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垓下歌 漢 · 項羽 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7
回覆列表
  • 1 # 西風悍馬

    我是潘多拉效應,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世人都說,項羽是個真英雄!31歲就稱王了,坐天下天下的他,少年得志,從不把任何人放眼裡。那麼,為何被劉邦逼到了吳江後,他竟然選擇了拔劍自刎呢?就當時的情況而言,他若想活,誰也攔不住啊,那為何他不選擇逃跑,這樣不是還有機會找劉邦報仇嗎?

    這還的從他的經歷說起,每個人的經歷不同,人生觀也就不同。秦軍主力從不敢與他正面作戰,他就以為他們怕他,而這樣一個自負的人,心裡承受能力卻是極差的。尤其是被能力不如自己的打敗,那種不甘心,不服氣可想而知,那既然不甘心,為何不苟且先逃命,還怕日後沒有報仇的機會嗎?

    記得彭程之戰時,劉邦就聯合了各諸侯,組建了56萬大軍去討伐項羽,可是項羽僅用3萬人,就把他們打得落花流水,最後,還是十幾個人護送劉邦脫身的。以三萬兵力打敗了56萬大軍,真是厲害,可見項羽真的很擅長帶兵打仗,楚霸王可不是徒有虛名的。可是王者不僅得會打仗,項羽雖然很強悍,但他不適合做一個王者。

    而劉邦跟他恰恰是兩種人,劉邦從沛縣的一個農民,能坐到跟項羽爭天下的霸主,也很有本事。被項羽打的那麼慘,劉邦自然恨得牙癢癢,所以他下令,奪得項羽人頭著,可得萬戶侯和萬金萬兩,以及一座城池,這樣的誘惑,哪個士兵不為他賣力。靠著這樣的恩惠,他拉攏了韓信等人。韓信設計兵分幾路攻打項羽,最後把項羽逼到了吳江,四面楚歌之下,項羽拔劍自刎吳江,自殺了。

    項羽死後,劉邦如願以償的坐上了龍椅。之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收回了韓信的兵權,改封他為楚王。為了安撫其他眾將,他不得不兌現之前的諾言,又封了6個諸侯王。剛開始,他還對他們挺放心的,可大漢初建,局勢還不穩,而且七個諸侯王加起來的領土比他自己的管轄之地還要大,讓他這個王心裡怎麼平衡?而且他也清楚他們的能力,因此就想先解決了眼前威脅他的各諸侯,於是就開始與他們清算總賬。

    張耳和吳芮這二人是自然死亡,張耳之子張敖還是劉邦女婿,但他劉邦還是不放心,就把他貶為了侯,他二人的領地就被漢廷收了回去。後來韓信也被貶為侯,可是他太有才了,劉邦根本容不下這樣的人才威脅到他,所以就命呂后,把他騙進宮,秘密處死了。之後劉邦又逮捕了彭越,還命呂后殺了他,數年間,他將與他一起打江山的各諸侯硃砂殆盡,還不算完。整天疑心重重,又開始懷疑蕭何和樊噲。而英布見他們死的這麼慘,就反了。年邁的劉邦不得不親自率兵討伐他。最後,雖然平定了霍亂,可是他也受了很重的箭傷。雖然最後強撐到了宮裡,呂后為他請了太醫來給他治傷時,他拒絕了。為什麼會這樣?他不相信人家能治好他嗎?不是的,晚年劉邦,心累了,畢竟征戰沙場後,自己就已經很累,雖然稱帝后,那種喜悅讓他撐到了如今,可是他還是身心俱疲了。想到自己的那些經歷,自然就看開了。特別漢朝已經穩固,過去的憂慮基本上全消失了,所以他就開始了反思。這時,他想到了那個自刎烏江的項羽。項羽可以用這樣的方式解脫,他不是也可以嗎?

