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理若水

    潛意識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利用潛意識的力量為自己服務,是非常好的做法。

    我通常是在面臨困難的時候和我的潛意識溝通的。步驟如下:

    首先調整自己的呼吸,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呼吸上。認定胸口那個位置就是潛意識的所在,把右手放在那個位置。

    接著與潛意識對話。感謝潛意識多年來對自己的支援和幫助。說自己面臨一個什麼問題,請求潛意識的幫助,問問它願不願意。並且告訴潛意識,如果做了,讓我自己會變得更好,不會更差。

    如果潛意識同意了你的請求,那麼你就可以去行動了。

    如果你經常和潛意識連線,潛意識就很容易支援你,如果你不經常跟潛意識連線,那你就從今天開始吧。

  • 2 # 宇宙時空聯盟

    《潛意識是什麼?》

    2018.10.30

    許多人都認可人類除了顯意識也同時存在潛意識,但不一定會接受人有靈魂這事.

    但地球上並沒多少人真的明白潛意識從何而來?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是來自神的意志嗎?或是自己靈魂的意識?

    事實卻是潛意識=人的靈魂意識與大腦主光球意識取得一致的意識.除此之外均不是潛意識內容.

    因為人的靈魂意識與大腦主光球意識(顯意識)經常會有矛盾的,對常人而言.這也是人類智力很落後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任何人的潛意識都具有會針對吸收到的任何資訊進行判斷鑑別的工作,區別也只是各人的潛意識的這項能力大小差異很大而己.即此能力小的人,其肉身出狀況的機率必高,反之則較少出狀況.

    許多人都會說要利用自己潛意識的力量為自己的人生乘風破浪.這實為讓靈魂與光球意識儘可能地更加和諧統一,則生命能量就易更集中於用到該用的地方,而不是胡亂耗散自己能量.

    人體耗散能量多了,則身體必不良,這是與幹什麼工作沒什麼必然關聯,也是很合理的因果.

    你的潛意識強不強大是取決於你的靈魂智慧,光球智慧以及這二者的和諧狀態.沒別的了.真想用上自己的強大潛意識,只能從升級靈魂智慧與光球智慧,再提升二者的和諧率下手,別的方法全是瞎忙的.口號誰都會叫,但做到這事是難倒一大片人了.

    那麼你會是哪類人?是被難倒型別?還是英勇地奮力進化自己潛意識?讓自己人生成為燦爛無悔的人生?

  • 3 # 趙沐Chaos

    首先,你在生活中每時每刻,潛意識都在與你溝通交流,潛意識都在為你服務。

    重點其實是你和潛意識溝通的通透度如何。

    而主管表意識與潛意識溝通通透度的這層意識,叫做“前意識

    弗洛伊德的精神解剖學說講意識分為了表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三層。這也就是我們常提到的『冰山理論』

    為了方便理解,我製作了下圖:

    人的意識猶如漂浮在海平面的一座冰山

    表意識就是冰山浮出水面的一角

    潛意識是水面之下冰山巨大的部分

    而前意識則是冰山中

    和海平面齊平的那條分界線

    這也就讓前意識,在前兩者之間形成了一個閥門,起到了過渡和過濾的作用

    前意識的閥門是否敞開,也就決定了潛意識和表意識之間是否通透。

    而在現代心理學研究中,冰山理論和腦電波學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

    腦波根據頻率,分為了不同型別,其中最主要的有Θ波、α波、β波

    在下表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三種腦波的區別和聯絡

    β(貝塔)波對應的是表意識,也就是日常生活中你思考、處理、接受資訊的意識區域

    α(阿爾法)波對應的是表意識到潛意識的過渡區域,也就是前意識

    θ(西塔)波對應的便是主管長期記憶,信念,行為,創造力和靈感的潛意識

    而在以往的研究中我們發現,使大腦越過α波到達θ波的方法『也就是讓表意識越過前意識和潛意識深度聯絡的方法』有以下兩種:

    1.冥想 經常冥想的人,能夠停留在θ波段更久,意識也更加通透。

    這是可以自己實踐,並且對個人帶來的好處最多,效果最為持久的方法具體的方法。

    在網上有很多技巧,這裡不做過多介紹。

    2.催眠 透過催眠師引導,能夠使得機體放鬆,從而達到和潛意識溝通的狀態,

    這個方法需要透過外界輔助,也就是催眠師引導,個人是無法做到的。(注:當然也有一些催眠音訊,可以起到一定效果,但因為催眠步態因人而異,效果並不理想)

    這時腦波能保持處於β波甚至達到更深層次的γ(伽馬)波段,並能獲得潛意識的指導,甚至可以改變信念系統、以及回憶起深層的記憶(如童年記憶和前世記憶,具體案例在我的個人主頁有)

  • 4 # 明理記

    需要潛意識為自己服務,那麼我們首要先了解什麼是潛意識。至今,我們發現潛意識是非常強大的,它們有著無窮的力量,以及我們有時都無法形容它以及為什麼。

    就像僧侶,一直使用的方式都是肯定,就像他們誦唸經文,撥動佛珠一樣,首先他們認為念誦的經文是一種被肯定的真言,整個念與撥動佛珠的過程就像一種潛意識被重塑的過程,他們每撥動一顆珠子就唸一句經文,那麼潛意識就告訴他們我很快樂、我很自信,一串佛珠共有108顆,經文也被唸了108句,對於僧侶來講,這個過程就是他們塑造潛意識的過程。

