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衡洲布衣
-
2 # 葉公好龍177224125
姜維(三國)
姜維字伯約,甘肅天水冀人也。少孤,與母居。其父名叫姜冏,曾經是郡中的功曹。當時正值羌族、戎族叛亂,姜冏隨郡中將領去平叛,死在戰場上,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朝廷賜給姜維中郎的官職(《三國演義》中說姜維被賜官中郎將,誤。中郎與中郎將是兩個概念,中郎屬年薪六百石的小官;而中郎將則是他們的領導,年薪(秩祿)兩千石) 。參與本郡軍事管理。
蜀漢建興六年(公元228年),諸葛亮進軍祁山。時天水(今甘肅甘谷東南)太守馬遵正好在外巡視,姜維和功曹梁緒、主簿尹賞、主記梁虔等從行。馬遵聽說蜀軍將至,各縣紛紛叛魏歸蜀,懷疑姜維等人也有反叛之心,於是連夜潛逃到上邽(今甘肅天水)。姜維等人發覺後,追到上邽,馬遵卻緊閉城門不讓他們進去。姜維等人只得一同奔往冀城,冀城也閉門不納。姜維等人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只好到諸葛亮那裡去投降。由此可見,姜維的投降,責任完全在於馬遵,他生性多疑,膽小如鼠,無端猜疑,造成了姜維的投降蜀軍。當時正趕上蜀將馬謖街亭失守,諸葛亮率西縣一千多戶人家和姜維等人返回蜀中。從此姜維與其母失散。諸葛亮任命姜維為倉曹掾,加授奉義將軍,封當陽亭侯。這一年是魏太和二年、蜀建興六年(公元228年)。這一年,姜維二十七歲。諸葛亮給留府長史張裔、參軍將琬寫信說:“姜伯約忠勤時事,思慮精密。其人,涼州上士也。伯約甚敏於軍事,既有膽義,深解兵意,才兼於人。畢教軍事,當遣詣宮,覲見主上。”後遷中監軍徵西將軍。
蜀漢建興十二年(公元334年),諸葛亮去世。姜維返回成都,擔任右監軍、輔漢將軍,統率各軍,進封平襄侯。
姜維因受諸葛亮知遇之恩,從此死心塌地為蜀漢盡忠,直到生命的最後一息。這就是古書上說的“人之相知,貴相知心。”人的相知不在認識時間的長短。有的人相識多年,還像新認識的一樣;有的人偶然相遇,感覺就像交往多年的知己一樣。故人的彼此相知,貴在互相知心。這是姜維死心塌地為蜀漢盡忠的原因。
-
3 # 一doremi
並不存在什麼已經是降將就不能再投敵的問題。劉禪投降之後,姜維已經算是投降魏國了,若不是一心為漢,領個閒職了此一生怕也不是什麼問題。而姜維最後的選擇是寧可身死也要力求漢室復明。我覺得要用一句話來概括的話,大概就是“士為知己者死”吧。在魏國一開始姜維只是個靠父親功績獲得官職的小角色,諸葛亮北伐的時候他連城門都進不去,無奈之下才降了漢。但到了漢以後待遇就不一樣了,諸葛亮給別人寫信時都大力讚賞了姜維的才能,怕是在姜維面前也多有期待之意。一個在原來國家碌碌無為還幾近被放棄的降將,在這裡卻得到了賞識,這種前後懸殊的待遇恐怕不會不讓人動容吧?人生的目標是什麼?我們在這個和平的年代可以有很多選擇,但是在那個生靈塗炭的戰亂時代,恐怕選擇也不多。既然如此,感知遇之恩而報之餘生的做法又有何不可呢?
