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圖文繪歷史

    溥儀退位的時候才6歲,啥也不能幹,一邊在自己的小朝廷裡繼續享受帝王的生活,一邊快樂的成長。1912年溥儀退位時優待清室條件裡有一條是可以暫居紫禁城,除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充公政府外,其它原紫禁城的地區都是溥儀生活範圍,直到1924年被馮玉祥趕出了紫禁城。

    圖為溥儀打高爾夫球。

    退位以後溥儀的生活只能圍著紫禁城轉了,但在紫禁城內皇帝的尊號、享受的待遇、規矩等一樣沒少,都照著以往皇帝的排場進行的,比如所使用的很多東西都是明黃色的,進膳的標準絲毫不降,平時穿的衣服僅褂袍一件一年要更換28種不重複,從任何方面體現出溥儀是尊貴的,擁有的一切都是人上人的。

    溥儀,婉容,溥傑,潤麒。

    溥儀也是從退位那年開始讀書的,在毓慶宮,當年光緒也是在這個地方,以前的皇帝怎麼讀,溥儀怎麼讀,從《十三經》、《朱子家訓》到《大清開國方略》、《聖諭廣訓》等,14歲時開始學英語課,一直讀到1922年溥儀大婚。值得注意的是,溥儀讀的全是文學,英語什麼的也是,數學等理科從沒學過,加減乘除都不會,趕出皇宮後的溥儀也曾感嘆自己不知大米從哪裡長出來的,更不知道大米多少錢一斤。

    圖為莊士敦和溥儀。

    隆裕太后死的早,長大後的溥儀沒人管,除了唸書外就是玩耍,騎腳踏車、照相、遛狗等,玩的都是新潮貨兒,民國政府時不時的有人來問候,袁世凱、徐世昌常去,偶爾還有一些象徵性的接見外賓的活動,都是鞠躬握手即可,而清室的王公大臣還是興三跪九叩大禮。溥儀的生活一直都是很封閉的,圍著他的都是一群太監和舊大臣,直到1919年英國人莊士敦來擔任溥儀英語老師後,莊士敦才時不時的把外國發生的事或報紙帶給溥儀。

    圖為溥儀與舊王公大臣。

    1924年溥儀帶著一家子來到天津,走下神壇的溥儀馬上被日本人供奉起來,特別是在靜園那段時間,日本人繼續把溥儀捧為皇帝,並享受著諸多待遇,形形色色的鼓搗溥儀的復辟夢想,1932年溥儀去往東北,除了康德年號是真的,其它全是假的。

  • 2 # 唐山故事

    新舊交替之際,風雲際會,溥儀百般折騰,都唬弄他,日本人看似可靠,最終入了個大圈套,出逃關外,做了傀儡“皇帝”。試問!溥儀若非投靠日本,會被暗殺嗎????

  • 3 # Sh黎叔

    溥儀一生三次稱帝,三次退位。現在按照順序來簡要介紹一下溥儀的三次退位後的情況。第一次退位是在1912年2月12日,退位後,按照《清室優待條件》,溥儀繼續保持宣統皇帝尊號,在紫禁城小朝廷內生活。第二次退位是在1917年7月12日,當時張勳復辟失敗,溥儀被迫退位。但是這次退位的《退位詔書》並未對外頒佈,只是以內務府名義發了一份宣告。這次退位以後,溥儀經歷了1922年的大婚,1924年被馮玉祥趕出紫禁城,1931年出走東北,1932年擔任偽滿執政,1934年稱帝,1935和1940年兩次訪日等重大事件。溥儀第三次退位是在1945年8月16日,地點大栗子溝。這次退位以後,溥儀經歷了被蘇軍俘虜,押往蘇聯,到遠東軍事法庭作證,遣返回國,特赦等一系列事件,直至去世。參考文獻:《我的前半生》《愛新覺羅·溥儀傳》《末代皇帝的非常人生》

