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嬙遙度天際

    宇文邕在楊堅等人的幫助下,幹掉了宇文護,但是,他又開始猜忌楊堅。好幾次想把楊堅給殺掉。因為楊堅頭腦靈活,“大心臟”,才化險為夷。但是,楊堅不會永遠當人家砧板上的魚肉,雄才大略的他,最後一定會拉起軍隊反抗。一旦楊堅反抗,就算宇文邕統一了北方,甚至假設他已經統一了南北,楊堅的反抗肯定會形成新的分裂。總之,只要宇文邕猜忌楊堅,新的一輪“武人政治”的迴圈又會產生。

    真正“武人政治”的結束,是在唐朝建立以後。李淵、李世民建國後,沒有再殺功臣,反而是建立凌煙閣頌揚功臣;加上李世民高超的化解矛盾的政治手腕,這樣才減少戾氣的產生,減少了“武人政治”生存的土壤,從而結束了南北朝亂世,實現了真正的大統一。

  • 2 # 阿輝侃歷史

    北周武帝宇文邕是周文帝宇文泰的第四子,周孝閔帝宇文覺和周明帝宇文毓的異母弟,北周第三位皇帝,公元560—578年在位。

    周武帝善於改革,在其父宇文泰勵精圖治的基礎上,吸收均田制的漢族農民充當府兵,這是府兵制上的一項重大改革內容;他還廣闢農田,興修水利大力發展農業和商業,對當時的經濟恢復、社會安定,起了積極作用。

    公元577年周武帝親率大軍攻滅北齊,統一了北方,為以後隋文帝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宇文邕在位期間擺脫了鮮卑舊俗,整頓吏治,使北周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安定,國勢強盛。而隋文帝楊堅結束了自西晉末年以來兩百多年南北分裂的亂局,滅南陳統一了中國;他還廢除了魏晉的九品中正制,取消了官吏任用的門第限制,創立了科舉制和三省六部制等影響了中國政治一千多年,僅憑這些都是周武帝所不能相比的!

  • 3 # 方山中人

    宇文邕的功績絕對比不上隋文帝,但是隋文帝的功績偏偏又是宇文邕打下來的基礎。

    宇文邕即位後,誅滅權臣宇文護,開始親政。北周歷五主,傳國二十四年,而宇文邕在位時長就達到了18年之久,著也意味著北周會在宇文邕手中達到最盛。

    作為一個少年天子,宇文邕表現的極為老成,從誅殺宇文護前的隱忍就能看出此人不凡。而他掌權後有哪些功績呢?

    1、滅北齊,統一北方。自西晉末年開始,中國北方一直是戰爭的中心,統一就意味著安定與和平,人民就能愉快的採桑綠水邊。,而和平也意味著君主有精力來治理國家。

    2、滅佛增加國家收入,同時避免了佛教極度浪費國力。自打五胡亂華以來,佛教得以極大擴張,南北方,皆有大量信眾,他們不需納稅徭役,而又收斂了驚人的財富,於國家而言,儼然吸血之鬼。宇文邕極力滅佛,使得國家經濟增加,同時最重要的是改變了佛教,使得佛教積極漢化 不再幹涉朝局,而中國也避免成為如同西方一樣政教合一的社會。

    3、積極吸收漢族子弟充當府兵,擴大了軍隊規模。

    4、勵精圖治,積極改革,興修水利,釋奴為民,廣開農田,同時打擊世族與豪族等諸多措施,有利於恢復生產和社會安定。

    但宇文邕壯年去世,其子宇文贇無能早逝,留下幼子宇文衍,大權旁落,楊堅趁勢而起,代周建隋。

    楊堅繼承了宇文邕的功業,之後更是滅南陳統一天下,而老楊的貢獻種最突出的就是把三百年走了歪路的華夏文明重新拉回正軌,漢化成為歷史趨勢。

  • 4 # 愛而無悔931

    北周的開國皇帝是宇文泰,之後兩任皇帝即孝惘皇帝宇文覺和明皇帝宇文毓均被大冢宰宇文護給害死了。宇文護為了達到獨掌北周權勢而又不做弒君奪位的計劃。不惜再次扶植了宇文泰的第四子即周武帝宇文邕繼承了皇位。

    為了徹底剷除權臣宇文護,做到真正掌握實權的目的。宇文邕表面極力順從和討好宇文護,做足了戲給宇文護看,目的是為了讓這個老狸狐放下戒備之心,再伺機而動。背地裡宇文邕積極攏絡對宇文護不滿的大臣與將領。尤其得到了衛國公獨孤信和隨國公楊堅的絕對支援。

