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揚耕農
-
2 # 遠嫁廣西的農家小慧
根據自己以前的一點小小經驗,高溫高溼的天氣很多菜都會爛葉死顆,損失很大的。首先種的密度不要太密,菜地的要保持清除,棚的一定要通風,空氣要流通。露天的就比較難了,最多是打個墩蓋個黑網,防點太陽擋點雨,使雨滴不直接打到菜葉上。還有一個,選菜的種類最好是耐高溫的,如果是四月份到八月份,就可以種莧菜,空心菜之類的,沒有那麼怕太陽和雨。
-
3 # 酒家
在目前的情況下,不適合大面積種植,下面材料僅供參考;
1、生產成本過高,降低了辣椒的絕對收益和農戶種植的積極性。
根據我們在暑期下鄉實踐期間到龍茗鎮採訪當地的辣椒種植大戶覃洪等人調查統計,每畝具體成本如下表:(品種以“紅利”為例)
成本計算備註
種子:3包/畝*150元/包=450元,(由上級部門提供的免費種子除外,這裡以需要購買的為例)。
化肥:(2次/畝*50斤/次*1.6元/斤=160元),除了化肥外,每畝地至少還要施用兩到三千公斤的有機肥。
農藥:(50元/次*9次=450元),每10天噴一次農藥,辣椒生長期3個月,共噴藥24次。
農膜:(7.3元/斤*30斤=219元),這裡7.3元每斤農膜和每畝需要30斤,均按照平均數來計。
僱工:(50元/天/人*4人*15天=2000元),指天椒平均4天摘一次,一般高峰期才會僱人,高峰至少在2個月以上。
總計:3279元,這個成本已經是最保守的估計。
種植指天椒的成本竟然如此高,農戶種植指天椒的積極性受到了打擊。雖然,這裡只是以“紅利”為例,並不是每種辣椒的種植成本都是這樣的,但是,農民種植辣椒的成本在此可見一斑。
2、指天椒抗病高產優良品種缺乏,嚴重影響指天椒的效益
(1)當地品種不能留種,只能購買引進外地品種。天等指天椒經過歷時三十多年的種植,農民自己留種,年年反覆使用,成為天等指天椒的當家品種,最近幾年,當家品種病蟲害明顯增多,有時甚至失收。這說明當家品種已經有了明顯的退化現象,抗性明顯減弱,病害明顯增多,單位面積產量明顯減少,已經不再適合當地的種植,是需要使用新品種的時候了。但天等並沒有專門從事研究指天椒品種特性和種子生產的研究人員或相關部門,面對由於品種的退化現象導致的多病低產,天等縣並不能及時培育出適合本地種植的指天椒新品種。為了不影響椒農的種植生產和椒農的收成問題故只能購買引進外地比較適合本地種植的指天椒優良品種。
(2)現在種植的品種抗病能力不強,產量較低。現在天等正處於品種換代時期,引進的品種需要不斷篩選,目前種植的辣椒根腐病、炭疽病、青枯病、枯萎病、白粉病等比較嚴重,如“天椒一號”市場需求大、價格高,但產量低,且只能在部分村落種植;如今年引種的“紅利”白粉病比較嚴重。
(3)缺乏適應性強的優良品種,有些地方能種,有些地方不能。如“天椒一號”適應當地的氣候,但不能在全縣鄉鎮種植,只能在個別村種植,且產量低,是當地特有品種。又如“辣箭1號”同一品種在同一個村,有的指天椒水浸4—5天而沒有死掉,有的指天椒在排水良好的坡地大雨過後卻陸續枯死,在同一田地只隔一條田基,但一邊全死而另一邊卻基本沒有死。
3、農業生產技術普及率低,影響指天椒產量
(1)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不健全。在與農戶交流中,我們發現一些農戶種植指天椒的技術比較落後,而部分農戶則採用比較先進的技術。為什麼在同一個地方,農戶的種植技術會良莠不齊,我們認為這不僅僅是經驗的問題。一些農戶也提到,這些年來一直沒有改變種植方式。那麼,這就與農業技術的推廣有關了。另外,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特別是經驗豐富的指天椒生產專家嚴重不足,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2)農業技術人員,特別是一些專門性的人才比較緊缺,嚴重的制約了指天椒技術的普及工作。據我們調查瞭解,天等縣農業局有職工60多人,但是對指天椒有深入研究的不多。天等縣科學技術協會的研究人員也比較緊缺。所以,很多指天椒生產的技術難題,都是請廣西大學老科協的教授幫忙診斷的。
