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祁門小謝
-
2 # 一朵盛開的水蓮花
無論人類多麼富有與享受、或多麼貧窮、永遠都改變不了自然規律、也逃避不了善惡果報與苦難輪迴!
現代的很多世人、不管論古談今、都把物質財富與精神享受、來充當閒聊的話資、好像除了吃、喝、玩樂、……再無其他事情可做、這大大貶低了大量人類的善念無私、大愛的靈魂!
人有什麼樣的內在靈魂、就會有什麼樣的心性與觀點及動態、在古代、勤勞純潔的善良之人、同樣具備著樸實簡單的仁慈與大愛、也擁有著人性的閃光點與真切實際的願望!
雖說古人沒有電、沒有現代的一切超時代物質!但是農村或城市居民、在無戰亂、與饑荒年代、大多數過得都很充實、單一的思想觀念與單一微小的目標!
在古代、大部份農村人、白天因為要下地勞作、晚上一般很少有閒著無事者、大部份農村婦女、要點上油燈、紡紗織布、農村小女孩從小、學紡紗織布、晚上還要幫家人做衣服、鞋子……很多時候還要在晚上、撿各種糧食中的小石子與泥土、清理雜物、還要手推石磨、磨第二天的全家食物、有時還要等到晚上才有時間、把收穫的莊稼、用手工分理出果殼……
凡是世間不知報恩與好吃懶惰之人、不論古代與當今、肉體中的靈魂、永遠只有吃喝玩樂、賭與淫、貪婪自私和邪惡、隨口而出、都是物質與精神誘惑!
在古代、不論城市或農村女孩子、晚飯後、都有自己的事情可做、很充實、城市女孩也會利用晚餐後的時間、做針線活、或修修補補、並不是象現在這樣到處、滿大街娛樂設施與賭場……
各家各戶善良純潔而樸實的人們、並不會隨意在晚上、互相串門、大部份都很自然而循規蹈矩!只有極少的有急事者或浪子、徹夜走動!
古代生活在農村的男男女女、在晚餐後都有很多時情可做、,必需得做、農村地裡的各種農作物的採收、都需要大量草繩、一家人、點上油燈圍成一大圈、做各自的事情、男人搓繩子、編草鞋、磨剪刀與砍材刀、搗糧食外殼……一家人有說有笑、有很多人還要在晚飯後、才有時間製作各種家用簡單工具……
一個心存善良實在的人、內心永遠都是充實而本份的、一個內心自私貪婪之人、將永遠生活在幻想與空虛之中、他的靈魂時時被物質與精神誘惑、所掌控著……
一切的一切、無能有電無電、無論古代與當今、也不管有多大的誘惑!萬萬不可在短暫脆弱生命之中、失去掌控自我肉體的善念動向!
-
3 # 村夫
我想古人相對來說睡覺肯定早一點吧,不像現在高科技時代五花八門的產品什麼都有,中國的祖先發明世界有目共睹,要相信中華民族自古以來是世界最聰明,最優秀的民族。
從我們小時候記事開始,從老年人的傳說來聽,古人窮人家一般用松樹的樹脂來晚上照明,有錢人用蠟燭外加燈籠來照明,有的為防盜燈籠整夜不息,當然一般家庭也用油脂類來照明,比如動物油脂,植物油等等。
因為那時勞動生產效益沒現在那麼高,人們日常生活中,做的各類事要比現在辛苦多了,白天累休息肯定早,反過來說早上起來早,天朦朦亮就起來幹活,再一個晚上早睡也節約了油料,把主要精力放在白天,所以說古人沒電,晚上睡覺比現代人要早。
-
4 # 利劍擱
別說古代,就是現在的一些特殊地方,仍然沒有電。沒有電,夜生活也不見得沒滋味兒!
