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烈酒紅茶刺史家
-
2 # 棒槌襖襖
蜀漢所佔據的成都平原,在戰國時期秦國的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以後,就變成了水利灌溉發達,糧蠶桑果豐富的地區,號稱“天府之國”。然而,成都平原四周的崇山峻嶺也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蜀漢政權的向外發展。諸葛亮、姜維繼承劉備“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的遺志,以攻為守,連年北伐,糧秣運輸和後勤保障供給艱難,只好在前線地區實行屯田政策,以滿足軍事形勢的發展。
古語有云:“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蜀漢政權的中心處於四川盆地之中,要北伐曹魏,軍隊和糧草勢必要透過“難於上青天”的蜀道,其長途轉運的艱難之狀可想而知。公元214年,劉備從劉璋手中奪取成都以後,就注意到了這個嚴重的問題。於是,公元219年,劉備親率謀臣法正和猛將黃忠,經過多次激戰,奪取了被曹魏佔領的益州門戶漢中,準備以漢中為前進基地,作為北伐中原的橋頭堡。
漢中地處秦嶺南麓,與關中長安的直線距離雖然不到500華里,但秦嶺這道天然屏障橫斷南北,僅有山間小道可以通行,封閉的交通狀況對軍事行動十分不利。為此,公元231年,諸葛亮出兵圍攻祁山的時候,發明了木牛流馬來運輸糧草,但效果不是很大。在和魏國司馬懿大軍長期對峙渭水之濱時,不得不命令將士們和當地居民一道耕田種地,發展屯田,以保障軍隊的給養供應。
諸葛亮英年早逝,齎志以歿,他的繼承人姜維在掌握蜀漢軍權之後,繼續實行北伐中原的既定戰略。但是,他也同樣面臨後勤糧草供應困難的問題。公元262年,在北伐前線的姜維一方面受到朝內奸宦黃皓的中傷,一方面麾下士卒缺乏糧秣,只得退往沓中。他一邊整訓部隊,一邊在沓中開展屯田,意圖積蓄力量,再次大舉。然而,僅僅一年之後,魏國兩路大軍長驅直入,進入成都平原。後主劉禪出降,蜀漢政權滅亡了。
諸葛亮、姜維之所以花大量的時間和兵力進行屯田,是由蜀漢政權所處的位置決定的。蜀地高山環繞,崎嶇難行,雖然可以做到“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但是向外擴張的路線基本已被堵死。僅僅一個糧草供應問題就成為了無法解決的痼疾。所以,他們不得不採取“寓兵於農,分軍屯田”的策略來補充自身的短板。
-
3 # 未名半日閒
蜀是天府之國,這要追溯到秦時的李冰時期,李冰是戰國時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專家。李冰作為蜀郡太守期間,徵發民工在岷江流域興辦許多水利工程,其中以他和其子一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為著名。該工程為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中國古代,打仗就是打人口,在武器裝備差不多的情況下,誰人多,誰就佔優勢,在吳越等霸時,越王勾踐就花了二十年時間來繁衍生息,女子十七歲還未嫁人的,父母有罪,再比如劉備起初沒有根據地,把老百姓帶著逃亡。
人的問題解決了,肯定要解決吃的問題了,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像霍去病這樣走到哪吃到哪的只是少數,大多數戰爭都要有良好的後勤保障體系,西蜀必定不是中原,經濟實力還是不如北方的,而諸葛亮又是穩妥之人,自然會去解決後勤保障問題,所以會把大量時間花在屯田上。
-
4 # 九頭鳥漫談文史
三國時期,蜀漢的諸葛亮和姜維為北伐而在漢中地區大肆屯田是有相當必要的,蜀中雖然號稱天府之國,也的確不缺少糧食,但蜀中最重要的產糧地是在成都平原,蜀中的道路多山,糧食和物資從成都運送出來很困難,損耗也特別高。
