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篆刻與卜者老寬先生
-
2 # 卜甲院人
二,選擇字帖先從小篆入手,要標準。規範一些的。如鄧石如的《弟子職》,吳讓之的《庾信詩》。
三,如從金文入手,可能會吃力,但興趣也大。如著名的“金文四器”,《毛公鼎》《大盂鼎》《散氏盤》《虢季子白盤》,個人感覺是,學數要少,遍數要多,循序浙進。
四,大篆實際只有一個《石鼓文》,我看過了你寫的,對原文比較忠實地摹寫,形體已經入門。要想提高,那就難些。吳昌碩是寫了一輩子。他增加了提按,粗細,解體變橫為縱,左右錯綜,左低右昂,抑左揚右,負陰抱陽。
漢字,尤其是古文字,講究象形,揣摩字義,形神才具備。明於此,離城功就近了。
過去在下也寫過幾篇談篆書的寫法的小文,可參。這些天鬧眼疾,視力不濟,權當參考。
附一點不成熟的作品。
看機會再交流。
-
3 # 心連心戰疫
篆書看似簡單實難矣!
初臨篆書之喜悅為形象,即度過了難以造型的困難,感覺字的外形像了。
這個時候要仔細觀察,認真對比,發現運筆,結合篆走中鋒,力透紙背的書道(舉起臨寫的習作對著Sunny,可以看到筆畫的中間有一道墨跡濃重清晰的印記),努力訓練中鋒運筆的能力,腕力會在日積月累當中不斷提高。
由於篆書筆畫有許多彎曲,為了臨寫這些彎曲的筆畫還堅持保持中鋒運筆 ,不覺中,你手腕靈活了,這將對日後的其他各書創作都有極大的幫助。
請原諒我又要提到吳昌碩,他三十多歲開始臨石鼓,七十多歲仍感悟“一日有一日之境界”。到六七十歲,也就是臨了三十年才覺得比較應手。開闢獨樹一幟的篆書,後人尊稱天下第一篆書。
可想而知,篆書是你書法愛好的終身伴侶,即使日後行草大成,有篆書日日中鋒訓練的加持,運筆會較普通人遒勁有力的多。
看你有臨大篆,大篆較小篆而言不好把握,容易寫散,要仔細觀察不斷思考,不要心急,定會有所成就。
-
4 # 馬廣明460374208
寫大篆主要是第一得識字,先過識字關,需要好多工具書。筆尖頂紙!寫小篆主要解決字的結構,先打格寫,兩者相同之處用筆都是逆入平出,筆鋒頂紙!多臨帖!
-
5 # 有竹居
對於篆隸的學習有以下建議:
1,明確一下篆隸的筆法是一套體統。與楷行草的筆法有很大的區別。而你的篆隸中有很多楷書用筆。
2,篆隸的學習可以同時進行,交替學習。學習篆隸,可以參考清代碑學書家學習篆隸的的成果,如鄧石如,伊秉綬,吳昌碩,何紹基。
3,從你臨寫的字分析,你對篆隸的筆法都沒搞清楚,見諒了。小篆的字形偏長的,你用正方形的格子來寫,就不對了,最好是折格子書寫,格子3:4或者3:5。
4,找個專業的老師或者朋友指導,免得走彎路,誤入歧途。推薦字帖。
-
6 # 小房對聯
很高興受邀回答你的問題,這絕不是客套話。因為我在韶關學院參加書法培訓時,曾經臨摹過《嶧山碑》,也臨摹過《石鼓文》。就是時間短,沒臨摹出什麼效果!你臨《嶧山碑》和《石鼓文》,只用三、四個月就能夠臨到這個程度,是相當之不錯的。你肯定書法上是有功底的。不過之前沒臨過篆文,因此一作對比,差距就明顯地看出來了!現在將我的感受講一講,與你分享 。
《嶧山碑》是小篆的代表,《石鼓文》呢,是大篆的代表。它們雖然各有千秋,但同屬於篆文,臨寫時是有相當多的共同點的:線條既要有力度,又要有厚度,還要注意線條自然的粗細變化及書寫時的節奏變化,切忌把它當成板滯僵硬的美術體對待。