至於說古代人,太陽下山就睡覺,應該是少數人吧!古人的夜生活也是豐富多彩,有勞累苦楚,有多姿爛漫,也有單調乏味……但不一定是太陽落山就睡覺。
古代,以農耕人數居多,特別是古老農耕,靠的是人力,畜力。大量的活計單靠白天是完不成的,特別是農忙時節,把夜晚當成白晝是常有的事。月亮就成了普天下所有人夜晚的照明工具。鋤地,拔草,收割,託運……都是晚上可以做的工作。不要以為古人都是“鋤禾日當午”,他們更多的時候是“披星戴月”“通宵達旦”“廢寢忘食”……。這些成語不是形成於現代,都是古人踐行出來的。就是六十年代,農村很多地方沒有電。“打夜戰”是那個時候的專有名詞,吃完晚飯,生產隊的鐘聲響了,這鐘聲就是傳遞今晚要“打夜戰”。秋季防霜凍,扒玉米,冬季造糞積肥……一干就是小半夜。
沒有電的古代,不等於沒有照明工具。古燈,蠟燈,火把……都是很好的照明工具。古燈的油料都是動物油,植物油,到了近代才有煤油燈,如果你走進布達拉宮,那裡的燈火依然是古老的酥油燈。蠟燈,就是“蠟炬成灰淚始幹”的蠟,由蜜蜂生產的蜂蠟做成。火把也稱火炬,是用棍棒把一端纏繞軟麻或是布匹之類的東西,然後粘上油脂。用於長途跋山涉水或特殊活動。集中在一個地方的活動就是點燃篝火了。有了基本的照明工具,就有了研發基礎。隋唐時代,就有了銅燈,瓷燈……。再發展吊燈,壁燈,造型燈籠,宮燈……燈具就無花八門,千姿百態了……
古代,城裡的夜生活並不乏味。賭局,茶館,‘’歌廳‘’,燈會,青樓,棋館,書社……應有盡有。街道,燈紅酒綠,目不暇接……
古代的底層庶民,婦女是最辛苦的。白天勞作在田裡,夜晚僅家織一項就很勞苦,而且大都晚上燭光下完成。棉花,絲綢要織成布,布要染色,再做成衣服。特別是鞋子,更是費時間。只不過歌頌婦女夜晚辛苦的歌曲現代才誕生《燭光裡的媽媽》。
沒有電,小孩子們也不見得早早睡覺。“藏貓貓”就是古代小孩子發明的。一根松油棍可以點燃幾個小時。街道里傳來更夫叫喊的“今夜風大,小心火燭”,往往就是提醒“藏貓貓”孩子們的……
無論是古代,還是近代。沒有電的夜晚都是在一個時段內(九至十一點)人們以不同的方式忙碌著:富人在《夜宴》,有錢人在賭局,青樓;窮人家的孩子在《鑿壁偷光》;農夫在披星戴月;婦女在燭光下做針線活;浪漫的人在“秉燭夜遊”……可以肯定的是,古人近視眼,青光眼,白內障的人很少。因為,那是的燈光不強,很柔和。更沒有熒光屏之類刺眼的光源,更不用說光汙染了……
人們總有戀舊的情懷,要不然怎麼現代人放著電燈不用,去搞篝火晚會;兩個情人獨坐時採用蠟燭照明……古人這種自然的、樸素的爛漫永遠都不會過時。我們祖先的夜生活習慣有很多傳承到了現代,只不過燈光條件不同而已……
-
5 # 大漠甘露5
說具體一點。
牛皮燈影子,手影都是沒電時代的傑作。雖然古代沒有電,沒有石油延伸品,但是有石蠟和植物油,還有可照明的松香等等。
石蠟是豪門照明的用品,窮人只能用松香和香油照明,有些窮人乾脆就黑摸。
為了消遣與娛樂,古人創造了牛皮燈影子和手影,他們晚上可以看牛皮燈影子或者唱牛皮燈影子自演自樂。可能大多數婦女為老人,老公,自己,孩子衲千層底,縫補衣服。
總之古人的日子是不好過的,然而還是過來了。
-
6 # 賬號巳登出
不必說古代,80年代我們村裡還沒通上電。一般五點多就吃飯了,收拾完天黑就趁著月光在村口,大人們拉呱,小孩玩遊戲打鬧。 八點多就各回各家睡覺了。那時候起的很早,基本天沒亮女人們就起床做飯了。
-
7 # 好心情148201231
還用古代呀,我老家有電的時候大約在89年。沒電的時候感覺也很好,衚衕裡晚上有很多人在一起聊天,小朋友在一起嘻嘻玩耍,困了就去睡覺,小時候做作業點著蠟燭或者煤油燈,做完作業鼻孔裡都是黑的,困了在床上聽著戲匣子慢慢入睡,沒電有沒沒電的樂趣,你們覺得呢?