(3)辣椒種植戶之間的種植經驗技術共享力度不足。由於各種主觀或者客觀的原因,農戶之間缺乏經驗交流和技術共享。
(4)農戶對辣椒的最佳播種時間掌握不準。這個問題主要表現在反季節辣椒的種植上。由於在上市季節這個方面避開了高峰期,價格上具有一定的優勢,綜合天等縣指天椒的高質量,固反季節辣椒有著很好的發展前景。但是在何時播種才是最合適的呢?要做到氣候適合、上市季節價格好,這確實不易。目前該問題正處在不斷摸索階段,有待解決。
4、農戶的種植指天椒的積極性不夠高
據我們調查所知,天等縣椒農的生產積極性不是很高,全縣43萬人口,有12萬是去外地打工的。影響當地農民種指天椒積極性的所有因素中,最重要的是種糧的生產成本與機會成本、比較利益的比較。
(1)隨著農藥,化肥等生產資料的漲價,致使指天椒生產成本提高,多農戶的收入持續徘徊甚至下降。
(2)對於農民而言,機會成本可以描述為農民因務農而喪失的從事其他工作所獲得的收益即進城務工的農民工工資。據2009年國家統計局資料:中國農民工平均年收入17004元,而天等縣農民2009年人均純收年才3620元,還不到務工收入的22%。可想而知椒農的種植指天椒的機會成本有多高。
(3)相對外出務工而言,椒農種植指天椒還必須承擔更多的風險。指天椒極易被病蟲害侵染,一旦感染根枯病和青枯病,椒農就會顆粒無收,而指天椒收穫的6至9月份正值夏天,高溫高溼又極易誘這兩種病症。另外炭疽病,茶黃蟎和白粉病也是指天椒生產的重大危害。不僅如此,還有市場風險,每年指天椒剛上市時價格還是不錯的,平均每斤能買到3至4塊錢,但當量收穫時,特別是豐收年,市場供過於求,指天椒甚至會跌倒5角錢一斤,椒農會虧到血本無歸。
天等縣政府和當地企業能不能以一些優惠措施鼓勵椒農的生產,這也是影響椒農生產積極性的一個因素。
5、種植模式不夠合理,影響了指天椒的產量
在調研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天等各縣的指天椒種植方式還是以玉米套種指天椒為主,間種、清種還是佔種植面積的少數,由於天等特殊的自然條件和人多地少的實際情況,農戶習慣於長久以來的套種方式。但是玉米套種指天椒的種植方式還是存在很多問題:
(1)套種的辣椒的生存空間不利於和產量的形成。據考察資料,這種套種栽培方式,一般在玉米生長封行後階段,將已育好的椒苗移至玉米雙行的行間,此時玉米葉片鬱蔽,行間通風、透光效能極差,且行間的熱量交換受阻,造成行間光照不足,高溫、高溼的不利條件,使得椒苗處在這種不良的小氣候環境至7月中下旬。生長前期葉片小,株型高挑,生長勢弱,光合作用強度下降,影響1—2次分叉節位結果,對產量形成不利。
(2)套種辣椒始收期延遲。由於玉米收穫期的制約,辣椒始收期延遲至8月中旬左右,比較清種辣椒始收期晚兩個月,採收持續時間也相對減少。在採收時始期,出現時晴時雨的高溫高溼天氣,正直髮病高峰期,嚴重影響產量。
(3)大面積玉米套種辣椒,長期連作,無法實施輪作制,造成土壤集居致病菌群,致使近年各種垃圾病害猖獗,這不得不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和更新觀念,尋找行之有效的防病治病措施。玉米套種辣椒的栽培方式,造成田間的光、溫、溼、氣流等不利的田間小氣候條件,對辣椒的生長和產量形成極為不利。相反,這種缺光、高溫、高溼條件則是造成各種垃圾病害發生蔓延的溫床,致使病害的頻繁發生。而長期的連作,辣椒的殘株被農戶隨意或火燒或使其自然腐爛,而腐爛在田間的殘株,腐爛分泌了一些物質,其中有些就是病原菌,長期大量使用N、P、K肥,使得土壤酸化嚴重,高溫、多雨的氣候,使得化學風化速度加快,這些都導致了種植辣椒的土壤缺少營養元素Ca.。而Ca.是辣椒的中量元素,它的缺少嚴重影響了辣椒的產量。
-
4 # 桂鄉小吳
