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柯仙生
-
2 # 劉劉劉新丹
行李是一個古老的詞彙,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已沿用。
《校注》:“[行李]本義為使者,《左傳·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來,共(供)其乏困。’在唐代口語中有‘旅行’、‘外出的前驅者’等引申義。
杜預注行李,使人也。朱駿聲釋“李”行旅。今一般指出行者所攜帶的旅行中需用的少量物品。
行李,讀音xíng li,漢語詞語,意思是行旅;行旅。亦指行旅的人出行所帶的東西。這個詞有三重含義:
1、使者:《左傳·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杜預注:“行李,使人。”
2、出使:《魏書·宗欽傳》:“頃因行李,承足下高問,延佇之勞,為日久矣。”
3、唐 時稱官府導從人員:《舊唐書·溫造傳》:“臣聞元和、長慶中,中丞行李,不過半坊,今乃遠至兩坊,謂之‘籠街喝道’,但以崇高自大,不思僭擬之嫌,若不糾繩,實虧彝典。”
4、行旅。亦指行旅的人:漢蔡琰《胡笳十八拍》:“追思往日兮行李難,六拍悲來兮欲罷彈。”
5、引申為行程、行蹤:《古尊宿語錄·佛眼普說語錄》:“到者裡須是行李正當,日久月深,淹浸得熟,便會去。”
6、出行所帶的東西:明馮惟敏《南鎖南枝·盹妓》曲:“半夜三更路兒又蹺蹊,東倒西欹顧不的行李。”
7、比喻負擔
柳青《創業史》第二部第十章:“當初建社的開頭,我看得沒這麼清楚,我光看見革命,沒看見覆雜, 增福 同志,咱倆的行李可不輕啊!” [1]
注:“行李”一詞應寫作“行理”,其中“李”是“理”的假借字
略微調整了一下。應該可以清晰的理解。
-
3 # 空腹禪
行李”是出門時所攜帶的東西,但是為什麼叫“行李”呢?“李”字是什麼意思?恐怕很多人不一定清楚。
原來,“行李”本來應該寫作“行理”。《左傳·昭公十三年》:“行理之命,無月不至。”杜預注:“行理,使人通聘問者。”出使的使者被稱為“行理”。春秋戰國時期,各國均設有“行人”一職,乃是掌管朝覲聘問的官員,後來就和“行理”一樣用作使者的通稱。《國語·周語》:“敵國賓至,關尹以告,行理以節逆之。”韋昭注:“理,吏也;逆,迎也,執瑞節為信而迎之。行理,小行人也。”按照韋昭的解釋,“理”應該是“吏”字,“行理”應該寫作“行吏”,這樣一來就好理解了:“行吏”即出使的官吏。但是還有人認為“理”和“李”是通假字,章炳麟的《官制索隱》就持此說。唐人李濟翁的《資暇集》認為“李”是“使”的訛誤,“行李”本來應該寫作“行使”,即出行的使者。
《左傳·僖公三十年》最早使用“行李”一詞:“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杜預注:“行李,使人。”清人郝懿行在《證俗文》中解釋得最為明白:“古者行人謂之‘行李’,本當作‘行理’,理,治也。作‘李’者,古字假借通用。”
除了使者的意思,“行李”還可以用作動詞,即出使。《魏書·宗欽傳》:“頃因行李,承足下高問,延佇之勞,為日久矣。”宋人葉適《送戴料院》:“世路豈雲極,念子行李頻。”這裡的“行李”都是出使的意思。
漢唐以後,“行李”開始指行旅,有時也指行旅之人。蔡文姬《胡笳十八拍》中寫道:“追思往日兮行李難,六拍悲來兮欲罷彈。”杜甫《贈蘇四徯》:“別離已五年,尚在行李中。”這裡的“行李”指行旅。元人傅若金《送張秀才北上時將赴海》:“身逐征帆赴海涯,道逢行李問京華。”惕微《光復湯邑小史》:“舟行兩日,遂抵蘭溪,行李往還,此為通道。”這裡的“行李”則指行旅之人。
大約從明朝起,“行李”開始演變為出門旅行所攜帶的東西,這個義項就此固定了下來,一直到今天還在使用。
-
4 # 天邊飄過一抺雲qyc
"行李″古意為出行的人,今泛指出行所帶的諸如物件、被褥等。
出處:一,出自《左傳.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來,供其乏困。"
二,左丘明《燭之武退秦師》,"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
