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琅星之箭決心
-
2 # 彭俊71325399
朋友,你這個問題,問得有點坳?聽著感覺,元青花有便宜的一樣。
大概介紹一下元青花,你湊合看一下吧。
青花,又名青金色的染料,以鈷為元素,繪在成型的瓷土上,施秞後,1200度,一次性燒製而成。青中帶金,濃郁傳神,作為創始者(也有文獻說唐 宋),這項作品面世,不僅奠定了古人在古窯溫度控制上上了一個臺階,更是威震中外至今沿襲。
你說這樣一個,具有文化底蘊,又具代表性的,限量版瓷器,能便宜嗎?
-
3 # 問史令
這個問題有點籠統,有點大。簡單來說,元青花之所以珍貴有以下幾點:一是存世量少,物以希為貴。據統計,國內元青花的存世量只有100多件,並且主要集中在博物館,國外主要在土耳其託普卡帕宮和伊朗國家博物館,存世量比國內多些,也就幾百件。
二是元青花工藝水平高。上承宋代瓷器成熟技藝,重要的是開啟了一個瓷器品種的新時代,即自此瓷器由素瓷進入了青花彩瓷時代,成為中國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影響後世明清幾百年,直至康熙末年粉彩的出現才打破了青花稱霸的時代。從製作工藝上,它的釉料配方有鮮明的時代特點,採用從中亞進口的蘇麻離青鈷料,燒製出幽藍神采的瓷器。
三是元青花的藝術審美價值高。元青花一改傳統瓷器含蓄內斂的裝飾風格,以其大氣豪邁、富麗雄渾的畫風,給人鮮明的視覺效果。從裝飾上,題材其他,有人物故事、植物花卉、動物,造型多樣等,裝飾走向雅俗共賞、氣勢磅礴的獨特的風格。
元青花在中國乃至世界陶瓷史上的地位加之存世量少和極高的審美價值,決定了元青花這一瓷器瑰寶在收藏界的崇高地位,元青花的價格自然會很高了。
-
4 # 2206207648
元青花采用的是蘇麻離青進口料,因材料昂貴製作的瓷器都是出自宮廷的器物。青花瓷器價值高存世量少,現今在全國追捧青花瓷器的藏家都很喜愛收藏
-
5 # 手機使用者50505940323
就算你我一樣的普通人擁有一個真的元青花又怎樣,別人也不敢買就算買給你一百萬也就上南天門了,因為古董講究流傳序。但如元青元出現在馬爺手裡情況也就不一樣了,所以我們外行千萬不要輕易進入古玩行,假如馬爺以十萬買一古董並原價轉給你,你想再想轉出去可能只值一、二萬,但讓馬爺去轉可能就二十萬。
-
6 # 瓷器鑑定真知堂
這個問題還是比較專業的,是有些元青花瓷器很值錢,也就是別人家的孩子。
元青花研究國內開展的比較晚,真正全民皆知是因為拍賣出2.3億元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和各大電視臺的鑑寶節目專家。
民間收藏的元青花不少,但極難遇到那種拍賣場上出現的至正型元青花官窯器,絕大多數是民窯或灰可器,此類器物在元代當時就價值不高,存世數量也比較多,其價格應當和明代民窯瓷器接近或略微高比較合適。
而所謂至正型元青花,是以英國收藏的大元國至正十一年張文進款青花雲龍象耳瓶為標準器找到的一批以伊朗土耳其收藏品為代表的元代青花瓷,這批東西國內收藏非常少,故宮都沒有找到傳世品,只是後來考古發掘了100多件,最著名的是江西高安出土的元青花窖藏瓷器,屬於典型的至正型元青花瓷。
元青花至正型官窯瓷,當時使用的價格遠比黃金的蘇勃泥青,這種青料就來自伊朗中東地區,本來也是為了中東地區需求而生產的瓷器,所以精品都流到了中東地區極為正常。國內窖藏或明初墓葬出土的元青花,應該都是至正十一年後農民戰爭,未出口的成品被保留在國內,還有部分應該和陳友諒佔據饒州時期發展貿易燒製瓷器有關係。
-
7 # 何斌6
年代象徵、文化底蘊、造型奇特大氣唯美、畫意獨特、故事情節、用料已經沒覺、存留稀少(民間可能較多)、發現和研究較晚!
