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朱偉說易

    漢字要理解文字內在的基因,比如“智慧”二字,智是知日月之明、時空之變,對外知道環境的變化;慧是掃帚掃心,內掃一己私慾。漢字是一種概念載體,將各種概念意頭結構成互聯的巨網,以影象、圖形程式碼為象徵,利用觀念結構做資訊連結,納須彌於芥子。

  • 2 # 自名煩不煩

    漢字是中華民族創造的文字,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演化,成為統一的繁體字和簡體字。是中華文明的根,是中華文化的基礎。

    作為中國人怎麼讚美都不為過,但她是文化不是科學,所以不要和科學混為一談。

    她歷史悠久從未中斷,她的含義相對穩定,讓我們足以理解幾千前先祖們留下的書籍,因此讓中華文明得以傳承。

    儘管中華大地方言千千萬萬,但共同使用的漢字,使中國雖然幾經短暫分裂但大一統的思想深入中華民族骨髓。

    中華文明的強盛期,引領東亞各國文化,日本,韓國和越南等東南亞國家,雖然近代中華文明的暫時沒落使得周邊國家去漢字化一再發生,雖然現代科技話語權讓位於拼音文字,但隨著中華民族的再次復興,漢字的輝煌會再次到來,全世界將以發表中文論文為榮,中文,漢字將成為第一外語文字。

  • 3 # 歸藏易數硃紅兵3519

    漢字最開始是象形文字。便於傳播,好認好記。

    後面表達的意思多了,是畫面意識用一組象形符號組成一個畫面,用歇後語的方式表達。我就找一個字——-爛。火燒籬笆爛一片。這個爛很難用象形符號表達。就用情景模式來表達。類似於會意。

    再往後指事,是特定的意識用特定的字來表示,假借,形聲、轉註是字不夠用,

    漢字創造新字比較困難,因為要教育傳播,中國地大物博方言眾多,傳播比較困難。大一統的格局,很難改變,外來的語言往往都淹沒在這個海洋裡了。

    新時代發展,漢字表達不清楚的缺點逐漸暴露,正規的學術論文都選用英語來完成。

    但是漢字發展由來已久,根深蒂固。雖然有些地方不盡人意,但是滿足日常生活工作需要還是綽綽有餘的。

    如果是和世界接軌方面,還是選擇從英語開始。

  • 4 # 太陽6525199390019

    不要動不動就拿“科學”二字當真理!科學能論證人是怎麼來的嗎,人類又將向何處去嗎?(再不要用“進化論”來欺騙人們了),科學既然不能解釋人生的秘密,卻又要去反對其它理論,這合理嗎?如果你認為漢字不科學,那麼你就去用科學的方法創造未來的新漢字吧!問題是,你有那個能力嗎?

  • 5 # 使用者王培25096256151

    有關係嗎?

    和事物無關係。

    和人有關係。

    科學?

    也不是科學。

    所謂科學,只是人們用來認識自然界,認識世界存在的,種種方法的統稱而已。科學它並不能否認掉存在的任何事實。你認為還有用科學來衡量存在的必要嗎?科學只是能用來探測證識存在的原因,變化,結果等等問題的方法,不是其他。近兩百年西醫否認中醫就是其中特例。中華中醫藥五千多年的存在,所謂科學能否認掉了嗎?沒有!反而西醫用科學只證明了其存在的有效性。我承認科學方法與高科技儀器的存在。

    但是,我不承認科學方法就等於存在!就可以籠斷存在!

    這是唯物主義與唯物辯證法方法論和唯心主義與方法論的本質區別和根本區別。

    提此問題的,努力學習國學吧!每一個漢字不只象形,還有深刻含義,努力學習吧!你會有所得?得?得的。

  • 6 # LaoHuang188

    一、漢字規範的歷史回顧   漢字異體字很多,歷代政府都重視漢字形體的整理與規範工作,不斷地使漢字的字形固定化。

    (一) 漢字形體的規範與變異  

    世界上任何活文字,其字形始終都是處在不斷地規範而又不斷地變異之中的。規範與變異在字形發展的整個過程中,是互相制約的矛盾的兩個方面,它們是相反相成,缺一不可的。沒有了變異也就無所謂規範了。而變異與規範的兩面性,又是植根於文字本身所具有的兩重性的。

