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尉霖
-
2 # 油茶歷史絲語
讀書品史明事理,借古鑑今知興替。讓絲語和您一起走進歷史,走近民族、國家以及世界的過去,去品讀、去了解、去揭秘那一場場或驚心動魄或平庸骯髒的“曾經”……
歷史從來沒有如果,在此,絲語只能站在“如果”的臺上,進行一番推演……
一,沒有了諸葛亮的輔佐,被曹操追得滿世界跑的劉備集團很快就會“心力衰竭”,遭遇滅頂之災。諸葛亮是劉備集團被曹操軍團追打得東逃西躲,兵敗式微到了臨近“覆亡”地步的時候,在劉備三顧茅廬之後出山開始輔佐劉備集團的,在諸葛亮的運籌及謀劃下,實現“逆轉”慢慢發展成為擁有荊、益之地,能夠與曹操軍團及孫吳勢力成三足鼎立的存在的。可以說,如果沒有諸葛亮的及時出道輔佐,劉備集團消滅也就是眼前的事。
因此,不管諸葛亮當初是加入了曹操陣營,還是去了其它陣營,只要是沒有來到劉備集團輔佐劉備,劉備集團很快就會消亡,這是最直接,也最快能夠看到的改變及結局。
二,如果曹操能夠給諸葛亮發施展的舞臺,“三國”割戰的局面會加快結束,天下一統會很快得到實現。對於曹操軍團“徐遮”終生不為其施一計,已經是莫大的損失。只要曹操軍團給諸葛亮一個讓其施展的舞臺,劉備集團不在話下,解決孫權勢力也用不了多少時間,司馬懿就沒有成長的土壤和時間,曹操軍團一統天下的目標同樣可以很快完成,真正一統當時之中國的就一定是曹魏,而沒有司馬懿的“晉”什麼事了!
-
3 # 這個歷史不簡單
諸葛亮加入曹操戰隊?這類問題之前也簡單的回答過,今天我們來仔細的分析一下。
諸葛亮為何加入勢力最弱的劉備集團:
劉備集團當時出於事業的發展階段,手下有個謀士叫徐庶,不斷的給劉備出謀劃策 ,讓曹操感到很頭疼。於是曹操利用徐庶母親威脅徐庶離開劉備集團,劉備想方設法也沒能將徐庶留下,就在徐庶離開劉備的時候,念及君臣一場向劉備舉薦了諸葛亮。
《三國演義》:曹操迎來徐庶的母親,並讓徐母寫信給自己的兒子,召喚徐庶。徐庶的母親不從,痛罵曹操,並以硯臺砸向曹操。於是曹操身邊的程昱獻計,偽造徐庶的母親寫了一封信給徐庶,徐庶是出了名的孝子,只能辭別劉備,投曹去了。在《三國志·諸葛亮傳》中雖然沒有說徐庶是在離開劉備時才舉薦的諸葛亮,但諸葛亮確實是徐庶向劉備舉薦的。
《三國志·諸葛亮傳》: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而智太短淺,遂用猖獗,至於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慧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意思就是:其時劉備正駐軍新野縣。徐庶謁見劉備,劉備對他十分器重,徐庶對劉備說:“諸葛孔明這人,是‘臥龍’啊!將軍想不想見見他?”劉備說:“你陪他一道來吧!”徐庶說:“此人只能拜訪他,不可隨便召他來。將軍您應該屈尊去看望他才好。”於是劉備親自前往拜訪諸葛亮,一連去了三次,才得以相見。