秋大棚效果圖
春秋大棚的基本結構分析⑴春秋大棚外觀①外觀1
在你第一眼看春秋大棚的感受就是,好簡陋的大棚啊。但實際找那個也確實如此的,它的外層只有塑膠薄膜覆蓋,也沒有其他的設施,如保溫被之類的,就是塑膠薄膜蓋在一個鐵架子上的。
▲春秋大棚外觀
②外觀2
在春秋大棚的兩側設計有捲簾式的通風口,這一點還是不錯的。對於這個捲簾機有手動版和電動版的兩種,還可選擇還是非常不錯的。在通風口出還有防蟲網,它的目的就是物理性隔離外來的害蟲。對於春秋大棚內的作物生長還是非常不錯的,畢竟現在大家對蔬菜使用農藥就比較反感。
⑵春秋大棚骨架①主骨架材料
對於現在的春秋大棚骨架材料,主要為鍍鋅圓管為主。對於鍍鋅圓管而言的目的就是為了防鏽的作用,在採用普通的圓管進行製作成春秋大棚的骨架的後,在把骨架運輸到鍍鋅的廠家進行鍍鋅。因為春秋大棚的本身造價的因素,一般都是選擇冷鍍鋅的工藝。使用年限基本在5年左右的情況,就會出現生鏽的情況。
②輔助骨架
在春秋大棚的骨架中,也是有輔助骨架的。在溫室行業中對這個叫做橫拉桿,它的作用就是把骨架與骨架直接連線固定的作用,這樣在遇到大風的情況下,整個春秋大棚的骨架可以連線在一起,這樣有一個相對比較固定的作用。
▲ 春秋大棚剖面設計
春秋大棚基本設計原則⑴常規設計原則
在春秋大棚的常規設計中,一般跨度的設計為6或8米的最為常見,也有少數設計10米的跨度,不過需要在中間加立柱,以保證春秋大棚的承載性。春秋大棚的設計長度一般60-100米,在實際當中建議不超過100米,對於最短的距離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定,太小了在實際種植過程沒有什麼意義。30米、40米的長度也是可以建設的。超過100米以上,通風口的卷膜器就不行了,卷不動或給卷膜器的壽命減少。
⑵春秋大棚的頂高設計
在上面的介紹中基本對於長度和跨度進行了基本的描述,下面我們介紹一下春秋大棚高度,對於高度來講可以直接根據需要種植的作物或人在大棚方便工作為參考標準。最低的春秋大棚高度也要在2米以上,這樣人可以在裡面站立行走,方便一下耕種裝置進行作業。在常規中的春秋大棚設計一般高度為3.5米作業,有一個足夠的種植空間,這樣的高度基本適合大多數蔬菜瓜果進行種植。
▲ 春秋大棚安裝進行中
春秋大棚材料與安裝⑴骨架材料明細①骨架部分
主樑骨架為32MM鍍鋅圓管,橫拉桿採用25MM鍍鋅圓管,壓頂簧為32*25MM,春秋大棚棚頭立柱為32MM鍍鋅圓管,其他就是用於安裝的標準件。
②覆蓋材料
在春秋大棚頂部的採用的是薄膜為頂部薄膜,側面的為群膜,基本都是10絲的PO薄膜。固定薄膜的卡槽卡簧為0.7MM,防蟲網採用1.5米寬,40目的空隙網。用於固定薄膜的地錨,還有就是用於通風口的卷膜感和卷膜器等這些都是春秋大棚的所有材料,這裡只是沒有說明數量而已。數量都是根據實際的設計圖紙,都可以出詳細的工程量。
▲ 春秋大棚安裝完畢
⑵春秋大棚安裝▶在春秋大棚的安裝是沒有基礎施工的,它主骨架的安裝方式非常簡單。就是直接把骨架插入到30-40公分的土壤中就可以了,如果不放心,可以才有另一種方式,才有鑽孔機在土壤中打眼把骨架插入到立面,在用水泥澆築就可以了。骨架安裝完畢後,就是塑膠薄膜的安裝,這個就很簡單了,用用卡簧把塑膠薄膜卡在卡簧立面,然後在用壓膜線固定一下就可以了。
▶接下來就是安裝,防蟲網和卷膜器,防蟲網也是採用卡簧卡槽固定的,只要壓平,沒有空隙就可以了。卷膜器安裝在卷膜杆上,在通風口的塑膠薄膜安裝在卷膜杆上,就可以實現通風口的開關了。
總結:塑膠大棚也就是春秋大棚,對於它的設計也非常簡單。上圖中也有一張是春秋大棚的剖面設計圖,可以非常清楚看各個位置的設計尺寸。在實際當中,除了設計人員考慮的天氣因素、承載性因素外,還是需要需求方給出一個大概的要求,透過我們設計人員進行技術,是否可以承受當地的氣候因素。就可以進行春秋大棚整個設計思路了。
回覆列表
塑膠大棚的型別
