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楠哥與辰辰妹

    為什麼我每天這麼焦慮怎麼辦?我有一個好方法跟您分享一下。

    第一,分析你為什麼焦慮?找到你焦慮的根源所在。比如,有的是因為工作上的問題而焦慮;有的是因為感情而焦慮;也有的是因為家庭瑣事而焦慮;還有的為了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好而焦慮。我們要找到你所糾結的焦慮的原因所在。

    第二,找到了焦慮的根源,我們要認真的審視它,找到造成如此場面的根本在哪裡?如果是工作不順利,那麼是我們的工作能力不能勝任,是不是需要自我努力從而提升自己。

    如果是因為情感而焦慮,我們考慮一下,這種感情是不是我們值得付出,或是有未來的。

    如果是因為家庭瑣事而焦慮,我們可以短暫的無視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情,跟家人溝通自己的想法,冷靜處理,不要將壞情緒都發在愛你的親人身上,調整心態面對。

    也有很多韋孩子們的學習焦慮的,那確實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緒。有時你的大吼大叫,歇斯底里,會給孩子造成心裡陰影,讓孩子很怕你。

    說得底,不管何事焦慮,主要是自己的心魔在做怪。遇事冷靜,沉著,輕言細語也能把事情做好。面對不好的,煩心事,壓力,學會釋放,不要總糾結。煩惱是過日子,快樂也是過日子,何不選擇快樂呢!

  • 2 # Imwell130215314

    現代城市大多數人都活在焦慮中,各式各樣的屬於自己的專屬焦慮,其實是正常的,現代人的生活壓力那麼大,煩惱的東西自然多,所以放輕鬆,並不是只有你這樣,人生在世,不是煩惱這個就是煩惱那個,總歸是會有數不盡的煩惱跟隨我們的,有時候我們該這樣想,偶爾的焦慮其實也是有助於我們更好的思考生活的,你該問問自己,你所焦慮的東西真的就是值得你焦慮的嗎,在焦慮的苦海里,退一步海闊天空, 有時候我們需要明白的就是,來到這個世界,在有限的時間裡,命定的時光裡,快樂得活著就好了,那些身外之物,實在無需泰國焦慮,那些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一切,真的無需太過讓自己牽掛,差不多就可以了,只有這樣的心態,才可以完勝所有的焦慮感。

  • 3 # 不吃香菜的伊人尹

    1.首先得知道你焦慮的原因,比如說你是大四的學生,你焦慮的原因可能是面臨就業與讀研的抉擇。

    2.焦慮很重要的原因是沒有付諸行動。找到焦慮的原因-尋找解決方法-確認自己的目標-朝著目標的努力去奮鬥

    3.找到釋放焦慮的途徑。比如聽放鬆的音樂,透過運動去釋放心情

    4.專注當下,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做好現在,不要思慮太多,瞻前顧後

    4.建立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比如多看一些勵志的電影,和優秀的人做朋友,參加一些公益活動

  • 4 # 天漢兒女

    家家.都有.難唸的經.每個人.一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遇事.一定泠靜.一定.多和.家裡人商量.排除.困難.心態放好.不急不焦慮.一切.都會過去!

  • 5 # 穀子者

    多年前,因醫結識了一名中醫,他告訴我:病人不用考慮自己的病,把病交給醫生。當時並沒有在意和體味其中道理。後來看了不少醫生、吃了很多藥,也沒有治癒,不僅如此,又生了精神疾病。這些天,進行反思,覺得要治好疾病,主要是不拒絕疾病、把自己交給醫生,同時做到幾點:一是善待疾病與之同行。人吃五穀雜糧那有不生病的。隨著年齡增長、新陳代謝,也會出現這樣那樣的病。一旦疾病上身,有些人會產生恐慌,甚至拒絕,不相信自己會生病,從而不接受現實和牴觸,久而久之,病情不僅沒有好轉,反而會加重和衍生出其他毛病。二是按醫囑服藥。這個問題很重要。我總是覺得用藥治好的病都不是病、自己的免疫力可以戰勝一切疾病。有一定的道理。但有些病是不可逆的,就是說是無法治癒的,必須要透過藥物來控制和延緩其發展。醫生下的處方,都是針對你的病情的,要遵醫囑服藥,不可隨意減增。三是防止心病出現。有的疾病治療需要一段時間,久治不愈,會讓病人產生焦慮不安,這時一定要舒緩心情,不急不躁,與病同生共舞,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習慣,當作對自己的一種歷練和上蒼的眷顧。否則,就會鬱鬱寡歡、喪失信心,心裡失衡,怨天尤人,不覺中又多了精神疾病。四是心平氣和、清心寡慾。好的心態和心情,有助於緩解疾病帶來的痛苦。對於一切物質上的東西不過於追求,不貪念名利、聲色犬馬,不揮霍浪費,不去與人爭是非高下。做好力所能及的人生規劃,多做善事,給予社會,親近大自然,常與藍天白雲、日月星辰、江海湖畔、山川叢林、花鳥魚蟲相伴,做一個脫俗脫塵之人。這樣一來,你還會有什麼疾病呢!

