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十八齋
-
2 # 雲鶴166082174
凡是被後人所知的都是流傳廣的,非只有辛棄疾。不過辛也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了。其詞風格多樣,手法高超,慷慨豪放的佔比高些。
-
3 # 商傑JACK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當我第一次都讀這首詞的時候,還是在學生時代,咫尺光陰,一過十年之久。初讀這首詞時,便有很多感慨!猶是讀到可憐之時,更是心中似乎有著一團火一般,憤憤而不能平。
這首詞是南宋詩人辛棄疾所寫,全詞是這樣寫的: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這是詞人在途徑江西時所做,作者看到山頂高臺,有看到山下依然流淌的潺潺江水,不禁想到了自己,想到了國家。
他發出的感情真摯而憂鬱,從詞中便可以看得出來,行人淚,可憐,流去,愁,山深。
詞人這首詞之所以會流傳甚廣,有著很多的因素:
其一,他表達的是家國情懷。聯絡一下詞人的背景,辛棄疾是兩宋之交的詞人,宋朝的大半國土以落入金人鐵蹄之下,而自己隨心有報國之志,收復失地之心,然卻又無可奈何,所以只好藉此來抒發鬱積在自己心中的苦悶和悲憤。
其二,這首詞,讀起來朗朗上口,很順暢,表面上看著很淺顯,實際上表達的感情很豐富,很真摯。就像我剛剛開頭那樣所說,它能夠讀到心裡面去,能夠切身體會一般。這便是這首詞的藝術高超之處,亦是可以流傳廣泛的原因之一。
其三,這首詞是現在收錄在初中語文教材之中的,是國家規定的必學詩詞。所以,在學生時代,幾乎都是要經歷和學習的,在學生的學習和傳送中,那麼自然這首詞就如“家家爭唱飲水詞”這般普遍流傳啦。
-
4 # 飛火流雲
回答這個問題,先給大家說說鬱孤臺。鬱孤臺位於贛州城區西北賀蘭山頂,己有一千多年曆史。“因其山隆阜,鬱然孤峙,故名鬱孤臺。”(清同治《贛縣誌》記載)
作為贛州名勝,鬱孤臺曾被歷代文人墨客多次題詠,蘇東坡,文天祥,辛棄疾等都留過詩賦,其中最著名的當屬辛棄疾的《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
這首詞所記的那個年代,正是金兵大舉南犯,百姓流離失所,詩人用清江水,比作逃離家園,躲避兵災的行人淚水,一江行人淚,何其多也。難民們回望故都汴京,卻被無數的群山擋住了視線,綿綿不絕的群山,對故土綿綿不絕的思念。即使連綿不絕的青山,也擋不住詩人收復故土的決心。江邊的晚上,國破家亡,憂愁不斷,這時山澗傳來鷓鴣鳥的呼喚,似乎聽到故園對他的呼喚。
歷代學者對這首詞評價很高,稱之為“橫絕六合,掃空萬古”。不僅是因為詩人“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的豪放,更是詩人憂國憂民的家國情懷,這種大境界,大格局,是別的詩人不能比擬的。而那句“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作為一句名句,廣為傳誦。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環境,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解讀。