-
8 # 燕山一仙兒
不是說所有人的元青花價格都高,現在市場上的土窯元青花瓷器盤子,碗碟價值百元的物件,因為都是民間常用物品,大多製造粗糙,青花畫法簡單粗放,欣賞價值低,也是少人問津。真正價值連城的元青花品種,大多出自王室貴胄。作工精製,講究器型別制,畫工精細,圖文畫法充滿了人文氣息。當時就很珍貴,現在更是鳳毛麟角,彌足珍貴。
-
9 # 揚州一御瓷zhouming
兩個字,就解決問題。“炒作”所有中國古代藝術品定價權是國外人(中國的東西不是中國人說了算的),天價是外國人忽悠中國人。所有高價拍出的東西都是外國人收藏的。你可以查查拍賣記錄。
-
10 # 功德21
賣錢多末必就好,不走出書本其能走進歷史?上一排景德鎮窯代外銷瓷,下兩排,元代汴京官窯瓷。一對比,就好分別了。
-
11 # 曹氏古董珍玩
不但真品,而且是"至正"型的精品,丘小君老師鑑定本人這件元青花說"有很多人不認識這件元青花(不認可)主要是在民間出現,其實這件是大開的,首先畫工精細非常流暢,青花髮色純正,暈散,是蘇麻離青的特徵,從器型、胎釉、紋飾、材料等符合元代,而且是元青花中的精品,真品無疑。"這是鑑定的說原話。我還說了之前有一家公司出了2000萬,我們沒有出手,丘老師說:"目前遠遠不止這價,叫我們好好收藏"。
-
12 # 管窺中國
一、元青花為什麼誕生就這麼成熟?
一個鬼谷子下山大罐,2005年佳士得拍賣竟然拍賣了2.3億元人民幣,這吊起了國人的胃口。最直接的疑問就是元青花為什麼這麼值錢?也就是為什麼這麼珍貴?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
這事實上就是對元青花藝術價值的探討,這是嚴肅而又高雅的問題,探討元青花的藝術價值,這就涉及到元青花的幾個疑點。元青花為什麼一誕生就是如此的成熟,沒有童年期?為什麼在元代以前沒有誕生青花?這些都值得我們一一探討。
二、唐青花是怎麼誕生的,誕生在哪裡?其實在元代之前,嚴格意義來說已經誕生了青花,目前發現最早的是唐青花,1975年,揚州唐城遺址發現了一塊不到巴掌大的青花瓷片,歸於一個瓷枕的殘片。而生產這片瓷片的窯址卻不在揚州而在河南黃治窯?黃治窯為什麼能最早生產出青花呢?
唐青花殘片,有色差
鞏義黃治窯在唐代是唐三彩的主要生產地,而唐三彩的主要顏色是黃、綠、藍三種顏色。細心的讀者可能就發現了,青花學名就是釉裡藍。能夠燒製出這種藍顏色就具備了燒製青花的基礎。而同時該窯還是白瓷的重要產地,把白瓷的透明釉和唐三彩的藍彩一結合,不正是青花嗎!