  • 6 # 精神科胡紹雲醫生

    現代社會的壓力比較大,大多數人都有焦慮,只是焦慮的原因各有不同,面對焦慮可以做這幾件事情

    (1)追尋根源,找到自己焦慮的原因,然後對症下藥

    (2)當自己焦慮的時候採取呼吸法來平緩自己的情緒

    (3)適當的運動,可以慢跑、打太極、散散步等

    (4)可以與親朋好友來傾述自己的焦慮情緒,找一個釋放口

    (5)正面對抗焦慮,不要逃避,發揮自己的積極性,逐漸瓦解焦慮

    希望以上的回答對您有用,祝安!

  • 7 # 修心人家

    焦慮是因為想得多,不是擔心過去,就是擔心未來,要不就是太在意別人怎麼看你,所以心有不安。

    如果是擔心過去,我覺得已沒必要,因為過去已經過去,就算讓穿越時空回到過去,也不會有絲毫的改變,因為時空定律一定會將它修復到原來的軌跡上。退一萬步來說,就算是你能改變過去,那也沒什麼用,因為得到的與失去的,就如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剋,你不可能全部得到,如果你因這樣後悔,那麼即使變了樣子,你也會因那樣而後悔。所以過去的就讓他過去的,那隻不過是昨天的一個夢。何必為了一個夢而影響現在的自己呢?

    如果是因為擔心未來,那就更沒有必要了,就連明天你都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又何必去擔心遙遠的未來呢?我們的人生就是為了經歷和遇見,如果都是按照你想的那樣去發生,那人活著還有什麼意義呢?

    如果是因為在意別人怎麼看你?那是因為你信心不夠,或者說有所猶豫,基本上和擔心未來一個樣,其實無論你怎麼做,都是要承擔相應的後果的,你認為好的後果不一定是好的,你認為是壞的後果也不一定是壞的。凡事都是兩面性的,有其好必有其壞,有其壞也有其好,世上萬事萬物都逃不過金木水火土,平衡是最好的,如果想多得金,必然會傷到木。就這樣生生不息,迴圈不息。

    如果你想得到安寧的心情,就應保持中道,不因好事而喜,也不因壞事而悲,不因過去的事後悔,也不必擔心還沒有到來的明天,只需專注於現在這一秒的生活即可。

    如果還是無法得到安寧,那進去練習靜坐吧!找一僻靜處,每天如石頭一般一動不動靜坐20分鐘,心想自己的身體,慢慢的與大氣層合為一體,最終到達無我境界,如此修煉七八天,定會有大的改變,你心可安也。

  • 8 # 雁過無痕2020

    心理問題是當前非常嚴重的一個社會現象,尤其是在孩子中越來越多,讓人痛心疾首。多少人痛苦到絕望,多少家庭瀕臨崩潰,而大多數人還矇在鼓裡,不知道真相和出路,真是太可怕了!

    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所有所謂的心理問題,無論什麼型別,無論有多嚴重,無論症狀多麼複雜,其實根本都不存在。這些所謂心理疾病為什麼很難治癒?是因為我們一直在解決一個本身並不存在的問題,這怎麼可能解決呢?這樣做的結果,只會造成更多更嚴重的問題。道理一說都明白,所有心理問題負面情緒本來就是所有人都有的正常情緒,就像呼吸一樣。大家如果非要去解決的話,只能把生命解決掉,這就是很多人最終選擇走向絕路的原因。