    (二) 漢字整理與規範歷史的回顧  

    從黃帝、西周、秦、漢、南北朝、唐,一直到明、清,歷代政府在漢字的整理與規範上採取了不少措施,歷代的學者也為此作出了很大的努力。

    (三) 漢字簡化的歷史回顧  

    清末,有人開始提出了以簡體字作為正體字的主張。1922年,錢玄同又提出了《減省現行漢字的筆畫案》;1932年,國語統一籌備會出版了《國音常用字彙》;1935年,上海的文字改革工作者組織手頭字推行會,發表了《推行手頭字緣起》和手頭字表。   1950年,中央教育部通過了選定簡體字的基本原則;1952年,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成立,擬出《常用漢字簡化表草案》第一稿;1954年,文改會又擬出《兩千常用字簡化表初稿》,並擬出《漢字簡化方案(草案)》;1955年,中央主要報刊發表《漢字簡化方案(草案)》,向全國徵求意見,文改會還通過了《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草案》; 1956年國務院通過了《漢字簡化方案》,並於1956年2月至1959年7月間,分四批公佈了推行的簡化字;1964年,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編印了《簡化字總表》;1977年,國務院批轉了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關於<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的請示報告》,“二簡”字開始在全國的圖書報刊上試用;1986年,國務院指示廢止《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   

    從以上對漢字簡化歷史的回顧可以看出,大規模的漢字簡化工作是在解放以後進行的。其中五十年代是制訂和推行期,八十年代是調整期。

    二、當前我國漢字使用的混亂情況

    (一) 濫用繁體字   自改革開放以來,規範的簡化字受到了猛烈的衝擊,濫用繁體字便是其中最突出的一種表現。

    (二) 繁簡字的混用   

    這種現象是繁體字氾濫的必然結果,是更不規範的一種文字書寫現象,目前更有蔓延之勢。此外要引起重視的還有各級領導的題詞,這種自上而下的層次不同的各類題詞,更是社會用字能否規範化的一個無聲的導向。

    (三) 錯別字現象   

    目前的錯別字現象有兩種情況。一種可以稱之為傳統的錯別字現象;另一類錯別字則是與繁體字氾濫密切相關的一種新現象,是一種求繁心理加上趕潮流或附庸風雅的結果,另外還有一種錯字現象,即一個字裡一半繁一半簡。 語言文字是人類創造文化不可或缺的手段,漢字作為我國文化傳承與發展的載體,3400年的發展鑄就了其特有的優勢。集中識字作為一種歷久彌新、行之有效的教學法,至今仍廣為使用。本文主要闡述漢字文化的優勢、集中識字的歷史沿革以及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絡。  

    [關鍵詞]漢字優勢集中識字歷史沿革   

    素有“東方魔塊”之稱的漢字是一種表意文字,同時也是一種悠久、優美、易學、經濟有效的文字。從記載文明晨曦的甲骨文、金文至現代漢字已有3400之久。在幾千年的發展歷史中,它一直堅持著表意的特點,成為世界上唯一的有著日漸嚴密構形系統的表意文字。高行健,一位被稱作“流亡中國人”的法籍華人作家,2000年以其小說《靈山》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說到,漢語是最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漢字具有喚起意像的魅力……。北京師範大學王寧教授非常抒情地寫道,漢字“書寫了中華民族的歷史,負載了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它具有超越方言分歧的能量……在當代,他又以多種方式解決了現代化資訊處理問題,迎接了高科技的挑戰。漢字發展的歷史證明,它的生命力還會延續,還會旺盛”。  

    一、漢字的優勢  

    世界上的文字基本上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以表意為主並附帶表音的“符號文字”或可稱為“拼形文字”,就是我們的方塊字;另一類是以表音為主,包括音節文字在內的“拼音文字”,如英文、俄文、阿拉伯文等。  

    據考古資料顯示,在我國雲南發現的“蝴蝶人”化石,大約距今四百萬年之久,這證明了我國是人類發源地之一,僅次於雲南“蝴蝶人”的是東非古猿,但它們沒有創造出文字,因此,東非沒能成為古文明中心。我們知道在四大古文明古國裡,除印度外,都曾由圖示文字發展出了表意兼表音的符號文字,這就是古埃及聖書字,古代中國的甲骨文和古巴比倫的楔形文字①。但是,古埃及與巴比倫以及古波斯人很早就廢棄了符號文字而改用拼音文字,而中國卻能保住作為符號文字的漢字,並改進發展到了很完善的地步,直到今天還在為我們學習、運用,歸根結底這是緣於我們漢字本身具有極大的優勢。  

