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金秋國學
-
2 # 文學小亭
這兩句詩出自儒學大師馬一浮《曠怡亭口占》:
“流轉知何世,江山尚此亭。
登臨皆曠士,喪亂有遺經。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
長空送鳥印,留幻與人靈。”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的意思是閱遍世間滄桑繁華,才更能看到平常人看不到的,真的與他人共情,真正地與別人感同身受,真的做出大事。
我們可以透過兩個例項感受一下:
第一個例子是大政治家張居正。張居正天資聰穎,十分早慧,但他步入官場後,只是個不懂事的愣頭青。對嚴嵩的一手遮天以及百官的懦弱忍無可忍,於是請病假回家,四處遊歷。在這個過程中,張居正不只遊遍了大好河山,也看到了人間真相。他知道有的大戶人家魚肉鄉里,他們的後代碌碌無為卻能享受一生榮華;而勤勞的百姓卻經常吃不飽飯,住不起房子,穿不起衣服,甚至活活凍餓而亡。
再次回到官場,張居正變了很多,他變得城府深沉,明明是幫助徐階與嚴嵩相鬥,卻一次次騙過了嚴嵩一黨。在扳倒嚴嵩後,他又聯合馮保扳倒高拱,成為明朝最大的權臣。
但權傾天下的張居正依然記著水深火熱裡的百姓,並不像其他人只會玩弄權術,他積極改革,實行了“一條鞭”稅法,很大程度減小了百姓的負擔,改善了人民生活。
第二個例子是千古聖人范仲淹范仲淹是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他曾身居高位,也曾慘遭貶謫;他曾積極實行新政,也曾頹靡不振。他曾遊遍世間大好江山,也曾見過官場一切的汙濁黑暗,這一切不僅沒有讓他同流合汙,卻讓他更加記得以天下為己任,所以說得出“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他一直記得體恤百姓,因此懂得“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萬事萬物,唯有經歷,方能超越。
沒有霹靂手段,難懷菩薩心腸。
-
3 # 奇正國學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語出儒學大師馬一浮《曠怡亭口占》[1],意思是即便是經歷世事沉浮、閱盡人間滄桑,當俯下身子看到草木生髮,春風又綠,依然能夠生出喜悅之情。
詩句解釋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多麼溫柔的一句話呀!
即便是經歷世事沉浮、閱盡人間滄桑,當俯下身子看到草木生髮,春風又綠,依然能夠生出憐憫之情。草木之枯榮於我之人生有何增益?春秋之輪換於我之富貴能添幾何?生活之重擔已令人不堪負,又有何心力去關心草木是否變青、春花是否再發?不知什麼時候,我們的意識被周遭的聲音裹挾著前進,情趣被“務求成功”的價值湮沒,“情懷”二字,抵不過一紙房產證的份量。即便我十分喜歡這份“草木之心”,但不敢輕易去評價其價值和意義。這份對草木的憐憫太過沉重,有關人生之樂趣與價值,出發於宇宙觀和美學觀。
-
4 # 自強不息sy
舉一個例子:“雖高居廟堂,卻也知民間疾苦”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
這句話是別人形容汪曾祺的。ps:張佳瑋在一個回答中這樣描寫汪曾祺:“骨子裡,江浙讀書人其實都是汪先生這樣的。不求顯貴,不想刻薄人,只想平靜溫柔的享受生活,享受生活裡的美好事物。汪先生骨子裡,還是這樣一個人。他不喜歡規矩,他喜歡自然純淨。”你理解中什麼是“草木青”呢?如果是指經受磨礪後純淨自然的生活和心態,那不是很多人都能做到麼?