-
5 # 桃花塢裡桃花扇
孝宗淳熙三年,辛棄疾往贛州任江西提點刑獄,途經造口,不由想起血淚斑斑的往事。…高宗建炎三年,金兵南侵,一路從建康、杭州至明州(寧波),直追高宗下臨安。隆裕太后由南昌逃到造口,棄舟登陸往贛州,金人不及而還,於江西西部殺戳甚重。…稼軒念及此段國恥,迄今未雪;自己空有抗金抱負,卻不能遂平生之願,感傷而即興作詞,寫於造口壁上。……“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鬱孤臺在造口鄰近。唐朝李勉做贛州刺史,曾登鬱孤臺北望長安,說過“心在魏闕”的話。“魏闕”代表唐天子,表示自己對朝廷的忠貞。此時稼軒以鬱孤臺代替造口,一樣表示了對國家的拳拳之心!他登臺俯視贛水的流逝,看到的不是滾滾的長流水,而是兵連禍結、百姓逃亡的苦難與血淚。……“西比望長安,可憐無數山”。宋人常用漢唐都城長安代表國都,借指汴京。可嘆重重疊疊的山嶺隔斷了視線,望不見久別又淪陷的故都汴梁!這裡流露了對腐朽懦弱的南宋朝廷的憤懣。尤其是對投降派的百般阻撓,宛如眼前的窮山惡水一樣,讓愛國的主戰派無法探索抗金救宋的途徑。瞻前顧後,悲憤不堪!……“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青山雖然遮住了瞭望長安的視線,卻擋不住山下向北奔流的贛江水,暗示人民和自己的抗金意志是不可屈服的!句中的“畢竟”,顯示了對投降派和金人的蔑視,也是全詞之抒情和思想高潮!……“江晚正愁予,山深聞鷓鴣”。暮色裡,稼軒徘徊江畔,耳邊傳來深山裡的鷓鴣聲聲。看到自己停滯不前的處境,又想到渺茫莫測的前途,真是思緒萬千,愁腸百結。…白居易《山鷓鴣》中:“啼到曉,惟能愁北人…”。稼軒是北人,身羈南方,心懷北土,他聽到鷓鴣悲啼,豈能不引起家國之恨?因而稼軒用了《離騷》中的“愁予”,“愁予”的含義是劈開兒女閒愁的,直接為社稷擔憂!此際稼軒的心緒,完全是和屈原大夫一樣,乃是“哀國之愁”。……清學者評稼軒此詞是“撫時悽漫”、“壯赳雄斂”。梁啟超說:“《菩薩蠻》如此大聲鏜鐋,未曾有也”。……總之,這是一首以高超藝術闡述個人身世、家國之悲的樂章,豪邁沉雄,因此傳誦千古。……[謝謝]!!
-
6 # 老街味道
問題: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詩人寫鬱孤臺,為何辛棄疾詞流傳最廣?
前言鬱孤臺位於江西省贛州市,在唐宋兩朝,曾經有無數詩人曾經憑臨鬱孤臺並留下來詩篇。 兩宋期間有很多詩人寫過鬱孤臺:蘇軾、劉克莊、周必大、姚勉、趙蕃、辛棄疾、蘇過、孔武仲、周紫芝、黃庭堅、戴復古、文天祥、金君卿.....
不過,老街第一次知道鬱孤臺 ,還是來自於辛棄疾的《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聞鷓鴣。
為什麼這麼多的作品中,偏偏這首詞流傳最廣呢?
一、唯一入選課本教材的鬱孤臺對於現代人來說,之所以熟悉辛棄疾的這首詩,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關於鬱孤臺的詩詞,只有辛棄疾這一首被選入課本。
而且這首辛詞還是學生們必須背誦的名作。無論什麼時代,只要能夠進入考試的內容,自然流傳的最廣。
不過,為何課本會選擇這首詞呢?