    我要告訴大家,選擇結束生命是一個極其錯誤的選擇。結束生命這並不是痛苦的結束,而恰恰是另一個沒有盡頭的無盡痛苦的開始。生命永遠不會結束,每一段生命都有它的意義。

    言歸正傳,這些所謂心理問題的本質和真相又是什麼呢?如果如果我們弄明白了這個,所有所謂心理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因為實際上它本身並不存在,當然也就沒什麼要解決的。

    有人說,怎麼會不存在呢?我們內心煎熬的痛苦多麼真實,我們現實面臨的問題實實在在,我們就是睡不著覺,我們身上的症狀和疾病也是真實的,我的人生就是看不到任何希望等等不一而足,這些痛苦就是明明存在啊?說不存在不是自欺欺人嗎?

    是的,對你來說,一切都是那麼真實。我想說的是,這些所謂真實情況都只是結果而已,並非原因,也只是表面現象,並非本質。它們並非一成不變。我們要解決這些所謂心理問題,必須從根源上入手。大家無論透過心理諮詢還是藥物治療,都是在用現象解決現象,用問題解決問題。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會不斷加重問題。

    所有的心理問題,無論什麼樣的負面情緒,都會表現為自己無法控制自己的頭腦思維,想個不停,吃不下,睡不著,身心疲憊,就想去想明白,結果越想越多,惡性迴圈,無法控制,直至崩潰。這是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能量會逐漸被耗盡,就越來越失去了對自己思維的控制能力,最後甚至連自己的生命都打算放棄,那是低能量狀態的幻想。在那種能量狀態下,就是一個芝麻都變作一座大山把自己壓垮。

    這種情況下,唯有提升能量才能改變。這個能量,不光是吃飯和休息,更重要的是停止負能量(負面思維)的侵蝕,不斷提升正能量。就是必須打破惡性迴圈,停止思考(你是永遠想不完,也永遠想不出結果的),並轉向正向思維,積聚能量。有了則正能量,就能掌控自己的思維,掌控自己生命的一切。有了正能量,過去那些困擾你的問題就由西瓜變成了芝麻。

    那麼,如何停止頭腦思維呢?我們就是控制不住想啊!其實,控制不了頭腦就是因為負能量(表現為所有負面情緒)太強大了,我們被負能量所控制了。由於不同人負能量所表現的負面情緒不一樣,也就有了各種所謂心理問題的病名,其實本質上都是一樣的。

    只要抓住了本質,所有所謂心理問題自然就不存在了,也根本就不需要去解決,因為沒有什麼需要解決的。無論你是什麼情況,無論有多嚴重,無論現實問題多麼真實和難以解決,無論軀體上有任何嚴重,哪怕得了絕症,根源都只有一個,解決辦法也只有一個。找到了根源,人生中一切問題都是肥皂泡。

    根源是什麼呢?根源在於錯誤的三觀,追求了錯誤的價值。當前,可以說世界上99%的人追求的是錯誤的。追求物質,各種慾望,色情,不孝,不珍惜生命,只知道索取而不知道人生的意義是奉獻而非索取。由於這些錯誤的三觀,導致我們心裡每一個念頭、所說、所行都是衝著慾望和索取去的。大家每一個負面情緒後面都一定有一個慾望。還有很多家長自己還把這些錯誤觀念強加給孩子,自己把孩子害了還怨天尤人,還埋怨孩子。我們所有的慾望和負面情緒都是負能量,都會不斷糾纏與放大,最終正能量越來越少,甚至發展到我們以負能量為榮,以正能量為恥。這不就是現在社會的普遍現象嗎?為什麼大多數人活得很痛苦?這就是總根源。每個人表現不一樣,有的身體得病,有人心理得病,有人遭受挫折或災難等等。

    你活在夢境裡,唯有醒來。誰能把夢境解決了?醒來就是,有啥好解決的?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必須要明白自己錯在哪了,要明白沒有誰在懲罰你,都是比自己的錯。宇宙是最公平的,如果你錯了還能快樂,那才真是沒天理了。其實,外面誰都沒有錯,都是你自己的錯,不要怨天尤人,只能反省自己。什麼原生家庭理論,根本不存在,都是害人的。自己的命運是自己做主,不要給自己找任何理由和藉口。不要以為是家庭環境原因、是別人欺負你你害你、是人際關係緊張、沒有錢、壓力大、身體疾病等等一切現實問題造成的。錯了,這些問題也都是現象,都是錯誤三觀的結果,和你的心理問題一樣都是同一根源的結果,都是表象,都有一個共同的錯誤的根。即便這些問題被解決,你的心理問題照樣存在,而且還會出現更大的問題來提醒你。

