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旁觀者周老師
-
2 # 科學新正規化
1+1=2不需要證明,也沒有證據可以證明它是錯的。
桌子上有一塊糖,你又放上去一塊,然後一數發現有三塊,那一定是有什麼地方出了問題,而不能證明1+1=2是錯的。
數學是人類解決問題的工具,其內容是由一系列基礎概念和公設構成的。數學工具的特點也是唯一要求就是體系內部不允許有矛盾出現。歷史上就有三次出現矛盾就是三次數學危機。只要沒有矛盾,其具體的內容是可以隨意更改的。你可以認為1+1=8.1+1=∞,只要以此建立起的體系沒有內部矛盾就可以認為其成立。
比如歐幾里得的第五公設: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原直線平行。這是大家都熟悉的。你可以修改它為過直線外一點有無數條直線與原直線平行,也不會有矛盾。還可以改為過直線外一點沒有直線能與原直線平行,這就是黎曼幾何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就是以此為基礎的。
證明1+1=2根本就是一個錯誤的問題。因為數學中2本來就是以1+1來定義的。這個問題就像問如何證明年逾古稀的人都超過70歲了,這根本無需證明,因為“年逾古稀”就是以超過70歲來定義的。以此類推3-1,5-3等都是2的定義,說桌子上有2個蘋果和有5-3個蘋果是等效的。所以數學並不產生新的知識,它只是把原知識以不同的方式表達出來而已。
-
3 # 小故事短分析
1+1=2根本不需要證明,目測你說的可能是數學是大難題之1+1問題,道聽途說整了個1+1=2問題,呵呵,建議多學習多瞭解吧,不然連問問題都不會,惹的眾人笑
-
4 # 犍為真人
還從來沒有在任何一個權威著作或學術論文中提到過1+1=2需要證明的!
這個根本就不需要證明。只需要定義。定義和證明是兩回事。正如同10的0次方,10^0=1一樣,它是規定的或者說叫定義的。
關於什麼叫自然數,它的嚴格定義是在很晚的時候才出來。距離現在也才100多年,叫序數理論。以下引用自百度百科。
序數理論是義大利數學家G.皮亞諾提出來的。他總結了自然數的性質,用公理法給出自然數的如下定義:自然數集N是指滿足以下條件的集合:①N中有一個元素,記作1。②N中每一個元素都能在N中找到一個元素作為它的後繼者。③1不是任何元素的後繼者。④不同元素有不同的後繼者。⑤(歸納公理)N的任一子集M,如果1∈M,並且只要x在M中就能推出x的後繼者也在M中,那麼M=N。 -
5 # 模式主角
怎麼證明我不懂我說點題外話從初中學證明題我就納悶,題分兩種。一種是這尼瑪也能證明。一種是這尼瑪也用證明,我實在不明白學這些到底有啥用,在這個功利的社會吧時間浪費在這上面還不如去學點有用的東西,比如背個建造師還能掛靠啥的。
-
6 # 蒲公英遠航
翻了半天的回答,也就一個知道哥德巴赫猜想的!還有一群人煞有介事的在論證為什麼要證明或者不證明!
想起一句臺詞,“我不是針對誰,我是說在座的都是傻子”!
