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晨哥說蜂蜜

      "空心村"真的會因為農民外出打工,人走村涼嗎?對於這個問題,我作為一名駐守在農村的農民,深有體會,現在的農村有些村落,不僅因為農民出去打工而村涼,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有大部分村落將消失,我為什麼要這麼說,還請看我細細道來。

      

      山東鄒城農村人去屋空出現“空心村”

      上世紀九十年代,國家的經濟建設開始大幅度提升,尤其是南方,工廠企業遍地開花,有工廠,就要工人上班,地域經濟中,當地的勞力已無法滿足工廠用工需求,於是就出現了招工,招工中外來人口越來越多,這些外來務工人員,大都是農民工,農民工通過當地熟人介紹,人喊人,一走就是一陣。

      

      空心村”日漸凋敝房屋破敗似“鬼村”

      其時農民種糧的積極性早就從八十年代消淡下來,只因為種地收入太低,一大家好幾口人,種上十來畝地,一年能有一萬收入就相當不錯了。外出打工,一人一個月就能掙兩三千,農民自然要往外跑,加上資訊不斷髮達,外面的世界何其精彩,特別是一些畢業的農民子弟,更是出外尋找收入,打拼前途。

      農民工出外打工,通常是年頭出發,年尾回來,婦女老人孩子留守農村,田地也照樣能種下去。出外打工的農民工,年底回家,帶回一年的工錢,一個農民工的收入,比原來一大家種地的收入都高,實實在在的人民幣,兩相一比。

      

       海口市石山鎮榮堂村,留守在村裡的老人

      於是,媳婦也帶著出外打工了,到最後六十歲的農民都出外打工掙錢,農村人勤勞耐苦,只要身體力行,都出外掙錢。有的夫妻倆在外幹上幾年,積累了一定的條件,將小孩也一起帶去,父母年齡大了,但能照看小孩,同樣帶走,小孩到了就學年齡,都可以在外地讀書~

      如此一來,村裡的勞力,能出外的都出外掙錢了,農村的房子漸漸空下來,有的地方田地都有閒荒的。田地閒荒,不是農民不想種地,而是種地收入低,社會的發展,經濟的壓力,迫使農民出外尋求高收入,田地有心無力難以再種…

      

      蔚縣 上蘇莊 老屋 舊房子 空心村

      農村的留守人員越來越少,大多數房子平時就空著,到了年底,春節假期幾天,打工的農民才回來過年,農村難得熱鬧起來,可也僅僅那麼幾天。正月初五一過,農民工就陸續啟程,如此年復一年~

      房子沒有人住,無法通風,更沒有人打掃,自然就黴變破落,這現象就是房主出外打工的代價,但是出外打工,收入與在家種地相比,房子壞了可以修補。但是好多農民直接去鎮裡買房,收入更好的去市裡買房。農民去城鎮買房,並不是說在外打工掙了錢,想進城了,而是純粹為下一代著想,有兒子的,城鎮有房,找媳婦容易點,是女兒的,直接就能找個城裡人,以後子女就學等,住城裡,肯定比農村優越。

      

      僅有兩位老人留住堅守的村莊

      就算有的農民不進城買房,也至少在農村主幹路邊建房,蓋上兩層樓,關個小院子,在農村也說的過去。一旦有了新宅基地,建了新房子,原來的舊房,不是拆遷,就是閒置,所以,農村的一些村莊沒人住了。

      本人所在地為江淮地域,農村莊落多為星羅棋佈,有七八戶成一莊,有三四戶成一莊,還有單莊獨戶,房子都散落在農田間,每個莊子有田間小道出入,早前是泥路,後來大家集資,鋪成沙石路,修水泥路的少,因為作業的農機不方便在水泥路面行走,人們在下雨天,能有條沙石路走就不錯了~

      

       兩位老人堅守的村莊

      農民們雖然外出打工,掙上比種地高很多的收入,但真正想在城裡生存,還差的很多,其實絕大多數農民都有戀鄉情結,都想掙上錢在農村蓋房,老了生活在農村舒坦。但是80,90後,可不想在農村生活,城鎮買房安家,是新一代農民的選擇。

      有少數農民,出外打工,積累了一些資本,加上頭腦靈活,自己在外搞加工,做小意,辦企業,成了名副其實的農民企業家,成功人士,這些人往往還喜歡在農村建樓房,蓋別墅。但現在國家號召新農村建設,農村建房不是想建就建的,即使是以前的老宅基地,若想建房也得批准,一般是不會批的,若是挨著農村主幹路,有可能批,老房子離主幹路遠,政府土地部門也不會批~

      

       “空心村”日漸凋零留守老人家中最珍貴

      實際情況,現在農村的一些偏僻的村莊,政府不會批准新建,你本人可能也不想建,因為交通太不便了,這些房子壞了,可以維修,若是城鎮上買了房子,或是政府另批了宅基地給你,老房子只有等著破落,反正人也不住了,遇到相關政策,政府出錢拆掉改田,這對老房子在交通不便,偏僻的農民來說是一大好事~

      綜上幾方面原因,農村一些村落出現空心村,一是房主確實在外打工,平常就是沒人在家,二是有些老房子壞了,不能住人了,房主既不能新建,也不想維修,平常至多用來放一些農具,等著政府給拆遷費,房主可能有了新住處,這樣的房子自然就空著~