  • 4 # 關河南望

    辛亥革命之前,滿清政府就已經失去了民心,甚至搞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滿清政府是不得不亡了。長期忍受民族壓迫和封建壓迫的人民終於推翻了愚昧落後的滿清政權,但當時的革命者為了不使人民更多的流血犧牲和保護我們的文明古城,就同意了清帝退位,這種退位帶來了副作用,就是所謂的對清帝優待的相關政策。

    也就是雖然溥儀退位了,但民國還允許他住在紫禁城裡自己跟自己當主子,每年給他400萬生活費,在合適的時候讓他去頤和園去住,這份待遇和當年明朝末年明朝皇室的待遇,以及西方君主的命運相比,簡直是好到天上去了。

    所以溥儀退位後的生活還是十分優質的,每天遛馬玩狗,跟著畢業於英國的牛津大學的莊世敦學習西方知識,除了學習四書五經,還學習了英語讀《伊索寓言》、《愛麗絲漫遊記》等英文書籍。接受了西方思想的廢帝開始穿西褲,風衣,戴禮帽;似乎穿西裝,戴墨鏡也成了他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後來當莊士敦發現溥儀近視之後,還建議他戴上了眼鏡。雖然說一開始的時候皇室的人並不同意,因為他們認為溥儀作為皇帝,是不能夠戴眼鏡的,這關乎皇家家的顏面,但最終還是在溥儀的堅持下才戴上眼鏡的。之後溥儀又喜歡上了騎腳踏車,而皇宮當中的人為了溥儀的安全,直接將房間裡面的門檻給剷平了,這位所謂的皇帝過著富家大少的養尊處優的生活。

    但與此同時,溥儀對被迫退位的懷恨,以及他身邊的封建餘孽還是很猖獗的糾纏在了一起,每天給他見面,大哭皇上的遺老遺少們比比皆是,封建殘渣們還想著在人民的頭上作威作福,於是雙方一拍即合,搞出了著名的復辟事件。

    1917年6月,張勳利用黎元洪與段祺瑞的矛盾,率5000“辮子兵”,借“調停”為名,於6月14日進北京。入京後,張勳急電各地清朝遺老進京,‘襄贊復辟大業’。

    當時,溥儀12歲,但早年滿清皇室對他的教育起了很大的推波助瀾的作用,所以他堂而皇之的接受了百官的朝賀,宣佈復辟了。

    然而他們不曾想到的是,這場鬧劇僅僅也就是持續了十二天。

    鬧劇之後,清室已經首先破壞了清室優待協議,所以馮玉祥立刻派兵到皇宮裡,將這些鬧劇裡的人物趕出了紫禁城。於是這位所謂的末代皇帝,帶著相當多的國家財產去當了逍遙的寓公,但他這個時候,把國家財產也賣的差不多了。

    隨後就是我們都知道的了,這位想復辟想到發瘋了末代皇帝,逆流而上,幹起了辱沒祖宗的勾當,跟著日本人一起跑到了東北,當了偽滿洲國的康德皇帝,不僅如此,他還到日本認了一個“清河源氏”的祖宗回來,也不知道他老祖宗努爾哈赤泉下有知會不會過來找他,這就是末代皇帝溥儀出宮後的戲劇人生。

  • 5 # 影視鼠

    溥儀是清朝的末代皇帝,在3歲的時候就登基當上了皇帝!但是前後在皇位上輾轉了幾次,被袁世凱廢掉之後又被日本人復扶持上了皇位,當時了滿洲國的皇帝,徹底成為了日本人的傀儡皇帝,有名無實權

    溥儀當時被袁世凱逼迫退位之後仍然可以住在紫禁城,雖然當時他已經退位了,但是依然享有皇帝的稱號,禮儀制度沒有任何改變,只是沒有了皇帝的權利!

    其實在溥儀退位之後,溥儀在紫禁城中曾經有過一個老師叫做莊士敦,他是畢業於英國的牛津大學,本身是一個蘇格蘭人。他教導了許多的西方的東西給溥儀,同時溥儀也對於這些很感興趣。所以溥儀在紫禁城當中除了學習四書五經之後,還學習了英語,後來一般為他天賦異稟又讀了《伊索寓言》、《愛麗絲漫遊記》等等英文書籍。漸漸地也培養了當時非常罕見的英文天才!