    像項羽那樣的英雄,只為笑傲天下而活。雖然以前他也曾寄人籬下,聽人號令,但那時天下大亂,他知道有朝一日他能夠有號令天下的希望。因此,他衝破險阻,一步步蹬上巔峰!但是夢想破滅後,他已經厭倦了常年征戰的生活,縱然江東父老仍然擁護他,之後也只能過著苟延殘喘的生活。當時的劉邦已經成了氣候,如果他執意堅持與他再戰下去,除了增添百姓的災難之外,並無扭轉天下的希望。

    所以他選擇了死!作不了王者,就作個英雄!做一個悲情的英雄!一個被世人敬仰萬年的大英雄。在項羽看來,他是宿命就是奪取天下,如今既然已經得不到天下,那就死吧。而且項羽本就出身高貴,他不願別人用骯髒的劍殺他,與其死在這些人手裡,還如自己動手成全劉邦。

  • 2 # 阿u閒談歷史

    【悲劇英雄西楚霸王】 楚霸王項羽自刎烏江慷慨悲壯,關於他死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

    一種是以南宋詞人李清照為代表: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一種是以晚唐詩人杜牧為代表: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大家更欣賞哪一種?

    項羽曾經在鉅鹿之戰裡面,打敗秦國主力軍,不但讓秦軍無力繼續作戰,而且還喪失了主力,進而名存實亡。與此同時,透過這次戰役,為自己的霸主地位奠定基礎。在推翻秦朝時,項羽可謂是功勞和貢獻都是很大的。

    自從秦朝滅亡後,項羽便稱自己為西楚霸王,廣封諸侯,當時劉邦被封為漢王。由於項羽這次封賞諸侯,並沒考慮到原有諸侯的利益,因此引起了不少怨恨,進而給自己埋下了很大隱患。

    後來在楚漢爭霸時,即便項羽大戰要勝過劉邦,不過劉邦的後方有蕭何的支援,因此劉邦每次失敗之後,蕭何便會送去一些糧草和士兵,劉邦進而才能夠東山再起。記得在垓下之戰的過程中,項羽被全面夾擊,最終劉邦打敗項羽,項羽覺得無臉回去見江東父老,便自刎烏江。

    垓下之戰後,項羽的十萬大軍瞬間只剩下八百人,到了東城只剩下二十八人。我們不知道項羽回到江東,究竟會有多少人誓死追隨。更致命的是,楚國大司馬周殷已經投降,“劉賈南渡淮,圍壽春,遣人誘楚大司馬周殷。”

  • 3 # 玄坤文史

    首先就不存在天要亡項羽的說法,項羽的結局有很大機率是他自己指揮失誤造成,在秦朝滅亡後,項羽分封了滅秦的功臣和六國貴族。這個時期項羽是完全可以逐個滅了這些諸侯的,就比如劉邦,項羽本來有多次機會可以殺了他,但是這些機會都被項羽錯過了。

    項羽

    項羽是最典型的一手好牌打的稀爛的代表,他本是楚國名將項燕之後,這個身份就具有一定的號召力,和陳勝,吳廣,劉邦這些人都有很大區別,陳勝死後,項梁找到了楚懷王的孫子,擁立他為王以此來得到支援,楚軍逐漸成為了秦末實力最強大的一支起義軍。

    在秦朝滅亡後,項羽並沒有重建一個大一統王朝的清晰思路,反而讓天下回到了周朝時期,尊奉一個天下共主的時代,就制度而言這肯定是一種退步,劉邦能崛起,就得益於項羽所採取的這種制度,之後楚漢之爭時,項羽封的這些諸侯王,也有不少站到劉邦一邊,弊端是顯而易見的。

    楚漢之爭形勢圖

    亥下之戰,項羽率領十萬楚軍和劉邦數十萬軍隊交戰,有點常識的都知道,項羽處於絕對的劣勢,即便指揮官的軍事才能異常出眾,也必須要比平時更加謹慎,項羽在擊敗了劉邦和韓信的先頭部隊後,被漢軍重兵包圍,他只能率領八百騎兵連夜突圍,最後就只剩下了二十餘人。

    項羽在烏江邊說:“是天要亡我,非我不會打仗。”項羽這句話真說錯了,上天對項羽已經很優待了,從一開始項羽的起點就比其他人高,項羽能征善戰這些沒有任何疑問,但是項羽不懂政治,不懂治理國家的原理。