老街以為,首先這首詞的語言比較淺顯易懂,而且篇幅也短小,所以特別適合於小學生學習。
另外,更重要的一點是因為辛棄疾是一個愛國詞人,這首《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也是其愛國豪放詞的代表作之一。
所以無論從內容還是形式上,這首寫鬱孤臺的作品,比起其他的作品更加適合進入課本。
另外,讀懂這首詞,還是要了解到這首詞背後的故事
二、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的背後故事1、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據南宋羅大經《鶴林玉露·辛幼安詞》記載 :
“其題江西造口壁詞云云。蓋南渡之初,虜人追隆祐太后,(哲宗孟後,高宗伯母)御舟至造口,不及而還,幼安因此起興 。”
隆祐太后是宋哲宗趙煦的皇后孟氏,這個不幸的皇后先後兩次被廢,但是又因禍而得福,靖康國難時她因為住在民居中而倖存。
二帝被俘北上以後,隆裕太后堅決支援趙構即位,這才有了南宋又延續了100多年的基業。
當年隆裕太后為了躲避金兵,在造口“舍舟而陸,遂幸虔州”,《宋史·后妃傳》記載:
“太后及潘妃以農夫肩輿而行。”
《宋史·胡銓傳 》中也記載:
“銓募鄉兵助官軍捍禦金兵 ,太后得脫幸虔。”
原來,這裡還是裕隆太后逃避金兵追殺的地方。
辛棄疾(1140 -1207 )路過此處時是1176年,當時的辛棄疾36歲。 舉例南下歸宋已經有十幾年了,但是收復中原的理想卻似乎越來越遠。
辛棄疾本是山東濟南府歷城縣(今濟南市 )人,1161年採石磯之戰,南宋虞允文大敗金主完顏亮,此時北方義軍趁機起兵抗金,辛棄疾也參加了義軍,義軍兵敗后辛棄疾渡江南下。
寫這首詞的時候,辛棄疾已經南歸十多年,然而依舊只能“西北望長安”而已。在重重山脈的阻隔下,心情鬱悶而無奈。此處的長安代指北方的故都。
賙濟《宋四家詞選》評價這首詩的下闋時,評價這首詞的下闋時說:
“借水怨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聞鷓鴣。
青山可以遮住長安卻遮不住流水。山是一種阻隔,水是心中的志向也是無法阻擋的歷史洪流。。
詞中所表達的除了回憶中的悲痛,還有對於未來前景的無奈。詩人空有報國之志,如今卻一事無成, 因此辛棄疾會有“江晚正愁予”感慨。
理解辛棄疾這首《菩薩蠻》心情,還可以與這首辛詞一起讀,《鷓鴣天·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
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漢箭朝飛金僕姑。
追往事,嘆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鬚。都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這首《鷓鴣天》直抒心意,可以當作對《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的一種詮釋。
結束語之所以辛棄疾的這首詞流傳最廣,入選課本是主要原因之一。其背後的原因,還是這首詞,無論內容還是形式,都是一首優秀的作品。
-
7 # 大才21
這首詩詞的全文如下:
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
關於辛棄疾的這首詞流傳最廣?筆者認為:
一、有強烈的爰國情懷。
當時,作者以抗金,恢復祖國統一為己任,先後在朝庭任職,帶兵與金作戰。但受到了當權派的排擠,最後隱居山林。他把自己壯志難酬的理想融入詩詞之中,激勵後人,從而流芳百世。
二、這是類似詞唯一被選入課文之中。
作者有很多詩詞,著名語句。比如:寫夢景的:“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身前身後名”;形容軍隊壯烈的:“”壯歲錦旗擁萬夫,錦䄡宊騎渡江初”。形容悲涼的有 :“”卻將萬字平戎策,換作東家種樹書”等,未進入課文,卻流傳也廣。
三、這首詞有名句。
不管詩詞文章,其中有名句的一般會流傳得很廣,人們引用時,就會自然而然地想起作者來。比如: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必復來;”白居易的:“同是天涯滄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杜甫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等。”這首詞的名詞:“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每當人們遇到暫時的困難,以提高戰勝困難的信心,就會用這兩句詞。“沙場秋點兵”,也很有名。