    而且除了學習之外,溥儀的業餘生活也是十分的豐富的,據瞭解他的穿著也是十分的講究的。他平時的穿著變成了西褲,風衣,禮帽;似乎穿西裝,戴墨鏡也成了他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後來當莊士敦發現溥儀近視之後,還建議他戴上了眼鏡。雖然說一開始的時候皇室的人並不同意,因為他們認為普郵作為皇帝,是不能夠戴眼鏡的,這關乎皇家家的顏面,但最終還是在溥儀的堅持下才戴上眼鏡的。之後溥儀又喜歡上了騎腳踏車,而皇宮當中的人為了溥儀的安全,直接將房間裡面的門檻給剷平了

    在當時溥儀的供奉數額也是驚人,新政府每年都要支付這位末代皇帝800萬兩的銀子當做退休金,而溥儀也是靠著這些供奉活的很瀟灑,雖然亡國了,但是依舊每天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

    他在退位十二年之後就被馮玉祥趕出了紫禁城,而他皇帝的名號和俸祿也沒有了,甚至他的那些財產也被充公了,而她也過上了顛沛流離的生活。後來不得不投靠日本人,成為日本人的傀儡,想再次復辟清朝,但是最後還是失敗了!

  • 6 # 歷史寶藏

    1912年,宣統皇帝溥儀退位。那麼,退位過後這位末代皇帝都幹了什麼呢?

    溥儀受到保護,並學習西方文化

    辛亥革命中,革命黨與清室簽訂了條約,溥儀作為清朝最後一位皇帝的身家性命得到了保護,同樣得到保護的還有溥儀的“家”——紫禁城。張勳復辟失敗,相當於將溥儀玩弄了一把。到了1919年,溥儀聘請了英國人莊士敦入宮,那個時候溥儀已經14歲了。莊士敦的入宮意味著溥儀開始接受西方文化的薰陶。溥儀的生活方式不再像個皇帝,而是漸漸西化。戴上了近視眼鏡(胡適說溥儀的眼睛比他還近視);學會了騎腳踏車、穿上了西服,學會了打網球,更重要的是剪掉了辮子。

    溥儀心中還是有著皇帝夢,後來當了日本人的走狗

    溥儀自己是知道當皇帝是有多爽的,加上當時宗社黨人的影響,溥儀雖然有學習西方的舉動但心中一直都有一個皇帝夢。1922年溥儀還娶了婉容為“皇后”。封文繡為“皇妃”。

    莊士敦只教了溥儀四年,他們被馮玉祥趕出紫禁城後,溥儀得到了日本人的庇護,莊士敦不得不離開,同樣離開溥儀的還有“皇妃”文繡。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人開始侵華,數年間佔領了東北全境,為了控制中國的東北,日本人將溥儀“請”到了長春,溥儀其實自己也願意來。到了長春,溥儀當上了“滿洲國”的皇帝,但一切實權還是掌握在日本人手中,溥儀只不過是日本人統治中國東北的“一條狗”罷了。之後的故事就是蘇聯進攻關東軍時將溥儀抓住勞改了幾年後交給了新中國,在新中國溥儀改造得比較成功,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1967年10月17日因為尿毒症而死。

  • 7 # 歷史雲頂

    作為中國最後一個皇朝,清朝一直是人們痛恨唾棄的物件,正是因為它,我們國家受到外來殖民者的侵略,讓我們國家的文化和經濟倒退數百年。然而清朝的皇帝就是這一切的罪魁禍首,他們的思想和策略直接影響國家的發展,所以我們對於疏於朝政的昏君都十分痛恨,而溥儀雖然作為清朝的最後一個皇帝,卻並沒有受到懲罰,而是像平常人一樣的開始生活。