    他給了劉邦修養生息的時間,他封的諸侯對他沒有一點的忠誠度,韓信,彭越,英布等人相繼造反,項羽太過於自信,雖然在軍事實力上,他能絕對的壓制劉邦,但是在劉邦以數倍兵力和項羽交戰時,項羽連糧草都未準備充足。

    項羽如果不自刎,回了江東就能東山再起嗎?恐怕這個時候已經太晚了,劉邦早就開始關注項羽的退路了,劉賈南渡過淮江,圍攻壽春,派人誘降楚國大司馬周殷。項羽即便渡過了烏江,劉邦恐怕也很難給他機會東山再起,即便能堅持一段時間,但大勢已去,也難以在和劉邦一較高下了。

    項羽烏江自刎與上天沒有關係,他是過不了心中的那關,即便過去了,大勢已去,於事無補。

  • 4 # 風雪1018

    關於項羽選擇烏江自刎,到底是他自認為天要亡他,還是他自己過不了心裡那關,已經心灰意冷選擇放棄,主要得從他的性格及個人經歷和身世這三方面分析!

    項羽出身於楚國貴族,是楚國大將項燕的後代,家裡世代都為將!受家庭影響項羽從小就勇猛過人,性格直爽,不善玩弄心計陰謀,解決事情喜好使用武力,且天生自帶一種貴族氣質!

    秦朝統一天下後,項羽就成為平民跟著叔父一起生活,但他內心的雄心壯志卻並沒有消失。隨著秦朝末年他參與起義至鉅鹿之戰消滅秦軍主力,成為各路諸侯之首,在關中分封諸侯,此時成為他人生的巔峰,也為他日後的失敗種下了種子,此時他狂妄自大,自封為西楚霸王聽不進勸告,沒把劉邦放在眼裡封其為漢王放虎歸山。經過幾年楚漢戰爭,最終被劉邦徹底孤立,手下將領投靠劉邦,最後被用計困在垓下,同時又經歷了虞姬自刎,內心已然深受打擊;最後突圍至烏江邊,但最初跟隨自己的江東八千子弟已經一個不剩,回顧曾經自己帶領他們走向了巔峰,但最後卻落到這個境地,他覺得自己對不起他們,更對不起江東父老,已無言再回去面對江東父老!

    面對烏江此時他內心應該是坦然的,自己征戰一生,戰無不勝,經歷了巔峰,最後卻落到這個境地,並不是戰爭帶來的結果,而是天意,是天意要亡他,天意註定他要失敗,他此時已無任何遺憾,唯有愧對跟隨自己的八千江東士兵,因為自己全部被殺了,自己已經沒有任何顏面回江東面對父老鄉親,最終選擇自刎來結束屬於西楚霸王的一生!

  • 5 # 道聽途説

    說“天要亡某某”這樣的字眼是不對的。霸王項羽主要是一意孤行,意氣用事,感覺無顏去見江東父老,豈不知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戰場也忌“兒女情長”,可惜只落得個“霸王別姬”的千古悲壯……失敗自刎跟項羽本人的性格有關,英雄豪傑的結局就那樣畫上了句號。歷史就壞在“時不利兮騅不逝”,“虞兮虞兮奈若何……”!

  • 6 # myhome核桃樹

    題主的問題,可以從項羽臨死之前,與烏江亭長的一番對話中找到答案:公元前202年,項羽大軍已敗退至烏江邊上,烏江亭長告訴他漢軍大兵壓境,可火速渡江,重振旗鼓東山再起,他說:“既然天要亡我,我還渡江干什麼呢!當年隨我出征的八千江東子弟,全部戰死而今無一生還,縱然是江東的父老可憐我立我為王,我還有什麼臉面去面對呢?即使他們不說,難道我還於心無愧嗎?”由此可知,當時有機會渡江逃走,只不過他無法面對失敗,邁不過心中的那道坎,徹底絕望了。