-
8 # ghgfgh111
不用古代 就在我小的時候80 90年代 我那時一般都晚上7:30左右就睡了 我家在郊區 晚上鎮子裡基本沒路燈 太陽一下山就黑洞洞的 那時也沒什麼娛樂專案 電視到晚上10點基本就沒什麼節目了 那時記得電視臺新出的午夜劇場是22:15開播 反正我是沒挺到幾回就睡了
-
9 # 求知致遠
有一部分人睡了,不過睡了還有可能做點其它事情娛樂下,另外發展一下人口經濟;還有一小部分人點著蠟燭在玩呢,那個時候有錢人家裡自帶KTV的。
當然了還有像關羽一樣的人在讀書學習呢,有電沒電一樣學習。
還有極少數人像俺一樣,睡不著,沒事幹,就瞎想了。
-
10 # 騎輛破車看世界
不用說在古代,就是我們小時候70年代大部分農村都沒有通上電,夜裡學習也就點個煤油燈。晚上經常看到的畫面就是一家人在昏黃的煤油燈下,奶奶搖著紡車紡線,母親在織布機前忙碌,爺爺大伯叔叔拖著疲憊的身體剛從地裡回來。(那時生產力地下收成低的可憐,每天勞作時間也很長)小孩子都在村裡瘋跑,捉迷藏,鬥拐。
-
11 # 山西小胖
我估計一下,應該會和家人和鄰居聊天,其實就和咱們小時候還沒有電視機一樣的那種生活,時光過的很慢,但是很安心。
-
12 # 手機使用者50595191980
看什麼樣的古人,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文人還要燈下讀書。官人還要逛窯子。李白晚上睡不著,走來走去說,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張九齡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還有的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想老婆,想家人。估計盜墓者特高課在行動。不同身份,不同工作,不同富貴的古人在晚上做著不同的事情。很難說他們晚上在幹嘛。不過肯定的是多數人在睡覺。
-
13 # 艾不為
額,總體而言,古人的生活方式還是很健康的。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當然這個息,不是指睡覺,一般指休息。
所以,古人加班熬夜少,還是挺幸福的。
因為古代到點關城門,而且晚上一般都宵禁,敢不回家外邊瞎溜達,很可能被官兵抓起來。所以,不用像現在老婆電話追,必然到點就回家。婚外戀比較少。
那晚上能幹啥?
首先,志向遠大的小孩挑燈夜讀,跟現在的學生一樣一樣的。東漢的匡衡鑿壁偷光來看書。為千古佳話。雖然不清楚他打個洞是看書還是看鄰居啪啪,最起碼都一天黑就沒睡覺。
其次,年輕人主要是啪啪啪運動!這個呢,雖然他們都不說,但是我們都知道。要不然十幾歲就好幾個孩子也不是石頭裡蹦出來的。
年紀再大點,可以去勾欄青樓,那個在古代是合法的,而且還有很多官辦的。就是現在的國營單位。這地方晚上一般營業。
要是沒錢,就像陶淵明這樣的,那就只好點個蠟瞎溜達了。長夜苦漫漫,何不秉燭遊?或者自己彈彈琴唱唱歌,跟阮籍一樣,夜半不能寐,起坐談鳴琴。自己喝酒也不錯,好比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其它還幹嘛(⊙o⊙?)