-
4 # 納蘭談史
謝邀。姜維本身就是秉承忠義孝信的義士,人品方面沒的說,而且還文武雙全,得到了諸葛亮的欣賞。還有一點尤為重要就是他有一顆匡扶漢室的雄心,在三國志中姜維傳記載著:姜維曾說其祖祖輩輩食漢祿,說明他內心深處還是想報效國恩的,儘管曾是魏將,在內部被懷疑打壓,也沒有施展能力的大平臺。
當時又加上蜀國自身條件所限,老將凋零,人才匱乏,諸葛亮本人也知天命,一心想找一個人才傳授衣鈸,以延漢祚。
姜維的出現讓諸葛亮看到了希望,人品、謀略、誠心無可挑剔,於是將壓箱底的八卦陣都交給了他,可謂是盡心栽培,還擔當重任,諸葛亮死後姜維做了大將軍成為蜀漢軍事指揮上的一把手,而姜維本身也並沒有讓諸葛亮失望,九伐中原,為國捐軀,譜寫了一代英雄的悲歌。
-
5 # 情僧蘇曼殊
第一,三國之間的關係並不像中美日三國的關係一樣。三國之間同祖同宗,息息相關,劉備陣營裡有很多南陽士族,曹魏陣營裡也有部分南陽士族,三個國家互相之間沒有仇恨關係,他們之間計程車族也互相聯絡,沒有仇恨關係,可能你家大哥在曹魏當官,你弟弟卻在東吳。所以投降不存在的心理和道德問題。大家都是漢人,在哪當官都是為國為民嘛。
第二,姜維本身在曹魏並不屬於核心權力圈,對曹魏的忠誠度並沒有想象的那麼高。如果把姜維換成曹真。那就不一樣了,我在曹魏當大將軍,去了你蜀漢,你最多也就給我當個大將軍,還不能打包票。老子當然不去。但是姜維在曹魏屁大點官,沒有實際權力,跳槽去蜀漢,雖然不好說能當個什麼大官,但是總比現在強啊。畢竟我可是蜀漢頭號管理人諸葛亮直招的親信。
第三,三國時候是士族政治,大家都像混的出人頭地。不止姜維很拼,三國很多人都很拼,只不過有的人能力有限。姜維有能力,有理想。當然就很突出了。
-
6 # 苦水君聊史
姜維原本是魏國人,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投降了蜀漢,最後為何對蜀漢忠心耿耿,拼盡最後一絲力,也要挽救蜀漢呢?
這首先要說一下姜維的為人,他從小就是一個有大志向的人,無論在投蜀前還是投蜀之後,姜維為國出力的志向從沒有改變過。對於一個從小立志做一番大事業的人,肯定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平臺,俗話說良禽擇木而棲,姜維也是如此。原本在魏國姜維為上司馬遵獻計,卻遭到上司的不信任,最後更是被拋棄,姜維在無路可走的情況下向諸葛亮投降。
然而姜維在投蜀後,立刻得到諸葛亮的重用,相比在魏國時的待遇可謂是天壤之別。諸葛亮任命姜維為奉節將軍,封陽亭候,還讓其率領5000虎步軍,搖身一變成為蜀漢的明星將領,地位甚至堪比蜀漢老將魏延,諸葛亮對姜維的知遇之恩令姜維感激不盡,要知道以前姜維在魏國的時候過的相當憋屈,還是因為他父親姜囧為魏國平叛戰死,姜維才被賜官中郎,天水郡參軍。
姜維投蜀後才僅僅27歲,雖然他號稱"幼麟”,但是其軍事水平與諸葛亮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也就是說姜維的軍事水平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之後諸葛亮就開始重點培養姜維,諸葛亮對蜀漢的忠心當然沒得說,姜維在諸葛亮的耳濡目染下當然受其影響,對魏國的那一絲感情也消無蹤,雖說諸葛亮與姜維相處只有短短的7年,但是姜維已經被諸葛亮的人格魅力和軍事才華所折服,諸葛亮的思想觀念已經深深的烙在姜維的心中,成為他的骨血,成為他的理想。
在諸葛亮死後,把兵書全部留給了姜維,這時的姜維搖身一變成為了諸葛亮的衣缽傳人,加封為右監軍輔漢將軍,統領蜀國所有的兵馬。6年後蔣琬患病,加封姜維為鎮西大將軍,領益州刺史,在大將軍費禕死後,姜維繼任大將軍,持假節,督內外諸軍事,錄尚書事,這時的姜維真正的達到了蜀國權利的最高峰。
可以參考同時期的魏國,此時司馬昭在魏國的職位與姜維的一樣,吳國的孫峻也是如此。然而司馬昭能在魏國做到如此高的位置,是得益與司馬懿幾十年的隱忍,是他們父子三人苦心經營數十年的結果。而孫峻在吳國得到如此高位是因為他是吳國皇室宗親。也就是說三國時期的豪門大族,依然掌握社會上層的權利,寒門出身的人依舊得不到重視,姜維在蜀國能夠達到如此地位,這是諸葛亮,劉禪對姜維的厚待的體現,假如姜維在魏國或者吳國,絕對不可能達到如此地步的,所以說蜀國給姜維的優厚待遇怎能不讓他感激涕零。
諸葛亮和姜維都完美的體現了“士為知己者死”的意思,古人有言;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土報之,姜維對蜀國如此忠心原因就是如此。
-
7 # 菊蘭廡主人
第一,姜維在曹魏的遭遇:
1、烈士之後,享受了什麼?