四、創作環境很孤悲。
“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當時作者憂國憂民,愁得不行,又聽見深山裡鷓鴣的叫聲,就顯得更加孤悲了。
綜上,有爰國情懷,又與當時孤悲的創作環境,加之,“壯志未酬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流傳千古,也就是很自然之事了。
-
8 # 為國讚美
首先要說,在宋朝留下名篇的詩人很多,不是獨有辛棄疾的作品留傳最廣。但在南宋詞人中辛詞也可以說是留傳最廣的,這與他的詞中抒發的恢復中原的愛國情懷是分不開的。
鬱狐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餘,山深聞久鷓鴣。 此詞作於辛棄疾淳熙二、三年(1175一1176)任江西提刑,官署在贛州,這首詞當作於這一、二年間。
詞從贛江想到四十年前金人追隆佑太后(宋高宗的伯母)一路搶掠殺戮的情狀,想向江水裡還留著那時逃難人民生離死別的眼淚。詞中又從鬱孤臺想到宋朝的故都開封,想到北方無數山河那時被敵人佔領,成為淪陷區了。鬱孤臺,又名望闕,是“虔州八景”之一。唐代刺史李勉登鬱孤臺望都成長安,以為鬱孤臺非美名,改為望闕。古時候幾個朝代都在長安建都,所以常用長安代表首都。辛棄疾的“西北望長安”實際上是望開封。
辛棄疾的這首《菩薩蠻》詞至所以能夠流傳至今,這與他的寫作風格和愛國情懷分不開的。唐五代、北宋人填詞調的,多寫兒女柔情,聲情諧婉。溫庭筠填此調十四首,最著名的一首有“小山重疊金明滅”。
辛棄疾的這首《菩薩蠻》詞卻不同。他不寫兒女柔情,而是抒發對國家民族興亡及個人抱負難以實現的感慨。梁啟超評這首詞說:“《菩薩蠻》如此大聲鏜鞳,未曾有也。”梁氏這段話意思是:用《菩薩蠻》小令寫大感慨的詞,在辛棄疾以前,未曾有過。這也證明這首詞能夠流傳的原因。
-
9 # 君言君語
任何時代都有代表人物,任何名勝都有代表詠歎。辛稼軒恰恰是宋詞的代表人物,而此篇《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也剛好是鬱孤臺的代表詠歎,它的流傳廣泛,毫無意外。
原文是:“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
雖然有許多的歷代文人都曾對鬱孤臺有過詠歎,但綜合藝術手法和內容立意來講,稼軒此篇堪為翹楚。
我們不妨拿幾位詩詞大咖的作品來比較一下。
比如文天祥,他的《題鬱孤臺》是篇五律,首聯頷聯皆寫景,慨嘆於後,說“風雨十年夢,江湖湖城思”。文天祥是民族英雄,但此篇意境還是稍顯仄狹,與稼軒“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之句相較,定有高下之判。
再如坡仙,他有《過虔州登鬱孤臺》,通篇寫景,感嘆不多,也就是在最後說“故國千峰處,高臺十日留。他年三宿處,準擬系以舟”。這是個人的避世情懷,無稼軒的“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的家國哀思。
其實稼軒和坡公雖同有豪放詞名世,但兩者區別還是很大的,我覺得坡公是自己的曠達自譴,稼軒是家國壯懷激憤,即算他後來說“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可聽得出來,到底是意難平。
例子很多,不再列舉。
綜上所述,雖然關於鬱孤臺的詩詞不少,也不乏名家佳作,但是從情懷和立意來講,稼軒此篇可以說是孤篇蓋所有。
其實這並不奇怪,狂傲如謫仙李白,不也是在黃鶴樓頭暗歎“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麼?文章天成,妙手得之,一首千古傳唱的作品,往往是與人,與景,與家國,與情懷的完美契合,這不是苦吟能得到的。一個本是詠歎兒女情思的“菩薩蠻”,稼軒卻能脫出窠臼,道出一種別樣情懷來,可謂神來之筆。
-
10 # 吾是四五六
一:大家認同的,肯定是大同的!二:凡是被後人所知的都是流傳廣的,非只有辛棄疾。不過辛也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了。其詞風格多樣,手法高超,慷慨豪放的佔比高些。
-
11 # 梧桐樹邊羽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詩人寫鬱孤臺,為何辛棄疾詞流傳最廣?
