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梅苑評史

    子不教,父之過。

    阿斗扶不起來的大半原因都要怪罪於劉備。

    劉備良臣名將數百,卻沒有給阿斗尋一名師

    劉備在教育阿斗的過程中簡直愚蠢,劉禪有過很多老師,如秦宓、來敏、尹默等等,都是名動一方的大儒。

    劉禪在他們的教導下,習得詩書,懂禮法,曉大義。劉禪將權力下放給諸葛亮,在奸臣的挑撥下,劉禪也沒動過諸葛亮,這就已經足以看到劉禪並非庸人,甚至還要比一些盛世明君還要聰明。

    可是蜀漢不需要一個守成之君,蜀漢天下未定,先主已逝,需要的是一個天下雄主。他未必需要懂多少禮法、詩書,但他一定要懂謀略、懂政治、懂軍事,因為劉備留下的是一個爛攤子,需要一個人站出來,繼承劉備集團的夙願——興復漢室。

    所以劉備給阿斗找的老師是不符合當時蜀漢的要求的,如果讓阿斗學些武藝、再學些謀略,日後阿斗就不會犯一些政治、軍事方面的低階錯誤。

    劉備胸有大志,卻眼高手低

    一個英雄,除了要顧天下,還要顧家。

    劉備的糜夫人死於長坂坡,阿斗是趙雲拼死就回來的,可是軍中的機要人物一個都沒有遇險。

    這樣的劉備一心光復漢室,實現自己的偉業,又如何能教育好兒子呢?

    與劉備一個時代的曹操,他有四個兒子,曹丕、曹彰、曹植、曹衝。曹丕完全接手了曹操的政治才幹,能忍,更能狠。曹彰,曹操在董卓時期,就敢拿著匕首去刺殺董卓,曹彰完全繼承了曹操勇敢。曹植,曹操除了是軍事家,他還是一個文學家,曹植則是繼承了曹操文學的衣缽。曹衝,曹操最聰明的兒子,在各個方面都顯露出異於常人的才幹。

    其他幾個兒子年幼時,曹操沒辦法,只能讓他們在後方成長,而他要去打天下。而曹衝出生的之後,曹操全程陪同他的成長。

    可是劉備呢?他又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做了什麼呢?難道真的是曹操的兒子都聰明?

    失去了父親的陪伴與教育,再加上母親早逝,張飛、關羽、諸葛亮等人忙於軍政要務顧不上他,阿斗就在一群儒生中變成了“扶不起的阿斗”。

  • 2 # 森達樂

    這就是封建社會短板,皇帝兒子不論有沒有治國才能,都必須接皇位一統天下,容易走向滅亡的朝代都離不開無能皇帝所治。

  • 3 # 凌煙歷史社

    劉禪可以說是蜀國最大的紈絝子弟,作為劉備的長子,他寄託著蜀國的希望,劉備為了讓劉禪見多識廣,掌握治國本領,讓他學習《申子》、《管子》、《韓非子》等書,儘管劉備是一國之主,但望子成龍的心思跟普通的家長是一樣的,他還讓劉禪學習射箭。但劉禪的成長卻不以他的意志為轉移的,最終劉禪還是扶不起的劉阿斗。

    為什麼有劉備這樣的父親,關張這樣的叔叔以及諸葛亮這樣的長輩,如此優越的環境,如此強大的師資隊伍,哪怕學到一個人的長處,都受用不盡,劉禪卻還是成了扶不起的劉阿斗呢?

    我認為有以下原因:

    第一,劉禪幼時喪母,導致其性格有缺陷。公元209年,甘夫人去世,而當時劉禪還只有一歲多點,作為現代人,我們都知道母親在孩子的成長中扮演著多麼重要的角色,沒有母親的孩子,性格上就會有缺陷,容易出現膽小內向等性格特徵,公元263年,魏國攻打蜀國,劉禪為了活命,主動獻出玉璽,率領群臣歸降了魏國,就有可能是因為小時喪母導致的性格懦弱膽小的原因。