    最終在一次宮廷政變中下手徹底剷除了宇文護。保住了大周的江山。

    周武帝掌控實權後立即整頓朝政,關注民生,一派明主作風。

    一,繼續實施宇文泰時期的府兵制,將地方武裝力量逐漸吸收為國家正規部隊,為國家軍事力量的集中起到不小的作用。

    二,大力學習漢文化,大力發展民生,重視農業生產,使人民的生活水平能夠提高。

    在周武帝的勵精圖治之下,北周的綜合實力不斷提升,並逐漸超越了強敵北齊。

    周武帝的平生願望就是能夠一統南北,永葆天下太平。於是武帝派出最為得力的將領楊堅,高穎等分兵兩路一舉攻陷了北齊,統一了北方。周武帝宇文邕年僅三十五歲患病而死。留下了一個無勇無謀的宇文贇。

    楊堅的女兒楊麗華嫁給了宇文贇,作為老丈人,楊堅有責任有義務輔佐宇文贇守護大周江山,不幸的是宇文贇英年早逝,留下了一個孩子宇文闡。為了天下的統一大業楊堅登上了皇位,建立了隋朝,即隋文帝楊堅。

    楊堅登上帝位後,社會上飽經戰亂之苦,各種行業百廢待興。楊堅實行休養生息,重視農業生產,手工製作等一系列的發展與進步。

    在他的妻子獨孤伽羅的幫助下,二人同心協力共創下了二十年開皇之治的太平盛世。天下太平,四海歸服,百姓們安居樂業。楊堅完成了周武帝宇文邕未竟的夢想。還天下一個太平盛世。

    二位明君皆為後人稱頌他們的豐功偉績。

  • 5 # 舊書齋

    北周武帝宇文邕,是南北朝時期,為數不多的有建樹的皇帝,可以說,沒有北周武帝,就沒有隋朝的發展。人們在研究隋朝歷史的時候,往往過於單一的去研究。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隋朝全盛時期的人口戶數,有890多萬戶,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數字。對比開元二十五年的戶口,也只有840萬戶而已。這樣一來,誰都可以瞭解隋朝的強盛以及隋文帝的偉大。

    戶口發展的分析

    但人們在分析人口數的時候,往往忽略了人口的積累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人們為了襯托隋文帝的偉大,往往將人口的參照,放在了東漢末年的時候。那時候的人口戶數,紙面上記載是120萬戶,當然,實際可能會多很多。很多人會想當然的認為,隋文帝建立隋朝,一統天下之時,人口數也是從這時候開始算起了。這樣的觀點,不在少數,包括蒙曼老師在百家講壇裡,也說到過此事。

    但事實上,雖然魏晉南北朝是中國一次大分裂時期,分裂了四百多年,但分裂中卻依然存在比較穩定的區域性統一,這種區域性統一,形成了人口的起伏向上的趨勢。

    我們可以舉個例子,在東漢末年,紙面上戶口數是120萬戶,到了魏國全盛時期,人口數達到400萬戶,西晉時期,因為戰亂不止,戶口是377萬戶,到了北魏時期,人口穩定在500萬戶以上,北魏分裂後,人口出現動盪變化,但北周時期,戶口數350萬戶,北齊戶口數300萬戶。可見,人口基數是緩慢的回暖,想要從120萬戶幾十年內漲到890萬戶,根本是不可能的。

    從戶口數的分析,我們已經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隋文帝是站在一群巨人肩膀上發展的。而這些巨人中,首屈一指的就是北周武帝。

    北周武帝的第一份大禮

    北周武帝送給了隋文帝一共有三份大禮,第一份大禮,實行漢化;第二份大禮,滅佛尊儒;第三份大禮,統一北方。這三份大禮,至少可以讓隋文帝少走三十年的彎路。

    第一份大禮,實行漢化。對於純正鮮卑族血統的宇文邕而言,壓力非常大。如果從軍事角度來看,五胡亂華讓漢人失去了自己的家園,從文化角度來看,五胡亂華也讓少數民族,失去了自己的文化。

    在北朝時期,漢化雖然有些反覆,卻一直存在,這種漢化,讓很多少數民族的首領和皇帝,開始逐漸放棄自己原有文化,開始進行漢化,苻堅,北魏孝文帝,北周武帝,都是這種漢化的堅定支持者。雖然在少數民族政權內部,依然存在漢化和民族化的爭論,這種爭論一直不少。但為了能夠坐穩江山,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不得不接受漢化。