塑膠大棚按照棚頂形狀可以分為拱圓形和屋脊形兩種,目前恩施地區絕大多數採用的都是拱圓形;按照骨架結構又可以分為竹木結構、水泥預製竹木混合結構、鋼筋結構和鋼竹混合結構等;按照連結方式又可以分為單棟大棚和連棟大棚兩種,在生產建設上可以按照辣椒栽培型別和麵積決定具體採用哪種型別的塑膠大棚。
塑膠大棚的結構塑膠大棚的設計、選擇和建造,應該著重把握以下三個方面:
一、大棚的棚型結構要合理,造價要低,以利於回本;其次結構要簡單、易建造,便於辣椒的栽培和管理;
二、塑膠大棚的跨度和高度要適當。大棚的跨度主要由建棚材料和高度覺定,一般為八到十二米。大棚的高度(棚頂的高度)與跨度的比例不能小於零點二五。實際生產中塑膠大棚的跨度和長度應該根據當地生產習慣和管理經驗來確定,不可一味“蓋章”;
三、設計適宜的跨拱比。效能較好的跨拱比在八到十之間。以跨度為十八米舉例,則適宜的定高為四點五米,肩高不低於二點二五米、不高於二點七米。
塑膠大棚的建造竹木結構的塑膠大棚
竹木結構的塑膠大棚主要由立柱、拱架、拉桿和壓膜繩組成,俗稱“三杆一拉”,此外還有棚膜和地錨等。
立柱。立柱起著支撐拱杆和棚面的作用,呈現出縱橫直線排列形狀;縱向則於拱杆間距保持一致,每隔零點八到一米設定一根立柱,橫向每隔兩米設定一根立柱。立柱的直徑在五到八米,高度一般在二點四到二點八米之間,中間最高向兩側逐漸變矮成自然拱形;
拱杆。拱杆就好比人體的骨架,起到決定塑膠大棚形狀和空間的作用,並可以支撐棚膜。拱杆可以用直徑為三到四釐米之間的竹竿按照大棚跨度要求連結構成,拱杆的兩端需要插入地下或者捆綁於兩端立柱之上。拱杆的其餘部位可以橫向固定於立柱頂端呈現出拱形。
拉桿。拉桿起著縱向連線拱杆和立柱、固定壓桿的作用,讓大棚成為一個整體。拉桿一般為直徑三到四釐米的竹竿,長度與棚體長度保持一致;
壓桿。壓桿位於棚膜上兩根拱架中間,起壓平、壓實、繃緊棚膜的作用。壓桿兩端用鐵絲等物與地錨相連線,固定於大棚兩側的土壤中。壓桿一般以細竹竿為材料,也可以用八號鐵絲或者尼龍繩代替,拉緊後兩端固定於事先埋好的地錨上;
棚膜。棚膜可以選用零點一毫米厚的聚氯乙烯薄膜、聚乙烯薄膜以及零點零八毫米厚醋酸乙烯薄膜等,薄膜的寬幅不足時,可以採用加溫的方式粘連。如果塑膠大棚的寬度小於十米,則可以採用“三大塊兩條縫”的扣膜方法,即三塊棚膜相互搭連,兩處接縫位於棚兩側距地面一米處,可以作為放風口扒縫放風;如果大棚的寬度大於十米則採用“四大塊三條縫”的扣膜方法,除兩側封口外頂部也一般設定通風口。兩端棚膜的固定可直接在棚兩端拱杆處垂直將薄膜埋於地下,中間部分用細竹竿固定,中間棚膜用壓桿或者壓膜繩固定;
大棚建造的時候可以在兩端中間兩立柱之間安裝兩個簡易的推拉門,當外界溫度比較低時,在門外另附兩塊薄膜相撘連,以防止門縫隙進風。
在建造竹木結構的塑膠大棚時,並不需要盲目地追求高檔,只需要因地制宜採用低廉耐用的材料即可。可以起到降低成本,增加產出的作用。
鋼架結構塑膠大棚
鋼架結構的塑膠大棚指得是骨架施用鋼筋或者鋼旱管焊接而成的,其拱架結構一般可以分為單梁拱架、雙梁平面拱架和三角形拱架三種。單梁拱架一般以直徑為十二到十八毫米的圓鋼或者金屬管材為材料;雙梁平面拱架由上弦、下弦及中間的腹杆連成桁架結構組成;三角形拱架則由三根鋼筋和腹杆連城桁架結構。
通常大棚的跨度為十到十二米,脊高二點五到三米,每隔一米埋設一拱形桁架,桁架上弦用十四到十六毫米的鋼管、下弦用十二到十四毫米的鋼筋、中間用十毫米或者八毫米的鋼筋作腹杆連線。縱向則每隔兩米以十二到十四毫米的鋼筋拉桿相連,拉桿焊接於平面桁架下弦,將拱架連為一體。
鋼架結構大棚採用壓膜卡槽和卡膜彈簧固定薄膜,兩側扒縫通風。其有中間無立柱,透光性好、空間大且堅固耐用的特點,但是一次性投資比較大。
以上就是關於塑膠大棚如何設計與建設的一些看法。針對大棚扣塑膠薄膜應該選擇在無風的晴天上午進行,扣膜時先扣兩側下部膜,拉緊、埋平,然後將頂膜壓在下部膜上,重疊度在二十釐米以上以便雨後順水。同時正如前面所說,建設塑膠大棚一定要因地制宜,合理運用現有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