    魏國攻來的訊息,讓劉禪驚恐不已

    第二,紈絝子弟,貪圖享受,是劉禪成為扶不起的阿斗的重要原因。作為蜀國最大的紈絝子弟,劉禪是沒有經過任何磨難的,即使劉備讓他習文練武也是在他十二三歲的時候,結果他17歲就當了皇帝,可以說年紀輕輕,就達到了人生巔峰,一個孩子一下子成了皇帝,有可能從此就找不到人生的方向了,再加上事事都有相父諸葛亮處理,劉禪能不貪圖享受嗎?對於紈絝子弟的教育,一定要讓他從小就知道一個道理,即得到了多少就要承擔多大的責任與義務。但是顯然,古人是不懂這個道理的。

    劉禪

    第三,從小到大錦衣玉食,衣來張手,飯來張口的生活讓劉禪毫無主見。可以說劉備對劉禪過分的寵愛了,可能是因為他幼年喪母,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劉禪學習的《申子》、《管子》、《韓非子》等書籍,劉備讓諸葛亮親自給他抄寫,一個小小的教育問題要動勞一國之軍師,可見有多溺愛。而死後更是安排諸葛亮為相父,幫助他處理國家的一切事物,不經歷風雨,怎麼能見彩虹呢?所以諸葛亮死後,劉禪毫無主見,最後竟然讓宦官黃皓執掌了大權。而黃皓結黨營私,殘害賢臣名將,使得蜀國國力盡失。

    劉禪

    第四,自信心嚴重不足。自信心不足有幾方面的原因引起。一是幼年喪母;二是父親優秀,身邊叔伯強大,甚至讀書的事情都是諸葛亮親力親為。這對於一個心智還不成熟的孩子來說,該是一種多大的壓力啊,甚至可以說是對其自信心的一種摧殘,可能一件小事就會讓他認為自己終其一生也不可能有這樣強的能力。既然如此,那就好好享受吧。

    綜上所述,特殊的經歷,特殊的地位,使劉禪成為了扶不起的劉阿斗。

  • 4 # 九叔沒睡醒

    劉禪即位時,關羽張飛已經死了,就剩諸葛亮,蜀中無大將,人才急劇匱乏,繼位後,事兒都是諸葛亮在幹,以當時蜀國的排面,諸葛亮也沒幹出什麼名堂。那些貶低笑話劉禪的,我看都是諸葛亮的粉絲,替他甩鍋給劉禪吧。

    虛君共和,是康有為提的完美政治制度,君王不管事兒,事兒都讓有能力的人去幹。諸葛亮當時不就這樣嗎,劉禪都聽丞相叔叔的,說打仗就打仗,人事安排也不插手,就是諸葛亮放手幹,結果不也是沒什麼政績。

    諸葛亮這智商都沒幹好,還強求劉禪帶領蜀國光復漢室?古來英明神武的君王有幾個?劉禪沒當暴君亂殺人作妖就已經是對歷史的貢獻了。

    他就是一個普通人,平凡人,成績中等偏下生,或者說,他確實繼承了劉備的優秀基因,但是也可能被趙雲從亂軍中帶回來那次,受了驚嚇,又被親爸爸抱摔留下心理陰影,所以性格偏軟弱。

    但軟弱的人多了,一人有一命。投降是好選擇,避免戰亂傷及無辜,而且保全了後代,50多人封侯,自己活了60多歲,當了40年皇帝,你們說他傻?大部分人沒他成功吧。說他扶不起,有人扶他嗎?能把平凡皇帝扶起來當千古一帝的強人,估計他這個皇帝也當不久。還是那句話,黑劉禪的,都是替諸葛亮甩鍋。

    我看我們劉禪就不錯。

  • 5 # 悠然默然

    劉備的責任,三國志記載:

    1.劉備都沒給阿斗請過專門的老師,阿斗一生隨後母東漂西蕩。

    2.劉備吃敗仗時經常是把老婆和兒子都丟了,根本顧不上帶在身邊教育。

    3.劉備的兒子,別人都是屬下,誰肯多事。

    4.嚴格意義上講:“子不教,父子過”。

    5.劉備顧不上子女教育,一生只考慮打江山,並未長遠考慮打下江山後,下一代守江山的子孫培養和教育,完全沒有長遠目光和打算。

    6.劉備說過: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手足斷了不可接,衣服破了可補,典型只管眼前,不管將來。根本顧不上家庭和子女,明顯缺乏遠見。

    7.其實劉備只是個平庸的人,自己借了個皇叔的大帽子戴上,武不能取勝,文不能定邦,只有一個優點:心地善良,重情愛民,但其文其武確實平平。只有這點才有人民愛戴,武將五虎上將,文才諸葛亮的輔助才取得半壁江山,憑劉備的才能一生難得統一,論文論武之才都不如曹操,司馬懿,諸葛亮,孫權等人之才。可惜可嘆!