    每一個痛苦,都是來提醒你錯了,讓你趕快回頭。一旦回頭,痛苦就失去了存在價值。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你一天不回頭,痛苦就會如影隨形。每一個痛苦的背後,都有一個執著,都有一個慾望。唯有放下執著,放下慾望。過去的已經過去,一切都是咎由自取,沒有人傷害過你,也沒有人能夠傷害到你,坦然接受自己當前面對的一切,這是自己過去所做的果實,已經無法改變。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知錯改錯,從當下開始保持正能量的心念、語言、和行為,不再傳播和釋負能量,包括家裡和網際網路上,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從家務做起,幫助他人,奉獻自己,放下自私自利,放下慾望,放下物慾執著,孝敬父母,愛惜所有生命,敬畏自然,這些本來就是人生的真諦,迴歸人的本性,這些正能量越來越多,你的未來自然就會改變,幸福快樂就已經上路了。哪裡還會有什麼心理問題?哪裡還有什麼人生問題需要解決?哪裡還有痛苦?哪裡還有不平?

    還有,孩子有問題的父母,求您放過孩子,放下孩子,不要管的太多,還孩子自由,別再用藥物殘害孩子了!!!

  • 9 # 認知心理研究者

    談焦慮的起源

    人生總有兩條路:一條是心歷,一條是經歷,內心世界的發展歷史可以讓一個人更加強大或者懦弱,身體所經歷的事事非非可以讓一個人飽經滄桑,抽菸喝酒熬夜,然而兩條路時常存在分歧的時候,這個時候人往往會產生迷茫、浮躁甚至焦躁。

    昨天看了一篇論文說焦慮起源於“不確定感”,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莫名的惆悵、無名的怒火等等,其實是感覺閾限偏低引起的,就是說我們的眼睛 、耳朵、鼻子等能夠捕捉到一般人無法感覺到的表象,什麼原因呢?當然是外部世界的壓力所致,於是理性的人往往會主動探究壓力源,而缺乏自知思維的人就會被情緒所主導,徹底喪失這種理性探究,外向性格的人尤其如此。

    當一個人無法探究到壓力源時,焦慮就會發展到第二階段:失控感。大腦就像奔騰的Mustang無法縛住韁繩,這個韁繩就是理性思維,於是焦慮就會像頭皮屑一樣漫天飛舞,你不斷抖落,就會不斷產生。

    焦慮發展到第三個階段就進入了恐懼感,杞人憂天式的擔憂,別人無論怎樣勸解或疏導都無法擺脫恐懼的泥潭。

    無論在焦慮的哪個階段,毫無疑問執著而缺乏自知思維才是導致焦慮產生和發展的主因。我們總是一錯再錯地不願意放心自我,導致越陷越深!

    所以並非經歷越多,你越心歷強大,人往往歲數越大,反而越脆弱,就像很多老年人忌諱談死亡的話題,人會變得更加患得患失,增加了這種導致焦慮產生的不確定性,從而使得焦慮像野草一樣瘋長!

    難道不是嗎?

  • 10 # 人間小Q
    你的焦慮,可能是因為你不滿足於現狀,卻無力改變

    有句很網紅的話,很多人過著像豬一樣的生活,卻不能像豬一樣心安理得。生活當中,我們很多人就是這樣,一邊抱怨生活的枯燥,一邊又不能很好的解決。

    這個時代太過浮躁,充斥著很多讓人不能感受到歲月靜好的東西,身邊的人步伐都太快,而你的不同顯得很是明顯,因此你會感到焦慮不安。

    不如去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找到自己愛做的事,然後靜靜的去享受,不要在乎身邊的人走的有多快,保持你的步伐就好。

    不知道未來的方向在哪,迷茫而又焦慮

    有一種迷茫是你前行道路上,必須經歷的一段歷程,在這段歷程裡,你可能會感覺到無助,失落,甚至覺得走不出來。

    你所有的負面情緒在這段時間裡都會撲面而來,壓的你喘不過氣,日復一日,你就會感到恐懼,被一種莫名的情緒控制的恐懼。

    大多數人對於未知的事物都是恐懼的,因為不瞭解,所以害怕。面對你的焦慮,不如冷靜下來,仔細分析,你的焦慮到底是因為什麼,只有勇敢面對,你才能擺脫焦慮。

    不要逃避問題,勇敢解決

    在我們的潛意識當中,遇到問題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逃避,這是人的本能,對於自己畏懼的事物,我們總是不敢去面對。

