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翔睿媽
-
2 # 寶媽麗麗在修行
目前還行。
1 孩子出門玩兒,主要是找樂子。當不能出門,比如疫情期間,在家裡給孩子找點兒樂趣,只要孩子適應了家裡的快樂方式,就不會想出去了。
即使偶爾懷念外面玩耍的時光,只要家裡不是太無聊,孩子能“挺住”。
2 人在狹窄空間待久了確實煩躁大多數人在一個狹窄空間待久了,就會煩躁。
這是人的本性。因為我們從遠古時代到幾千年前都是生活在廣闊的空間中。
這已經隱藏在基因中。
若是這色原因想出去,那不好辦,只能聽音樂,看點電視,窗外的美景等,來舒緩心情。
-
3 # 外賣小哥大陽哥
我個人認為每天讓孩子待在家裡玩不能釋放孩子愛玩,愛蹦,愛跳的天性,出去玩也會讓孩子的身體充分得到鍛鍊,畢竟家裡的空間有限
-
4 # 莊裡小楊同學
疫情期間不都足足在家憋了兩個多月嘛,能出去了肯定在家憋不住,不能出去的時候自然就能在家憋住了!孩子也知道有疫情!
-
5 # 雨竹清韻
如果讓孩子在家待著不出門,短時間可以,長時間孩子肯定會焦躁不安。只是要安排好和孩子玩的時間,上午精力比較充沛,就看書寫字,下午做遊戲,晚上講故事。
把時間排滿,大人要多學習,這樣孩子也會模仿大人不會感到枯燥。也就不會鬧了。
-
6 # 正能量的可樂媽媽
必須受得了,默唸:親生的。
非常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快樂時光,可以一起看繪本、玩遊戲、做實驗、吃吃喝喝
-
7 # 阿鳳媽媽的日常
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天天呆在家不出門孩子受得了嗎?哪裡會受不了,只要每天有手機看有遊戲玩半年不出門都受得了,甚至在家玩遊戲不出門一天一頓飯都可以!我不是說所有的孩子絕對都是這樣的,但至少在我身邊我所看到的都是這個樣子的!在城市還好點在農村的話,你怕孩子玩手機上隱你不給手機孩子,孩子就跑去別人家看人家玩遊戲,有些甚至連晚上都不回家我就看過真實的例子!我不知道別人是不是這樣的,反正我兒子和周圍我所看到的孩子都一個樣,讓大人特別的頭疼,管也管不了,都是不出門整天呆在家玩手機玩遊戲!我之前去哪裡都會叫我兒子一起去,就是想讓他少玩點手機,叫他一起去他還發火還不想去,寧願呆在家裡,所以我感覺我兒子天天呆在家肯定受得了還巴不得!
-
8 # 蘑菇貓仔仔
如果讓孩子天天在家,不出門,孩子當然受不了。原因有以下幾點:
1、孩子對世界是充滿好奇的,他們都有一顆探索與發現的心,總會想出去看一看新鮮的事物,每天在家看同樣的東西會不耐煩!
2、孩子玩耍是天性,而且是需要和同齡人一起玩耍的,而跟家長玩的感覺就不一樣了,只有同齡人在一起才有共同語言,才能玩到一起。
那麼,出去走走和同齡人一起玩有什麼好處呢?
1、孩子多出去走走,看看,對孩子的認知是有好處的,還可以激發孩子的想象力,還可以開闊視野和眼界!
2、多和小朋友一起玩耍,能增強孩子的溝通交流能力,讓孩子變得活潑開朗,對孩子的身心健康也是很有好處的!
當然也要看情況而定,像最近這疫情還沒完全過去,儘量讓孩子也少出去!