三國時期沒有飛機、汽車,沒有修建高速公路的技術,糧食生產出來,要運送到前線只能依靠人扛馬馱,包括其餘所有生產出來的軍需物資都是如此,糧食和物資的運送也只能依靠落後且破舊的道路進行。
李白曾作詩說:“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可以想象出蜀中物流的難度。到21世紀,根據高速公路的里程,漢中到成都有將近450公里路,也就是900裡,這還是現代交通便利的環境下計算出來的路程。
而在一千多年的三國時期,沒有爆破技術鑽山洞和架橋,無法拉近成都到漢中的距離,估計從成都到漢中運糧路線的長度要遠遠超過900裡,也就是說,從成都運糧到漢中,沿途有超過千里的路程,再加上道路難行,即使拼著損耗,運送一次糧食或物資要花費的時間也特別長。
在這種運輸環境下,諸葛亮和姜維只能在前線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就地屯田籌集糧食,而蜀漢當時唯一的北伐基地漢中碰巧就有能夠屯田的先天條件,在漢中地區有漢中平原(今劃歸陝西省漢中市)作為重要的產糧區,被譽為“魚米之鄉,國寶之府”。
當初劉備佔領蜀中後,為何迫不及待的北上和曹操爭奪漢中?就是因為漢中可以養兵、屯兵和籌糧,對於以北伐曹魏為最高戰略的蜀漢來說,漢中是必須要佔領的。否則,蜀漢就會被曹魏死死地困在蜀中,拿下漢中,劉備可以稱王,因為有了北伐爭奪天下的基礎,沒有漢中,劉備就僅僅只能做個益州牧。
同樣,在蜀中東邊由關羽鎮守的荊州也是著名的產糧區,也是蜀漢準備的另一個前進基地。在劉備佔領蜀中之前,曹操為何會忽視蜀中,不把它視為威脅?赤壁大戰後,劉備和周瑜為何也都把蜀中視為囊中之物?不是因為劉璋軟弱,而是因為當時的蜀中能打出來的道路全給堵上了,劉璋只能防守而不能進攻。
在蜀中出來的道路上,漢中有張魯盯著,荊州有劉表盯著,赤壁大戰後是和東吳爭奪荊州獲勝的劉備虎視眈眈,雙重看護下,劉璋即使有心參與爭奪天下,也沒有條件,從蜀中出兵進攻漢中和荊州,先不說軍隊的實力,可要全部依靠從成都運送物資出來,那消耗的物資和糧食就絕對是天文數字,誰也耗不起。
諸葛亮和姜維在漢中就地屯田,是沒辦法的事,可以減少對千里之外的成都的依賴,在後勤保障上,蜀漢的條件遠遠沒有曹魏和東吳方便。不過,漢中平原的面積有限,蜀漢的人力也有限,三國時期的生產力也遠遠不能和現代比,所以,諸葛亮和姜維即使在漢中大肆屯田,也依舊不能完全解決北伐所需,這也是他們屢屢徒勞無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
5 # 土豆歷史探秘
蜀漢諸葛亮為什麼要大量屯田,我認為有三點:
一、劉備起家最晚,家底子太薄。
劉備在佔據荊州五郡後才有了自己的根據地,但卻並未實施屯田。
這是因為荊州地處四戰之地,紛亂的環境和不間斷的對外用兵,使得劉備根本無暇分出兵力屯墾開荒。
此後的奪益州之戰、漢中之戰甚至包括吳蜀夷陵之戰,劉備採取的都是“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的竭澤而漁戰術,雖然創下了蜀漢基業,卻也付出了慘痛代價。
二、雖然奪取了漢中,卻是一個滿目瘡痍的爛攤子。
漢中之戰,作為取勝方的劉備得到的只是一座空城,曹操在撤退時已將漢中全部人口遷走。
夷陵之戰更是讓蜀漢葬送了數萬丁壯,這對於原本就起步較晚的蜀漢政權而言,可謂雪上加霜。
所以,諸葛亮主政時,接手的其實是一個滿目瘡痍的爛攤子。
三、屯田的好處。
屯田制最早應該是漢初的“休養生息”政策.由於連年的戰爭,漢初期為了恢復生產,穩定國家,就大力進行農業的生產。
三國時期曹操想一統天下,但是經濟基礎薄弱,生產力落後,所以就率先大力推廣屯田制,使曹魏成了實力最強的霸主。
因此,諸葛亮、姜維大力發展屯田制,最大的好處就是使經濟發展,人民不在捱餓,民族也因此更加團結。而且因為有軍隊的加入,這使屯田的規模擴大,農民的負擔相對的減少,軍民關係也更加和諧。
-
6 # 神都醉仙美
有一句話大家都知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古時候的人們生活條件無法和現在比,他們在亂世如何存活?想吃口飽飯,普通人也只能當兵了。古代當兵大部分人其實就為了吃飯,有糧食就有人聽你的號召,有糧食也就有兵。你說糧食重要嗎?