劉備屏退隨從,對諸葛亮說:“漢室朝綱傾頹,奸臣竊取國權,皇上風塵避亂。鄙人自不量力量德,企圖為天下伸張正義,苦於自己智術淺短,因而屢遭挫折,以致今日這種地步。但我初衷不改、志向未泯,您說我該如何做才好?”諸葛亮回答說:“自董卓竊權以來,天下豪傑紛起,割州據郡之人比比皆是。曹操相較袁紹,名望低而兵勢弱,但曹操卻能打敗袁紹,轉弱為強,這不僅是時機有利,而且還得力於人的謀略。現在曹操已擁兵百萬,挾持天子借其名義而號令諸侯,對他決不能直接與之爭強鬥勝。孫權佔據江東,經營達三代之久,地勢險要,民心歸附,賢能之士都願為之效力,對他只能聯絡用作外援,不可打主意吞併。荊州地方,北有漢、沔二水用作險據,南可直收南海物產以資利用,東向相連吳郡、會稽,西進可入巴、蜀之地,這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可是當今荊州的主人卻無能力守住它,這可是上天特意安排來資助將軍的禮物,將軍有意奪取荊州嗎?益州地勢險要,沃野千里,乃天府之國,從前漢高祖就是憑藉這塊地方而成就帝業。
也就是說,諸葛亮加入劉備集團是因徐庶的舉薦,劉備的三次登門拜訪,諸葛亮向劉備展示了三分天下的計劃藍圖後加入的。
劉備三次登門拜訪諸葛亮,竟是因為諸葛亮背景勢力強大:
徐庶剛向劉備舉薦諸葛亮的時候,劉備可沒想著自己前去請諸葛亮出山,而是讓徐庶把諸葛亮帶過來見他。畢竟自己可是集團領導,同意諸葛亮來,也是看在了徐庶的面子上。
可劉備後來卻自己跑去諸葛亮家登門拜訪三次請諸葛亮出山,之所以劉備會這樣,應該是徐庶告訴了劉備諸葛亮的身份背景,讓劉備覺得必須要親自前去請諸葛亮加入集團裡。
諸葛亮的背景:
諸葛亮的爺爺是漢朝司隸校衛朝廷大官,父親跟叔叔雖是地方官員,但諸葛亮整怎麼說也是一個官二代。而且諸葛亮在荊州關係網也很深,有相當深厚的人脈網路,諸葛亮的兩個姐姐,都嫁入當時荊州豪門大族。
而諸葛亮自己岳母則是荊州最有實權的蔡家人,也就是說,諸葛亮跟當時荊州老大劉表有親戚關係,諸葛亮得叫劉表一聲姨夫。
《三國志·諸葛亮傳》:諸葛亮字孔明,琅邪陽都人也。漢司隸校尉諸葛豐後也。父圭,字君貢,漢末為太山都丞。亮早孤,從父玄為袁術所署豫章太守,玄將亮及亮弟均之官。會漢朝更選朱皓代玄。玄素與荊州牧劉表有舊,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意思就是:諸葛亮,字孔明,琅王牙郡陽都縣人,漢朝司隸校尉諸葛豐的後人。
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王圭,字君貢,漢朝末年為太山郡郡丞。諸葛亮少年喪父,叔父諸葛玄受袁術委任為豫章郡太守,諸葛玄帶著諸葛亮及亮弟諸葛均前往任職。正逢東漢朝廷改派朱皓替代諸葛玄。諸葛玄一向與荊州牧劉表交情甚深,故此前往投奔劉表。諸葛玄去世後,諸葛亮寄住隆中耕種田地為業,喜誦古代憂傷亂世的歌謠《梁父吟》。
既然諸葛亮的背景這麼深厚,為何不去加入強大曹操集團,偏要加入最弱劉備集團?