臨寫篆文,首重用筆,妙在用鋒。因為沒有寫出高質量的線條,結構再好仍是無功而返。因此,掌握正確的用筆方法至關重要。那麼,應當怎樣臨寫篆文或者說應當注意什麼呢?我們知道,篆文的點畫只有兩種,一是直畫、二是弧畫。但無論哪一種點畫。其書法都有“起、行、收”三個過程。
所謂“起”,即“逆鋒起筆”,它要求筆鋒應朝行筆的反方向入紙,使其鋒藏。對初學者而言,起筆“藏鋒”是一個難度較大的而又必須首先解決的技術問題。它不僅關係到點畫書寫的力度,而且對點畫之間的承接呼應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可以說,沒有熟練地掌握“起筆”的這個技術動作,學書要想深入那將是寸步難行。
臨摹的三幅作品,大部分都能“逆鋒起筆",有些還起得相當的好。但也存在兩個小問題:一是個別筆畫"下切起筆",如“裡"字的下面那橫;另一個是起筆有頓筆現象,如 “口”字旁的第一筆的起筆,咋看如圓點。如圖1圖2所示(圈起來的是起筆不到位的字的筆畫)。
所謂“行”,即“中鋒行筆”。它要求行筆時筆鋒處於線條的中間,同時應充分利用筆毫的彈性,用“提”法抽擎“殺紙”而行。當然,在運筆的過程中並非就是“一味”的“提”,其中也有“按”的成分控制線條的圓勻及水墨的摻入含量。並且,不讓筆墨“走偏”,還常常伴有連續的提按交替動作,這種情況在書寫弧畫時尤為明顯。但應注意的是,書寫弧畫時,最好不要用“捻管”的方法來維護“中鋒”,而應儘可能透過“腕”的“旋動”,伴以微妙的提按來對鋒芒加以驅動,這樣產生的線條更富有彈性。另外,在連續出現弧形的線條時,“提按”的幅度還可能加大,但一定要注意“交接”自然,不露圭角,以保持線條的流暢。
臨寫的三幅作品,行筆方面是比較好的。筆鋒處線上條中間,而且不走"偏鋒"。行筆之美,反映出書法你是有相當功底的!只是臨篆文時間短,行筆筆畫粗細還不是很自然,如立刀旁的第二筆,粗細不自然。如圖3圖4所示(圈起來的筆畫為粗細不夠自然的筆畫)。
所謂“收”,即“回鋒收筆”。它是運筆至點畫盡頭時的一個技術動作,通常為“一駐即收”,並伴有輕微的“反彈”現象。值得注意的是,收筆的“回”並非是為了填補點畫尾部的缺陷,而是“回頭”尋找下一個“落點”,同時,在“回”的瞬間將筆鋒“挺正”,以迎接下一個筆畫。
三幅臨摹的作品,大部分字的收筆,都能"回鋒收筆",這是很不錯的!有個別字是順勢收筆,沒有回鋒,沒把筆“挺正"!有個不足之處是回收時頓筆(也可能是往上提),如"皇"字最底橫。如圖5圖6所示(圈的是收筆不是很完美的筆畫)。
再就是“筆勢”的問題,臨寫篆文,切忌將每個字視為點畫的機械組合,而必須考慮到“形”所導致的“勢”的重要作用。如果把字比做人體,四肢五官如同點畫,則“勢”就是“筋脈相連”。儘管它是看不見的,但卻是維繫生命的“內在網路”。人一旦有了“筋脈相連”,就有了生氣、活力,一旦缺少“筋脈相連”,就如道具“模特兒”,哪怕外觀再美,一看便是“死”的。因此,就書法藝術而言,“形”的作用遠遠無法與“勢”抗衡。有了“勢”,字就靈氣飛動。沒有“勢”,字就板滯僵硬。
作為初習者,先練用筆,再練筆勢,循序漸進!你臨摹篆文,進步很大哦,好好用功,用不了多久,掌握了用筆,再練筆勢,你的書藝自是突飛猛進!互相勉力,共同進步!就怕說得不對,怡笑方家!