5 # 冠瑋奇談
行李是一個古老的詞彙,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已沿用。《校注》:“行李本義為使者,《左傳?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來,共(供)其乏困。’在唐代口語中有‘旅行’、‘外出的前驅者’等引申義。杜預注行李,使人也。朱駿聲釋“李”行旅。今一般指出行者所攜帶的旅行中需用的少量物品。
-
6 # 小說裡的扒拉精
一、行李,“李”的意思是“整理好的物品”,“行”在這裡的意思就是“出行的,旅行的”,所以“行李”就是出行的物品。即我們現在所說的行李。
二、“行李”一開始是“行理”,意思是使者。《左傳·昭公十三年》:“行理之命,無月不至。”杜預注:“行理,使人通聘問者。
→→
然後就有人覺得,既然是使者,那麼用“行史”更加貼切,所以演變成了“行史”,翻譯為“出行的官吏”。《國語·周語》:“敵國賓至,關尹以告,行理以節逆之。”韋昭注:“理,吏也;逆,迎也,執瑞節為信而迎之。行理,小行人也。”
→→
後來,其主要意思往“出行”方向傾斜,不論是“理”還是“吏”就變得不重要了。
→→
再後來,人們用“行李”來表示出行帶的物品,即“行李”。明馮惟敏《南鎖南枝·盹妓》曲:“半夜三更路兒又蹺蹊,東倒西欹顧不得行李。”
明 馮夢龍 《喻世明言》第一卷:“那時興哥決意要行,瞞過了渾家,在外面暗暗收拾行李。”
三、有人認為“李”同“禮”,又代指出行需要的少量物品。
四、還有人認為古人的包袱形似李子,因此用“行李”指出行帶的物品。
-
7 # 心理諮詢師V洋菘
1. 使者:
《左傳·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杜預 注:“行李,使人。”《北史·賀蘭祥傳》:“既與 梁 通好,行李往來,公私贈遺,一無所受。” 明劉基 《春秋明經·衛人立晉》:“奈之何討賊之後,遽爾相率自置其君,而不使一介行李告於天子,視 周 室如無人焉。” 清 郝懿行 《證俗文》卷六:“古者行人謂之‘行李’,本當作‘行理’,理,治也。作‘李’者,古字假借通用。”參見“ 行理 ”。
2. 出使:
《魏書·宗欽傳》:“頃因行李,承足下高問,延佇之勞,為日久矣。” 宋 葉適 《送戴料院》詩:“世路豈雲極,念子行李頻。”《明史·劉宗周傳》:“ 貴州 巡按 蘇琰 以行李被訐於監司。”
3. 唐 時稱官府導從人員:
《舊唐書·溫造傳》:“臣聞 元和 、 長慶 中,中丞行李,不過半坊,今乃遠至兩坊,謂之‘籠街喝道’,但以崇高自大,不思僭擬之嫌,若不糾繩,實虧彝典。”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題名遊賞賦詠雜記》:“ 薛 ( 薛逢 )監晚年厄於宦途,嘗策羸赴朝,值新進士榜下,綴行而出。時進士團所由輩數十人,見 逢 行李蕭條,前導曰:‘迴避新郎君!’ 逢 囅然。”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四:“ 青城縣 彌勒會妖人……乃偽作 陳僕射 行李,雲 山 東盜起,車駕必謀幸 蜀 ,先以 陳公 走馬赴任。”
4. 行旅。亦指行旅的人:
漢 蔡琰 《胡笳十八拍》:“追思往日兮行李難,六拍悲來兮欲罷彈。” 唐 杜甫 《贈蘇四徯》詩:“別離已五年,尚在行李中。” 元 傅若金 《送張秀才北上時將赴海》詩:“身逐征帆赴海涯,道逢行李問京華。” 惕微 《光復湯邑小史》:“舟行兩日,遂抵 蘭溪 ,行李往還,此為通道。”
5. 引申為行程、行蹤:
《古尊宿語錄·佛眼普說語錄》:“到者裡須是行李正當,日久月深,淹浸得熟,便會去。” 唐 杜牧 《聞範秀才自蜀遊江湖》詩:“歸時慎行李,莫到 石城 西。”
6. 出行所帶的東西:
明 馮惟敏 《南鎖南枝·盹妓》曲:“半夜三更路兒又蹺蹊,東倒西欹顧不的行李。” 朱自清 《背影》:“我買票,他忙著照看行李。”
7. 比喻負擔:
柳青 《創業史》第二部第十章:“當初建社的開頭,我看得沒這麼清楚,我光看見革命,沒看見覆雜, 增福 同志,咱倆的行李可不輕啊!”