不諳世事的滿腔熱血是廉價的,洞察了世間艱苦醜惡之後依舊堅持的理想主義才有真正的價值。
單純懵懂之時的善良是幸運的,被人傷害遭人欺辱之後依然願意熱情善良,才是可貴的。
-
5 # 靜待花開love
看到了天地之大,奧妙無窮,難以參透,領悟到生命的渺小與無奈,面對廣博的宇宙,人就是一草,面對永恆的規律,人無力改變什麼,但無需氣餒,依然要對生活、生命充滿熱望。就像羅曼羅蘭說過: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後,還依然執著的熱愛它。哪怕一路荊棘,也要認真地走下去。
-
6 # 遠方行者123
該句出自馬一浮《曠怡亭口占》,原文如下:
流轉知何世,江山尚此亭。
登臨皆曠士,喪亂有遺經。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
長空送鳥印,留幻與人靈。
作者馬一浮(1883~1967),幼名福田,字一佛,後字一浮,號湛翁,別署蠲翁、蠲叟、蠲戲老人。浙江會稽(今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思想家、詩人和書法家。馬一浮是引進馬克思《資本論》的中華第一人,與梁漱溟、熊十力合稱為“現代三聖”(或“新儒家三聖”),現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浙江大學原教授。於古代哲學、文學、佛學造詣精深,又精於書法,合章草、漢隸於一體,自成一家。曾應蔡元培邀赴北京大學任教。建國後,任浙江文史研究館館長、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
作者人生的大部分時光處於新舊交替、兵荒馬亂的動盪時期,歷經民族危難,目睹百姓困苦。作者出身名門望族、官宦之家,從小接受傳統儒家教育,與絕大部分古代文人一樣,胸懷家國天下、黎民百姓。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字面意思是已經明白了世界之龐大與複雜,但是卻仍然沒有拋棄對細微之外的天然的喜歡。
有很多人,一旦身處高位,習慣大場面後,往往就不屑於日常的小事了。認為自己懂這麼多,影響力這麼大,就失去了對草木,甚至人的同情與關愛。開始做壞事,傷害別人。大奸大惡,往往如此,就是所謂的“非厚德不能載物”。
而有些人卻不同,即使身居廟堂之上,但基本的人性絲毫無損。兩種人根本的差別是什麼?其實就是“敬畏之心”。你再大的本事,也不能超脫自然與自身的束縛。所以,對自然,對人性,當有敬畏之心。
作者作為大學者、大思想家,立在時代前端,但始終對普通百姓心存憐愛,力圖以本土優秀文化傳統喚醒民眾心智。“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是作者對自己保持初心的警醒。
-
7 # 道若無名
人生之最高境界:
破格成局,破局成格,
海納百川,血濃於水,
常懷善念,天地同心!
[祈禱][祈禱][祈禱][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
8 # 顧南安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這句話出自儒學大師馬一浮的《曠怡亭口占》。這句話看似簡單,卻富有人生哲理,下面具體進行解答:
一、句子出處及字面意思馬一浮的《曠怡亭口占》,是一首充滿人生況味的五言律詩,原文如下:
流轉知何世,江山尚此亭。
登臨皆曠士,喪亂有遺經。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
長空送鳥印,留幻與人靈。
這首詩的字面意思是:世事幾經流轉,幾乎都忘卻了現在是哪個時代,浩浩的江山之中,卻仍有曠怡亭矗立在原地。頻繁來這裡的,大多是一些心懷開闊、性格曠達之人,如若出現動亂,還會在這裡留下一些經詩作品。天廣地闊,人生如寄,經歷過人世間的跌宕沉浮,閱覽過滄海桑田的變化,當俯下身子低眉欣賞的瞬間,只見眼前草木蔥綠蓬勃,卻立刻讓人生出一股喜悅和憐惜之情。高高的天空裡劃過飛鳥的影子,卻把幻想留給抬頭望鳥兒的人。
而其中的“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之句,是這首詩中最具有哲理意味的一句。前半句寫天地之廣闊深遠,視角極其開放,思想也極豁達,後半句卻將鏡頭拉回,聚焦到眼前的小小草木上。大小之間的對比和錯位,讓人不得不探究人活於世,究竟該以怎樣的方式與之相處?