曹操集團,是當時勢力最強的,按正常的選擇應該帶著自己的資源加入強大的曹操集團才對。諸葛亮不是不想,而是曹操根本就看不上諸葛亮在荊州的勢力背景,曹操本身就很強大。
荊州離曹操遠,而曹操與劉表本身就是同學同聊的關係,根本就用不上諸葛亮從中拉關係。再加上曹操集團,人才眾多,像荀彧、郭嘉、賈詡等五大謀士,如果諸葛亮再去加入曹操集團,曹操並不一定會對諸葛亮逶迤重任。
但對劉備而言,正是需要吸收人才,聚集勢力的時候,荊州勢力對劉備來說是有很大的誘惑力的。這才有了劉備改變想法,自己三次親自前去諸葛亮家登門拜訪。
參考文獻:《三國志·諸葛亮傳》《三國演義》
-
4 # 老莫來也
如果諸葛亮當出加入曹操佇列,如果得到諸葛亮的加入曹操就如魚得水,曹操想一心統一天下,曹操統一中原易如反掌。大家都知道諸葛亮的能力,劉備沒得到諸葛亮的時候,流離失所,在《隆中對》,對劉備說先取荊州,在取益州,然後統一中原大業可成,那是不可能的,曹操屠殺諸葛亮的家鄉,諸葛亮是個忠臣,一個忠臣什麼可能,跟一個奸臣同流合汙呢。
-
5 # 深飄小曾
曹操的雄才大略遠遠勝過諸葛亮,諸葛亮只有在劉備這個假仁假義的文盲面前,才有機會表現,劉備什麼都聽諸葛亮的,他不是也沒有本事統一天下嗎?可見結果才是最好的證明:曹操才是百姓支援的領袖。劉備只是小說作者刻意美化的。其實再美化,也掩蓋不了他悲哀無恥的偽君子本質。
諸葛亮如果在曹操帳下,會死得很早,而且也不會有晉朝,司馬懿活得久的價值就是因為魏國忌憚諸葛亮,應該說沒有諸葛亮也不會有蜀的誕生,按照曹丕曹睿的個性,魏國會統一強盛,但如果司馬懿早早的離開了魏國,奔向了吳或者蜀…算了, 編不下去了 ,愛咋滴咋滴吧,哈哈哈!
言歸正傳,曹操手下能人謀士不少,荀閥,楊閥,崔閥等各個門閥士族,諸葛亮要是過去基本就是被埋沒的命運,看看司馬懿,司馬家也算是不小的門閥了,但曹操活著的時候極力壓制,直到死後才有出頭之日。
在三國後期的蜀國裡諸葛亮才能代表荊州勢力,曹操打荊州的時候荊州的官方代表劉崇和當地最大的地方士族代表蔡冒兄弟都已經投降了,換句話說當時的荊州已經基本被曹操掌控了,諸葛亮在當時的荊州分量太輕了除了能代表他自己誰都代表不了。其次諸葛亮在赤壁之戰中也沒什麼大的功勞基本都是周瑜的功勞。如果諸葛亮當時投靠曹操做多也就看出周瑜的計謀然後提醒曹操,但是當時好像也有人提醒曹操曹操沒當回事。所以曹操得道諸葛亮也改變不了什麼。
曹操如果得諸葛亮將一統三國,各大軍閥全部投降!曹操得諸葛亮並不是諸葛亮的能力統一中國而是以諸葛亮為首的荊州勢力投誠!曹操得全荊州後東吳將失去長江優勢,周瑜能力在強都不能抵抗曹操。益州望風而降。西涼的馬超也不會做無用之功而投降曹操。幽州的公孫家族也會比馬超之前投靠曹操!