  • 6 # 歷史神秘人

    劉禪不是天生的傻瓜,都說他是扶不起來的阿斗,感覺就是自己不行把責任推給劉禪找藉口,劉禪不是扶不起,問題是大家有想過去扶他嗎,劉備諸葛亮感覺在劉禪的教育上還是有這些問題的!

    蜀國還是有不少的文武人才的,學武力,找張飛關羽教教就是啦,學謀略找諸葛亮啊,帝王心術劉備可以啊,只是大家都很忙,都忘記了去教劉禪了!“子不教,父之過”,劉備整天逐鹿天下,哪有時間去教劉備啊,劉備想自己打下江山,兒子好好享受就行了!長期逐鹿天下,劉禪的少時是不怎麼幸福的,老媽甘夫人早死了,沒有母親教育的孩子總感覺會缺點什麼,大部分沒有母親關懷的孩子都表現的比較仁弱吧!那母親不在,劉備還在啊,可劉備是怎麼教孩子的呢,趙雲千軍萬馬救出劉禪,你劉備就為了作秀虛偽收買人心,直接把劉禪給摔倒地上,你問過孩子的感受嗎,不怕摔出毛病嗎?劉備做了皇帝后,終於有時間教育劉禪了,可劉備卻專門找儒家學士當劉禪的老師,這就有問題啦,這可是三國殺戮的時代啊,教儒家怎麼行啊,越教越仁弱了,應該教權謀軍事韜略,培養心機謀算,你統一了天下教儒家無所謂,可三國爭奪的時候,你教這些就不合時宜了!

    沒多久劉備也死了,想教也教不了啊,等劉禪繼位,諸葛亮獨攬大權,關羽和張飛也已經死了,劉禪想跟他們學也不行了!只能由諸葛亮教啦,可諸葛亮也沒時間教啊,整天忙自己的事都忙不過來,哪有精力和時間去教啊!所以教育問題劉禪只能和身邊的太監奸臣商量了,這些人灌輸的知識肯定好不了哪去,你說劉禪能學到什麼好學問呢!再說也挺冤枉劉禪的,你說扶不起,劉禪不就是把所有的事讓諸葛亮去管嘛,結果怎麼樣呢,諸葛亮六次北伐,沒有收復中原恢復漢室,你諸葛亮這麼牛的人都做不到恢復漢室,你讓劉禪怎麼做到啊,這不是扯淡嘛!所以不是扶不起的阿斗,而是沒有實力去扶持,再怎麼努力還是改變不了蜀國被滅的命運!所以劉禪很明白,結果註定了,何苦為難自己呢,能享樂就享樂吧,老爸劉備不就希望自己快樂一生嘛,做皇帝是這樣,滅國了也是那樣,劉禪這一生還是過得不錯的,得以善終,這已經是很好的結果了,這不是別人教的,是劉禪自己領悟的!

    劉備確實對劉禪教育負責任,只是修行在個人啊,劉禪就是不願意去學,客觀因素大家也沒有好好教他,所以就成了扶不起的阿斗了,只是劉禪也許喜歡這樣呢,快樂生活一生不是很好嗎,整天勾心鬥角何苦呢,很多人都不明白人生開心最重要的道理啊!

  • 7 # 有話我要說153519311

    正是身邊這些長輩太強勢,蜀國又處於創業價段,劉阿斗根本就缺乏鍛鍊成長的機會。劉備登基不久便亡故,阿斗突然接替皇位。而蜀國內憂外患,諸葛亮事必躬親,更是讓劉禪大樹底下好乘涼。歷史上的劉禪其實並非如《三國演義》中描述的那麼無能。他大智若愚,只是在諸葛亮面前才黯然失色。後來獨擋一面時,並不糊塗。“樂不思蜀”這個典故,其實正好說明劉禪的聰明之處。他審時度勢,裝傻充愣,使得蜀國一干官員平安度過險關。蜀國的滅亡是歷史的必然,先於吳國歸晉也很正常,畢竟蜀國的家底遠不如東吳那麼雄厚,加上連年征戰,人才匱乏,使得蜀國難以為繼。總之,劉禪算不上一個精明強幹的皇帝,但也並不是小說描述的那麼不堪,只是略顯平凡了些而已。