    但是,當你逃無可逃的時候,不如勇敢的去面對,只有這樣你才可以戰勝恐懼,或者也可以說是戰勝自己。

    當我們戰勝自己之後,我們就會發現,曾經那些困擾你的問題,真的不值一提,只不過是你情緒過度的放大了,才會造成你的害怕。

    總之,面對焦慮的時候,要冷靜,甚至可以找一個沒人的地方,享受一段靜謐的時光,不要太快節奏的生活,你會發現,生活其實很美好,沒有那麼多焦慮。

  • 11 # 靈脩一加一

    如果焦慮比較嚴重,建議去醫院進行檢測,用藥物治療會更好一些,不要諱疾忌醫,現在非常多的人都處於焦慮的狀態,如果任其惡化會導致不可小覷的後果。

    所以,諮詢專業人士,用藥大概兩週即可緩解。

  • 12 # 黑哲爾

    談到焦慮,就不得不提《控制焦慮》這本經典心理學書籍,在3年多前給了我很大的幫助,把我從每天無限重複的焦慮情緒中,解救出來。

    當我徹底理解了“焦慮情緒”的本質後,我將書中的解決辦法推薦給身邊很多朋友,他們也很快擺脫了每天的焦慮情緒,終於回到健康的情緒狀態。

    《控制焦慮》的作者是阿爾伯特·艾利斯,一位美國著名臨床心理學家,也被稱為認知-行為療法的始祖。

    他提出了一套理論——REBT(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又稱理性情緒行為療法。

    沿用這套理論,埃利斯認為:

    “人們並非被不利的事情搞得心煩意亂,而是被他們對這些事件的看法和觀念搞得心煩意亂的,人們帶著這些想法,或者產生健康的負性情緒,如悲哀、遺憾、迷惑和煩悶,或者產生不健康的負性情緒,如抑鬱、暴怒、焦慮和自憎。“

    接下來,我決定把過去幫助過很多朋友擺脫“頻繁焦慮”的方法分享給大家,只要在每次焦慮的時候,回想一下這3步方法並去實踐,相信當下會很快走出焦慮情緒。

    理性情緒行為療法(REBT)假設人類的認知、情緒及行為功能相互作用,而非獨立分別,即感覺、思考與行動為相互作用。

    對方或許是人,如“嫻熟於鬥爭”的同事,過渡挑剔的老闆、只曉得維護自己立場的屬下、感覺遲鈍的配偶、頑劣的孩子、一看到你就牢騷滿腹的朋友、千篇一律的服務人員,或是隻會消極指謫你的親人等等。

    想想看你曾多少次聽到別人說:“我熱愛我的工作,可是老闆確根本無視於我的存在!”、“你的孩子快把我給逼瘋了!”或是“我真恨他一直這樣……”。

    聽者會有憤怒、沮喪、受到傷害,產生迴避退縮的消極心理,而產生過度的焦慮、過度的憤怒、過度的沮喪、過度的罪惡感(或:承擔過多的責任、太容易受到良心苛責、太愛自責)四種足以影響我們決定事情的情緒。

    因此,不切實際的期望才是造成那些不必要焦慮感的原因。

    焦慮會產生一系列不安的情緒和行動傾向,焦慮會讓你意識到不愉快的事情——不合預期的事情將要發生或可能發生,它會警告你最好採取一些必要的行動。

    焦慮源於你對某些事物的慾望,你意識到自己可能會失去它,或你不希望發生一些可能會發生的事情。

    因為擔心會受到損失或遇到危險,你會使自己陷入一種混亂不堪的狀態,然而這都是你自己造成的。

    你之所以焦慮,只不過是自己在嚇自己

    在3年前,我幾乎每天都陷在焦慮情緒當中,嚴重影響了正常工作和生活。

    在每天工作中,總會有很多不可預見的臨時工作出現,例如使用者投訴、客戶臨時加需求、活動策劃書的Deadline 提前、文章內容的臨時修改、其他同事的“工作干擾”等等。

