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NowAcceptMyself
-
2 # 徐澤旭心理師
想要走出自卑的陰影。
首先你要明白,讓你自卑的究竟是什麼?
很多時候大家認為自卑的相反面是自信。
但其實不是。
什麼是自信呢?自信就是當我們無數次的重複做一件事情,我們會對做這件事情有自信。
比如說我是一個鐵匠。我打鐵打了一輩子。幫你問我打鐵的內容,我會斬釘截鐵的告訴你。因為我很自信。
同樣的,如果我們在自己工作的領域,工作了數十年。那當別人問我們某一個工作當中的疑問,我們會立刻告訴對方答案。對那個答案還非常的有信心,這叫自信。
當我們曾經站在人前面無數次的講話,於是我們變成一個能說會道的人,我的能說會道就是自信。
並不是因為我們自信而能做到,而是因為我們做過,經歷過,體驗過,失敗過,改正過,進步過,取得小小的成功過,所以我們才自信。
而自卑是什麼呢?自卑和自尊其實才是一對兒的。
自卑是低自尊,就是說我好像不值得存在,不值得擁有,我不值得成功,我沒有資格說話。這叫自卑。
但實際上我們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天生的那份自尊是一樣的,叫生命的尊嚴。只要我們活著,我們就有一份生命的尊嚴。
但人跟人擅長的事情真的不一樣,所以我們自信的方面,是不同的
比如說一個技術男,他自信的是技術。你讓他去公眾演講他很可能不會,但公眾演講家有幾個能有科研成果呢?
所以與其去變成一個看上去自信的人,不如看一看自己可以在哪個方面有自信。我們從降生到這個世界上。一直活到此時此刻,我們總會有一些做到的事情或者成功的經驗,那些就是我們內在寶貴的財富和資源。把我們對於自己的認識建立在這些資源上,就可能會支援我們去找到我們所擅長的東西,我們並不需要在所有的領域都是頂尖的。
我們只需要透過去擅長一件事,看到自己擁有某些可能性,就足夠了
當然當我們已經習慣了打擊自己,突然間去褒獎和肯定自己是有困難的。
這就是另一層,就是通常我們對待自己的方式都會帶來某一些心理滿足。那我們用自卑的方式會滿足自己什麼呢?
比如說也許會讓我們避免衝突,讓我們處在一個雖然不太舒服但相對安全的位置。會讓我們避免競爭,會讓我們得到更多的關注,或者讓我們得到更多的幫助。
這些方面都叫症狀獲益。所以想要走出自卑,首先可能要看的更清晰。更瞭解自己。明白自己內心處在一個怎樣的狀態,同時去維護自己生命的尊嚴,然後發現自己值得自信的地方。
-
3 # 心理諮詢師慧姐
人無法一直忍受自卑。當無法忍受自卑時,一般會有兩種情況:
一是有勇氣改變。透過自律、規劃、或任何可行的方式彌補自己“欠缺的部分”。
另一種是無勇氣改變。陷入自卑情結,以自卑的痛苦感覺作為藉口,主觀臆造自卑感,說服自己不去改變。
自卑情結,就是一種把自卑當藉口,來束縛自己止步不前的反常感覺。
自卑情結最明顯的表現之一就是:抱怨。無止境的抱怨。
我找不到合適的伴侶。是因為我性格不夠好,圈子太窄了。
我在公司得不到重用。是因為家裡沒背景,學歷不如別人高,嘴不夠甜。
我婚姻不幸福。是因為我父母的親密模式有問題,我才愛無能。
阿德勒一針見血:抱著這樣想法的人,其實是由於不願意真正付出努力,來讓自己取得進步的緣故。
要徹底走出自卑情結,一定要重新理解現代競爭。“追求優越性”,並不等同與超過別人或踩著別人往上走。
阿德勒認為,健全的自卑感不是來自與別人的比較,而是來自與“理想的自己”比較。
“人生並不是與他人的比賽,我們要做的不是和別人競爭,而要不斷超越自我。”
從你的自卑情結剝離出來,反而會走得更快。
別再在意別人的看法了。
為了成為別人喜歡的樣子,不斷磨損自己,失去形狀,變成渾圓的球。直至完全失去 “真正的自我”。