      

       “空心村”茨林灣

      本人的宅基地,挨著村裡的主幹路,交通方便,所以本人常住在農村家,本人若有經濟能力,只想在老宅基地上重建新房,自己老後,在農村度過餘生。本人不想住城裡樓房,也不想在農村集中建房,老後,能住在自己的宅基地上,獨門小院,房前屋後,種點蔬菜,養些雞鴨,此生足矣!供大家參考,農村的條友,對此題你們是怎麼想的?可在下方留言參評~(圖片來源網路)

  • 2 # 過往的記憶

    這個已經成為現實了。說下我外婆以前那邊的村子吧,以前是個大村,周邊人丁興旺離鎮上近,但是他們那村有一個不好的點就是村子地形較高,缺水,種水稻全靠村裡面那幾口池塘,遇到乾旱年,經常為水吵架。池塘的水被抽的都見底了

    地方苦,沒辦法,年輕人要麼出去打工,基本不會再回村裡面來,還有的賺點錢,就搬去馬路邊建新房子,老村落就慢慢的只剩下一些老年人,隨著老年人慢慢逝去,村落也就破敗了,聽說我外婆以前的那個村,要是有人去世,現在找8個還是12個抬棺的人都找不齊了,要去隔壁村借人

  • 3 # 航Sir

    社會的發展來看,農民外出打工也是被逼無奈,消費一天比一天高,單靠種地根本不可能養活家,所以農民也在跟著時代的變化適應社會外出打工,一切都是為了生活。這個“空心村”是否會人走村涼,個人感覺因為村裡都是老人留守少量而留守兒童和婦女,基本勞動力都外出務工了,大山裡面的農村尤為明顯,平原地區還不是特別明顯。

    在城鎮化推動下,村裡有的年輕人開始在縣城租房子了,家裡條件好的著手買房子了,同時受到撤鄉並鎮影響,原來離家很近的學校沒有了,為了上學只能帶著子女一起;有的年輕人外出務工了,主要前往東南沿海一帶,有些已經在外地落戶了,不少兒時的玩伴已經多少年沒見過了。總之,最近10年裡,村裡變化特別大,常住人口大幅減少,很多人家大門終年緊鎖,土地大量荒蕪。

    "空心村"的問題,是很多村莊的共性問題,也是城鄉發展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問題。為實現脫貧致富,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國家採取了很多扶貧措施。發展扶持當地龍頭企業和特色產業,完善交通設施和生產條件,吸引農民返鄉務工創業。即使新建的新農村商品房,因普惠性不足,農民買不起或者不願意購買。這樣就嚴重浪費土地資源導致後期的空心村。

  • 4 # 農村小朱生活

    年輕勞動力大量外出務工、村裡多是留守人員、很多農戶人走屋空……快速城鎮化程序中,一些農村難免出現“空心化”。

    愛強村是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雙城區希勤滿族鄉的一個村莊,近年來這個村莊也在走向“空心化”,在村支書劉國宏的帶領下,村裡進行了產業探索,不斷解決問題,力求將“空心村”變身為“產業村”。

    愛強村嘗試從“空心村”變身“產業村”的情況很有代表性,村子想發展,又面臨著很多瓶頸的制約,透過努力發展有所起色,但是越發展面臨的困難越多,需要解決的問題也越多,進入到了一個迴圈解決困難的過程裡面。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認為,萬事開頭難,需要帶頭人有企業家的精神,而在村支書劉國宏的身上,就有著這種企業家的精神。

    合作社還在初步發展中,產品展示廳、加工車間都在一起,加工的這些產品,銷售最火爆的是玉米麵條。 劉國宏說,玉米麵條銷量特別好,供不應求,主要銷售到深圳、上海、廣東、山西,一天能售出一噸左右。

    銷售最火爆的時候,劉國宏需要16到17位工人一起工作,現場包裝、貼標、裝箱,眼下是淡季,每天的工作量3到4位工人就可完成。

    這個合作社是怎麼成立的呢?這要從愛強村的“空心化”說起。愛強村共有580戶1980人,土地面積14974畝,每戶都有20多畝地,而且土地肥沃、地面平整,是玉米栽培的優勢產區,也適宜種植雜糧。不過,因為栽培農作物效益不如打工,而且村子離城區近,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村裡只剩老人和留守婦女,成了空心村。劉國宏回憶說,村子空心後,農業生產受到了影響,尤其是聽說了玉米價格下跌的資訊後,村裡的農業生產幾乎停滯,這讓他有了成立合作社的想法。

    企業家的精神就是企業在發展的時候,面臨著很多的問題,依靠這種精神不斷地來解決問題,萬事開頭難,起步確實是非常不容易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自身謀求發展,努力也好,創造條件也好,這是先決條件。之後,我們可以去找當地的政府,爭取國家政策支援,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看到很多發展比較好的村子,都是在國家政策的支援下,加上自身的努力,再抓住市場的機遇,才不斷髮展起來的。

    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李國祥認為,針對“空心村”問題,從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角度的確應該採取一些措施,其中最關鍵的是對村莊進行分類施策,再透過適度的土地流轉,促進當地農業農村的發展。