鞏義窯三彩,注意藍彩
唯一的疑問是唐三彩都是陶器,能夠燒製陶器上的藍彩,不代表能夠燒製瓷器上的藍彩,因為陶器的燒製溫度在800°左右,而瓷器至少在1200°以上,陶器上的藍彩也有可能在燒製瓷器的時候被燒飛,消失不見。
鞏義窯青花
那麼黃治窯的窯工們會不會掌握了在瓷器上燒出藍彩的技術呢?答案是肯定的!目前在該窯窯址不僅出土了三彩和白瓷,還出土了一些青花瓷殘片,而且在上街和滎陽的一些唐墓裡也出土了青花瓷,而這些唐墓距離該窯最近,都從側面證明該窯確實燒製出了青花瓷。
三、青花為什麼到元朝才大放異彩?即然黃治窯已經燒製出了青花瓷,那為什麼到元青花才大放異彩呢?這就要從元青花的鈷料說起了。青花瓷的藍色,是以青花料中的鈷為呈色劑呈現出的藍色。但是該窯採用的是土青料青花的呈色發灰、發暗,而且畫工粗糙,因此並不受歡迎,只是民間偶爾會使用。
而元青花就不同了,元青花的鈷料採用的是著名的蘇麻離青。這是一種極為純正而又個性突出的顏料,用它描繪出的青花瓷器,具有鮮明、大方、瀟灑、立體感強等諸多優點而倍受人喜愛。
元青花西廂記焚香圖罐
可惜的是蘇麻離青是產於西亞波斯一代,也有一說是在伊拉克的薩馬拉地區,不管在哪裡距離當時的中國都相當遙遠。唐代很可能沒有獲得蘇麻離青的資訊,也無法運送,宋代疆域縮小,西域脫離中央政權,更不可能獲取。
到了4,西亞自然也在掌控範圍內,於是蘇麻離青就被運送到了國內。
元帝國版圖
我們今天依然可以想象一個個駝隊穿越漫漫黃沙、戈壁峭石,翻蔥嶺、穿新疆、越黃土高原、過黃河、進中原、下長江,最終運到景德鎮。加上蘇麻離青十分稀少,從元至正到明宣德以後便絕跡了,現在只能看到一個一個的廢洞。可想這蘇麻離青比黃金更要貴重,元青花珍貴也就不足為奇了!
駝隊穿越大漠
四,元青花大放異彩的人文原因是什麼?一個人文基礎是唐宋時候,單色瓷器更受歡迎,也就是青瓷、白瓷。如唐代的耀州窯青瓷、邢窯白瓷、越窯青瓷。宋人審美崇尚素雅,宋人愛玉,宋代的五大名窯。汝官哥鈞都屬於青瓷系統,定窯是白瓷,這裡邊都有一種玉的高潔精神。只有磁州窯的白底黑花算是彩瓷,可也是在民間流行。藍色在官方和民間很長時間並不受重視和歡迎。
宋代的汝瓷
蒙古高原的藍天白雲
西亞人也崇尚藍色,伊斯蘭教的教堂裡面圖案都是藍色的。伊斯蘭教不允許崇拜偶像,因此教堂和生活中創造了很多以花草為藍本的圖案。青花瓷裡邊常出現的“纏枝蓮”等很多花卉圖案,都直接受到了中東伊斯蘭教的影響。因此西亞人對青花的需求,為元青花解決了消費需求基礎。直到現在街頭蘭州拉麵小館裡,也都是用青花餐具,就是這個原因。
伊斯蘭教堂的藍色
蘭州拉麵小館的青花瓷
另一個人文基礎是,元朝是蒙古人統治,雖然並不像大家認為的元朝沒有科舉制度那麼荒涼,但是情況其實也並不樂觀。在元朝不足百年的歷史上,共舉行了16次科舉,共錄取進士1139人,其中大部分還是蒙古等少數民族,漢人不足一半。
況且元朝採取的是排斥漢文化的高壓政策,大量的漢人讀書人也採取了對抗朝廷,不參加科舉的舉動,不參加科舉無法進入仕途,這就為元青花的誕生提供了便利條件。
這從元雜劇的誕生可以看出來,元雜劇誕生的一大原因是,大量的漢人知識分子無法進入科舉或者不願意進入元人的科舉,因此選擇了創作劇本,維持生活。或者即使進入仕途也是底層官吏,官場無法得意,把畢生的心血投入雜劇創作。元代的文人很不幸,但是藝術卻因此獲得了大發展。
比如元曲四大家中的關漢卿和白樸都未出仕,尤其是白樸,他的父親白華在金朝還中了進士,做了高官。白樸多次被徵召做官他都拒絕了,把畢生的精力投入了戲劇創作。而馬致遠雖然做了小官,鄭光祖連小官都不是隻是杭州城的小吏,而且他們都沒有考科舉。都把一生的心血獻給了中國的戲劇事業。