但阿德勒希望人們能克服這種“傾向性”。他決斷的說:“人的一生,完全沒有必要尋求別人的認可。”
我們並不是為了滿足他人期待而活著。所以,一定要有勇氣接受自己被討厭的可能。
但迎合他人期待,走在他人給我們安排好的道路上,可以感到安心。不用為“該如何生存”感到迷茫。
阿德勒說,與其說我們是被他人限制,所以才無法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倒不如說,其實我們是害怕被別人討厭,所以選擇了犧牲自己可以自由選擇的權利。
想真正過上想要的生活,就要有 “被討厭的勇氣”。別人不喜歡你,那是他的事情,與你無關。
不管是父母的 “我都為你付出那麼多,你還這麼不聽話?”,或是朋友的 “我對你兩勒插刀,你還不跟我穿一條褲子?”,還是伴侶的 “我為你做了這麼多事,你應該在乎我。”
你需要做的,是始終看見自己的價值所在。
別再找藉口不改變了。人人都想要讓自己變得更好。我們並不缺乏改變的能力,而是缺乏改變的勇氣。
努力做到不被別人討厭,其實是很簡單的事情。因為你只要偽裝自己,去妥協去放棄就好。但,明知會被人討厭,還要堅持自己人生道路的人,他們可以直面自己的內心,這是真正讓人獲得幸福的勇氣和自信,這時候你就不再自卑。
-
4 # 心理諮詢和開悟指導
為什麼會自卑?
你內心裡渴望自己變得更好,可實際上跟期待有很大的差距,所以自卑。
接納不夠好的自己。
-
5 # 雁過無痕2020
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躁狂症以及雙向情感障礙等所有所謂心理疾病的真相
心理問題是當前非常嚴重的一個社會現象,尤其是在孩子中越來越多,讓人痛心疾首。多少人痛苦到絕望,多少家庭瀕臨崩潰,而大多數人還矇在鼓裡,不知道真相和出路,真是太可怕了!
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所有所謂的心理問題,無論什麼型別,無論有多嚴重,無論症狀多麼複雜,其實根本都不存在。這些所謂心理疾病為什麼很難治癒?是因為我們一直在解決一個本身並不存在的問題,這怎麼可能解決呢?這樣做的結果,只會造成更多更嚴重的問題。道理一說都明白,所有負面情緒本來就是所有人都有的正常情緒,就像呼吸一樣。大家如果非要去解決的話,只能把生命解決掉,這就是很多人最終選擇走向絕路的原因。一般的人遇到負面情緒很快就放下了,但我們不行,非要解決它,哪怕魚死網破,結果越來越嚴重。殊不知,不去解決問題,轉而放下問題就不需要解決的。無論生活中多麼艱難,沒有什麼放不下的。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什麼都帶不走。
人生就是一場戲,何苦這麼認真,何苦與自己過不去。
其實,現實中比你情況糟糕的人多的是,一般人沒有當回事,沒有拿起來,咱們不但拿了起來,還不願放下。只要放下了就沒有痛苦了。要說放不下,誰也沒有辦法。但痛苦有辦法,痛夠了自然就放下了,話糙理不糙。
我要告訴大家,選擇結束生命是一個極其錯誤的選擇。結束生命這並不是痛苦的結束,而恰恰是另一個沒有盡頭的無盡痛苦的開始。生命永遠不會結束,每一段生命都有它的意義。
言歸正傳,這些所謂心理問題的本質和真相又是什麼呢?如果如果我們弄明白了這個,所有所謂心理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因為實際上它本身並不存在,當然也就沒什麼要解決的。
有人說,怎麼會不存在呢?我們內心煎熬的痛苦多麼真實,我們現實面臨的問題實實在在,我們就是睡不著覺,我們身上的症狀和疾病也是真實的,我的人生就是看不到任何希望等等不一而足,這些痛苦就是明明存在啊?說不存在不是自欺欺人嗎?