    因為宇文邕處於特殊時代背景,這就意味著,大刀闊斧的漢化,必定適得其反,因此,宇文邕的漢化主要從支援農桑,修築水利,穩定皇權,增強軍事實力這些方面使勁。為了削弱鮮卑舊貴族的實力,很多漢人被重用,形成了後來的八柱國,這八柱國,漢人已經完全佔據主流地位。只是窗戶紙還沒有捅破,比如,楊堅的姓,依然是普六茹,李虎的姓,依然是大野。這層窗戶紙,最終被楊堅捅破了。

    漢人的權重增加,讓楊堅恢復漢人江山和地位的工作,變得非常容易開展,幾乎沒有聽到反對的聲音。這是北周武帝傳送給隋文帝最重要的一份禮物。

    北周武帝第二份大禮

    第二份禮物,滅佛尊儒。在佛教史上,有三武滅佛之說,可以看成是佛教文化的三次浩劫。而這三個皇帝的廟號,都帶有一個武字。其中北周武帝,就是其中之一。

    佛教從東漢明帝時期進入中原,但直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才發展起來。原因很簡單,佛教的因果報應的理念,太容易給人洗腦了。而且佛教的慈悲為懷,讓很多人可以放下武器,任人宰割。北方遊牧民族入主中原,沒有太多文化,又不願意全盤照搬漢文化,於是形成了漢化版佛教文化。他們透過讓人信佛,給人進行洗腦,讓人明白,這些痛苦的經歷,全都是因果輪迴的報應,只要信了佛,來世就會幸福。

    這種洗腦,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國家的局勢。但也讓大量佛教廟宇和僧侶出現,這些廟宇並不如佛教說的那樣四大皆空。佛教廟宇傾吞土地的水平和興趣,絕不在豪門貴族之下。而大量僧侶,在要交稅的時候,又開始不在紅塵之中,裝作世外高人的模樣,這豈能容你。

    宇文邕簡單粗暴的解決了這個問題,開始了滅佛興儒的行動,一時間,大量廟宇毀壞,大量土地收歸國有,大量僧侶被強制耕種納稅,國家實力逐漸恢復。而國家的思想文化方面,再次從紅塵之外回到了儒家提倡的三綱五常之中。

    北周武帝這項政策,解決了舶來品和儒教爭奪信徒的問題。也為隋文帝的儒家治國掃清了最後障礙。這份大禮,不可謂不厚重。

    北周武帝第三份大禮

    第三份大禮,就是統一北方,在北周武帝時期,中國依然存在三足鼎立的情況,北方一分為二,東邊是北齊,西邊是北周,南方偏安一家,名叫南陳。

    如果把北周的對手安排一個C位,這個C位,一定是北齊。因為北齊和北周積怨最深,實力最強,而且最難對付。至於南陳,基本屬於一個人畜無害的吃瓜群眾。威懾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滅掉北齊,成為北周武帝職業生涯的巔峰,也完成了統一北方的任務。更重要的是,滅亡北齊,為隋文帝留下了一份相當可觀的人口紅利。

    史料記載,北周武帝時期,北周戶口350萬。平定北齊之後,獲得了州50、郡162、縣380,戶3032500,即使按照一戶4人計算,也有1200萬得而人口紅利。而到了這個時候,北周的戶口數已經達到650萬戶,而隋文帝即位之後,除了尉遲迥少規模叛亂以外,沒有經歷任何大的動亂。因此,這650萬戶的人口紅利,全部作為北周的遺產,被隋文帝繼承了。對比唐朝開國時候二百萬戶的戶口數目,隋文帝可以說開局就是滿級大號。宇文邕是相當夠意思了。

    本來宇文邕還想解決突厥問題,而且五路討伐突厥已經提到日程,可惜,英年早逝,年僅36歲。不過,即使沒有滅了突厥,沒有滅了陳朝,但宇文邕的這三份大禮,足以讓隋文帝睡著都要笑醒了。

  • 6 # 清蒸歷史

    如果沒有宇文邕的一統北方,楊堅能那麼快的統一南北麼?