二、深層次意思“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這句,結合整首詩的意思,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深層次含義。分別是:
1、人生如寄,朝夕便去。就如這首詩前四句的言下之意,人活在這個世界上,處在某個時代裡,就像是滄海一粟,極其微小。人事沉浮,以至於有時候會讓人恍然覺得不知身在何時何地。好多人離去了,只留下一些細微的痕跡證明他曾來過,而那些山河草木,其實才是亙古不變的。
2、如若失意,不如淡然。後四句詩還傳達出這樣的意思:在人世間闖蕩捭闔,見證了世界之大和人生種種,只能算是一種經歷。每個人都會有感到迷茫、失意、灰心的時刻,那麼不妨嘗試著放下凡世的負累,去和草木親近,與田園對話,或許那樣,才能真正明白人活於世的真諦。
3、萬物苦朽,精神永存。這首詩裡,還表現出作者這樣一種認識:人生匆匆,許多事都轉瞬即逝,在歲月的深河裡,連影子都不留下,人事代謝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但是一些曠達之士的獨特精神,他們的高尚追求,卻藉助亭子、詩作等物件,而傳播得更悠遠,被他人所熟知。所以,只有精神追求才是至高無上,留給後世也才是最有價值的。
三、結語作者馬一浮是現代新儒學的早期代表之一,大多作品都會融入哲學、文學甚至佛學的意蘊,所以讀起來讓人感覺意味深長。包括這篇詩作也是,初看似是寫景懷古,深層裡寫的,卻是人生的種種況味和無盡感慨。
-
9 # 陳末ol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這句話出自儒學大師馬一浮的《曠怡亭口占》。馬一浮的《曠怡亭口占》,原文如下:
流轉知何世,江山尚此亭。
登臨皆曠士,喪亂有遺經。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
長空送鳥印,留幻與人靈。
即便是經歷世事沉浮、閱盡人間滄桑,當俯下身子看到草木生髮,春風又綠,依然能夠生出憐憫之情。草木之枯榮於我之人生有何增益?春秋之輪換於我之富貴能添幾何?生活之重擔已令人不堪負,又有何心力去關心草木是否變青、春花是否再發?不知什麼時候,我們的意識被周遭的聲音裹挾著前進,情趣被“務求成功”的價值湮沒,“情懷”二字,抵不過一紙房產證的份量。即便我十分喜歡這份“草木之心”,但不敢輕易去評價其價值和意義。這份對草木的憐憫太過沉重,有關人生之樂趣與價值,出發於宇宙觀和美學觀。
在見過極好和極壞的、極殘酷和極溫柔的世界之後,仍能欣賞一切平凡的事物。
-
10 # 瑞坤朋友圈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這句話出自馬一浮的《曠怡亭口占》,是一首充滿人生況味的五言律詩,原文如下:
流轉知何世,江山尚此亭。
登臨皆曠士,喪亂有遺經。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
長空送鳥印,留幻與人靈
而其中的“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之句,是這首詩中最具有哲理意味的一句。前半句寫天地之廣闊深遠,視角極其開放,思想也極豁達,後半句卻將鏡頭拉回,聚焦到眼前的小小草木上。大小之間的對比和錯位,讓人不得不探究人活於世,究竟該以怎樣的方式與之相處?