    項羽(公元前232年—前202年),名籍,泗水下相人(今江蘇宿遷人)。項羽起兵於秦末天下大亂,群雄並舉之時,素有一統天下的大志。當年秦始皇出巡車騎從身旁經過,他曾說“彼可取而代之”,凌雲壯志已經顯現。他原本楚國貴族,祖父項燕和叔父項梁均死於抵抗秦國的征戰中,國恨家仇使他勇往直前,一生七十餘戰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一度帶頭攻下秦國擁有天下;他的手下敗將劉邦,利用其優柔寡斷,好大喜功的特點,從全域性出發四方經營,形成對項羽包圍態勢,步步緊逼,而且對項羽部下的英布、欒布、彭越,范增等人採取分化、瓦解和離間等方式剪除其羽翼,穩紮穩打,步步為營,不以一時的得失而放棄,以逸待勞,逐步縮小包圍圈,使得項羽處於“四面楚歌”的困境,兵疲力竭。

    作為對手的劉邦(公元前256/247年—公元前195年)沛郡豐邑人(今江蘇豐縣)。儘管多次敗給項羽且總體實力不及項羽,但是他懂得積蓄力量、招賢納士、舉賢任能、用人不疑,處事英明果斷,所以屢次涉險,但是他毫不氣餒。即使是老父親要被項羽烹殺,仍然處變不驚,談笑自若,甚至告訴項羽:“我的父親就是你的父親,縱然烹殺,分我一杯羹就行了”,從而化解了項羽的計謀,使老父親轉危為安。與項羽的對決中,如果說項羽是下山的猛虎,那麼劉邦就是群狼的頭狼,猛虎再兇也抵不過狼群的攻擊力。他武力不及項羽,就充分發揮他的流氓手腕,以退為進,以弱勝強,背信棄義,圍而不攻,與其說項羽是被他打敗的,不如說是被他的持久戰耗死的。

    項羽悔不該不聽亞夫范增的計謀在鴻門宴上剷除劉邦;待與劉邦劃定以鴻溝為界平分天下之後,不該輕信流氓成性不守承諾的劉邦;遷都彭城以為天下太平,殊不知劉邦以退為進暗藏殺機。等到清醒之時,則大勢已去,敗局已定。眼看就要坐定天下不想轉眼之間,一鍋好飯做成了夾生飯,先是由弱變強,再由強變弱,使得仁義勇武聞名天下的西楚霸王,最終以烏江自刎而收場,千百年來不論是仁人志士、文人騷客、還是普通百姓都嗟嘆不已。

    當代著名影視評論家梁宏達先生帶有調侃的說,項羽的家族的自殺是有遺傳基因的。其祖父項燕,當年與秦國交戰失利,不忍苟活,說了一句“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遂自殺;叔父項梁在定陶與秦將章邯作戰失敗,一敗塗地便徹底絕望,也自殺了;同樣充滿了個人英雄主義的項羽,極好面子,選擇自殺也是必然的。

    筆者認為,作為楚國貴族的項氏家族,十分看重家族的榮譽,為了它可以把生死置之度外,寧可殺身成仁,也不願忍辱偷生。

    想說的話太多了,最後用唐代詩人杜牧當年憑弔項羽的《題烏江亭》,作為本篇文章的結尾吧。

    題烏江亭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 7 # 物來則應

    項羽最終選擇自刎烏江,沒有逃回江東,最大的原因是性格使然,跟老天爺沒什麼關係。

    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放在項羽和劉邦的身上再適合不過。

    劉邦是最典型的大器晚成型別,早年經歷了社會最底層的生活考驗,灑脫,堅韌,真性情的同時,還略帶一點真小人,正是因為這些性格特點,劉邦才能從起兵到最後稱帝,一直屢戰屢敗,卻又屢敗屢戰,從不氣餒。