    溥儀在戰犯勞改所勞改完之後就步入社會,開始尋找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他找到的工作是北京植物園的管理員,透過每天為植物澆水、鬆土來獲得報酬。雖然這份工作對於以前做過皇帝的人可能有點恥辱,但是溥儀並不這麼覺得,他認為能透過自己雙手獲得工資是非常幸福的事情。因此溥儀在剛來工作時信心十足,也充滿幹勁,將植物園的事情一絲不苟的做完,植物園看溥儀的身份不一樣也沒有虧待他,第一個月就給了六十元錢。

    六十元錢在中國剛成立的時期非常的寶貴,而溥儀拿到他人生第一筆工資時,用一部分錢買了棉花,這是為什麼呢?眾人疑惑不已,原來溥儀在戰亂之中就一直由於心事困擾所以每天都睡不好覺,有了棉花做成的被子之後溥儀開開心心的用他新買的被子好好的睡了一覺。

    而剩下的錢溥儀去買了一些高檔的食品,溥儀雖然從小在皇宮中當皇帝,但是其實他的一生顛沛流離,在動亂中長大,高檔的零食和食物也並不是經常能吃到。不愧是當過皇帝的人,從小就對於金錢沒什麼概念,首筆工資全部花在自己的享受方面了,因此很快的就將六十塊錢花完了。

    溥儀在收穫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後就越來越熱愛工作,由於溥儀從小接受到優質的教育,所以溥儀將他的知識用在工作上,獲得了越來越多的賞識。最後,上司覺得溥儀在植物園工作太屈才,因此將溥儀調到文史研究委員會,餘生都在研究古代歷史,工資也漲了不少。

    眾所周知,溥儀是中國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皇帝,他在歷史上的意義是非常大的,溥儀從三歲登基,還在孩童的時候,清朝就被滅了國,而溥儀也為清朝復興做過很多努力,甚至不惜給日本人當走狗,他在自己的自傳中也懺悔了自己的前半生。

    自從新中國成立後,溥儀卻慢慢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義,並且在1962年和自己心愛的女子李淑賢結婚,可見溥儀在新中國成立之後不但收穫了幸福還受到了國家的重視,真的是重獲新生,擁有了更美好的生活。

  • 8 # 七個名字真不容易

    清室優待政策真的是臭棋,兩頭不討好,解決了一時,埋下了禍根,後來溥儀跑去認日本人當爹了,給日本人提供侵華大本營

  • 9 # 新銳歷史

    溥儀退位時,不到六歲,什麼都不懂。他雖然已經不是皇帝了,但依舊住在紫禁城裡。一個小孩子,正是貪玩淘氣的時候,生活在深宮裡,肯定是很難快樂的。

    當然,溥儀還享有尊號,這時候尊號相當於一種意-yin-的東西。清朝的遺老們和后妃太妃們仍然希望溥儀像皇帝一樣滿足他們內心的失落感,在他們看來,家法和禮儀是必須保持的。清朝的遺老當然不甘心就這樣丟了天下,他們還期盼有一天能東山再起。

    在紫禁城內外仍然有一些皇家的軍隊,這些軍隊撐撐檯面還行,真打仗就不行了。

    溥儀後來回憶說:“中華號稱為民國,人類進入二十世紀,而我仍然過著原封未動的帝王生活,呼吸著十九世紀遺下的灰塵。”

    直到十八歲,溥儀一直過著這樣的生活。如果不是馮玉祥發動政變,逼迫溥儀出宮,可能他還會舒舒服服地繼續過著皇帝的生活。

    袁世凱逼退清廷並不是把皇室趕出宮,僅僅是讓他們放棄一切權力,至於生活待遇還跟以前一模一樣,所以溥儀又被稱為“關門小皇帝”。

    袁世凱這個人還算是履行了自己的承諾,對清廷皇室比較優待,但是常年高薪養著這一批吃飯不做事的人,人民也不樂意啊!