而2020庚子年的春天,似一杯新茶,開水注入的剎那,茶葉被燙的跳起來,可正是這痛苦,造就了先苦後甜的一種況味。
迎著拂過鄉村原野的暖風,我從鑑江河畔回到了珠江河畔,開始去度過這個突殊的春天。每天小心翼翼的戴著口罩、進出小區測體溫,關注著這場波及全球的新冠狀病毒役情。晨早從半山晨練歸來,一種從未有過的感念緩緩地在我內心流動。正常的生活和自由的呼吸從未顯得那麼重要。其實我不要什麼,只要早晨可以摘下口罩與家人去山頂觀綠,歸來可以在院子裡偷閒品茗,可以看得到陽光升起,可以看到月光清澈,信步庭院和小路,且聽風呤,於喧囂浮躁之中,尋求一份安然,我心已足矣。
一條大河寬兩岸、河畔萬物迎春生長。春雨綿綿之日,風搖花枝之時,我總愛在珠江岸邊散步。每每樹下聽花落之聲,其寂寥惆悵之意,尤難為懷。庚子年的春天,因為新冠狀病毒役情,春暖花開來得如此艱難。但是以前的春天,花開好的時候,其實我也沒空多看兩眼吧!人生在世,該珍惜時要珍惜,人生如夢,我投入的確是真情,世界先愛了我,我不能不愛她。
愛,是一件非專業的事情,不是本事,不是能力;愛是山間花木那樣的生長,有一份對光陰和季節的鐘情和執著。2020庚子年春天帶來的好事,我以為大體是沒有的,不過年輕時看不到的東西現在可以看到了,不明白的東西現在弄明白了,這些還是讓人感到有所得。這個春天雖不如願,然而一定要,愛著點什麼,它讓我們變得堅韌,寬容,充盈。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
或許可以慶幸自己在一個變化的環境中認識了變化,認識到變化最核心的精髓就是與周遭和諧。想起達爾文的一段話:“自然界生存下來的,既不是四肢最強壯的,也不是頭腦最聰明的,而是有能力適應變化的物種”。我覺得人與變化的關係就是這樣。世界是我的,也是你的,但歸根結底取決於我們的免疫力。
2020庚子年的春天,花開得不是最好,可是還好,一路上你;這一年,花開得好極了,好像專是為了你;這一年,花開得很遲,還好,有你。
歷經山河,且聽風吟,人間值得。在2020庚子年的春天,馬一浮的《曠怡亭口占》這首充滿人生況味的五言律詩,特別是“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這名句,讓我更深刻、更靈動、更理性的去思考人生,去理解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
-
11 # 在文化的邊緣行走
據資料記載,這兩句詩出自國學大師馬一浮游樂山烏尤寺時,在爾雅臺旁之曠怡亭,所賦的一首五律詩《曠怡亭口占》 。
流轉知何世,江山尚此亭。
登臨皆曠士,喪亂有遺經。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
長空送鳥印,留幻與人靈。
初讀“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從字面意思,進入一種浩然天地之大的境界,因為乾坤和草木是強烈的大小對比,立刻就能感受到人類個體對自然的敬畏之心。
”已識乾坤大“,乾坤兩字含有特別巨大的概念,即天地,這兩個字的意境應該就是我們身外的一切事物,我們的生活環境,人生百態等等。
“大”,定義是遼闊廣大,可以指世界之龐大,人間的滄桑,社會生活的錯綜複雜,甚至包括人間的大喜大悲,一切的不平凡。
“猶憐草木青”,草木總是柔軟的,細小的,它意喻細微,柔弱的生命。也可以是人的初心,在心底最深處,柔軟卻又堅韌的赤子之心。
青,即美,生機茂盛,簡單,恬淡。也是天然的,平凡的。
憐,這個字,我不願意理解為同情或憐憫,準確地說,它應該是指發自內心的愛和欣賞,那種對微小之物的敬重,珍惜並堅持, 都是"憐"的體現。
所以在我認為,這兩句的理解是:就算已經見識世界之廣,之複雜,也仍然可以被微小之物所感動,保持一顆純淨的赤子之心。
這是兩個很暖的句子,含有最大的豪氣和最細小的愛心。如此俠骨柔腸的氣質和情懷,更像是男人應該具有的。
——原諒我的拙劣,不能寫出更多,表達出對這兩句的喜愛和讚賞。
-