    如果老天眷顧,讓宇文邕多年幾十年,隋朝可能不會出現吧;

    而我們分析歷史朝代,往往過於單一。楊堅的豐功偉績,楊堅的統一南北,隋朝的開皇之治,恰恰是宇文邕做足了鋪墊。宇文邕是一位悲情帝王,他有睿智的頭腦,隱忍的性格,卻天不假年,英年早逝,大好江山拱手送與他人。歷史看似要賦予他一統天下的機會,卻沒有留給他足夠的時間,一切都化為無能為力。

    宇文邕,南北朝時期北周的第三任皇帝,543年——578年,比楊堅小兩歲。556年,西魏政權實際控制者宇文泰去世後,在宇文護的幫助下,宇文泰嫡長子宇文覺稱帝,建立北周,實際由宇文護把持,西魏滅亡。560年,宇文護毒死北周第二位皇帝宇文毓後,立十七歲的宇文邕為帝。

    縱觀北周歷史,從557年建立,到581年滅亡,歷時24年,歷經五代帝王,而宇文邕在位18年。他深謀遠慮,機智過人,殺掉權臣宇文護,使北周在宇文邕時期達到了鼎盛。

    宇文邕在位期間,除掉權臣,一統北方,在政治、經濟、軍事、民族等方面做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對隋朝乃至後來唐朝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

    政治方面

    1、加強皇權:剷除權臣,加強軍隊集權

    首先,宇文邕繼位後,韜光養晦,暗中積聚力量,最終於572年,藉助太后,剷除宇文護及其親信,同時削弱大冢宰職位的權力,使之成為虛職;

    其次,改諸軍軍士為侍官,表示軍隊從屬於皇帝和國家化。西魏時期,宇文泰建立府兵制度,軍隊由六大柱國管轄,領導權並不在皇帝手中,宇文邕剷除宇文護後,改府兵軍士名稱為“侍官”,並將領導權收歸皇帝,府兵才成為名符其實的皇帝宿衛軍。

    2、滅佛政策

    建德二年(573年),宇文邕決定三教先後,以儒為先,道次之,佛教最後。建德三年(574年)五月十五日,周武帝不怕死後下地獄的威脅下詔“禁佛、道二教,經書、佛像盡毀,並令沙門、道士還俗為民。並禁諸淫祀,禮典所不載者,盡除之。”一時間,北周境內“融佛焚經,驅僧破塔……寶剎伽蘭皆為俗宅,沙門釋種悉作白衣。”各地的佛寺都被拆毀,僧人都被勒令還俗。建德六年(577年),針對繼續發展的佛教實體,立即推行滅佛政策。

    而宇文邕堅持全國大規模滅佛,是有一定道理的。

    五胡十六國到南北朝,中原一直處於四分五裂的格局,戰亂不斷,許多流民失所,人們飽受戰亂之苦,為了拯救自己的心靈,佛教得到了迅速發展。許多人為了擺脫今生的困苦,紛紛信仰佛陀可以拯救蒼生。大量的佛教建築也開始興建,佛徒日益增加。

    而當時的佛教人數,已經多到影響國家發展了。當時,北周總人口數大約3000多萬,僧尼數量在300萬上下,僧尼佔了十分之一,相當於每10個人中,就有一個僧尼;而南朝人口約1500餘萬,僧尼數量也有20萬左右。僧尼的不斷髮展壯大,嚴重影響了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

    首先,在中國古代,勞動力就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人們都去當和尚了,勞動力就減少了,國力也就衰弱了。宇文邕是要一統天下的,國力不夠,談何統一?而出家之人,又多為男子,所以,他必須讓他們還俗,增加國家勞動力。

    其次,勞動力的減弱,勢必影響稅收和國家財富,而國庫的充足與否,也直接影響戰爭的勝與敗,畢竟,戰爭是需要錢的。

    再有,僧尼的增多,也就意味著能用來打仗的男丁的減少。人人都去當和尚了,將士就少了,沒有強大的軍隊,怎麼統一天下?