  • 8 # 明雲皓月

    原因是很簡單的,劉禪其實並不昏庸,大家對劉禪的褒貶主要來自於三國演義這本小說,所以主觀上有了先入為主的概念。

    首先說明,劉禪能力似乎不強,因為歷史上沒有太多介紹劉禪的能力,但是他很信任大臣。一個諸葛亮,劉禪用人不疑,所以諸葛亮可以盡情發揮他的才能,否則君臣猜忌,就不會有後來的北伐了。

    姜維作為一個降將,劉禪依然很信任,所以姜維也組織了數次北伐,甚至有時還頗有成效。

    但是為什麼最終失敗了呢?原因很簡單,蜀國太弱了。作為三國中實力最弱的一方,兵力、國力,遠不如魏國,常年的戰爭更是耗光了蜀國的底蘊。所以真實的歷史上,劉禪很注重民生,三國中司馬家族一統天下之前,三國經歷了很長一段時期的和平與安定。

    不過最終魏國恢復了國力 繼續開始一統天下的征程,蜀國首當其衝。

    劉禪為了避免戰爭,選擇了投降,因此被人罵成投降派,直到今天,這種不戰而降的姿態依然讓人不恥。不過,蜀中百姓卻因此免遭戰亂,這也託了劉禪的福,因為魏國也是漢人,不會像五胡亂華一樣瘋狂的亂殺無辜。

    至於後來的樂不思蜀,作為從小長大的地方,一點不想肯定不現實,但是他不敢說。一人身處敵國,危機四伏的情況下,如果不是樂不思蜀,很可能就慘遭毒手了,這種事情參考李煜。

    所以他只是自保,國都已經亡了,蜀地思念不思念,早已經失去意義。

  • 9 # 就當沒說

    1、劉備白帝城託孤時,劉禪尚幼小。雖被尊為後主,卻無仼何治國理政能力。2、此後,諸葛亮等一班文臣武將鞠躬盡瘁全力輔佐,劉禪省心省力,樂得享受; 同時也就失去了進取心,終致玩物喪志,成了扶不起來的阿斗。結論: 任何人(包括帝王),客觀條件再好,主觀努力不足,也。是難以勝任崗位工作的。

  • 10 # 逝去的話題

    我在此只發表自己的意見,我認為劉禪並不是無智慧,無遠見的人,相反我感覺劉禪非常聰明,至於造成歷史上說劉禪是扶不起來的阿斗,只要原因在於諸葛亮,諸葛亮事事親力親為,已經超越了劉禪的權利,什麼事情都是諸葛亮說了算,權利已然被架空,而造成了這種劉禪是胸無大志的假象,從劉禪的角度來說他並不希望北伐是蜀國國力有所損失,這點可以從諸葛亮死後有所體驗,最後他舉國投降避免了自己的百姓遭到屠戮,而他自己也是三國中唯一一個安享晚年的人,所以我認為他的性格跟賈詡差不多,

  • 11 # 平陽狐狸說水滸

    黑阿斗的文字太多了,當然,阿斗有被黑的資格。今天不妨從另一些角度重新審視一下阿斗,也不是一件壞事。

    (一)扶不起的阿斗,誰在扶他?

    大家說劉關張,五虎將,諸葛亮啊,這麼多人在扶他。這是因為大家看三國演義,記住了故事,卻忽略了年代,所以有此錯誤。

    劉禪公元223年登基稱帝,我們來看蜀漢牛人們當時的生死狀況。(1)劉備已死

    好吧,這是句廢話!劉備不死,兒子劉禪怎麼即位?

    (2)五虎將已去其四

    劉禪登基時五虎將「關張趙馬黃」已經死了四位,我們來看看。

    關羽黃忠公元220年死,張飛221年死,馬超222年死。是不是很扎心啊?

    歷史就是這樣,不忍直視,卻又無法改變!