是的,對你來說,一切都是那麼真實。我想說的是,這些所謂真實情況都只是結果而已,並非原因,也只是表面現象,並非本質。它們並非一成不變。我們要解決這些所謂心理問題,必須從根源上入手。大家無論透過心理諮詢還是藥物治療,都是在用現象解決現象,用問題解決問題。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會不斷加重問題。
所有的心理問題,無論什麼樣的負面情緒,都會表現為自己無法控制自己的頭腦思維,想個不停,吃不下,睡不著,身心疲憊,就想去想明白,結果越想越多,惡性迴圈,無法控制,直至崩潰。這是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能量會逐漸被耗盡,就越來越失去了對自己思維的控制能力,最後甚至連自己的生命都打算放棄,那是低能量狀態的幻想。在那種能量狀態下,就是一個芝麻都變作一座大山把自己壓垮。
這種情況下,唯有提升能量才能改變。這個能量,不光是吃飯和休息,更重要的是停止負能量(負面思維)的侵蝕,不斷提升正能量。就是必須打破惡性迴圈,停止思考(你是永遠想不完,也永遠想不出結果的),並轉向正向思維,積聚能量。有了正能量,就能掌控自己的思維,掌控自己生命的一切。有了正能量,過去那些困擾你的問題就由西瓜變成了芝麻。
那麼,如何停止頭腦思維呢?我們就是控制不住想啊!其實,控制不了頭腦就是因為負能量(表現為所有負面情緒)太強大了,我們被負能量所控制了。由於不同人負能量所表現的負面情緒不一樣,軀體症狀更是千奇百怪,也就有了各種所謂心理問題的病名,其實本質上都是一樣的。
只要抓住了本質,所有所謂心理問題自然就不存在了,也根本就不需要去解決,因為沒有什麼需要解決的。無論你是什麼情況,無論有多嚴重,無論現實問題多麼真實和難以解決,無論軀體上有任何嚴重,哪怕得了絕症,根源都只有一個,解決辦法也只有一個。找到了根源,人生中一切問題都是肥皂泡。
根源是什麼呢?根源在於錯誤的三觀,追求了錯誤的價值。當前,可以說世界上99%的人追求的是錯誤的。追求物質,各種慾望,色情,不孝,不珍惜生命,只知道索取而不知道人生的意義是奉獻而非索取、壓力大(非要追求一個特定的目標或要求)。由於這些錯誤的三觀,導致我們心裡每一個念頭、所說、所行都是衝著慾望和索取去的。大家每一個負面情緒後面都一定有一個慾望。還有很多家長自己還把這些錯誤觀念強加給孩子,自己把孩子害了還怨天尤人,還埋怨孩子。我們所有的慾望和負面情緒都是負能量,都會不斷糾纏與放大,最終正能量越來越少,甚至發展到我們以負能量為榮,以正能量為恥。這不就是現在社會的普遍現象嗎?為什麼大多數人活得很痛苦?這就是總根源。每個人表現不一樣,有的身體得病,有人心理得病,有人遭受挫折或災難等等。
你活在夢境裡,唯有醒來。誰能把夢境解決了?醒來就是,有啥好解決的?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必須要明白自己錯在哪了,要明白沒有誰在懲罰你,都是自己的錯。宇宙是最公平的,如果你錯了還能快樂,那才真是沒天理了。其實,外面誰都沒有錯,都是你自己的錯,不要怨天尤人,只能反省自己。什麼原生家庭理論,根本不存在,都是害人的理論。自己的命運是自己做主,不要給自己找任何理由和藉口。不要以為是家庭環境原因、是別人欺負你你害你、是人際關係緊張、沒有錢、壓力大、身體疾病等等一切現實問題造成的。錯了,這些問題也都是現象,都是錯誤三觀的結果,和你的心理問題一樣都是同一根源的結果,都是表象,都有一個共同的錯誤的根。即便這些問題被解決,你的心理問題照樣存在,而且還會出現更大的問題來提醒你。
每一個痛苦,都是來提醒你錯了,讓你趕快回頭。一旦回頭,痛苦就失去了存在價值。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你一天不回頭,痛苦就會如影隨形。每一個痛苦的背後,都有一個執著,都有一個慾望。唯有放下執著,放下慾望。過去的已經過去,一切都是咎由自取,沒有人傷害過你,也沒有人能夠傷害到你,坦然接受自己當前面對的一切,這是自己過去所做的果實,已經無法改變。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知錯改錯,從當下開始保持正能量的心念、語言、和行為,不再傳播和釋負能量,包括家裡和網際網路上,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從家務做起,幫助他人,奉獻自己,放下自私自利,放下慾望,放下物慾執著,孝敬父母,愛惜所有生命,敬畏自然,這些本來就是人生的真諦,迴歸人的本性,這些正能量越來越多,你的未來自然就會改變,幸福快樂就已經上路了。哪裡還會有什麼心理問題?哪裡還有什麼人生問題需要解決?哪裡還有痛苦?哪裡還有不平?