-
7 # 臣墨品書法
你好,我是臣墨,現在我從我的經驗和教訓中感悟學習篆書的體會,肯定是班門弄斧。
一、首先你要有楷書的根基,要練過幾年的楷書,對於楷書對筆法比較掌握,然後再練篆書,首先要選擇一本篆書字帖來臨摹練習篆書的筆法與字法。比如說李斯、李陽冰篆書,清代鄧石如的篆書,
二、篆書的書寫,掌握篆書的筆順,如先橫後豎、先左後右、先上後下、先外后里等,這對初學者來說不成問題。但也有一些特殊情況存在,有些字就不一定非要按照漢字的筆畫順序來寫,為了易於把握字的對稱均衡,有的字往往會打破固有的筆順。
用筆 , 起筆、收筆皆為藏鋒,行筆速度與力度均勻,粗細一致。把握好線的方向,不能偏離中軸。要注意弧度的均衡、平穩,轉折的地方慢行,調整筆鋒,避免出現偏鋒和破鋒,保持中鋒用筆。
你的字整體效果還不錯,注意用筆的力度要加強 ,還是有一點牽強。有些字的做的弧度不太圓。
-
8 # 蘭石讀書習字
我也是一個書法愛好者,原意和你一起討論一下。看了你寫的小篆和大篆,才練習幾個月就寫成這樣,挺好的!下面我說下不足之處,小篆中鋒用筆你是知道的,但是你下筆的時候可能就忘記了,沒有做到筆筆中鋒,尤其是你寫圓弧搭接和翻轉的地方沒有做到捻管,筆隨字走,這樣寫出來的筆畫看起來沒有一點立體感。你寫的小篆用米字格紙完全沒問題,但是一定不能寫成方塊字。如果用4:3或者5:3的格子毛邊紙來練習小篆更好,某寶上面有賣的也不貴。大篆和小篆用筆基本相似,不同的是多了絞轉筆法增加了提按。
最後我想說的是李斯《嶧山碑》你才臨習了兩遍,恕我直言,兩遍太少了。還有臨帖不能是抄帖更不能看一筆寫一筆,臨帖之前需要讀帖,多讀多思多寫,三者結合。對著字帖好好對照看看到底一樣不一樣,差別在哪裡,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書法才會越來越好。臨習書法本身就是磨練意志的,幾個月時間太少了,幾年還差不多!祝你成功!
-
9 # 麓風軒
從您這個臨帖來看,還是下了不少功夫的,三四個月比很多寫一年半載的學習效果要好。
首先,先說線條你的用筆保持了筆筆中鋒,藏頭護尾,這個難能可貴,是寫篆書的重中之重。有一些書法愛好者不會中鋒,寫起來的線條就有很多鋸齒。
接下來線上條上注意要寫出彈性,寫出質感,否則雖然也是中鋒,但線條也會軟綿綿的。像下圖一些筆畫少的字,線條還較挺拔,筆畫多的字就軟綿綿的了。
其次,說篆書用筆篆書主要三種基本筆畫,一種是直線(橫、豎),二是弧線(包括圓圈),三是轉折。你這字有很多弧線和轉折筆畫沒有處理好,比如下面“所、而、稱”三個字,有些生硬,要婉轉一些。
第三,說說結構小篆有一個明顯特點,上緊下松,下面的筆畫比較舒展,通俗地說就是腳比較長,像“襲”字這樣的處理,下面就比較擁擠、侷促,難於伸展,結構上有所欠缺。
可以與《秦 · 李斯 · 唐人摹刻《嶧山刻石》》中的寫法對比一下:
此外,你問到大篆《石鼓文》,其用筆與小篆基本相同,中鋒,藏頭護尾,字形和結構上與小篆《嶧山碑》有較大差異,在臨寫的時候需要注意。
-
10 # 叢林書道苑
嶧山碑和石鼓文都屬於秦篆一系,個人感覺沒必要區分為大小篆,其結體和用筆區別不大,可能是由於嶧山碑修整過多,失了其本來面目。
題主嶧山碑臨寫較為認真,建議單字重複幾遍為好。而石鼓感覺有些隨意了。可以看看吳昌碩的臨本,那個格調較高,不容易流俗。
-
11 # 老跨鬥
大多數人
95%以上的人
連學習書法最基本的一關都過不去,或者不願下苦功夫去過。
是什麼關呢?
就是【基本筆畫】這一關。
我們不說過多的筆畫,我們只說那幾個最基本的筆畫,如:
1、點
2、橫(只說長橫)
3、豎(只說垂露豎)
4、撇(只說豎撇)
5、捺(只說斜捺)
6、鉤(只說橫鉤)
這六個最基本筆畫衍生出的那些複雜的筆畫我們先忽略。
你寫吧!
標準範本在哪兒???
你臨的在哪兒???
把標準範本和你臨的拼圖到一起,自己看看。
好多人都覺得自己臨的不像,看看基本筆畫。
就全明白了!
