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愉快那麼快2018

    不會,雷軍永遠也進不去。如果進去了也沒有決策權。魅族是家族式企業,天眼查到魅族科技有限公司裡所有的實際公司控股者都是黃章自己家裡的人,清一色的黃姓。 雷軍進去也只能是李楠這樣的一個角色。雷軍當初提出的就是他邀請林斌(現任小米副總裁) 2人一起進行控股投資。但黃章並不同意控股。這樣的話雷軍只能是黃章的打工仔。雷軍這樣的人金陵豈是池中物。肯定拒絕的。

  • 2 # Art藝術生活

    如果當年黃章沒有拒絕雷軍,他們兩個只能有一個人必須改變,要麼是黃從雷,要麼是雷從黃。如果兩個人能夠配合好的話,一人管營銷和運營,一人管產品開發,也許今天的手機行業將是另一個格局。但也只是想想而已,兩個人不是一路人,即便走到一起也不會走多長。

  • 3 # 網際網路的放大鏡

    很難想象,如果雷軍加入魅族之後,魅族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發展。要知道雖然我們一直承認黃章打磨手機的能力,但並不認可黃章在營銷方面上的才能。

    這一點其實可以從魅族這麼多年的發展狀態來看,要知道魅族在巔峰時期的銷量也不過是一年2000多萬,那一年拿到了來自阿里的數十億人民幣的投資,一年開了數場釋出會,多個款系同步出擊才是踉踉蹌蹌的達到了2000萬。

    而相比來說,後來者居上的小米和雷軍做出這樣的成績單,簡直不費吹灰之力。要知道在過去的這一年間,小米的年銷售量已經超過了1億部,而魅族只有1000萬不著還是在黃章復出之後的成果。

    讓人意外的是,其實這兩個強者曾經有過合作的機會,要知道雷軍曾經打算做小米之前經常去黃振的辦公室裡坐著與黃章聊天學習經驗。

    可惜這兩個人由於理念和性格的不同以及對未來發展理念的不同,並沒有走到一起,假如黃章雷軍聯手的話,可能今天的足相當恐怖了,甚至已經能夠達到與華為分庭抗禮的程度,即便達不到這麼高的程度,也能達到國產前五的水平。

    我們來分析一下,魅族的優勢在於,首先小而美的存在,很多人的眼中是認可的同時,在很多使用者的心裡,其實flyme系統一直是非常好的國產定製ROM。

    便放在今天在華為的emui以及小米的MIUI,強勢崛起之下,魅族的flyme系統依然能夠獲得很高的評價,這才是最核心的競爭力所在。

    而相比來說,雷軍作為一個網際網路產品經理的身份,以及見證了整個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的老前輩,在網際網路營銷方面以及供應鏈體現的把握,包括人性的把握上,相對於黃章來說是非常具有優勢的。

    我們可以看出小米在創立這十年左右,成功的將高通推薦給了大眾,也成功將跑分作為優勢同時,也將價效比傳遞給了大眾。

    假如雷軍與黃徵合作的話,可能會將魅族打造以一個涵蓋了高階到低端的完整產品鏈。我們知道魅族在發展過程中,其實經歷過很多戰略性的失誤,相比來說雷軍不會在這方面犯錯誤。

    除此之外雷軍可能會較早的讓魅族使用上高通的晶片,這樣一來也就不會有後續之間的慘敗事情發生。

    當然歷史是不能重演的,黃章和雷軍註定不是同一類人,可能在某一方面上來說,黃章還是比較務實的,而雷軍可能更注重的是營銷方面。

  • 4 # 小坤哥哥吃雞

    魅族死在售後服務上,一部保修期內的手機,售後服務店,必須給弄成不在保修範圍內的!我遇到過,一找工商局,立馬解決!所以從那次之後,再不選擇魅族手機!