-
6 # 廣東軍少
首先我們先來說一說曹操這邊的情況,曹操可以說是白手起家,雖然他最開始還是有一些資本。曹操陣營的情況大概是這樣的上沛國譙人掌控軍隊,而汝潁人掌控政治。也就說曹操陣營分為兩派,一派是將官為主,一個是文臣為主。而且這些文臣都是出身於三國時期計程車族,一些大家族的人,諸葛亮雖說也是出身於士族,但是他的家族家道中落,諸葛亮最後成為了農民。曹操的想法是打破士族壟斷的現狀,這與諸葛亮有共同之處。然而這並不能保證諸葛亮得到曹操的重用。
我們先來看看諸葛亮出山時的情況,此時的諸葛亮只是一個名聲不顯的白衣,而曹操此時已經是一方實力極強的諸侯,手下數萬精兵,武將謀士眾多,如果此時諸葛亮去投靠曹操,一定不會出現諸葛亮一去就被曹操提拔為重臣,因為諸葛亮沒有什麼可以證明自己才能的東西。這不像郭嘉,郭嘉投靠曹操時,一是有荀彧這位大才推薦,二是當時曹操實力偏弱,急缺人才。所以從這裡看諸葛亮不可能成為曹操的主要謀士。
其次我們假設諸葛亮得到了曹操的重用,那麼諸葛亮最多能夠擔任一州的牧守,但是到了曹丕繼位後,這樣的情況就會改變,之前我說過曹操的勢力分為兩派,而諸葛亮只能投靠其中的一派,其中最有可能是沛縣這一派,而這一派所支援的是曹植,這樣一來諸葛亮絕對會被打壓,最後他的職位極有可能就是郡守這一官職。
所以從這些方面來說,諸葛亮投靠劉備這位身無分文的主公是有先見之明的,因為這樣他才能一展自己的才華,才能向他的理想前進。
-
7 # 悅悅攝剪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用這個詞來形容諸葛亮並不為過。諸葛亮都知道輔佐的是劉備,那假如他要是輔佐曹操會有什麼結局呢?我分析如下
首先觀念問題,諸葛孔明雖然深居隆中但對世事關注有加。各國政權變動與能人奇士諸葛亮均有所瞭解,有的是非常精通。他再未出師時既已思考政治與兵權治國之道。所以有一句俗語說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大概是說的這類人。首先分析:諸葛亮其實早就有投靠劉備的意思,只不過等待劉備親自上門拜訪而已。因為他從心目中就認定為漢室江山非劉備不能繼承,因為劉備乃漢室宗親繼承大統理所應當。又因為劉備對百姓寬厚仁慈,以仁義著成,所以他早就計劃好了投靠劉備了,對曹操就不認同。反過來假如他要是投靠曹操呢,都知道曹操乃一代梟雄。寧叫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曹操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雖然出生不好但智謀手段為上等人。假如諸葛亮輔佐曹操的話或許就不會成為後來三國鼎立的局面,而是再滅袁紹,殺呂布之後就進而圍剿東吳。不會等到好多年以後的三國局面。都知道曹操手下有一個非常出名的謀士郭嘉,能力跟諸葛亮不想上下,如果諸葛亮也加入曹操的隊伍說天下無敵也不為大話。這就是我的分析,問題是諸葛不認同曹操,只輔佐劉備,一切的假設都是分析而已。
-
8 # 山農小李
如果當年諸葛亮在曹營效力,曹操肯定重用他,那麼赤壁火燒應該可以避免,沒有了諸葛亮隆中戰略,西蜀之地應該不會是劉備的,而是曹操的,那麼最後剩下就一個孫權了,相信憑藉曹操和諸葛亮聯合,應該輕鬆就解決了,天下也許就此統一了!
-
9 # zan峰
如果諸葛亮加入曹操陣營,那嗎蜀國根本就不存在了,因為劉備能建蜀國算是諸葛亮的功勞,最後劉備不聽諸葛亮的去打吳國慘敗。
-
10 # 漁歌夜話
其實無論在小說中還是真實歷史中的諸葛亮都是個謹小慎微之人。雖然深居隆中時便對天下局勢密切關注著。各路諸侯勢力的此消彼長,胸中都有一些瞭解。對各類能人異士都有所交往。但他權衡再三,沒有讓恩師舉薦入曹營;更沒有與兄弟聯絡南下東吳。而是靜觀其變,找尋自己最合適的主人~既良禽擇木而棲。
諸葛亮兄.弟二人分別在曹魏.孫吳政權供事,為什麼不讓兄弟舉薦去魏.吳政權呢?
一:我認為諸葛亮在分析了當時天下各路霸主的風格習性之後,在自己無仕途基層經驗情況下,再結合自身的才學能力,知道曹操人濟濟,想晉升高層不易,難有出頭之日。東吳政權建立更早,高層地位更加牢固,更不容易有擠進第一政治階層的機會!