還有,孩子有問題的父母,求您放過孩子,放下孩子,不要管的太多,給孩子正確的人生觀教育,還孩子自由,別給孩子過多壓力。網際網路一代,少接觸電子遊戲和色情網站等成癮東西,也別再用藥物殘害孩子了!!!
認為自己存在所謂心理問題,並想辦法去解決它,是所有痛苦的真正原因和開始,隨著解決的過程,痛苦越來越大。這就是正常人與所謂心理疾病的人的根本區別。人生中所有現實問題都一樣如此,不解決是最好的解決。無為而無不為。大多數人活反了,所以痛苦。
很多人都說放不下,沒有什麼是放不下的,人死的時候都的放下,沒有誰能把它帶走。不放下就得繼續揹著,繼續痛苦,沒有選擇,也沒人能幫你放下。放下的唯一方法就是接納,接納別人和自己經歷的一切,接納一切可能的發生!
-
6 # 心之源一直動
自卑指的是個體過於輕視自己,認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人格特徵。在人際交往中,有自卑心理的人表現為自慚形穢、退縮逃避,感到自己處處不如別人,常常體驗到社交失敗的負面情緒。
自卑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自我認知不足。總拿自己的短處和他人的長處比。
2,自我要求過高。總想自己是完美的,比如唱歌,總覺得自己唱的不好,不好意思唱,這樣更不得提高水平,逾加自卑,形成惡性迴圈。
3,過於在意和低估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總覺得別人會看不起自己、會嘲笑自己、會看自己笑話。
4,之前經歷過重大挫折,被人嘲笑欺負過,從此形成心理陰影。
5,膽怯不敢爭取機會、不敢表現,對自己的期望過低,也就是說自己對目標慾望不夠強烈,心理學上叫動機水平低。
針對這幾種原因,我建議的應對策略:
1,要明白每個人都有優缺點,別人有別人的長處,我們要承認;同時,我們也應堅定對相信自己也有自己的長處或潛能。之所以或潛能,就是因為有些人還沒發現自己的長處。多用心觀察體會,或請好朋友告訴你,也許別人更容易發現這一點。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別對自己要求過高。你看看別人的文章、出的書,有些也並非完美啊,也能找出些廢話、病句或錯字啊。看看那些歌手,有的我聽起來唱的很好了,評委不也能挑出一堆毛病嗎?沒有絕對的完美,你只要勇敢表現出真實的自己就好了!沒人要求你是完美的,大家都理解這一點。
3,其實,別人通常沒像我們想象的那樣關注自己,要勇敢做自己,你欣賞也罷,討厭也罷,我就是我。
4,即便曾經挫折,有人嘲笑或挖苦,不必在意!你要相信日久見人心,不能以一次成敗論英雄。所以,即便我們某次表現遭糕,也不必介懷,繼續努力,下次表現好一點!要注重努力,而不要太注重結果。
5,自卑的人很多時間,不敢爭取機會,本來自己能做的事,怕失敗而不敢主動承擔,哪怕成功了會有重大獎勵。其實,搶走你機會的那個人,可能在能力或資源方面還不如你,但是勇氣和慾望肯定是超過你的。還是要多鼓勵自己勇敢些。
-
7 # 有趣的靈魂66
首先在一張白紙上逐條寫下自己的優點,可以是來自別人的評價,也可以是自我的評價,這有助於你進一步客觀認識和評價自己。其次你要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缺陷,這個世界上沒有一無是處的人也不存在完美無缺之人,過度自卑只不過是把目光集中在自己不足的部分或者太在意某些人對自己偏激的評價罷了,如果自己的某些缺點是可以透過努力提升的,那就可以把它們當成鼓勵自己前進的動力,這樣的你只會越來越優秀,越來越自信,加油(ง •̀_•́)ง
-
8 # 果果果果果凍
自卑,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如果一下子做好改變也是不現實的!唯一能改變得從心理因素做改變! 其實想改變自卑的心理也是蠻簡單!我這裡有一些方法,你可以試試,比如說,公司團建,或者聚會,聚餐的時候!你可以嘗試跟自己的朋友或者性格比較開放的同事一起!(平時能互相傷害的那種)然後,每天早起,堅持不熬夜,把心態調整好。多跟性格開放的同事朋友待在一起,說說話,一起吃飯!