在農村,很多人家都有自己的菜園子,在裡面種上各種瓜果蔬菜,既能節約買菜的開支,又能吃上新鮮健康的食品。其中,黃瓜是大家種植最多的一種蔬菜了,不僅可以鮮食、炒菜、醃製,還能美容減肥,家家戶戶都離不開它。最近天氣炎熱,降水增多,引起各種病蟲害在果園肆意蔓延,其中,黃瓜枯萎病是黃瓜上發生最嚴重的病害了。
黃瓜枯萎病又叫死秧病、蔓割病,屬於黃瓜種植中的主要病害。該病害由半知菌真菌尖鐮孢菌引起,能使導管和維管束受損害,易造成黃瓜萎蔫、枯萎以至死亡,屬土傳真菌性傳染。在露地和保護地各茬黃瓜上都可發生,一般以溫室、大棚黃瓜和露地春黃瓜發生較重,發病率一般在15%~35%,是黃瓜生產上較為難治的病害之一,常給菜農朋友造成極大的損失。
一、黃瓜枯萎病的病發症狀
枯萎病是黃瓜發育中的一種常見病,在各生長時期都有可能發生,最主要的表現就是黃瓜枯萎。在黃瓜生長初期發病,會導致黃瓜葉子發黃或黃瓜根部變成和深色,導致黃瓜苗呈現倒立狀,在空氣溼度較大的情況下可能導致發黴,出現白色的黴絲。
在黃瓜開花期間發病,引起的症狀較為嚴重,剛發病時會導致根莖下部的葉子發黃,然後逐漸向上部發展,導致上部的葉子也出現發黃枯萎,直到整棵黃瓜都發黃枯死。在中午氣溫較高時發病現象較為明顯,早晚氣溫較低時症狀減輕,大約發病7天就會導致整棵枯死。
二、黃瓜枯萎病的發生規律
(一) 病原菌
引起黃瓜枯萎病的病原為半知菌類真菌尖鐮孢菌黃瓜專化型,此病菌產生大小兩種型別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紡錘形或鐮刀形,無色透明,頂細胞圓錐形,有的微呈鉤狀,基部倒圓錐截形或足細胞,具隔膜1~3個。小型分生孢子多生於氣生菌絲中,橢圓形或臘腸形,無色透明,無隔膜。厚垣孢子表面光滑,黃褐色。
(二) 發生原因
1. 病菌基數
黃瓜枯萎病是一種土傳性病害,是土居性真菌性病害,土壤中的病原菌是主要傳染源,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5年以上,土壤帶菌後往往造成連續多年發病,而菌量的多少是當年黃枯萎病發病程度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2. 種子因素
黃瓜枯萎病除了在土壤和植株上越冬以外,還可在黃瓜種子上越冬,即為下一茬黃瓜枯萎病的初傳染源。
3. 高溼因素
土壤高溼是影響發病的重要條件,在陰雨連綿、日照不足或時晴時雨,相對溼度在90%以上時,病菌更易侵入,容易迅速擴充套件,引發枯萎病。
4. 高溫因素
高溫也是誘發枯萎病的主要條件,當溫度在24~28℃時,病害發生迅速。另外,土壤偏酸性有利於病原菌的活動,pH值為4~6的土地中,枯萎病發生最多。
5. 品種因素
黃瓜枯萎病發生流行的輕重,與黃瓜品種本身的抗病性強弱也有一定關係,品種不同對黃瓜枯萎病的抗性也不同,同一品種在不同生育期發病程度也不同,如果大面積種植易發病品種,在土壤中存在病原菌、氣候適宜,病害則會大面積發生。
6. 栽培管理因素
黃瓜栽種時,田間地勢低窪、排水不暢、栽種管理粗放,容易發生枯萎病,另外,相對溼度超過90%,溫度超過28℃也容易誘發枯萎病。在施肥方面,若施用未經腐熟的肥料及過多氮肥,易導致黃瓜蔓徒長。
7. 連作因素
黃瓜枯萎病是真菌性病害,其病原菌以菌絲、孢子可在黃瓜病株上和土壤中越冬,而且病原菌生活力很強,可在土壤中存活5年以上,特別是連續種植後,病菌在土壤中不斷積累,引起枯萎病的發生或病害加重。另外,連續種植後,會使黃瓜生長髮育所需要的無機離子大量減少,從而造成黃瓜生長髮育所需要的營養。
8. 地下害蟲與線蟲
蠐螬、金針蟲等地下害蟲和黃瓜根結線蟲為害黃瓜後,在黃瓜根部形成傷口有利於黃瓜病菌的侵入,地下害蟲和根結線蟲發生重的田塊,黃瓜枯萎病發生重。
三、黃瓜枯萎病的發生時間
黃瓜枯萎病的病原主要是以菌絲體在土壤、病殘體及黃瓜種子中越冬,成為翌年的傳染源,黃瓜枯萎病的病原菌生命力極強,即便離開了寄主,也可存活5年以上。苗期病菌從根部傷口侵入,在維管內繁殖,並隨上升液散到植株的莖、葉柄和葉片等部位,也可從根毛的頂端細胞間侵入,並在根部及莖部的薄壁組織中繁殖蔓延,從而導致管內堵塞,使植株迅速萎蔫。病原菌主要由帶菌的農家有機肥、種子傳播並擴散到病區,病區主要由灌水等傳播。黃瓜枯萎病發病盛期一般為春季的4月下旬至7月、秋季的8月下旬至10月