二:曹操雄才大略,性情豪放,常以非凡手筆行事。數次奇襲成功才統一了北方政權。而諸葛亮無論《演義》中把他吹捧成神,他的原形還是個胸無奇謀.謹慎膽小之人。他如加入曹操陣營,不僅難以有所作為,甚至會被曹操歧視冷落得鬱鬱寡歡!
三:任何被吹捧過頭的事物,總有現出原形的時侯。正義不會缺席,歷史真象更不會缺席!羅老早期將他捧成大神的橋段,最終在十多年後的六出岐山北伐時現出了原形!——沒有了借東風的知天曉地,呼風喚雨;聯吳抗曹的縱橫智謀;空城計的超人膽識!更沒有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的超人能力!只有因循守舊,戰略戰術落後,勞民誤國的無效戰爭!
四:他推崇的三分天下的政治格局在曹.吳兩家沒有市場。曹魏政權時間雖短,他實力強勁,加之曹操氣吞山河的魄力,大有一統江山的霸氣!孫吳政權經營江南及長江中下游己歷三代,政權穩固,經濟繁榮,軍事實力強大,尤其水軍一直為曹操所忌憚!兩大集團都有一統江山的雄心壯志!諸葛亮三分天下的保守方案,在魏吳兩家根有沒有采納的可能。因此他選擇劉備也就好理解了!
根據《演義》情節,諸葛亮早就關注並投奔這位荊州新主劉備的意願。因此在策劃了一系列公關手段—先在文士圈中散佈自己的能力:臥龍.鳳雛得其一者即可定國安邦!誰能否認這不是諸葛亮及文友們導演的的一項宣傳活動!
後又用了些手段來抬高身價:先教農夫們學幾支高雅曲子,掌握一些時政常識,再教他小弟一些文人雅士的書畫知識,把自己包裝成高不可攀的高人隱士,單等劉備親自上門委以高位請他出山。
我識為以諸葛亮當時的影響力,只能選擇急需人才的劉備團隊。既使進入曹操團隊,也極難有所做為,勉強留下也是長期在邊緣化緋徊,難有作為。甚至迴歸隆中躬耕農畒,或鬱都不得志早早而亡!劉備另尋得高人,勵精圖治,極可不會出現後期自殺式的作死北伐,與氏馬氏晉朝一決高下!
-
11 # 始終先生諸葛亮加入曹營,三分天下的就會變成曹操、孫權、劉璋(劉備)
首先,我們觀察劉備自起兵之日起,一直混跡在他人的屋簷下,從公孫瓚、陶謙、呂布,到曹操、袁紹,直到新野,劉備才勉強算是有了自己的根據地,如果把劉備的前半生比作僱傭軍,是再恰當不過了。新野遇到了諸葛亮,劉備才算是開始施展自己的宏圖大業。
其次赤壁之戰,戰鬥主力是孫權,而非劉備,在赤壁之戰中,劉備本就沒有什麼兵。
所以,如果諸葛亮在建安十二年到十三年之間,沒有投靠劉備,而是投靠曹操,那最先導致的結果是新野被征討,劉宗投靠曹操。而劉備不是投靠孫權,就是投靠益州的劉璋。我個人比較傾向於劉璋,因為劉璋與劉備好歹算是宗親,且劉璋性格懦弱,與孫權相比較,對劉備來說,劉璋這種性格的人,比較容易掌握於鼓掌。還有一點,就是江東勢力盤根錯節,對於沒有落難與此,毫無根基的劉備來說,投靠自己的宗親,總比投靠外人要好一些。
所以曹操南下,征服不了江東,只能吃下荊州北部地區。而益州易守難攻,所以局勢就會變成劉璋協劉備佔領益州,孫權佔領荊州大部和江東,張魯佔領漢中,馬超佔領涼州,剩下的就都是曹操的了。