    在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來之後,我們對村子進行了分類,有一些村子具備自我發展的條件,將來透過政策支援加上自身的努力就能發展起來,也有一些空心村將來確實是要消亡的。透過實施鄉村振興規劃,將村子進行有序的分類,判斷它到底適合自身提升,還是適合透過國土整治,將人口轉移到聚集的村莊去,這些都需要透過規劃來解決。某些空心村最終消亡,從宏觀的角度上看並不可怕。當村子走向“空心”,但國土整治還沒有實施的時候,土地集中在極少數人手裡,其他人可以透過給流轉土地的主體打工來獲得收入,這樣土地能夠得到利用,人口也將有序的分流,留下來的人在居住上進行重新安排,在就業上透過打工的方式來解決,因此土地流轉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 5 # 高原櫻花

    “空心村”其實是過去幾年的提法,如今不能有這種擔心,特別是這次疫情後,“空心村”的說法,更站不住腳。只是外出的很多人,未了解村莊發展,才真正感覺人走村涼。

    第一,農村人員逐漸迴歸,鄉村建設逐步走向成熟。

    以我們地方鄉鎮為例,這幾年,陸續外出打工的人們,都回家建起了新房,基本每家,都有自己的落腳點。過去交通不便,出門人們,基本都有幾年,十幾年才回來一次。如今,要回來,哪怕是北上廣深,回到畢節,都只有一兩個小時。飛機通了,高鐵通了,汽車專班隨時可以到達。即使老家父母在,要回來一趟,都會十分便捷。加上百分之四五十的人家都有自己的轎車。可以說,回到家裡,已經不是問題。

    每個人都有想念家鄉的情節,不管外面多麼風光,有沒有城市居住的房子。其實,回家有一個安定的居所,也是大勢所趨。現在,50歲以上的第一批外出打工人員,逐漸迴歸家鄉,有做養殖的,有做種植的。應該說,10年左右,鄉村建設也會逐漸成熟。因此害怕“空心村”的現實,一定會站不住腳。

    第二,城市農村人員融入鄉村發展

    這幾年,國家政策的大量傾斜,讓農村有了很多發展機遇。特別是對於產業扶持,推動農村產業化,助推鄉村合作社建設發展。讓很多年輕人也是蠢蠢欲動。在我身邊,有幾個原來一起外面的朋友,也是陸續回到鄉里。

    一個種植天麻,從去年開始,他種植天麻500餘畝,國家政策性支撐以及今年的收入,比他在外創業上班,有更好的力量支撐。而且每年幫助地方扶持10餘家貧困戶。不管未來是不是都有這樣的機會,至少這幾年,他也是決定紮根農村,做好農村裡的天麻產業。

    另一個種植冬蓀,三年來,包括讀大學的兒子,也叫回來和他一起搞種植。如今,做了一個冬蓀加工廠,做了兩個冬蓀基地,帶著30餘戶農戶,做起來冬蓀這個產業。去年和今年,做了近百萬的產值,加上政策性支援,帶動地方農戶幫扶,也在當地建立起一定口碑。特別是周圍的鄉鎮冬蓀種,也都是從他這裡進。

    可以說,一部分城市農村人員,逐漸融入鄉村發展。不管這種發展,對於部分人覺得有一定爭議。但只要國家鄉村振興政策不變,農村發展,都是有可能的。

    第三,鄉村旅遊文化,為農村注入發展靈魂

    很多人對於鄉村振興的話題,開始就會很沉重,什麼城鄉二元結構,什麼經濟發展不平衡。對於鄉村來說,只要國家重視,只要真正的願意投入發展,其實改變農村,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我們鄉,如今建立了兩個鄉村旅遊振興發展的點。一個是以荷花連片種植為形象推廣,帶動了部分周邊商業發展。雖然看似不成熟,但實際上對於拉動一定的就業,是有幫助的。甚至周邊逐漸發展了養魚,養花,養殖,種植,都有了明顯效果。

    另外一個點,就是以苗族為民俗文化的鄉村,建立起了典型。修建了跳花廣場,苗族博物館,紅軍長征紀念碑。雖然還不是特別成熟,但這些基礎建設,以及民族文化作為支撐,融入紅色文化,不僅吸引力人們的注意,而且對於拉動鄉村建設,有很大的幫助。基本上每家都有水花酒,現在只要從廣場邊上過,這個水花酒產業,有近百萬產銷。

    確實,很多年輕人外出打工,是一個影響鄉村發展建設的重大群體。但總有一個根,當人們有了一定積蓄,有了一定人生方向,都會慢慢回到村莊。或許是城市農村都住,或者是隻在城市住,或者只在農村住。但不管如何,現在第一代打工人員逐漸迴歸,只要國家政策跟上,農村“空心”現象,一定會得到改變,甚至很快就會改變。

  • 6 # 農夫山泉有點田Z

    "空心村"真的會因為農民外出打工,人走村涼嗎?對於這個問題,我作為一名駐守在農村的農民,深有體會,現在的農村有些村落,不僅因為農民出去打工而村涼,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有大部分村落將消失,我為什麼要這麼說,還請看我細細道來。

    山東鄒城農村人去屋空出現“空心村”

    上世紀九十年代,國家的經濟建設開始大幅度提升,尤其是南方,工廠企業遍地開花,有工廠,就要工人上班,地域經濟中,當地的勞力已無法滿足工廠用工需求,於是就出現了招工,招工中外來人口越來越多,這些外來務工人員,大都是農民工,農民工通過當地熟人介紹,人喊人,一走就是一陣。