四、黃瓜枯萎病的防治措施
黃瓜枯萎病病菌生命力強,是黃瓜生產上較難根治的主要病害之一。對該病的防治,應以農業防治為基礎、化學防治為關鍵。
1. 選擇抗病品種
選育抗病性品種是防治黃瓜枯萎病最為經濟有效的措施。為降低黃瓜患枯萎病發生的機率,應選擇抗病性強、抵抗力強、高產的黃瓜品種。中農7號、中農8號、山農1號、早豐2號、露地3號等都是常見的抗病性較強的品種,根據當地的地質條件、自然環境與氣候變化等選擇合適的黃瓜品種。
2. 種子消毒
在播種黃瓜前,應及時對種子進行消毒處理,用60℃左右的水來對種子進行浸泡,浸泡時間為10分鐘。此外,也可使用50%的多菌靈可溼性粉劑進行拌種處理,根據種子的質量來確定用藥量,標準為用藥量是種子質量0.1%。
3. 對土壤藥劑處理
在培育黃瓜秧苗時,應選擇50%多菌靈與土壤按照1:100的比例配置成藥土,然後將藥土施入到床土之中,然後將黃瓜苗進行栽植。在黃瓜生長過程中,一旦發現有患病植株,應將患病植株連根拔起,將其遠離種植基地進行掩埋,還要在患病植株的周邊灌注20%的石灰乳,以達到對土壤消毒的效果,以實現對菌源的合理化控制
4. 實行土壤茬口輪作
5. 加強栽培管理
在施肥時,儘量進行測土配方,最好選用腐熟充分的優質農家肥、有機肥。注意減少農事操作中植株損傷,提高栽培管理水平。應分期施肥,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嚴禁使用未腐熟的糞尿追肥;增施餅肥、磷鉀肥和消石灰,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狀。注意提高土壤透氣性,及時中耕鬆土,使根系茁壯,增強抗病力。結瓜期澆水時要嚴防大水漫灌、做到小水勤澆。生長過程中隨時拔除病株。收穫後要全面收集殘餘病株集中燒燬,並透過翻地以減少枯萎病的傳播。
6. 嫁接防病
由於黃瓜枯萎病一般不侵染或僅輕度侵染其它瓜類作物。因此,可把黃瓜和其它瓜類作物砧木進行嫁接,其它黃瓜抗病品種為接穗進行嫁接,定植嫁接苗時,埋土應在嫁介面以下,防止病菌從嫁介面入侵。要注意的是嫁接對黃瓜的品質有一定影響,應選擇影響小的品種做砧木,如黑子南瓜等
7. 清除病株
發現病株,要及時連根拔除,並拿出田外集中深埋銷燬處理,病穴根際周圍的土壤要撒施生石灰或灌注 200 倍的 12.5%治萎靈液或 800 倍的80%代森錳鋅液等藥劑進行土壤滅菌處理,減少菌源。
8. 藥劑防治
在發病初期可均勻噴霧10%的混合氨基酸銅水劑40g/畝、2%的春雷黴素可溼性粉劑5g/畝進行防治,或潑澆70%敵磺鈉可溶粉劑300g/畝進行防治,也可用3%的甲霜·噁黴靈水劑55mg/kg,250mL/株進行灌根,每隔7天左右再使用其他藥劑或方法進行防治。為提高防治效果,建議用藥時配500倍生命素一起噴施,可提高藥效。
發病較重時可選用3.2%亞甲水劑300倍液,或苯菌靈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或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400倍液,或80%杜邦新萬生800倍液,或50%甲黴靈800倍液,或40%瓜枯寧600倍液,或3%廣枯靈水劑500~1300倍液噴霧,每隔10天防治1次,連續2~3次
-
5 # 神舟上禾胡軍
我認為這樣天氣首先考慮是越快越出菜的(小白菜)比較合適,一般30天左右,起高壟撒菜籽蓋薄膜(薄膜升高到15—20CM)水放置壟沿!可以輕鬆的種二節!買一批種一批!價格也好口感也好!大家可以試下!成本低效益可以!按照各地區氣溫來作適當調整!南方一般三節種植!這樣種出來才菜相當嫩!比如做青菜豆腐!蠔油青菜!青菜蟹肉糊!美味佳餚,農業就是要生產週期短銷售成本低這樣才有一定利潤!農民也最大問題是產能到位銷售問題!我還是認為農業需要走科技發展!科技強國,科技農業,航天蔬菜目前也是值得大面積種植其中辣椒品種是不錯的。我自己也有種,產能相當高。圖片框有航天辣椒!