-
9 # 小洋洋的一家
小丫頭從大年三十,就沒有出家門,悶在家裡兩個多月,一直到前幾天小區解封,才帶她出去逛了逛超市。期間問她想出去嗎?她說:“外面有病毒,不能出門,出門會生病”,
-
10 # 花小丑愛講繪本故事
經過了這次疫情的特殊情況,我相信很多孩子在家也都待夠了吧,天天待在家裡,孩子們和大人們肯定都會受不了的。
這次疫情,我和孩子留在鄉下住了近三個月,最近才開始周邊的廣場走一走,平時基本是待在家裡的。在家裡又不能一直讓孩子看電子產品,那能幹什麼呢?我女兒早上起來需要學線上英語,練硬筆,這兩項加起來就一個半小時過去了,下午孩子需要練跳繩,拍球。剩下就是自由時間,可是孩子還是不讓我自由…她會要求我一直陪她玩遊戲,陪她玩捉迷藏,玩過家家,玩積木,玩樂高,玩科學實驗如果不陪她玩,她就一直跟在我屁股後面,一直說著我無聊,我要出去溜達,瘋狂的一直說著。
前兩天看著天氣晴朗,莆田的武侯山也開放了,就帶著女兒去爬山了孩子高興得都要飛起來啦,一路奔跑上山,我很宅後面小跑追著。看著她臉上的歡喜,希望疫情快快結束,我們能夠恢復正常的生活。
所以,如果沒有特殊情況,我們還是應該經常帶孩子外出運動,去遊樂場,去騎平衡車,去爬山,去旅遊看風景。這樣才有利於孩子的身體發育,調整大人和孩子的心情。
-
11 # 噢特慢的媽媽
受疫情影響,不得已我們只能呆在家裡。
然而這一待,足足2個多月月,未來還不知要待多久,很多人已經在家待不住了,總覺得煩躁和焦慮,不知該如何度過剩下的時間。
特別是孩子,延遲開學,長時間呆在家中不能出門,我們明白若是時間短還可以,可時間長便會損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前幾天,看到了這樣的一條微博。
一位網友在家實在待不住,煩躁地說:不知道這樣的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啊!已經十五天沒有出過門了!長時間不出門人就感覺很喪!我真的快堅持不住了啊!
看到她的心聲,很多網友表示贊同,有網友說:我也待不住了,快要憋瘋了!
其實孩子更是如此,所以對我們父母來說,越在這種時候,就越要格外注意對孩子的培養,保證孩子的身心健康。
兒童心理學說:經常處在封閉的環境,對孩子的傷害非常大,會讓孩子的情緒很不穩定,容易暴躁、焦慮、消極,另外很不利於孩子的社交能力發展,以及Sunny性格的養成。
可是我們明白,如今的情況我們不得不讓孩子待在家中。
知乎上曾看到過這樣的一個問答:疫情下,孩子不得不待在家中,對孩子的傷害大嗎?
其中有一名網友的回答,令人焦慮,她說:我的孩子今年9歲了,在家足足待了半個月,因為過年食物準備的充分,於是這半個月從未讓孩子出門,連樓都未下過。
一開始還好,可是如今孩子越來越煩躁,早上不願起床,起床後總是不愛說話,甚至你稍微催他一句,他就很暴躁。
每天口中總喊著無聊,著急,特別是最近這幾天,讓孩子學習,他總是煩躁地翻翻書,無法學進去。
真的不知道再這樣下去,孩子會變成什麼樣。
看著這位媽媽的擔心,非常理解,我們怕孩子在家悶壞了,卻不得不這樣做。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兒童應有良好的環境,凡是可以給孩子接觸的物質和人都是他們的環境,環境對兒童影響非常大。環境是幼兒活動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在幼兒的生活、教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如今孩子能接觸的只有父母,家和父母就是他們的環境,雖然時間短,可是依然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等孩子可以出門的時候,孩子會變的很喪,需要很長的時間去恢復,所以很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其實,對我們來說,我們不允許孩子出門,是在保護孩子,可若是因此而傷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就得不償失了。
所以對我們父母來說,即便在家也要保證孩子的身心健康,變得尤為重要。
那麼我們要怎麼做呢?