    空心村”日漸凋敝房屋破敗似“鬼村”

    其時農民種糧的積極性早就從八十年代消淡下來,只因為種地收入太低,一大家好幾口人,種上十來畝地,一年能有一萬收入就相當不錯了。外出打工,一人一個月就能掙兩三千,農民自然要往外跑,加上資訊不斷髮達,外面的世界何其精彩,特別是一些畢業的農民子弟,更是出外尋找收入,打拼前途。

    農民工出外打工,通常是年頭出發,年尾回來,婦女老人孩子留守農村,田地也照樣能種下去。出外打工的農民工,年底回家,帶回一年的工錢,一個農民工的收入,比原來一大家種地的收入都高,實實在在的人民幣,兩相一比。

    海口市石山鎮榮堂村,留守在村裡的老人

    於是,媳婦也帶著出外打工了,到最後六十歲的農民都出外打工掙錢,農村人勤勞耐苦,只要身體力行,都出外掙錢。有的夫妻倆在外幹上幾年,積累了一定的條件,將小孩也一起帶去,父母年齡大了,但能照看小孩,同樣帶走,小孩到了就學年齡,都可以在外地讀書~

    如此一來,村裡的勞力,能出外的都出外掙錢了,農村的房子漸漸空下來,有的地方田地都有閒荒的。田地閒荒,不是農民不想種地,而是種地收入低,社會的發展,經濟的壓力,迫使農民出外尋求高收入,田地有心無力難以再種…

    蔚縣 上蘇莊 老屋 舊房子 空心村

    農村的留守人員越來越少,大多數房子平時就空著,到了年底,春節假期幾天,打工的農民才回來過年,農村難得熱鬧起來,可也僅僅那麼幾天。正月初五一過,農民工就陸續啟程,如此年復一年~

    房子沒有人住,無法通風,更沒有人打掃,自然就黴變破落,這現象就是房主出外打工的代價,但是出外打工,收入與在家種地相比,房子壞了可以修補。但是好多農民直接去鎮裡買房,收入更好的去市裡買房。農民去城鎮買房,並不是說在外打工掙了錢,想進城了,而是純粹為下一代著想,有兒子的,城鎮有房,找媳婦容易點,是女兒的,直接就能找個城裡人,以後子女就學等,住城裡,肯定比農村優越。

    僅有兩位老人留住堅守的村莊

    就算有的農民不進城買房,也至少在農村主幹路邊建房,蓋上兩層樓,關個小院子,在農村也說的過去。一旦有了新宅基地,建了新房子,原來的舊房,不是拆遷,就是閒置,所以,農村的一些村莊沒人住了。

    本人所在地為江淮地域,農村莊落多為星羅棋佈,有七八戶成一莊,有三四戶成一莊,還有單莊獨戶,房子都散落在農田間,每個莊子有田間小道出入,早前是泥路,後來大家集資,鋪成沙石路,修水泥路的少,因為作業的農機不方便在水泥路面行走,人們在下雨天,能有條沙石路走就不錯了~

    兩位老人堅守的村莊

    農民們雖然外出打工,掙上比種地高很多的收入,但真正想在城裡生存,還差的很多,其實絕大多數農民都有戀鄉情結,都想掙上錢在農村蓋房,老了生活在農村舒坦。但是80,90後,可不想在農村生活,城鎮買房安家,是新一代農民的選擇。

    有少數農民,出外打工,積累了一些資本,加上頭腦靈活,自己在外搞加工,做小意,辦企業,成了名副其實的農民企業家,成功人士,這些人往往還喜歡在農村建樓房,蓋別墅。但現在國家號召新農村建設,農村建房不是想建就建的,即使是以前的老宅基地,若想建房也得批准,一般是不會批的,若是挨著農村主幹路,有可能批,老房子離主幹路遠,政府土地部門也不會批~

    “空心村”日漸凋零留守老人家中最珍貴

    實際情況,現在農村的一些偏僻的村莊,政府不會批准新建,你本人可能也不想建,因為交通太不便了,這些房子壞了,可以維修,若是城鎮上買了房子,或是政府另批了宅基地給你,老房子只有等著破落,反正人也不住了,遇到相關政策,政府出錢拆掉改田,這對老房子在交通不便,偏僻的農民來說是一大好事~

    綜上幾方面原因,農村一些村落出現空心村,一是房主確實在外打工,平常就是沒人在家,二是有些老房子壞了,不能住人了,房主既不能新建,也不想維修,平常至多用來放一些農具,等著政府給拆遷費,房主可能有了新住處,這樣的房子自然就空著~

    “空心村”茨林灣

    本人的宅基地,挨著村裡的主幹路,交通方便,所以本人常住在農村家,本人若有經濟能力,只想在老宅基地上重建新房,自己老後,在農村度過餘生。本人不想住城裡樓房,也不想在農村集中建房,老後,能住在自己的宅基地上,獨門小院,房前屋後,種點蔬菜,養些雞鴨,此生足矣!供大家參考,農村的條友,對此題你們是怎麼想的?可在下方留言參評~