-
6 # 廣東的楊楊
夏季棚內超過40℃是家常便飯,而隨著汛期的到來,連陰天將逐漸增多。如何解決好遮陽與避免弱光的矛盾,直接影響著蔬菜的正常生長。近期不少菜農在何時遮陽、遮多長時間等問題上出現失誤,造成蔬菜生長不良。
遮陽不及時,日灼嚴重
有農民朋友反映,最近茄子果面上出現黃褐色或淺白色斑塊,幹縮變硬,略凹陷。本以為是缺鈣造成的臍腐病,連續補鈣後,病果依然越來越多。經過觀察,這是高溫導致的日灼果。種植的一大茬長茄,即將拔園,為了省事,沒有設定任何遮陽降溫措施,近期高溫強光,再加上澆水不及時,果實缺水,導致果面的耐光性降低,從而出現日灼。
遮陽過度,黃瓜多尖頭
還有農民朋友反映,近期黃瓜出現了很多尖頭瓜,現在黃瓜價格低,尖頭的黃瓜根本沒人要。尖頭瓜多,是黃瓜生長異常的表現,主要是因為養分供應不足導致。據瞭解,為了降溫,大棚全天覆蓋遮陽網,雖然棚室中溫度有所下降,但是造成了弱光的環境,尤其是遇到連陰天時,植株光合作用有限,製造的有機營養少,高溫條件下呼吸作用消耗卻非常多,導致有機營養“入不敷出”,引發尖頭瓜等生理性問題。
根據天氣情況,合理使用遮陽措施
當外界溫度升高到32℃以上時,及時為棚室噴灑降溫劑、設定遮陽網等,減弱棚內光照強度,避免日灼問題的發生。使用遮陽網降溫時,應選擇遮陽率在50%左右的,不要選擇70%以上高遮陽率的,否則會造成棚內光照過弱,進而造成植株長勢變弱等問題。揭蓋遮陽網要根據天氣情況和蔬菜種類及生育期穗光照強度的要求,靈活調整。一般是晴天蓋、陰天揭;中午蓋,早晚揭;蔬菜生長前期蓋、生長後期揭。遮陽網應僅在晴天中午光照最強的階段使用,如上午11點至下午3點,遮陽時間每天不宜超過4小時。有條件的可以噴灑降溫劑代替遮陽網。
近期,中國各地持續多日降雨,暴雨所到之處,農業受災損失慘重。應對暴雨天氣,學會雨後田間管理才是關鍵。
玉米 中耕鬆土增施有機肥
及時排澇 促苗生長如果降水強度大,田間出現大量積水,要突擊排除積水。對於長時間淹水或土壤溼度過大的田塊要開溝瀝水,降低澇漬損傷,雨後要及時進行中耕鬆土,促進根系恢復生長。
補肥化控 預防倒伏適當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改良土壤結構,促進根健苗壯,增強抗災能力。
及時扶正 恢復生長強降雨後,對於倒伏的春玉米和夏玉米植株進行扶正並培土固定,促進根的生成,儘快恢復生長。
水稻 脫水促根嚴禁下重肥
及時排水 露苗大雨來臨前移栽稻田要開好平水缺,雨後對重災田突擊排水降漬、控水增氧、露田通氣,促進水稻髮根;對輕災田以脫水促根為主,力爭早髮根、長新葉。
查苗補苗 補苗可用原來剩下的秧苗補插,也可在未受澇害的田中選取分櫱旺盛的植株進行分株補缺。
溼潤管理 壯根受淹後的稻田不宜灌深水,要採取溼潤管理,露泥促根,同時降低田間溼度,減輕紋枯病的發生。
因苗分類補肥 重災田脫水後,突擊搶施補傷肥,結合分櫱肥,每畝增施尿素3-5公斤或12.5-15公斤高濃度複合肥。嚴禁重肥猛促,以免造成中期猛長。大面積輕災田,除少數分櫱不足的田塊外,一般不施肥。