    如果說劉邦跟項羽一生打了一百場戰爭,哪怕前九十九場都輸了,劉邦依然還能咬牙堅持,直到第一百場的勝利,並且因為這最後一場的勝利就翻盤。

    而項羽的性格則跟劉邦截然不同。

    項羽早年跟隨叔父項梁起兵,一出道就手提寶劍,一人斬殺近百人,後來在跟秦軍作戰的時候,更是英勇無敵,所向披靡,楚霸王之名,傳遍天下,所以項羽的骨子裡是驕傲的,甚至是自負的。

    其次項羽的性格比較暴躁,嗜殺,喜歡獨斷專行,不善於聽從別人的建議,這一點很不好,坑殺秦軍降卒二十餘萬,造成的影響是巨大且惡劣的,直接導致以後的戰鬥當中,所有敵軍都跟項羽軍死拼到底,因為不投降是死,投降也是死。

    沒有聽從亞父范增的建議,在鴻門宴上殺了劉邦,更是讓項羽後來悔恨終生。

    最後項羽的性格過於剛強,正所謂過剛易折,擊敗劉邦九十九次,第一百次被劉邦擊敗,就不能接受這一次失敗的事實,深感無顏面對江東父老,選擇了自刎。

    如果換做劉邦的話,哪怕剩下他一個人,也會自己跑回江東,以求東山再起的。

    所以說性格決定命運,是項羽自己沒有過得了心中的那道坎,他認為人就要衣錦還鄉,卻無法接受錦衣夜行,更不能接受兵敗還鄉。

  • 8 # 西西心理吧

    項羽做事力求完美,就像他只寵幸虞姬一人一樣。他無法像劉邦那樣,可以反彈萬丈,可以寵幸無數,說來說去,歸根揭底,人生,要的是結果,不在過程。說人生重在過程的,是一種安慰,也是一種妥協。所以,劉邦高項羽一籌,高在胸懷,勝之。

    項羽烏江自刎,並不是天要亡羽,而是羽無法說服自己的內心活下來。項羽不齒的是劉邦為了逃跑而踹自己的妻兒與車下,項羽做不到。

    邦敗逃時說,大丈夫能屈能伸也,而羽向來常勝,剛愎自用,烏江戰敗,又怎能一下子折了銳氣而像劉邦一樣敗逃呢?

    拔刀刎前,羽定想,我項羽,敗,也不要像劉邦那樣做個卑鄙小人逃回一條命。我項羽,縱然死,我也不會逃走的!

    死,我項羽也要死給你劉邦看一回,看看我項王是什麼人!

    項羽和劉邦,不幸的是秀才遇上了兵。當年項羽抓到了劉邦的父親,喊話邦。邦卻說,我爹系你爹,你若煮之,分羹一碗。看看,這等死磨爛纏的話,以羽的性格,能怎麼樣?反之,若劉邦抓了項羽的父親,同樣的話項羽能說得出口嗎?如果項羽真能說出那番話來,也就不會烏江自刎了,也會彈性的躲過一劫。

    項羽要做的是頂天立地的蓋世英雄,勇勝於謀,當年才會脫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嚇得他叔父趕快捂住他的嘴。英雄氣盛,又怎可像普通人那樣不顧顏面呢?此註定了項羽飾演的是悲劇。

  • 9 # 營中風采

    劉邦絕對不會讓項羽從自己的手掌上溜掉,否則後患無窮。劉邦立刻派大將灌嬰率五千騎兵出營追擊項羽,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由於情報得到得太晚,等灌嬰率軍追殺時,項羽已經爭取到了最大的時間差,將漢軍五千騎兵遠遠甩在身後。即使是渡河這樣比較麻煩的事情,項羽也有足夠的時間尋船渡河,或者直接馭馬浮河南下,而成千上萬的漢軍欲渡淮河,需要消耗更多的時間。時間一加一減,項羽的身後已經沒有追兵了。淮河南岸是楚國舊地,漢軍在淮南基本沒有群眾基礎,項羽不用擔心叛徒的出賣,這也是項羽的一大優勢。

    但讓項羽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偏偏就出了一個“叛徒”,給項羽提供虛假資訊,導致項羽之前拼命爭取到的時間全部化為烏有。這是一個不知名的農夫,正在地裡幹活,突然看到一百多匹戰馬卷塵而至,為首的大將問他這裡是什麼所在,去江東怎麼走。項羽雖然是楚人,但他從小生活在江東,對淮南的地理情況並不熟悉。擺在他面前的有兩條路,一左一右,項羽不知道該走哪一條路,正好看到這個農夫,便問。旁邊已經有騎兵喝令他:此是項王,爾胡不拜!原來這就是天下聞名的西楚霸王!