  • 7 # 鄉農阿生

    隨著城鄉一體化的實施,美麗鄉村建設的推進,“空心村”的治理問題凸顯重要,亟待拿出有效的解決辦法。

    “空心村”的出現,首先是資源浪費。土地撂荒、房屋閒置,一方面造成了許多土地無法耕種,不能產生應有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導致部分農戶要宅基地困難,在農田上違法建房。其次是相悖發展。村民對宅基地的私產觀念比較重,而村集體政策、補償力量又比較薄弱,給村莊的統一規劃治理及新農村建設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影響了村莊的有序健康發展。第三容易誘發糾紛。由於宅基地佔有不均,極易導致群眾爭奪宅基地引發矛盾糾紛,影響鄰里和諧和農村安定。第四是影響村貌。村舊人稀、房屋破敗、斷壁殘垣、人畜混雜等髒亂差現象特別突出,大多破房子裡還住著生活困難的老人,看上去淒涼蕭條,同時也存在著嚴重的安全隱患,既影響了村民的生產生活又影響了村容村貌。

    造成這一“鄉村病”的原因,從表面上看:一是先富群體“建新留舊”。為交通便利遷到村外耕地上新佔大宅基地,但仍保留著對老房、舊房房產、地產的所有權,逐漸從內向外“攤大餅”,村莊面積不斷擴大,加劇耕地短缺的矛盾。二是宅基地狹小“被逼外佔”。老房子地處村中心,道路狹窄,有的老房子只有兩間,互不相讓難以置換,被逼到村外佔用耕地建房。三是落戶城鎮“城裡購房”。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部分村民外出務工經商,經濟條件逐漸得到改善,在城市購置房產長期居住;還有部分農民子弟升學就業轉為城市居民。這些人往往生活條件改善後把家中的老人接入城市生活,村中的房屋被長期閒置起來。

    政府應大力支援推進農村集居化建設,積極引導居住在城鎮周邊的自然村或零星居住的村民離開佈局分散的舊村莊,集中到規劃區建房。或將小村合併成大村,有步驟地整體搬遷,向中心村或城鎮集中,連片發展,形成規模。推進農村集居化建設,要合理引導城市化、工業化程序中的農民流向和研究農村宅基地使用權流轉辦法。應當允許農村宅基地使用權依法流轉。只有合理分配宅基地使用權流轉產生的經濟利益,採取閒置地流向主體多元化,有適當條件限制的流轉方式,才可以集約利用農村土地資源,提高農村房屋的利用率,從根本上解決“空心村”問題。

  • 8 # 山哥小跟班

    福建,浙江,自然不會有這樣的現象,作為勞動力輸出大省,湖北河南江西,還是有這樣的可能,例如湖北隨州殷店,均川的藥山,尚市的民樂,環潭的河武,總結一下還是窮,二個交通不便的大山裡。

    今天上午,剛發了一個圖文,打工的都走了,一家人守著一條灣,晚上就看到了這個問題,疫情結束以後村裡的人確實少了,一部分打工去了,一部分回城裡居住去了,只能像我們這樣的還依舊留在農村,一條灣子除了我們一家人看不到一個人,人的天性是群居動物。

    大部分湖北人有個抹不去的弱點,鄉愁,無論走到哪裡都喜歡念家,尤其是年紀大了,總想著葉落歸根,如今天出去的農村人,就像放出去的風箏,城市在好始終融入不了,農村再窮總惦記著農村,經歷過了這次疫情,還是有一部分人,會選擇回農村,從目前的形勢看,農村的人口依舊在減弱,很多人村裡有房子有地有資產。

    生活在城裡,這似乎也經成了一個社會問題,能夠逃離農村,擠進籠格式居所,過上群居生活,成為了當代青年女性擇偶的標準,到城裡買了籠格式的圈所,更成了很多老一代農村人,走親訪友聊天時,炫耀的資本。

    打工的人,基本上都在城裡有房,為什麼這樣說,據不完全統計,我們村一個村民小組,百分之九十八的人,都在城裡或者城鎮有房,村裡留守的基本上都是55歲的人口,當然也不乏婦女兒童在家裡玩,畢竟住在城裡沒有農村舒服。還是那句話涼村只是暫時得,只有那些交通不便的地方,確實徹底涼了!

  • 9 # 楚天959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才能生生息息繁衍發展。時代進一步發展將無嚴格的鄉村和城市之分,生活在城市一小時的交通里程是近距離,生活在鄉村想去都市自駕車有的也不過二三小時。80年代初的地級市比現在有些鄉鎮還差,集鎮比不上現在的村居。所以村居是否消失,因地而言。

    但我們的周邊,一些古村落則逐漸消亡。其述說的是無奈和絕望。在大山深處一些村40歲以下的男性清一色光棍,他們只有常年離家務工。如果有錢了去打工的城市或縣城買套房安下家來,勉強可娶妻生子成個家。這些地方農作物產量低價格賤,農業基本上無收益。林地靠國家補貼,如採伐木材可能林地的產出連人工費也開支不了。這樣的村子只有老人留守,老人去世房屋在風雨中倒塌,房前屋後的梯田將長滿柴草任由野豬出沒。村居也步步走向消亡。