-
7 # 裝甲三蹦子a
這裡說的需證明的1+1是帶引號的,是對哥德巴赫猜想的“1+1”的簡稱,哥德巴赫猜想:任何一個大於6的偶數都能拆成兩個素數之和,簡稱1+1。陳景潤證明了,大偶數是一個素數和另外兩個素數之積的和,簡稱1+1,距離證明1+1的哥德巴赫猜想還剩一步之遙。
-
8 # 天風羽涼君
如果並非指哥德巴赫猜想的1+1的話,那麼也就不會有人去證明1+1=2,畢竟2是定義而不是推導結論。就像1+1可以記為二也可以記為Ⅱ,這不是推匯出來的而是定義出來的。如果說需證明物理現象中的1+1=2,比如1L水+1L水=2L水,而不是像1L水+1L酒精<2L,那麼這就不是單純的數學問題了,也就沒必要在數學中討論了。
-
9 # 火星人JamesLiu
桌上沒放雞蛋時,我們就說什麼也沒有,用數學符號0來表示,以方便記載與計算,當然你也可以用漢字零來表示; 往桌上放一個雞蛋,我們就用1代表有一個物體“雞蛋”在上面,同樣接著放上放直到放滿9個,就分別有10個阿拉伯數字來表示數量。其實整個世界只需要0和1便可以了,即所謂的二進位制(計算機就只需0和1),但在使用上不放便,我們才廣泛使用10進位制。我這麼說的意思是數字僅僅是一個符號,它所代表的基本量是不需要證明的。
-
10 # 盛京老郭
1+1=2看似簡單,實則代表了構建我們這個世界的邏輯基礎,是所有邏輯的基石,假設一下,在另一維度,兩個相同的物質相遇,合二為一,那個世界的邏輯基礎就好比是1+1=0 那可能這個宇宙完全是另外的一個樣子,所以對於我們的三維世界來說,1+1=2幾乎是一切物質得以存在的邏輯基礎,和道生1.1生2,2生3.3生萬物一個道理
-
11 # luckylee107868731
傻吧,都回答的啥。說過了又怕被噴,1➕1等於二那是哥德巴赫猜想的簡寫好不,誰TM去證那個眾人皆知的2,上高等數學,老師沒跟你們引申過,還是太單純,居然還有這麼多人煞有介事的說那麼多1➕1等於2。陳景潤知道了辛苦搞出來的1➕2,那是不是等於3,回答這些的,都去拿菲爾茲吧
-
12 # 魅力小婷姐她二哥
1+1=2是定義,不需要證明,你也可以定義1+1=3,然後用你的定義建立數學體系,至於別人認不認可就是你的事了,就跟我問你如何證明證明是證明一樣,你能說明白證明為什麼叫證明,為什麼不能證明證明不是證明,你首先定義了證明就是證明,才能使用證明去證明,而不能用證明去證明證明,懂了嗎
-
13 # 女兒山
數學是一種抽象的邏輯思維過程,自然數是數學邏輯推理過程的基本工具。然而,好像自然數是人為規定的:1,2,3,……,也就是說人腦生產了自然數。但是人腦又是大自然生產出來的,所以說,自然數就是人腦的自然性的部分體現。自然數是大自然本來存在的一個客觀規律,而這個規律包涵著大自然運動的一切邏輯規律,並且是自然界的人們認識大自然的起點。因此,1+1=2, 2+2=4, 2-2=0……人們不只是認為,這是自己設定的公式,其實也認識到1+1=2,這是自然邏輯規律運動過程中的一個結果。這個邏輯運動過程是物理性的、也是化學性的。所以人們要證明,為什麼1+1=2?要得到的是這個結果的證明過程,是為了更好的認識大自然,不單單是要得到1+1=2這個結果或者說是這個“公式”。
-
14 # 來自月亮的他
1+1=2,這個證明不了,也不敢證明,證明完以後都成了“二”了,誰還敢證明。無法證明還有其他的原因,因為這是有人早已經下的定義:1+1等於什麼呢?讓它等於2吧,而且必須等於2,打死也不許等於3,於是,從人類識數開始,人們就都遵從這個定義。你要非得證明,1+1怎麼就等於2了,難道就不能證明它不等於2?不能等於3或者10000,或者等於1後面有無數個零之類的嗎?如果真證明了,那麼假如你有一塊錢,別人又給你一塊錢,祝賀你,哥們兒!你發了!要是這樣那你只能證明下定義的那哥們兒有點二,如果不是說明自己是個“二”。但其實仔細考慮一下這個問題,如果一個1表示一個人,另一個1表示一根筋,那還真就是2。
