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老師麻麻

    我是老師,也是一個家長,感謝有機會一起分享經驗。

    第一步,需要了解到和老師溝通是家長們份內的事哈。可能來看這個問題的家長們有部分會感覺到壓力,把這種溝通作為額外負擔,甚至帶有負面的看法。

    這很正常的,相信我。

    無論是性格內向,工作繁忙,或者某些社會風評都會導致和老師溝通的不暢。但是沒關係,溝通流暢與否並不取決於見面時間的長短,簡單來說,有效性和你溝通的目的和方式有關。

    第二步,和老師溝通基本是出於以下兩種目的,這也是我通常會先問自己的問題:

    1.和老師溝通是為了解決某件具體的事情嗎?

    2.還是為了保持聯絡,長期互動,希望對孩子的發展有幫助?

    第一類問題以最常見的寫作業為例。每天老師改完作業,低年級的老師通常會在群裡說明一下當天的作業情況。有些家長可能就會收到老師資訊:請您幫助訂正,孩子寫字結構不對,需要如何如何。

    這類日常事務看起來很煩,但其實很重要。昨天我分享了“作業是先做完還是要做好”,到了高年級,很多孩子成績上不去的原因是沒有從小養成定時,重細節的好習慣。

    家長在和老師溝通這類事情時,也需要定時,重細節。例如,每天的寫字作業完成以後,及時給老師反饋。反饋的時候一定要給出自己的嘗試做法。比如,孩子的書寫工整上,我們做了什麼,再詢問老師有什麼建議。如果時間不允許,就和老師約定時間,網路拍照交流。這樣給老師的回覆搭了梯子,彼此的交流能夠層層深入,把問題解決而不是泛泛空談。

    這類日常問題的解決其實在給孩子傳達自己對學業的態度和要求。不要求立竿見影,水滴石穿的好習慣就是最好的效果。

    第二類問題,其實不屬於就事論事的範疇。長期溝通流暢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個人性格和價值觀。在這裡我聊聊一些例項。

    有個學生的家離學校很近,但還是天天在遲到邊緣徘徊。第一次遲到以後,孩子給老師的理由是父親忘記叫他起床。家長和老師交流以後,回家和孩子坦言這個甩來的鍋他不接。不過可以讓鍋在天上飛一會兒。

    當晚倆人一起買了鬧鐘並約定,遲到的分必須要扣,但是如果整個月沒有再遲到,可以把扣掉的分還回去。並且下不為例。

    我不是說一切遲到都要遵循上面的做法。但在這次的處理中,這位父親展示的正派,果斷和通融會給人留下印象。他對培養孩子時間意識的方面和老師取得了共識,結局再好不過。

    其實,社會性交往最重要的基礎是互信,和老師也一樣。家長和老師由於身份不同,看待問題角度不同是正常的。長時段的有效溝通需要對培養孩子有共同的目標和參與感。

    總結一下,最好的溝通是及時,細節和互信。共勉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是學跆拳道好還是學散打好,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