    當一方水土再留不住年輕人,村居消亡也將是遲早的事。

  • 10 # 沈竹溪ncc

    謝謝邀請!昨天回舅舅家,小時候是在舅舅家幾年。那時候的人雖然不是很多但也有幾百人,可是昨天回去除了十來個老人就真的沒有人了。我是早上進的村,早上老人們還去幹活,全都是空的。因為沒有什麼人進去,家家戶戶都都沒關上。叫了一家又一家的長輩,沒有一個人應聲。回不去的農村,呆不下的城市。眼淚掉下來了,農村現在真的太空曠了。

    很多人都說落葉歸根,土地是農村的跟,可是農村確實很落後。特別是只有幾十戶的人村子,很多都不通路,這樣子的地方能呆得下去嗎?一個落後的地區註定了衰退。中國有句話不進則退,農村沒有進步所以註定了落後和衰敗,最後變成了無人村空心村。

    現代人需要的是陸路,水路,醫療,網路。缺一不可,你看看街上老的少的每個人都拿手機,採訪幾個人看看沒有網路,沒有方便的衣食住行哪個願意回去呆幾天幾個月的?上街少一個不拿手機都要命的人比比皆是,農村有這些嗎?

    我們華人都是戀鄉情節,落葉歸根的想法。農村在記憶裡真的是最簡單的快樂!我們嘴上不承認,其實農村真的已經在衰敗了!很多人都說春節返鄉那麼大的人流怎麼還是空心村。其實很多人都在縣城買房了,返鄉了只是回縣城。回農村老家的也就大年三十和初一而已。現實面前,不要自欺欺人了!農村真的是空了!

  • 11 # 農野山貨

    首先說的空心村的形成。由於當地農民經濟條件大大改善。部分農民在村外或者是鎮上縣裡面新建房或者購房,導致大量農民群眾搬離原來老宅子,逐漸形成無人居住空心村。這些都長期無人居住老宅子因唱起閒置或者年久失修有些甚至出現倒塌現象。 這是農村城鎮化主要現象。一是部分村民小組長的更換交替,缺乏統一組織規劃。另外就是新農村建設的發展需要,農村農民集體搬到新建的規劃房。再者就是農民當地的收入比較低,因外出打工到城市定居的也比較多。所以他們在外面定居買房的話機率也越來較大。這就導致了大量的空心村的存在。即使新建的新農村商品房,因普惠性不足,農民買不起或者不願意購買。這樣就嚴重浪費土地資源導致後期的空心村。 所以說新農村建設它還是性農,不是性商,不具有高價商品房的資格。如果當地管理部門不牽頭好好整治。就會出現新建的規劃的新農村規劃房入住率不高。不是農民不想住,而是住不起。另外部分新農村建設硬體基礎設施普遍不達標,只是個別人一味謀求政績的面子工程。 如果說是要發展空心村,就需要當地管理部門牽頭引導整頓治理,村民積極自願配合。發動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以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為最高要求。目前有一些空心村被政府盤活的也不在少數。它可以打造成特色旅遊景點。當下農村旅遊比較興盛。很多新生代的孩子或者年輕人根本都沒有見過農村的老宅子。農村的老宅子具有冬暖夏涼的優勢。從來都不用需要空調的。有些地區利用空心村作為養殖基地或者合作社管理中心。確實也有些因地理位置條件導致的空心村不適於居住,只能政府組織牽頭拆掉。另做他用。諸如林場果場種植業的耕地等。 空心村是農村全面進入小康社會的必然的趨勢所在。因為當前農民的在農村收入並沒有在城市的收入高。很多人選擇在城市工作發展,工作地定居或暫住。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是正常發展現象。

  • 12 # 立志莫言

    借這題目筆者想解釋一下空心村,在淺談一個拆中辦法,僅供參考,不一定對。空心村為什麼呢,在邯鄲的平原村落里老宅基,太小啦,不夠局勢,是祖輩留下來的,也就小三間,現在收入多,機械多,在說農村不夠5間地基,是不好訂婚,結婚的,所以只好把它空置下來,在從掏錢買一塊夠局勢的宅基,還是為了兒子的婚事,硬去縣成買房也就是一過渡,目的就是讓小孩訂婚,結婚。據惕說能在城市站柱腳,收入多少,是以後的事,人的心裡是奔著核結婚的,現在女孩少,競爭激力。邯鄲的農村人稠地窄,村也稠,3裡一個自然村,村裡人還不少,有中老年人,有中老婦女,有很多小孩,學校幼兒園應該有統計,青狀年也有比例少一點,農村人都有戀家心情,每個農村人都願意留條後路,大城市消費高,不好混,得有一枝之長,有於種種原因罷,農民外出打工不會人走村涼的。空心村這樣治理也很美麗,把不能住的漏房,不好牆推倒,栽上整齊的樹木,或果樹,這樣好看,美麗,也綠化環境,農民,政府,村集體也都能接受,新農村建設就加快了步閥。中國的農村太廣大啦,各級政府要把國家的錢,用在刀刃上,新農村才能快。

  • 13 # 我是白菜

    村莊里人越來越少,特別是一些人家生活好了以後,在縣城或者別的地方買到房就搬家去那裡居住了。還有就是學生考學考到外面,然後在外面定居居住,導致農村很多人家都是有房無人。

    拿我們村來說,什麼時間人多,過年的時候,那時候村莊裡說不出的熱鬧,各家各戶都停著小汽車,孩子們嬉戲大鬧,大家點炮的點炮,閒聊的閒聊。有時還三五成群的聚集一塊搓個麻將,打個撲克好不熱鬧。