古時候人們打仗怎麼才能最容易打敗對方或者逼對方撤軍,那就是想辦法燒燬對方的糧草輜重,或者將它劫走。糧食是一個軍隊能打贏勝仗最基本的保障,即使你的戰略再牛,士氣再強盛,沒有糧草都免談,因為很多戰爭都可以證明,敵人不用動兵,就可以把城內的人餓的喪失戰鬥力從而輕易取勝。社會發展的歷史表明,離開了糧食,人類不僅無法生存,簡直任何事情都幹不成。進行戰爭同樣離不開糧食,部隊只有吃飽吃好,才有力量對敵作戰。軍隊糧食匱乏而導致飢餓,就不可能打勝仗。可見,糧食是戰爭賴以進行並且取得勝利的必不可少的首要物質條件。所以,在古代戰爭中,凡屬高明的將帥,都十分重視糧食供應對取得作戰勝利的重要作用問題,並且千方百計地保護己方的糧源和破壞敵方的糧源。
諸葛亮和姜維花大量時間屯田正是為了讓北伐穩定的進行,因為他們都不知道北伐到底要多久甚至都不知道能否成功只能盡力的囤積糧食已被不時之需,同時國內如果發生自然災害也能讓國家受到的影響儘量小。
-
7 # 當代曹植
十萬大軍一年就要350萬石糧草,千里運糧,十不存一,因為被運糧之人吃掉了,還有天氣因素、土匪、敵人、道路及其他損耗。因此,雖然蜀漢擁有著天府之國的成都平原,其糧草仍然捉襟見肘。
在魏國滅掉蜀國後,蜀國國庫更是僅有“米四十餘萬斛,金銀各二千斤,錦綺採絹各二十萬匹”。曹魏在許都屯田僅僅這一個地方一年就有谷百萬斛,而蜀國餘糧都比不上魏國一地的產量。由此也可以看出蜀國的糧草短缺。
三國時期沒有飛機、汽車,沒有修建高速公路的技術,糧食生產出來,要運送到前線只能依靠人扛馬馱,包括其餘所有生產出來的軍需物資都是如此,糧食和物資的運送也只能依靠落後且破舊的道路進行。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到21世紀,根據高速公路的里程,漢中到成都有將近450公里。
而在一千多年的三國時期,沒有爆破技術鑽山洞和架橋,無法拉近成都到漢中的距離,估計從成都到漢中運糧路線的長度要遠遠超過900裡。
在這種運輸環境下,諸葛亮和姜維只能在前線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就地屯田籌集糧食,而蜀漢當時唯一的北伐基地漢中碰巧就有能夠屯田的先天條件,在漢中地區有漢中平原作為重要的產糧區。
綜上,諸葛亮和姜維在漢中就地屯田,是沒辦法的事,在後勤保障上,蜀漢的條件遠遠沒有曹魏和東吳方便。不過,漢中平原的面積有限,蜀漢的人力也有限,三國時期的生產力也遠遠不能和現代比,所以,諸葛亮和姜維即使在漢中大肆屯田,也依舊不能完全解決北伐所需,這也是他們屢屢徒勞無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蜀國由於可耕種面積小,蜀漢人口少,仍然無法滿足自身對於糧食的需求,如何解決糧草問題一直是蜀漢政權的首要問題。
-
8 # 小四帶您看趣事
首先我們可以來看一下我們的問題:蜀國是天府之國,為什麼諸葛亮和姜維還要花費大量時間屯田呢?
蜀國自古就有天府之稱,水草肥沃產出豐盛,而屯田也就是指的軍屯,諸葛亮北伐之前曾在漢中等地進行多年軍屯儲備糧草!
那麼為什麼不直接從成都運輸糧草呢?這裡面有多方的原因(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首先,我們要看的是蜀國的地理位置,山川險峻,道路險阻,而出川最方便的道路在當時也只是依靠棧道而行,這給北伐大軍的運糧隊造成了極大的困擾,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如果說囤積糧草在運輸上便耗費了大量的時間,那麼何談北伐呢?
其次我們要研究一下運糧隊本身,運糧需要部隊看護,也需要人吃馬嚼,一路上的消耗是非常大的,而依據蜀漢的情況,負重顯然不大,也就是說,滿載糧食的運糧隊,運輸到漢中之後都不一定還剩下多少,這對蜀國本身也是一種巨大的負擔。
其三我們可以研究一下軍屯的優勢,軍屯在三國時期比較盛行,自曹操在兗州實行軍屯之後,各地多有效仿,軍屯產出皆可用於軍隊消耗,軍隊統一規劃,產出有保證,這大大減輕了軍隊獲取兵糧的壓力。
其四,漢中之地,戰略重鎮,不容有失,而兵糧是其重中之重,與其依靠繁重的運輸與漢中一地的自給自足,不如實行軍屯,同時為北伐提供先決條件!