我們可以透過做以下這些小事,豐富孩子每一天的生活,讓孩子即便在家,也能保證身心健康。
(1) 閱讀
首先我們可以給孩子安排固定的時間進行閱讀,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進行親子閱讀,讓孩子閱讀一些課外書。
比如為孩子購買孩子還未閱讀的,或者我們可以在網上搜集一些歷史、地理、天文等一些知識,讓孩子每天自由閱讀。
豐富孩子生活的同時,讓孩子可以吸收更多知識。
(2) 看有益的電影
另外,我們還可以帶孩子看一些有利於孩子身心成長的電影,每天看一部,或者兩天看一部。
其實很多成年人或者文學家都會經常看電影,電影不僅可以增長知識,還可以舒緩情緒,更可以引發孩子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網上曾有一份小學生必看的電影單,推薦給大家:《千與千尋》、《機器人總動員》、《龍貓》、《尋夢環遊記》、《天空之城》、《飛屋環遊記》、《獅子王》、《幽靈公主》、《馴龍高手》《雪人》、《丁丁歷險記》、《愛·回家》、《哈利波特》、《伴你高飛》。
(3) 親子游戲
我們還可以和孩子做一些親子游戲,比如一起做拼圖,一起做設計,或者全家人玩成語接龍、歌接龍等一些遊戲。
陪孩子一起玩遊戲,不僅可以幫助孩子開發智力,還有利於促進親子關係的發展,更會讓孩子即便在家,也覺得有意思。
(4) 種小植物
我們還可以帶孩子在花盆中種一些小植物,比如豌豆、蒜、辣椒等一些小植物,讓孩子在家感受一株小植物從播種到發芽,再到逐漸成長的過程。
讓孩子感受生命的奇妙,從而更愛生活。
(5) 聽音樂
我們還可以帶孩子聽音樂,選擇一些適合小學生聽的歌曲。
比如:《明天會更好》、《童年》、《校園的早晨》、《龍珠》、《蟲兒飛》、《加油歌》、《魯冰花》、《每當我走過老師的窗前》、《青春舞曲》、《月光光》、《友誼之光》、《我的朋友》、《鈴兒響叮噹》、《好朋友》、《歌聲與微笑》、《小小少年》、《花兒與少年》、《只要我長大》、《當我們同在一起》。
聽歌不僅能幫助孩子舒緩情緒,讓孩子心情舒暢,更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
在醫學研究中發現,經常的接觸音樂節奏、律動會對人體的腦波、心跳、腸胃蠕動、神經感應等等,產生某些作用,進而使身人身心健康。
(6) 適當運動
還可以讓孩子在家做適當的運動,因為若是不經常運動,總是坐著或者躺著不利於消化和血液迴圈。
所以即便在家,我們可以帶孩子做平板支撐、仰臥起坐、俯臥撐、原地跑步等一些運動,保證孩子的身體健康。
(7) 和朋友聊天
最後,我們還可以允許孩子和同學朋友聊天,因為孩子若是長時間不和他人交流,對孩子的社交能力影響會很大。
等到突然可以交流的時候,孩子會不習慣,甚至就此變得較為孤僻。所以平時我們可以讓孩子和同學、朋友打電話、影片聊天或者網上聊天。
讓孩子即便在家,也能和他人有交流。
其實,在疫情期間,想要保證孩子的身心健康,只要我們豐富孩子的生活,讓孩子不要總處於無聊中,孩子就不會感覺焦慮煩躁了。
只要孩子有事可幹,那麼孩子的身心就不會受到影響。
➍
前幾天,教育部發布了一條重要的資訊:為了保證孩子的身心健康,嚴禁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中小學和校外培訓機構,提前開始新學期課程的網上教學。
也許看到這條資訊,很多家長會覺得耽誤孩子的學習,但其實對於孩子的身心健康很有益。
本來每個人的心情都被疫情所籠罩,再加上長期在家,不能出門,人人心理壓力都很大,孩子也不例外。若是還安排孩子提前學習,會加劇孩子內心的負擔。
前兩天,李小璐在網上分享了甜馨在家的日常,並配文:不給社會添亂,在家裡好好享受日常生活。
從圖片中可以看出,甜馨在家學習、彈鋼琴、練習劈叉、和媽媽一起做飯、一起做運動,生活豐富而精彩。
小小的甜馨即便在家,狀態也非常好。