    (一)靈活的構詞我們的漢字主要用二次構詞法進行復合構詞,這樣就產生了“生詞熟字”的奇妙效果,能減輕我們學習漢字的負擔,降低學字的難度。它的構詞能力也是十分驚人的,且無需漢字“變音”和轉化詞性。所以我們的漢字不實行拼音化,仍可不斷的產生新詞,滿足廣大人民記錄漢語的需要。不像古老的閃含語系和印歐語系諸語種,隨著語言的發展逐步形成了用變音的方法構詞和轉化詞性形成固定呆板的符號文字。  

    不論哪種語言它都是以音表意,即以音成詞,我們的祖先抓住單音詞音節簡短的特點,最終創造了極為巧妙的複合詞構詞法,為以後的新詞和外來詞開闢了廣闊天地。從漢字發展歷史來看,遠在甲骨文時代,我們的祖先已開始使用複合詞,如西周時期的《詩經》中,已有大量複合詞。複合構詞就是把原來具有獨立意義的單音詞,結合構成兩個以上的複音詞,如“中國”“文化”“辯證法”等,這樣的“生詞熟字”學起來也就自然會覺得輕車熟路的。這種構詞法的構詞能力特別強,我們可以按排列組合公式來計算一下,3000個單音詞就可以構成近900萬條雙音詞,當然我們也知道實際構詞不可能這麼機械,但由此可見其構詞功能之強。我們可以再想象一下,如果再加上三個以上的多音構詞,那將是多麼驚人的構詞空間!複合構詞最為可貴的一點是,它很好的解決了不“變音”就無法轉換詞性的問題。如英語要把形容詞modern(現在的)變成動詞”現代化”必須在詞尾加-ize成為modernize。我們的漢語根本不需要變音,只用複合構詞法構成“現代化”就行了。  

    (二)使用方塊字我們日常使用的漢語中有許多同音異義字,只有用漢字才能區分它們的詞義。一本《新華字典》收字8500個左右,可是隻有415個音聲,其中沒有同音字的只有“佛”“暖”“日”“森”等不到20個字,如“yi”字組共收字127個,這就是說一個[yi]音表達了127個語義,必須用漢字這樣的書寫符號,才能把不同的語義精確的區分開來②。  

    在教兒童認字時關鍵是教其辨認字形,由形知義。漢子之所以有助於學習和記認,是因為漢字具有與眾不同塊狀構型——方塊字,其字與字區分明顯,個性十分突出。比如一個“胡”字,加“水”為“湖”可指湖泊。加“火”為“糊”指烤糊,加“米”為“糊”指糨糊,加“王”為“瑚”指珊瑚,加“蟲”為“蝴”指蝴蝶等等。這樣,我們這些掌握了大量基本字的大學生大可“望文生義”,不學自識成千上萬的字。  

    (三)華夏“書同文”當漢字的發展程序到了“六王斃,四海一”的秦始皇時,這位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就用李斯在大篆基礎上整理改進而成的大秦小篆來實行“書同文”,以達到中原文化的大一統。  

    各地區的人民統一用方塊字,意味著人們不再受口頭方言的隔閡,可以用統一的文字進行交流。比如,一個“人”字,北京人讀rén,上海人讀nín,東北人讀yín,西南的人讀不捲舌的rén,彼此聽不懂,但是寫成“人”大家都看得懂。用“統一的”文字來記錄“不統一的”語言,以消除方言隔閡的障礙,我們的漢字可以說是出色地完成了這一艱鉅任務③。如果各地都用字話一律的拼音文字,現在的廣州人,福建人,寧波人就看不懂《紅樓夢》,《水滸傳》,也看不懂《人民日報》了,這樣我們的祖國大地早就分裂成許多封閉的小部落,各自為政,互不通氣。  