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事,明明是事實,警察非得讓你證明“你媽媽是你媽媽”,這也證明了明確的事實但在理論上未必就成立,所以反過來你還得證明1+1就等於2。還好,警察沒讓你證明“你妹就是你妹,”或者“你大爺就是你大爺”。還有,現在的中醫院什麼的並不少,如果不治病的話似乎沒什麼存在的價值,古代還有太醫,如果沒給皇上皇后嬪妃治好病,恐怕也沒有什麼好下場,或者早該銷聲匿跡了,那麼多的中藥在出售,你總不能說這都是假藥吧?還有大量的中醫療法,存在了幾千年,怎麼一下子就都成了騙人的了?實在想不通。中醫吃虧就吃虧在臨床療效統計上,你說中醫就是騙人,那我也沒辦法,這和1+1=2一樣無法證明。雖然我證明不了,但好像你也無法證明1+1一定不等於2,這就好像你懷疑歷史,說歷史書上寫得完全是錯的,可以,但請你拿出有力的證據來,在沒有說服大家之前,你是不是還沒有權力就下出你自己的結論?在有力的證據支撐下,歷史也不是不可以修正,“司母戊鼎”不是改成了“後母戊鼎”了嗎?可以質疑但不能妄下結論。人,還是應該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否則真證明出1+1=3,會貽笑大方的。
-
15 # 六天的奮鬥
從來沒有數學家想證明啊!都是不理解哥德巴赫猜想瞎裝逼的!1+1只是一個質數加一個質數的縮寫,沒有等於兩個質數!所以從來都只有想以1+1的方式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沒有想證明1+1=2的正經數學家
-
16 # 玲玲80468293
也就是說1+1=2,為什麼成立?數學家單用基數理論是介決不了這個問題的,因此數學家們在研究1+1為什麼等於2時創立了一個序數理論,來介決了這個問題的。這就是需要證明1+1=2的理論依據。
-
17 # 逸然90447292
很簡單,不證明這個等式成立,就不能推匯出其他等式,如1+3=4等也是成立的。陳景潤證明的1+2=3只能證明由這個等式推匯出來的如2+3=5是對的。所以1+1=2被譽為數學中的皇冠,證明它,賦予所有自然數加法的定義才能被認為是對的,當然也包括陳景潤的證明。這也是個邏輯問題。
反之,一旦1+1=2被證明是錯誤的,那麼現代數學體系的基礎就不存在,需要推倒重構了。
-
18 # 媽咪說MommyTalk
對於一樓的回答我有些不能認同,1+1=2不需要證明?我原來也想過,誰會去證明這麼無聊的問題,可是學了高等數學就會發現自己太naive了。
數學是數學家構造出來的一個世界,那麼自然數的構造就是數學世界的開天闢地。我思考1+1為什麼等於2實際上是在思考為什麼自然數列是連續的。為什麼99之後不是0?或者
甚至是這樣的:
皮亞諾公理義大利數學家皮亞諾用公理把自然數安放在了數學世界裡面。
皮亞諾的這六條公理用非形式化的方法敘述如下:Ⅰ 0是自然數;Ⅱ 每一個確定的自然數a,都具有確定的後繼數a" ,a"也是自然數(數a的後繼數a"就是緊接在這個數後面的整數(a+1)。例如,1"=2,2"=3等等。)可是僅有這兩個公理還不夠完整地描述自然數,因為滿足這兩條的有可能不是自然數系統。比如考慮由 0, 1 構成的數字系統,其中1的後繼為0。這不符合我們對於自然數系統的期望,因為它只包含有限個數。因此,我們要對自然數結構再做一下限制:Ⅲ 0不是任何自然數的後繼數;但這裡面的漏洞防不勝防,此時仍不能排除如下的反例:數字系統 0, 1, 2, 3,其中3的後繼是3。