父親姜冏曾是軍官,在抗擊少數民族入侵的作戰中,英勇犧牲。那時候,姜維還很小,孤兒寡母,作為英雄之後,受到的哪些照顧?
姜維被賜官為中郎,天水郡參軍。“中郎”是一個榮譽性職務,指皇帝近臣,侍從,主要是六百石的俸祿,真正的權力是“天水郡參軍”,相當於地區,或市一級部隊(這樣的部隊,大約為一個旅)的軍事參謀(一箇中校,已經是頂天了)。這樣的賞賜,拿父親的命換的,不高不低。
2、遭遇上級猜忌,百口莫辯
當蜀軍前來進犯時,天水下轄的縣城紛紛叛變,太守馬遵在沒有任何證據,沒有事實依據的前提下,懷疑姜維叛變。扔下姜維等人,連夜逃跑,姜維追之不及,然後又拒絕姜維入城。還到處發通知,都不準姜維入城。
姜維欲哭無淚,百口莫辯,不得已投降蜀漢。
第二,姜維在蜀漢得到了什麼?1、信任有加,二十七歲封徵西將軍
諸葛亮闢姜維為倉曹掾(相當於糧食站的站長,古代糧草是超重要的),加奉義將軍(雜號將軍,相當於少將),封當陽亭侯(相當於正處幹部),這一年,姜維二十七歲。
諸葛亮還曾給蔣琬寫信,稱姜維是“涼州上士”,有膽略,並讓姜維統領五、六千虎步軍,充分信任,給予兵權,後遷升姜維為中監軍(軍法處長,可以按律法,隨便殺人)徵西將軍(正規軍,中央軍的中將)。很多人一輩子都爬不到這個高度~
2、衛將軍,假節,平襄侯
諸葛亮死後,姜維仍一直在升官,最終達到衛將軍,相當於現在的“一級上將”,集團軍群的司令;假節,相當於擁有皇帝的儀仗隊,如朕親臨;平襄侯,相當於部長級別的領導。
早已預訂的宿命!你說,姜維怎麼會不賣命地替蜀漢去打拼?!!! -
8 # 始終先生
姜維不是為蜀國拼命,而是在為蜀漢拼命,或者說,在為光復漢室拼命。為什麼一個生在戰亂紛爭的東漢末期,沒有經歷過漢朝盛世太平日子的少年,會心存漢朝,一心想著光復漢室呢?