12 # 茶人小雅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語出儒學大師馬一浮《曠怡亭口占》,意思是即便是經歷世事沉浮、閱盡人間滄桑,當俯下身子看到草木生髮,春風又綠,依然能夠生出喜悅之情。
原文: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
長空送鳥印,留幻與人靈。
這是一種境界,已識乾坤大,是指已經明白了世界之龐大與複雜,但是卻仍然沒有拋棄對細微生活和弱小生命的歡喜、感動。這是一種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的境界。比如有的人,一旦見慣了、經歷多了大事,往往就不屑於、看不起日常的小事了。
-
13 # 皇甫重明
不借古典,只談神思。些微淺見,請別笑談。
對於:已識乾坤大,由憐草木青。我是這樣理解的。
雖已識得乾坤大,心中仍憐草木青。從形態來看,乾坤與草木,是兩個互相不可觸及的極端。小草在地上仰望蒼穹,卻終身不可能觸控到他。蒼穹籠罩大地萬物,也不會專為一顆小草而注目。但乾坤心裡。確實是裝著草木的。只是以乾坤承擔的責任,他要為小草撐起天空,就意味著再也撫摸不到小草。就像我們知道並清楚認識曾經的自己卻永遠無法觸及。
乾坤雖不會為一顆小草注目,但胸懷廣大,也確確實實‘照顧’了小草的一生。小草仰慕蒼穹,盼望著有一天能如蒼穹一般高大。但當他終於達到那樣的高度時俯瞰大地,卻仍會回想起自己曾為草木時的點點滴滴,心中自然也更加憐憫草木。但這時,他已經身為蒼穹,要容納的是天地萬物的生長。
對如今的‘乾坤’來說,未曾長大的‘小草’就是自己的曾經。雖心中憐憫卻不會再過多關注。每個人都會憐惜曾經的自己,那個可以沒有任何枷鎖顧忌的自己。小草長成了乾坤,獲得了乾坤的能力,也意味著要承擔乾坤的的責任。就如同我們小時候羨慕大人不用上學,可長大了才知道,上班比上學更不容易。
-
14 # 一鳴易理
經常有人詫異地問我,這麼多花草,你是如何照顧的?那得用多少時間和精力啊!得有多累啊!如果你這一生中,沒有一件事為之痴迷,那麼你是不會懂我的。但是如果你有,我便不必解釋了。讀書,講易,修行在乙丑運途,累並快樂著!同時期待下一運勢到來之際可以厚積薄發!
同樣買花這件事
從來也不需要為了節日而做
只是為百無聊賴的生活
增添上那麼一點小小小情趣
王陽明《傳習錄》裡有段著名的話: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
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撇除哲學命題不談,
我要慶幸自己還具有感知美好的能力。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今天有幸讀到出自儒學大師馬一浮《曠怡亭口占》更好的詮釋了此刻的心情!
乾坤二字何其大,天地之間,越是經歷世事沉浮、閱盡人間滄桑,越要懂得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越要懂得俯下身,低下頭,在自然規律中順勢而為、借勢而進、造勢而起、乘勢而上!人生雖然剎那芳華,萬事萬物也不過是過眼雲煙,誰也爭不過朝夕,贏不了歲月!
願歷經歲月洗禮的你我
仍能夠在紅塵歲月中修籬種菊,
在草長鶯飛的輪迴裡
期許歲月靜好,走過流年的山高水長,
嚐盡塵世煙火的你和我,
仍能用一顆無塵的心,守望生命如初的美麗。
………
附原文
“流轉知何世,江山尚此亭。
登臨皆曠士,喪亂有遺經。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
長空送鳥印,留幻與人靈。”
-
15 # 野狐習禪
野狐試答
題主好,“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這句話很多人都知道,也都很喜歡,但真能領會的人並不多。其實,我也是一知半解,只是膽子大,敢說。這是馬一浮《曠怡亭口占》一詩中的一聯,我們還是從馬一浮和這首詩說起。