按照歷史的舉兵,馬超在涼州被曹操大敗後,投奔張魯,隨後張魯被滅,曹操作為馬超的殺父仇敵,馬超只能投奔劉璋,而作為有野心的劉備,一定會想盡辦法取代劉璋。可不要以為劉備傻乎乎的,其實劉備可聰明瞭,如果不聰明,也不會在諸多勢力中一直顛簸流離而沒有被滅,火燒新野就是這傢伙的傑作,可不是諸葛亮的。而漢中之戰,劉備也沒帶著諸葛亮,也是自己擔當的主帥,可見他是有兩把刷子的。
此時的版圖模式,應該是劉備佔益州、孫權佔荊州大部和江東、曹操佔其他地區。
至於漢中,由於諸葛亮的加入,漢中是無論如何不會落入劉備手中的。
為什麼說漢中不會落到劉備手中,這和曹操手下的潁川世家有很大的關係。眾所周知,曹操旗下最大的一股勢力,就是潁川世族。荀彧、荀攸、郭嘉、戲志才都是潁川世家的代表,而這幾個人,又都是深受曹操器重的高階智囊。當然器重他們即因為他們本身真的都是王佐之才,而另一方面,就是因此他們身後站著強大的潁川世家,潁川世家有人有錢有糧,是曹操強大的戰爭後盾。當然還有司馬懿代表的河內世家,賈詡代表的扶風世家等等。
而諸葛亮隱於襄陽附近,家世並不顯赫,但他是荊州名仕的翹楚,身後會代表著大量的荊州名仕。
曹操既要照顧潁川世家的利益,又要給諸葛亮身後荊州勢力一些甜頭。所以他一定會把諸葛亮放在對漢中的征戰中,用新的軍工、新的封地去拉攏、犒賞荊州派系。
而有諸葛亮在漢中,劉備想從諸葛亮手中奪下漢中,確實有點難度。畢竟諸葛亮所在的荊襄離漢中並不遠,對地勢的瞭解要略強於劉備,諸葛亮的計謀再加上曹操的軍事實力,不敢說完勝,守住漢中是綽綽有餘的。
接下來劇情該是什麼走向呢?守住漢中立了功勞。曹操就有了封賞、提拔諸葛亮的理由。封賞之後,最明智的選擇,就是把荊州諸葛亮放在荊州去,無論是地利、人和,都勝於外人。但曹氏軍團的軍權從來沒有交給過外人,所以,諸葛亮會協助曹仁駐守襄陽,虎視荊州。
最後,無非就是曹氏集團攻陷益州,拿下江東,統一全國。只不過是在曹操,曹丕還是曹叡身上實現,就不好說了。
至於說諸葛亮的死敵司馬懿。如果諸葛亮投靠了曹操,還真不是司馬懿的對手我說的不是軍謀,而是權謀。還是那個原因,世家!
司馬懿的來頭可不小。司馬氏是高陽之子重黎的後裔,即夏官祝融。遠古至商朝世代襲承夏官這一職位,到了周朝,夏官改稱司馬。周宣王時,先祖程伯休父平定徐方有功,恩賜司馬為族姓。司馬懿的十二世祖司馬卬隨項羽滅秦,受封殷王,建都河內。漢朝時成為河內郡,司馬家族世代居住在此地。
看到沒,司馬世家有著光榮的歷史,可以說是官方承認的大族,有著無上的榮耀。
司馬懿的高祖父司馬鈞為漢安帝時的徵西將軍,曾祖父司馬量為豫章太守,祖父司馬儁為潁川太守,父親司馬防為京兆尹。司馬防育有八子,因字中都有一個“達”字,當時號稱司馬八達。
潁川太守,看到沒,司馬懿的祖父做過潁川太守。所以司馬懿不但代表著河內的司馬世族,更何潁川世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而諸葛亮僅僅代表的是荊州名仕,而不是荊州世族。如此一番比較,二個人的分量孰重孰輕就不言而喻了。
如果司馬懿真的在朝堂上玩弄權謀。諸葛亮最好的選擇只有兩種,老老實實的治守一方,不參與任何黨爭。或者明哲保身,投靠司馬懿....