    但是等年一過,這村裡的人就各奔東西了,打工的打工,回城的回城,上學的回學校。村裡一下子冷清下來,特別是到晚上,村裡亮燈的也就那麼幾家,很多都是年邁的老人,就是村裡狗叫聲都是稀稀拉拉,有一聲沒一聲的,好不淒涼。

    空心村在以後可能會變得越來越多,這種情況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隨著現在城市化率越來越高,到那時候村莊都統一搬遷。我想那時候空心村問題可能就會有所緩解。

  • 14 # 淨土TC

    “空心村”真的會因為農民外出打工,人走村涼嗎?對於這個問題,我作為一名駐守在農村的農民,深有體會,現在的農村有些村落,不僅因為農民出去打工而村涼,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有大部分村落將消失,我為什麼要這麼說,還請看我細細道來。

    上世紀九十年代,國家的經濟建設開始大幅度提升,尤其是南方,工廠企業遍地開花,有工廠,就要工人上班,地域經濟中,當地的勞力已無法滿足工廠用工需求,於是就出現了招工,招工中外來人口越來越多,這些外來務工人員,大都是農民工,農民工通過當地熟人介紹,人喊人,一走就是一陣。其時農民種糧的積極性早就從八十年代消淡下來,只因為種地收入太低,一大家好幾口人,種上十來畝地,一年能有一萬收入就相當不錯了。外出打工,一人一個月就能掙兩三千,農民自然要往外跑,加上資訊不斷髮達,外面的世界何其精彩,特別是一些畢業的農民子弟,更是出外尋找收入,打拼前途。

    農民工出外打工,通常是年頭出發,年尾回來,婦女老人孩子留守農村,田地也照樣能種下去。出外打工的農民工,年底回家,帶回一年的工錢,一個農民工的收入,比原來一大家種地的收入都高,實實在在的人民幣,兩相一比,於是,媳婦也帶著出外打工了,到最後六十歲的農民都出外打工掙錢,農村人勤勞耐苦,只要身體力行,都出外掙錢。有的夫妻倆在外幹上幾年,積累了一定的條件,將小孩也一起帶去,父母年齡大了,但能照看小孩,同樣帶走,小孩到了就學年齡,都可以在外地讀書~

    如此一來,村裡的勞力,能出外的都出外掙錢了,農村的房子漸漸空下來,有的地方田地都有閒荒的。田地閒荒,不是農民不想種地,而是種地收入低,社會的發展,經濟的壓力,迫使農民出外尋求高收入,田地有心無力難以再種…

    農村的留守人員越來越少,大多數房子平時就空著,到了年底,春節假期幾天,打工的農民才回來過年,農村難得熱鬧起來,可也僅僅那麼幾天。正月初五一過,農民工就陸續啟程,如此年復一年~

    房子沒有人住,無法通風,更沒有人打掃,自然就黴變破落,這現象就是房主出外打工的代價,但是出外打工,收入與在家種地相比,房子壞了可以修補。但是好多農民直接去鎮裡買房,收入更好的去市裡買房。農民去城鎮買房,並不是說在外打工掙了錢,想進城了,而是純粹為下一代著想,有兒子的,城鎮有房,找媳婦容易點,是女兒的,直接就能找個城裡人,以後子女就學等,住城裡,肯定比農村優越。就算有的農民不進城買房,也至少在農村主幹路邊建房,蓋上兩層樓,關個小院子,在農村也說的過去。一旦有了新宅基地,建了新房子,原來的舊房,不是拆遷,就是閒置,所以,農村的一些村莊沒人住了。

    本人所在地為江淮地域,農村莊落多為星羅棋佈,有七八戶成一莊,有三四戶成一莊,還有單莊獨戶,房子都散落在農田間,每個莊子有田間小道出入,早前是泥路,後來大家集資,鋪成沙石路,修水泥路的少,因為作業的農機不方便在水泥路面行走,人們在下雨天,能有條沙石路走就不錯了~

    農民們雖然外出打工,掙上比種地高很多的收入,但真正想在城裡生存,還差的很多,其實絕大多數農民都有戀鄉情結,都想掙上錢在農村蓋房,老了生活在農村舒坦。但是80,90後,可不想在農村生活,城鎮買房安家,是新一代農民的選擇。

    有少數農民,出外打工,積累了一些資本,加上頭腦靈活,自己在外搞加工,做小意,辦企業,成了名副其實的農民企業家,成功人士,這些人往往還喜歡在農村建樓房,蓋別墅。但現在國家號召新農村建設,農村建房不是想建就建的,即使是以前的老宅基地,若想建房也得批准,一般是不會批的,若是挨著農村主幹路,有可能批,老房子離主幹路遠,政府土地部門也不會批~

    實際情況,現在農村的一些偏僻的村莊,政府不會批准新建,你本人可能也不想建,因為交通太不便了,這些房子壞了,可以維修,若是城鎮上買了房子,或是政府另批了宅基地給你,老房子只有等著破落,反正人也不住了,遇到相關政策,政府出錢拆掉改田,這對老房子在交通不便,偏僻的農民來說是一大好事~

    綜上幾方面原因,農村一些村落出現空心村,一是房主確實在外打工,平常就是沒人在家,二是有些老房子壞了,不能住人了,房主既不能新建,也不想維修,平常至多用來放一些農具,等著政府給拆遷費,房主可能有了新住處,這樣的房子自然就空著~

    本人的宅基地,挨著村裡的主幹路,交通方便,所以本人常住在農村家,本人若有經濟能力,只想在老宅基地上重建新房,自己老後,在農村度過餘生。本人不想住城裡樓房,也不想在農村集中建房,老後,能住在自己的宅基地上,獨門小院,房前屋後,種點蔬菜,養些雞鴨,此生足矣!