關漢卿
還有元四家的黃公望、倪瓚、王蒙、吳鎮。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是中國山水畫的頂峰。在這裡真的可以不用之一。倪瓚、王蒙、吳鎮也以鮮明的個人風格成為了中國山水畫的豐碑。然而黃公望與吳鎮都曾以賣卜為生,倪瓚雖然家世還行,也眾生未仕,王蒙是趙孟頫的外孫,也是晚年才做了小官,他們把畢生的心血獻給了中國的山水畫。“元四家”是山水畫走向文人畫的代表。
富春山居圖
富春江山水
那麼同樣的道理,很多受了良好教育的漢族知識分子,也投入到了青花瓷器的創作上。中國畫的技術也在失意文人的手中帶入了瓷器製作。這些漢族知識分子和以前的瓷器匠人的區別是,他們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審美和藝術修養高,因而在進行青花瓷器的創作的時候,每一個都拿出了很高的藝術水平。可以猜想當時的瓷器匠人擁有和黃公望相當水平的繪畫創作水平,也不可知,因為他們的名字都被湮沒在了歷史的長河中。
而很多時候中國的瓷器匠人都是依照固定圖樣,進行製作,匠味有餘,美感不足。這適合大批次的生產,而元青花很明顯的每一個都是藝術家的傾心力作,自然藝術水平不同凡響。
可以看到描繪蕭何的面部與背部使用的線條明顯不同,背側,畫師畫做陰暗面,線條粗狀厚實,面部則為亮側,線條纖細恬淡。就是同屬亮側的面部,在不同位置,線條也自不同。額頭、眼角、鼻樑這些高光部位線條又細又淡,而鼻孔陰暗處線條粗而濃重。
勾勒時透過線條的彎曲、轉折、粗細、乾溼、深淺等變化把物體的明暗、高低、遠近、主次關係表現出來,更加難能可貴的是這些變化完全融合在一筆畫出的線條中。
而山石畫法很明顯使用了山水畫中畫山石的“皴”法,在山石的輪廓描繪中則不斷變化使用“中鋒用筆”和“側鋒用筆”,靠筆鋒的正側變化形成起伏,表現山石周緣的迭積。這完全就是中國畫。只不過把絹和紙換成了瓷瓶,把墨換成了青花顏料。
元青花紋飾的繪製基本延續了宋代院派繪畫風格,對用筆要求嚴格,繪畫層次豐富,紋樣的色階變化多樣。在藝術上直接攀上了頂峰。
元青花昭君出塞大罐
我們可以看到,用毛筆在瓷胎上用國畫技法描繪圖案,才是元青花一出現就攀上藝術高峰的原因,也是元青花之所以如此值錢,如此珍貴的根本原因。更為關鍵的是在絹帛或者紙張上畫畫和在瓷胎上作畫,由於載體不同,是完全不同的作畫體驗,在瓷胎上作畫更加困難!即使如此,元青花依然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有了對比,可能大家對元青的藝術成就會有更清晰的認識。我們來對比一下唐青花和宋青花。
唐青花塔式罐
宋青花花卉碗
不難發現唐宋青花,髮色灰暗,釉質粗糙,畫工隨意。儘管出現了人物、花卉紋,但是粗糙的畫工和元青花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目前比較出名的元青花瓷器大多是人物題材的元青花。比如鬼谷子下山、蕭何月下追韓信、周亞夫細柳營、三顧茅廬、西廂記、昭君出塞、尉遲恭單鞭救主等等,這是中國人物題材瓷器的巔峰,問題是元青花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人物題材,尤其是戲曲人物、軍事題材的作品?