以上純屬個人意淫,請各位指正。
-
12 # 慶軍145566234
如果諸葛亮入曹營,曹操會早亡,因孔明只知有已,對別人都不放心,二人以上的事他都管,別的人才會抺滅。曹操也不放心他,比曹家能的人就會叫他滅亡。
-
13 # 關鍵我是阿三
這個你想多了,諸葛亮不會加入曹操,加入曹操也得不到重要,因為曹操太生性多疑,而諸葛亮又喜歡喧賓奪主。兩個人不是一條道上的,不過兩個人確實都善用計謀,是好搭檔,只不過都是互相不服氣,所以當對手比當同盟好多了。這樣才有一種惺惺相惜的感覺。
-
14 # 葉林青8
”鳳雛”龐統、“臥龍”諸葛亮曾經共同輔佐蜀主劉備;諸葛亮自謙才能遜於龐統十倍有餘,偏偏初次出征葬送了龐統的性命;假如天意庇佑劉備的話,也許“三國”的命運不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結局。
-
15 # 愚鈍小不懂
哈哈哈哈哈..........個人愚見那就是史記會寫,曹操一顧茅廬,亮未出,卒!......因為“寧可我負天下人,不能天下人負我”,寧可錯殺三千不能放走一個
-
16 # 松葉寒
以諸葛亮的智慧,他不會加入曹操陣營,在當時,曹魏集團是最強大的。且人才濟濟。東吳集團在孫權時代,經過三代,實力雄厚,文臣武將雲集,對於初出茅廬的諸葛亮,根本沒人看得起。劉備就不同,人才沒人才,兵將沒兵將,暫居劉表處,也就是荊州,一般人根本不會選擇劉備。但諸葛亮獨具慧眼,選擇了劉備,經過不懈努力,終於成就大業。如果當時選擇曹·孫。可能奮鬥幾十年,仍然名不見經傳。
回覆列表
曹操的雄才大略遠遠勝過諸葛亮,諸葛亮只有在劉備這個假仁假義的文盲面前,才有機會表現,劉備什麼都聽諸葛亮的,他不是也沒有本事統一天下嗎?可見結果才是最好的證明:曹操才是百姓支援的領袖。劉備只是小說作者刻意美化的。其實再美化,也掩蓋不了他悲哀無恥的偽君子本質。
諸葛亮如果在曹操帳下,會死得很早,而且也不會有晉朝,司馬懿活得久的價值就是因為魏國忌憚諸葛亮,應該說沒有諸葛亮也不會有蜀的誕生,按照曹丕曹睿的個性,魏國會統一強盛,但如果司馬懿早早的離開了魏國,奔向了吳或者蜀…算了, 編不下去了 ,愛咋滴咋滴吧,哈哈哈。
言歸正傳,曹操手下能人謀士不少,荀閥,楊閥,崔閥等各個門閥士族,諸葛亮要是過去基本就是被埋沒的命運,看看司馬懿,司馬家也算是不小的門閥了,但曹操活著的時候極力壓制,直到死後才有出頭之日。
在三國後期的蜀國裡諸葛亮才能代表荊州勢力,曹操打荊州的時候荊州的官方代表劉崇和當地最大的地方士族代表蔡冒兄弟都已經投降了,換句話說當時的荊州已經基本被曹操掌控了,諸葛亮在當時的荊州分量太輕了除了能代表他自己誰都代表不了。其次諸葛亮在赤壁之戰中也沒什麼大的功勞基本都是周瑜的功勞。如果諸葛亮當時投靠曹操做多也就看出周瑜的計謀然後提醒曹操,但是當時好像也有人提醒曹操曹操沒當回事。所以曹操得道諸葛亮也改變不了什麼。
曹操如果得諸葛亮將一統三國,各大軍閥全部投降!曹操得諸葛亮並不是諸葛亮的能力統一中國而是以諸葛亮為首的荊州勢力投誠!曹操得全荊州後東吳將失去長江優勢,周瑜能力在強都不能抵抗曹操。益州望風而降。西涼的馬超也不會做無用之功而投降曹操。幽州的公孫家族也會比馬超之前投靠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