一、姜維的漢室忠心,來自其崇拜的大儒家鄭玄。
姜維幼年時期,十分喜歡讀書,特別喜歡鄭玄的經學,雖然他沒有機會拜在鄭玄門下(他出生的時候,鄭玄已經仙去),但鄭玄的政治思想深深影響著姜維。
鄭玄是東漢著名的大儒家,他治學以古文經學為主,兼採今文經學,遍注儒家經典,以畢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遺產,使經學進入了一個“小統一時代”。
鄭玄在政治上是保守和正統的,他認為封建制度是合理的和永恆不變的,符合天意的,因而積極維護封建統治的中央集權制,反對地方割據勢力。從這一點出發,他極力宣揚忠君思想,強調地方服從中央,地方要以“順道”來事奉君主。他認為,人臣為君而死就是盡忠,是義、勇兼備的行為;而正直、剛克、柔克三德,為人臣者必須具備其一。
鄭玄對漢室是忠心的,對軍閥割據是痛心的,他在註釋群經時總是神化君主,要求地方諸侯服從君主,把封國的財富貢獻給天子。他注《周易》與《周禮》,常常寄託自己君賢臣忠的政治理想,而在箋註《毛詩》中,又寄託自己感傷時事之情,這也說明他嚮往從前、反對現實亂世的態度。另一方面,他還積極宣傳孝道,用孝道來為忠君思想眼務。要求人們像事奉父母一樣事奉君主,像尊重長兄一樣尊重各級封建統治者。他理想中的政治面貌,應當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嚴守等級秩序,使政治穩定,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正是鄭玄的這些思想,深深的影響著少年姜維,並在姜維心中根深蒂固的生長著。
《三國志姜維傳》記載:
姜維字伯約,天水冀人也。少孤,與母居。好鄭氏學。亮與留府長史張裔、參軍蔣琬書曰:此人心存漢室,而才兼於人諸葛亮收服姜維後,在於姜維交談中,不但發現姜維是個人才,更是發現姜維心存漢室,這與劉備的思想理念大致相同。也正是因此,諸葛亮確認姜維勢必會成為蜀國的支柱
二、諸葛亮於姜維有知遇之恩,深受儒家思想洗腦的姜維勢必要報答諸葛亮。
姜維的父親曾是魏國天水郡的功曹,雖然姜維十分有才幹,但朝堂並沒有因為他的才能而給他任官,而是因為其已故父親曾經是功曹的原因,給了姜維一個安撫性的參軍之職。
建興六年,諸葛亮北伐,此時,天水太守馬遵正帶領姜維、尹尚等人在外巡查,聽聞蜀軍北上,而隴川各地均有人響應。馬遵懷疑姜維等人心懷疑心,於是,悄悄丟下姜維等人,自己與郭淮逃回了上邦。等姜維追到上邦時,城門已關,並且不允許姜維入內。姜維迫不得已,率部眾降了諸葛亮。
可以說,姜維是被魏國在毫無原因的情況下拋棄的。
諸葛亮招降姜維後,對於姜維格外重視。《三國志姜維傳》記載:
亮闢維為倉曹掾,加奉義將軍,封當陽亭侯,時年二十七。亮與留府長史張裔、參軍蔣琬書曰“姜伯約忠勤時事,思慮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諸人不如也。其人,涼州上士也”又曰“須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約甚敏於軍事,既有膽義,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漢室,而才兼於人,畢教軍事,當遣詣宮,覲見主上”在毫無建樹的情況下,諸葛亮就接連提拔姜維,並在二十七歲就封了候,與自己在魏國時的經歷做對比,姜維自然十分感恩諸葛亮。
而諸葛亮又一直秉承著要報答劉備知遇之恩的想法,努力實現《隆中對》的戰略目標,這一思想又潛移默化的灌輸給了姜維。
所以,姜維報答諸葛亮,也就是在變相報答劉備,光復蜀漢。所以即便蜀漢滅亡後,姜維也在沒有放棄最後的努力,勸說魏將鍾會叛變,但最終計劃沒有成形,姜維、鍾會及張翼等書將皆被殺害。