  • 5 # 譚浩俊

    其實,做事沒有那麼多的“如果”、“假如”什麼的,做了,也就做了,決不後悔。後悔,就真的什麼事也做不成。

    魅族如果真的聽了雷軍的,會是什麼樣,誰能預料到。就像聯想一樣,不按柳傳志的思路,真的會比現在更好嗎?好與差,只有比較才能有答案。

    而從黃章的情況來看,一個具有高智商的產品經理,讓其做一個更需要情商的職業,當然會差一點。能夠魅族起來,已經相當不錯,很多智商極高的人,至今還在默默無聞呢。

    至於雷軍,原本就是情商高於智商,是一個可以做成大事的人。拿產品經理的高智商與集智商與情商於一體的人相比,當然是有差距的。所以,不要動輒拿這個跟那個比,或者用諸如假設這樣的方式,去評判某個企業。世界上只有做沒做,而沒有如果怎樣就會怎樣。真的如此,世界還有什麼不同呢?

  • 6 # LeoGo科技

    當然,當年的黃章和雷軍真誠以待,有種“知己覓知己”的感覺,而我們透過王川也知道,黃章之所以沒有被雷軍投資,還在於黃章喜歡單幹,雷軍曾經對黃章說,你們有一個軟體高管很強,你要給他股份,要不然留不住人。黃章說:他被挖走了我自己能幹。

    雷軍更注重投資,而黃章更注重技術。但是,黃章是先技術而後生意,所以雷軍和黃章分歧,沒有什麼對和錯,理念不同!如果,兩人當時真的合作,沒準互相彌補,對於魅族來說,這是一種資金上的緩解,同樣也是能夠利用小米的營銷策略,而對於小米來說,可能會帶來,真正可以和華為媲美的高階旗艦。

    遺憾,沒有合作。其實魅族和小米雖然是競爭者,但是我覺得還是有合作得可能,黃章和雷軍畢竟有過一段時間的合作,如果真的在合作,也有可能會有新的發展。

    魅族雖然目前並沒有回到巔峰,但是黃章的匠人精神,還是值得雷軍去學習的。就想餘承東說的,未來只有三四個手機品牌,而品牌間的合作,真的可能帶來更好的化學反應!

  • 7 # 3紅鏽寶刀

    理念不同而已,黃章享受的是一步步前進的過程。如果接受投資,雖然可以瞬間做得很大,但是公司不是自己一個人的了,就沒有那種感覺了

  • 8 # 理科自由派

    黃章與現在的ofo的90後一樣,現在後悔死了,如果世界上有後悔藥吃的話,他們一定會去吃!

    做大事,投大資卻看不清趨勢的人都會死的很慘!

  • 9 # 吳懟懟

    歷史這東西,當年展望未來,還沒有小米呢,誰知道魅族會發展成什麼樣,如今回頭看,小米上市了,魅族疲憊了。

    不講什麼冥冥之中自有定數那套虛的,做企業的不講玄學,講管理和盈利。

    黃章其實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在智慧手機發展初期,魅族的日子過的很滋潤,雷軍當時受蘋果刺激,看好智慧手機市場,迫切想要找到一家有實力的公司投資,圈子裡掃了一遍,雷軍看上了魅族:

    “為什麼愛魅族,因為魅族是國內少有的用心做事情的公司。”

    “世界上只有兩家網際網路手機公司:一是蘋果,一是魅族。”

    但魅族那時候小日子過的很滋潤,黃章其實也不太在意要把魅族做成蘋果那樣的大公司,從MP3到智慧手機,黃章按照自己的直覺做產品,做出了品牌,做出了名氣,也賺到了錢。

    不過,黃章的官方回答是:

    “我和雷軍是好朋友,並且我也認為如果他投資魅族,帶來的不僅僅是資金。但在我還看不到更遠的未來之前,接受任何投資或上市都是浪費投資人的錢……”

    儘管雷軍設身處地地為黃章和魅族著想,幫他牽線搭橋,聯絡專業人才,灌輸一些企業管理的方式。

    但黃章固執地堅持自己的那套做法。

    看黃章的回答:他被挖走了我自己能幹。不知雷軍是否想到當年和張小龍談好15萬收購Foxmail,結果派去洽談的研發人員覺得,這麼個軟體不值得買,我們自己用1-2個月也能做出來。

    黃章是一個好產品人,但是他不具備企業家思維。

    雷軍看沒法說服黃章,索性就自己擼起袖子做了小米。拉上本來打算介紹給黃章的谷歌中國工程研究院副院長林斌,以及孫鵬、劉新宇、李偉星、黎萬強和黃江吉等幾位聯合創始人開始創業。