    (四)易讀又易學有人說,越便於閱讀的文字,效能就越好。漢字與拼音制文字比起來,在這一方面具有極大的優勢。閱讀是必須經過視覺神經系統條件反射的無數次重複,把所有常用詞的書面詞形和詞義的聯絡固定下來,達到見其“形”,知其“義”,從而不斷的提高閱讀速度。我們的漢字的構型有利於見形知義,當我們在閱讀長篇大論時通常只要掃讀其中的關鍵字詞,就可捕捉文意,之所以古人說有“一目十行”的特異功能原因大概也就在此。  

    我們再來看一下不同文字的對比研究。夏威夷大學的施坦伯格和廣島大學的山田淳,叫3至4歲的孩子學習84個難度相當的漢字和假名,結果漢字分數比假名高出5倍。美國密歇根大學心理學教授斯蒂文森對美國明尼阿波利斯,中國臺北,日本足利三個市的小學生語文水平進行了相當長時期的比較研究,他發現三個國家小學生的智力與認知能力程度相當,但美國學生的語文水平不及中日學生,美國學生閱讀英文的水平低於中國同年級學生閱讀中文的水平。在學習拉丁字母的國家中,至少10℅的兒童患有不讀症(dyslexia),這成為歐美學校教育最頭痛的閱讀困難。在大量的教學實踐證明:在中國,只要是身心正常的二至五歲的幼兒,很容易學會二千個漢字。所以就有了一些美國的初中生閱讀一般小說有困難,而我們的小學三、四年級學生就可以讀長篇大作的現象出現,以自己的親身經歷來說的確是這樣,在小學四年級就看了《薛仁貴徵東》,《隋唐演義》,當然那時還沒“脫拐”,需要藉助字典或尋求父親的幫助。  

    (五)基本字量小我麼的常用詞條大約有4萬到5萬,但構詞的基本字只有3000到5000個。這樣,我們就無需像拼音文字那樣,有多少個詞就的有多少個字了,只要學會3000到5000個基本字,就可掌握了這4萬到5萬個詞條的詞形。  

    實際上,據國家出版局抽樣調查統計,我們現在的用字量只有6300多個,其中最常用字為560個,常用字807個,次常用字1033個,共計2400個字佔一般書籍報刊用字的99℅,其他3900個字只佔1℅。也就是說,對我們來說,只要學會這2400個字就已脫了盲,剩下的1℅的字完全可以藉助字典加以解決,這可以說是人類語言文字史上的一個奇蹟,也是任何拼音之文字所無法媲美的。想想看,莎士比亞一個人用字量的就是2萬,想要看懂莎翁全集的話,至少要過英語八級吧?  

    此外,漢字還具有資訊量大,佔空間小,易於電腦化等優勢。那麼教學實踐證明,漢字不論以什麼方法教學,均能取得很好效果,一個具備正常智力的4、5歲兒童是可以做到認2000個漢字的,這就說明漢字在實踐上也是一種比較優越的認知工具。  

    二、集中識字  

    透過閱讀文章來識字,學習詞彙,這是世界各國普遍採用的識字方法。這樣做的好處是:富有文化內涵;便於理解字詞意義;比較有趣。但也有不足之處,比如識到的生字量較少;字詞出現的隨意性大,無法控制;難以利用漢字規律循序漸進地進行識字教學。  

    在我國,為了解決這一問題,1958年遼寧黑山北關實驗學校開始進行了這方面的實驗。實驗課題由中央教科所張田若先生主持。此次實踐找到了兩步識字的方法,即在閱讀識字之前先安排一段離開閱讀的識字,把識字分成了兩步。第一步:離開閱讀把課文生字提出來,按漢字規律歸類識字;第二步:在閱讀中再度識記生字,達到鞏固,這種識字方法即現在的“集中識字法”。  

    張田若先生還說過,以識字為重點,低年級階段的識字量可以達到兩千左右。識字兩千才能“成套”“過關”,少了,不能獨立閱讀;多了,沒有必要且會擠掉必要的讀寫基礎訓練。那麼這兩千字在四個學期如何分配?他說,第一學期由於要學習漢語拼音,識字量可達到三四百,再多了學生負擔過重。第二、第三、四學期的分配以逐漸增多或成拱形分配為妥。對照一下現在新課改後的浙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生字分佈,一年級上冊400個,下冊350個,二年級上冊456個,二年級下冊450個,這樣在一二年級就學到了一千七左右的生字。  集中識字的特點是先學500個最常用漢字,便於學生儘早閱讀;打好識字的四大基礎(漢語拼音、筆畫筆順、偏旁部首、基本字),以“基本字帶字”為基本識字方法,堅持“形音義統一,字詞句聯絡,認讀寫結合,記比說兼用”,吸收先識字後讀書,看圖識字,讀課文增識生字等傳統經驗。