-
9 # 潯陽鹹魚
姜維投漢的故事,按史書記載,有兩個版本,一個是蜀漢方面的(陳壽《三國志·姜維傳》),另一個是曹魏方面的(魚豢《魏略》)。先說蜀漢方面記載公元228年,諸葛亮一出祁山。姜維當時跟隨天水太守馬遵巡視各縣,聽說蜀軍攻過來了,沿途各縣城紛紛開門投降,馬遵懷疑姜維這幫冀城人也跟蜀軍有勾結,所以不敢回冀城,連夜揹著姜維他們,跑去了上邽(涼州刺史郭淮),姜維等人發覺後,也跑去上邽,馬遵不敢開門,姜維等人無奈返回冀城,結果說,冀城也閉門不開,於是,姜維等人無奈轉投了諸葛亮。時天水太守適出案行,維及功曹梁緒、主簿尹賞、主記梁虔等從行。太守聞蜀軍垂至,而諸縣響應,疑維等皆有異心,於是夜亡保上邽。維等覺太守去,追遲,至城門,城門已閉,不納。維等相率還冀,冀亦不入維。維等乃俱詣諸葛亮。再看曹魏方面記載
《魏略》中的故事主線差不多,細節是馬遵是跟隨雍州刺史郭淮一同巡視地方,當時他們走到了洛門(也稱落門,在冀城以西)。
【郭淮、馬遵逃走路線】
當他們得到蜀軍入侵的訊息後,郭淮先行返回上邽。郭淮前腳剛走,馬遵不敢回冀城,而決定去追郭淮,姜維等人勸阻無用,馬遵甚至當場撕破臉,說冀城人都是蜀賊(幫兇),這才分道揚鑣。姜維等人無奈返回冀城後,經過冀城百姓一致商議,讓姜維和上官子脩一同去見諸葛亮,向蜀軍投降。《魏略》還講了後續故事:姜維等人沒有把冀城中的親人接出來,等街亭之敗後,魏軍進入天水後,姜維等人無奈跟隨諸葛亮入蜀。曹魏方面只追責了馬遵,對姜維等人及其家屬寬大處理。天水太守馬遵將維及諸官屬隨雍州刺史郭淮偶自西至洛門案行,會聞亮已到祁山,淮顧遵曰:“是欲不善!”遂驅東還上邽。遵念所治冀縣界在西偏,又恐吏民樂亂,遂亦隨淮去。時維謂遵曰:“明府當還冀。”遵謂維等曰:“卿諸人叵復信,皆賊也。”各自行。維亦無如遵何,而家在冀,遂與郡吏上官子脩等還冀。冀中吏民見維等大喜,便推令見亮。二人不獲已,乃共詣亮。亮見,大悅。未及遣迎冀中人,會亮前鋒為張郃、費曜等所破,遂將維等卻縮。維不得還,遂入蜀。諸軍攻冀,皆得維母妻子,亦以維本無去意,故不沒其家,但繫保官以延之。裴松之認為兩方面記載存在的差別,沒有明說。比較一下,最大的問題是:冀城到底拒沒拒姜維?蜀漢說是冀城拒姜維,其實分析一下,還是《魏略》靠譜一些。因為姜維這幫人都是冀城子弟,郭淮和馬遵都跑去上邽了,冀城留守的人應該以姜維這幫人為依靠,怎麼可能拒姜維入內?所以我覺得陳壽沒有如實寫,或者是姜維入蜀後,也不願意把故事說得太細,免得授人以柄,就乾脆簡單點,說自己當時確實是走投無路。馬遵為何不信任姜維?從曹魏在戰後處理責任來看,守住隴西的太守遊楚成了先進典型,丟棄天水的馬遵成了反面典型,甚至可能把姜維等人的責任也讓馬遵一併承擔了。曹魏方面也認定姜維等人是被迫入蜀的,而造成這一後果的正是馬遵。關於姜維的官職情況,在當時這個節點,他正確官職是:以州從事參郡軍事。中郎是曹魏賜的散官,一種榮耀,並沒有實際職務內容。從“州從事”上看,姜維的上級領導是郭淮;“參郡軍事”並不能說馬遵又(或也)成了姜維的上級領導。這種“以州從事,到地方任職”的案例應該還有一些。漢末的閻溫是以州從事領上邽令,楊阜也曾以丞相掾參州軍事。相對於馬遵的個人感受,他看姜維,更像是郭淮派來安插在自己身邊的眼線,畢竟刺史是考察郡守工作得失的,姜從事在自己身邊,萬一自己有點什麼過錯,怎麼看都有點不舒服。所以我覺得,馬遵對姜維沒什麼好感,是可以理解的。馬遵為何放棄天水?和姜維一同投蜀的其他郡吏,如《魏略》中的上官子脩,《姜維傳》中功曹梁緒、主簿尹賞、主記梁虔,這四人妥妥的是馬遵的府吏,但他們還是被馬遵給拋棄了,實在是冤枉。從馬遵的角度看,他膽小怕事,覺得這些人中萬一有一個是蜀軍奸細,自己的人頭可能就保不住了。所以就跟在郭淮後面跑路了。其中,梁緒、梁虔、尹賞三人在蜀漢帝國混的也還不錯,都做了高官。進入正題對於天水子弟各分兩國的情況,在三國史,這種情況也常見,每個人只能代表自己的家庭,而不是家族。在《曹真碑》,在這份痛斥“諸葛亮是蜀賊”的碑文中,我們還能看到天水的梁氏、姜氏、尹氏均有人在曹真的將軍府中任職,顯然,姜維等人入蜀,並不會影響留在天水的同族其他人的仕途。