這個問題有個錯誤,還挺嚴重的。
鬱孤臺在贛州市區北部的賀蘭山頂,始建於唐代,因樹木蔥鬱,山勢孤獨而得名。李渤、蘇東坡、辛棄疾、岳飛、文天祥、王陽明、郭沫若等歷代名人都曾在這裡留下過詩詞。而辛棄疾的這首詞確實是流傳最為廣泛、最為大家所熟悉的作品,今天我們去鬱孤臺,還可以看到正堂就是前領導人手書的《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
鬱孤臺確實是因為這首詞聞名天下,但是這首詞並非寫鬱孤臺的作品。
就好像李白的“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是不是寫長江的?好像是的,不過詩仙這首詩明明寫的是《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是在黃鶴樓。
同樣的,辛棄疾的這首《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寫的是江西造口,而非鬱孤臺。
清江水自南面贛州城而來,濤濤不絕,一路向北。而辛棄疾當時任江西提點刑獄時,途經造口。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南下,攻入江西。隆裕太后由南昌倉皇南逃,金兵窮追八百里,深入到造口。隆裕太后在造口棄船登陸,逃往贛州。四十七年後,辛棄疾途經造口,想起從前金兵肆虐、人民受苦的情景,不禁憂傷滿懷。
因而有“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鬱孤臺在贛州之北,贛江正從臺下流過,直達鄱陽湖。當然這裡中間多少行人淚並非就特指隆裕太后的逃難之事,而是聯想到破國幾十年來,征戰無數為老闆姓帶來的苦難和傷痛。
至於後面幾句,簡單明瞭,“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充滿了對故國、故都的嚮往,這裡“長安”是代指北宋故都汴京。“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透過對大江東流不息寓意世事濤濤向前,個人力量無法改變。“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寫回實景,用“愁餘”抒發了對現實的無奈。此時已經是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辛棄疾南歸已經十幾年,漸漸地也看懂了朝廷偏安一隅,無意北伐的心態,卻始終無法釋然,又因為是“歸正人”,仕途也不暢通,地位上的尷尬,主戰派的失勢,讓辛棄疾在隱忍中蹉跎了歲月,他如何不愁?
總的來說,辛棄疾這首詞語言不復雜,簡潔易讀,雖然隱藏了很深的情緒在裡面,但是就算解讀出來也是滿滿正能量的愛國情緒。
也正因為如此,這首作品廣為傳頌,同時非常適合作為學生的教育典範。沒有詞牌的哀哀怨怨的底色,文字精美簡潔,氣象疏朗大氣,情緒愛國向上,沒有比這更好的作品了。提到鬱孤臺的作品,也只有這一首詞進入了學生教材。
而鬱孤臺作為這首詞的開篇詞,在氣勢上高起雲霄,直接喧賓奪主地掩蓋了造口這個本來的主角。
基礎教育是每個人都會經過的,這種文化的廣度沒有任何其他媒體可以抗衡。這首作品也就因此深入人心。
鬱孤臺也就廣為人知。
我們得知鬱孤臺的來處,流傳最廣的卻不是寫鬱孤臺的作品,這也是挺有意思的。
-
12 # 石潤居
己亥春節期間,本人有幸到贛州古城遊玩了一趟,因此對古城和鬱孤臺有了更直觀的瞭解。當看到題主的問題,也就想聊上幾句。
先看一下《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原詞:
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
再來看題主提的問題:為何辛棄疾寫鬱孤臺的詞流傳最廣?這一提問我認為也對也不對。辛棄疾的一首名詞《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的內容首句就是"鬱孤臺下清江水",這一名句讓鬱孤臺名揚天下,所以寫與鬱孤臺相關的詩詞中,辛這首《菩薩蠻》詞流傳最廣。《菩薩蠻》因有鬱孤臺而更加流傳廣泛,鬱孤臺因《菩薩蠻》而更加出名,更加聞名於世。
一、對於辛棄疾的《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這首名詞究竟是寫於造口還是作於贛州?據說目前還有許多爭論。特別是造口壁所在地現為吉安市萬安縣,鬱孤臺所在地為贛州。一方說是詞人路過造口壁時有感而發,當場書作,一方說是詞人在贛州任職之時所作。這一看似乎都沒問題,但其雙方本意還是有所不同。這與各地當前重文化,以名人來推動一方知名度有很大關係。
二、《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這首詞究竟是寫鬱孤臺的詞還是寫造口壁的詞?我認為這首詞既有寫鬱孤臺,也有寫贛江,既有寫當時的故都汴京,也有寫曾經的國破家亡下的逃難之人。如果光說是寫鬱孤臺,那肯定不全面。詞的核心是寫造口壁所曾經發生過的事,並由此借景物比興詞人的壯志未酬和無奈無力改變命運的思想情感、愛國情懷。
三、為何辛棄疾的《菩薩蠻》在有關鬱孤臺詩詞中更出名、流傳最廣?