注:“行李”一詞應寫作“行理”,其中“李”是“理”的假借字。
-
8 # 紅小鬼hf
現代人理解“行李”二字的含義顧名思義是外出時,旅行時攜帶的東西。今天我們從一下幾個方面來解刨一下行李是怎麼來的?
行字最早出現在商代,甲骨文的行是一個十字路口的標誌。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統一漢字中的行被改成了三個兒字形疊加在一起。漢代的時候基本形成現在看到的行。彳:小步也,亍:步至也,寓意為小步走路,走走停停的意思。
李字上面一個木,下面一個子,表示樹木所結果實的意思。東漢許慎的《文白對照 說文解字》記載古李理同音通用 故行李與行理並見。大李與大理不分。
康熙字典記載《博雅》中的行李,關驛也。可能古人說的行李是指休息,傳遞公文的地方。
行李最早出現在《左轉》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使者的意思。
東漢末年《魏書》記載是“出使”的意思,和上面的使者大同小異。
唐宋時期《舊唐書》《北夢瑣言》中的行李被翻譯為“官府導從人員”。
明《喻世明言》第一卷:“在外面暗暗收拾行李”意思為出門帶的東西。
近代朱自清《背影》“我買票,他忙著照看行李”。
那行李到底是怎麼來的的,透過我們探索終於找到了答案,我的行李是收拾出來的,你的呢?
-
9 # 四正
行李是一個古老的詞彙,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已沿用,通常指行旅人出門時所帶的衣物、生活日用品等,並將其打包好能輕易攜帶。行李運輸發生延誤、丟失或損壞,旅客應會同航班經停地或目的地的航空公司或其代理人填寫《行李運輸事故記錄》,並按法定時限向航空公司或代理人提出賠償要求,並隨附客票(或影印件)、行李牌的識別聯、《行李運輸事故記錄》、證明行李內容和價格的憑證以及其他有關的證明。行李分為托執行李、自理行李(又叫手提行李)和隨身攜帶物品。
-
10 # 狼之吻frank
“行李”是出門時所攜帶的東西,但是為什麼叫“行李”呢?“李”字是什麼意思?恐怕很多人都不清楚。
原來,“行李”本來應該寫作“行理”。《左傳·昭公十三年》:“行理之命,無月不至。”杜預注:“行理,使人通聘問者。”出使的使者被稱為“行理”。春秋戰國時期,各國均設有“行人”一職,乃是掌管朝覲聘問的官員,後來就和“行理”一樣用作使者的通稱。《國語·周語》:“敵國賓至,關尹以告,行理以節逆之。”韋昭注:“理,吏也;逆,迎也,執瑞節為信而迎之。行理,小行人也。”按照韋昭的解釋,“理”應該是“吏”字,“行理”應該寫作“行吏”,這樣一來就好理解了:“行吏”即出使的官吏。但是還有人認為“理”和“李”是通假字,章炳麟的《官制索隱》就持此說。唐人李濟翁的《資暇集》認為“李”是“使”的訛誤,“行李”本來應該寫作“行使”,即出行的使者。
《左傳·僖公三十年》最早使用“行李”一詞:“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杜預注:“行李,使人。”清人郝懿行在《證俗文》中解釋得最為明白:“古者行人謂之‘行李’,本當作‘行理’,理,治也。作‘李’者,古字假借通用。”
除了使者的意思,“行李”還可以用作動詞,即出使。《魏書·宗欽傳》:“頃因行李,承足下高問,延佇之勞,為日久矣。”宋人葉適《送戴料院》:“世路豈雲極,念子行李頻。”這裡的“行李”都是出使的意思。