【紅線處為天水籍官員:梁苗,尹輦,姜兆】
從這一點看,姜維一心改效力蜀漢,不影響自己的家族利益。
至於其家人,按照《姜維傳》,母親,妻子,兒子也沒有性命之憂,前文也說了,《魏略》中也記載了曹魏方面沒有追究姜維家人的責任,甚至在孫盛《雜記》中還有薑母寫信給姜維,勸他回頭的故事。
而姜維拒絕了母親的請求,說“良田百頃,不在一畝,但有遠志,不在當歸也。”
當然,孫盛距離姜維時期,時間久遠,這“當歸”故事很可能是民間傳說。
這個故事不論真假,也能反映出:姜維志在求功名,而不能盡孝了。
綜上姜維好立功名,在家族、家人無憂的情況下,選擇了一條屬於自己的人生道路,最終也做到了蜀漢帝國的大將軍。最後在蜀漢皇帝劉禪投降之時,姜維還選擇奮力一搏,慫恿鍾會起兵作亂,可惜功虧一簣。
當姜維在蜀漢宮中與雲湧而至的魏軍做最後一戰時,也無愧於自己當初的理想了。
-
10 # 奇文笑譚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自然先是利益驅使姜維投降蜀漢,然後是士為知己者死為了對得起諸葛亮的賞識和培養,最後是為了自己能夠一展抱負,青史留名。這也就不難理解姜維作為一個魏國降將,為蜀國拼到連自己的君主劉禪都投降,自己還在暗中謀劃光復蜀國,拼到最終被殺害的地步。
首先,不存在姜維背叛曹操,而是魏國太守馬遵對姜維有所猜忌將其拋棄,才讓姜維不得不投降蜀國。連魏國人自己都認為姜維不存在背叛,即使在姜維到了蜀地做官,魏國人將姜維的母親和妻子兒女抓住也只是希望他重新歸魏,且並沒有殺害他的妻母。
《魏略》“亦以維本無去意,故不沒其家,但系保官以延之”在言,姜維出生時,還是大漢的天下,他父親姜冏是以漢官而亡,所以他還是心存漢室,腦子裡沒有曹魏的觀念,既然你不要我,自然我就名正言順的歸順有著漢室血脈的劉皇叔去興復漢室。
其次,高山流水遇知音,蜀漢有他的伯樂——諸葛孔明俗話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諸葛亮初次冀縣相遇姜維,就很欣賞他。
據《三國志 姜維傳》記載:亮闢維為倉曹掾,加奉義將軍,封當陽亭侯,時年二十七。亮與留府長史張裔、參軍蔣琬書曰:「姜伯約忠勤時事,思慮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諸人不如也。其人,涼州上士也。」又曰:「須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約甚敏於軍事,既有膽義,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漢室而才兼於人,畢教軍事,當遣詣宮,覲見主上。」......後遷中監軍、徵西將軍。意思就是諸葛亮任命當時年紀只有二十七歲的姜維為倉曹掾,官加奉義將軍,封當陽亭侯。諸葛亮又給留府長史張裔、參軍蔣琬寫信中說:“姜伯約對自己的職任忠心勤奮,思考問題詳細周密,考察他的德行,即使李紹和馬良等也不及他。此人的確為涼州的上等士人。”又說:“應先交給他五六千禁中兵卒。姜伯約非常敏於軍事,既有膽略勇義,又精通用兵之道。此人忠心於大漢,而且才力過人,將軍事大權交給他,宜派他進宮朝見主上。”後來姜維被升任為中監軍、徵西將軍。