  • 7 # 滿分作文劉世軍

    文字的科學性在於準確表情達意。漢字是僅存的的表意文字。儲存到現在沒有被拼音文字替代應該是萬幸!如果不是電腦技術的出現,如果不是漢字輸入技術被攻克,漢字真的有可能拼音化了。早知道電腦的功能如此強大,那麼1956年的文字改革就沒必要進行了。看看繁體字,其表意性還是很好的。簡化之後美感和表意性被削弱了。這是一種遺憾。港臺繼續使用繁體字,沒覺得不方便。

    漢字從最初的象形字逐步演化出現指事字,再進而出現會意字,它的表意功能已經逐步強大起來。當人們發明了形聲字,這種造字方法極具創造性。所以漢字中超過八成是形聲字。可以說漢字的六種造字法是很科學的,只有追本溯源,您才會知道漢字裡有美學有社會學有邏輯學,漢字本身還記錄了歷史。這些不是科學是什麼?

    學英語的人,沒有兩萬詞彙量,進入自由閱讀就很難。漢語呢,掌握2000多漢字就可以自由閱讀了。有些字,我們讀不出也不要緊,望文也可以生義。而學習2000多漢字又可以從540偏旁部首學起,一類一類學習,真是多快好省。學習【千字文】和【百家姓】【中華字經】,5-8歲的幼童用半年時間就能掌握4000漢字,幾乎是普通人終生使用的漢字。您覺得這還不夠科學嗎?

  • 8 # 素園主人

    漢字創造的幾種形式,大家都知道了,那是老祖宗的智慧結晶,同時還凝聚了天地間的許多互相關聯的元素和資訊。漢字本來就是一門符號和數理的科學。比如,從一個漢字的表面形狀和筆畫結構,我們都能感受得到其大致的含義或者感情色彩。甚至,從古代流傳下來的姓名學,都能從姓名的三才生克和數理來大致推測一個人的人生走向,頗有一定的準確性,值得深入研究。

  • 9 # 易經與道德經關係解讀

    漢字造字法有六種,象形、假借、會意、指事、轉註,最後才是形聲字,俗稱“六書”。

    所有的漢字都是以象形字為基礎創造出來的。象形字的鼻祖是甲骨文,這裡普及一下中國字型演變形式,“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漢字的字型只有這幾種,至於書法的行書、草書、楷書只是書法家在上述幾種字型的基礎上以楷書為基礎加以發揮而成。

    為什麼象形字這麼少呢?

    漢字到底有多少我沒有查閱過資料,但是,我知道甲骨文合計有5000多個,已經認識的有1000多個,還有3000多個不知道是什麼字,甲骨文字大多是象形字,只有少部分是會意字和指事字,如“本”甲骨文是典型的指事字,在“木”的上或下加上一橫,表示樹木最粗壯的地方,“本”指核心,樹木最粗壯的地方就是核心。還有“只”,甲骨文上部分是“隹”,是鳥,下部分是“又”是手,合起來就是“只”的繁體字“隻”,這是會意字,表明人捉住了一隻鳥。會意字和指事字很少,基本上都是象形字。

    甲骨文是殷商時期的文字,到了周文王時期,主要以金文為主,金文沒有脫離甲骨文的框架,只是把寫字的材料從甲骨變成了青銅器,古代青銅器統稱為金屬,所以,叫金文。金文有一些發展、壯大,數量不多。造字大爆發始於春秋戰國,周朝控制不了國家了,各個諸侯國各自為戰,文字也是如此,哪個時候一個字,各個國家寫的都不一樣,好比我們現在各個語種不同是一樣的,但是,都是方塊漢字沒有變。這個時期的文字叫大篆,大量的形聲字就是這個時期出現的。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車同軌、書同文,文字統一用秦國官方文字“小篆”,劉邦建立漢朝,嫌棄小篆過於華麗,不好寫,就簡化文字,使用了隸書。隸書實際上是漢字使用時間最久的文字,筆畫簡單、容易寫。後來,寫字的筆和紙張越來越進化,人們又朝美觀方向寫字,這才有了楷書,有稜角。