還有最關鍵的一點,每天早上起床,出門前對著鏡子,給自己一個舒心的微笑!
-
9 # 曉語說事
針對於自卑心理,如何走出?
對於自卑這塊,是每個人都有的!
關鍵看你參照物是什麼,窮人對比富人,高個對比矮個,差生對應優生等等,兩級反差嚴重,容易導致另一方產生嘲笑或者自卑心理!
加之社會對優勝劣汰非常贊同並且符合向上發展的規律!所以劣質的容易產生自卑!
得出結論是,自卑並不是本身自卑,而是受到環境和參考物件的影響而產生的!
解決辦法需要的是不斷的加強學習,不能達到優秀也要相差無幾。如果透過自己的努力,實在也無法達到,就退出優秀的社交圈子,融入不進去,不要強行進去,就算進去了,你不僅自卑,別人更會看不起。像低層級社交圈裡,你更容易獲得別人的讚許和青睞,增加自信,降低自卑率!
減少差距比值才是真正走出自卑的重要途徑!
回覆列表
滾蛋吧自卑丨掌握這5點讓你變成自信王者
作者/白小心
編輯/小馬甲們
每個人都在不斷成長,和這個世界爭鬥,從乖巧到張牙舞爪再到收斂指甲,時間會改變我們很多,但有的改變需要我們自己決定。
比如,我的自卑。
人,大部分時間都是矛盾的,就像無數影視作品裡描述的,我們總覺得自己腦子裡有兩個小人兒在打架,它們常常對我們的行為和想法,進行這肯定和反駁。
就如在《俗女養成記》影評裡說到的,人的成長就是一個不斷髮現自己和接納自己的過程,我們總在不斷的嘗試著和自己和解,而這個自我接納的過程裡,充滿著矛盾。
我不想再自卑了,我想要改變,如果改變了也許,我就能變得不一樣,他就會注意我。。。
別自作多情了,你嘗試了多少次了,你天生就自卑,改不了的,自卑沒什麼不好,你不是也學會了獨處麼?
面對自卑,我想很多人都嘗試著對抗,但失敗了,最後選擇和自己無奈的和解,認同自己的自卑。
可怕的自卑,往往是抑鬱的根源之一。
認同自己的自卑,同時積極的應對,用面對代替怯懦,是完美的結果。
那應該怎麼做?
其實想要應對自己的自卑不難,但並不是簡簡單單給自己打打氣,硬著頭皮面對就可以的,它需要更科學更步驟化的進行。
今天,就分享給大家。
利用5點,讓自卑滾蛋!變自信王者的心理學冷知識。
自卑與自我效能感提到自卑,不得不先給大家引入一個心理學概念,自我效能感 (self-efficacy),簡單說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自信。
為了方便大家理解
我們做這樣一個詞義處理:
高自我效能感=自信
低自我效能感=自卑
這個概念,由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A.Bandura)提出,它從概念上看是指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為所進行的推測與判斷。班杜拉對自我效能感的定義還包括了“一個人對自身能否利用所擁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項工作行為的自信程度”。
自我效能感包含了,我們對的結果期望,它是我們對自己某種行為會導致某一結果的推測。
就比如我努力背單詞明天英語聽寫測驗就能取得好成績。
如果我們預測到某一「特定」行為將會導致「特定」的結果,我們就可能選擇或者傾向於這個行為。
所以自我效能感會影響一個人的行為選擇。
我們的人生,充滿了選擇,做什麼?做多久?
我們總會傾向於迴避那些自己認為超過自己能力所及的任務和情境,轉而去承擔那些認為自己能夠幹得了的事。
而影響我們選擇的任何因素都會對個人成長造成影響。
自我效能感同樣會影響我們的思維模式和情感反應模式。
自卑的人處於不同的情境中時,會沉溺在自己的不足中,也會更容易將關注點放在困難的地方,並會將潛在的困難想象得比實際更可怕。結果導致自己更難以採取行動,最終得出我沒有信心,我做不到的自我感受。
5點變自信“我覺得我可能不行吧……”
“我想我可能會失敗吧……”
一旦這種思維佔據主導,就會讓負向情緒掌控了自己反而可能導致表現失常,甚至連表現都不敢表現。
那麼如何透過
提高自我效能感
進而不那麼自卑呢?