如果這一關過了
你就上車了
創造,
是個人都會。
一百個人寫字,
一百個模樣兒,
一百個體兒!
誰跟誰也不一樣!
不用創,
天生你就和別人不一樣!
這很容易,
你不學任何東西,
你天生的自成一家!
那什麼不容易?
模仿不容易!
不用模仿古代書法家的字,
你照著你父母、兄弟姐妹的簽名模仿一下,
能寫的像嗎?
所以,
檢驗一個書法家,
一個書法愛好者功夫如何,
不要看他由著自己性子瞎寫瞎創的東西,
你讓他模仿,
模仿什麼都可以,
讓他自己挑。
比如他學顏真卿的多寶塔,
可以,
你讓他隨便挑一個字,
讓他臨。
目標是:越像越好!
其它不要求!
然後,把他的字和原帖的字拼圖。
看看到底像不像!
透過臨帖,模仿才能學到古人那些美的東西
我用此文回覆了上千次了,說明大多數人不明白書法的法!
-
12 # 大漠裡的金石
大篆臨習的有點生澀,放不開手腳。篆書主要是中鋒行筆運用。小篆也點形似了。記住中鋒的好好運用!勤加練習,祝您大有進步!
-
13 # 雷水初六
建議你從王福庵的“說文部目”入手,再上手嶧山碑。
如果堅持每天2小時,寫上2個月,理論上應該就有一定基礎了,這階段主要是鍛鍊線條力度、穩定度。再參考清人的各家篆書:如鄧石如(白氏草堂記,隸書筆法入篆)
趙之謙(篆書臨嶧山刻石),個人風格突出
吳昌碩(石鼓文,號稱石鼓第一)
。注意是參考墨跡——看筆法運筆,因為大小篆都是碑刻,初學者很難能透過刀鋒看筆鋒,以此作為借鑑。
清人篆書各有風貌,特色突出,要注意自己學習的點在哪裡。
另外大篆方面可以學學石鼓和散盤。石鼓近似小篆而結體更古,而散氏盤號稱草篆,各有風味,都可學習,但每個都需要拿出最少2個月來心無旁騖的入門。後期,再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專精,借鑑。吳昌碩花了30年時間才最終變法成功,成為石鼓大家。所以不用急,慢慢來吧。
另外根據字形分辨,備格,小篆比例是3:2而非楷書的2:2格,大篆可以方格。
-
14 # 尚石齋
寫篆書從《嶧山碑》開始是正確的。但是短期內不要碰大篆。先把《嶧山碑》認真寫二十遍以上,特別注意中鋒用筆。寫好《嶧山碑》往前可追金文甲骨,往後可寫漢篆清篆。寫好篆書對楷、隸、行草也有幫助。特別是草書幫助更大。
初學者,先不要挑毛病了。先把基礎打好吧。
-
15 # 月是故鄉明啊
看了您的小篆和大篆習作,以下提出個人建意給您參考:
1.你的小篆寫得比大篆好。大篆形沒到位,筆劃也太滑了,不夠滄澀、渾厚。
2.你寫小篆的“形”比較貼近《嶧山碑》了(我也在臨),個別字形再調整一下,如“而"字的結構不正。用筆偶爾有側鋒出現(我也經常這樣),應該注意用筆。如“不”字的下弧不均勻,如“刻"字的右弧等等。
3.你臨帖才幾個月,建議小篆不要通篇臨,一個個字先臨象再換字,然後再三字一句地臨(該貼內容也是三字一句的韻文),基礎紮實了再按字帖一頁一頁地臨。(我老師平時就這樣告訴我的)
4.我認為臨習小篆不要用田字格毛邊紙。因為田字正方形而小篆長方形,其實練久了…田字格的正方形格局會不知不覺把你的小篆“壓扁”,建議用無格空白毛邊紙練習,或者自己另折長方形的格子也好。
以上是個人學習小篆過程中的一點體會,您參考一下。祝學習進步!共同進步!
