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天自動向上
-
2 # 白曉生
自動檔而且要suv那隻能看中國產SUV了,再加上esp,胎壓必須要的,8~9W篩選下來,可以看看HAVAL H2。
-
3 # 小闖記事
這個價格也就是賣哈弗m6。比較合適哈弗汽車作為中國SUV,皮實耐用,適合各種路況,價格便宜,這個價格可以落地。
-
4 # 天和Auto
高標準高要求=選車難
落地價標準最高9萬隻能考慮入門級SUV。
尺寸大的入門級可以挑出4~5萬。
符合可靠性高、質量好的標準有2~3萬。
符合上述條件同時品牌知名度較高的,就剩下一臺了。
這臺車不用猜也是長城哈弗的M6,自動版指導價7.6-8.6萬共計三個版本,符合預算標準可以考慮8.1萬的精英型:優惠在3K左右,購置稅6902.65元、車廂按照4500元左右計算,落地可以控制在9萬以內。
車身尺寸4649*1830*1705、軸距2680mm,尺寸達到A+級,如果採用全新平臺軸距超過2.7米的話,按照合資車標準已經屬於中型SUV。2+3五座佈局有充足的駕乘空間,後排座椅可以摺疊或前翻,擴充套件儲物空間也比較充足,大空間的要求也是符合的。
發動機為長城第一代4G15B系列的1.5T,這臺機器在H6上已經使用了多年,唯一出現過一次普遍性的問題是在老款的M6上,原因為配件供應環節存在瑕疵導致部分發動機漏機油,新款已經解決了該問題所以質量仍舊穩定。
不過4G15B的技術確實有一些落後,進氣歧管位置的多點電噴燃燒效率低於缸內直噴,發動機最大功率110kw、峰值扭矩210N·m(2200-4500轉)的調教也比較保守,所以M6的效能表現中規中矩,只是綜合價格而言可以接受而已。
變速箱為長城自主研發的DCT450七檔溼式雙離合,變速箱可承受最大輸入扭矩為450N·m,與4G15B匹配有53.33%的絕對充足餘量,所以變速箱也能做到相當可靠。
核心“大三件”發動機和變速箱無需擔心,M6的平臺是直接搬用的H6,前麥弗遜、後雙橫臂獨立懸架在入門級級別不低,該平臺也算久經沙場且沒有質量方面的負面評價;作為哈弗H6的老款換殼車,哈弗M6是一臺值得信賴的SUV。
但是這臺車的車身結構強化沒有簡配,用料是比較充足的,所以整備質量高達1590KG比一些中型SUV還要重一些;發動機動力儲備一般屬於小馬拉大車,油耗也自然而然的在10L/100km左右,能接受這一油耗哈弗M6沒毛病,如果認為10L/100km的油耗高則選車標準是衝突的,大車沒有節油車,如何選擇自己斟酌吧。
-
5 # 車視觀
這個價位預算購買SUV只能考慮自主品牌SUV,符合這個條件的有啟辰T70,一款緊湊型SUV,搭載的1.6L發動機和日產Sylphy為同款發動機,三大件來說品質有保障,後期的養護成本也不高。其次推薦長安CS75,長安汽車近幾年來進步很大,新款的CS75從外觀和車型配置來說都值得購買。
-
6 # LDG大根
落地8-9萬的話,中國產還是有很多可選的。
東南dx3
非常精緻的小越野,舒適感倍兒高,後懸掛多連桿,比同級車都要舒適。
榮威rx3
縮小版的x5 外觀年輕,運動,一家四口絕對夠用,舒適感也不錯,油耗在6到7個。
瑞虎3
這個車得好好說說了,背書包的設計非常可愛,外觀懷舊而不過時,同級別價格最低,油耗手動6個半左右,配置上沒什麼高大上的地方,內飾簡潔不復雜,家用的首選,只是沒合資車隔音好,在車裡做壞事的時候要注意。
哈弗h2
這個車最鮮明的特點就是高,地盤高,視野高, 8 9萬的車,除了空間差點,油耗高點以外,沒什麼毛病,坐上能讓你感受到霸道的視野,自我滿足感強。
寶駿510
外觀時尚年輕,6,5萬可落地,上下班 接孩子 出去野餐,那都沒毛病,內飾精美,配手自一體變速箱,但是開這車要少過坑,過坑的時候你會想要把車扔進河裡。
回覆列表
35適合你,奇瑞一個1.6吹十幾年弄出來來一款產品可見奇瑞的技術已經到了極限了,反觀長安沒有奇瑞吹的那麼早,但是人家的藍鯨動力平臺弄出來的發動機卻比奇瑞早一年多裝車,因為來料長安的機械品質還是好點,同樣的東西來源不同價格差異很大的,所以就涉及到成本問題長安的配件很早都是國際一線大牌,長安出的任何一款車在同級裡面,各方面幾乎都是最強的,這裡只舉一例比如75p各方面是中國產最強的存在,老75各方面PK輸給同級誰了?其它車型對比也一樣,私人企業純粹就是為了利潤最大化,長安是最多國六車型銷售的國企,雖然最開始是做微車的但那是國家指定和需要,其它的車企那時候連企業名都還沒有呢,所以不要無腦的認為沒有做過微車的車企檔次就高一些,長安雖然不是豪車但技術應用和核心技術儲備勝似豪車,技術很差嗎?你這些車企才成立幾年長城算早的98年也才多少年,人家長安56年就製造出來1000多臺吉普車了,1984年就正式大規模研發製造汽車了,別給我說造車技術不需要時間的消化積累和創新吸收,長城之流全靠拉皮是拉不出中國車在世界的存在的所以別它媽的狗眼看人低長城之流三大件直接落後,在研發投入上,私企都是投機取巧避重就輕花小錢在殼子上來代替真正的研發忽悠消費者,可能有很多人不服,但是長城吉利車確實非常耗油這就是3大件落後的標誌,現在的75,油耗7個的太多了,也許還有人不服,說吉利質量穩定呀,但是請注意質量穩定與技術先進與f完全是兩回事,50年前的大眾還穩定呢,長安同樣穩定同時人家掌握的尖端技術更多,很多黑科技是行業首發,吉利掙那麼多錢但是卻用些國外二十年前落後技術不創新肯定穩定啊,長安還集美日歐技術於一身呢所以看這接近二十年的研發投入來看,買車中國產買長安是明智之選,長安是連續10年研發投入第一為什麼別的自主都賺錢,長安卻陪錢或者賺的很少。原因就是研發投入一直都是實打實的在重要的三大件上不像長城反覆拉皮混淆視聽標榜自己在研發拿個外殼來欺騙消費者,同樣價位的車長城等車的利潤高過長安很多長安三大件成本更高利潤更低,像這樣踏踏實實搞研發的國有車企你支援了才是真正的支援民族工業!國企到哪一代也不會跑路不會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