一 學貫中西的馬一浮馬一浮浙江會稽人,晚清民國的儒學大師,新儒學的重要代表人物,第一個把《資本論》引入中國的人。馬一浮早年曾留學美、德、西班牙、日本等國,對西方文化精熟,又有著極深的傳統文化功底,學貫中西,情定儒學。他指出西方文化建立在“物”上,中國文化主張“內聖外王”,所以西方重利,中國講義利。疫情之下,看看西方的各種表現,文化的差異體現得很明顯,優劣問題一目瞭然,野狐不加分析。
民國時期有很多學貫中西的大師,他們在對東西方文化比較之後,力挺中國傳統文化,趙元任、王國維、梁啟超、辜鴻銘、章太炎、馬一浮、劉師培、陳寅恪、梁漱溟、馮友蘭都是這樣的超級大師。我們現在很多人傳統文化知之甚少,西方文化道聽途說知道一點皮毛,但動不動對自己的文化橫加指責,不知其意欲如何?還是回到正題上來吧。
二 曠怡亭和烏尤山要理解這首詩就必須瞭解“曠怡亭”,曠怡亭是烏尤寺的重要歷史遺蹟,烏尤寺因烏尤山得名,烏尤山即離堆,相傳李冰為避沫水之害開鑿出孤臥江中的一座小山,其狀如烏牛,叫做烏牛山。山上林木茂盛,孤峰矗立,四面環水,景緻奇絕,自唐以來就為蜀中勝地。宋時黃庭堅到此一遊,感到烏牛山名稱不雅,改為烏尤山。
曠怡亭創建於明代成化年間,名稱得之於《岳陽樓記》中“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一句。1935年重建此亭時,“晚清第一詞人”蜀中五老之一的趙熙為此亭題寫了“江山如此”四個大字,併為亭門上撰寫了一副對聯:“蘇和仲山高月小,範希文心曠神怡。”蘇東坡還有一個字就是“和仲”。對聯用《赤壁賦》和《岳陽樓記》中的名句來讚美烏尤山的景緻。此山此亭多與名士有關。
三《曠怡亭口占》流轉知何世,江山尚此亭。登臨皆曠士,喪亂有遺經。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長空送鳥印,留幻與人靈。馬一浮一生致力於儒家文化的傳承,1939年在四川創辦“復性書院”自認院長兼講習,不到了三年書院因為經費和戰亂而倒閉,馬一浮又自己籌資刻書傳道,一度屈尊賣字刻書。這首詩當是作於書院倒閉,籌資刻書的時間段。
流轉知何世,江山尚此亭。起句就烏尤山和曠怡亭的歷史變遷發出感慨,亦有對時下山河破碎的感慨,寄意深遠。
登臨皆曠士,喪亂有遺經。第一句追憶登臨勝蹟題留名亭的先達,同時也是以曠達之士自許;第二句言日寇入侵,國家離亂,當此之時自己努力從事文化傳承,以使薪火不滅,文化永繼。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此句大有開悟的意思,意為自己懂得了天地宇宙的廣闊和歷史的深遠,但依然還能做到憐惜眼前的一草一木。“心有猛虎,細嗅薔薇”說的是威猛和細膩的統一,這句與此有點相同,說的是大和小的關係,大的格局和境界是從細小的地方修出來的。
長空送鳥印,留幻與人靈。完全是佛家語了,只有到了開悟的境界才能看得到雁過長空留下的痕跡,才能聽得到花開的聲音。也是對歷史和人事的感嘆。
總結這首詩很難理解,也很難解說,只能靠自己去悟了。“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記住這就話,讓自己的人生格局更大,境界更高,但不要忘記了認真的對待身邊細小的具體事情,這就夠了。
回覆列表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
這句話出自儒學大師馬一浮的《礦一亭口占》意思是即便是經歷世事沉浮,閱盡人間滄桑,當俯下身子看見草木生髮,春風又綠,依然能夠生出喜悅之情。
現實生活中的磨難誰都多多少少經歷過,純淨自然的心靈也有許多人嚮往,但並非誰都能夠注意到門前的小草今天又長了一對新葉,鄉下的瓦房頂上滿是好看的瓦松。
我感覺是,雖知道天命迴圈,仍然憐愛幼小的生命,就像,即使我有通天之神,跳出三界,可是看到身旁一株努力向上色小草,還是忍不住露出笑容。
我吃過所有美食,還是會對著一串街邊的糖葫蘆垂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