    農夫抑制著心中的狂喜,他舉起左手,指著眼前的一條路說:“往左,可通江東。”他的話音剛落,項羽就已經打馬遠去,百餘騎消失在霧靄茫茫的田野之中。項羽很快就發現了這是一場騙局,因為他的面前出現了一片盈溢著死亡氣息的大沼澤,遠遠望不到盡頭。項羽大罵那個農夫無恥地欺騙了他,卻沒有思考農夫為什麼會欺騙他,答案只有兩個字:民心。項羽調轉馬頭,折回到問路的地點,這個歷史上最神秘的農夫早已經不知去向。項羽狠狠地朝地上吐了口唾沫,下令向右路疾進,一去一回,項羽浪費了太多的時間。

    等項羽狼狽逃到東城(今安徽定遠東南)時,他已經聽到背後由遠而近的馬蹄聲,這是劉邦派來的追兵。而項羽的身邊,只剩下二十八人了。死神獰笑著,張開魔爪,通近了已經走投無路的項羽,這反而激發了項羽骨子裡壓抑很久的血性。項羽對著二十八個兄弟,慷慨激昂地發表了他人生中最後一次演講,甚至從某種角度來看,這是項羽對自己人生的蓋棺論定。《史記·項羽本紀》:“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今日固決死,願為諸君快戰,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之罪也!項羽的個人英雄主義達到了極致,但他始終沒有明白自己為何會淪落到今天這一步,還把失敗的責任推給別人,甚至是天意。上天為什麼不亡劉邦,偏偏要亡項羽?項羽在坑殺秦齊軍民的時候,怎麼就沒想到自己這麼做是逆天行事?劉邦是軍事、政治兩條腿並行,外加謀略大腦。而項羽迷信暴力哲學,一味施暴好殺,喪盡人心。

    項羽“卒困於此”,是“上天”對他非正義行為的否定,如果真有天意的話。如果不站在天下英雄主義,而是站在個人英雄主義的立場上來評價項羽,會得出相反的結論:項羽確實英雄蓋世無雙!漢軍已經把“楚軍”重重包圍,而且不斷壓縮空間,項羽卻把二十八騎分成四隊,各衝著一個方向強突,並約定一旦衝出去,就在九頭山下(安徽全椒西)會合。不必責怪項羽自分兵勢,二十八人VS五千人,分不分開都已經無足輕重了。只要項羽能突圍出去,對這二十八位楚軍騎兵來說,戰死也是值得的,至少他們對得起項羽對他們的承諾。 項羽怒吼著,釋放出積鬱在心中的所有憤怒,縱馬揮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衝漢之騎陣。天下皆知項羽的單騎衝殺能力無人可比,漢軍雖眾,但他們是沒有勇氣和項羽單挑的。漢軍倒戈披靡,後退數里。

    項羽縱馬前馳,連斬漢軍數將,一道黑色閃電炸開了陰雲,直向九頭山下衝去。項羽在山腳下等了一會兒,陸續來了二十六名騎兵,只有兩名騎兵陣亡。不過漢軍畢竟人多勢眾,很快就又把項羽團團包圍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裡。關於項羽第二次被漢軍圍困的地點,歷史上有很大的爭議,一是烏江(安徽和縣附近的長江)西岸說,一是東城說。 司馬遷在《史記·項羽本紀》中雖然提到了烏江,但卻是項羽“欲”渡烏江,並不能說明項羽此時就在烏江西岸,在同一篇史料中,司馬遷明確交代了項羽的死亡地點—東城。項羽遇到的烏江亭長,也並非在烏江西岸馭船等項羽,而是在東城勸項羽渡江。從項羽和亭長的談話中,看出來他們之前就認識,亭長完全有可能聽到項羽兵敗垓下的訊息,北上迎接項羽,並在東城與項羽巧遇。