    趙雲陪他走了六年,229年死,諸葛亮陪他走了十一年,234年病逝於五丈原。

    那麼劉禪獨自前行還要走多遠呢?走的怎麼樣呢?(二)在位四十年

    是的,你沒看錯,扶不起的阿斗,自己個兒在龍椅上一坐就是四十年。

    這是三國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在中國歷史上,也是排的上號的。

    做個簡單的對比,劉禪做了四十年皇帝,曹魏政權,前後五個皇帝整了四十五年。(三)朝局相對穩定

    這有諸葛亮的大功勞。所謂「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

    但我們必須明白,留劉禪在位四十年,諸葛亮輔佐十一年,他自己走了二十九年。

    在這期間,曹魏政權與司馬家族的生死相搏,血雨腥風,孫吳政權內鬥的屍山血海,與之相比,蜀漢真的算是太平無事了。(四)「樂不思蜀」得善終

    蜀漢投降後,劉禪移居洛陽,封「安樂公」。公元271年卒,年六十四歲。

    我們不妨來盤點一下劉禪去世前仇人們的生死情況。

    曹操已死五十一年,

    司馬懿已死,

    鍾會已死,

    司馬師已死,

    司馬昭已死,

    曹魏已滅國六年。

    看著仇人們一個個死去,這恐怕是劉禪「樂不思蜀」的真正原因吧!

    是的,我哪兒也不去,我就在洛陽,親眼見證你們一個個奔赴光圈。正所謂「此間樂,不思蜀也」。

    那一刻,劉禪是真快樂。你們都走了,我也該走了!

    父親,相父,關張二位叔叔,你們都看到了嗎?

    沒看見沒關係,不肖子阿斗來告訴你們。

  • 12 # 漁火漫天

    竊以為,這是一個教育問題。問題的核心,這麼好的教育資源,阿斗竟然沒成才?

    看看阿斗的成長曆程,我覺得阿斗沒有躺著,不用去扶。

    (本文重在聊過程,事件、時間節點可能有些偏差)

    阿斗,北斗七星的“鬥”

    甘夫人嘗夜夢仰吞北斗,因而懷孕,故乳名阿斗。

    207年,出生。

    阿斗在母親腹中,應該沒受過良好的胎教。甘夫人出生貧寒,“履行脩仁,淑慎其身”,作為側室地位不顯,但善於主持內事,事多肯定勞累。劉備當時沒有自己的地盤,還處在艱難的創業之中,甘夫人孕期的身心健康,估計是沒有保障的。

    阿斗,作為嫡子,劉備集團寄予了極大的厚望,乳名為鬥,“鬥為帝車,運於中央,臨制四鄉”。主母糜夫人沒有子嗣,所以阿斗由糜夫人撫養,長坂坡中,糜夫人抱著阿斗逃亡。

    我從“問題家庭”中來

    玄德接過,擲之餘地曰:為汝這孺子,幾損我一員大將。

    208年,一歲。糜夫人喪。

    209年,二歲。甘夫人喪。

    212年,五歲。孫夫人拐帶未遂。

    214年,七歲。吳夫人嫁到。

    阿斗出生時,劉備46歲,按說老來得子,怎麼疼愛也不會過分。但是,劉備追求的是功名霸業,屢敗屢戰,娶老婆偏於政治考慮,群雄之間“罪不及父母,禍不及家人”的道義尚在,丟老婆孩子已是劉備的一種習慣。

    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場所,家長承擔著孩子教育的啟蒙作用,孕育著孩子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從而影響一生。劉備是個好老大,但不是一個好家長。阿斗的這個家庭,現在會打上“問題家庭”的標籤。問題家庭,容易出“問題孩子”,不過,阿斗小時候還行,沒什麼負面新聞。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幼小的阿斗不經要問,應該向父親學習哪方面的長處,有點難辦啊。劉備再有諸多不堪,“仁義”二字還是拿捏得穩穩的,從阿斗後期的表現來看,得了真傳。

    苦難的童年,見慣了生死和爾虞我詐,給了阿斗豐富的人生閱歷,耳濡目染之下,榮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

    畢業很早,實習期很長

    到了漢代,以識字為目的的蒙學教材大量增多,所以不用擔心,阿斗進入讀書階段毫無難處。可惜的是,《千字文》還要200年才出現,《三字經》還要1000年,《弟子規》要等1500年。

    221年,十四歲。立為太子。

    劉備讓劉禪學習的內容,有史料學習《漢書》,儒家《禮記》,法家《商君書》以及兵家《六韜》,增加智慧與修養,以做一個合格的君王。諸葛亮後來列出法家書籍《申子》、《韓非子》、《管子》與《六韜》,抹掉了儒家書籍,他認為時逢亂世,法家能讓法治嚴明,兵家能在軍事上有所成就。