另外
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針對疫情期間中小學生的居家學習生活,分別給全國廣大家長和中小學生提出了建議。
建議1:積極進行自我調適,不向孩子傳遞負面情緒。恐慌和緊張情緒和“新冠病毒”一樣有一定的傳染性,家長如果不能調節好自己的負面情緒,也可能會傳遞給孩子,讓孩子更加不安和緊張。請保持與外界的溝通,主動關注各種積極資訊,可以透過微信、簡訊、電話等方式與親朋聯絡,互幫互助。
建議2:幫助孩子改善情緒,樹立良好心理狀態。疫情期間,孩子需要持續待在家裡,外出活動減少,不能和同伴一起,他們的負面情緒也可能會持續累積和積壓。請家長理解孩子的負面情緒,及時進行正面疏導和緩解,可以引導孩子運用簡單的“腹式呼吸法”“肌肉放鬆法”等改善情緒。
建議3:幫助孩子判斷資訊,做到不信謠不傳謠。家長要直面孩子關於疫情的相關問題,積極與孩子溝通,不迴避疫情狀況,以恰當方式、以孩子聽得懂的語言講解新冠肺炎的相關知識、目前中國的防控措施以及延期開學情況。家長可以引導孩子關注權威真實的新聞和資訊,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指導孩子學會對資訊進行判斷,做到不信謠、不傳謠。
建議4:制定全家日常作息表,做到規律有序生活。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把全家一日的生活、休息、健身、學習、娛樂等安排做成一張時間表,還可以列出每日願望清單,如做手工、畫畫、親子游戲、室內運動、製作美食、打理植物等,由全家共同來完成,共度美好的親子時光,使居家生活變得更健康更有序。
建議5:給孩子一定獨處空間,多一些理解信任。隨著與孩子在家裡共處的時間增多,親子矛盾和衝突可能也會增加。家長可以給予孩子一定的獨處空間,尤其是對青春期的孩子,要尊重他們對獨立和獨處的需求,學會看到孩子的優點和進步,更加包容、理解和信任孩子,多一些商量和鼓勵,少一些管制和嘮叨。
建議6:制定電子產品使用規則,防止孩子沉迷網路。為豐富孩子的居家學習生活,在目前情況下,家長不需要完全禁止孩子使用手機和上網,但要與孩子確定好雙方都認可的規則,明確使用手機和網路的時段、時長和內容等,並要求認真遵守,保護好孩子視力和身體健康。
建議7:配合學校開展居家學習,做到停課不停學。延期開學期間,各地各校將指導學生以多種方式居家學習,家長要及時瞭解、掌握學校教育教學的有關要求,幫助學生完成居家學習計劃。小學生的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做好網路學習準備,學會網上學習的基本技能。
建議8:讓孩子做學習的主人,提高自我學習管理能力。家長可以督促孩子進行網路學習,報告自己的學習情況,與班裡的夥伴互幫互助、共同監督,分享在學習、生活過程中的收穫。遇到不會的問題,鼓勵孩子透過網路及時請教老師和同學,或透過網路查詢相關資訊解決問題。
建議9:加強生命教育,增強孩子自我保護意識。家長可以利用孩子從媒體上看到或親身經歷的抗疫事件,引導孩子認識生命的價值,建立對生命和自然的尊重與熱愛。指導孩子提高自我防護的意識和能力,學會對自己的健康負責,對自己的安全負責,對自己的未來負責,做到關愛生命,關愛健康,關愛大自然。
建議10:分享抗擊疫情感人事蹟,傳播社會正能量。要讓孩子瞭解,在抗擊“新冠肺炎”這場戰鬥中,有無數工作者犧牲了休息時間,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冒著被感染的危險,堅守在各自崗位上,默默守護著大家安全。引導孩子關注那些奮戰在一線的抗“疫”勇士和感人事蹟,學習他們勇於擔當、捨己為人的崇高精神,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崇高的理想信念。