    烏江亭長說江東雖小,但地方千里,還有眾數十萬,足以和劉邦隔江對峙,但項羽還是拒絕了亭長的好意。 他告訴亭長:“我率八千江東子弟渡江西上滅秦,如今子弟盡亡,唯我獨存,即使江東父老支援與漢鬥戰,我又有何面目見他們?即使他們不說我什麼,我心中豈能無愧?”項羽為什麼會拒絕渡江?從項羽垓下突圍以來,一直向南逃竄來推斷,項羽是想渡江的,如果他自知有愧於江東父老,就應該在垓下戰死。如果《史記》中沒有遺漏或後人抄寫錯誤的話,只能有一種合理的解釋。項羽在面臨漢軍重圍時,骨子裡的驕傲感再次爆發,他開始鄙視自己的逃跑路線,因為這並不符合項羽的性格。 項羽一怒之下,命令二十六人全部下馬,操短兵與漢軍血戰到底,項羽已經不考慮生與死的間題了。面對數千漢兵,項羽狂笑不止,他此時真正體會到了孤膽英雄的悲壯和慘烈,這不是項羽的追求,但此時的項羽卻非常享受這種獨屬於英雄的快感。

    什麼江山美人,統統拋在腦後,項羽只想在一群男人面前證明他的偉大和獨一無二,哪怕這是他人生中的最後一次。項羽力能扛鼎,武力殊絕天下,漢軍根本不是項羽的對手,沒多久,幾百具屍體倒在項羽的面前,但項羽付出的代價是身中十餘處刀傷。 項羽的體力是有限的,當他再無力舉起劍時,漢軍數千之眾依然長執矛戟,緊緊圍著項羽,只是沒有人敢上前去殺死已經奄奄一息的西楚霸王。夕陽下,北風呼嘯,渾身是血的項羽以劍為柱,站在地上喘著粗氣,他身邊的二十六個兄弟已經戰死。項羽已經意識到他絕無可能再衝出重圍了,他的偉大人生即將畫上悽美的句號,但他從來沒有後悔過,在項羽的潛意識裡,男人就應該像他這麼死去。項羽盯著就在他面前不遠處的漢軍騎司馬呂馬童,這是他的故人。

    項羽強作笑容,問候呂馬童,可呂馬童卻低著頭,不敢正視項羽,他害怕被項羽絕望而從容的眼神殺死。項羽擠出了他人生中最後一次笑容,告訴漢軍:“知漢王已出千金萬戶購我之頭,我今日成全你們,我死後,可取我頭獻給漢王,以致富貴。”項羽忍著身上的刀傷,緩慢地舉起了手中的劍,置於頸上,仰望蒼天,晚霞如魅。他似乎看到了一些熟悉的面容在他的眼前閃過:叔父項梁、熊心、宋義范增、龍且,還有他最心愛的女人虞姬。手起劍落,鮮血如注,一個偉岸的身影轟然倒下,一段讓人熱血沸騰的江湖傳奇就此結束。 項羽時年三十一歲。

    項羽死後,漢軍蜂擁而上,爭搶項羽的屍體,或者說他們爭搶的只是一塊塊冰冷的金子。為了功名利祿,漢軍士兵和將官們殺成一團,死者數十人,最終只有五個人幸運地得到了項羽的一部分屍首,他們是騎司馬呂馬童、郎中騎楊喜、王翳,郎中呂勝、楊武。這五個幸運兒興高采烈地回到垓下漢營,向劉邦展示了他們獲得的戰利品。當項羽的屍體被拼接完整後,劉邦撫案長嘆、無語,有人看到漢王眼中已噙著淚水,站在漢王身後的大將軍韓信同樣感覺到一股強烈的孤獨感向他襲來。英雄不怕死,卻怕孤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達摩和裴擒虎哪個值得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