    這個創業陣容十分豪華且全面了,從陣容上就把魅族給比下去了。

    與黃章相比,雷軍做手機是完全的門外漢,不過和黃章相處的那段時日,雷軍把魅族的基礎營銷方式學了個七八成,用在小米上,比如強調價效比,注重外觀和UI,大搞飢餓營銷。小米銷量很快上漲,並超過魅族,氣得黃章在網上大罵雷軍偷師:

    “不是我曾經教他,他懂個屁做手機”

    還諷刺雷軍是“偽聖人”、“老流氓”

    之後黃章就魔怔了,請了職業經理人來管理公司,自己則待在家裡繼續研究手機,推出更好產品……所以黃章本質上是個技術宅?

    這麼一看,是黃章的性格和選擇制約了魅族的企業發展,跟他拒絕雷軍沒有直接關係。

    從天眼查資料來看,魅族之後也進行了3輪融資,2015年就得到阿里爸爸的6.5億美元融資,馬雲爸爸的金大腿可不輸雷軍,有了財神爺加持,魅族也沒能逆襲小米,這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觀察魅族手機這幾年的產品表現,魅族15無功無過,16th本來開盤逆襲,口碑銷量雙豐收,但是量產跟不上,很快賣斷貨,斷貨週期又很長。當時市面上的黃牛機把魅族16th價格炒高了六百塊,依舊很多粉絲使用者購買,本可藉此打個翻身仗。

    等到雙十一補貨時,小米、華為、榮耀的新機都上市了,友商輕鬆銷量過億,魅族失落難回巔峰。

    從這裡也能看到,魅族自身還有很多問題,包括供應鏈也跟不上,跟小米差距有點大。任何一家公司,生存到最後,靠的都不是情懷,而是實打實的供應鏈和技術壁壘,我們將小米與魅族相提並論,因為在大眾層面,雷軍和黃章曾經販賣過一樣的情懷。

    但在我們看不到的另一面,小米早就深化了自己的內功,即使做不到像華為這樣自主研發晶片,把更大的利潤掌控在自己手裡,也是整合了能撐起上億銷量的供應鏈。

    而在供應鏈之外,小米生態也初見成效,家電業務蒸蒸日上,反觀魅族,已經落後太多了。

    最後,雷軍和黃章兩人不同的人生經歷也造就了小米、魅族兩家企業不同的發展軌跡。雷軍畢竟是在40歲之前就帶領金山上市的成功企業家,在小米之前,他已經成功帶出了一家上市企業,並且投資了包括UC瀏覽器在內的眾多一線網際網路企業,業內大神好友眾多。

    而黃章,比較宅,以及極度反感資本和商業。

    小米上市過程並不是那麼平順,可謂是流血上市,市值砍半,換做黃章,他不一定有這樣的魄力。

    不過,就算是這樣,黃章也已經比太多人優秀了,他的優秀和能力是有目共睹的,魅族也已經比很多同類公司成功了。

    還有人記得當年的波導、酷派、樂視麼?

    近一點來講,錘子還在苦苦掙扎。知足常樂,魅族現在這樣也沒什麼不好的,沒有野心,不想上市,做自己喜歡的產品,魅族鐵粉能支撐起魅族這樣一家小而美的手機公司的生存。

  • 10 # 天哪該使用者名稱醫用

    當時去找黃章的可不止雷軍一個人,好多人都去找過這哥們,人家自以為是,認為自己不需要合夥人。後來我才知道潮汕人做事都是這樣,他們不願意跟別人去分享自己的利益,只有公司困難的時候才會想到拉個合夥人墊背,別問我是怎麼知道的我現在的公司就是一家潮汕人開的公司,前幾年生意好的時候人家要入股不願意,現在不行了開始找投資人了。