總體一個意思,姜維被他諸葛亮看上了,會得到他大力栽培作為自己的接班人。得到這樣肯定的姜維自是肝腦塗地一心一意的為著蜀國謀劃了,後來的九伐中原為國捐軀,可見其忠心。
最後就是待遇問題了,姜維本身是好立功名,喜歡出風頭的性格。《傅子》曰:維為人好立功名,陰養死士,不脩布衣之業。有這丞相接班人的待遇,誰還願意回去當個無名之輩。從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後,蜀軍回到成都後,姜維就很快被任命為右監軍輔漢將軍,封平襄侯,這待遇妥妥的。
在劉禪主持蜀國時,姜維用兵非大勝即大敗。北伐多年,除了一次洮西大捷之外再無驕人戰績。可是即使他大敗後,劉禪也不曾責罰於他,在他出徵北伐打仗時也不派人監視他。這待遇也沒誰了,打的好是他的功勞能到獎賞,失敗了也不會被懲罰,就樣的老闆擱誰誰不會賣命幹活。
總結: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雖不能選擇自己的出身,但可以選擇自己的道路。有了利益,有了知己的理解信任,何不就拼上所有,為自己的理想奉上一腔熱血。姜維總得做些什麼,才能對得起蜀國賦予他的榮譽,在那個時候自然只有自己的一片忠心才是最好的報答吧。
-
11 # 閒說歷史A
姜維先在曹魏軍中任職,他投奔蜀漢以後,為什麼沒有動搖並且非常拼,其實“世上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人的一輩子如果空有才華,而沒有被髮掘使用,那麼這個人一般都是唉聲嘆氣,感嘆無人賞識,大才無法施展,仔細看下我們身邊都會發現這樣的情況,當然了我們一般我無法驗正身邊這樣唉聲嘆氣的人到底有沒有才華,歷史已經替我們檢驗過姜維的才華,姜維就是一匹千里馬,而諸葛亮就是賞識的伯樂,況且這個伯樂是蜀漢,其實也是大漢的實際掌權人,諸葛亮將姜維當成漢廷未來軍事人才重點培養,興復漢室這面旗幟也是有充足的道義,投奔蜀漢是棄暗投明,北伐曹魏是以正討逆,普通人一輩子遇到如此際遇足矣,何況有才華志氣的姜伯約,所以他必定忠於漢室,千秋史冊,功過是非,時至今日姜維的事蹟仍被很多人肯定。
-
12 # 一個人的歷史
諸葛亮死後,姜維九伐中原,為了匡扶漢室不遺餘力,很多人會有疑問,作為一個魏國的降將,姜維為什麼會為蜀國拼的如此地步,其實如果仔細分析一下,姜維的人生經歷之後,就不難得出答案。
貧寒之家,出仕無門姜維出身貧寒,儘管自己天資聰明,武藝不凡,還深通兵法,但是也只做了一個小武官而已,在魏國他沒有施展自己才能的空間。如果繼續留在魏國,他可能會一生庸庸碌碌,碌碌無為而死。而姜維隨諸葛亮來到蜀國之後,他有了施展自己才華和抱負的機會。
知遇之恩,恩同再造姜維是魏國的降將不假,但他同時也是諸葛亮兵法唯一的傳人,他繼承了諸葛亮全部衣缽,包括木牛流馬和諸葛連弩。對於姜維而言,諸葛亮對他有知遇之恩,恩同再造,為了繼承諸葛亮匡扶漢室的遺願,北伐中原,匡復漢室,便成為了姜維最大的抱負。
匡扶漢室,不世之功姜維是個有抱負有追求的人,匡扶漢室是不世之功,連自己的老師諸葛亮都沒有實現,如果自己能實現,那麼就實現了人生的最大價值。其功績不僅將超過自己的老師諸葛亮,還將超越韓信等名將,這對於所有的將軍都是巨大的誘惑和挑戰。
回覆列表
士為知已者死,女為悅已者容。
姜維(字伯約)年少才高,本力效魏國,但君臣忌憚,處處受制。然猶竭其智勇,屢挫蜀國兵鋒。後孔明巧施反間,姜維進退維谷,加之對魏主心灰意冷,遂決意降蜀。
亮深知其才,如獲至寶,禮遇甚厚,毫無芥蒂,以腹心相托,並將生平所學傾囊相授,視為薪盡火傳之人。
亮臨終前,上表力薦伯約,兵權盡付之。伯約感知遇之恩,亮死後,九伐中原,力興漢室,勢盡力竭,繼之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