反正不看手機。
-
14 # 對付鬧吧123
我1969年下鄉時,村裡沒電,家家戶戶點煤油燈。夏天天黑的晚,九點鐘後睡覺,冬天天黑的早,七八點鐘就睡覺了。那時候,農村什麼娛樂活動都沒有,從太陽落山到睡覺這段時間,我們知青們沒事聚到一起,吹口琴、笛子,拉二胡,在一起唱歌,<遠飛的大雁>是我們喜歡唱的一首歌,每當唱這首歌時,大家都會懷念城市的家鄉,情不自禁的流出眼淚。
-
15 # 惠州長城開發集團
你好很高興為你回答問題,雖然古代以前是沒有電,但是古代人很聰明的,晚上他們會爬上屋頂乖涼的,然後浪漫的觀賞月亮,而且有的古代人白天拼命的賺錢晚上一吃了飯就開始練功了,要不就是舉辦比賽,而古代的女人呢,早上很早起來上班,晚上呢就開始縫衣服,做荷包,刺秀啦,刺畫啦,要不就是練彈琴坐在後花園然後月光照過來,試問一下那可是多少浪漫啊,而有的就晚上出街逛夜市啦,安靜的做個吃貨,有的呢就瞞著爸媽偷偷去約會,而有的練射箭,有的在院子外面一邊看月亮一邊喝茶,有的富家公子晚上去妓院尋歡,我也想回到古代了,大家覺得古代好麼
-
16 # 清玄子
六十年代七十年正是我們的幼年和童年,當時沒電燈,在我的記憶中當時是每當生產隊收工後,女人做飯,男人收拾農具,或餵牛幫生產餵養的牲口。吃完晚飯後女的紡線織布,男的是推磨,或者舂米。等這些做完時也差不多十一二點鍾了。當第二天東方剛升起啟明星,女人起來挑水餵牲畜,男人則上山砍柴割草,等天亮女人已將家中收拾好了,飯也煮熟了,男人柴草挑回家中吃了飯後又上生產隊的田地裡做工去了,一年四季皆是如此勞作。如果稍微懶一點則一家老小的生活就不能維持。這就是我們父輩當時的生活。可憐父輩們勞累一生不知有電視,電話這些東西,當時最大的幸福就是隻要一家老小一年四季粗細不論,不餓肚子就是最大的幸福了。還談什麼娛樂。
-
17 # 農村張大帥
其實古代的娛樂專案也不少吧!現在有的娛樂不就是從那時候傳下來的麼。比起現在來說相對少點,也都應該差不多,也都是約上三五好友喝酒吃飯談古論今的,古人吟詩作對,咱們只能吹吹牛皮吧!古人夫妻之間之事肯定要多,沒事不就啪啪了。那時候不是還有燈籠油燈什麼的照明裝置,也可以琴棋書畫歌舞生平,喝酒吟詩。
-
18 # 久165483343
只有文人騷客,君子雅士在花前月下,琴棋書畫。譜寫“把酒邀明月,千里寄相思”的千古絕唱。
南宋將領、詞人辛棄疾在《青玉案、元夕》中是這樣描寫當時夜晚美景的:
東風夜放花天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籬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鏤,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怎麼樣,古人比現在人過得輕鬆,快樂,瀟灑更富有詩情畫意。大家應該很羨慕嫉妒吧。
-
19 # 古月清秀1
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都有不同的傳統文化,古代沒電,晚上人們利用g0U火圍成圈載歌載舞,樹上掛上馬燈也可觀看各種演出。晚上出門手裡都挑著馬燈。不像有些人把古代人的生活說的亂七八糟的,其實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就象現在住草房是生活,住瓦房是生活,住高樓也是生活,但是住高樓的現在想回農村住瓦房。難到這就不是生活了。
-
20 # 田野風
這個問題其實不要問古人,也不要胡亂猜想。現在七、八十歲的老人,農村的,至少要經歷過三、四十年沒有電的歲月。晚飯後,有事做,就在家點燈熬油;無事做而又不肯輾轉反側,好吧,到外邊去,自有一群人聊天、熬夜、侃大山,再不然跑遠點,聽書看戲,都可消遣,不會寂寞。說起來過去的人比現在的人交流要廣,不象現在的人,無事,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春夏與秋冬,手機電腦連世界,處處崇拜紅歌星。現在的人要創造,下一代的幸福,古人也一樣,會創造,下一代的生活。
回覆列表
想太多,古代人雖然沒有電,但是玩的花樣比現在人的多。
從上到下,各個階層有各個階層的玩法,堪稱豐富的娛樂活動。
1、鬼話夜談會晚上聊聊靈異事件,大約是最好玩的事情啦。
正所謂: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老少皆宜,男女都可,夜宴必備,皇帝聽了都說好!