  • 11 # 毛琳Michael

    如果黃章沒有拒絕雷軍建議,魅族肯定是比現在的小米更厲害的存在,因為黃章懂產品,懂粉絲營銷,但是歷史沒有如果,所以黃章也沒有後悔。

    1、黃章懂產品,懂設計,這是小米不具備的

    雷軍的魅族從mp3到手機,是被稱為手機行業最懂產品設計的人,也是和喬布斯一樣擁有產品思維的人,這是小米最缺的。

    小米的產品只剩下價效比,產品美觀度就是並不太好,甚至可以說沒法看,所以如果雷軍投資了魅族,而黃章的設計加上雷軍的資本,雙方營銷結合,那魅族肯定會發現比現在小米更好,畢竟華為就是設計+功能讓使用者喜歡的。

    2、魅族從家族企業向經紀人企業轉型

    魅族制約發展的是黃章的家族企業作風,股權都掌握在自己手裡,所以魅族裡面的管理極為混亂,有才和能力的職業經理人根本進不來,也根本不能適應魅族的風格。

    這也是小米雷軍直接創立小米的原因,也是小米能發展這麼迅速的原因,因為人的競爭力比較強,能人輩出。

    3、價效比策略可以加速出貨量

    魅族當時價格太高,導致不能快速佔領市場。直到小米發展起來已經來不及了,發展也受到限制,如果價效比快速轉移,那魅族早就是小米的地位,搶佔了榮耀,OPPO 等市場。

    可惜,黃章沒有如果,雷軍自己創業身價幾百億也不會有如果。

    你認為魅族會倒閉嗎?

  • 12 # 輕風拂過你的發

    這種如果沒有任何意義,就像當年潘金蓮當年沒有開窗,就不會遇見西門慶,就不會……一樣,世界本來就是一個整體,每個人的每一次決定都在影響著世界

  • 13 # 豐心2

    如若當時合作,我個人感覺也不會有現在小米這麼輝煌,為什麼這麼說呢,曾經看到過一篇文章,就是說魅族的主體管理層大部分為黃氏家族成員,也就是說魅族經過這麼些年發展,他是個“家族”企業!而且就這些年發展看來,魅族的老總和小米老總兩人對比性格相差太大,別說合作,就是合作了,恐怕也會因為兩個大股東之間不和從而制約公司的良性發展

  • 14 # wwhxyz123

    手機講品質,老闆講品德!永不用小米!

    偷技術,賺吆喝,懟同行,秒天地,裝可憐,扮高尚,玩資本,炒股價,中飽私囊。

    圖小利粉之,都是自以為佔了便宜的屌絲米粉。

    腦殘粉很快也會長大。

    從行業來講,小米是很不健康的存在。就像摩拜ofo一樣,老闆盆滿缽滿,全身而退,市場最後一地雞毛。

  • 15 # 路人甲乙戊

    喬布斯被反覆侮辱。

    黃章和喬布斯的差距不是一點半點。

    懂產品?看看手機設計的啥樣子,一點購買慾望都沒有。

    渾身上下都是毛病,自負,自閉,多疑,心胸小。

    他和祥林嫂有的一比。

  • 16 # 牛頓的衣缽

    假如,黃章沒有拒絕雷軍,那麼,就沒有小米,那麼魅族就是個優秀的只能手機公司,黃章是幹mp3起家的,多多少少接觸不少電子產品,按道理來說,他應該看到了未來手機的發展趨勢,而雷軍是一名程式設計師,是一個電子產品使用者,現實往往都是相反的,黃章應該是目光長遠,而雷軍是個短淺的人。由於黃章的性格導致了他錯過了更好的發展機會,而雷軍目光長遠,抓住了這次機會,最後雷軍成立了小米。

  • 17 # 科飛貓科技公社

    這個問題誰也說不準。有可能雷軍和黃章合作後意見鬧不和,魅族早就倒閉了;也有可能魅族早已超越華為,出貨量全中國第一。

    黃章和雷軍的相識是在08年,當時的魅族還在生產MP3,但黃章粉絲經濟和軟硬體結合的想法已經初步成型,當時的雷軍找到黃章想要與黃章共同經營魅族,但黃章喜歡單幹,又考慮到兩人意見不合,就婉拒了雷軍的提議。雖然黃章和雷軍沒有合作,兩人的關係還是十分密切的,那段時間正好是魅族定製系統的時候。可是沒過多久,黃章就在論壇上對雷軍破口大罵。原來和黃章分道揚鑣後,雷軍自己找人創立的小米開,發了一套基於安卓深度定製版的EMUI系統。在系統火爆之後,小米第一臺手機橫空出世。沒過幾年,小米就坐上了國產手機出貨量第一的寶座,而同一時期的魅族就顯得不夠看了,這也是為什麼黃章至今對雷軍都有偏見的原因。如果黃章和雷軍合併,結局誰也說不清楚。畢竟當初馬雲也曾找過雷軍,想要得到的雷軍投資,但是被拒絕。如果當時雷軍投了馬雲,會不會今天的首富就是雷軍了?