    蜀漢立國後,阿斗作為接班人,必須接受更高一級的、專業而系統的學習。阿斗的天資不差,而對於阿斗的專業發展方向,劉備和諸葛亮還是有些分歧的,估計他們也沒有徵詢過阿斗的意見。家長和老師有分歧,學生是挺頭痛的,估計阿斗搞了個折中,法家手段,儒家心腸。

    學武在那時是常態,沒有阿斗武力值的評價,原因是,阿斗沒有上陣的機會。關張是一流武將,雖然關羽愛讀春秋,張飛愛做書法,但他們的專業領域,在攻城拔寨,不在治理天下。關羽的傲慢,張飛的蠻橫,更是千萬不能去學的。所以,關張二人對阿斗的學習幫助不大;關張去世時,阿斗還在太子位上。張飛一家對阿斗很認可,兩個女兒先後嫁給了阿斗。

    223年,十六歲。登基。

    對於阿斗而言,諸葛亮亦師亦父,他稱諸葛亮為叔父,曾有言“全憑叔父做主。”

    這樣的日子,有11年,阿斗處在君王的實習期,逐漸成熟,阿斗沒有被罷黜,能安定後方讓諸葛亮放心出征。阿斗後來說過,“政歸葛氏,祭則寡人”,軍政權力都掌握在諸葛亮手中,而阿斗作為皇帝,主要就是禮儀性的功能。

    這是蜀漢內部、外部複雜的環境所造成的,並非諸葛亮針對阿斗的刻意遏制。看看與諸葛亮同年去世的漢獻帝,阿斗幸運多了。

    234年,二十七歲。諸葛亮病逝。

    諸葛亮去世後,劉禪立即廢除了丞相制度。任命蔣琬為大司馬,主管行政,兼管軍事;又任命費禕為大將軍,主管軍事,監管行政。把原來集權於諸葛亮一身的職務和權力,一分為二,讓兩個人相互交叉、相互制衡。蔣琬死後,劉禪“乃自攝國事”,大權獨攬,徹底解決了蜀國多年“事無鉅細,鹹決於丞相”的政治體制。

    諸葛亮去世後,阿斗沒人扶了,還能讓蜀漢續命29年。時間證明一切,阿斗有能力做好君王,有治國手段,也沒有昏君、暴君的罵名,只是蜀漢先天不足。

    全身而退,暗藏功與名

    263年,五十六歲。退位。

    劉禪在位40年,古代君王“在位時長榜”排名14,剛好把秦始皇踩下去。

    阿斗一家,被遷到魏國都城洛陽居住,受封了一個安樂公的爵位。因為“此間樂,不思蜀”,世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所以被批為扶不起的阿斗。我想,他們首先認為阿斗是有能力的,這樣才有“扶”的可能性。兵事再起,並非百姓幸事,阿斗已經盡職盡責,一句話能解決大問題,這是大智慧。

    阿斗名字有個“禪”字,禪讓,是指統治者活著的時候,把領導職位讓給別人,劉禪名副其實了。有人認為阿斗是躺在地上不肯起來了,有人認為阿斗一直是站著的。

    271年,享年六十五歲。

    一點小關聯

    也有人說,張學良是扶不起的阿斗。

    1928年6月,張作霖在皇姑屯被日軍炸死。張作霖死後,張學良就任總司令。日軍處處威脅張學良,還舉行遊行示威,妄圖張學良懼怕日軍勢力而妥協,與此同時,國民政府方面也一直勸說張學良服從南京政府。張學良揹負著國與家的仇恨,不顧日軍的遊行和武力威脅,在7月1日向全國通電願促使中國統一。到了12月29日,張學良宣佈從即日起,東北方面願意服從國民政府,將北洋政府旗幟換成國民政府旗幟。歷史上稱為“東北易幟”。

    張學良的“東北易幟”、“西安事變”,維護國家統一有大功,他的功過是非,自有後人評說。張學良晚年自評:我們張家父子,若不是為了愛國,會有這種下場嗎?

    2001年10月14日,張學良在美國醫院病逝,享年101歲。

    結束語:望天上雲捲雲舒,去留無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印第安偵察兵摩托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