    最後,這些人出家為僧尼,就是為了避免戰爭帶來的傷害。從骨子裡,這些人是反對戰爭。但此時的皇帝是宇文邕,這個有著一統天下的帝王,怎麼會放棄戰爭?所以,當時僧尼的思想,跟宇文邕的政策是相悖的;

    當然,宇文邕的滅佛政策,對於當時北周政權的鞏固,國家的統一,有一定積極的作用,但大量佛教書籍文物、建築的毀滅,也實為可惜,也是我們今天研究佛教的一大損失。

    經濟方面

    1、打擊士族

    歷代以來,世族豪強都是一根刺,想拔,又不敢拔。為何這麼說,是因為這些豪強士族定有靠山,而他們的靠山,又恰恰是歷代帝王想動又不能動的人。南北朝時期,土地兼併極為嚴重,國家大量的土地和人口都在這些士族手裡。

    而宇文邕注重加強皇權,勢必要和這些士族搶土地。他果斷,嚴厲,規定“正長隱五戶及十丁以上,隱地三頃以上者,至死”。這一法令,可以說是從北魏孝文帝創置三長以來,對大地主蔭護土地人口最嚴厲的一次。

    2、釋放奴婢

    其次,宇文邕多次下詔,釋放奴婢,悉免為民。這一做法,對宇文邕統一北方,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

    3、改革幣制,統一度量衡

    首先,宇文邕於561年,宣佈重新鑄錢,命名為布泉,質量相當於之前的五倍,與五銖錢並行。

    其次,宇文邕還頒發了統一的度量衡,便利於商業交往。

    軍事方面

    1、攻滅北齊

    與北周同時存在的,還有北齊和南陳。宇文邕意在統一南北,解決亂世的局面。所以,先要統一北方,滅掉北齊。宇文邕572年剷除權臣宇文護,掌握皇權,而此時北齊的帝王是高緯。這位帝王受父親高湛禪位,在位期間,荒淫無度,任用姦淫,誅殺賢臣,政治腐敗,軍事沒落,整個北齊處於搖搖可危的狀態。

    575年和577年,宇文邕兩次出兵,攻打齊國,最終,攻入鄴城,滅掉北齊,統一了分裂253年的北方。

    之後,楊堅奪取地位後,滅掉南陳,才統一了全國。所以說,楊堅繼位後的功績再大,也是宇文邕給他打下了結實的基礎,沒有宇文邕的身先士卒,楊堅豈能笑傲江湖?

    民族方面

    1、吐谷渾

    吐谷渾,又稱土渾,位於祁連山脈和黃河上游谷地的一個古代國家,是遼東鮮卑慕容部的一隻。576年,正值吐谷渾國內大亂,正是討伐的大好機會,只可惜宇文邕將這個任務交給了他那個不爭氣的兒子宇文贇,宇文贇率大軍竟然走到半路就返回了。

    2、突厥

    宇文邕繼位初,對待突厥的態度則是聯合,就聯合起來攻打北齊。然而,在攻打北齊晉陽失敗時,突厥軍大肆掠奪,這讓宇文邕覺得突厥難以駕馭。

    578年,突厥軍攻打北周幽州,還殺死北周將領劉雄。於是,宇文邕決定親征攻打突厥,無奈,在這次征戰途種,宇文邕病逝。

    宇文邕為帝期間,治理改革,促進生產力的解放,對當時經濟的恢復、社會的安定,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或許他的功績不如楊堅,但楊堅所有的功績,也都依賴宇文邕打下的基礎,沒有宇文邕在政治、經濟、軍事方面的改革,浴血奮戰,滅掉北齊,楊堅統一哪能那麼容易統一天下?

  • 7 # 聊在南書房

    北周武帝宇文邕,是一位較為英明的君主。特別是在南北朝這個暴君、庸主倍出的時代,宇文邕的存在就顯得更加耀眼了。

    宇文邕是西魏權臣宇文泰的四兒子,出生於西魏大統九年(543年)。北魏高歡當權後,孝武帝與高歡不和,投奔了佔領關中的宇文泰,北魏分裂成東魏和西魏,宇文邕的父親宇文泰成為西魏的實際掌權人。因孝武帝驕縱荒淫,與宇文泰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最後,宇文泰讓人毒死了孝武帝,改立南陽王元寶炬為帝,即西魏文帝。 宇文泰掌權期間,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整飭吏治,將輔政大臣分成六官,這也是後來隋唐時期三省六部制的基礎,創立了最早的府兵制,宇文泰勤政愛民,大力促進農業生產。在他的治理下,西魏也日益強盛。說到宇文邕的與眾不同,可以從他即位後選擇韜光養晦,一舉剷除權臣宇文護,還有正式親政後在治理國家上採取的一些措施說起。