  • 15 # 新農村觀察員

    雖然“空心村”形成得原因有很多,但個人認為大量農民外出務工是形成的重要原因,最近10多年來,隨著外出人口的不斷增加,我們村已經逐步空心化了,先說說我們那的情況吧。

    常住人口大幅減少

    在2000年左右,我上高中那會,我們村的常住人口數是目前的4-5倍,那時候學生上學早出晚歸,年輕人上班很多住廠裡的宿舍,中壯年大叔們一般就在家打理田地和竹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紀大的老年人也就在村裡瞎轉悠了,幹不了什麼活了。

    然而最近10年來,在城鎮化推動下,村裡有的年輕人開始在縣城租房子了,家裡條件好的著手買房子了,同時受到撤鄉並鎮影響,原來離家很近的學校沒有了,為了上學只能帶著子女一起;有的年輕人外出務工了,主要前往東南沿海一帶,有些已經在外地落戶了,不少兒時的玩伴已經多少年沒見過了。總之,最近10年裡,村裡變化特別大,常住人口大幅減少,很多人家大門終年緊鎖,土地大量荒蕪。

    人口老齡化嚴重

    來自農村的可能都會發現,現在農村常住人口都是老年人了,拿我們村來說吧,50歲以下的勞動力一個沒有,最主要的勞動力都在55-65之間,常住人口平均年齡都在65歲以上了,老齡化現象特別嚴重,老去一個就少一個。照目前這種速度,再過15-20年,村裡常住人口將減少50%以上,屆時剩下的都是70歲以上的老年人了,老年化達到觸目驚心的地步。

    個人的一些看法

    城鎮化在快速推進的同時,也在逐步消滅一個個的鄉村,現在國家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個人是非常支援的,畢竟三農是國家的根基,但是需要系統性的規劃。然而就目前來看,個人認為鄉村振興首先得有人,想辦法吸引年輕人紮根農村,沒有年輕人的鄉村是沒有未來的。

  • 16 # By十貳

    哈嘍大家好我是十貳,作為一名三農領域的創作者說一下我現在的觀點。

    首先現在的村子當中都是老人,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因為現在社會當中人口流失到大城市當中導致了現在“空村”這個問題,但是是為什麼讓現在農民會外出打工呢?我們先要弄清楚事情的根本原因。

    其次就是現在的農民工外出打工是因為在鄉下已經種完了地之後沒有別的事情可做,當然是賺錢賺的越多越好,所以就會導致大批次的農民外出打工,所以就會形成一個空心村的狀況,只有在種莊稼的時候村子裡才有人或者是過年的時候,這種事情已經成為了定居。

    再次就是可能不是因為沒活幹而人走村涼,還可能是因為自身的家庭原因,需要自己出去闖蕩和掙錢所以才去選擇城裡外出打工,基本就是這幾種趨勢導致了現在的這種空心村的狀況,這種情況已成定居,是不怎麼好改變的。

  • 17 # 農牧七月

    目前社會的發展來看,農民外出打工也是被逼無奈,消費一天比一天高,單靠種地根本不可能養活家,所以農民也在跟著時代的變化適應社會外出打工,一切都是為了生活。

    這個“空心村”是否會人走村涼,個人感覺因為村裡都是老人留守少量而留守兒童和婦女,基本勞動力都外出務工了,大山裡面的農村尤為明顯,平原地區還不是特別明顯。

    大山裡面的農村因為長期的與世隔絕,道路不通,出村難,回村南問題,房屋長期沒有維修改善,其實也就很難適合外出打工的年輕人再回村居住生活,更多的都是一些沒有出過大山的老人和婦女,當然還有一部分大山農村因為近幾年的扶貧發展,也有所改善,但是很有可能擋不住人去村空的厄運。

    平原地區的農村因為發展的需要道路和房屋的修繕等問題其實相對處理的還是很好的,就熟悉的河南,河北平原地區的農村現在都是要麼拆遷了,要麼就是在家蓋房,因為道路都修的柏油馬路,有條件的還通了公交,建廠防止勞動力的外流,年輕人也有回家蓋房的,就現在的情況來看最起碼的70,80,90後。最後還是會選擇定期回老家,更有甚到了養老的時候也會選擇農村,只要不拆遷肯定不會人去村涼。

    個人認為農村在幾十年內是不會人走村涼,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同時也受童年影響,農村的美好記憶我相信在中國絕大多數的人都會有,有深刻的,有模糊的,農村也是社會發展不可缺少的,所以希望外出的人們常回家看看,看看家裡父母,配合國家的政策號召,讓適合的農村地區改變成適於居住養老的生活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馬上就要過年了,你老家都有哪些有意思的過年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