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和名人大家登過鬱孤臺,如李渤、蘇東坡、辛棄疾、岳飛、文天祥、王陽明、郭沫若等歷代名人都曾在這裡留下過詩詞。特別是辛棄疾的名詞《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中一句"鬱孤臺下清江水"讓鬱孤臺更出名,也讓《菩薩蠻》一舉成名。我想原因有三:
(一)辛棄疾的《菩薩蠻》之詞確實好。我們常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都是高手過招,一比就明瞭。縱觀歷史上眾多名家描寫有關鬱孤臺的詩文,辛棄疾的《菩薩蠻》文字樸實無華,吟誦朗朗上口,詞景大開大合,立意高大深遠,詞中深藏著重大的歷史事件,詞中飽含著對亂世之中普通百姓的憐憫之心,詞中更寄託著詞人的愛國情懷和無力迴天的哀嘆。
這一條滾滾逝去的清江,這一串串滾燙的熱淚,都是詞人內心深處的孤獨與吶喊。晚江的鷓鴣聲正是詞人的愁怨與無奈。
(二)《菩薩蠻》中有千古名句。對這首名詞為何能流傳千古?個人覺得除了句句經典之外,最有名的就是"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和"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這四句。我覺得重點是要把第一二句的意思理解透。
一是詞人起筆"鬱孤臺"三個字,不管詞人當時在何地所慨,如果詞人是站在鬱孤臺再起筆用這三字,這就一點也不奇怪,但詞人在造口壁,為何起筆不用"造口壁"而用"鬱孤臺"?
我想雖然詞人有感造口壁是46年隆裕太后轉危為安的地方,但造口壁連一個村莊都不是,名氣大小,而鬱孤臺就完全不一樣了,它可是名臺,李渤、蘇東坡等名家都留有詩篇。
另外鬱孤臺中的"鬱"字既有蔥鬱、茂盛之意,也有抑鬱、鬱悶之說;而"孤"字也有孤獨寂寞和孤峰孤特的雙重含義。鬱孤臺建在贛州市區北部的賀蘭山頂,始建於唐代,因樹木蔥鬱,山勢孤獨而得名(海拔131米,還是印證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啊)。鬱孤之意與當時詞人複雜、矛盾的內心應該不謀而合,也更符合詞人的心境。
二是鬱孤臺下的"清江水"又是指哪裡?從地理概念上來說應該指的是贛江的支流"章水河",此河與不遠處的貢水兩條支流匯聚於八境臺再往北即是贛江,贛字就是由章和貢字合成。從贛州至造口璧這段河流才是贛江段。從詞的意境來說,應該統指南方的河流。由此,對後面的"中間多少行人淚"就更好理解了。
(三)歷代學者專家和文人墨客對這首詞評價都很高,稱之為“橫絕六合,掃空萬古”之作。這與大詞人辛棄疾最瞭解當時此地的歷史和風土人情有緊密關聯。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時年35歲的辛棄疾來到了贛州,當了兩年的江西提點刑獄(掌管司法獄訟的官),官署便設在贛州。兩年的時間裡,他對鬱孤臺、贛江至造口壁沿線景色及曾經發生過的故事非常瞭解,《菩薩蠻》詞,就是在這段時間填的。而蘇軾等大詩人或是看圖作詩,或是途徑此地登臺攬勝有感而發。這樣的有感而發也許是表象的。加上名篇名詩還有神來之筆的說法,過了這個時間、心境也許感覺就沒了。辛棄疾的《菩薩蠻》就是這種神來之筆。
總之,詞人借鬱孤臺抒情而沒寫鬱孤臺,全詞所借之景、人、物都是由鬱孤臺展開,以鬱孤臺為基點進行寫景、寫人並抒發情感。
這樣一首充滿詞人血淚和情感的好詞,這樣一首通俗易懂、內涵深刻的佳詞,這樣一首正能量滿滿的愛國主義名詞,現如今進入學校課本也就不足為怪,《菩薩蠻》自然而然在有關鬱孤臺詩詞中就更出名、流傳最廣!
回覆列表
你舉的例子出自辛棄疾的《菩薩蠻 書江西造口壁》。原文是: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