    後來袁世凱稱帝,當了八十三天皇帝就一命嗚呼。袁世凱死後,他的繼任者們對待清廷還是繼續貫徹袁世凱當初的政策。但是在《中華民國憲法》中並沒有寫上對清廷的“優待條件”,1917年一月,清廷遺老集體請願,要求憲法確保“優待條件”永遠生效。徐世昌發表演講,力挺將“優待條件”寫入憲法。

    四月二十日,憲法會議討論此事,會議大多數人認為,清廷皇室優待一事本質是締結條約,經過南京臨時政府的投票,自然永久生效,其法律效力跟憲法同等,所以不必列入憲法之中。會議的結果非常有意思,既承認“優待條件”永遠生效,又拒絕寫入憲法中,可以說是非常“政治”的一個做法,很有意思,也很有智慧。

    根據優待條件,大清皇帝退位後,暫時住在紫禁城裡,日後移居頤和園。溥儀退位後,幹清門外的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歸國民政府所有,幹清門以北的宮禁由清皇室暫居。

    養心殿從雍正開始就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清朝皇帝一般都在這裡辦公,召見臣下。溥儀退位之後,仍然是養心殿的主人。

    至於說每年給皇帝四百萬兩銀子,這個就比較難辦到。大家知道,民國的財政是非常困難的,所以四百萬兩很難到位,但是國民政府還是儘量保證他們過上好日子,每年也會湊上一兩百萬兩的銀子。隨著溥儀的退位,待遇其實是一年比一年差,這個是必然的。但是皇室中有很多珍寶古董,他們也不缺錢花。

    有意思的是,溥儀的老師陳寶琛在教育溥儀的時候,仍然是以清朝教育皇帝的方式,跟教育一般的小孩不太一樣。陳寶琛的目的是把溥儀教育成一個皇帝,繼承祖業,將來繼續統治臣民。

    溥儀讀書的地點是毓慶宮,也就是嘉慶皇帝當皇子時讀書的地方。溥儀的主要課程還是十三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那套。溥儀十三歲時,開始學習英文,英文的學習拓寬了他的視野。不過,他所受的教育從一開始就是腐朽的,老師教給他的東西無非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老師一邊講課一邊大罵革命有罪民國無聊,讓溥儀要學習勾踐臥薪嚐膽,他日復國。溥儀在自傳《我的前半生》中回憶這段日子:

    我從宣統三年學到民國十一年,沒學過加減乘除,更不知聲光化電。關於自己的祖國,從書上只看到“同光中興”,關於外國,我只隨著愛麗思遊了一次奇境。什麼華盛頓、拿破崙,瓦特發明蒸汽機,牛頓看見蘋果落地,全不知道。關於宇宙,也超不出“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如果不是老師願意在課本之外談點閒話,自己有了閱讀能力之後看了些閒書,我不會知道北京城在中國的位置,也不會知道大米原來是從地裡長出來的。當談到歷史,他們誰也不肯揭穿長白山仙女的神話,談到經濟,也沒有一個人提過一斤大米要幾文錢。所以我在很長時間裡,總相信我的祖先是由仙女佛庫倫吃了一顆紅果生育出來的,我一直以為每個老百姓吃飯時都會有一桌子菜餚。

    我讀的古書不少,時間不短,按理說對古文總該有一定的造詣,其實不然。首先,我念書極不用功。除了經常生些小病借題不去以外,實在沒題目又不高興去唸書,就叫太監傳諭老師,放假一天。在十來歲以前,我對毓慶宮的書本,並不如對毓慶宮外面那棵檜柏樹的興趣高。在毓慶宮東跨院裡,有棵檜柏樹,夏天那上面總有螞蟻,成天上上下下,忙個不停。我對它們產生了很大的好奇心,時常蹲在那裡觀察它們的生活,用點心渣子餵它們,幫助它們搬運食品,自己倒忘了吃飯。後來我又對蛐蛐、蚯蚓發生了興趣,叫人搬來大批的古瓷盆缸餵養。在屋裡唸書,興趣就沒這麼大了,唸到最枯燥無味的時候,只想跑出來看看我這些朋友們。