蜀國雖是天府之國,但是進出困難,難以用於出征曹魏,所以就有個演義中諸葛亮發明的木牛流馬,軍屯對諸葛亮的作用非常有利,所以諸葛亮以及後來的姜維都會選擇軍屯來儲備糧草。
-
9 # 小鴻哥
三國時諸葛亮和姜維並沒有大量時間花在屯田。諸葛亮也是在公元234年北伐前線五丈原屯田。諸葛亮考慮到每次北伐都因糧草供應不上,使得自己的志向不能完成,所以分出一部分士兵屯田。三國志:亮每患糧不繼,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為久駐之基。而姜維也只是在公元262年去沓中屯田,主要目的是避禍。因為黃皓密謀廢掉姜維讓親信取代。姜維要求劉禪處死黃皓,但劉禪反而幫黃皓。姜維只得去沓中屯田。華陽國志:維說皓求沓中種麥,以避內逼耳。
蜀漢跟東吳屯田規模是非常小的,魏國屯田規模倒是非常大。原因在於蜀是天府之國。據華陽國志的記載蜀地糧食產量非常高。戰國時秦國兼併巴蜀,國力大為增強。《戰國策》:“蜀既屬,秦益強富厚,輕諸侯”秦國司馬錯就曾言巴之勁卒戰鬥力非常強,蜀之物資豐富,可籍以滅楚國,這樣天下就不難平定。華陽國志:司馬錯率巴、蜀眾十萬,大舶船萬艘,米六百萬斛,浮江伐楚,取商於之地為黔中郡。
當年劉邦能統一天下也得益於關中、巴蜀兩大糧倉。劉邦定三秦後,後把大本營遷往關中。但蜀地也是不斷的支援軍響。蕭何去關中後,田叔任漢中太守。田叔負責供給糧草器材和營建皇宮所需材料。田叔的功勞也足以封王,但劉邦已不封異姓王。只封田叔為魯國相。華陽國志:以田叔為漢中守。叔(田叔)既饋以軍餉,又致名材立宮室,帝嘉之。後為魯相。然以帝業所興,不封藩王。
蜀漢的問題不是沒有糧,而是難把糧運到前線去。據漢書記載一個人一個月要吃一石半糧食。漢書:人月一石半。如果十萬大軍一年就要一百八十萬糧食。但是這些糧食要從各地徵調運往前線,運送糧食的農夫往返也是要吃飯,牲畜也是要吃草料、糧食。孫子兵法講從敵人那裡奪得一鍾糧食,就等於節約了二十鍾。奪得杆一石,等於節約了二十石。故智將務食於敵,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忌杆一石,當吾二十石。按照孫子兵法一比二十的損耗耗,那十萬大軍征戰一年就需要三千六百萬石糧。
蜀地難於上青天,漢中地理甚於天獄。秦川崇山俊嶺,道路艱難。這樣只會讓蜀漢北方後勤成本更大,遠甚於孫子兵法所說的二十倍。漢朝徵西南時十餘鍾糧食能送到前線的只有一石,一鍾等於六石多一點。也就是說到達前線的只有六十分之一。戰時比平時的消耗多六十倍。當時漢朝還動用六萬人修糧道。漢書:千里負擔饋餉,率十餘鍾致一石。漢朝時衛青霍去病各率五萬人騎兵攻打匈奴,動用十四萬匹馬。回來的只有三萬,損失了十一萬匹馬。從全國漕運糧食需要船,陸路運糧又需要車馬。耗費錢糧無數。漢朝連獎賞士兵的錢財都拿不出來。兩軍之出塞,塞閱官及私馬凡十四萬匹,而後入塞者不滿三萬匹。 轉漕、車甲之費不與焉。是時財匱,戰士頗不得祿矣。
(漢中棧道)
這也是諸葛亮大力發展蜀綿的原因。《諸葛亮集》:“今民貧國虛,決敵之資唯仰錦耳”。因為打仗要打造甲冑矢弩等軍器械,也是要大量錢財。還有要僱用馬匹、車輛等運糧都需要大量錢財。而且在戰爭中的損耗也是非常大。而且蜀漢又因為道路艱難這個硬傷使損耗更大。孫子兵法: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幹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這也是魏國據險而守避免跟蜀漢軍野戰的原因。魏明帝還曾下詔書給司馬懿讓其堅守,等到蜀漢軍糧盡再追擊就能勝。三國志:詔宣王:"但堅壁拒守以挫其鋒,彼進不得志,退無與戰,久停則糧盡,虜略無所獲,則必走矣。走而追之,以逸待勞,全勝之道也。"最近看到報導新疆發現蜀漢蜀綿。
諸葛亮兩次北伐隴右打祁山,那是因為隴右祁山有糧。三國志:從南安、隴西,因食羌谷,若趣祁山,熟麥千頃,為之縣餌。司馬懿得知諸葛亮攻祁山,只留下少數人馬守上邽,全軍急救祁山。漢晉春秋:宣王使曜、陵留精兵四千守上邽,餘眾悉出,西救祁山。
-
10 # 湯101157512