漢唐以後,“行李”開始指行旅,有時也指行旅之人。蔡文姬《胡笳十八拍》中寫道:“追思往日兮行李難,六拍悲來兮欲罷彈。”杜甫《贈蘇四徯》:“別離已五年,尚在行李中。”這裡的“行李”指行旅。元人傅若金《送張秀才北上時將赴海》:“身逐征帆赴海涯,道逢行李問京華。”惕微《光復湯邑小史》:“舟行兩日,遂抵蘭溪,行李往還,此為通道。”這裡的“行李”則指行旅之人。
大約從明朝起,“行李”開始演變為出門旅行所攜帶的東西,這個義項就此固定了下來,一直到今天還在使用。
-
11 # 花雨繽紛朗誦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行李”原指“使臣”、使者或者信使
《左傳·僖公三十年》:“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此處“行李”非衣服、包裹之類的東西,而是指稱“使臣”。
“行李”古時為使臣、使者等。《辭海》:“李通理,古時法官的名稱。《管子·法法》:‘皋陶為李。’尹知章注‘古治獄之官。’”《辭源》:“古獄官叫司理,也叫司李。”
《辭源》:“唐時謂官府導從之人曰行李。”這裡的“行李”就相當於現在的外交官,當時的信使。當時“行李”也稱“行人”。《論語·憲問》:“行人子羽修飾之”,此“行人”便是信使,當時的外交官也。
“李”當為“理”,治理之意
清代學者郝懿行《證俗文》曰:“古者行人謂之‘行李’,本當作‘行理’,理,治也。作‘李’者,古字假借通用。”《中華大字典》:“古李、理同音通用,行李亦作行理。”《左傳·昭公十三年》:“行理之命,無月不至。”此處仍寫作“行理”。
從文獻可知,“行李”當是指人,此類人一般出行在外,且承擔一定的任務,就是辦事、理事之人。
“行李”一詞所指範圍不斷擴大
後來,“行李”所指稱的範圍不斷擴大,把所有的行人都稱作“行李”了。《左傳·襄公八年》:“亦不使一介行李,告於寡君。”此處“行李”即指稱一般行人。
有意思的是,“行李”還用來指稱驛站,因為出行的信使或者遠行之人,需要途中休息,因此當時的驛站也稱為“行李”。如陶淵明《贈長沙公》:“山川阻遠,行李時通。”此“行李”即指稱驛站。
自唐代“行李”開始指稱行裝,即行人所帶物品
後來表示外交使節、出行之人的“行李”漸漸被使人、使者、使臣等所取代。“行李”表示本義的功能便漸漸丟失。自唐代始,“行李”的詞義開始出現轉移,專門指稱外出之人所帶的物品。
唐代元稹《敘詩寄樂天書》:“有詩八百餘首,色類相從,共成十體,凡二十卷,自笑冗雜,亦不復置之於行李。”《初刻拍案驚奇》:“即令人替崔生搬將行李。”
以上兩處“行李”皆與現在的“行李”相同。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12 # 梨城小子
詞目:行李
讀音:xíngli
古義:外交使者。
今義:出門時帶的包裹、箱子、網籃等。
詳細解釋:
1. 使者:
《左傳·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杜預 注:“行李,使人。”《北史·賀蘭祥傳》:“既與 梁 通好,行李往來,公私贈遺,一無所受。” 明劉基 《春秋明經·衛人立晉》:“奈之何討賊之後,遽爾相率自置其君,而不使一介行李告於天子,視 周 室如無人焉。” 清 郝懿行 《證俗文》卷六:“古者行人謂之‘行李’,本當作‘行理’,理,治也。作‘李’者,古字假借通用。”參見“ 行理 ”。
2. 出使:
《魏書·宗欽傳》:“頃因行李,承足下高問,延佇之勞,為日久矣。” 宋 葉適 《送戴料院》詩:“世路豈雲極,念子行李頻。”《明史·劉宗周傳》:“ 貴州 巡按 蘇琰 以行李被訐於監司。”
3. 唐 時稱官府導從人員:
《舊唐書·溫造傳》:“臣聞 元和 、 長慶 中,中丞行李,不過半坊,今乃遠至兩坊,謂之‘籠街喝道’,但以崇高自大,不思僭擬之嫌,若不糾繩,實虧彝典。”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題名遊賞賦詠雜記》:“ 薛 ( 薛逢 )監晚年厄於宦途,嘗策羸赴朝,值新進士榜下,綴行而出。時進士團所由輩數十人,見 逢 行李蕭條,前導曰:‘迴避新郎君!’ 逢 囅然。”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四:“ 青城縣 彌勒會妖人……乃偽作 陳僕射 行李,雲 山 東盜起,車駕必謀幸 蜀 ,先以 陳公 走馬赴任。”
4. 行旅。亦指行旅的人:
漢 蔡琰 《胡笳十八拍》:“追思往日兮行李難,六拍悲來兮欲罷彈。” 唐 杜甫 《贈蘇四徯》詩:“別離已五年,尚在行李中。” 元 傅若金 《送張秀才北上時將赴海》詩:“身逐征帆赴海涯,道逢行李問京華。” 惕微 《光復湯邑小史》:“舟行兩日,遂抵 蘭溪 ,行李往還,此為通道。”
5. 引申為行程、行蹤:
《古尊宿語錄·佛眼普說語錄》:“到者裡須是行李正當,日久月深,淹浸得熟,便會去。” 唐 杜牧 《聞範秀才自蜀遊江湖》詩:“歸時慎行李,莫到 石城 西。”
6. 出行所帶的東西:
明 馮惟敏 《南鎖南枝·盹妓》曲:“半夜三更路兒又蹺蹊,東倒西欹顧不的行李。” 朱自清 《背影》:“我買票,他忙著照看行李。”
7. 比喻負擔:
柳青 《創業史》第二部第十章:“當初建社的開頭,我看得沒這麼清楚,我光看見革命,沒看見覆雜, 增福 同志,咱倆的行李可不輕啊!”
注:“行李”一詞應寫作“行理”,其中“李”是“理”的假借字。
-
13 # 黃河之都崛起
行李是一個古老的詞彙,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已沿用。《校注》:“行李本義為使者,《左傳?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來,共(供)其乏困。’在唐代口語中有‘旅行’、‘外出的前驅者’等引申義。杜預注行李,使人也。朱駿聲釋“李”行旅。今一般指出行者所攜帶的旅行中需用的少量物品。
-
14 # 鈺涵茶行
行李是一個古老的詞彙,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已沿用。《校注》:“[行李]本義為使者,《左傳·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來,共(供)其乏困。’在唐代口語中有‘旅行’、‘外出的前驅者’等引申義。杜預注行李,使人也。朱駿聲釋“李”行旅。今一般指出行者所攜帶的旅行中需用的少量物品。
其他解釋:
1、使者
《左傳·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杜預注:“行李,使人。”《北史·賀蘭祥傳》:“既與梁通好,行李往來,公私贈遺,一無所受。” 明劉基《春秋明經·衛人立晉》:“奈之何討賊之後,遽爾相率自置其君,而不使一介行李告於天子,視周室如無人焉。” 清郝懿行《證俗文》卷六:“古者行人謂之‘行李’,本當作‘行理,理,治也。作‘李’者,古字假借通用。”參見“行理”。
2、出使
《魏書·宗欽傳》:“頃因行李,承足下高問,延佇之勞,為日久矣。” 宋葉適《送戴料院》詩:“世路豈雲極,念子行李頻。”《明史·劉宗周傳》:“貴州巡按蘇琰以行李被訐於監司。”
3、唐 時稱官府導從人員