元青花尉遲恭單鞭救主大罐
元青花三顧茅廬大罐
戲曲人物題材很好理解,元雜劇當時正盛行,創作戲曲人物理所當然,那麼創作軍事題材那不難麼好理解了。
這可能與朱元璋長期在景德鎮駐紮有關。1351年—1360年朱元璋經常蟄伏在景德鎮一帶,也曾經被陳友諒追趕,直到逃到窯洞才躲過一劫,朱元璋在此時處心積慮思考的是如何取得戰爭的勝利,因而此時景德鎮的瓷器出現了帝王將相的軍事人物題材,反映出朱元璋招賢納士、圖謀天下的雄心。
六,明朝兩大功臣和元青花的傳奇故事而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還有一段罕有人知的傳奇故事。1950年,南京觀音山沐英墓被盜。沐英是朱元璋的義子、黔寧王、明朝開國功臣之一。沐英墓一直有人看守,但是盜墓者康永海趁人不備,還是盜取了一批文物。
然後康永海在南京新街口兜售一個大瓷瓶子,被當時開古玩店的收藏家、解放後在南京文物公司工作的陳新民看到了,以5根金條買了回來,捐獻給了南京市博物館。而盜墓賊康永海也很快被抓捕,被當時主政南京的劉伯承市長槍決了。這個大瓷瓶子正是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
更傳奇的是湯和墓出土的元青花纏枝牡丹紋獸耳蓋灌。湯和也是明朝的開國功臣之一,封信國公,也是朱元璋的發小,也因此在朱元璋大肆屠殺功臣的運動中,僥倖得以善終。
湯和墓
1973年對湯和墓進行發掘的過程中發現墓內一片狼藉,文物工作者判斷該墓至少被盜掘兩次以上,在這樣的情況下,依然發現了一個青花罐子,可能盜墓者覺得不值錢就沒有帶走,這個盜墓者覺得不值錢的青花罐子正是國寶元青花纏枝牡丹紋獸耳蓋灌,現藏安徽蚌市埠博物館。不知道這些盜墓者現在是如何的心情!
湯和墓出土元青花牡丹紋獸耳大罐
元青花充滿了傳奇色彩,像身懷絕技又充滿滄桑故事的江湖老者,默默地在江湖行走,不發聲則已,一發聲則天下為之震動。而我們今天由於蘇麻離青的絕跡,以及世風不古、人心浮動,再也沒有高度藝術審美的人潛心進行瓷器繪畫創作。所以元青花,對於今天的人,只能是遙遠的絕響了!這確實是深深的無奈!
-
13 # 文瀾說瓷2
元青花瓷器 為什麼那麼值錢?
我概括了一它有三個方面的價值:
一、工藝價值,元青花是一種工藝的創新,它開創了釉下彩的先河,元青花是釉下單彩,現在的釉下五彩就是在它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釉下彩的特點就是經歷千年也不會褪色、剝落,儲存完好如新,這是它流傳700年而歷久彌新的原因。
二、藝術價值,大家都知道元代是多民族文化交融的朝代,蒙古族崇尚白石和藍色,寓意藍天白雲,伊斯蘭文化也以藍色和白色為主,當時也只研發出了這種釉下單彩,元青花的紋飾風格,也受到了少數民族和波斯文化的影響,中西合璧。加上元代橫跨亞歐大陸,使得元青花的傳播更為廣泛。所以元青花的文化特點容易被世界所接受。
三、歷史價值,說到歷史價值又不得不說釉下彩的特性,因為陶瓷是一個很好的歷史和文化的載體,而釉下彩永不褪色的特質,起到了很好的儲存作用。
所以元青花能夠完整的表達那個時代的文化和歷史。這也是釉下彩的一個特點。
-
14 # 以瓷惠友
元青花為什麼價高?