戰爭,歸根究底是兩個或者多個國家的比拼,國力的消耗,往往決定著戰爭的勝負,古代如此,現在也如此,古代打的是錢,現代打的還是錢,就如西漢時,經過文景二帝的低賦稅,與民生息,國庫充盈,《漢書·食貨志》雲:“京師之錢累鉅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可見當時的國家財力之雄厚,沒有這些也供不起武帝的開疆擴土消耗,可最終武帝末年,國庫還是空了,究其原因還是打仗打的。
冷兵器時代,戰爭消耗的是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包括軍馬,糧草,人員等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就是這個道理。屯田,魏、蜀、吳三國均行屯田,因蜀漢特殊的地理與軍事形勢,其屯田推行最晚,規模最小,衰敗最快,屯田直接目的是打破運糧瓶頸。蜀漢屯田以軍屯為絕對主流,在漢中及其他地方似存在民屯蹤跡。三國期間,諸雄並起,但許多軍隊囿於糧谷不足,往往無故自破。蜀漢屯田主要在諸葛亮時期施行,孔明歿後,姜維繼其志,一直到被西晉侵併,直接原因是前線軍糧不足,《蜀書•諸葛亮傳》敘述甚詳:“亮每患糧不繼,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為久駐之基。
三國鼎立,成僵持狀態,四川是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要隨時動員數十萬以上軍民與曹魏作戰,也一個極為沉重的負擔。再者,劉璋治蜀時,奢侈風氣頗盛,劉備入蜀後即貫徹“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的政治方針,極力削減民生開支,使財政重心逐漸傾斜到軍事方面去,並最終建立了軍事最優先經濟體系。一方面是特殊的經濟環境使屯田之事並不顯得急切,另一方面則是軍事壓力迫使其不得不實行屯田。
與其說蜀漢屯田要解決的是糧食問題,不如說是轉運問題。《華陽國志》雲雒縣與綿竹各出稻稼,畝收三十斛,有至五十斛,收穫不可謂不豐碩。但屢次因道路不通而缺糧:“六年冬,(諸葛亮)復出散關,圍陳倉,糧盡退。春二月,(諸葛)亮復出軍圍祁山,始以木牛運,……夏六月,亮糧盡退軍。”“昔諸葛亮數窺秦川,道遠運艱,竟不能克。(李)平催督運事,秋夏之際,值天霖雨,運糧不繼。“夏,(姜)維率數萬人出石營,經董亭,圍南安,魏雍州刺史陳泰解圍至洛門,維糧盡退還。”
蜀地特殊的地形與氣候條件給轉運帶來極大麻煩,司馬懿推算:“亮每以糧少為恨,歸必積穀,以吾料之,非三稔不能動。儘管諸葛亮採取精兵政策,消耗不多,遠征時甚至考慮到了曹魏方面的軍糧問題,可一旦北出,糧食運輸頓時困難,容易遭受敵軍襲擾。為了擊碎這個瓶頸,蜀漢採取了屯田策略。屯田在諸葛亮時期已經實行,但總體來說效果不甚顯著。
兵法有云:備前則後寡,備後則前寡;備左則右寡,備右則左寡。241年,曹魏遣鄧艾於在淮水沿岸大舉屯田,任姜維沓中種麥效果再好,也不過是強弩之末。蜀漢政權已日薄西山。
蜀漢極度重視屯田,即如推行最力的曹魏屯田,其作用估計不能過高,況國力綿弱如蜀漢乎?屯田之於蜀漢,更多是一種權宜之計,用以化解北伐軍糧轉運問題,但由於地理、內政、強敵三面掣肘,卒至覆亡。
麥金德說:“ 一個特定的歷史程序,不論是政治、社會或人類活動的其他方面的,不僅是環境,而且也是以前所取得的動量的產物。蜀漢還是敗給了曹魏。
-
11 # 佳友天地萬物
作為軍事統帥,胸存宏圖大略,蜀漢武侯、姜維,深知戰爭後備,糧食供應,民生之本,兵力之強。屯田開墾,戍邊產糧,據險保國,伺機出擊。平時可練兵而不失於惰廢,嚴整軍紀,保持旺盛戰鬥力,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
12 # 良史有才
其次雖然蜀漢成都平原被稱為天府之國但古時候的糧食產量不高連連北伐給國家也帶來人口和糧草的損失所以戰時屯糧草也是為了使人口基數增長。
-
13 # 關中才子
戰爭打的不光是武器和兵源,更重要的是後勤和保障,有一句話叫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大秦帝國統一戰爭中也輸過很多次,到最後總是能反敗為勝,就是因為我輸得起,其他人輸不起!