    剷除權臣宇文護,正式親政:公元556年,宇文泰去世,因為他的兒子年齡都很小。於是,他的侄子宇文護接替他的位置,執掌了大權。不久宇文護逼迫西魏恭帝退位,擁立宇文泰的兒子宇文覺為帝,改國號為周。大權在握的宇文護雖不是皇帝,但卻是北周權力的真正所有者。宇文覺不甘心做一個傀儡皇帝,對宇文護也多有提防,感覺不妙的宇文護,立即將宇文覺廢掉了,又改立宇文泰的另一個兒子宇文毓為帝,即北周明帝。明帝天資聰穎,同樣也不甘心受制於人,對獨攬大權的宇文護非常不滿,宇文護見難以控制明帝,就暗中下毒,將明帝毒死。有過兩次教訓的宇文護,在第三次選立皇帝時,就想在宇文泰的兒子中挑一個笨一點的,就這樣,寡言少語,木訥的宇文邕就被他選中了。

    我很奇怪,宇文護實際上是北周的建立者。他也有能力廢立皇帝,既然擔心無法掌控新皇帝,為什麼就沒想自立呢?而是擁立了自己的堂弟,自己只是做個實際的掌權者。這一點和清朝的多爾袞在皇太極死後立福臨繼位有點相似。

    公元560年,宇文邕繼位,史稱周武帝。繼位後,周武帝宇文邕充分展示了大智若愚的本事,在宇文護面前怎麼看,怎麼像個笨蛋,而且對宇文護言聽計從,時刻維護宇文護的權威,宇文護也逐漸放鬆了對周武帝的警惕,認為自己這一次的人選是挑對了。而實際上,宇文邕時刻沒忘為哥哥復仇,他在等待一個機會。

    在宇文邕的麻痺之下,宇文護已不再擔心宇文邕會對自己不利。有一天,宇文邕和宇文護去探望太后,途中宇文邕對宇文護說,太后年歲大了,但是還是喜歡飲酒,擔心對她身體不好,希望宇文護給太后念念《酒誥》,勸她注意身體,宇文護滿口答應。到了太后宮中,宇文護就勸太后不要飲酒了,並認真的將《酒誥》念給太后聽。趁宇文護不注意,宇文邕用玉笏從宇文護腦後將其砸倒,身邊的宦官何泉也用刀砍殺宇文護,但因為過於緊張,砍了幾刀都沒有砍中要害。這時,藏在後邊的,宇文邕的弟弟衛王宇文直見狀,跑出來幫忙,終於將宇文護殺死。隨後,宇文邕又將朝中宇文護一黨全部處死。至此,周武帝宇文邕才算徹底親政。宇文邕韜光養晦,終於將權臣宇文護殺死,奪回皇權一事,其行事風格和後來的康熙皇帝殺鰲拜很是相似。可見宇文邕是個頗有心機,能幹大事的人。

    宇文邕親政以後採取一系列改革措施:他繼位後,大力整飭吏治,加強中央集權。對於朝中政事,他事必躬親。宇文邕為人勤儉,平時他都是穿麻布粗衣,不喜奢華,禁止修建宮殿。他還重視農業生產,關心百姓疾苦,針對國內佛教興盛,廣建寺院,僧人眾多,已影響到朝政的情況,他採取了相對溫和的禁佛舉措,以增加國家收入,既補充了兵員,又減輕了百姓的負擔。

    宇文邕有著遠大的理想抱負,在他的治理下,北周社會環境較為安定,國力激增,經濟發展迅速。同時,宇文邕堅持親自操練部隊,多次對北方用兵,滅掉了北齊,並逐漸統一了北方地區,只可惜他英年早逝,沒有實現統一全國的理想。但他為後來隋朝一統天下奠定了很好的軍事和經濟基礎。

    再說說楊堅:楊堅的確有著超出常人的能力,他建立的隋朝,是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朝代。他完成了宇文邕沒有實現的統一全國的理想。並且完善了朝廷的各項制度改革,廢除九品中正制,建立五省六部制。他還開創了科舉制度,這一制度一直延襲了1300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廢除。

    楊堅本人勤儉愛民,常年粗衣素食。這些良好的習慣,楊堅和宇文邕也非常相似。可以說宇文邕和楊堅兩人都是人中的翹楚,並不能說誰一定比誰強,宇文邕的遺憾是去世的早,沒有給他足夠的時間。楊堅能夠統一全國,也離不開宇文邕打下的基礎。兩人的另一個共同點是,都沒有選一個好的接班人,政權很快就由盛轉衰,被後來者取而代之。這也是兩個強人共同的遺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斗羅大陸》聖魂村唐昊為什麼說再厲害的魂師也是廢物沒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