    十幾歲以後,我逐漸懂得了讀書和自己的關係:怎麼做一個“好皇帝”,以及一個皇帝之所以為皇帝,都有什麼天經地義,我有了興趣。這興趣只在“道”而不在“文”。這種“道”,大多是皇帝的權力,很少是皇帝的義務。雖然聖賢說過“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君視臣為草芥,臣視君為寇仇”之類的話,但更多的話卻是為臣工百姓說的,如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在第一本教科書《孝經》裡,就規定下了“始於事親,終於事君”的道理。這些順耳的道理,開講之前,我是從師傅課外閒談裡聽到的,開講以後,也是師傅講的比書上的多。所以真正的古文倒不如師傅的古話給我的印象更深。

    許多舊學塾出身的人都背過書,據說這件苦事,確實給了他們好處。這種好處我卻沒享受到。師傅從來沒叫我背過書,只是在書房裡念幾遍而已。也許他們也考慮到唸書是應該記住的,所以規定了兩條辦法:一條是我到太后面前請安的時候,要在太后面前把書從頭念一遍給她聽;另一條是我每天早晨起床後,由總管太監站在我的臥室外面,大聲地把我昨天學的功課念幾遍給我聽。至於我能記住多少,我想記不想記,就沒有人管了。

    溥儀的老師陳寶琛是一個非常頑固的封建遺老,他對清皇室很忠誠,對民國非常仇恨,所以他給溥儀灌輸什麼東西我們就不難想象了。陳寶琛曾經對溥儀說:“民國不過幾年,早已天怒人怨,我大清開國已經有兩百多年,仁德深厚,現在百姓都很懷念我大清,將來陛下一定可以光復我大清。”

    溥儀相信陳寶琛的話嗎?相信,而且非常相信。這就是為什麼他後來出任偽滿洲國皇帝,想借助日本人的力量光復清朝。有意思的是,陳寶琛並不贊同溥儀投靠日本人,連溥儀的生父載灃也非常反感溥儀這種做法。在他們看來,這種做法是賣國的行為,光復大清也要靠自己的力量。但是溥儀並不理會老師的意見,他覺得陳寶琛雖然忠於大清,但終究迂腐不堪。

  • 10 # 嘉佳小博士

    權利,一個沒有任何根基的末代皇帝也可以談權利。

    為什麼日本人想法設法的把他弄到滿洲?這也是他唯一的利用價值。因為他是大清的遜帝,這個身份去出任什麼偽滿洲國的執政也好,皇帝也罷,都是很合適。對於當地的統治來說,溥儀的身份很容易過得士紳階層的認可,對於當時的國際列強來說,可以堵住他們的嘴,掩蓋自己侵略的事實。

    而溥儀的目標卻是復辟大清國,日本軍部可管不了這些,所以第一次出現分歧的時候,對方強硬且無理的態度,就讓溥儀心涼了半截。既沒有復辟大清國成功,也沒撈到皇帝,白白的進入了日本人的圈套。

    後面的發展那就更加讓他心驚膽戰。

    任何政務都輪不上他處理,日本方面早就處理的好了,他的任務就是簽字。而且是必須簽字,有時候連看檔案的權利也沒有。自己又被限制了行動自由,可想而知,他的處境。

    所以說他是囚徒,沒有權利。

  • 11 # 華太師

    中國古代的皇帝可以說是當時身份最高貴的人,身居深宮,享盡天下榮華富貴和世人的景仰。

    很多的人都想成為皇帝,秦朝的時候,項羽見到秦始皇出遊聲勢浩蕩的場面說到:彼可取而代也,劉邦見此場面也說:大丈夫當如此也。後來他們二人為了爭奪皇帝的寶座也是打的不可開交,最終劉邦贏得戰爭的勝利而項羽落了個烏江自刎的下場。

    古時候,很多的人為了做皇帝丟掉了性命下場悲慘,也有人因為爭奪皇位兄弟反目手足相殘,然而有的時候做皇帝並不是一件好事,我國封建王朝最後一個皇帝宣統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就是如此。