疫情當前,為了身體安全,每個人都不能出門,心情很容易受到影響,特別是孩子,很容易出現焦慮、煩躁等一些不良的心理。
只有我們父母面對這些情況,想辦法豐富孩子的生活,讓孩子即便在家也覺得有意思,才會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
對我們父母來說,孩子是我們的未來和希望。
所以,即便如今不能出門,我們也要想辦法,保證孩子的身心健康,讓孩子健康成長。
-
12 # 我是小羽麻麻呀
疫情防控特殊期間對孩子和家長都是個特殊的考驗,不只是孩子,我們成人在家裡也快憋瘋了,孩子精力旺盛,天天待在這個有限的空間裡,無從發洩,更容易產生急躁等多方面的一些情緒。去外面活動多接觸大自然對孩子身心發展、人際交往、性格培養等大有裨益。
雖然疫情不方便外出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困擾,但換種思路在家也能和孩子玩到嗨,作為家長我們安排好孩子的日常生活,如作息規律、一起鍛鍊、一起做遊戲、一起做甜品等。
給大家分享幾個遊戲都是這段時間我家寶貝最喜歡玩的,我家寶貝5週歲。
1.猜謎語
我們可以和寶貝互換模仿兔子、大象、袋鼠的行為動作,讓寶寶猜一猜是什麼動物?這樣可以激發寶寶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語言表達能力。在遊戲的過程中,發現我家寶貝自己還會總結出平時觀察到的其他動物的一些特性,孩子興趣很高,玩的很開心。
2.好久沒逛商場了,是不是有點蠢蠢欲動了……
給寶貝一個小籃子,一張任務清單,把家裡當超市,讓寶貝幫忙採購吧,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可以熟悉家裡各種物件的存放位置,增強記憶力。
3.孩子的每次成長我們都有記錄,每個瞬間都不想錯過,寶爸把我們以前拍的所有的照片拿出來和孩子一起去回憶,去感悟,回憶這些照片背後的每一個故事,我覺得這也是對孩子親子的一個教育,是一個很好建立親子關係的時機。
特殊時期,只要用心,呆在家我們和孩子一樣可以玩的很開心
-
13 # 倔強的小鳥依人
孩子的天性是什麼,是好動呀!怎麼可能天天在家待著,一定是各種理由鬧騰,我家孩子前兩天就想出去玩,想在外面跑一跑,我們都是給孩子講講為什麼不能出門,為什麼我們一定要居家待著,大小理由說一通。慢慢孩子就知道了為什麼會是現在這樣。其實我們先不說孩子,
先說說我們大人吧,問問自己能受的了嗎?回想以前,如果沒有這次突然到來的疫情,大家的生活是什麼樣的。上班族忙忙碌碌加班無數,建築打工者每天還是拼命的工作只為給家裡的人多一些保障,學生還是天天這個補習班那個興趣班,想一想,各行各業的人們哪個不是每天為生活忙啊!可是就今年,就在今年過年期間,一下子停止了所有的活動,沒有了吃喝玩樂,只能在家待著,因為為社會,為大家的生命負責,我們都選擇了居家。剛開始覺的以前沒有時間和家人在一起,剛好趁這個空檔和家人好好培養感情,,慢慢的覺的日子難熬,枯燥,各種煩。所以為了避免尷尬,我老早的就開始這樣做了,該待在一起的時候就在一起,每個人都有想做的事,都需要一些空間和自己的私人時間,那我們就不要互相打擾。孩子上網課不打擾,安靜的空間適合孩子學習。老公或老婆打個遊戲淘個衣服。就是該玩一起玩。其次就是,儘量讓孩子覺的在家不孤單,多找一些有意義的事情讓他做或者讓孩子參與我們的事情,大家一起來。
-
14 # 四川資陽農村張妹
如果讓孩子天天在家不出門,我們家孩子受得了。天生的小宅男只要屋裡有吃的十天半個月不出門都可以,遇到這個疫情就更少出門了,天天在屋裡上課做作業,每週五六去爺爺哪裡吃飯,平時都在屋裡。
-
15 # 閩南小倩愛美食
孩子整天悶在家裡不出門,是不是得了抑鬱症?我兒子上小學三年級,放暑假後孩子一直悶在家裡不出門。怎麼喊都喊不出去,說不喜歡跟小朋友玩。我擔心他是不是得了抑鬱症?