    我內心裡總是把“Deadline 不能完成”和“受到懲罰”兩者之間划起了等號。

    Deadline 完成不了,我們就有可能會受到他人的負面評價,甚至是工資扣款,多次犯錯誤的話,嚴重者還有可能受到內部勸退。

    面對這種來自未來的威脅,我自然而然會陷入焦慮。

    這時候我會不斷提醒自己:“我必須儘快完成這項工作,不然就會受到懲罰,而別人也會認為我是個失敗的人。”

    看,這時候我已經把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延伸到了我是一個失敗的人,這就是焦慮的恐怖之處。

    無論工作學習也好,生活也罷。我們每天總會遇到很多的不愉快事件,有些並不會使自己焦慮,而有些卻能不斷讓自己陷入焦慮。

    我們會因為需要面對眾人演講,而感到焦慮,但有些人卻能輕鬆駕馭;我們會因為要和陌生人打交道,而感到焦慮,但有些人同樣也能輕鬆面對。

    有時候,我們並非是被不利的事情搞得心煩意亂,而是被我們對這些事件的看法和觀念搞得心煩意亂的。

    我們帶著這些想法,產生一系列負性情緒,其中就有焦慮。

    要讓我們不再輕易地焦慮,就要避免自己產生不正確的誇張性思維,不要再自己嚇唬自己。

    我們所擔憂的事情,一般有70-80%的機率是不會發生的,不信的話可以嘗試記錄一下自己擔憂的事情,有多少是真正發生的。

    就例如上述面對deadline延遲的擔憂,我真有可能會因為這個而受到勸退,甚至是找不到工作嗎?

    我能確定的是,我們擔憂的事情不一定會發生,但一定會讓自己陷入焦慮。

    不管你是否相信,焦慮確確實實是一件好事

    焦慮有助於你保持活力、舒服地生活,而且還有助於你保持人類的特性。

    我後續查閱了大量有關焦慮的資料,以及透過不斷的自我觀察。

    發現各界心理學家對焦慮本質作出的解釋,有多種版本。但歸納一下,可以這麼簡單理解:

    焦慮是因為內心期望目標與外部環境發生了矛盾衝突之後,人類防禦機制為了預防因衝突而引起的未來威脅,於是控制大腦釋放各種激素,讓個體迅速進入一種“警備狀態”,以作防禦,而這種防禦狀態就是“焦慮”。

    健康的焦慮症包括謹慎、警惕和抵制潛在的危害等情緒。不健康的焦慮症包括恐慌、驚駭、震驚、恐懼、戰慄、哽咽、麻木以及各種使你置身於警戒狀態的身心痛苦,可以肯定的是,你會警惕一切潛在的危險,但通常情況下這會干擾你應對危險的能力。

    健康的消極情緒是在生活中發生不順心的事情時產生的,包括悲傷、遺憾、無奈和煩惱的情緒;不健康的消極情緒是在同樣的不順出現時產生的,包括恐慌、抑鬱、憤怒、自貶、自艾自憐的情緒。

    所以,我們並無法控制焦慮本身。

    那麼,我們能控制哪些因素呢?你如何才能調整並改變這些原因並使它們幫助你取得成功呢?

    答案是:主要取決於你對所處情境以及失敗並被拒絕的可能性所產生的信念(belief)。

    遇到意外時,你可能會產生一系列非理性信念,這些非理性信念會讓你感到不安,很可能會破壞你預期的結果(consequent)。

    因此,你可能會認為,“要是我註定不能實現我的目標,那些我喜歡的人會徹底將我拒絕,真是糟糕透頂!我絕對不能失敗,也絕對不能被拒絕,我永遠也無法忍受這樣的事情發生。這將意味著我還不夠好,還不配獲得成功——我是一個才疏學淺、毫無價值的人。

    如果人們因為我的失利拒絕了我,就證明我不配獲得他們的認可,以後他們還會不斷地拒絕我。真是太恐怖了!我會徹底崩潰的!我不會再感到快樂了。如果我得不到真正想要的東西,這種生活不值得過,也許我還是自我了斷的好!”這些想法都是非理性的。

    從今天開始,不妨嘗試一下理性情緒行為療法和認知行為療法,只要堅持按照上面方法操作,你就一定能看到效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近看了熱劇《安家》,你想在這樣氛圍的門店工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