蔬菜 及時採收將損失降至最低
加固設施 搶排積水對大風、暴雨中受損的大棚、棚膜,要進行整修、增加支撐、增加壓膜線等,避免次生災害。要理通內外三溝,保持溝河暢通,確保田間無積水,達到雨止畦幹。
加強管理 促苗恢復雨後及時中耕鬆土,減少草害,促進根系恢復生長;補施速效肥料,一般畝追施尿素5-10公斤或複合肥5公斤,補充土壤養分流失,可結合防病,噴施1%磷酸二氫鉀或其他葉面肥;整枝疏果,去掉無效空枝、爛果、病葉、老葉,及時帶離田園,防止滋生病害,增加通風透光,減少養分消耗。
突擊搶收 適時播種對有上市價值的受災蔬菜,要及時採收、抓緊上市,減少災害損失。根據茬口種植小青菜、生菜、包菜、花菜等,增加收入。
綠色防控 減少病源選擇晴天使用多菌靈、百菌清、阿維菌素等藥劑防治灰黴病、白粉病、蚜蟲、煙粉蝨等病蟲害。
-
7 # 農村小運
高溫高溼天氣下,蔬菜該如何管理
夏至後進入伏天,氣溫高,光照足,是每天光照時間最長的節氣。且最近暴雨頻繁,各種作物生長旺盛,雜草、病蟲害滋生蔓延,需加強對蔬菜的管理。溫室、大棚種植的番茄、黃瓜、茄子等各類蔬菜都到了果實採收盛期,植株生長迅速,蒸騰量大,需水量多,管理好壞直接關係到產量和品質。
1、及時植株整理促進多結果
(1)打葉。去除植株下部的老葉、黃葉、病葉和側枝,以有利於通風透光和減少養分消耗。一般番茄、黃瓜每株保持12-16片功能葉;茄子、辣椒每株保持30-40片功能葉。
(2)適時捫尖。番茄長至預定果穗時捫尖,一般每株結果4-6穗,最上部果穗的上面留2-3片葉後摘去頂尖。
2、疏果
將番茄、辣椒植株上過多的花和果實及早疏去,並且將畸形果和每個果穗上過大、過小的果實及早疏去,以達到果實周正、均勻、商品率高的效果。
3、病蟲害防治
做好黃瓜霜黴、茄子黃萎、番茄晚疫等病害和甘藍夜蛾、棉鈴蟲、煙青蟲、蚜蟲等蟲害防治工作。優先採用誘蟲燈、防蟲網和黃板來降低蟲口密度,發生時選用生物農藥或低毒低殘留農藥防治,並嚴格遵守施藥後的安全間隔期採收的規定。
-
8 # 鄉里晴天
大家好我是鄉里花香,現在來回答時雨時晴如何種好菜。首先要選優好的菜苗,要肥沃的土質,給菜蓋上一層即遮太陽又避雨的棚。這樣把過分的Sunny和多餘的水分都控制,只留需要的Sunny和水分菜應該會長的很多吧!
回覆列表
高溫、高溼、時晴時雨的天氣,給露天作物種植帶來不小的麻煩。高溫土地炎熱加上雨水,如果不能及時對菜地進行排澇,就會造成菜爛根爛葉。
一、在這樣的天氣期要在菜地挖好排水溝,像白菜、芯菜、蘿蔔等都要起壟種植,起壟的好處就是雨後或灌澆都能排掉多餘的水,使地不結硬。土壤松、排水性好才不會爛根。
二、在天氣高溫多雨時可適當追施鉀肥,鉀肥能助作物根系生長,蔬菜根系發達才會長得更強壯。
三、高溫多雨天氣種菜,株距要比平時寬一些,有助於通風透氣。也可以摘掉多餘的枝葉,更利於蔬菜生長。
高溫、高溼、多雨天時種菜有不少的學問,勤學多問就一定能種好。當然,有條件的可以搭棚種,那樣就可以少些麻煩,產量也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