《舊唐書·溫造傳》:“臣聞元和、長慶中,中丞行李,不過半坊,今乃遠至兩坊,謂之‘籠街喝道’,但以崇高自大,不思僭擬之嫌,若不糾繩,實虧彝典。”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題名遊賞賦詠雜記》:“薛(薛逢)監晚年厄於宦途,嘗策羸赴朝,值新進士榜下,綴行而出。時進士團所由輩數十人,見逢行李蕭條,前導曰:‘迴避新郎君!’ 逢囅然。”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四:“青城縣彌勒會妖人……乃偽作陳僕射行李,雲 山 東盜起,車駕必謀幸蜀,先以陳公走馬赴任。”
4、行旅。亦指行旅的人
漢蔡琰《胡笳十八拍》:“追思往日兮行李難,六拍悲來兮欲罷彈。” 唐杜甫《贈蘇四徯》詩:“別離已五年,尚在行李中。” 元傅若金《送張秀才北上時將赴海》詩:“身逐征帆赴海涯,道逢行李問京華。” 惕微 《光復湯邑小史》:“舟行兩日,遂抵蘭溪,行李往還,此為通道。”
5、引申為行程、行蹤
《古尊宿語錄·佛眼普說語錄》:“到者裡須是行李正當,日久月深,淹浸得熟,便會去。” 唐杜牧《聞範秀才自蜀遊江湖》詩:“歸時慎行李,莫到石城西。”
6、出行所帶的東西
明馮惟敏《南鎖南枝·盹妓》曲:“半夜三更路兒又蹺蹊,東倒西欹顧不的行李。” 明 馮夢龍 《喻世明言》第一卷:“那時興哥決意要行,瞞過了渾家,在外面暗暗收拾行李。”朱自清《背影》:“我買票,他忙著照看行李。”
7、比喻負擔
柳青《創業史》第二部第十章:“當初建社的開頭,我看得沒這麼清楚,我光看見革命,沒看見覆雜, 增福 同志,咱倆的行李可不輕啊!”
注:“行李”一詞應寫作“行理”,其中“李”是“理”的假借字。
回覆列表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要知道“行李”一詞作為名詞,現在指出行的人所帶的衣服、包裹、箱子等等。可是,為什麼要把這些東西稱為“行李”呢?“行”稱之為出行、遠行之意還可以理解,那“李”是什麼呢,難道是是姓?很顯然不是姓。“李”字現在理解起來確實比較曲折。
《辭源》:“唐時謂官府導從之人曰行李。”這裡的“行李”就相當於現在的外交官,當時的信使。當時“行李”也稱“行人”。《論語·憲問》:“行人子羽修飾之”,此“行人”便是信使,當時的外交官也。
那麼,為什麼用“李”字呢?清代學者郝懿行《證俗文》曰:“古者行人謂之‘行李’,本當作‘行理’,理,治也。作‘李’者,古字假借通用。”《中華大字典》:“古李、理同音通用,行李亦作行理。”《左傳·昭公十三年》:“行理之命,無月不至。”此處仍寫作“行理”。從文獻可知,“行李”當是指人,此類人一般出行在外,且承擔一定的任務,就是辦事、理事之人。
後來,“行李”所指稱的範圍不斷擴大,把所有的行人都稱作“行李”了。《左傳·襄公八年》:“亦不使一介行李,告於寡君。”此處“行李”即指稱一般行人。有意思的是,“行李”還用來指稱驛站,因為出行的信使或者遠行之人,需要途中休息,因此當時的驛站也稱為“行李”。如陶淵明《贈長沙公》:“山川阻遠,行李時通。”此“行李”即指稱驛站。
自唐代“行李”開始指稱行裝,即行人所帶物品,後來表示外交使節、出行之人的“行李”漸漸被使人、使者、使臣等所取代。“行李”表示本義的功能便漸漸丟失。自唐代始,“行李”的詞義開始出現轉移,專門指稱外出之人所帶的物品。
總的來說“行李”之“李”與表示姓氏的“李”沒有任何關聯。“行李”本作“行理”,“理”為治理、辦理之意。“李”為“理”的假借字,二者同音通用。“行李”最初指稱使臣、外交使節等,後來“行李”泛指一般的行人、驛站。“行李”之本義又被使者、使臣所指稱,“行李”漸漸失去本義。至唐朝“行李”開始指稱包裹、出行所帶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