我是“以瓷惠(會、慧、匯)友”,對中國古瓷器的鑑藏有近三十年的實戰經歷和豐富經驗,早在十幾年前就發表過《古玩鑑定的誤區》、《淺談瓷器的手感》、《瓷器鑑定中的“望、聞、問、切”》、《氣泡在瓷器鑑定與鑑賞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一批有一定影響力的論文和作品,現在就古董鑑定問題已經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現在入駐自媒體平臺,期待與所有真愛古瓷的朋友坦誠溝通交流,大家各抒己見、相互切磋、共同進步!感謝各位朋友的捧場關注與點贊!謝謝!
而且宣告一下,我所有文章中才的藏品都是我個人的收藏,萬不得已用別人的圖片,我會特別註明。照片是自己拍的,圖片遠不如實物精美漂亮,沒辦法,個人技術不行,光線、角度、距離都把握不好,大家湊合著看吧,能說明問題就行。
元青花為什麼價高?
元青花之所以價高是因為:
第二點,元青花的繪畫藝術在整個中國瓷器史上最自由、最奔放、最愜意、最高檔,由於元代政治統治的腐朽,使得很多著名書畫家不得不到瓷場去作畫師聊以為生,元代有沒有官窯的諸多限制,所以導致了元代瓷器尤其是新興元青花瓷業繪畫技藝的極大活躍及爆發,成就了元青花不朽之神話。
第三點,元青花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國際國內同步統一發展的瓷器品種,其藝術的無疆界特質使其早已融入了中西方藝術鑑賞的血脈之中,能夠最大限度、最大幅度、最大程度地得到全世界人民的廣泛認同與認可。
是以,元青花方能價格高企且將越來越高。
上幾件元青花圖片,以證上言,以餉同道。
元青花精品纏枝花卉紋玉壺春小瓶。
元青花鼎盛期神級臻品花卉龍紋高足杯。
元代鼎盛期神級臻品黃釉青花詩文弦紋五圓支釘大筆洗。
-
15 # 似董古董
青花瓷,又名“白地青花瓷”,源於唐宋,盛於元明。人們常把青花瓷比作舞臺上的青衣,素雅高潔,清麗婉轉,像極了中國的水墨畫。 中國青花瓷自誕生至今已有700多年,卻為何只有元青花價值連城?這裡面的因素有很多,要從元青花的顏料來源,藝術價值,存世情況等三個方面來分析。 一、顏料來源 元青花的顏料,以蘇麻離青(或譯作蘇勃尼青)最為美妙,這是一種極為純正而又個性突出的顏料,用它描繪出的青花瓷器,因有鮮明、大方、瀟灑、立體感強等諸多優點而倍受人喜愛。 蘇麻離青本是產於古波斯一帶獨有的一種礦物質鈷料。(一說是產於今伊拉克的薩馬拉地區,一說是產於伊朗德黑蘭以南 400公里的格哈默沙村的山中。)可惜的是,此料太稀少、太珍貴,從元代至正年到明朝宣德年後便絕跡了,現在只能看到當時採掘後遺棄的一個個廢洞。 元代至正年間,蘇麻離青輾轉萬里來到中國,其中的艱辛我們難以想象。若非元朝大力開拓疆土,將勢力範圍擴大到古波斯一帶,蘇麻離青根本就不可能被發現,也就沒有所謂的元青花了。 如此珍稀的顏料,自然被當時的生產者及權貴奉為至寶,被專門用於官窯中大小不同的青花瓷器的描繪。其中以大型器物,如大罐、大梅瓶上所表現出的特徵最為亮麗。類似最華麗的衣彩披在了最好的模特身上,使其滿屋生輝、驚豔群芳。 由於當時的生產者條件不同,所以存在著顏料中蘇麻離青料含量或多或少的問題。