-
14 # 老郭雜談
天府之國沒錯,但是戰爭負擔更重
以當時的地盤來說,蜀國地盤最小,戰爭反而最多。要不是當地條件好,他出局的速度更快,
回覆列表
自古就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之說,糧草對於戰爭來說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自公元228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到公元234年病逝於五丈原,在這六年間的北伐戰爭中,諸葛亮的北伐戰爭多次因為糧草短缺問題不得不撤兵。這就不禁讓我們疑惑,坐擁天府之國的蜀國為何頻頻受制於糧草問題。
為了解決這一糧草難題,在三國時期,屯田制可以說是解決糧草問題的重要舉措。屯田制是讓士兵耕種田地,更通俗的說就是讓士兵在閒時從事農業生產。而屯田制也不是蜀國獨有的,在三國時期的魏蜀吳都有屯田制,可以說屯田制的發展使得糧草得到了大量的補充,間接的影響著戰爭的走向。
由此可見,戰爭前期的準備除了訓練士兵外,糧草的儲存量即後勤保障則也是戰爭的一個關鍵因素。因此,作為蜀漢的諸葛亮,姜維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每次戰爭前都要準備大量糧草。而作為天府之國的蜀漢卻並仍然無法供應數萬大軍的糧草,因此,諸葛亮開始了屯田制,以解決糧草短缺的問題。
糧草供不應求得益於秦朝修建的都江堰,成都平原在三國時期生活富庶,糧食產量極高,但供應漢中前線卻依然吃力。據《居延漢簡》記載:漢代的軍人標準是每月“三人合十石”,也就是說三萬人一個月就要十萬石糧草。由此可見,一支是十萬的軍隊一年就要350萬石糧草,再加上老百姓的口糧,那一年的消耗可想而知。因此,雖然蜀漢擁有著天府之國的成都平原,其糧草仍然捉襟見肘。
在魏國滅掉蜀國後,蜀國國庫更是僅有“米四十餘萬斛,金銀各二千斤,錦綺採絹各二十萬匹”。我們看《三國志》可以看到,曹魏在許都屯田僅僅這一個地方一年就有谷百萬斛,而蜀國餘糧都比不上魏國一地的產量。由此也可以看出蜀國的糧草短缺。
蜀國的天府之國儘管產量高,但由於可耕種面積小,蜀漢人口少,仍然無法滿足自身對於糧食的需求,如何解決糧草問題一直是蜀漢政權的首要問題。在失去荊州前,尚且可以透過上庸等地將荊州的糧草運往漢中,在失去了荊州後,如何解決糧草問題已經成為蜀漢發展的重中之重。
糧草運送艱難漢中作為蜀國進攻的前沿陣地,依託秦嶺和大巴山,可謂易守難攻之地。凡事有利也有弊,環繞的群山不僅阻擋了魏軍的進攻,也阻礙了蜀漢自己的糧道。漢中作為前線,往往需要從成都平原將糧草轉運過來,經劍閣翻越大巴山到達漢中。可想而知,在如此崎嶇的山路上運糧,不僅危險,而且運糧的部隊消耗也大,往往糧草都在運送途中就消耗的差不多了。為此,諸葛亮發明了木牛流馬來解決這一問題,但對於本就糧食不多的蜀漢來說,這種方法仍然無法滿足前線士兵的糧草問題。
正是基於以上兩點,本來糧草就不多,運送起來還比較困難,因此,諸葛亮在漢中開始了屯田制以尋求糧草的自給自足。而屯田制也確實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諸葛亮北伐過程中的糧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