看來,我們設定的公理還不夠嚴密。我們還得再加一條。Ⅳ如果自然數b是自然數a的後繼數,c=b,那麼自然數c是自然數a的後繼數,同一個自然數的後繼數都相等;Ⅴ如果自然數b、c的後繼數都是自然數a,那麼b = c;最後,為了排除一些自然數中不應存在的數(如 0.3),同時也為了滿足一會兒制定運算規則的需要,我們加上最後一條公理。Ⅵ設S⊆N,且滿足2個條件(i)0∈S;(ii)如果n∈S,那麼n"∈S。則S是包含全體自然數的集合,即S=N。(這條公理也叫歸納公理,保證了數學歸納法的正確性)注:歸納公理可以用來證明0是唯一不是後繼數的自然數,因為令命題為“n=0或n為其它數的後繼數”,那麼滿足歸納公設的條件。若將只考慮正整數,則公理中的0要換成1,自然數要換成正整數。
加法的定義我們定義,加法是滿足以下兩種規則的運算:Ⅰ ∀m∈N,0 +m =m;Ⅱ ∀m,n∈N,n" +m = (n +m)"。有了這兩條僅依賴於“後繼”關係的加法定義,任意兩個自然數相加的結果都能確定出來了。1+1=21 + 1
= 0’ + 1 (根據自然數的公理)
= (0 + 1)’(根據加法定義Ⅱ)
= 1’ (根據加法定義Ⅰ)
= 2 (根據自然數的公理)
自然數和加法是數學世界的根基(當然還有集合論等,忍不住還是嚴謹一下),在這個基礎上數學世界越來越輝煌,如果1+1不等於2了,那也許整個數學界的理論就靠不住了,所以,這就是為什麼需要證明“1+1=2”
-
19 # 於妤風
你說的是哥德巴赫猜想嗎?我國數學課陳景潤證明了的1+2=3,是不是這個?其實不是我們掰手指頭算數的1+1=2,哥德巴赫猜想是任何一個大於2的偶數都可以由兩個質數只和得到,簡稱為1+1=2,是個表示式子。懂了吧?腦殘寶寶。
-
20 # 蠢蠢的火烈鳥
我們現在看似很簡單的問題都是前人證明了,才可以用的。數學,物理,化學等都是研究的理論放在課本中教給大家。而1+1=2也是證明出來才用。這個好比兩點之間直線最短,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但是為什麼呢?數學也是可以證明出來,我們直接使用了。
回覆列表
1+1=2雖然非常直觀(感覺上是直觀,其實並不直觀),但是確實不是公理,而且把它當作公理缺乏外延性,就是說沒法擴充套件,比如,沒法由1+1=2證明1-1=0,等等。
1+1=2實際上需要有自然數的完備性作為前提,如果自然數不完備,比如說沒有下面的前提條件,任何自然數加1,還是自然數,而且是它的後繼自然數,2剛好是1的後繼自然數,還有0不是任何自然數的後繼數等等條件,那麼就很難說1+1是不是等於2,這在邏輯上並不難明白,所以其實自然數的完備性,才是最基礎的公理,這就是皮亞諾的自然數完備性公理。而1+1=2就變成這個自然數完備性公理的推論,那麼,自然數完備性公理是不是還有更加基本的公理體系,作為它的基礎,沒有了,因為人們確實沒法證明自然數為什麼完備,所以只能把它定為公理。
由此可知,某個大家公認的事實,究竟是公理,還是定理、推論或者命題。要看這個事實(儘管人所公知),是不是最基本的,是不是需要有前提,比如為什麼1+1=2,就需要有自然數的完備性作為條件,不夠基本,不能自然成立,所謂“不證自明”(公理的通俗解釋),就是不需要任何前提條件,或者至少人們看不出需要有什麼前提條件,才能成立。
另一個成為公理的條件,是必須具有很好的外延性,就是說可以由它經過一系列推導,推出一系列更高層次的定理、命題和推論,從而可以構成一個體系。這兩個條件1+1=2都不滿足,因此,1+1=2就不能成為作為數學基礎的基本公理,而是自然數完備性公理的一個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