如果孩子“悶在家裡不出門”,要先檢查一下是不是得了精神分裂症。因為一旦得了精神分裂症,就必須要藥物治療,放任不管,很難康復。當然,抑鬱症也有可能會導致“悶在家裡不出門”。 同樣是“悶在家裡”,如果是抑鬱症,會出現相應的症狀,如患者本人看上去很痛苦,或者一副“對不起大家”的表情。例如,朋友來訪時,如果是抑鬱症患者,即使覺得麻煩,也會盡力和朋友見面。但如果是精神分裂症,根本就不會見。總之,首先要跟校方進行協商。如果突然將孩子帶到醫院,尤其是精神科,孩子會出現很強的牴觸情緒。另外,從年齡上看,他們也進入了叛逆期,因此貿然的舉措有時反而會使治療複雜化。父母要注意觀察孩子,剛開始的時候父母也可以單獨先去諮詢醫生。
-
16 # Amy-陳蓉
我家三頭神獸是絕對能待得住的。老大16歲女孩,老二12歲女孩,老三一歲三個月男孩,三個在家畫面還是挺和諧的,短時間出門是可以放心丟給老大老二照看的,特別是老大特別喜歡這個小老弟,每天都親個不停,還單獨帶著去小區遛彎、每天上了網課就陪著玩耍、喂水餵飯什麼的都會幫著幹,感覺家裡熱鬧又挺輕鬆的。
這幾天說要開學回老家了看得出來倆人有點小憂傷,捨不得離開父母也捨不得小弟,今天還特意去買了個手工DAY小恐龍框畫做給弟弟留念,說弟弟想她們了就給他看這畫框,要我經常說給弟弟聽這是姐姐們送他的禮物看這姐弟情深的,我挺欣慰的,希望一直保持下去,長大成人各自成家以後也不要忘了這樣血濃於水的親情,互相幫助互相照顧。
-
17 # 豆豆ww
家裡有兩個女孩子,剛開始還可以堅持不出門一個月。因為有伴有電視有零食吃。後來姐姐和奶奶回老家了,就剩3歲的妹妹沒伴了,現在天天吵著要出去玩,不能去超市及人多的地方,天氣好的時候會帶她去附近的公園轉轉,帶上口罩一般在一個小時以內就會領回來,畢竟外面病菌流行比較危險,回家後還要消毒,首先穿在外面的衣物、鞋子要脫掉,然後給手消毒,因為孩子小出去什麼都要摸,最後在去洗手、洗臉,總之出去麻煩回家更麻煩。
-
18 # 優優兔育兒
疫情期間,孩子都出不了門,很多家長擔心孩子會不會憋出心理問題,其實,這個時候是培養親子關係的最好時機。
以下幾種方法不論孩子大小總能找到適合的:
一、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例如,畫畫,書寫等,都適合在家中完成。現在都是網路教學,時間上也靈活。
二、親子閱讀
多陪孩子看繪本,講故事,增進大人和孩子感情,同時,用誇張的、聲情並茂的、變換角色的去給孩子講那些天真爛漫的故事,自己也像回到兒時一般,對大人自身的壓力也是一種很好的釋放。
三、做遊戲
不要以為一定只有買幾十上百的玩具才有意義。其實只要用心,家裡到處都是可以遊戲的場所和做遊戲的材料。小點的寶寶,用不鏽鋼的碗筷都可以成就一個小樂隊;用廢舊紙箱可以做一個秘密隧道;床單可以盪鞦韆;地面用彩色膠帶貼出格子可以玩跳房子;把家裡的襪子拿來讓寶寶配對……
四、做手工
對於男孩,可以自備紙板膠水礦泉水瓶蓋子等,做飛機、汽車模型,女孩可以用布料或廢舊衣物做布娃娃,趣味揹包等。網上一搜,也有很多免費的影片教程。
五、做美食
想培養孩子做家務勞動的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行動起來,學習做美食,從一個烤糊的慘不忍睹的麵包到香甜的秀色可餐的蛋糕,這個過程不僅增長了廚藝,你們還會收穫一起哈哈大笑的快樂。
-
19 # 愚昧文學
孩子多還行,能夠自己玩。
但是就一個就不行了,一定要吵著出去。而且孩子一個人關在家裡久了,出去特別怕陌生人,一旦有人試圖抱他之類哭的超級厲害,非常怕生,甚至連走路都不敢了要大人一直抱著,這對孩子非常不好。
-
20 # 鴻鑫影視剪輯
我是賀鴻鑫,我來回答您這個問題,如果讓孩子天天在家待著,不出門,孩子受得了嗎?這要看在什麼情況下,什麼環境下,還要根據孩子的個性和喜好,有的孩子因痴迷於某項事物,可以天天在家待著,不出門。有的孩子性格孤僻或有自閉心理,所以可以天天在家待著不出門。還有的孩子沒有同齡的玩伴,就算出門也不知道找誰玩,所以乾脆天天在家待著不出門,以下影片是我家孩子的具體情況,感興趣的可以點開影片觀看!謝謝!
回覆列表
我家的是很享受的哦。也許是我家的宅習慣了,聽課、做手工、玩積木、走跳棋,弄吃的。看電視、玩遊戲。各種折騰。玩得很嗨,兩個多月了還沒出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