    溥儀生於1906年,身份極其高貴,因為他是光緒皇帝的侄子,三歲不到的時候就被帶到皇宮撫養。之後不久,因為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在短時間內先後去世。溥儀被“抱上”皇帝寶座,第二年改年號為“宣統”,因為此時的溥儀幼小無知,此時的朝政由其父載灃和朝中大臣處理。

    1911年10月,武昌起義爆發,全國各地掀起了革命的浪潮。次年朝廷迫於形勢代替宣統皇帝頒佈《退位詔書》,宣佈溥儀退位。但此時溥儀還保留皇帝稱號居住在故宮之中,過著和之前差不多的生活。

    清政府被推翻後,很多曾經的貴族不甘心就此沒落,想借溥儀東山再起,不斷地向年輕的溥儀灌輸復辟的思想。在這樣的環境下,溥儀深知自己身兼光復清朝的重任,在1917年他在張勳等人的擁戴下宣佈復辟,無奈復辟失敗,溥儀再次宣佈退位。1924年馮玉祥發動政變佔領北京, 廢除溥儀皇帝稱號將其趕出紫禁城。溥儀從北京逃到天津並多次企圖復辟。

    “九·一八”事變後,溥儀在日本人的操縱性下,在東北當上了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1945年日本戰敗,他在逃往日本途中被蘇軍俘獲並在蘇聯囚禁五年,後來轉回國內。在此後近十年的時間裡,他也一直在中國的戰犯管理所接受黨的教育和改造。

    直至1959年12月,政府放寬政策將選擇一部分戰犯特赦。溥儀在看守所表現良好,認真反思自己的罪行接受改造,隨著他的立場和態度的變化,他被黨和人民的信任並作為第一批特赦人員被特赦,成為一名普通的中國公民。在此之前,溥儀不是作為皇帝在宮禁中養尊處優,就是作為勞改犯被囚禁沒有自由,可以說此時溥儀甚至從來沒有過過正常人的平凡生活。

    溥儀被特赦後不久就從撫順回到他無比熟悉的北京,可是對他來講,這時的北京早已“物是人非”,自己以前生活的紫禁城如今已經不能再居住了,所以他沒有落腳之處只能先借住他妹妹的家中。由於他孤身一人,沒有手藝,也沒有工作,在1960年2月的某一天,北京市民政局特意給他介紹了一份清潔工的工作,工作的重要內容就是在植物研究所的植物園裡給花木澆水和打掃衛生。考慮到溥儀以前是皇帝,沒有幹過活,北京市民政局給他找了個輕鬆簡單的工作。溥儀在接到通知後欣喜不已,拿著介紹信興高采烈的跑去植物園報道了。

    雖然有了穩定工作了,可是溥儀還有個問題沒有解決,這時溥儀仍然借住在妹妹的家中,自己缺一個住的地方。組織對溥儀那是相當的照顧,在植物園瞭解情況後又給溥儀分配了員工宿舍。從此之後,溥儀有住房有工作,生活走上了正軌,和周圍的人們一樣,自食其力憑藉自己勞動來養活自己。

    溥儀面對這來之不易的工作自然是非常的珍惜,每日勤懇工作。透過自己的辛勤勞動,溥儀在工作不久就拿到了人生的第一筆工資。據說,他的第一筆工作有六十多元,以當時的工資水平來看六十多元已經是非常多的了,更何況溥儀從事的是一般的工作而且沒有多少工作經驗,可想而知是政府對他的一種照顧。

    你們溥儀在拿到第一筆工資後都做了那些事情呢?那時北京的氣溫比較低,溥儀用第一筆工資為自己添了一床新棉被,用剩下的錢買了點心和糖果。在當時點心糖果比較奢侈,這些東西都是比較昂貴的零食。

    溥儀的第一筆工資就這樣被花光,可見當過皇上的溥儀對金錢並沒有什麼概念,坐慣了龍椅習慣了養尊處優,對花錢也絲毫沒有規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時候最喜歡吃的家常菜有哪些?說說做法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