-
16 # 謝迪勇書法
我覺得我們在臨習篆書的初級階段,首先要把篆書的字形和筆順搞清,不要以為其簡單而被忽視。到熟練之後,就可把注意力轉向用筆,關注用筆的骨力、虛實、疾澀、潤燥等細節,從而使臨習走向更高階階段,最終完成從形質向神采的過度。
-
17 # 千年蘭亭
從你的字來看,寫得比較乾淨,算是對篆書有了一些初步瞭解。
不過,就你的學習方法而言,有兩個方向性問題:1、初學篆書,可從李斯小篆入手,也可從清代篆書入手,你選擇了李斯,這沒問題。
但初學不宜選擇《石鼓文》之類的大篆,這類書體待有較好的小篆基礎後再學不晚。
2、初學書法,不論任何書體,都宜先練單字,再通臨。
而你選擇通臨,這樣不利於總結筆法和結體的規律,臨後面忘前面,效率低下。
具體到你的字,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用筆藏頭護尾,中鋒行筆,即主鋒始終保持在筆畫中間,不能外露。
2、弧線的寫法。轉折處注意調整筆鋒或略捻動筆管,並與手腕的轉動相配合,使筆鋒順勢轉過。
3、搭接筆的運用。許多筆畫看似一筆完成,其實是通過幾次搭接筆完成的。
要用好搭接筆,關鍵是前一筆寫完不用回鋒,後一筆順勢插入,兩筆搭接在一起,使其看起來像一筆。
4、注意筆順。篆書的筆順和漢字筆順有的相同,但也有一些寫法完全不同。
比如“木”“未”一類結構,要先寫中間,後寫兩邊。
總之,學習小篆,一定要先弄清其基本特點,然後按字的結構特點或偏旁部首來分類練習,最後再通臨。
-
18 # 木目人
首先,要想學好小篆《嶧山碑》首先要把線條練好,要把線條練紮實了,要讓線條立得住。這樣的篆書又稱“鐵線篆”或者“玉箸篆”可見它對線條的要求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它在結構上講求對稱性,就比如帖中“皇,帝,其,不”等都是講究對稱,你寫的“皇”對稱這一方面寫的還不錯的。
再有,它的重心略微靠上,但他的靠上程度又小於清篆,所以要把握好這個度,像你寫“刻”字的重心把握的就挺好,“後”的重心就太靠下了。
對於初學者來說,大篆同樣也是需要中鋒的,“側鋒取妍”這是對於高手來說的,所以用上中鋒線條才能頂的牢不飄。
大篆是早於小篆的,所以程式化程度沒有小篆高,在字法結構上就比小篆率真了許多。
-
19 # 吻善和呈
你好。看到你關於“篆書怎樣臨帖?以下我的大小篆臨帖存在什麼問題"之後,我首先為你對中國最古老的文字趕興趣表示高度讚賞。書法藝術講究追古創新,追篆書就等於你去體察源頭了。
古人從刻印記數,到象形記事記物,到形成甲骨文、金文、陶片文、簡帛文字、璽印文字、錢幣文字、石刻文字,一直到秦朝有了統一的小篆體。那也同樣經歷了個歷史長河的衝涮與演變。也因此後人才把發現的秦時期統一形成相對規範的小篆體之前的歷史長河中的所有古文字又統一簡稱為大篆文字。所以說,講大篆體是繁雜的;而說小篆體,因為這時有了較統一的範本,就可歸納出其共性與特點了。如時至今日,所有寫小篆的,以仿出自秦代李斯之手的《秦繹山碑》和另一著名作品《秦詔版》的最多。因為後人一致認為李斯其字跡橫平豎直,布白整齊,筆畫停習剛健,風格端莊嚴謹,並將他寫的《秦繹山碑》譽為“玉箸”;而《秦詔版》出於契刻,為便於奏刀,就稍有改動,如化圓轉為方折,變曲筆為直筆,將回環的曲線變為橫豎相交的直線,字的大小也不統一了,但排列是錯落有致的,這就顯得筆畫挺勁了。這是對小篆體的基本看法。
而我個人又對大篆和小篆也產生了一些自己的觀點。如小篆因來自於大篆,大篆如劃土、刮痧、刻石,不苟一格。而李斯小篆似直與曲的一種型號的圓頭圓銅組合的。我這種說法不一定對,因為我致今還沒聽到有書者這樣評價的。我就說說我這樣比喻的道理:
1,所有筆畫是粗細一致的。
2,每一筆的兩頭是藏頭護尾不露鋒芒的圓頭的。