    題主的問題有些不精確,漢字造字是不是科學,這麼說吧,大爆發出現的形聲字一般都是選取一個形旁表示字義,再配上一個聲旁表示聲音,大部分較為科學,也有些粗製濫造,已經不錯了。

  • 10 # 吳山野士

    中文的創造有象形,但不是象形文字,確切地說中文是正規化文字。正規化即經典式樣。也就是說即使象形亦取其經典式樣。取經典式樣的目的是相與比述。世間萬物都在變動。要想確切地認識運動或變化中的事物就必須藉助參照來認識。而經典式樣或者說正規化就是一個很好的參照物。

    比如“匕”字。《說文解字》上說:“匕,從反人。相與比敘之意也。”。從反人是指反人與正人比較,而選擇了反人。男女比較,男人的反面與女人的正面相似。從反人即指女人。男女比較最大的分別在於生殖器。所以“從反人。相與比敘”是匕字之正規化。指向女性器官,會意能生。匕字是“妣”字之初文。本義為:雌性器官。甲骨文中凡動物字形下帶匕的,皆為雌性動物。如:牝為母牛、麀為母鹿。郭沫若以為“匕”象女陰。這只是臆想而已。

    因“匕”象徵生育通道口,古人在祭祀時將盛飯用的勺子命名為“匕”。以其中空受物如女人懷孕,寓意生生不息。《說文解字》:“匕,亦所以用比取飯。”。用短劍取肉稱為“匕牲體”。短劍如劍之首古稱匕首。“匕牲體”寓意重生。

    《說文解字注》:“比當作匕。漢人曰匕黍稷,匕牲體。凡用匕曰匕也,匕卽今之飯匙也。少牢饋食禮注所謂飯橾也。少牢饋食禮:廩人摡甑獻匕與敦。注曰:匕所以匕黍稷者也。此亦當卽飯匙。按禮經匕有二,匕飯、匕黍稷之匕葢小,經不多見。其所以別出牲體之匕,十七篇中屢見。䘮用桑為之,祭用棘為之。又有名疏名挑之別。葢大於飯匙,其形制略如飯匙,故亦名匕。”

    匕不是簡單的性器官,而是生育指向。肉體是從匕之性器官生出來。而認識是來自比較。長短、高低、美醜、好壞、善惡都是比較後的認識。有什麼樣的比較,就會有什麼樣的判斷。

    因為比較而認識了男女(陰陽)。以男女(陰陽)參照認識了生育(變化)。化字從倒人。人是倒著生出來的。人生人的場景是化之正規化。因為認識了男女(陰陽),進而認識了生育(變化);於是認識了人類的世界。這就是科學的認識觀。

    中文就是正規化文字。世界上只有中文是形、音、義。三維的。形、音、義三維不需要定義。藉助形的正規化注入音相與比述認識義。語義來自對共同參照的相與比述。所以思維是自由的,不受限制的。在自由的多維思維中,自由不自由與價值無關。自由的多維思維更多地思考自身是怎樣的存在,怎樣存在會更好。丿表示陽,乁表示陰。陰乁陽丿相愛是人字之正規化,人由仁愛而來,因仁愛而增值,因不仁愛而貶值。仁愛才是普世價值。

    正規化文字是藉助現實存在典範式樣來作為參照來認識表達內容的。以正規化作為共同參照相與比述得到認識是能產生共鳴的。這種方法在科學中對運動的描述是一樣的。比如將錢密封包裝在一個袋子裡放在火車上從杭州運到了北京,一個人說錢沒動。一個說錢動了。動與沒動是相反的概念。那麼究竟是動還是沒動呢?如果不借取參照物是說不清的。錢相對包裝袋子來說,密封完好。錢沒有動。錢相對地址來說從杭州到了北京,所以錢動了。而正規化就是建立一個共同的參照來相與比述以獲得相同的判斷。所以這是一種絕對科學的方式。

    正規化文字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分解組合,衍生新的詞彙;且各學科之間沒有語隔,極大方便科學之間的融合。這是西方科學家夢寐以求的文字。

    特別要說的漢字這個名字不準確。我們是中國人。我們寫的當然是中文。與漢何干。漢不過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時代。中文在漢以前就已經存在。是秦始皇書同文,統一了中文。一直用到現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胃炎的症狀表現有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