即有的器物使用的多,則濃一些;有的器物使用的少,便淡一些;或在蘇麻離青料中混入國產料,或濃或淡,這就是後來造成元青花瓷顏色千姿百態,幾乎沒有一隻一樣的原因。二、藝術價值 元青花的主色調以藍白為主,這主要是受波斯文化的影響。因為蒙古人喜歡白和藍,而藍色又是伊斯蘭文化的主色調。13世紀初,大批阿拉伯人、波斯人和崇尚伊斯蘭文化的突厥人進入中國,其中有工匠、天文學家和醫學家,他們帶來了西域文化。 元朝建立後,又有大批穆斯林知識分子、商人,透過絲綢之路來到中國。受西域文化影響的中國工匠,開始將傳統的中國圖案,用青花原料畫在瓷胎上,燒製出賞心悅目的青花瓷,開創了一代中國人審美的先河。 元青花的題材眾多,和其他瓷器多表現飛禽走獸、花卉蟲魚不同,元青花後期有大量繪有戲劇故事的作品問世。究其原因大體有兩個,一是元青花受元曲和小說的影響,二是因為元朝後期,朱元璋長期駐紮景德鎮,他對戰爭和人物題材的偏愛影響到了元青花。元青花是一個劃時代的作品,它與唐宋年間的陶瓷有著本質性的區別。它使中國陶瓷從素瓷向彩瓷過渡,其豐富的繪畫藝術更賦予了中國陶瓷裝飾性的功用。 元青花價值連城既有上述原因,更重要的是它的自身工藝也達登峰造極的水平。無論是顏色、畫藝、質量,都是青花瓷中的上乘佳作。其雄渾矯健的造型、張力十足的紋飾、濃豔深透的青花髮色、通體瀰漫的雄霸之氣,強烈地震撼著每個喜愛元青花的人。三、存世情況 元青花之所以如此珍貴,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於它存世量極為稀少。 東京出光美術館藏有“昭君出塞”青花罐,美國波士頓美術館有“尉遲恭救主”青花罐,日本大阪萬野美術館有“百花亭”青花罐,英國鐵路基金會有“錦香亭”青花罐。蘇富比1996年拍賣的“三顧茅廬”青花罐、“西廂記”青花罐、“細柳營”青花罐,都為私人收藏。 元青花珍品也大多深藏於距中國萬里之遙的異域深宮。其中原因在於元青花在14世紀中期及稍後,透過貿易渠道運往西亞、南非、歐洲和東南亞等地,所以目前全世界的元青花都固定藏於幾處,從來沒有分散過。 第一個是土耳其的託布卡帕皇宮,這批元青花的收藏時間是1453年,存世品質極為上乘,一共40件,從不公開展出,一直秘藏於皇宮的府庫中。第二個收藏量較大的是伊朗的阿克比爾寺,共收藏了32件。第三個收藏地是中國江西的高安,在高安的地庫裡藏有19件元青花,是20世紀80年代一次性出土的文物。正宗的元青花全世界不過300件,畫有人物的元青花罐更為稀缺,全世界不足10個,都藏於博物館和私人手中。 而北京故宮、臺北“故宮”乃至全國所有的博物館,都沒有一件元青花人物罐,可見其珍罕的程度。
-
16 # 古味鑫
因為“元青花完整大器十分稀少 元青花的異常珍貴與它的稀少大有關係。目前學術界公認的說法是全世界元青花完整器存世量約三四百件(不包民藏數量)。那怕是一件殘器也都被視為難得一見……,價格也不便宜哦。下面發一件元青花小梅瓶給路過朋友鑑賞,提前祝大家新年快樂、謝謝!
回覆列表
因為正真的,規模較大,成熟的青花瓷從元開始,那種好的髮色比以前的三彩,單色釉都動人心魄,從元末到現今有七百年左右了,解放前元青花歸在明青花裡的。值錢主要是鬼谷子下山那個罐,一舉成名,合黃燦燦的金子2.3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