3,每個筆畫都是逆鋒起筆、中鋒行筆、回鋒收筆的,硬、韌、柔度基本一致。似圓鋼,而不是空鋼管,更不是一邊重一邊輕的掃帚。
4,象圓鋼無鏽無凸凹,直就不彎,豎則挺拔玉立,橫則如鋼軌、房樑,彎則平緩無急折,接則無縫無痕。
我覺得,有了這種基本意識,也就好掌握其藏頭護尾、中鋒用筆、方圓兼備、對稱均衡的用筆方法,以及筆畫形態、接筆技法、筆順規律、結構技法了。
我看你提供的小篆臨帖之作是臨的李斯的《繹山碑》,下面我就再說一下臨摹或仿其體創作時具體應把握的問題:
1,要堅持字形上的豎長方形,還要既字字不出格,也無縮小字。
2,整字造形上應對稱的一定要對稱。如奉皇帝天言、立康王、而莫害夫、禁暴血、壹去四不五六開、登高山等等。
3,字中中心豎或重點豎直而不彎不斜。如帝王在極、巡者不理、康樂建邦等。
4,上橫則蓋住,下橫要托住。如五王而不下、皇上土金血等。
5,上邊人字帽造形象穩固的屋脊。如今念金等。
6,彎筆緩而不急,如弓似拋物線。簡時象箏線牽箏,繁時勻美似窗雕。如方久上下之乃石也,盡嗣奉獻萬極亂等。
7,框角對稱均勻無硬折。如國皇詔四臣、昔時顕高明等。
總之,如把握住這幾點,寫出的每個字都是精美的藝術品。
最後,用上邊的觀點對照你的習字,就可看出存在的不足來了。如線條不順,該直不直,應對稱不對稱,框角有硬折,對接有斑痕,該均勻的不均勻,筆畫粗細不一致,顯頭露尾等等。
那麼,怎樣才能進步的快點呢?我建議你,先從執筆(軟硬均可)畫線開始,先能用中鋒把線畫得直如沿尺,彎如拋線。然後再練起筆收筆。手頭行筆熟練了,照形臨字就有模有樣有氣有神了。總之,我覺得,學李斯小篆,根本在認字知形,關鍵在執筆熟練,要害在勻稱美觀。它不象學楷書,也不象學各具特色的大篆。相信你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產生質的飛躍的。而且今後的進步速度,也不象學楷書往往有個難以突破期,學李斯的小篆一般進步都是加速度的,同時也會使你追摹篆書的興趣越來越濃郁的,想剎車都剎不住了。預祝你成功!
-
20 # 景行書苑
看到題主自學書法,從篆書入手,感覺這個路子還是不錯的。學習篆書是線條訓練最好的方法,有了線條的基礎可以更好的理解書法藝術,從而更快的進入這個體系。
題主在介紹自己學習時,提到小篆中鋒運筆,藏鋒起收,應該是正確的。其實大篆入手也可以按照這個要求來做,特別像題主選擇石鼓文學習。
書法學習外在的表現是線條,而完成這一表現的是筆法,沒有正確的筆法就沒有高質量的線條。我老師說,書法就是大篆小篆兩種風格的線條在分割空間。小篆線條圓潤挺拔,大篆線條古樸蒼勁。
同樣的中鋒運筆如何形成這不同的風格呢?不同的筆法是關鍵,小篆是正常中鋒行筆,大篆需要絞裹。這些很難用語言表達,我覺得題主還是選擇一位老師學習比較好。觀看題主的幾幅作品,小篆還是有一定水平的,尤其是結字把握的不錯,但線條質量還是不行,感覺柔弱無力。大篆可以說沒入門,完全是小篆的寫法,這原因就是不懂筆法。
我覺得篆書入手學習書法是正確的,但沒有老師對筆法的指導,篆書又與當前實用文字距離較遠,可能難以有效果。
學習篆書也有三四個月了,從小篆《嶧山碑》入手,臨了兩遍,又臨大篆《石鼓文》,因為自己學,不得法,請各位老師指教。小篆中鋒用筆,藏鋒起收,大篆呢?與小篆相比有哪一些用筆差異呢?
回覆列表
一、學書從篆隸始,是為正途。
二、從所臨來看,小篆對字形把握比較到位。大篆稍顯不足。
三、臨帖從篆隸入的目的是為了以後書法創作能夠參合古意,所謂篆籀筆法。
四、學書當先從筆法悟。筆法是書法的靈魂,離開筆法,就無所謂書法。
五、從圖片看,所臨,筆法還很不到位 。
六、篆法講求中鋒用筆,園起圓收。行筆圓轉。
七、最好找個明白的老師學習,可以少走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