    關於【潛意識】有三個要素:

    1、簡潔的語言

    很多人在講話的字裡行間,大多數是隻有語言,而沒有明確的物件與相應的感受。舉例說明,假如我說“我愛蘋果”,這是一句簡潔而且正面的詞語,那麼當我說“我”這個字的時候,我的內心指的是我本人;當我說“愛”這個字,我的內心知道我喜歡它、欣賞它、熱愛它,這就是“愛”字對我的含義;當我說“蘋果”這個詞的時候,我的內心卻困惑了,因為它在搜尋我從出生一直到現在潛意識裡所出現過關於“蘋果”這個詞的場景,例如:紅蘋果、青蘋果、黃蘋果脆蘋果、富士蘋果、牛奶蘋果、蘋果手機、蘋果電腦、蘋果公司等等。

    2、明確的物件

    所以,僅靠語言中的詞語是不夠的,需要有具體的物件,當蘋果這個詞出現的時候,我的內心就要想象到是一個鮮紅的蘋果,一個具體的形象出現;

    3、相應的感受

    最後要談到感受,科學家特斯拉說過:要找到宇宙的奧秘,就要以能量、頻率和振動來思考,萬物都是由某種頻率振動的能量所組成的。因此,你的潛意識中充滿了以特定頻率振動的各種模式,假如憤怒以20千赫茲的頻率振動、快樂以30千赫茲頻率振動,儘管這只是舉例說明憤怒與快樂賦予了振動的數值,但是充分說明了萬物振動的頻率是不盡相同的,如果你能進入潛意識並且創造一種模式,併為它注入以一定頻率振動的能量,你就能吸引類似頻率的東西。所以,我進入我自己的潛意識中,不斷的重複簡介而正面的詞語,同時具有明確的物件以及達到了相應的感受,這時就能達到了感受並且利用潛意識達到了為自己服務的目的。

    利用一個例子更形象的去解釋:男孩與女孩,經歷了兩年親密日子之後,他們因為某些原因分手了。男孩透過自己的兄弟來排解自己低落的心情,女孩拼命地以暴飲暴食、瘋狂購物的形式來療傷。結果在6個月之後終於告訴他/她自己“我終於忘記了他/她”,他們又開始約會了,那麼會吸引哪些人呢?事實證明,儘管雙方以6個月的時間來忘記對方,可以對方的振動頻率早已深入對方的潛意識中,那麼接下來找到的或是自己喜歡的,還是自己喜歡的這個振動頻率,潛意識一定是在告訴他/她,這個振動頻率的人是自己喜歡的。

    結語

    當透過潛意識的三個要素瞭解了事實背後的真相後,才能真正懂得如何利用潛意識為自己所用,或者如何才能去改變潛意識。

  • 5 # 秋水易東

    潛意識確實可以很好的幫到我們。潛意識可以讓我們變得更加自信,成為更好的自己;幫助我們在學習、工作上取得進步,事業上成功,家庭更加幸福,孩子更加優秀。

    我們知道冰山,露出水面的永遠是很小的一部分,這相當於人的意識;而水面以下的是冰山的大部分,這相當於人的潛意識。由此可以看到潛意識的能量是巨大的,其作用是意識的無數倍。

    那如何讓潛意識幫到我們呢?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一、潛意識我們意識不到,而它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的行為。知道這點很關鍵,我們就可以透過不停的語言暗示讓它起作用。比如貼標籤,如果一下家長經常說孩子不行,那這個孩子就會把我不行三個字變為自己的內化語言,他會不停暗示自己:我不行。一旦內化,這種潛意識就會深深影響到他,讓他變得特沒自信。所以多讚美孩子的原因就在這。所以,日常中,我們可以經常暗示自己:我是最棒的。每天早上,也可以照照鏡子,微笑著對自己說加油,你是最棒的,那你一天都會很有動力,幹勁十足!二、透過催眠的方法。催眠時被催眠者完全信任催眠師,他們意識的控制能力不起作用,而執行能力正常,他們會照催眠師的指示做出各種動作。所以催眠時可以透過語言指令,激發出被催眠者的巨大潛力,他們就會始終相信自己的能力,變得越來越好。三、透過不斷的個人努力。有句話叫越努力越幸運。當你努力的時候,你就會進步,你的能力就會越來越強,從而可以不斷的超越別人,而在超越的過程中你會有成就感,同時你會變得自信,腹有詩書氣自華,是由內而外發出的,這種感覺會讓你越來越成功。人生就會變得不同,你的生命也會更有寬度。

    這是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希望可以幫到你。☕️☕️☕️

  • 6 # 宇航98

    潛意識就是你的心想的

    你可以規劃好,按照你的心裡意願去執行

    要克服一定困難,去實現 ,做啦你才能知道這是不是你真實想要的

  • 7 # 究竟止觀

    意識又怎能幫助自己呢?誰主誰賓?自己主?還是意識主?自然自心為主,自己可以調控意識的走向,命令大腦思維,一切聽從於自心!若讓潛意識來幫助自己,此謂顛倒,人生惟悟,思而知,慮而得,此乃鬼家之活計,空氣冷與熱,不思而知,愚智之辨,不辨自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把過去的專家教授叫成了“磚家叫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