2、決戰到天明漫漫長夜,自然是湊一桌賭博啊。兩個人比大小,三個人鬥地主,四個人打麻將。
正所謂:卻憶咸陽客舍裡,呼盧喝雉燭花底。
呼盧喝雉就是一種賭博遊戲啦。又稱五木、樗蒲。在古代,呼盧的博戲十分流行,後來,人們又發明了骰子。骰子一出,五木就沒人玩了,但是人們仍將擲骰子之類的賭博習慣地還叫做呼盧。
3、醉酒當歌,人生幾何雖然沒有電,但是有蠟燭啊,還有布林布林的夜明珠一類充當照明,如果比較窮點不起燈,還有一地好月光啊。
晚上不用上班,完全可以開派對,皇上高興可以在皇宮裡開,大臣高興可以在家裡開,有錢人高興可以在酒樓裡開,文人高興找個風景不錯的公園就可以開了,老百姓們做個西紅柿炒雞蛋,順便喝兩盅也挺美噠!
不過酒品即人品,皇帝喝多了容易有私生子,大臣喝多了容易妄議朝政,有錢人喝多了容易和人打架,文人喝多了容易高產,老百姓喝多了容易引起家庭糾紛。
4、百花叢中過天黑了,飯也吃了,也覺得暖和了,於是暖飽思淫慾。。。
怡紅院、海棠苑、紅袖招、萬花樓、麗春院、天上人間正式開門營業。
秦樓楚館的小姐姐們長得美,還會唱歌,還有最新的技術,比如彈琴啦,吹簫啦。
正所謂: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5、益智類遊戲下棋。下圍棋。那會叫手談。
最牛逼一對是山野間無名婆媳。大晚上黑燈瞎火,兩個人在家裡下盲棋。沒得棋盤,更沒得棋子,就靠嘴下,說下在第幾道。不僅要記自己的棋還要記對方的棋有木有!住在隔壁的王積薪自以為是大高手了,結果被這對婆媳夜戰盲棋秒的連渣都不剩。
6、即興出遊這種比較奇葩,大晚上不睡覺出去亂逛,不知道古代的治安到底好不好。
蘇軾非常喜歡晚上出去玩。故燒高燭照紅妝。點著蠟燭去花園裡看花。這個可以接受,畢竟是在家裡。壬戌之秋,八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還沒到八月十五,陽曆應該十月了吧,大晚上坐船吹著冷風遊赤壁。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去承天寺尋張懷民,他承認都是月亮惹的禍,那夜的月色太美麗太溫柔。
還有雪夜出去的。王子猷雪夜訪戴,到門口,門不敲就走了,乘興而來,即興而歸。真乃性情中人!
7、做夢當然有很多人都直接睡覺了,沒啥生活情調。陸游說鐵馬冰河入夢來。辛棄疾夢迴吹角連營。孟浩然夢裡花落知多少。李煜夢裡不知身是客。蘇軾夜來幽夢忽還鄉,夢見老婆小軒窗正梳妝。
夢裡的東西,總是值得留戀的。
暫時只能想這麼多,想起了再補。
------------待續------------