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從影響和形成自我效能感的,四個方面和一個幫手入手。
01.個人成功的經驗這是改變自我效能感最直接、有效的途徑。
我們當前貨以前與現在遇到過的相似的成功或失敗的經驗,都會直接影響和決定我們的自我效能感。
舉個栗子,如果你有成功路演的經驗,那麼當你站在會議室給同事們講活動方案時也自然信心十足;如果你有成功學習English的經驗,那麼你在學習French的時候一定會也有更多的信心。
既然如此,透過增加個人成功的體驗,就能直接提升我們的自我效能感。
那如何增加“個人的成功體驗”?
透過完成一件自己能掌控的小事、小任務開始,來踏實積累你的小成就感。
比如,你想提高自己的演講能力,可以定製小步快走的計劃,那就讓最熟悉的人做聽眾,最熟悉的故事做內容,入手嘗試,不斷積累“成功”的體驗,並逐步將目標變大,重複這個過程,逐步提升自身的能力和信心,最後達成能在眾人面前完成一場精彩的演講的最終目標。
02.積累替代性經歷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從觀察別人而得到替代性經驗,進而影響我們的自我效能感。
尤其是看到與自己相近、相似的人成功,更能促進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增加實現同樣目標的信心。
“他都可以,我也一定行。”
同理,目睹與自己很相近的人的失敗經歷,也會降低自我效能感。
“他都不行,那我也沒什麼希望。”
所以,交友特別重要,多交努力上進的朋友,多向良性的榜樣學習,互相奮鬥和鼓勵。
蘭氏家規有言:不結交奸邪。(不好意思,串臺了。)
那些追星的小朋友,你的愛豆那麼努力,難道你不也應該學他一樣,為自己的人生多努努力麼?
03.語言說服他人評價、勸說和自我說服都會影響我們的自我效能感。
語言的影響分量和說話者在你心裡的分量成正比。
當自己尊敬和佩服的人對我們鼓勵和讚賞時會極大的提升我們的自我效能感(愛我你就誇誇我mua~)
同理,尖酸刻薄的評價會降低我們的自我效能感,所以媽媽請表揚代替批評,好言相勸代替諷刺調侃。
不過,缺乏事實基礎的言語勸告對形成自我效能感效果不大,而在直接經驗或替代經驗的基礎上進行勸說、鼓勵,效果最大。
這一點也提醒我們,平時要儘量多和為人寬容厚道者為伍,不要與尖酸刻薄者為鄰,因為寬容的人更願意去鼓勵別人、肯定他人。
同時,這個世界上自己是最有資格關注和肯定自己的人,一定記得積極給予自己肯定和關注,忽略那些不良的聲音。
04.情緒和生理狀態身體狀態良好和高漲的情緒,都更容易讓人擁有較高的自我效能感。
學會和自己相處,和情緒相處,良好處理負面情緒會讓我們更能應付困難,更好的維持較高的自我效能感。
而當身體狀態好的時候,我們才有更好的精神,更多的資源,更高的自我效能感,去應對問題。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不要被壓力擊垮,適當放鬆和調節心情,積極鍛鍊身體,讓自己身心保持在良好的狀態,這樣,你才更可能展現你自信的魅力。
這下,你懂了為什麼,商業大佬都要健身了吧。
05.幫手:社會支援我們不是一座座孤島,我們有家人、朋友、同學、同事等等。
為了方便理解,我們把身邊可以用來幫助自己的社會網路裡的無償力量統稱為社會支援,比如同事代班、同學幫忙、朋友傾訴等等,都是我們常見的社會支援的形式。
他們都是我們的資源,也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援。
當面對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時,不管是應對還是迴避,請一定記得總有人在關心你和愛你。
學會主動利用資源,也學會尋求社會支援。
想哭的時候,總有一個肩膀等著你,再不濟,還有白小心這個耳朵在呢。
當然,社會支援需要適度,尤其是父母,適度是關愛,缺少是失落,但多了,也是壓力。
記得,你有很多人愛,所以,寶貝別怕。
作為父母的你,也記得,你的孩子需要你,多關係和誇誇她,多用談心代替表面的關愛。
為你解答和分享更多心理學的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