  • 18 # 帆辰科技

    如果黃章當時沒有拒絕雷軍建議,魅族的歷史是否會改寫?我認為魅族的歷史必然會被改寫的,不僅僅是魅族,就連黃章的命運也是會被改寫的,對於魅族而言註定是沒有能夠做大最強的,如果當時魅族能夠接受雷軍的進入,那麼必然會比現在強大的。

    我看過一個黃章接受採訪的影片,黃章最主要的思想就是不願意接受融資,或者說對於融資還是比較排斥的,對於黃章而言,魅族公司是他一手創辦的,那麼就是一種家族式的管理方式,其專業的人才和職業的經理人是沒有辦法在魅族生存下去的。

    這也是為什麼這些年來,魅族的發展沒有前進,反而後退的主要原因了, 其人才沒有辦法進入,不能各施所長的自己的能力,而我們再來假設一下,如果當初雷軍加入魅族後,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呢。最好的結局是,黃章的設計加上雷軍的營銷,那麼魅族一定會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手機廠商。

    但是,不知道隨著公司的發展,其必然要有投資人的注資,而公司的股份也會隨之增加或者稀釋掉的,黃章會不會失去公司的主導權,這可能是黃章最為擔心的結果,他不能容忍自己的企業,最後落到別人的手裡。

    最後,黃章就是黃章,雷軍也是雷軍,他們是不可能在一起合作的,更何況黃章時至今日也沒有後悔拒絕雷軍入股魅族,而如果雷軍入股魅族的話,那麼也就沒有現在的小米了。天下大勢,浩浩湯湯!

  • 19 # 嘮叨聊科技

    黃章對雷軍,在我看來,可謂是真正的“由愛生恨”。

    回想當年兩人交好之時,黃章和雷軍那種知己惺惺相惜的感覺不該是假的,甚至像網友說的那樣“知己覓知己”,而王川也曾透露過,雷軍當年對於投資魅族非常狂熱,一門心思的投入,甚至願意為了魅族壓上自己的全部身家,可是黃章卻拒絕了,黃章的自信以及對技術的重視理念使得他願意自己單幹,拒絕了雷軍的投資以及先技術後生意的理念讓黃章與雷軍越走越遠。

    而雷軍在被黃章拒絕之後,毅然組建了小米,實際上,雷軍在創辦小米之前已經是一個商界成功人士,就像他自己說的那樣,不做小米也可以很體面富足的生活,創辦小米動員了他能動員到的所有資源,所以小米必須成功。而黃章的背景決定了他接觸高度達不到雷軍的高度,所以魅族在今天的市場的衝擊下已漸失風頭。

    所以我覺得,或許黃章沒有拒絕雷軍,那就將如今的魅族和小米的發展結合起來看,或許會改寫魅族的歷史。

  • 20 # 看球看書看世界

    說句政治不正確的話,雖然大陸的高等教育爛,985,211比不上世界一流名校。但沒有經過高等教育的洗禮,想把企業做大,或者說也不一定是做企業。做一件需要長期投入的事業,不跌跟頭是偶然,摔倒才是必然。

    魅族出道的手機在當時確實驚豔,但黃同學後勁不足的毛病遲早會暴露出來,所以不是某一個選擇的關係。智慧機市場成為紅海是必然的,餘大嘴說的最終只剩兩三家的論斷才是有遠見的。

    而如果大陸智慧機市場剩兩三家,黃同學憑什麼跟別的大佬爭。最近複習機率論,魅族成為最後兩三家的可能性當然有,但勝出者可不是隨機出現的,從各個方面看,很難輪到魅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經常在朋友圈裡發心靈雞湯的人,我發現很多恰恰是人品極差的人,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